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服刑人员的道德理想教育教案
对服刑人员的道德理想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社会或个体意识中的综合反映,它指导着并支配着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道德行为的基本倾向和道德评价的根本态度,制约着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道德修养的最终同标。掌握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的含义和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
1.人生观对道德理想的导向作用
2.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3.服刑人员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教学难点:
1.人生观及道德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2.个人道德理想和社会道德理想的矛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涵义
一个生活于社会之中并在社会性上比较成熟的人,在对待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对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格,人生的道路是什么这些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根本性看法、信念和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但应指出,人生观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且是同一个人,一个阶级的世界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世界观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而人生观则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表现。相应地,人们的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并受人生观的影响。
所谓人生观,就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经验,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
二、人生观的社会本质
第一,从根本上说来,各种人生观都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道路等问题,无论有什么样的看法、态度和选择,即使看起来是非常离奇古怪的看法、态度和选择,都可以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它的原型,都可以探测到它深刻的社会根源。不论就社会、阶级或个人而言,在人生观的动机和出发点中,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着前辈的情感、观点、信念、信条和原则。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归根到底,是在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就是一定阶级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第二,人生观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自己实际生活过程的认识。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的了解和态度,不可能来自于人的意识本身,也不可能来自于人的实际生活以外的事物,而只能来自于人们对实际社会生活过程所提出的任务、职责和使命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社会处境的人的人生观往往是各个特殊的,而同一时代的同一阶级或同一社会处境的人们的人生观,往往不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
第三,人生观表达的是人们的最高社会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中,总是同时包含着各种需要,并为着某种需要而活动着。人的广泛而复杂的各种需要,从总的方面来看,一类属于衣、食、住、行等等自然的生理需要,一类属于大量的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需要中,又有的属于日常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的需要,有的属于高出并支配日常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最高社会需要。这种最高的社会需要,就是人们随着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社会性上的成熟,而不再满足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形成的。它追求着一个较为广阔和深刻的最终目的。人们按照这个最终目的,独立自主地谋划"组织和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使人生具有某种自己理解的意义。
第二节
道德理想的涵义
道德理想一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某种完善的社会道德关系或社会道德风尚。其二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完美人格在品德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其三是指人们应当并力图仿效的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英雄模范人物。道德理想的这三种涵义,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道德理想。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追求、向往的完善社会道德关系、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和具有高尚品德的典范人物。
从狭义上说,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综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
第三节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一、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形成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条件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能激励人们以某种道德责任感履行社会义务。能不能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自觉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是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这种道德责任感形成和增强,对行为者本人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能否正确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能否热切追求某种完善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完美的理想人格。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和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最终都不能使人们以强烈而持久的道德责任感,去实现当时应有的社会义务。但是,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总是形成和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条件,则是毋庸置疑的。
二、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确定和提高道德境界的重要条件
