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9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纸》(冀教版)
纸教学设计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单
元:民族传统文化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母女对话的形式讲述了纸的发展过程.小丽在影片中看到,“古时候的书是用竹片做的”,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妈妈耐心地回答,使小丽知道纸的产生由来。由此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正确认十九个生字,会写字格里的十个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2.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发明过程。3.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纸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惜纸、节约用纸的习惯。
2.了解古代造纸工艺,产生对祖国璀璨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3.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课前准备:
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各样的纸;搜集有关纸的知识和我国的四大发明。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1.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画画„„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板书课题
2.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和用途。
很自然的用谈话引入,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为很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读文、识字。
1.边听师范读,边看课文,注意读音。2.按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3.检查指导。
4.通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部分作业。5.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6.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字。7.小组互相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主识字,将学文与识字相结合。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
三、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读全文,1.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做标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质疑,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同时,学习边读边勾画。
五、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读书方式。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指名读。
二、吸纳信息,整理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一)认真阅读,吸纳信息。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前五段,思考:(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2)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2.检查讨论,并板书。3.看板书同桌互说。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 笨重 贵
板书:竹片————丝绸
信息的整理,也是学生思维的整理。不同层次的阅读,适时的提出问题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也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小组讨论,抓住重点这些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4.男女生对读1~5自然段。
(二)小结: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三)学习课文6~7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的?纸是谁发明的?这一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检查上述问题。在讨论中理解“自豪”等词语的意思。比较句子: 我们的祖先了不起。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段。4.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
这一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后总结。讨论:
1.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2.在中国历史上,纸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四、课文延伸。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制作资料卡片“四大发明”,记录在小本本上。使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利用收集的资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制作卡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篇:冀教版语文叠纸教学设计
叠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认识“为、羡、慕、雄、翔、机、架、载、吧、颗、军、舰、艘、浩”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因、机、架、把、蓝、颗、军、带”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知道“我”从小树立理想,通过叠纸展现自己的愿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采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的愿望。
教学准备:1.有关叠纸的资料 2.有关飞机的资料 3.有关远大理想的故事 4.有关纸的谜语
教 学 过 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猜谜语
四角方方,薄面白净。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谜底()(课件出2)
纸有什么用?(用来写字、画画儿)
今天我们就学习和纸有关的这篇课文。(板书:叠纸)
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课件出3)
为、羡、慕、雄、翔、机、架、载、吧、颗、军、舰、艘、浩
因、机、架、把、蓝、颗、军、带
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二类字看看是否都标出来了。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4)
正音:“羡、军、舰”是前鼻音,“翔”是后鼻音。
(2)争当小老师带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
(4)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去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5)
(5)争当小老师去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
(6)开火车读一读。
四、熟读课文,标划词语
1.默读课文,标出课件出示的词语。(课件出示6)叠纸 飞翔 装载 羡慕 浩大 一架飞机 一颗红星 一艘军舰
2.带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7)(1)带拼音自己读一读。
(2)带拼音同桌互读。
3.去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8)
(1)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问问同桌,问问前后的同学;也可以借助书中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检查。
(3)男女比赛读一读。
五、回归课文,再读字词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开火车读课文。读文要求:(课件出示9)
(1)读课文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每个同学只读一个自然段。
(3)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我羡慕的是什么?”(飞翔、遨游)
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书读得好,字也要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指导写字:机、架、把、蓝、颗、军、带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因、机、架、把、蓝、颗、军” 这几个字都是偏旁+熟字(课件出示10)
“架、蓝、军”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课件出示11)
本课还有个字是偏旁+熟字,你知道它是哪个字吗?
(2)谁来说一说因的偏旁是什么?熟字是什么?(课件出示12)
(3)谁知道还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课件出示13)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字的笔顺并描红。
4.指导写字。
(1)师范写“架”字,生描红、临写。
二、(2)生配乐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知道“我”从小树立理想,通过叠纸展现自己的愿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同学们,纸的作用很多,今天看老师用纸做了什么?
