《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18: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第一篇:《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朱熹家训选读》教学设计评比

《朱熹家训选读》第十二课 掩恶扬善

教学设计 紫阳二小 王 敏

一、教材分析

本册婺源县地方教材《朱熹家训选读》共分17课,本课时是第十二课《掩恶扬善》,原文内容简短,告诫人们对待他人的错误要宽容,对待他人的优点则要大加赞扬。文中小故事《掩恶扬善》的仙崖禅师对待徒弟犯错和进步时的不同态度,深刻地表现了掩恶扬善的美好品质。课文在体例上从“读原句”、“说译文”、“讲故事”、“想问题”、“我践行”五个方面进行编排,通俗易懂,使学生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本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真正地去感悟传统道德文化的魅力,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

三、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文中原句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掩恶扬善的具体行为,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的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理解句子,品味句子。2.联系实际,学习掩恶扬善的人生智慧。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掩恶”与“纵恶”的本质区别。

六、教学流程 《朱熹家训选读》教学设计评比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师生动讲述《梁上君子》的故事。

2、思考:你认为文中的陈寔是个怎样的人?他这是怎样的一种行为?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熹家训选读》第十二课——掩恶扬善,从古人的行为中,学习为人处事的真诚与宽容。

[设计意图:古文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枯燥的,但是,故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拉近学生与古文的距离,使学生情不自禁进入学习的状态中。这一部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本课“掩恶扬善”的内容做铺垫,同时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字正腔圆,诵读课文

1、板书课文: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2、集体朗读课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3、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同学们对照注释再读读译文,理解“恶、善、掩、扬”的意思,比较分析“掩”字的古义与今义的不同。(小组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

掩 —— 今义:遮蔽,遮盖。古义:宽容。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的句子教学,采用学生自已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起交流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质疑。]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掩恶扬善》的故事,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生:自由读课文故事《掩恶扬善》。

(四)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想一想:故事中仙崖禅师“掩”了徒弟什么“恶”?“扬”了他什么“善”?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你认为怎样的行为是“掩恶”?怎样的行为是“纵恶”?

3、你认为这个徒弟最后能改过自新并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如果是你,能做到吗? 《朱熹家训选读》教学设计评比

4、你喜欢这样的师傅吗?你希望身边的大人如何教育你?

5、小结:虽然徒弟犯了错,但是仙崖禅师并没有当众批评他,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还默默地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徒弟每一次的进步,他则是大加表扬,让大家都向他学习。他的这种行为不但让徒弟成了材,而且自己还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深受人们的敬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朗读这句话: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是‘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让学生自己品读,感悟,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教学,不做“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照搬理解。]

(五)拓展迁移,依理明义

1、出示案例:有一对好朋友,林林和天天,他们是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俩什么东西都会互相分享。林林的学习成绩较好,天天的成绩是中等水平,所以,天天总是爱抄林林的作业。林林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为了不伤好朋友的面子,也就让他抄了。

2、讨论:你认为林林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林林,你会怎么做?

3、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文中的仙崖禅师和故事中的陈寔,做一个“掩恶扬善”的人。这样的人心里充满了宽容,善良,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加深感悟。]

(六)回顾生活,明理反思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做过或者是遇到过一些“掩恶扬善”的事。(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宽容待人,虚心学习。)

[设计意图:学习教材不仅要熟背原句,正确理解原句的深刻含义,而且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结合新时代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断升华理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七)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朱熹家训选读》教学设计评比

同学们,《朱熹家训》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朱熹家训》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诵读: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八)课后作业

我践行:我发现某某同学做了件好事,我要把他的先进事迹写出来,张贴到班级表扬栏里。

七、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掩 恶 扬 善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梁上君子----陈寔 宽 容----仙崖禅师

第二篇: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东环路小学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4)全班齐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弟子规》教学设计 东环路小学陈美丽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第三篇: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

《亳韵古风》篇教学设计

王 萍 教学目标:

1、诵读《国学经典》“亳韵古风”部分,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厚简朴的民风民俗。

3、培养学生不随波逐流、固步自封、自我满足的品质,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教学重点:理解《庄子.逍遥游》、《庄子.秋水》、《世说新语.简傲》的意思,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不随波逐流、固步自封、自我满足的品质,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课前了解庄子嵇康等名人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故乡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所创造的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使我们亳州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亳州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我国古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们想不想对他们作进一步的了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庄子.逍遥游》

1、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庄子.逍遥游》。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解释内容。

(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

(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真正的逍遥必然是无所凭借、无所依附的,是悠游于自然之中的。)(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4)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5)他的这种“逍遥游”的思想,对现实之中的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现实之中的我们无法达到庄子所谓的“逍遥游”,但是我们可以使心不随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心灵的本性,以关照宇宙人生。(6)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教师指导背诵

5、背诵比赛

三、学习《庄子.秋水》

1、由“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导入

2、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庄子.秋水》。(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试解释内容。(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认识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

四、学习《世说新语.简傲》

1、由《爱莲说》导入。

2、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庄子.秋水》。(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试解释内容。(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一个人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能与邪恶的人和事物同流合污;同时彰显这种人格也要讲究技巧和方法。

四、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你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做一位合格的亳州人,试着联系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庄子.逍遥游》 《庄子.秋水》 《世说新语.简傲》

随物牵引

逐物漂流

认识是无止境的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保持心灵的本性 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高洁傲岸的节操

王 萍2014、11、20

第四篇: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家国情怀》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国学经典》“家国情怀”部分,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爱国”才能被世人称颂。

3、让学生知道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无衣》、《黍离》、《国殇》、《州桥》的意思,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知道“爱国”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屈原、范成大等人的爱国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前秦时代的“爱国故事”导入。

二、学习《无衣》

1、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无衣》。(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试解释内容。(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热情互助,舍生忘死,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慨。)(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4)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5)小结:是啊,在2000多年以前,战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都能够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国家。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教师指导背诵

5、背诵比赛

三、学习《黍离》

1、故事导入或由古诗《春望》导入。

2、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赶家国兴亡的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宗庙已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3、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黍离》。(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结合注释,边读边试解释内容。(1)指名学生释义后,教师明确。(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

(3)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的亡国之痛)如今我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受到了来自美国以及周边各国的阻挠和干扰,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分子的你,有什么感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无衣》

《黍离》

克服困难、热情互助

爱国 亡国之痛 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第五篇: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滕晓荣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活动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六、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了爱经典诵诗文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了小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还要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载《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掩恶扬善》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教案设计

    国学教案设计 郑小方云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上卷“齐”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诵读《声律启蒙》上卷“齐”篇,理解大意。 2、 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

    第1课时 卫灵公第十五(一) 第 1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15.15。 教学目标:1.会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2.会说:理......

    国学教育教案设计

    国学教育教案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

    国学经典《道德经》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国学《道德经》第一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

    国学《大学》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大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设计[五篇模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三年级 《弟子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

    国学经典[合集]

    浅议《爱莲说》 前言: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工作学习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学习方法,可以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