人们应当从现实的客观必然性出发来确立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人们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道德境界上总是要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制约。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论人们的道德境界,就不是唯物主义。但是,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事例表明,生活于同样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道德境界上却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并不要求人们在确定道德境界时脱离现实,而只是教导人们要摆脱社会消极现象的迷惑,要超出世俗偏见和平庸观念的眼界,力求从现实的历史必然性出发,来确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可以帮助和鼓舞人们确定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道德境界。首先,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程度不同地正确地反映和表达了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可以直接帮助人们确立、超出当时社会消极现象和世俗偏见的道德境界。其次,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鼓舞人们拨开繁杂迷网的现象,摆脱世俗偏见和平庸观念的束缚,去探索现实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可以直接帮助人们确立、超出当时社会消极现象和世俗偏见的道德境界。
三、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人们选择德行的重要条件
只有把握客观必然性,才能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生活领域内所说的“必然性”,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决定行为主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必然性,包括行为主体的阶级地位、社会处境等;其二是指道德行为所及的社会关系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在第一种意义上的必然性,又往往会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情形,一是已经或正在丧失的必然性,如所属阶级的衰落和消灭,社会处境的改变等;二是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的必然性,如新的社会地位和处境的形成等。可以看出,在决定行为主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必然性中,第一种情形是同道德行为的客观必然性相矛盾的,第二种情形则是同道德行为的客观必然性相一致的。人们要能够比较正确、比较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深刻地了解行为选择上的必然性的种种意义和情形,使决定自己选择行为的必然性和行为客体所具有的必然性达到一致或基本一致。
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可以帮助人们选择符合现实社会关系发展趋势的行为。一个人如果真正树立了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从而正确认识了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掌握了完美人格的道德标准,就可以自觉地果断地克服或完全撇开那些正在或已经丧失的必然性的束缚,而选择符合现实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果还能够更进一步使这种进步的人生观成为自己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么,就会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获得相对的自由。
课堂小结:
经过学习认识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当代社会的道德标准,重返社会后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只要坚持着一颗永不妥协放弃的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能给余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篇:对服刑人员荣辱观教育的实施意见
文章标题:对服刑人员荣辱观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于在服刑人员中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施意见各监区、相关科室:根据司法部及我省监狱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我狱将在全体服刑人员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现结合我狱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对服刑
人员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标准鲜明,导向明确,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服刑人员中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有效地矫治她们的犯罪思想,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她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促使她们加速改造,早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二、“荣辱观”教育的方法、步骤
(一)民警学习、提高、统一认识阶段
各监区、科室领导及民警要认真学习司法部、省监狱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纳入到对服刑人员的日常思想教育改造中。(二)宣传发动阶段
我狱将通过《女监新报》等舆论工具广造声势,女监新报将开辟专栏,刊登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各监区及相关科室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努力营造积极、鲜明、和谐的监区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三)组织实施阶段
在“荣辱观”教育过程中,各监区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力争使活动开展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广大服刑人员易于接受,达到预期效果。1、发挥监狱警官的示范作用,搞好大会宣讲、课堂教学和个别谈话教育。
2、邀请社会专家学者、英模先进、回头浪子、青年志愿者到监狱作报告,开展典型教育和感召教育。
3、要加强与服刑人员家属的联系,注意发掘典型事例,引导服刑人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处理家庭、财产、人际关系。
4、采取座谈会、演讲会、征文比赛、小品等多种形式,调动服刑人员自学互学积极性,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改造行为。
进行“荣辱观”教育,还应该做好几个“结合”:即,与我狱正在开展的反脱逃警示教育相结合;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相结合;与创建“规范化监区(分监区)”活动相结合;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整治监管秩序、落实服刑人员改造行为规范相结合。通过服刑人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监狱工作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四)总结阶段
