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

时间:2019-05-12 18: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

第一篇: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1章 现代机械设计概述 1.1 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机械设计 1.2 现代机械设计特点 1.3 现代机械设计研究概况 第2章 现代机械创新设计 2.1 创新设计特点 2.2 创新设计类型 2.3 创新设计方法 第3章 现代机械并行设计

3.1 并行设计概念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3.2 并行设计的技术特征 3.3 并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3.4 并行设计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4章 现代机械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概念 4.2 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3 机械系统设计 4.3.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

4.3.2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总体设计 4.3.3 机械系统的总体布置 4.4 系统设计的展望 第5章 现代机械功能设计 5.1 功能设计的概念 5.2 功能设计的步骤 5.3 功能分析 5.3.1 功能分解 5.3.2 功能结构的建立 5.4 寻求作用原理 5.4.1 寻求物理效应 5.4.2 寻求功能载体

5.4.3 寻求作用原理的常用方法 5.4.4 组合作用原理及形成原理解答方案 5.4.5 系统原理解答方案的评价和决策 第6章 现代机械模块化设计 6.1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2 模块化系统的分类 6.3 模块化设计的步骤 6.4 模块化设计的关键 6.5 模块化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第7章 现代机械模糊设计 7.1 事物的模糊性 7.2 模糊设计的研究内容 7.3 机械模糊设计的特点 7.4 模糊设计的理论基础 7.5 模糊优化设计 7.6 模糊概率设计 7.7 模糊聚类分析

第8章 现代机械虚拟样机设计 8.1 虚拟样机设计的理论基础 8.2 虚拟样机模型的创建方法 8.3 测试虚拟样机模型 8.4 验证虚拟样机模型 8.5 细化虚拟样机模型 8.6 迭代虚拟样机模型 8.7 优化设计 8.8 定制界面

第9章 现代机械稳健设计 9.1 稳健设计的基本概念 9.2 稳健设计的一般步骤 9.3 稳健设计方法 9.3.1 损失模型法 9.3.2 响应面模型法 9.3.3 工程模型法

第10章 现代机械绿色设计 10.1 环境污染对产品设计的挑战 10.2 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10.3 绿色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 10.3.1 面向再生的设计方法 10.3.2 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 10.3.3 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

第11章 现代机械传动装置失效分析及案例研究 11.1失效分析的基本知识 11.2轴的失效分析 11.3齿轮的失效分析 11.4轴承的失效分析 11.5整机损坏的失效分析 第12章 其他设计方法 12.1计算机辅助设计 12.2智能设计 12.3表面设计 12.4动态设计 12.5工业设计

第二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4030103 学

分:4 总 学 时:72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不断增殖的汲取、融会与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二、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机械零件的失效、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及一般步骤,疲劳曲线及极限应力曲线的来源、意义及用途,根据材料的基本机械性能及零件的几何特性绘制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摩擦和磨损的分类、机理、物理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螺纹的基本知识,轴毂联接的类型、特点,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普通V带的型号、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张紧,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滚子链条与链轮的结构、规格、主要尺寸和参数,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齿轮的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轴瓦材料与结构,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轴的功用、分类和常用材料。

掌握单向变应力时的强度计算方法,理解应力等效转化的概念;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方法、螺栓组联接设计、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掌握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带传动的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参数选择,链传动的设计;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各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判定);掌握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其强度计算特点;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计算方法,液体动压润滑基本方程和油楔承载机理,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及选择;滚动轴承的代号、失效形式及计算方法;掌握联轴器所联两轴的偏移形式,各类联轴器对偏移形式的补偿能力及补偿方式;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设计轴的结构以及轴的强度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

(一)绪论

1学时

(二)机械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1. 机器和机械零件设计基本要求 2.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3. 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机械零件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 材料的疲劳特性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四)摩擦、磨损、润滑概述

(五)螺纹联接

螺纹、螺纹联接的类型、预紧及防松

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设计、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六)轴毂联接 键联接