生:叠了一架纸飞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叠纸》这一课。(板书:叠纸)谁还会用纸叠其它的东西?
二、品读学习
(一)学习第一节(课件出示15)
1.先自由朗读这一小节,再指名朗读。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句话呢?要读出渴望的语气。
2.作者用纸叠了什么?(板书:一架飞机)
3.同学们,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4.作者的愿望是什么?
生:自由飞翔、成为一名飞行员。(板书:飞翔)
5.小小的心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作者的心愿,代表了作者本人。)
(二)学习第二节:(课件出示16)
1.指生读,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句话呢?要读出希望的语气。
2.自读,互读。反馈指导。
3.作者用纸叠了什么?(板书:一艘军舰)
4.“因为羡慕鱼儿在水里遨游”,作者羡慕的是什么?是鱼儿的自由自在生活。(板书:飞翔)
5.“我”的理想是什么?(课件出示17)
生:一名海军。
6.“羡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羡慕写句子?
老师这里有个小练习,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一下。
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出示18)
因为羡慕,我用纸叠了
。因为羡慕,我用纸叠了。
三、探究主题
1.飞机里的叔叔是做什么的?军舰里的叔叔是做什么的?
2.作者为什么要叠飞机和军舰?(板书:远大的理想)
3.你的心愿是什么? 讨论一下,一会交流。
教师点拨:老师看出来了,小朋友们的理想都很远大。其实,理想光说说是不行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理想,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那么你打算怎么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感觉如何?请分别说一说吧!
课程拓展与延伸:文中有2个比喻句的运用,找到并学会运用。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古诗二首(代云萍)
11.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会写十个。
3、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用爱心与真情,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境、激趣、生奇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条重要新闻,你们听„„(放录音)
“听众朋友们,瑞士广播电台向大家播报一条重要新闻,现在成千上万的燕子生命垂危,大家快快行动起来,救救燕子.!
师:可爱的小燕子们到底遇到了什么灾难?
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39页,齐读标题〈燕子专列〉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产生好奇,迫不急待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开火车,玩卡片游戏)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渠道。
3、师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势进行检查。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喜欢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以小组为单位,先组词,后写句,更换语境,巩固识字。(小组内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组的词多,看谁造的句多,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推选出每组的好词好句进行全班交流)。
为学生创设自由识字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识字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品读,体味,理解深思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古诗二首(代云萍)
1、师: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课文的内容我们也都了解了。下面,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4、摘“智慧星”
师将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解答,那组回答正确就得到智慧星。
如:(1)什么是专列?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专列?
(2)“这件事惊动了瑞士政府和人民”你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
你能用惊动了说一句话吗?
(3)“一时间,瑞士大大小小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在传播一个声音:救救燕子!”
你读了这句话有何感想 ?
“救救燕子”是什么的呼唤?
谁能发自内心的读出这种情感?(朗读指导)
这样的句子你还能说吗?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加入自己的亲身感受,再充满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学生充满感情的读课文)
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会体味的更具体,理解的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
孩子的年龄小,知识还很贫乏,还需老师的点---拨-----拓,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同时学生在朗读上,感情也会更充沛。
5、“我是最佳新闻记者”
师:现在我们评选出最佳新闻记者,谁的新闻报告的具体准确,情感动人,就能获得桂冠!(每小组推荐一名,可参考老师的提示)
板书:时间---地点----谁----遇到了什么事-----那些新闻媒体----播报了什么行动---人们怎样行动的-----最后结果怎样?