各监区、分监区将“荣辱观”教育活动的详细记录及教育成果于12月份用书面形式报送教育科。望各监区、相关科室接此意见后,认真组织,扎实工作,将对服刑人员的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各监区、分监区将教育计划务必于4月25日前报教育科。附:“荣辱观”教育活动配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配档表时间教育重点教育方式参与书目4月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读书、座谈会等《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爱国先辈的故事》、《共和国之路》、《中国改革开放史》、《国情国策》等5月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上大课、读书会等《好人徐虎》、《李素丽的故事》、《张思德的故事》等6月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观看录像、编排情景剧等《科学的力量》、《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是一种精神》、《罪恶的邪教》等7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报告会、劳动竞赛等《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就业指导》教材等8月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专题讨论等《人生与道德讲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名人名言》等9月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专题讨论等《人生与道德讲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名人名言》等10月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征文等《遵纪守法的故事》、《法律常识》教材等11月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征文比赛、专题讨论等《勤学节俭的故事》、《雷锋日第三篇:理想教育教案
理想教育教案
在论及理想信念时,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德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若丧失了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就形同行尸走肉,衣架饭囊。此辑所讲的故事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人,尤其是青年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念。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伸出双臂拥抱理想和信念,紧紧地,紧紧地。
“忘我”让她站了起来
导语:理想信念常常会产生不可预料的效果,因为在理想信念的作用下,人常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下面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突然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她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对这只鸟的描述深深地迷住了她,极想亲眼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她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她却耐不住,央求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不知道她不能行走,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天堂鸟。奇迹发生了:她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她的病痊愈了。也许是由于有童年时忘我而战胜疾病的经历,长大后,她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后来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信念支撑着他
导语:一个人失去一只眼睛和一条健全的腿,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
导语: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拥有清泉的信念。“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这是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么办?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盲人大臣布伦基特
导语:真不可思议,出世就是盲人的布伦基特竟然当上了大臣,而且还是教育大臣,而且还是在世界先进发达的英国。这之间有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他付出了多少代价,是难以想象的。这正是我们应该探求的地方。
英国教育大臣戴维·布伦基特是位盲人,他是位聪明过人,且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他生下来就没有视力。母亲得知儿子是盲人时,当即休克,而且头发一下子就变白了。布伦基特4岁进入盲人学校学习,12岁时父亲因工伤去世,从此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布伦基特转入技术学校学习。他学会了挡车工、调琴师、速记员等多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
„„从1987年起,布伦基特就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而且是工党影子内阁的教育大臣。在议会他经常与保守党议员唇枪舌剑。他用词尖刻,论据有力,常使保守党议员处于被动。伦敦一家报纸的老总曾怀疑布伦基特不是个盲人,于是派一女记者去调查。布伦基特故意恭维说:“您的连衣裙真漂亮!”这更让调查者莫衷一是。
„„布伦基特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早晨7点钟起床后,一边喂狗,一边听新闻。狗是他的向导,即使开会,也要把狗带在身边。
等待 三 天
导语:“等待三天”,这是一颗多么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心。„„确实,人生并非尽是莺歌燕舞,四季如春,总是伴随着几多不幸,几多烦恼。其实,每个人的心,都好比一颗水晶球,晶莹闪烁。然而一旦遭遇不测,背叛生命的人,会在黑暗中渐渐销殒;而忠实于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应邀访美的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又很虚弱,但是她脸上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你很能承担烦恼。”女作家又说,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心灯
导语: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唯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有盏灯,走到哪里,不是光明?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船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是,他仍陪着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捕蟹,突然乌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旋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
老艄公踉踉跄跄地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掌起了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打火辉煌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我的心里装着一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回答。
理
想
导语:这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对理想的礼赞。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优美的诗句讴歌了理想,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让我们把这首诗,牢牢记在心中;让我们时时高唱理想之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联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与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依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地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身,/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果;/理想抽芽,揄扬必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一首歌和一场战争