花键联接,销联接

(七)螺旋传动

(八)带传动

带传动概述及理论基础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普通V带的张紧装置

(九)链传动 链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滚子链的结构及主要参数,滚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

(十)齿轮传动

1. 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

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3. 齿轮轮齿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4. 齿轮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及设计计算 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6.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十一)蜗杆传动 1. 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运动关系、几何参数及选择原则

3.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 4. 蜗杆传动效率的计算,热平衡的概念和润滑方法

(十二)滑动轴承

1. 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应用及轴瓦材料与结构 2. 滑动轴承的润滑及与润滑装置

2学时

5学时 2学时 6学时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12学时 4学时 6学时 3. 非液体润滑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条件性计算 4. 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油楔承载机理 5. 流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十三)滚动轴承

1. 滚动轴承的基本构造、主要类型、轴承代号及选择 2.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3.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的计算

4.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及其轴系支承方式的选择

(十四)联轴器和离合器

1. 常用联轴器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择 2. 常用离合器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择

(十五)轴

1. 轴的功用和分类,轴的材料及选择 2. 轴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和方法

3. 轴的三种强度计算方法和刚度计算原理(十六)弹簧

五、教学参考书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邱宣怀.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谭庆昌、赵洪志、曾平.机械设计.第一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0学时

2学时4学时

第三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大纲(专升本)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0.绪论

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铁路运营科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动态;理解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运输组织的完整概念。1.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

1.1 铁路客流组织

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理解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编制原理。

1.2铁路货流组织

了解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理解货源调查与货源组织,货流及其构成、货物运输基本条件的概念原理。掌握货物运到期限的计算方法。2.车站工作组织

2.1 概述

了解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理解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2.2 调车工作

了解调车工作理论,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理解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工作特点;熟练掌握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2.3 了解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的主要内容。2.4 客运站工作

了解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理解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2.5 货运站工作组织

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2.6 技术站工作组织

了解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2.7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理解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内容、意义,车站工作的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及方法,车站工作主要指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3. 车流组织

3.1铁路车流组织概述

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掌握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3.2车流运行径路

了解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及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3.3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了解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3.4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了解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理解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掌握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4~5个支点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了解分组列车和空车直达列车的概念及编制原理。

3.5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了解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4.列车运行图

4.1 列车运行图概述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理解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及图解表示;掌握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4.2 列车运行图要素

理解运行图构成要素,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4.3 简单了解列车运行图结构原理及晚点传播理论。4.4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资料;理解客车方案与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快运列车方案及其运行线的铺画,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机车运用工作组织,内燃和电力牵引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特点,运行图指标计算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掌握铺画区段列车运行图的原理与方法。5.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

5.1 概述

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理解能力限制的概念。5.2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了解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的特点;理解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其构成;掌握单、双线铁路不同行车闭塞条件下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原理。

5.3 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了解车站通过能力的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原理,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原理,车站通过能力的最终确定方法;理解空费时间、交叉干扰的概念;掌握到发线与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5.4 铁路车站改编能力计算

了解车站改编能力的概念,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的原理;理解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方法。

5.5 了解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提高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理解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6.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1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了解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6.2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了解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理解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掌握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7.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7.1 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

了解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7.2 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

了解客运调度工作,客流分配计划与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站车客流信息传报内容。7.3 车流预测与调整

了解车流预测的作用及原理,车流调整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条件。

7.4 货物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的编制

了解铁路局日班计划的基本内容,编制原理与方法。

7.5 列车运行调整-行车调度工作

了解行车调度员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技术方法。

二、考试形式

1.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为60分钟

三、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 2.填空题 3.简答题 4.分析计算题 5.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杨浩,何世伟主编,《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第四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总纲

本科目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及《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两部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绪论

