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彡”。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一、揭示课题。
1、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检查预习,初读理解。
1、指生读,读准字音,集体评价。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三、展示汇报,点拨指导。
1、小组比赛朗读古诗。
在比读中评议,达到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板书:白日 尽黄河 流)
2、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3、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5、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6、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五、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背诵全诗。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试着用今天的方法学习下一首诗。
3、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楼”“流”的结构。第二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揭题质疑。
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题,想想这首诗可能会写哪些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送何人,去何方,何地送,如何送)
2、自由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诗的节奏。自己试试。
3、同桌互读、指生读、互相评价。
4、反馈,指名读并随机指导。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理解诗句。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借助书中和词语手册的注释,初步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2、理解“西辞、故人、下扬州”的意思。
师板书:扬州、黄鹤楼。为什么贴在这儿呢?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故人在这是指谁?(孟浩然)再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3、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谁还能用读过的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
4、理解“孤帆、尽、唯见”,感悟离别之情。
默读后两句,边在书上做记号,诗中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种情感?
重点:①“尽”、“唯”字衬托了李白送别孟浩然的过程以及对孟浩然无限深情。
机动点拨:这是什么样的朋友离开,这是怎么样的友谊? ②理解“孤帆”。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
2、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第三课时:《望庐山瀑布》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过渡引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1)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李白的生平知识呢?
(2)给大家背诵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诗。
2、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学生:解释诗题。(2)什么是瀑布?(师生交流)
二、读读诗,指导朗读。
1、指生朗读,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2、师生合作,共同总结朗诵古诗的方法。
3、指名读,师生共读。
三、交流诗意,汇报收获。
(1)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诗句的意思,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抓住“望、挂、飞、直下、三千尺”等词 的理解。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究竟有多高哪?1米=3尺,3000尺=1000米。这瀑布有1000米那么高吗?不是,这里是强调瀑布的高!
2.有感情朗读古诗,试着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指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四、当堂检测。
(1)近义词 依—()欲—()尽—()(2)反义词 穷—()入—()落—()(3)比一比组词
楼()尺()流()之()搂()尽()梳()芝()
(4)这三首诗都抓住了、、景物描写的,烟花三月这个季节还可以说成()()。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赞美瀑布的诗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现代有叶圣陶,今天老师把叶圣陶先生的小诗《瀑布》也带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读这首小诗,找一找两首小诗的哪些诗是相似的?(生全体背诵。)
板书设计:(略)
第二篇: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正确运用“行”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交流感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创意地进行交流感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帘,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近看银泉飞下谷。
学生揭示谜底:瀑布
(师)今天,我们就进入“快乐读书屋”去看看《黄果树瀑布》
2、板书课题,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
(师)同学们,想看一看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怎样一番境观吗?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自主感知。
1、教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全篇内容。
(师)请同学们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采用默读、轮读、分组读、赛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小组内的同学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师)同学们读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相信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吧,愿意和大家一同分享吗?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三、结合图片,感悟难点。
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感受瀑布的声音。(师)课文中那些词描写的是瀑布的声音?(生)明确:隆隆巨响(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去感受瀑布的隆隆巨响吧!
(师)你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在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
2、师生共同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师指名读,让学生说出当你走到瀑布前的感觉。(生)蒙蒙细雨扑面而来。(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感受瀑布全貌和壮美。(师)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交流瀑布的全貌。(师)板书(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瀑布的景象。
指名带着感受读一读。师生互评。
(师)现在你愿意再次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三、四、五自然 段吗?
