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88 “练习与实践”第6-9题,思考题。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和相关知识的认知,进一步理解各类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应用知识进行计算或判断。
2.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知识的联系,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能解释自己的判断和应用的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认识图形的收获,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忆图形。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图形的认识,主要复习围成的平面图形。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了解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2.图形分类。
(1)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把你的想
法与同桌交流。
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引导:可以分成由线段围成平面图形的和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多边形包括哪些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3.引入复习。
谈话:刚才我们回忆了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就整理复习这些平面图形的知识。
二、回顾与反思
(一)整理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引导:什么是三角形?你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画三角形。
2.提问:三角形分为哪几类?按边的特点来看,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分类关系和包含的集合图。看图说一说,三角形是怎样分类的?
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看图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想一想,等腰三角形也有什么特征?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交流。3.出示问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有什么关系?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复习三角形的性质。
(二)整理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1.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你能根据对边平行的关系和不同图形特点的联系,试着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交流的图形名称和关系,相应板书。
2.提问: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各个图形中字母表示图形的什么?图中高和底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追问:你能在看图说说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整理复习圆的知识
1.圆是什么图形?用圆规怎么画圆? 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师及时板书或演示。
你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请在课本上圆里用字母表示出来。
请学生板书,师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意义。2.圆的特征的复习。
请学生汇报圆的特征,师生交流小结。
三、练习与实践
1.“练习与实践”第6题。出示第6题,了解要求。
(1)让学生依次完成第(1)题和第(2)题的画图。怎样画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画底边上的高? 指名学生分别呈现画出的长方形和底边上的高,说明画法。每个图形中的高和底是什么关系?(2)让学生完成第(3)题。
呈现学生画出的两个圆,说说怎样画的,引导说明是怎样确定半径的。
提问:图中大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小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的长?
从图上看,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请学生根据操作回答,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复习圆的相关知识。
2.做“练习与实践”第7、8题。(1)出示第7题。
提问:围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准备选哪三根小棒?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
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出示第9题。
提问:把正六边形分割成6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先小组讨论,再试着分一分。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不同分法,说说分成的各是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来分析。2.讨论思考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框架内的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提示:数三角形时,可以先数单个的三角形,再数由两个小三角形拼合而成的三角形。
集体交流讨论。引导:长方形框架内有12个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有4个、锐角三角形有2个、钝角三角形有6个。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篇: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86-87 “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以及各种角的有关知识,加深理解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角。
2.学生进一步了解线和角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有关线和角的知识。教学难点: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小学里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先复习近平面图形中的线和角。
二、复习线的知识。1.出示问题。
(1)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让学生围绕上面两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并要求画出图形说一
说。
2.组织交流。
请学生分组汇报,互相交流补充。引导小结:
(1)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们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平面上的直线的关系是:相交或平行。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应用练习。
(1)“练习与实践”第1题。
提问: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师生交流。引导: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追问: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
说明: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出示图形,提问: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走哪条路最近? 请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是几厘米。小结:两点间线段最短。(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学生读题后,直接在图中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本题的知识点。
三、复习角的知识 1.回顾内容。
引导:请大家先画一个角,相互说说角的意义,并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画角、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画角的?(板书画角)怎样的图形是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角的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2.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角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类的?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交流,师及时板书。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学生独立练习后汇报,师生交流评析。追问: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量角、画角。
(1)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同桌相互说说是怎样量角的。
提问:你画的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量角的?
(2)让学生画一个60 º的角,同桌相互说说是怎样画的。交流画出的角,要求说说画角的方法。5.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先估计每个角的度数并填空,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填一填。完成后比较自己估计和测量的度数。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估计方法,师引导学生合理估计。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课前孩子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利用课件呈现,然后结合对比进行分析,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掌握得很清晰。对于垂线和平行线,学生还是学习的比较差的。在复习中还是要重新给学生引导、操作,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从复习的过程中还是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第三篇: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新站中心小学 刘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数学思考方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在解决问题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情感态度方面,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看这是谁呀?(课件出示图片小蓝猫)
2.今天,它给我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看看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它们?(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3.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名字。
二、探究新知:
1.这节课,小蓝猫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2.老师举出长方体,演示: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中抽离出长方形,并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为长方形。
3.老师举出正方体。演示: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中抽离出正方形,并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是正方形。
4.让同学们从其他的立体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和圆形。
5.知道了新朋友的名字,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新朋友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请同学来说一说各个图形的特征。
6.教学儿歌:长方体上住着长方形,正方体上住着正方形,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整个身体弯弯的。
三、解决问题、联系生活
1.认识了新朋友,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是否真的认识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把图形贴在对应名字的下面。
2.生活中,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图形呢?