导语:歌曲与战争有什么关系?人们也许看见题目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下面的真实故事可以解答这个疑难。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喀秋莎》首创于1939年,但当时并未能流行起来,就像它的作者伊萨科夫斯基和勃兰切夫一样,几乎默默无闻。是后来的战争使它脱颖而出,风靡全世界。这其中的潜在涵义就在于它能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将姑娘的情爱和士兵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一起。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用高雅美好的音乐熏陶我们的心灵吧!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信念,高唱起我们的《喀秋莎》!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闪击苏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近百万大军便横扫企图阻挡它的任何苏联红军部队,长驱直入,逼近莫斯科。7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了一首歌——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天„„”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们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他们含着激动的泪水在歌声中走向了前线。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但他们毕竟给号称“飞毛腿”的德国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狠狠地迎头一棒,为红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喀秋莎》开始被唱响了—它从莫斯科流传开去,北至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联„„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生产出来,并且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仅凭它发射时的火焰和独特的呼啸声就足以使纳粹士兵心惊肉跳的火箭炮,被红军士兵们命名为“喀秋莎”。
一次战役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见随风飘来了那熟悉的姑娘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是“喀秋莎”。他们仔细聆听,却发现那属于他们的歌声竟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他们震惊了,他们愤怒了。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国士兵正围着一架留声机„„就为了这,这个红军步兵连未经请示,随即向敌阵地发起了攻击。当他们找到留声机时,发现那唱片仍然在转着“„„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中尉捧起了这张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许多人都跟着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宝贵的唱片,8个红军士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事后,当上级军法部门对这次违令攻击事件进行责任调查时,这个团的团长说:“当看见‘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着、蹂躏着的时候,我肯定也会这么做的!”军法官被感动了,对这个事件的调查不了了之。
飞 翔 的 信 念
导语:信念就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具有坚定的信念:要让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飞翔起来。
多年前,一位贫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地努力,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坚守信念,永不言败
导语:厄运将布彼从人生的峰巅抛入了无底深渊,然而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再次“浮出水面”,再次拥有晴空。经历过万劫不复的痛苦,仍保持着灵魂深处对梦想的热爱;几乎丧失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却保留着生活的勇气与坚毅的性格。坚守信念,永不言败,我们每个人只要具有这种精神,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
法国《她》的主编布彼才华横溢,文章幽默而见解深刻。1995年,年方43岁的他突发脑溢血而昏迷不醒。几星期后他逃脱了死神的魔掌,但身体各部位已全面瘫痪,不仅丧失了行走、说话的基本能力,甚至要借助器械才能呼吸。他与外界的沟通,就依靠那只唯一能活动的左眼。深绿色的眼睛睁大、眯起,传达着生命的情感和信息。
他与女医生达成共识,女医生把字母表一千次、一万次高声朗读,并观察其左眼的反应。他的眼睛眨一次是“是”,两次即“不是”,她记录下他所选择的字母,把字母连成词,把词连成句,书就这样一页一页写下来。
“手在黄色的床单上抽搐,我难受至极,如置身火海,又如独处冰窖„„一旦‘潜水铜人’压力减轻,思想即从痛苦的束缚中解脱,如蝴蝶般自由飞翔,可以去火地岛或者米达斯王的皇宫,可以去看你心爱的女人,贴近她抚摩她沉睡中的面颊,可以去西班牙建座古堡,或去取来传说中的金羊毛,去实现一切梦想。”这是他书中的一段话,可以表达他的愿望。
带 着 希 望 生 活
导语:前途比现实重要,希望比现在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希望,因为它是创造成功、创造未来的“点金石”。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之前,他将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大臣问:“陛下,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青年朋友们,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我们都不应该绝望。失望时萌生希望,能使人驱散心中的浓雾,拥抱一片湛蓝的晴空。让我们带着希望生活,活出一个最好的自己。
有两个盲人靠说书弹弦谋生,老者是师傅,幼者是徒弟。徒弟整天唉声叹气,也无法学好手艺。因为眼盲,他甚至常常失去生活的勇气。一天,师傅病了,在临终前,他对徒弟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能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徒弟牢记师傅的遗嘱,他一直为实现复明的梦想而弹弦不止。
50年过去了,徒弟已皓发银须,一声脆响,徒弟终于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他直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期望地等着取回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明白了师傅的用意,他学到了手艺,这就是药方,有了手艺他就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努力地说书弹弦,成了名艺人,受人尊敬。直到95岁高龄时,他才抱着三弦含笑告别人世。
只要有追求的光芒闪烁
导语: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内心却燃烧着对文化对精神的追求,为此她忍受了许许多多的困难,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她的故事使我们明白:当生命因精神之光而熠熠生辉时,脚下将永远失去黑暗。为了理想而努力,为了理想而奋进,这永远是人们成功的助跑器。不论是怎样的生活,只要有追求的光芒闪烁,就会有理想的光辉照耀,而人生因此而充实,更因此而美丽。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走过了极不普通的人生。1962年她读小学五年级,喜欢唱歌,喜欢读书。但是那年饿啊,饿得实在读不进书的她听到县剧团要招收学员的消息,就去报考。然而,父亲的阻拦截断了她学戏的路,也使得倔强的她冷却了求学的心,虽然她事后很后悔。
就这样她成了普通的农村妇女,只是她又不同于那些习惯于下地、纳鞋底、搓麻绳的女人,她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庸,不愿做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追求的人,因为她的内心燃烧着对文化对精神的渴望。所以,人家下地休息时在田间地头继续纳鞋底、搓麻绳,她看书;晚上回家在昏黄的油灯下,她还读书。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与别人格格不入,她成了“不守妇道”、“不打算和男人过日子”的人,因此,她挨过毒打,受过侮辱,遭过歧视。那条通向光明的路上,满是崎岖。