4、自主合作,读演结合
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当一次小导游,可以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和水帘洞。
四、拓展延伸。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摘抄摘积累本上。
2、结合课文说一说:假如你是大诗人李白,你来到黄果树瀑布游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五、检查识字。
(师)同学们读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老师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也一定都认识了吧,我们来个识字游戏好吗?组织“开火车”游戏。
六、推荐作业。
1、找一找其他有关写景的文章读一读。
2、推荐阅读叶圣陶先生的《瀑布》。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屋一 黄果树瀑布
瀑布的声音 隆隆巨响 走近瀑布的感觉 蒙蒙细雨扑面而来
瀑布的全貌 壮观
水帘洞 好象一幅大窗帘
第三篇: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鸡蛋》教学设计
《画鸡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老师说的话。
3、理解达·芬奇学习态度转变的原因,懂得只有从小下苦功夫,严格训练,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鸟”。教学难点:理解达·芬奇学习态度转变的原因,懂得只有从小下苦功夫,严格训练,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导入新课。
(出示鸡蛋)问:这是什么?请你在纸上快速画下它好吗?鸡蛋画好了,你觉得鸡蛋好画吗?那么,如果让你画上一节课、一天,你的感受会怎么样呢?
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小的时候学习画画,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鸡蛋那么好画,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画鸡蛋》(板书课题)。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同桌或老师。
2、出示词语:不耐烦、严肃、训练、熟练、准确、无论(个别读,齐读)。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品读重点,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这段中“著名”一词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一说。
3、想一想,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读这一段,师生评议。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过渡: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为什么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达•芬奇和老师对话的句子,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试着读一读。
1、达•芬奇刚画鸡蛋时的态度如何?(不耐烦)为什么会“不耐烦”?体会不耐烦的语气,指导读达•芬奇的话。
2、听了达•芬奇的话,老师又是怎么说的?
3、老师说话的态度怎样?怎样说才是严肃的?指导朗读。
4、分角色读,师生合作,同桌互读,展示交流。
5、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说:“你以为画鸡蛋是件很容易的事 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6、实践观察。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鸡蛋,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鸡蛋的样子,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老师有意识叫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学生说,看到的鸡蛋是什么样的,再把鸡蛋变换放的角度,再观察,再说。
7、是的,正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个鸡蛋,形状都各不相同,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这样做是为了:(出示填空题)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8、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达•芬奇学画的刻苦。
此时的朗读要求学生要比刚才的更投入,感情更饱满。过渡: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态度改变了吗?
9、哪些词语证明达•芬奇的态度改变了?(用心,一张又一张。)
10、请用“一张又一张”这样的词语来说明达•芬奇用心地画鸡蛋,如“一天又一天……”
11、请用心地读一读,读出达•芬奇画鸡蛋的认真。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达•芬奇绕过勤奋的努力,后来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段。
2、这样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欣赏达•芬奇的名作,说说感受。
3、总结谈话:达•芬奇小时候听老师的话,仔细观察鸡蛋的形状,认真地画鸡蛋,长大后无论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
板书设计:
画鸡蛋
不耐烦 用心 又快又像
第四篇: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征友启事》教学设计
《征友启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小牛犊的两次征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3、通过学习这则故事,从中感受到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与人合作,才能结交许多好朋友。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牛犊的两次征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升入小学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一定交到了不少好朋友,谁能和大家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和他成了好朋友?
师: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
3、读题质疑。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征友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征朋友?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谁成为了它的朋友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就能解决问题!读书时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让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顺。小组内交流,对学生普遍感到难读的地方,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4、师范读。
5、再读课文巧识生字。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圈画出的生字。
(2)出示生字词语:启事、征友、陪同、耕田、联系、猎狗、兴奋、或者、语言、牛栏、团长。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4)交流识字方法。
三、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理解“孤单”。
相互说说,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单,把自己当作孤单的小牛,同桌互读,指名读,体会小牛的心情,读出“很想”找朋友的愿望。
3、学习2—4段。
(1)自由朗读,提出问题。
出示第一张启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题,如:小牛找朋友的 条件是什么?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自由选择学习小伙伴,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共同解决。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句)(3)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等),当你摇着头离开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交流,指名说。)(4)小组表演读。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读书、表演,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小动物们渴望交到朋友的兴奋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兴奋地走来,又摇着头离开”等词句。
5、采访小动物活动:看了启示你们为什么摇头离开?