(小组评完后,全班评选,加入学生评价)
6、小结
师:你们看,“燕子专列”开过来了,(放课件)你们听,唧唧喳喳的小燕子们在说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教育。)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浓,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记忆深刻,不知不觉中达到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加入自己的识字经验及想象来记字。
2、书写指导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结构,怎样写漂亮,再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古诗二首(代云萍)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自己做一名小记者把“燕子专列”这条新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村景》教学设计(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古诗二首(代云萍)
10.搭船的鸟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
读韵文,想情境,感受那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齐背上学期学过的《花篱笆》一课。
师:这篇课文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学生自由抢答。)
师:课文把咱们带进了那沁着新翻泥土气息、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多美啊!今天想不想和老师走出城市,再到静谧的乡村去玩一玩呢?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江南生活的图片、照片或资料。教师补充一些图片资料,有条件的还可制成课件播放。
师:一位作者还把江南生活写成诗歌,想不想读一读?板书课题。
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课前搜集资料,制成资料卡片,丰富了学生对江南生活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一做法,也将综合学习三中制资料卡片的学习方法渗透、落实到了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去掉拼音让学生读课文。
5、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尊重其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其自主识字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去掉拼音让学生读课文,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古诗二首(代云萍)
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好!读完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想说些什么?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想法,不要脱离文本。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画。
6、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画,把对语言的感悟变成有形的画面,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也是对课文的进一步感悟。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来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若遇到学生难认的字可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既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让孩子课下去搜集描写乡村的其它文章。
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采蜜集”上。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第五篇: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单
元:祖国山水美如画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概写遥看瀑布悬挂峰前的全景;后两句从近处细致描写瀑布急泻之态,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
《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枫林晚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诗中的“晚”字更突出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本诗以写景为主,人、景、情紧密结合,可谓独具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2.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2.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重难点分析:
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李白和杜牧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两首诗。
2.教师过渡:这两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牧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
二、调动知识积累,了解诗人李白。
1.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李白的了解,背诵自己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或诗句。2.出示课件,简单介绍李白。
三、认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1.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认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读给同桌同学听。3.指名朗读,教师订正,需要的话教师范读。
4.朗读去掉注音后的诗,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反复强化。出示课件 从学生的已知入手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理解古诗内容。
1.再读古诗,思考:李白到庐山看瀑布,他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结合庐山瀑布的图片,了解古诗的前两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个字词的意思。日:太阳
香炉:庐山香炉峰。生:升腾。
2.读古诗后两句,思考:李白看到庐山瀑布,他又是怎样想的?出示课件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以下字词: 银河:天河。疑:可能是,怀疑。
三千尺:不是确数,是夸张的说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大胆想象和极度夸张。并告诉学生,这是李白诗歌的特点。
3.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 诗人,就站在气势雄伟的庐山瀑布前。出示课件
五、生字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生字。出示课件 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
1.“古”“首”“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2.“烟”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3.学生练写生字。可以配上音乐。出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指名朗读古诗《望庐山瀑布》。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和诗歌的认读情况。教师及时纠正。出示课件
2.出示庐山瀑布图片课件,采用指名、分组、全班等不同方式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3.总结学习第一首古诗的情况。进入第二首古诗的学习。出示课件 简单介绍诗人杜牧,以及这首诗的简要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诗人杜牧去山中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第二首诗的题目《山行》。讲解“行”的意思。
二、认识生字,认读古诗。
1.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认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把《山行》这首诗读给同桌同学听。3.指名朗读,教师订正,需要的话教师范读。
4.朗读去掉注音后的诗,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反复强化。出示课件
三、理解古诗内容。
1.再读古诗,思考:诗人杜牧是怎样游历山间的,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人家”“枫林”“霜叶”等几点来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个字词的意思: 坐:因为。
于:比……还„„。
2.细读古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远上寒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几点来体会。尤其要引导学生体会“二月花”的可爱以及“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体现的作者的喜爱之情。3.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诗人,就行走于深秋的山间,就身处满山红叶之中。出示课件
四、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生字。出示课件
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
1.“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2.“于”字的中间一竖要在竖中线上。3.学生练写生字。可以配上音乐。出示课件
五、作业。1.练写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