了解机器、机构、机械、构件、零件、部件、通用零件、专用零件等概念的含义。2.平面连杆机构

(1)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2)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演化过程与实际应用以及急回特性与死点位置的概念。3.凸轮机构与间歇运动机构(1)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2)了解间歇运动机构的概念与常见型式。4.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1)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与设计步骤;

(2)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的种类与选取原则,能够认识各种常用材料的牌号并明确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意义与方法;

(3)了解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联接

(1)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螺纹及螺纹联接件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合、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以及螺旋的概念,掌握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方法;

(2)了解键、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与应用场合,会对键联接、花键联接进行强度验算。6.带传动与链传动

(1)了解带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V带与V带轮的结构、带传动的布置、张紧、维护措施并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

(2)了解链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滚子链与链轮的结构、链传动的布置、维护措施并掌握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方法。

7.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

(1)了解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应用场合与失效形式,明确齿轮的材料、结构、加工方法与根切现象,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各尺寸参数之间的关系与计算方法。

(2)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与应用场合,明确蜗杆、蜗轮常用的材料与结构,掌握圆柱蜗杆传动中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与计算方法,了解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热平衡计算的法。

8.轮系与减速器

(1)了解轮系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2)了解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结构型式与工作原理。9.轴与轴承

(1)了解轴的分类、常用材料与结构,并会对直轴进行简单的强度验算;

(2)了解轴承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明确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与常用材料,能够识别各种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代号并掌握其选择原则。

10.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用途、类别与工作原理。11.金属材料导论

(1)掌握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等)和工艺性能的概念。了解金属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2)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

掌握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金属的结晶过程和同素异构转变、冷却曲线、过冷度。(3)钢的热处理

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方法的实质及其应用。12.铸造

(1)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和特点。(2)合金的铸造性能

掌握流动性的概念。理解流动性对铸造工艺的影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掌握收缩的概念、影响收缩的主要因素、缩孔的形式极其预防措施。了解铸件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的形成及其防止。

(3)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了解普通灰口铸铁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铸铁石墨化及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普通灰口铸铁的铸造性能。了解提高铸铁强度的途径;孕育铸铁、可锻铸铁及球墨铸铁的特点、生产过程和应用范围。

(4)铸件的结构设计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了解铸件外形、内腔、圆座和凸台、铸件壁和壁的连接、加强筋等的设计要求。

铸造工艺图的制定:掌握浇注位置和分模面的选择;了解机械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型芯及铸造工艺图。

13.锻压

(1)了解金属压力加工的实质、分类、特点。(2)金属的塑性变形

了解塑性变形的实质。掌握加工硬化、再结晶、冷变形和热变形的概念。了解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纤维组织的形成及应用;金属的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3)自由锻

了解自由锻基本工序,掌握锻件图的制定、坯料的确定;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4)模锻 了解锤上模锻的模锻结构、模膛分类。了解制定模锻件工艺规程的方法,锤上模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4.焊接

(1)了解焊接的实质、焊接方法的分类及在工业中的应用。(2)熔化焊

了解焊接电弧、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了解电弧焊的冶金过程特点;焊条药皮的作用,电焊条的分类及选用原则;焊接接头金属组织与性能变化;改善接头性能的方法;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减少和消除应力与变形的方法。

了解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的特点及其应用。(3)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掌握金属材料的可焊性概念;了解碳钢的焊接。(4)焊接结构设计

掌握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结构工艺性。了解焊接接头形式及焊缝布置;焊接质量检验。15.切削加工

(1)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实质和分类;切削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2)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切削运动:理解切削要素和切削面积;刀具材料;外圆车刀几何参数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切削过程及切削种类;切削力和切削功率;切削热的来源、切削液的应用。掌握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掌握刀具磨损、刀具耐用度和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概念。

(3)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了解车削、钻削、镗削、刨削、铣削、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4)典型表面的加工分析

了解外圆面削、孔、平面的加工方案分析。(5)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了解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规程的拟定。(6)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了解零件结构工艺性的概念;掌握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参数。