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自我的解放。为了心中的太阳,为了心中的歌,为了将那心中的美丽画下来,她开始学着做缝纫。在那些辛苦劳作的日子里,她从未停止过看书,更未放下过笔。她写着,一个旋律一个旋律地写着,写下了几百首儿歌,写下了上百首民歌、爱情歌曲以及摇滚乐。2002年,她的歌曲终于在一家电视媒体中演出,从不轻易落泪的她哭了,涕泪滂沱。令人感动的追索之路啊!
经
营
梦
想
导语: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美好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为我们未来种下了成功的种子。因为梦想就是希望,是与我们天性中的潜质最密切相关的。但是梦想又往往和现实有着比较遥远的距离,所以需要经营。经营梦想,就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看似遥远甚至有些荒唐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有位哲人说:“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也就是说,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先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经营自己的梦想,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放弃。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总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十几年后,少年成了青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每年都出几本书。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给他往家里邮钱,他用邮来的钱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想起小时侯爸爸说的话,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他,就是台湾最受欢迎的散文家林清玄。那些在他父亲看来十分荒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十几年后都让他变成了现实。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一年就是100多万字。靠顽强的拼搏、刻苦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清楚心中的目标
导语:只要心中的目标清晰,就有胜利的希望。如果心中的目标模糊,即使胜利近在咫尺,也可能半途而废。这是第一位游过卡塔利娜海峡的妇女——弗洛伦斯·查德威克以行动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让我们早早确定心中的目标,并且看准她,咬定她,矢志不渝地奔向她。
弗洛伦斯·查德威克向前望去,除了浓浓大雾,眼前什么也没有。她全身麻木,已经游了将近16个小时。她已经是第一位从两个方向都游过了英吉利海峡的妇女。34岁的她现在的目标是成为第一个从卡塔利娜岛游到福尼亚海岸的妇女。
1952年7月4日早晨,海水冰冷刺骨,大雾浓重,她甚至都很难看见旁边保护自己的船只。她忍受着冰冷的海水继续向前游去。
在弗洛伦斯身边的一条船上,她母亲和教练在鼓励她,告诉她已经不太远了。可是,她所见的仍然只有大雾。他们敦促她不要放弃,她也从来没想过放弃,只是后来„„当只剩下最后半英里时,她提出放弃。
几个小时后,还在设法使冰冷的身体缓和过来的她对一名记者说:“瞧,我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可是,我要是能看见陆地的话,也许就已经成功了。”既不是疲劳也不是冰冷的海水挫败了她,而是大雾使她无法看到自己的目标。
两个月后,她又重新开始了。尽管这次也有浓雾,但她怀着不可动摇的信心游着,脑中清晰地浮现着自己的目标。她明白大雾后面某个地方就是陆地,这次她成功了。弗洛伦斯·查德威克成了第一位游过卡塔利娜海峡的妇女,并比男子记录早了两个小时。
从信念里走出的州长
导语:生长在声名狼藉的贫民窟黑人穷人家孩子,而且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很难出人头地,可是罗杰·罗尔斯却成为了州长。这令人惊讶的结果缘于什么呢?就是“信念”两个字。“信念”,两个字看似简简单单,其实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它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在下面的故事中,信念改变了罗杰·罗尔斯的命运。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向理想的高峰冲刺。你也可以成为一位“州长”。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工作。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当罗杰·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的心头飘扬。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树立远大目标是重要的
导语:下面的材料以准确的数字、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树立远大目标是重要的”这个道理。青年朋友们,当你们在人生长河中扬帆远航的时刻,千万不要忘记树立远大目标。远大目标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它可以不断地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使其永葆内在的青春。若没有远大目标,就不会有生活的信心,向上的动力,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样,只能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 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崇 高 的 翅 膀
导语:这是个寓言故事。道理既浅显,又深奥,并且给我们以丰富的联想。上帝都说:我没有赐给人以翅膀,他们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是一切飞翔中最崇高的翅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展开最崇高的翅膀,勇敢地飞翔!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的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成了沉重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
上帝忽然发现现场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它带着我飞翔到任何不能到的地方。
上帝听了后,感喟良久,说:我赐给了你们最珍贵的翅膀,你们却浪费在身上;我没有赐给人以翅膀,他们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是一切飞翔中最崇高的翅膀!
命运并非上天安排
导语:这是选自报刊上的一篇散文,作者是张学党。文中的“我”对生活对命运对荣誉对挫折对情感的感悟给人们以丰富的启迪,作者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也值得我们思索。
我不知道此生命运如何,可我知道,它就握在自己手中。命运并非上天安排,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要获得幸福拥有辉煌,就得去耕耘去铸造,就得左右自己,做命运的主人。
我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几多挫折,可我知道,前面的道路有风雨有泥泞。只有迎着风雨踏着泥泞前行,人生之路才会留下深深的足迹,人生才有缤纷的色彩,生活才不会让人乏味。
我不知道摔倒之后还能不能站起来,可我知道,就此躺下,人生之路就会就此中断。倘若还能支撑,就应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否则就会成为生活的懦夫、命运的俘虏。如果实在是筋疲力尽已尽全力,可以无怨无悔。
我不知道耕种了是否会有收获,可我知道,不耕种就永远不会有收获。耕种了,即便没有预期的秋的收获,至少种下了春的希望,因此就有了盼头,有了盼头也就有了活力有了充实的人生。这样精神的田野才不会杂草丛生荒芜一片。
当鲜花和荣誉抛来的时候,我不知道会不会沉醉,可我知道,人生的追求不应停止。如果就此止步,就只能是暂时的胜利者。要知道最高的荣誉和最美的鲜花还在最前面等待人去摘取。
