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教案-1(SY)

时间:2019-05-12 18:5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设计原理教案-1(SY)》,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设计原理教案-1(SY)》。

第一篇:设计原理教案-1(SY)

在讨论什么是设计之前,我们先来看2张图,这两张图表现的是在艺术史上很有名的2个事件。1917年,在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交了6美元进场费的杜尚拿出了他的新作品———男士小便池,这个小便池是他在商店买的,他只是在上面签了一个名字。杜尚此举震惊了整个艺术界。由于这是一次公开展览,所以尽管一些艺术家表示抗议和不满,但是都不能阻止杜尚展览自己的作品。连当时的独立艺术家协会的会长也看不惯这一作品,他对支持杜尚参展的著名收藏家沃尔特·阿伦斯伯格抱怨说:“您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把马粪粘到画布上,我们也必须接受?”阿伦斯伯格的回答是:“恐怕我们必须得接受。”这一评论被看作具有划时代意义。

1961 年' 意大利藝術家 Piero Manzoni皮耶羅.曼佐尼,號稱將自己的大便 '裝到90個罐頭裡面,並且將罐頭都密封,出售每個罐頭都有皮耶羅.曼佐尼簽名 '以及獨一無二的編號。這件作品標題很直接 ' 就叫做 : “ Artist's Shit 藝術家的大便 ”(意大利文: “Merda d'artista”)皮耶羅.曼佐尼當時另外還做了一件作品 ,叫做 “Artist's Breath”(“藝術家吐的氣 ' 意大利文 : Fiato d'artista”)' 是很多氣球裡裝著 Piero Manzoni 吹進去的氣' “藝術家的大便 ”每一罐裝30公克的內容物 ' 當時售價是打算比照黃金的市場價格來賣 '每年跟隨金價浮動2005年, 編號57號的大便罐頭 '拍賣了十一萬歐元,2007年, 編號18號的大便罐頭 ,在米蘭的蘇富比Sotheby's 拍賣會上,拍賣了十二萬四千歐元,大概是當時的台幣七百多萬。如果以三十公克的糞便來計算,每公克糞便的價格早已比黃金貴了。

那什么又是设计呢?我们来看几张图片。I love NY”(其中love由一颗红心代替),这可能是世界被复制最多的平面作品之一,美国传奇平面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最早设计成型。7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一片萧条之中,冷战的阴影、大面积失业的恐慌,让人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当时米尔顿格拉塞设计的“我爱纽约”仿佛一只强心药使美国人兴奋起来并开始重燃希望。从此,这个简单可爱并富有生命力的LOGO标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平面设计作品之一,至今仍然作为纽约精神的象征充满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对于许多人来说,米尔顿就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平面设计的化身,而76岁的他属于纽约。在“9•11”事件发生以后,他立即推出 “I LOVE NY MORE THAN EVER”(我比以往更爱纽约)来安慰受到惊吓的纽约人,那颗红色的心依旧稳热,只是左下方有个一小块黑色的伤痕,象征位于纽约西南的世贸中心发生的惨剧。

提起设计起源说,如同艺术起源说一样有着许多的观点。但设计起源说并不像艺术起源说那样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五种说法,即模仿说、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和表现说。设计起源说,大多包裹在人类进化历史的探寻,以及传说和古代文献史料的记载中。归纳起来大致也有五点:如人类进化造物说、古代传说中的造物说、先秦文献中的造物说、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造物说,以及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说等。

1、人类进化造物说

这一说法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做基本判断的,即从人类进化史的线索来厘清设计的起源。简而言之,设计起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采集和拣取中出现的设计意识;其二,是石器打制过程形成的设计行为;其三,是从事陶器、青铜等生产制作中逐步完善的设计认识。

我们知道,人类由原始采集到集体渔猎,还只是从自然界中获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并无大的奢求。但在采集中出现的拣取意识,却是人类设计的萌芽。所谓的“拣”,有挑选的意思,是人类有选择性地对使用物进行辨认的过程。并且,在挑选中最主要的动机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作出的判断,这样就推进了设计的发展。之后,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却是人们在自然界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一革命性的变革,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最早是依赖石器工具和火,被称为“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人们先用石器工具将地面上的树木、柴草砍倒,晒干,然后点上火,将地上面的柴草之类烧尽,最后撒上种子。古人在种子播种下去之后,便任其生长。待作物成熟后,再用石器工具收割,后以石磨或石碾加工,生产便完成了。尽管这些石器是相当粗糙的,但是它们毕竟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打凿成形的东西。这便是设计行为的形成。再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人类的经验丰富了,打制成的石器器形也越来越规整,逐渐形成几种不同的类型,诸如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这些石器在我们祖先的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和威力。根据考古判断,在人类的石器时期,要制成一件有一定用途的石器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打制出一件能用的石器。因此,人类需要懂得辨别不同的石头。而且,石头比较笨重,形状也比较短小,在使用上有时就不大方便。于是,人类又在石器上安装上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这时,出现了复合农业工具。复合工具的出现,是人类工具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到了新石器晚期,人们又学会制造和使用石耜、骨耜、石犁等农具,于是农业又发展到“耕锄农业”。

到新石器中期,制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和较为合理的工艺流程,制陶技术也相当成熟并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在陶器上已经普遍绘有各种图案,即彩陶的出现。这说明人类对于美的感觉和技术文明已发展到自觉阶段了。比如,这一时期的彩陶中,有舞蹈、鱼型,甚至十分规整而漂亮的各式几何纹图案,有曲线、直线、水纹、三角形等等。这些纹饰图案表明,人类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及审美意识,人类的设计文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新石器晚期,又出现制坯时广泛使用的机械——陶轮。这样,陶器的质地和形状也更加丰富。不仅原来的黑陶、红陶、灰陶更精巧,还出现了白陶。

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是铜和黄金,只有这两种金属最引人注目。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偶有以单质状态存在的,人们很容易认识它。金和铜都具有延展性,可以敲砸成形。不过金子稀少,性也太软,人们更有兴趣的还是铜。1955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时曾发现两块铜牌。铜质呈红色,由于所在土层干燥,锈蚀程度不太严重。形状为梯形,上端有两面穿成的单孔。从这个遗址出土的其他文物分析,它们属于龙山文化后期的遗存。铜牌不像是铸造出来的,而很像是敲打出来的。后来又在甘肃威龙山晚期遗址中发现铜器近20件,经鉴定,均是人们利用天然纯铜直接锤锻而成。人们在采集自然铜的时候,常与自然铜伴生的色彩鲜艳的孔雀石也很引人注目。把孔雀石和木炭同放在陶器内燃烧也能炼出铜来,最早的炼铜技术就是这样开始的。这一来,人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铜,因为铜可以延展,可以任意做成所需形状,锤打不碎,而且可以重复利用,色泽美观。这些优点都不是石器所能比拟的。但是铜的硬度较低,不如石头坚利,产量又很少,所以暂时难以取代石器而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人类在这一时期是金石并用的,通常被称为金石并用时代。不过,铜器的出现已经预示着石器时代的行将结束。