四、练习
1.数一数 练习五 第三题 2.找一找 练习五 第五题
3.拼一拼 出示练习五 第四题图片,请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画。
五、作业
继续拼图画:动手和爸爸妈妈一起拼出美丽的图画,用胶水粘在一张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还记得老师教给大家的儿歌吗?我们一起来说一遍,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下课!
第四篇:《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b.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a.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b.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c.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a.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b.动手操作。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b.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a.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b.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c.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三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个当小老师出题并作评价。)
3.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4.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a.学生观察,寻找。b.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本教材的设计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孔企平教授提倡的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者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具体采取了以下的策略:第一,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这些图形的家是安在哪里?”“你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印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第五篇: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湾里四小 黄琴
教材内容及分析:
《认识平面图形》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并能对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分类、辨认、拼组。从而概括出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二)能力目标:通过“看、议、摸、画、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通过创造情境,认识物体图形,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渗透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投影仪)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水彩笔、易拉罐、茶叶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放映课件 活跃气氛
(1)看一看:师:“这节课有一位最受欢迎的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知识,猜猜它是谁?”(师做唐老鸭的手势)生:“唐老鸭。”课件画面展示(小朋友做小鸭子模型。配儿童乐曲《天天好心情》。)
(2)说一说: 让学生说说它是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的,同时课件显示分解模型。
(3)摸一摸: 让学生在已准备的学具袋中找到相应的图形,摸摸手中物体其中的表面,说说有什么感觉?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有的面平平的,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 2.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师出示学生们喜欢的动物模型并配有歌曲。给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动机。]
二、合作探究 操作交流 1.小组合作交流 感知图形
(1)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把各个面展示给大家看;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长方形。)
(2)用长方体描画长方形,课件显示描画方法,得出“长方形”。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长方形基本特征。师生共同小结要点(长长的、方方的,有四条边)。
(4)将红色长方形纸卡贴在黑板上,板书“长方形”。2.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分析
有什么特征。”(小组合作探讨)生1:“四四方方的。”生2:“有四条边。”生3: “四条边一样长。”师肯定学生的看法并表扬,贴上绿色正方形卡,板书“正方形”。(2)画一画:师:“你们还能选择哪些物体来描画出其它不同的图形吗?”生:“能”学生有的描画出三角形,有的描画出圆形。展示三角形,师:“你们是用什么物体描画出来的?”三棱柱。” 展示圆形,师:“你们是用哪些物体描画出来的?” 生1:“圆柱体。” 生2:“易拉罐。” 生3:“茶叶盒。”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三角形、圆形基本特征。师生共同小结要点。将蓝色三角形纸卡,黄色圆形纸卡贴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角形”、“圆形”。
(4)辩一辩:小组学生对袋中图形进行分类。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或按图形颜色分)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各种平面图形,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优势互补,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1)议一议:学生选择一个正方体,描画一个图形。师:“你们仔细观察,描画的图形
三、联系实际举例 巩固新知
1. 举例: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关于这四种图形的物体呢? 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摸摸感受“面在体上”)。2.举例:课件展示画面。
小朋友过马路对话情境。渗透交通安全教育,讲授交通标志知识。问:这些交通标志牌是 什么形状?
从而意识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四、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比比谁的眼睛亮
让学生观察老师的作品模型(使用投影仪,出示小金鱼、小汽车、小房屋的模型),说一说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的。2.争当“小小艺术家”
(1)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图形颜色,画出七彩图画。
(2)小组评价, 集体评价.(使用投影仪, 将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作品是由哪些
图形组成的。评比最有创意奖,赠小奖品。)
[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些图形?
六、课外作业
小制作:设计一个“废物再利用”的作品来参加班上的评比。(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参加设计活动,学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创造欲望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