我不知道捧出了真诚是否会赢得友情,可我知道,坦诚以待是交友的根本准则,是获得友谊的前提。重要的是,我们每捧出一份真诚,生活中就多一份纯洁多一份温馨,自己可以活得坦荡荡,活得实在幸福。我不知道投入了真情是否会赢得芳心,可我知道,如果不及时挽住每个机遇,爱神就会从身边溜走,也许让人后悔一生。„„要爱就勇敢一些果断一些,敢爱敢恨才是真实的人生。
第四篇:监狱服刑人员悔罪赎罪专题教育教案1
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
教学目的:
本专题是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的必修课。通过对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的专题教育,旨在使服刑人员深层次理解、懂得自己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公民(受害者及亲属)犯罪者本人及其亲属等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被判刑入狱接受改造是罪有应得、在服刑人员认识到罪错(恶)的基础上,反醒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咽以外,还要多反思被害者受到你们的犯罪行为侵害后的严重后果,要震憾不安的心灵,这样才能确立悔改之心。主动放下包袱,消除思想上的疑虑,不再怨天由人,在服刑生活中正视现实,安心改造的同时以自己辛勤的汗水洗刷缺失了的灵魂,真正达到用心去悔罪、用改造成果去赎罪,经过监狱改造后真正成为一个一生都能遵纪守法的社会新人,为建设和谐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是指导服刑人员弄懂:
一、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通过教育使服刑人员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疑虑、重新审视入狱后的自己、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真正做到矫正恶习、自觉适应服刑改造生活,走好改造的每一步。为服刑期间和出狱后人生长河奠定坚实的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减少甚至杜绝重新犯罪。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和分组讨论。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各单位可根据教学需要选用
第一、二节: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座的全体服刑人员:今天,我们围绕你们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必须要认识到的: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怎样才能做到悔罪、赎罪?这些道理你们在服刑期间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打下你们认罪服法、悔过自新、积极改造的思想认识基础。否则,虽然改造了多年还会重蹈覆辙,走向不归路(穿插多次入狱的案例)。你们今天之所以要在监狱里服刑改造,这是由于在你们入狱前不珍惜美好的人生,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被依法判处徒刑的恶果。在你们品偿你自己种下的苦果,还在犹豫枉忽中,这一课对你们应该有强烈的震憾。你们应该还记得、你们在投入监狱服刑的入监教育阶段,监狱就对你们进行了入监教育,你们入狱后,就已经懂得监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条的规定,服刑人员必须接受监狱教育和改造。一个人犯了罪被依法判刑之后投入监狱服刑改造。既是人生的一大挫折,也是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因此,在你们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认罪服法,悔过自新,走向新生的光明之路,另一条是坚持错误、不思悔改、破罐破摔、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对此,你们将如何选择呢?正确的答案肯定是前者。我相信每个服刑人员都应该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擦去悔恨的眼泪、勇敢地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而振作起来。满怀忏悔之心、沿着积极改造的道路、重塑新的人生、用积极劳动、改过自新的成果去赎罪。
一、犯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强调服刑人员最好能熟背以铭记于
脑海里)
二、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
具体分为: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对公民人生权利的危害;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财产权的危害;对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对国家行政、司法秩序的危害;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等等多种犯罪危害(以案例说明危害分类情况)
三、犯罪的根本原因
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犯罪的主观因素表现是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即犯罪是主观故意)一般来说,犯罪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决不是偶然的。首先、他是在错误的世界观支配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形,这种歪曲了的心理引发犯罪意识并直接支配于行为,最终导致犯罪。其特征表现为:
1、极端个人主义欲望极度膨胀;
2、腐朽的享乐寄生思想助长产生强烈的占有欲望;
3、哥们义气的封建思想与流氓习气形成(穿插个案)。
(二)法律观念淡薄
法律观念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等等关系的法律规范。如果法律观念淡薄或缺失,必然导致颠倒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法盲、知识犯法、执法违法的歪曲心理支配下,就会干出违背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触犯国家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你们所有的罪犯也正是为此产生的。(以个案进行延伸分析)
(三)缺乏道德修养
从泛义上来说、道德就是一种做人的标准。犯罪者本身错误的、低下的道德认识、它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蔑视,(也就是怀着敌视社会的心态去看社会)对做人规范的践踏,违反了人们共同应当遵守的规则、不懂得或不按照做人的规矩和标准行事,自以为是,这就是犯罪的主要根源之一。对于犯了罪的人来说,他的犯罪行为恰恰是道德沦丧的具体表现和结果。(比如淫欲型犯罪、财产型
犯罪、抢劫、抢夺型犯罪等等以个案解说)
(四)心理调适失控
大家应当知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现象。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的人,他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去适度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则会对自己的心理状态难以调控、(俗话说做什么都不合自己心意,见什么都会有抵触、都烦),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长此生活则导致行为异常、你们当中有类似问题而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由于心理调适失控而引起的,表现的特征是:
1、畸形需要心理;
2、意志薄弱;
3、情感、情绪失控(比如:职务犯罪、淫欲型犯罪、暴力抢劫、抢夺犯罪、盗窃犯罪等以个案解说)
综上所述:大家已明确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什么是犯罪的概念,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个人主观因素造成的,因此,每位服刑人员就必须要正确地、认真地、自觉地从自身去查找、剖析和深挖犯罪产生的根源,要下决心去铲除犯罪的思想根源、通过积极的改造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悔过自新。这样改造思想才能成功。
思考题:
一、什么是犯罪?
二、犯罪危害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三、犯罪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四、你对所犯罪行有什么感想?