诚如,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按照其需求造物,但只限于动物的内在需求尽度之内,而人则按照美的规律造物。”[1] 从严格的哲学意义看,人与动物的区别,已经模糊不清,现在唯一能保存的,就是人的创造,即人的造物行为所产生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创造的总和。但是这种造物活动的起源,历来争执不休。因此,对人类进化造物说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设计本质的思考。对这一些问题的思考,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也有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人类生活有着与一般动物所不能比拟的种种智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物活动。”

2、古代传说中的造物说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相传“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开始之时,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部落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有意思的是,这一传说从考古实物中得到验证,即在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都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山西夏县和浙江湖州,还发现了四五千年前的蚕茧和绢布;半坡和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更与仓颉造字的记述相符。这些考古年代的界定时间,是距今约5000——4000年,正好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相吻合。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而黄帝又被称为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这些传说都是对人类造物起源的一种描述,反映出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敬重。

3、先秦文献中的造物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出现繁荣,科学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发现和发明创造都居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而且,在急剧的社会变革和新的封建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更使思想界出现了“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空前活跃局面,齐威王、齐宣王等统治者和吕不韦等人,都比较注重“礼贤下士”,网罗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制造舆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局面,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为数较多而又比较活跃的知识分子阶层——“士”。他们或著书立说,或到处游说,或依附诸侯,对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些人比较注重并从事自然科学和实际生产技术的整理,使得一些统治者对工商业和科学技术重视起来。尤其在诸子百家中,关于用与美、关于文与质、关于美的客观性、关于美的社会性等等,展开热烈地讨论,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如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主张“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即要求内容和形式并重而统一。否则,便会形成要么鄙略粗俗,要么如浮夸的虚饰。孔子还主张美具有社会性,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墨翟(约公元前478~前392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在自然科学方面造诣颇深。其门徒亦多来自社会下层的能工巧匠。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儒家在当时并称为“显学”,有所谓“儒墨同是尧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评价。在我国古代设计史中,墨子是最为多才多艺的人物之一,自称是“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的人,他直接参与设计和从事手工艺制作,并乐在其中。例如《韩非子·外诸说左上》记载了墨子制作木鸢、车轴的事迹:“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不知为车輗之巧也,用咫长之,不费一朝之事,而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墨子·公输》中又记载了墨子救宋巧用器械据理力争的事迹:墨子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堞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莫:‘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围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这些史记是墨子言行的真实写照,这是我们据此把墨子看作是一位工匠、设计师、科学家、思想家的凭证。

此外,先秦时期对于设计的理论问题也提出来进行讨论。从《淮南子·泰族》中可以看出形制适从作用、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设计观念的端倪。春秋时期齐人管仲和鲁人墨翟在著述中均对“利”的概念提出鲜明的见解。管子认为“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管子》第六十六),《墨子·鲁问》篇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这说明对于设计成品的评价,墨子认为首先必须视其效益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若无益于此,再精巧的技艺也是“拙”。墨子之“利”说的价值,为我国先秦时期设计行业提出了一种评判标准,由此也透露出古人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的实用机能,以及“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意趣。

另一位庄周提出的“虚无观”,用今天的话来说,即设计的空间观念。所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提出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丰富了古代的设计思想,无有无的好处,有有有的好处。

成书于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文献汇编,是古代科学技术和设计制造的经典性著作,原属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周礼》一部分,又称《周礼·考工记》。事实上,《考工记》与《周礼》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关于《考工记》的作者不详,推断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所作,但并非一人一时所作,系齐国的官书。该书记述了我国早期造物活动的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原则,如“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此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又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考工记》的启示:

(一)《考工记》较全面的反映了先秦时代工艺技术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工艺文化上,概括了当时人的造物思维与创造,既有规律性的揭示,又有技术性的规范。设计思维的建立,已找到了事物相互联系的系数,具体体现在各种造物活动上,突出在于考虑人的需要,解决人与物、物与物的合理关系。

(二)关于“创物”与“造物”的关系。前者指创造发明,后者指依样制作。这是自古以来人类所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曾经争论了数千年,甚至连宗教也将其崇拜的偶像描绘成“造物主”。但在这一点上,《考工记》肯定了人的创造,总比归功于神灵要实际的多。

(三)对于“工艺”的定义,《考工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一是社会职能的分工,即统称手工艺的各行各业,又具体指各种工匠和管理手工艺的工官;二是所谓“审曲面埶”,即审视地形或器物曲直及阴阳向背之势,“以饬五材”,就是整治各种物质材料(五材有的称作“金、木、水、火、土”,有的释为“金、木、皮、玉、土”,系当时人们所认识并取得的自然材料之总称);三是“以辨民器”,辨通“办”,即筹办制造民众生活所用的器物。这三点定义是科学的。即使发展到今天,这三点仍然是工艺制作的基本原则。

(四)《考工记》为工艺规定了设计和制作的原则,即主张适应和利用“材美工巧”这四个条件,所制造的器物才能称为精良之作。

(五)在《考工记》中,不论谈什么器物的制造,无不具体体现出人与物的关系,这是造物活动的根本原理及方式方法。诸如,《考工记》中有多处提到“人长八尺”,以此作为确定器物尺寸和比例的依据,像“车有六等之数”。

(六)制造物品,要分析其机制,发挥其功能,以收到最佳的效益。自古以来,人们造物都是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古希腊哲学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也提出“有用即是美”的论点;中国古代也以“美好”连称,认为好的就是美的。在《考工记》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既要发挥“物以致用”的功能,又须考虑具体的条件加以变通和适应,这是很高明的论断。

(七)在《考工记》的叙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学原则的体现,这是当时人带着丰富感情和想像造物的写照。如“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又八,以象星也”。即天、地、人,这是主宰万物的三种力量。用车盖和车箱象征着天地,人在其中组成“三才”的寓意。

(八)《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是体现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是我国古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的总结。分述了“建国”和“营国”的制度。如“匠人营国”专讲建设城邑的水平、方位的测量问题。同时,还专讲营建城邑,包括建置城池、宫室、宗庙、社稷,以及规划所属的田地、沟洫和农业奴隶的居邑,即所谓“治野”。“野”与“国”的对称规划等。

(九)《考工记》是对先秦工艺技术成就的集中反映,其史料记载具备与当时技术同步发展的紧密联系,其中所涉及的三十个工种,就是当时主要的工艺行当,体现出一部技术史从工艺品种到设计原则,再到工艺制作的全面阐述。譬如在青铜冶炼方面,“金有六齐”的合金比例,记载的就是六种铜锡合金的方剂,也是古代青铜器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品种。