三、考试形式

1.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为60分钟

四、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 2.简答题 3.分析计算题

五、参考教材

卢玉明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方法

总学分:2 总学时:30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Design Methods 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运筹学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现代设计方法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元交叉学科,是以设计产品为目标,以提高设计质量和缩短设计周期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学科的集成。主要任务是系统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技术体系、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以及一些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设计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能以计算机为手段应用几种典型的现代设计方法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掌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和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产品设计的理念,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机电产品设计。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 绪 论(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设计及设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部分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内容;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以及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的方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是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内容;难点是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的方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1.1 设计的概念 1.2 设计系统

1.3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1.4 部分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1.5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意义 第2章 优化设计(16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多目标和离散变量的优化方法;掌握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和终止准则、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和约束优化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和终止准则、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和约束优化方法。难点是可行方向法和变尺度法。

2.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数学模型(1学时)2.1.1 优化设计的概念 2.1.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2.1.3 优化设计的分类

2.2 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与终止准则(1学时)2.2.1 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 2.2.2 数值迭代法及准直准则 2.3 一维搜索法(4学时)2.3.1 概述

2.3.2 常用的一维搜索法 2.3.3 黄金分割法 2.3.4 二次插值法

2.4 无约束优化问题(4学时)2.4.1 梯度法

2.4.2 牛顿法

2.4.3 共轭方向法

2.4.4 变尺度法 2.5 约束优化问题(4学时)2.5.1 可行方向法

2.5.2 惩罚函数法

2.6 多目标优化与离散变量优化问题(2学时)2.6.1 概述

2.6.2 多目标优化问题

2.6.3 离散变量优化问题

2.6.4 优化结果分析

第3章 可靠性设计(8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常用指标和设计原理;掌握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其特点、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可靠性的预测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指标和分布函数、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可靠性的预测方法;难点是可靠性设计的原理及系统可靠性预测方法。

3.1可靠性设计的概念及特点(1学时)3.1.1 可靠性的概念及特点 3.1.3 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 3.1.4 可靠性的基本内容

3.2 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指标(1学时)3.2.1 概率指标 3.2.2 寿命指标

3.3 可靠性设计常用的分布函数(1学时)3.3.1 离散型分布函数 3.3.2 连续性分布函数 3.4 可靠性设计原理(1学时)3.4.1几个概念的扩展

3.4.2 应力—强度分布的平面干涉模型 3.5 可靠度计算(2学时)3.5.1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3.5.2可靠度计算

3.6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学时)3.6.1 概述

3.6.2 系统可靠性预测

3.6.3 故障树分析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第4章 有限元法(6学时)教学目标:理解有限元的特点、基本作用及分类;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和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重点、难点:重点是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难点是单元刚度矩阵和总体刚度矩阵的求解。

4.1 概述(2学时)4.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4.1.2 有限元法的特点及基本作用

4.1.3 有限元法的分类

4.2 有限元的求解方法及步骤(4学时)4.2.1 有限元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4.2.2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4.2.3 有限元法求解示例分析

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试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及考勤(20%)、课程论文(20%)、结业考试(60%)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凤岐.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继平,李元科.现代设计方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新民.现代设计方法实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应锦春.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李思益,任工昌,郑甲红等.现代设计方法.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A(1)》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Machine Design A(1) 课程代码:1010023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自、材料加工、模具 开课学期:3 或4 总学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函授)2017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函授)2016级车辆工程(专升本 函授 业余) 辅......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专题(一)

    2012级研究生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提纲(一)现代设计方法概论 现代设计概论 (理解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特点和联系 传统的机电产品设计:一种以强度和低压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48学时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技术基......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五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代码:INDE3001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教材:刘江南、郭克希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 学时/学分:88 /4.5......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Machine Design B 课程代码:1010345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制冷、热电、包装、车辆 开课学期:4 或 5 总学时数: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8)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944] 一、 考试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学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