第三、四节 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
在座的全体服刑人员:上二节课我已经同你们讲了犯罪的概念、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以及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今天我再给你们谈谈悔罪、赎罪的问题。
你们在座的服刑人员都是因为犯下这样那样的罪行,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各种不同刑期正在服刑期间的特殊的人,(以“囚”字解说说明监狱警官就是为他们解开“人”字以外方框的使者),有的
改造期限很快就满了,有的则是投入改造时间不长。按常理来说,较大多数的服刑人员经过多年监狱警官苦口婆心的教育,懂得了自己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也有一定的悔改之意。但是,为了更加清楚、更加明白你自己犯下的罪行给国家、社会、受害人及亲属、你本人及你的亲属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有的是严重的灾难),为了使你们能更好地痛改前非,搞清楚你犯罪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认识,这个专题教育着重同你们认真分析、讲解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的道理,从而改变你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从每个人的良知里寻找答案。
去年冬季,监狱也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我析我罪,我悔我过”的专题思想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你们自我剖析,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和所犯罪行给国家、社会、受害者(及其家庭)、自己(及家庭)等多方面造成的危害,增强负罪感,摒弃一切犯罪思想,端正改造态度,自觉遵守监规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早日把自己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今天这个专题是在去年专题教育的基础上让你们增强悔罪、赎罪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感,加深你们在服刑期间或回归社会后避免重新走上犯罪道路,有利于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牢固的人生观,旨在思想上奠定良好、坚固的基础(也可以说打上“烙印”)。
一、什么是悔罪?为什么要悔罪? “悔”的字义是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的意思,有“悔过”“悔之已晚”的内容,俗语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等等,从字义和俗语中不难看出,人对自己做得不对的事情,往往在做着的时候不清醒,事情发生了、结果变为事实后才觉得“悔之晚矣”。就拿你们来说,大多数的服刑人员对自己的犯罪行径是恼悔万分的。比如多例交通肇事罪,明知自己开车如果“慢一点”就不会发生致人伤亡的事故,也就不会被判刑入狱了,但是在没有发生前,却总存在一个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结果事后总是十分后悔。又比如:某一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入狱前家里有父母和弟弟,虽然兄弟俩都已结婚成家,各有家庭,但还算很和睦。后却因弟弟建房时因宅基地多占了一些而导致哥哥恼羞成怒,发生纠纷,兄弟又互不相让,继而发生斗殴,哥哥失手将弟
弟打死而被判处无期徒刑。弟弟死后,哥哥也入了狱,可怜的是他俩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父母和两个家庭的妇女、小孩。本来好端端的两兄弟,上有高寿父母健在,下有子女缠绕膝下的幸福生活轰然消失了。哥哥入狱后痛不欲生,在监狱里多次企图自杀以解脱均被制止、劝阻,哥哥只好生活在一辈子的悔恨当中,真正是“悔之晚矣”。从上面的案例看出,前因与后果是多么密切的关联着。但是,光有“悔”又有何用,“罪孽”能除去吗?
下面解释“罪”,“罪”一是指犯罪行为,二是指刑罚、判罪、死罪,三是指苦难、痛苦、受罪,四是指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罪己。从字义上大家都会懂得罪的含义,再把“悔”和“罪”连着在一起,你们就应该明白它的真正目的与含义。我们今天讲的“悔罪”就是要把你们所犯下的罪行、(罪孽)通过警官的教育,提高认识后转化为动力,把“悔意”加强后用行动减轻“罪孽”,这种悔过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才能增强改造的信心。
二、什么是赎罪,为什么要赎罪
上面讲了悔罪,现在进行分析赎罪。在新华字典中“赎”字的解释是:①旧社会中用物换回抵押品,简称“赎当”。②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旧时特指用财物减免刑罚,如“立功赎罪”。从“赎”字的第二点解释已把“赎”字解释得非常清楚到位了。
在座的服刑人员,你们要在监狱内服刑改造,你们都是犯下这样、那样罪行的有罪之人,你们的行为已经给国家、社会、被害人及亲属、你本人及你的家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危害,这是你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在事实面前只有选择正视面对现实再别无其它途径。因此,你们应当在服刑过程中以真诚悔改的态度和行动去赎回你的罪过。一个人犯了错不要紧,但是要懂得及时改过。俗话说“马有漏蹄,人有失足”,但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有的罪行是以一辈子的代价去赎也赎不回来的,比如因抢劫他人钱物却又失手将人打死而造成被害人家破人亡的,你能将死去的人赎回吗?你说你这一辈子能不心有余悸吗?又比如因为你的犯罪而导致你的家里年老的父母、贫困的妻儿无人照顾和抚养,你能心安理得吗?等等、等等,你们犯罪前后所出现的一切情况要不要认真去思考一下?要不要有悔恨之心?我想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会有的,所以要用心、用
力地去赎罪。不悔罪赎罪,危害很大:
一是会妨碍自身改造。不悔罪赎罪,必然会使自己的改造态度和积极性受严重影响,改造义务难以履行。换而言之,就是自己为自己的改造之路设臵了障碍和“拦路虎”,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二是会影响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不悔罪赎罪,势必影响自己安心改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罪犯的安心改造,从而扰乱监狱正常的监管秩序。
三是容易诱发监内的再犯罪。不悔罪赎罪的罪犯容易产生脱逃等念头,容易产生对抗管教和改造的情绪,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所以,服刑人员应努力澄清种种模糊认识,认真悔罪赎罪,努力走好改造之路。
监狱警官这个职业就是专门为犯了罪的人解除精神枷锁而设立的使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服刑人员痛改前非,用辛勤的汗水洗刷过去的罪恶的灵魂,要用认罪服法积极改造的态度去自觉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努力地完成劳动生产任务,在监狱这所特殊学校里,全身心地投入“改造”这堆“烈火”中,焚烧自我,让灵魂在改造中升华,用最好的改造成绩把自己的罪错减轻直至赎回……
讨论思考题:
1、什么叫悔罪?为什么要悔罪?