插图:墨子救宋、考工记

4、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造物说

古希腊的“艺术”,是表示各种技艺生产的术语,并强调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而运行的生产方式。所以,古希腊的“艺术”概念,具有某种专门知识的技能。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将艺术分为应用对象(如狩猎)、制造对象(如建筑)和模仿对象(如绘画)三类。比如,柏拉图提出的摹仿说,就认为创造者(demiourgos)是以理念为摹本,摹仿理念创造出具体的事物。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人类造物行为判断的认识论雏形是:“我们也总是说,制造床或桌子的工匠注视着理念或形式分别地制造出我们所使用的桌子或床来,关于其他用物也是如此。”[2] 进而他举例说,有三种床的存在,一是自然的床,即床的理念,这是神所创造的;二是木匠依据自然的床,即摹仿床的理念所创造出来的、为我们所使用的具体的床;三是画家摹仿具体的床画出来的床。在这里,柏拉图将神和木匠都称作造物者。但是,神又是如何创造出理念的,人造物之外的山川大地、鸟木走兽又是谁依据其理念创造出来的,对此,柏拉图没有展开论述。但“理念”一词却在柏拉图的论述中不断被提及,希腊文“理念”(idea,eidos)一词出于动词“观看”(idein),即可见的东西,后来比喻为心灵之眼所见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不同的认识能力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不同的认识对象必然要求不同的认识能力。总体说来,人有感觉和理智两种能力,它们所指向的对象也有两种,即有着两类不同的存在,一类是理念;另一类是和它们同名的具体事物,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是理智的对象,而后者则是感觉的对象。理念是单一的,不是组合而成的。具体事物则是组合而成的,不是单一的。理念是不变的,具体事物却是经常变化的。理念是看不见的,它们无法被感觉到,只能通过思想才能被把握,而具体事物是可以感觉到的。理念是纯粹的,具体事物是不纯粹的;理念是永恒的,不朽的,而具体事物不是永恒的,是要毁灭的。理念虽然无数,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某种秩序,最高的理念是善(agathon),它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柏拉图直接接受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在对定义的寻求中,应将问题从可感觉的事物转移到另一类实在上去,因为感性事物既然是变动不居的,就无可捉摸,更不能为之定义。正是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

此外,在柏拉图的晚期著作《蒂迈欧篇》中,[3]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可感世界不是永恒存在而无开端的,它是出于创造而有开端的,是从不存在变为存在,是创造出来的。凡是从不存在变为存在的东西,必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的,这个世界的原因就是造物主(demiourgos)。正如,工匠仿造某种模型制作产品一样,造物主也依某种原型而创造世界。由于造物主是至善的,他所创造的世界也必然是一切出于创造的东西中最美的,他所依照的范本、原型也必然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这个原型就是理念,世界的原型就是理念的集体或理念的体系。

5、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说

《圣经》中的《创世记》是全书66卷中的第1卷,其重要性在于阐述基督教的创世说。众所周知,《创世记》的原文是古希伯来文,其原名称就叫“起初”,因为全篇充满了对各种事物的“起初”或“开始”的叙述。当《创世记》和全部旧约书第一次被译成希腊文时,称为“七十士译本”。在这个译本里,《创世记》的书名采用了一个拉丁文字,意思是“原始”或“出生”,表明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和“出生”都记载在这卷书中。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的第一章是《创世纪》,共分为50篇来介绍上帝怎样创造了天地万物,以及犹太人怎样沦落他乡等的传说。《创世纪》的第1篇所说,“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上帝之神第一天造了明亮的光,将白天和黑夜分开了;第二天将“诸水”分成上下两部分,形成了天空;第三天让“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造出了地,然后在地上造出各种植物,包括有种子的蔬菜果子等;第四天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鱼类生物和天空中的飞鸟;第六天造出了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包括“牲畜、昆虫、野兽”等,最后按照神自己的样子造了男人和女人。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著作,与所有的宗教经典著作一样,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人说教。《圣经》将上帝创世的神话故事放在首要位置,是为了树立上帝在信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地进行后面的说教,提高信徒对这一宗教的可信度。

插图: 《圣经》中的《创世记》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

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 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是设计的历史。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年)为奥地利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在欧洲建筑领域中,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者。他提出著名的 “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他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强调建筑物作为立方体的组合同墙面和窗子的比例关系。洛斯说:“如果我想吃一块姜汁饼,我就要挑选一块光溜溜的而不是一块心形的、婴孩形的或者骑士形的,上面盖满了装饰。”“在没有必要装饰的东西上进行装饰意味着浪费劳动和蹧蹋材料。”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代表作: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它的立面的构图骨架是鲁佛尔宫东廊的样式,但加上了巴洛克装饰。观众厅的顶装饰的象一枚皇冠,门厅和休息厅尤其富丽,满是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等等,豪华得象是一个首饰盒,装满了珠宝钻翠,它的楼梯厅,设有三折楼梯,构图非常饱满,是建筑艺术的中心,也是交通的枢纽。4.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等。

5.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日本《午夜凶铃》原小说作者铃木光司最近就推出了印有其新作恐怖小说《Drop》的卫生纸,该小说全文共九章,文章内容恰好是发生在公共厕所的故事。这部小说还被制作成电影。铃木光司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厕所空间狭窄,能展开各种想象。最适合恐怖故事。”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

图案和符号即单纯装饰性和象征性之间的应用。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的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量,即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来规定。人们从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观点出发,由此划分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应用阶段。

50年代西方设计界将符号学应用于建筑设计,认为建筑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过程。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结构主义提倡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罗兰。巴特的《神话》,他认为不应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解构方法。

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的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法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尤其对所谓原创性提出挑战。

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两种,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法国哲学家的德里达《绘画的真实》,试图用解构方法解读绘画。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界。按照通俗的解释,是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5.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为止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所谓多重设计,实际上是指批评者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6.信息技术。

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1.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在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中,最基本的技术因素和形式原则便是尺度和比例。3.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

墨子的设计思想: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志趣。管仲:视装饰为忤逆。阴阳五行说以及老子的“道”说、“无为说”,表明天下百工之作无不因循万物之质材特征和自然规律方可工成事遂的因果关系,从设计方法学的角度讲老子的“道”与良匠之道匹配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庄子的“天人合一”与古代风水学。

分析题:论述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的关联及启示。4.中国的设计,西方的反应。

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应该说始于20世纪萌生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他们的设计实践和思想,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和产品设计的先河,并为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思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08年,赖特在《建筑范例》月刊上首次提出了他的有机建筑概念,以追求建筑的实在——内部空间的真实表达为终端,通过对整体性的探索,最终找到以连续性和可塑性的结构实现整体性的具体途径。

中国的农业技术只是给西方农业甚至工业革命带去的推动作用。

赖特以其毕生丰厚的建筑设计作品和杰出的人文思想阐释了中国古代先哲的理念和东方文化的伟大传统。

分析题:论述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和启迪。赖特和凡德洛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

第二篇:住宅设计原理教案材料

第一次课

第一章 绪论;

一、住宅的起源

1、住宅的定义

2、住宅的历史

3、居住建筑是建筑的原型

二、住宅建筑设计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三、住宅设计的基本程序

四、与住宅设计相关的规范 第二章 套型设计

2.1套型设计概述(制约套型设计的因素)

一、家庭人口构成

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三、套型居住环境与生理

四、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第二次课

2.2套型各功能空间的设计原理

一、居住空间设计原理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2、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3、居住空间设计与处理

二、厨卫空间设计原理

1、厨房

2、卫生间

三、交通及其它辅助空间设计原理

1、交通联系空间—前室 过道 过厅 户内楼梯

2、储藏空间

3、阳台和露台

第三次课

2.3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原理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2、户内功能分区

3、厨房和卫生间布局

二、套型的朝向和通风

1、单朝向套型

2、双朝向套型

三、套型的空间组织

1、DK型(餐室厨房型)

2、LBD型(起居型)

3、LDK(起居餐厨合一型)

