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章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优秀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章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二)优秀教学设计和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例1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这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通过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思考问题的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因我们班学生基础偏两级分化,为了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本堂课中还是着重通过画线段图和讲解线段图帮助学生来理解并掌握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 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秦亭镇中心小学 张自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会画线段图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5(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5(3)一条路,已修了3/10(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2、口头列式:
(1)32的3/8是多少?(2)120页的1/6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1/8,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7/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2)出示课本上的线段图
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解法二:80×(1- 1/8)=80× 7/8=70(分贝)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5”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4/5”。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4/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4/5)=75× 9/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解法二:80×(1- 1/8)=80× 7/8=70(分贝)
第三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5。(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5。
(3)一条路,已修了3/10。(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2、口头列式:
(1)32的3/8是多少?(2)120页的1/6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1/8,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7/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出示课本上的线段图
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解法二:80×(1- 1/8)=80× 7/8=70(分贝)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5”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4/5”。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4/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4/5)=75× 9/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
解法二:80×(1- 1/8)=80× 7/8=70(分贝)
第四篇: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例8和例9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第五篇: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例2 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是在例1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教学内容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的句子,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为后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在备课过程中,重点抓住了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了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还着重讲解解题的两种方法。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整节课的设计都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辅助,然后根据线段图找到解题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但因为自己没有放手给学生,导致这个过程还是教师讲多,学生练少。
2、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让学生画图时间过长,练习过程给的时间太少,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以后要多加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对于学困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