2、什么叫赎罪?为什么要赎罪?
3、谈谈你对悔罪、赎罪的认识?
第五篇:理想前途教育教案
理想前途教育教案
授课人:
班级: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此次班会,旨在帮助大家托起梦想,为自己的未来绘制一幅理想蓝图,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增进班级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教学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梦想对于自己人生的重要性,进而寻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活动形式
讨论与表演相结合
四、活动前准备
1、班级同学讨论,结合同学们的实际问题。
2、学生讨论商定,确定主题,即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3、围绕已定的主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4、做好策划,落实好时间地点等活动前准备工作。
五、活动过程
环节一:学生分享各自的梦想 生1...生2....环节二:学生讲故事《三个泥水匠的故事》 通过学习委员带来的《三个泥水匠的故事》,让同学们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环节三:老师讲故事
美好的梦想,犹如黑夜中的灯塔,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然而,并不是有了梦想就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因为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劣
1、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劣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多年的研究成果,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优劣。
成功有九大要素:①为人有幽默感;②待人处事温文尔雅;③注重友情、热心;④与同事真诚合作;⑤仪表大方;⑥人格平衡发展;⑦富于想象力;⑧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⑨有必胜的坚强毅力。
失败也有九大因素:①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②言而无信;③脾气古怪无常;④处事敷衍,工作丢三落四;⑤自负,目空一切;⑥惹是生非,胆大妄为;⑦看不起同事,自诩天下无双;⑧不求进取,懒惰;⑨不尊重别人建议,亦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赫华斯教授指出:“成功人物最重要的是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身心,事业上的失意者大都是由于品格低劣及不能自我调节。”
2、成功的秘诀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3、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惟有坚持,沙粒才能成为珍珠。长成一颗珍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养一颗最大最美的珍珠。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一颗珍珠。那些沙粒一颗一颗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不值得。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随着养蚌人去了。
斗转星移,许多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长成了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却依然只是一堆沙粒,有的已风化成土。
如果说世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艰难困苦”了。这可是人生的至宝啊!你忍耐着、坚持着,当走过黑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之后,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长成了一颗珍珠。
4、坚持,还必须有承认失败的勇气。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生活在大人的庇护之下,我们从来都不愿意正视我们所犯下的过错,于是我们学会了撒谎。当我们长大一点,那些本会因为撒谎而显现出的面红耳赤便不再会阻挠到我们说谎的进程了,我们开始变得从容,并头头是道,似乎每一件过错的发生都有其理由的。
当我们再次想起那些事,是否看到那正是我们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学会对自己的过错负责,是的,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勇气。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遇到什么挫折,我们有些同学就萎靡不振,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容易放弃努力。每到此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人来:他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终于当选美国总统。这个人就是林肯,是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环节四:学生讨论: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1:刻苦学习.....生2:严格要求自己....环节五:老师发言
在风中跌倒,在雨中坚持,我们永不言弃,因为我们相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环节六:全班合唱《真心英雄》
歌词进取向上,给人以力量,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像今天所说的这样,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加油!环节七:老师发言:
五十二个同学,五十二个梦想,像花儿一样美丽,像鸟儿一样翱翔,愿我们所有的同学放飞自己心灵的梦想,在不断的追求中成长。【总结】:通过本节课,同学反映热烈,美好的梦想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奋勇拼搏,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