4、三维空间组合型

四、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第四次课

第三章 多层住宅设计

一、设计要求及其平面组合分析

1、单元的划分与组合

2、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3、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

4、朝向采光通风与户的布置

二、常见的平面类型及特点

1、梯间式

2、走廊式

3、点式

4、天井式

5、台阶式

6、跃层式

7、变层高式

第五次课

第四章 高层住宅设计

一、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1、电梯的设置

2、楼梯的设置

3、楼梯和电梯的关系

二、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

1、防火分区

2、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

3、安全疏散间距

三、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

1、单元组合式

2、长廊式

3、塔式

第六次课

第五章 住宅造型设计

一、住宅的整体形象

1、体形的把握

2、尺度的把握

3、个性的把握

二、立面构图的规律性

1、水平构图

2、垂直构图

3、成组构图

4、网格式构图

5、散点式构图

第六章 住宅标准及经济标准

一、住宅的面积标准与套型

1、面积标准

2、套型设计

二、住宅质量标准

1、功能与室内环境标准

2、设备与设施标准

三、节约用地措施

1、住宅个体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2、住宅群体布置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第三篇:幼儿园设计原理

【幼儿园设计】托幼建筑设计原理

一、定义、分类、规模

1、定义: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属于同类性质建筑,统称托幼建筑。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周岁以上幼儿的为幼儿园。

2、分类

按年龄段分:

1.托儿所:2个月—3岁

2.幼儿园:3岁—6岁

按入托时间分:

1.全日制(日托):幼儿白天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图)

2.寄宿制(全托):幼儿昼夜都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

3、规模

幼儿园的规模:

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人数300~360

中型:6个班至9个班;人数180~270

小型:5个班以下;人数150人以下

幼儿园班级的规模:

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二、幼儿园房间组成由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组成(图)

1、生活用房:生活用房是幼儿园建筑中的主题部分,占用面积最多,一般占70%以上,位置也最重要。它通常是整个幼儿园的平面布局与构图中心,空间处理和功能要求较高,与室外联系也方便。包括以下用房:

2、服务用房:服务用房是幼儿园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门卫收发室应设在建筑的主要入口处;晨检接待室宜设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但要与门卫、收发室隔开;行政办公室宜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独立的单元,同时兼顾对外联系的方便;医务保健室与病儿隔离室宜相邻并与幼儿活动室有适当距离)

3、供应用房: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辅助用房。一般由幼儿厨房、主、副食库房、炊事员休息室、卫生间、开水、消毒室及洗衣房等组成。此外还包括杂物院(布置原则:一般位于幼儿生活用房的下风向;与幼儿生活用房保持一定距离,运输饭菜方便、快捷;该部分一般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避免厨房、杂物院的货物流线与幼儿流线交叉、混淆)

三、基地选择原则

1、应有独立的建筑用地(三个班以下的幼儿园可与其他建筑物合设,但需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和出入口)

2、服务半径不宜过大,不超过500米,保证家长接送儿童的路线短捷。幼儿园可布置在住宅之间或住宅内,也可以布置在小区或街坊中央。

3、紧邻用地地界南侧应无高大建筑物,保证日照充足,场地干燥。

4、避免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主干道旁边建设;

5、远离各种污染源,6、选择在安全地带,远离火灾危险区、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藏区。

四、总平面设计

(一)布置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合理(功能分区时将总平面用地,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加以分区,使联系密切的部分相近,需要隔离的部分相远或加以分开,目的是使各部分的布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功能分区通常由道路、树墙或建筑物加以区分。使每区的使用性质力求明确,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

1相互干扰)

2.流线互不干扰

3.尽量扩大绿化用地范围

4.合理安排园所内道路

5.正确选择出入口位置(幼儿园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主干道上;幼儿园出入口设置应紧密结合周围道路和儿童入园的人流方向;当幼儿园的主要出入口面临街道时,必须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大、中型幼儿园需设杂物院,杂物院的出入口与幼儿园的主要出入口应分设)

总平面内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关系

1、出入口设置:大中型幼儿园主入口应与杂务院入口分设,最好将主次入口分别设与两条道路上。小型幼儿园可设一个出入口,但要使儿童出入与生活供应车辆两条路线分开,开辟去厨房、杂务院的专用车道。(图)

确定出如口位置时,应注意保证活动场地的完整性,避免道路穿过活动场地而破坏其完整性。

2、建筑朝向:选择朝向的原则是保证儿童生活用房能够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卫生间距:满足最小日照间距;建筑层数:幼儿园不宜超过三层)(图)

3、室外活动场地

公共活动场地:全园幼儿进行集体游戏及大型活动之用的室外活动场地;活动场地面积=180+20(N-1)m²;式中N为班级数。

应设置沙坑、戏水池、滑梯迷宫、秋千等活动设施和30米直跑道,注意色彩设计。

班级活动场地:幼儿园各班进行小型户外游戏、作业、体操及自由活动的专用场地。班级活动场地面积:60~80平方米为宜。

设计要求:宜与幼儿班级活动室毗连设置;活动场地内要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班级活动场地之间应做适当的分隔,避免各班之间相互干扰,常用连廊、绿化、建筑物、人行道等进行分隔。利用建筑物分隔时,要注意活动场地的日照。班级活动场地的布置方式:毗连式;枝状式;集中式;分散式;屋面式)(图)

4、杂物院:与厨房、洗衣房靠近并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总平面中布置在较为隐蔽的地方,并处于建筑的下风向;杂物院必须与儿童生活部分严格分隔,避免儿童擅自进入;杂物院应设专门的出入口

5、绿化和小品:环境的好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创造优美的环境对于陶冶儿童的心灵,培养没的情操,起到中要的作用,绿化面积:1.0~1.5/幼儿。

入口和庭院绿化;活动场地绿化(以草皮为主)器械场地上应以大树为主,起到遮阳作用。注意问题:禁止种植有毒、带刺、易生虫的植物。

6、园内道路:交通联系通道:是联系幼儿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道路,并兼作消防车道,要求方便直接,路宽不应小于3.5米,道路距建筑外墙距离不应小于3米;

通路:另一类是通路,作为人行通道,可曲可直,可供散步和儿童玩具车通行,是主要供幼儿游戏、活动以及联系各活动场地的通道,路宽一般为1.5~2米。为了节约用地,应尽量减少路面的数量。

五、建筑设计

(一)生活用房

幼儿每天活动内容及程序(图)

在幼儿生活用房中,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间等房间是儿童全天活动中最密切的房间,应将这些房间布置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活动单元。各房间关系如图所示。

幼儿园的尺度:

1、活动室:是儿童生活中主要房间,供儿童游戏、进餐、上课等日常活动,相当与住宅中的起居室。(图)

l 活动室要与盥洗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直接的联系,位于二层的活动室,若班级活动场地在底层,要保证幼儿方便到达室外活动场地,如设置楼梯或滑梯,可直达班级活动场地。

l 活动室的形状很多,有长方形、方形、也有扇形等;长方形运用比较多。(图)

l 活动室家具有桌椅、黑板、教具柜、玩具柜、书架等

l 活动室设计应符合儿童尺度及心理特点,比如窗台不宜大于600mm,在1300mm高度以下不设平开窗。

2、卧室:卧室功能单一,供儿童睡眠用,朝向要求可比活动室低,但也应满足日照的要求。卧室平面应方整,不宜采用奇形怪状的形式,要利于布置床。(资料集图片)

