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咱们国家的哪个体育项目非常强么?(跳水、乒乓球、羽毛球)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跳水的视频,请大家认真地看,看看这里面蕴含着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师:自从2000年设立双人十米跳台这个项目,冠军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谁找到了这段视频里有关数学的知识?(小数)

设计意图: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课

1、师:接下来,王老师为大家请了一位老师,要给同学们讲讲有关小数的一些其他知识,你们要认真的听,看完之后还有问题考验大家呢?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王老师想问问大家小数的减法跟整数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小数点)

师:刚才的那位老师讲的大家都听懂了么?接下来咱们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懂了?(习题练习)

2、师:咱们知道了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马来西亚队多少分了,那你们能不能算算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比赛中,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呢?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计算步骤,并试着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习题巩固

过三关的形式设计了三道习题

1、算一算

2、改一改

3、买一买

设计 设计意图:习题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巩固知识。

四、总结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它的计算步骤。在课堂的最后,有个小朋友要对大家说几句话。(播放视频)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心得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劳丽诗和李婷的竞赛成绩,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第三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万二中心学校集庄小学 林 玉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 8.59元 彩色笔:6.2元 钢 笔:10元 订书机:12.5元 转笔刀:9.31元 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 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生:8.59-6.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如何列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 10-6.2 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 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4)学生互查。(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6.66+0.03 = 6.69 6.66+0.3=6.96 6.66+3=9.66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 12.53+4.67 6.07+4.89 5.64-1.78

7.2-6.45-0.41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加减法教学设计

执教 李东营

学校 夏李乡实验学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了新的计算要求.并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突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加深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分析: 学生已具备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关知识,较容易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当中.本课中主要要引导学生能自己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对知识的运用和操作能力.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1,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2,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景图.提问: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探究

教学例1的第(1)问.学生试做,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自己练习本上,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2,教学例1的第(2)问.出示题目,谈话:我们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3.75-3.4”这道题.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教师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让学生说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4,总结和归纳.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评析:注重数学比较思想的培养,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2,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完成练习八第3题.先组织完成(1)~(3)题,并分别评讲(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五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本第六册第95—97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商店情境图,视频展示台、购物单,复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你能列竖式计算几道吗?

17+22= 89-47= 45+34= 56-34= 74-41= 48-12= 问:你是怎样算的?(指名回答)

2.师:同学们算得真快,这和我们每天的练习是分不开的。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竞赛吧,竖式计算,男生做第一题,女生做第二题,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对!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用尺子,对位)

57+19= 32-17=

3.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汇报结果,学生反馈,判断正误。

师:你们都是好样的,让我们在新课的学习中再一争高下吧,你们有信心吗?

2.谈话导入:

随便问几位学生桌上学习用品的价格。

学生说一种,教师写一种。如:

铅笔:0.6元 转笔刀:1.2元 有橡皮的铅笔:0.8元 橡皮:0.50元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会给每个人一次机会,看看你能不能把握了?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两个问题:

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⑵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过别着急,其他问题我们一会再来交流。

2.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

师评价:太好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数学头脑!

生:我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的,师:你能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板演:0.8+0.6=1.4(元)1.2-0.6=0.6(元)元 角 元 角

0.8 1.2 + 0.6 - 0.6 1.4 0.6

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书包和一格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同时老师在黑板的一角板演:

25.8 2 5.8 + 6.8 + 6.8 32.6 9 3.8

师:看到我们两个的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生:老师,你的算式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师: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3.归纳总结 师引导:像这种加减法,我们就叫做它小数加减法。(板书)

那么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为什么?既然小数计算对齐数位这么重要,那么你有什么对齐小数数位的好窍门吗

生: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及时给予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自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我给算式治治病

师:这里是三1班两个同学的作业,你们能帮忙判一判吗?

2.3 1 5.5 + 4.5-4.6 2.7 6 1.9(1)学生观察竖式

(2)指名汇报,说清哪里错了,应怎样改正。

师:在对位时,什么对齐了,相同数位就肯定对齐了?(小数点,补充在副板书上)

3、点亮红星 ☆☆☆☆☆

① 16.5+7.3= ② 26.5+13.5=

③ 9.37-6.2= ④ 31.2-0.9= ⑤24.1-3.4=(1)每 组一道题,独立计算

(2)派 代表汇报答案,全组举手反馈,全对才可点亮红星。

(3)教师:同学们,当你在超市选好东西到付款处付款后,收银员阿姨会给你一张小票,对不对?这里有一张老师在超市购物的小票,(出示课件超市小票图)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毛笔 2.5元 1 2.5元

书包 25.8元 1 25.8元

橡皮 0.5元 1 0.5元

墨水 3.5元 1 3.5元

总额:32.3元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那同学们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每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

(展示学生作业,并自己说说所提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3、生活实践

1.老师肩高 1.59米,手臂长 0.6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 2.4米高处的国旗吗?(出示课件教师摸国旗的情境)

2.老师带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有一大一小两种船,大船限载100千克,小船限载80千克,4人租用一大一小两只船行吗?该怎样乘船?(出示课件老师带学生去划船的情境)

小明:37.2千克 小林:33.6千克

小红:32.7千克 老师:57.2千克

小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乘船方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板书设计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把小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2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元 角 元 角

0.8 1.2 + 0.6 -0.6 1.4 0.6

下载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 2、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峨峰小学 严洪怀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了新......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P96一P97,以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5-9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小......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P72,73例1例2 学习目标: 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进行验算。 重点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情简析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加减法(一)。教材主要以四部分内容呈现: 1、“购物小票”,安排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