6、学习5—6段。
师: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6段,读出小牛“诉苦”的样子,体会小牛的心情。
(1)师生齐读。
(2)同桌互读。(入情入境,把自己想像成孤单、找不到朋友的小牛,读出失望、伤心的语气。)
7、小组合作学习7—13段。
(1)自由读。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小声读一读,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师:假如你就是山羊、猎狗等动物,看到这张启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2)小组内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及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比一比,看谁读出了小动物们高兴的语气。(理解“热闹”的含义)(3)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的给他提出改进意见。
(4)戴着头饰表演读。
四、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学到这里,聪明、善于思考的小朋友都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老牛在教给小牛办法时说的一番话,想想看,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在讨论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
1、拓展训练自由表达,你还见过哪些启事?
2、课下收集有关朋友方面的箴言名句。
3、仿写一则征友启事。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与人合作
第五篇: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课
题
1.古诗三首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用品读感悟法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通过品读感悟法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4.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
难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2.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堂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初步想象画面,感知大意。】
【通过检测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情况。】
【学会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学会方法的迁移运用。】
【通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会读、会背古诗,还可以熟练用运古诗。】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课外主动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季节的古诗呢?
二、初读感知
1.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2.出示三首古诗。
3.教师总结。
4.师范读古诗。
5.《古诗三首》中,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融、惠”等生字,学生观察生字。
2.师重点指导书写“融、惠”。
3.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我能认真读句子,并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生字。
2.仔细辨一辨,选一选。
3.我会查字典。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解诗题。
2.理诗意:①读古诗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②小组合作交流③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3.悟诗情: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借助学习古诗《绝句》的方法自学另外两首古诗。
(二)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1)春天来了,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飞来飞去,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不禁感叹道“。”
(2)诗人苏轼用
“。”写出来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呈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3.实践运用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读书链接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预设:《山行》、《小池》、《咏柳》......二、初读感知
1.了解诗人
2.开火车读、自由读、指名读。
3自由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学生互评)
4.认真倾听,把握节奏。
5.预设:
①初春、晚春、初夏
②“迟日”“春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芦芽短;
④诗人看到梅子黄了、天晴、绿荫不减等,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
2.“融”字左边下框稍宽,“丫”字中间有一横,“虫”字的“口”要稍扁,中间一竖要长;“惠”字注意中间的“日”要扁,下横稍往上提,末端有一点不能丢掉。
3.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学生根据拼音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生字。
(1)春天来了,冰雪
róng
huà(),xiǎo
xī()潺潺,yuān
yang()
在水面上快活地嬉戏,yàn
zi()从南方飞回来了。
(2)他们对我们的ēn
huì()(),我永远也报答不了。
2.同音字辨析,辨字义。
(1)
慧
惠
聪()
恩()
(2)
牙
芽
()齿
豆()
(3)
燕
雁
()子
大()
3.我会查字典。
(1)“泛”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泛字的第六画是_______。组词是_______。
(2)“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再查
画,读音
。根据语境给“惠”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②温和柔顺;③
让利比一般优厚。
a.王大妈有一个既漂亮又贤惠的儿媳妇。
()
b.这件衣服很喜欢,就是价钱有点贵,而且商场不给优惠。
()
c.我落魄的时候,受过他不少恩惠。
()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预设:
①《绝句》属五言绝句。
②
这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2.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在旁边作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
3.预设:
①《绝句》写到了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
②《绝句》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
③《绝句》带给人春风拂面的感受。
④《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之情。
4.①《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描写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3.实践运用
问:春天还有什么事物呢?仿照句子自己写两句。
4.读书链接
思考问题:
(1)说说诗中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可爱的圣灵?
(2)读古诗,想象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安全提示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绝句:美好
喜悦
惠崇春江晚景:愉悦心情
三衢道中:愉悦心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