3、衣帽、教具、储藏间:每个班级应设一个储藏衣帽和教具及玩具的房间,也可做活动室的前室,(存放衣物用)衣帽储藏间应设置衣帽柜和衣帽架、挂衣勾,并设置储藏教具、玩具的储藏柜。衣帽、教具储藏间的位置应设在各幼儿活动单元的入口处。(图书)

4、卫生间:卫生间包括盥洗室、厕所、和浴室,供幼儿盥洗、大小便和洗澡用。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卧室,但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盥洗室和厕所最好分间设置或做适当分隔。卫生间设备尺寸要符合儿童使用尺度,要注意卫生器具的数量设置及尺寸。(图)

5、幼儿活动单元组成形式

1)单元式同层布置(图)

标准较高而设备比较完善,每个班有自己专用的活动室、卧室、衣帽间和卫生间。

l 完全分割的空间。

l 没有分割的同一空间,及活动室与卧室兼用。

l 采用灵活分隔同一空间,活动室与卧室之间采用折叠门,拉帘或家具分隔,需要时可联成一较大空间。

2)单元式上下层布置(图)

卧室、活动室、衣帽间和卫生间上下层布置——节省面积,现在很少采用

3)多组式活动单元(图)

若干个班组成一个较大的活动单元每个班有自己的活动室和卧室,但多个班组共用一个较大活动单元,这种形式有利于儿童见的交流,但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日本采用较多。

(二)音体活动室

作用:集体活动、游戏、家长会等

布置方式如下:

(1)单独设置,应与活动室有一定距离,避免干扰,为方便使用,距离不能太远,考虑到雨天、冷天,应用连廊连接。

(2)一般设在建筑物的端部。这样既方便联系,又可减少干扰,易保证相对独立。

(3)音体室应设在底层,便于疏散

(4)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由于面积大,所以层高应适当抬搞,不应小于3.6米。

(三)服务用房

(1)办公用房:应便于联系工作,接待客人来访等功能,应比较独立设置,通常与晨检、医务等设置在一起。

(2)晨检室:早晨对如园的儿童进行身体检查,所以应设置在建筑入口处,可将门厅扩大将晨检室设于门厅内。

(3)医务室、隔离室:医务室、隔离室是幼儿园中的卫生保健用房。

(四)厨房设计

由操作间、库房(主、副食库)、备餐间、冷藏间组成设计要求:

(1)应与儿童活动单元有一定距离,不会使油烟串味儿,也避免儿童擅自进入厨房,产生危险,但也不应太远。

(2)通常独立设置,用廊子与其他部分连接,彼此既分隔有联系,也丰富了室外空间。

(3)厨房与杂务院密切相连,应设置单独出入口

(4)楼层间送饭最好采用电梯(食梯),一缩短送饭路程)

(5)厨房部分应设置专用厕所,以方便炊事员使用。

六、平面组合方式及特点

(一)廊式

(1)廊式串联:及通过走廊联系各房间的组合方式。

(2)以廊并联:各房间通风采光好,但交通面积比较大,用地较多。

(3)串、并联混合使用。

(二)内院式

以内院为构图中心,围绕它布置各类用房,庭院可布置各种儿童活动设施、形成融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功能庭院空间,包括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三)厅式

以大厅为构图中心布置各类用房。大厅通常采光比较差,所以经常采用高侧光和顶光。

(四)自由式

平面布置灵活多变,没有什么模式,新颖别致。

七、相关构造设计要求

(一)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1,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2,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3,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4,炎热地区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凡分设于班内的应为独立的浴室。

5,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二)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2、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4、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2、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3、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4、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5、外门宜设纱门。

(三)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

2,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第四篇:教学设计原理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

相关书籍: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r.m.加涅

《学习心理学:一种面向教学的观点》 p.m.德里斯科尔

《学习与教学》 r.e.梅耶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

《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修订》 布卢姆 《系统化教学设计》 w.迪克

《教学设计》 p.l.史密斯

一 教学系统导论 1 教学设计导论

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教师用来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如: ? 如何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 什么时候练习与反馈最有效 ? 技能知识学习的前置知识有哪些

掌握教学设计原理的目的:

按照一定的理论,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事件和活动中去,使教学更有效。

1.1 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

没有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型是最佳的,基本假设: ? 教学设计是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目的是达到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毅力、时间、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原有知识、学习能力等)? 教学设计模型可运用到多种教学场景下(学生个体、小组、大组),原理保持不变 ? 利用学习者对教学设计进行检验,反复设计与验证,使教学趋于完善 ? 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过程,包含相关子过程(原子过程是: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中的预习、评价、反馈等)

? 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 1.2 学习原理

学习情境

人在清醒的时刻,都在观察和处理信息,一些信息被记忆,一些被摒弃。

是什么让人记忆:

? 学习者内部(来源于学习者,想获知)? 学习者外部(提供一个事件,包括学习内容、目的、方法等环境)? 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情境、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等存在着相互作用

教学原则

从学习原理中,指导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 ? 接近:教学环境与学习目的相接近

教学情境的设计接近学习的目的,或学习预期。教学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为纲,而不应以方便学习或教学为目的。如,学习目的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装配一支枪”,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给学生图纸。

? 重复:教学环境与学习者的反应需要重复,以使学习得到进步

重复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反应,只是一种练习形式,而非基本条件,也不是必须的。? 强化:使学习变得有期望,以便学习者能“自我激励”

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让学习者看到预期的结果,并相信能达到,将使学习得到强化。预期的结果可以分为两种

? 短期,如学习习得了,就有奖励等 ? 长期,如社会期望、人生追求、家庭厚望等 ? 合作协商:学生与其他学生或知识丰富的人一起学习,以确认信息的意义,即合作学习环境可以

促进学习 ? 广泛认知:学生广泛的获取相关惰性知识(初步接触,并不注重应用,在需要时能回忆起来,并

通过进一步学习掌握的知识),是教学环境设计的一部分 ? 组织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来促进学习发生

要明确学习是活动的结果和目的。1.3 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分类: ? 内部:学习者心态、先前习得的知识及程度、个人目标等 ? 外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管理等 学习过程 篇二:《教学设计原理》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加涅

概念,原理及名词解释

一.教学与教授:教授仅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教一词指的是一个人想学习者讲授或者掩饰某些东西。但是教师或培训者的角色包括多种不同的任务,如选择材料,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监控教学活动,最终起到内容资源与学习促进的作用,于是更广泛的术语“教学”讲强调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用来使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

二.教学原理的基本假设:

1.教学设计必须已帮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也是以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偶然”学习为目的的。这就意味着最终的目标与预期的学习结果指导着

学习活动的设计与选择。

2.学习是一个手许多变量影响的复杂过程。卡罗尔界定了至少五个影响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程度的主要变量:(1)学生的毅力(2)允许学习的时间(3)教学质量(4)学生的能力倾向(5)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些变量不是无关的,因此一个有效 的教学设计模式不能仅关注其中之一。3.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在多种水平上应用。4.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设计教学首先要包括学习者,并且利用学习者进行检验,利

用这些来自学习群体的反馈来修改教学并使其更有效。5.教学设计本身作为一种过程,应当包括如下子过程:确定预期结果、开发活动、设

计备用练习形式、评价与反馈。6.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

三.若干学习原理

1.接近原理:指的是刺激情景必须与预期的反应同时呈现。2.重复原理:指的是要是学习得到进步并靠可靠的保持,刺激和它的放映需要重复或

练习。

3.强化原理:一个新的行为,倘若在他出现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事态随其后,则这一

新的需变更为的学习讲得到增强。四.教学系统设计的的基本过程(addie模型):包括五个基本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五.言语信息:

目的:是为了强调表现性的性能。功能:为学习者建构其他技能,提供一种结构或基础。言语信息的学习

分类:名称的学习—-指获得以命名方式对客体或客体类别做出一致语言反应的性能。

事实的学习—-事实是表示俩个或多个有名字的客体或事件之间关系的言语陈述。六.知识:当信息被组织成有意义的,相互练习的事实和概括化的内容时,通常被称为“知识”。

七.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章节小结

第一章 教学设计导论 加涅在本章中认为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要注意技术知识的一致性和相容性,他认为每一阶段的输出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具有明显的控制论的特点,反映出信息加工理论受到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特征。

第二章 设计教学系统 加涅首先给教学系统下了一个定义:促进学习的资源和步骤的安排,这与教育技术94定义中的“学习资源和过程”恐怕有密切联系。随后,加涅指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而教学开发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第三章 教学的结果 这一章表明了定义教育与培训的目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人们对教育有如此多的期望。另一个原因是需要把笼统的目的转化成逐渐具体的目标。本章还包括对习得的性能类型的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技能(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第四章 学习的类型------智慧技能与策略 本章从教育系统预期结果目标开始,然后提出为了设计特定教程、单元和课,需要讲表现性目标分成几大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这样做有利于 :考虑目标的充分性;决定教学顺序;计划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学习条件;第五章 学习的类型------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 本章描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尽管它们有一些公共特征,但事实上它们是各不相同的。1.言语信息:能用言语陈述的事实。概括性知识和有组织的知识。2.态度:选择个人行为的方向。3.动作技能:执行身体运动的行为表现。

第六章 学习者 影响新的教学材料学习的学习者特征表现为人类记忆中的集中组织。智慧技能、任职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这五种习得的性能直接影响这五种新的性能的学习。另一类记忆组织被表征为能力,可通过心理测验来测量。这些是对人类品质的测量,而人类的品质又能预测不同个体完成行为表现的某一些一般类型的情况。人类学习者的其他特征可归为特质。能力和特质以简介方式影响新的学习。

第七章 确定表现性目标 本章对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提出了一个无成分的指导。这无成分是:1.情境2.习得的性能3.对象4.行动5.工具和限制

第八章 学习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指集中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程序,执行这些程序是为了产生设计和确定教学条件所需的系统信息。信息加工分析描述了学习者在执行他们的学习任务时所采取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1.输入信息 2.行动 3.决策。学习任务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重点目标和使能目标的先决条件。区分了联众先决条件----必要性的和支持性的。必要性先决条件是所习得性能的组成成分,因而其学习必须事先进行。其他的先决条件是某个性能的学习更容易或更迅捷,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支持性的。

第九章 设计教学顺序 本章开头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程的组织如何安排教学顺序的问题联系起来。排序决策是在教程、客体、课和课的组成部分这四种水平上出现的。列出了在教程和课题水平决定教学顺序的方法。课题顺序的教程计划主要通过一种茶馆是性逻辑来完成。一个课题可能要先于另一个课题,或者因为它描述了较早的事件,或者因为他是一个组成部分,或者因为它给后继的内容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背景。

第十章 教学事件 本章论述了构成针对学习结果的角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发生在一节课中。这是谢通常外在于学习者的事件,由教师、课文或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其他媒体来提供。起支持作用的外部事件的一般特征可以从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推论出来的,它认为单个学习活动包含许多内容加工阶段,这些阶段包括:1.感觉时间的短暂登记,2.刺激特征在短时记忆中的暂时储存,3.利用复述过程延长短时储存的时间,为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做准备„„..从这个模型中推论出的教学事件是:1.引起注意2.告知学习者目标3.激

起对先决性的学习回忆4.呈现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引出行为表现7.提供行为表现正确性的反驳8.测量行为表现9.促进保持和迁移。

第十一章 技术-----潜在用途 本章讨论了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如何影响我们的学校、工业部门、联邦政府与军事部门中的培训过程、结果与学习结果。

第十二章 单节课的设计 本章将备课作为如下主要活动的完成来对待:1.在教程、单元或主题的范围内安排可得顺序,2.设计单节课,使学习的有效条件能被纳入到每节课的教学事件中。讨论了备课的四个步骤:1.列出课的目标2.列出想使用的教学事件3.选择能完成事件的媒体、材料和活动4.注意教师、培训者和设计者的作用。

第十三章 测量学生的行为表现 本章的重点是采用标准参照解释的目标参照测验。这种测验有以下几个重要目的:1.它们表明每个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并可以继续学习下一个目标2.它们允许及早发现和诊断学习失败,这样有助于识别所需要的补救性学习3.他们提供了改进教学本身的信息4.它们是公平的评价,因为它们测量了目标上的行为表现,而这一行为表现是作为期望学生学习的指标而呈现给学生的。

第十四章 集体学习环境 本章讨论了三种不同的集体规模:1.俩人组2.有3~8名学生的小组3.有15名或更多学生的大组。而适用与这三种不同规模集体的教学特点取决于教师管理教学事件的准确度。

第十五章 在线学习本章讨论了最有效的在线学习计划包括如下问题:1)教员的利用2)做中学3)合作4)通达全世界。

第十六章 教学评价 本章讨论了教学材料、教程与课程的全面评价至少要包括以下五个调查和反馈领域:1.对教学材料的评价2.对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质量检查3.测量学习者对教学的反应4.测量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成绩5.估计教学效果。

读后感

加涅在本书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我想这个说法我们都已经非常的清楚,但是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对教育技术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应该如何去具体深刻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真正意义。至今为止我听过的最多的回答就是教育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且这个技术手段基本是与媒体,信息技术相关的硬技术。可能这是国内好多专家和学者都认同的观点吧,但是加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定义了一个等式: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他讲到教育技术学可以被定义为将理论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教学设计和开发任务中的系统运用,它还包括探求有关人们如何学习和如何最好地设计教学系统和材料的新知识。他所认为的教育技术学更多的类似于国内教学论和课程论研究的范畴。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基本的理论都是吸取国外的专家的,但是毕竟东西方不只是在文化经济等上有差异,在教育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在汲取了国外的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本国教育的特色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而最终形成的。

其次,加涅在绪论中认为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要注意技术知识的一致性和相容性,这一点在我们曾经学过的《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题目中就可以得出,这本书之所以成为“教学系统设计”而不是“教学设计”,就是吸取了加涅认为的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的观点,他认为每一阶段的输出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具有明显的控制论的特点,反映出信息加工理论受到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特征。

第三,加涅用尽其毕生的精力总结出了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别: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并从教学设计的观点对学生心理结构做了详细分类。因为学生心理结构就是我国教育人士所说的学生心理素质,所以我们把加涅的学生心理结构及其分类的观点称为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加涅认为,学生的这些素质和特征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习

得的,有些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学生的先天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学习相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包括能力和人格特质,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就是加涅总结出的五类学习结果。因为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只能避免超越它们,而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由于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因此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的素质教育。在我国流行的教育理论中,为区分作为教育目标的学习结果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把教育目标针对个体在自然发展中形成的智力和人格特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许多误区正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第四,加涅是通过对学习发生的过程及学习发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来研究教学的,他认为教学是通过安排一系列符合学习者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事件)来促使学习的发生,这正是他对于教学理论的贡献。他的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具体的指导性。加涅认为学习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归入上述五类习得的学习结果中。每类学习的行为表现不同,所需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也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确定目标、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及结果测评。

第五,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这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由此提出了新的教学论体系,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我们设计智慧智能序列时要以学习层次为基础,这些层次是通过从终点目标倒推的方式获得的,这样做我们就能分析将要学习的技能序列,当学习者能够回忆出构成新技能的子技能时,它们就会最顺利的完成新技能的学习。篇三:《教学设计原理》读后感

《教学设计原理》读后感

《教学设计原理》是加涅的其中一本代表作。从书名中的“教学”二字可知,这本书讲述的并不仅是教授。教授仅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教一词指的是一个人想学习者讲授或者掩饰某些东西。但是教师或培训者的角色包括多种不同的任务,如选择材料,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监控教学活动,最终起到内容资源与学习促进的作用,于是更广泛的术语“教学”讲强调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用来使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

大致浏览过加涅的这本书,该书分为十六章,他在书中不仅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认为每一阶段的输出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具有明显的控制论的特点,反映出信息加工理论受到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特征,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要注意技术知识的一致性和相容性,还提出了技术的潜在用途,学习发生过程及学习发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发生的影响,总结出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别并从教学设计的观点对学生心理结构做了详细分类,提出了“学习层级这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并由此提出了新的教学论体系,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

首先,加涅在本书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我想这个说法我们都已经非常的清楚,但是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对教育技术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应该如何去具体深刻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真正意义。国内的实践与理论所涉及到的教育技术基本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且这个技术手段基本是与媒体、信息技

术相关的硬技术,而加涅的教学技术学则更多地类似于国内教学论、课程论研究的范围,但是加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定义了一个等式: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他讲到教育技术学可以被定义为将理论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教学设计和开发任务中的系统运用,它还包括探求有关人们如何学习和如何最好地设计教学系统和材料的新知识。他所认为的教育技术学更多的类似于国内教学论和课程论研究的范畴。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基本的理论都是吸取国外的专家的,但是毕竟东西方不只是在文化经济等上有差异,在教育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在汲取了国外的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本国教育的特色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而最终形成的。其次,加涅在绪论中认为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要注意技术知识的一致性和相容性,他认为每一阶段的输出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具有明显的控制论的特点,反映出信息加工理论受到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特征。

第三,加涅用尽其毕生的精力总结出了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别: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并从教学设计的观点对学生心理结构做了详细分类。因为学生心理结构就是我国教育人士所说的学生心理素质,所以我们把加涅的学生心理结构及其分类的观点称为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加涅认为,学生的这些素质和特征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习得的,有些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学生的先天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学习相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学生在发展中形

成的素质包括能力和人格特质,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就是加涅总结出的五类学习结果。因为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只能避免超越它们,而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由于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因此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的素质教育。? 第四,加涅是通过对学习发生的过程及学习发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来研究教学的,他认为教学是通过安排一系列符合学习者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事件)来促使学习的发生,这正是他对于教学理论的贡献。他的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具体的指导性。加涅认为学习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归入上述五类习得的学习结果中。每类学习的行为表现不同,所需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也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确定目标、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及结果测评。

第五,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这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由此提出了新的教学论体系,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我们设计智慧智能序列时要以学习层次为基础,这些层次是通过从终点目标倒推的方式获得的,这样做我们就能分析将要学习的技能序列,当学习者能够回忆出构成新技能的子技能时,它们就会最顺利的完成新技能的学习。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去好好读这本书,研究学习,但是从中学习什么呢?我想从中可以学习加涅解决复杂学习和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如把心理学与教育

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在研究学习和教育时,把认知观和行为观相结合。在认知观中,既吸取建构主义中有用的东西,也吸取信息加工心理学中有用的东西。在研究学习时,既把学习看成是过程(事件),也把学习看成是结果。在研究学习的条件时,既指出其内部条件,也指出其外部条件。另外,怎么学也是一个问题。学习加涅的著作,首先要了解他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并且把这些应用到我们的教育中去。但是其中也不乏缺陷之处,他的理论体系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例如,他强调学习的作用,而对发展的作用考虑很少,他强调对学习类型做分析,将复杂现象加以分解,但对于如何由个别成分合成复杂的心理能力研究不够。又如他强调学习的顺序是由下位到上位,局部到整体,但有时学习顺序并非完全如此。记得有位著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评价一个人,要看他说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没有说什么,就是说这些不完善的地方也不能影响我们对加涅的理论的学习。篇四:教学设计原理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进行计划,使学生参与到促进学生的事件和活动中,使教学活动更有效,以最佳效果帮助学生学习。

二、教学设计的任务

1、如何考虑原有学习

2、如何根据目标选择外部条件计划新学习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必须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

2、设计必须关注到影响学习的因素:学生毅力、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倾向、学生学习能力

3、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必须利用学习者对设计进行检验(课后反思)

四、教学设计的过程—addie模型

五、单节课的教学设计

定教学目标及目标实现的顺序----定教学事件----定教学媒体、教学材料、教学活动----定教学处方即每个教学事件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及实现这一教学事件的教学活动。

其中:

定教学目标及目标实现的顺序: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题。我们教学中有五类教学目标即智慧技能(利用概念、原理、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认知策略(获得信息的方式)、言语信息(能够陈述的知识)、态度、动作技能。无论何种技能,它的学习均需有先前习得的技能做基础的,这个条件制约了教学目的的顺序。

智慧技能的类型根据复杂程序进行分类:辨别、概念、规则与原理、问题解决。后者均需前者己习得为先决条件。因此,教学顺序的设计由易到难,注意梯度。

定教学事件:一节课的教学事件分九段即引起注意(用新异的刺激引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告知学习者目标(传

达对学习者学习的希望,有助于他们关注对技能的学习);激起对先决性的学习的回忆(通过提问等形式唤起学生的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描述任务,用例子展示和强调要学习的知识);提供学习指导(给出学习内容的详细说明以提供提取线索);引出行为表现(学生学习活动);提供行为表现正确性反馈(通过练习);测量行为表现(了解学生是否己掌握);促进保持和学习迁移(提高和变换环境的练习)。

定教学媒体、教学材料、教学活动:

定教学处方即每个教学事件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及实现这一教学事件的教学活动

2、教学设计的组成

3、教学设计的描述

对照案例讲解幻灯片中的理论阐述篇五:教学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别

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智慧技能。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可以细分为四个亚类:由简单到复杂分别是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最简单的智慧技能是辨别,即区分物体差异的能力。较高一级的智慧技能是概念。即对同类事物的共同木质特征的认识。因此而有对事物作出分类的能力。再上去是规则。当规则支配人的行动时,我们便说,人在按规则办事。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就是技能的木质。最高级的智慧技能是高级规则,是指运用简单规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认知策略。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与智慧技能的区别是:智慧技能是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环境发生作用,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的功能是调节监控概念和规则的使用,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技能。

3、言语信息。

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有时又称言语知识。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则称之为陈述性知识。实际上都旨在表明在人所获得的能力中一种最为熟悉的能力。即人用语言来表述信急的能力。加涅认为言语信急的学习不但是使学过的东西能逐字逐句地回忆出来,而且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言语信息木身所具有的不同复

杂程度,加涅区分出二类不同的言语信急形式:符号学习、事实学习、有组织的言语信息的学习。

4、动作技能。

加涅认为.动作技能有两个成分:一是操作规则,一是肌肉协调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使一套操作规则支配人的肌肉协调。是指个体不仅仅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流畅、合规则和准确的整体行为。

5、态度。

加涅认为态度是一种能够影响人对某一类物、某一类事或某一类人作出个人选择的内部状态。它是通过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影响人选择自己行动的内部状态。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二种成分。

加涅分析了影响这五类学习的不同的学习条件。他把学习条件分为必要条件与支持性条件。必要条件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它学习便无法产生;支持性条件是一般有助少学习的条件.缺少它,学习不一定不能产生。但其效率不高。例如同,学习“功=力x距离”这一规则,必须先掌握什么是“力”和“距离”。只有先掌握了这两个概念,才能进一步掌握这两个概念构成的规则。因此,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乃是该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动机、态度等条件,虽然有助于这一规则的学习,但不是非有不可的,属于支持性条件。加涅揭示了五种学习结果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可供我们教学设计时参考。分析加涅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有关思想,我们发现,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1.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统一基点

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因此,“学习结果是使人的各种作业成为可能的持久状态”。“为了强调这些状态具有习得的持久性质,可以管它们叫做能力和倾向”。由于预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达到为目标,所以,加涅揭示了习得的是能力和倾向,便为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确定了统一的基点。2.以习得各种能力所需学习条件的异同作为划分教育目标类别的依据 加涅认为,不同种类的习得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学习条件。内部学习条件是指学习者本身具有的,影响习得新能力的变量。诸如己经习得的能力等。外部学习条件是指由教学提供的,用以支持或加强习得能力的变量。诸如,教师的期待,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等。从内部学习条件来看,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内部学习条件。比如,学习者要习得定义概念,必须先具有具体概念。从外部学习条件来看,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也需要不同的外部学习条件。比如,仅用口头指导来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之无效果是众所周知的事。

3.把智慧技能分成由多个层次组成的阶梯

在加涅看来,智慧技能是人们利用符号处理环境或做事的能力。人们运用符号的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各种习得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地排列成层次,较低层次能力的习得是更高一层次能力习得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较高层次能力在累积低层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总之,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研究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学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并且在综合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不仅将信息加工的学习和记忆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而且系统地描述了学习结果和教学事件的关系,揭示出了教学事件的本质。在他看来,教学不外乎是针对不同的学习结果而

精心设计的学习的外部条件系统。这一思想正在改变人们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传统看法。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技术与依据。对此我们应当虚心接受用其所长。

第五篇:抽屉原理教案

抽屉原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72页例

一、例二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及“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抽屉原理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

讨论

五、师生课前准备:4支铅笔

3个文具盒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1.坐凳子游戏:

教师和5名学生做游戏 2.用一副牌展示“抽屉原理”。

师:这有一副牌,老师用它变一个魔术。想看吗?这个魔术的名字叫“猜花色”。老师随意抽五张牌。我能猜到,至少有两位同学的手中的花色是相同的,你们信吗?(老师与学生合作完成魔术)师:通过者个游戏你们能猜到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很神奇,我们用它可以解决很多有趣的的问题,想弄明白这个原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种神秘的原理。

(二)探究原理

建立模型

1.合作探究(问题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文具盒和铅笔,现在分小组动手操作:学生取出4枝笔,3个文具盒。然后把4枝笔放入3个文具盒中,摆一摆,想一想共有有几种放法?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取出学具,带着问题展开小组活动。2.汇报展示

学习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成果。要求学生边摆边说,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草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放法:

放法:(0,1,3)(2,2,0)(2,1,1)(4,0,0)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是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去了2枝笔。理由是„„

3教师引导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组带着问题再次展开探究。

生:每个文具盒先放1枝,余下的一枝不管放到哪个文具盒里都可以得出,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枝笔。4.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

将5枝笔放入4个文具盒„„ 将50枝笔放入49个文具盒„„ 将1000枝笔放入999个文具盒„„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文具盒数和所对应的铅笔数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相互仪一仪,得出结论。

小小收获:只要放进的铅笔数比文具盒数多1,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师:看来同学们都用用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如果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数多2,多3,多4呢? 4.尝试练习

有7只鸽子,要飞进5个鸽舍里,总有一个鸽舍里至少飞进2个鸽子,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问题二)

课件出示:如果将5本书放入2个抽屉,那么不管怎么放,肯定有一

个文具盒至少放进了()枝笔?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师:能否用算式解答呢? 生列式计算5÷2=2„„1 2+1=3 生:至少放3枝,商+1。

1、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

2、如果一共有9本书会怎样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3、二次尝试练习:

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几本书?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1. 14本书放入5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几本书?(10分)2. 26本书放入7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几本书?(10分)3. 六(2)班有学生39人,我们可以肯定,在这39人中,至少有

几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想一想,为什么?(10分)

六、板书设计

(0,1,3)(2,2,0)(2,1,1)(4,0,0)只要放进的铅笔数比文具盒数多1,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5÷2=2……1 2+1=3 7÷2=3……1 3+1=4

下载设计原理教案-1(SY)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计原理教案-1(SY).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 教案 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任课教师:张伦 所在系:通信工程 开课班级:04062401-04062404 学时数:36讲授26实验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论、第二......

    加法原理教案

    加法原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能准确、熟练地运用两个基本原理。 2.加强对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教案

    课程教案 (按章编写)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 年级、学年、学期:2010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材:《机械原理》,邹慧君 张春林 李杞仪主......

    宪法学原理教案

    宪法学原理教案 绪 论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使学生掌握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当前社会的宪政和宪法现象,对这些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了解宪法学......

    网络通信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原理 1.复习上节课内容: 网络硬件组成:1.服务器2.客户机3.传输介质4.通信连接设备 2.新课 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暴风影音,可在线也可看本地视频)......

    日光灯原理教案

    日光灯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普通日光灯的组成和电路图,知道日光灯管在电亮和正常发光时对电压和电流的不同要求. 2、知道起动器和镇流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

    林火原理教案

    批准人: 年 月 日 林火原理教案 课目:林火原理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进一步了解掌握发生森林火灾的基本因素及其原理。提高大家的林火知识,增强业务能力。 授课重点:一、森林燃......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 教 案 开课学期: 2006/2007学年(二)学期 任课教师:张伦所 在 系:通信工程 开课班级:04062401-04062404 学 时 数: 72 讲授 62 实验 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