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18: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与技术正在紧密结合,教育技术的使用对于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首先对教育技术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然后重点结合我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如何运用教学技术略举几例,最后阐明了教育技术的使用原则

关键词:技术 教学目标 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课本、教辅资料,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是教室。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和技术正在紧密结合,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教育界有多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998年李克东教授在给华南师大电教系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专题讲座中指出,应用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1)模拟音像技术;(2)数字音像技术;(3)卫星广播电视技术;(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5)人工智能技术;(6)互联网通用技术;(7)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教育技术包含强大的视频功能、集成功能、虚拟功能,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可以让人们多层次多角度的获取信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历史教学可以运用它提供的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近距离感悟历史,走近历史,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并用,积极的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提高,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例谈一下教学技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首先,在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恰当运用教学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如我在讲授《欧洲的殖民扩张》一课时,用视频《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导入:“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拉开了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视频中气势恢宏的画面以及精炼生动的解说词震撼人心,它向学生展示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历史发展状况,从而让学生了解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国际背景,最后一句让学生在感叹古老中国命运的同时,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殖民扩张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教师此时从中点拨,得出结论:两国都是封建国家,殖民扩张有封建王室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环节运用教学技术。在讲授《新中国外交》一课时,在讲授建国初期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时,我给学生播放视频,《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我们中国人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短短两三分钟的视频展现了周恩来的个人魅力,激发了学生对外交的兴趣与热情,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从周恩来的讲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求同存异的内涵有哪些?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讨论,然后发言总结。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同”是亚非拉各国在历史上有共同的遭遇,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独立后的各国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异”是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从中学生了解了“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

第三,在教学过程的总结环节运用教学技术。《宋明理学》一课在讲授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时,我用了一系列图文:

第一组图片及诗词: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组图文:

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鲁迅的《狂人日记》:“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图片“三寸金莲”及“贞节牌坊”。

教师提问:从这两组图片中,我们可以分别看出宋明理学有哪些影响?生动的图片给学生强烈的震撼,从而深刻了解封建礼教给古代妇女带来的危害。诗词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宋明理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从中增强了学生为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深化我们的教学内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的,它的应用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教育技术的使用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没有教学意图的设计只能是无本之木,教育技术的使用必须深深地扎根于教学目标的土壤之中。教学目标是目的,教育技术是手段,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目标。不能为技术而技术。第二,教育技术的使用要适时、适度、适量。技术手段的使用过多过频繁,就会干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一段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以内最合适。不能一味的炫技,要牢牢记住技术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总之,课堂教学如同一个人要去远方旅行,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教学目标。背上的行囊就是教学技术,行囊里面装着轻便,实用的东西才有利于我们前行,负载太重只会耽搁我们前进的脚步。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千阳县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王艳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已经得到了普及,尤其是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进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上来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帮助学习学习好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前言: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不仅可以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保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科学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

一、在历史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一直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也就逐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且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存在着时空跨越大以及涉及内容多的特点,加之受到了教学时间与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可以有效转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基础上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于历史来说,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存在的,其中包含了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等方面。且在多媒体的影响下,还可以向学生展现出相应的图片与文献资料等信息,实现了将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直观的 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1]。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措施

(一)展现历史情境,创建出真实的氛围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历史情境、氛围以及兴趣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不同的历史资料来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在多媒体技术中融入了文本、图片以及声乐、视频等内容,这样也就可以为学生展现出绮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可以冲破时空上的限制,真正将抽象的历史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如学生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长征的路线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可以将《长征》、《大渡河》等视频剪辑在一起,借助相应的音乐来制作出完整的课件。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还可以实现将教材中的静态讲述变为动态,真正的实现了缩短时空上的距离,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2]。

(二)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教学来说,就是要激励与鼓舞学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出兴趣,从而也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从思维特点上来说,主要是以具体的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认知特点,佟梦实工会也可以让历史与社会知识通过声音与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这种动静结合在影响下,还可以真正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与具体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学生在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出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温特,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3]。

(三)培养好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在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可以让学生直接的去感知历史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动态的向学生展现出问题的思路,同时借助多媒体中的内容来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好这一知识。如学生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过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现出相应的资料。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好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好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突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参考文献:

[1]郝大勇.多媒体:古老和现代的纽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3,(03):65-66 [2]姚尚右.运用现代技术 构建魅力课堂——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03):151-153 [3]魏东云.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全面促进历史教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74):176-176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构件组合的最优化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学结构由平面变立体、单向变多向的转变;教学方法由使用单一教学媒体向应用综合媒体的转变;训练手段由封闭机械的传统训练向开放创新的训练程式的转变。三个转变使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发挥了最大的效应。

l,完善了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通道媒体向学生传输的是导向性、素材性、操作性强的信息,它能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进而导致教学过程和教学要素地位的一系列改变。融入多媒体技术的主体开放式历史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实现教师、学生、计算机三方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信息的展示也呈现出文字、声音、图像的立体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媒体展示的材料,去探究结论,边做边学,在做中提高,有充分的机会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以自己的讲述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通过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履行教师主导教学的职责。

2,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除语言外,各种图片、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都成为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工具,几种传媒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调模式,学生可运用听、视觉功能,动口、动手、动脑交替进行。3,整合了历史课堂训练手段。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巩固复习是一个通过练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使学生认知结构更趋完备多媒体的声光色图的综合表现力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训练手段灵活多变,激发学生求解的热情,尤其是多媒体的交互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动脑、动手、动口,并学会自我检查学习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复习重点,改进学习方法。这样训练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加快学生形成知识的序列性和知识结构的速度。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1.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历史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结构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充分理解,能够接受,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项任务完成得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备课中利用Authorware等多媒体软件,把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行链式联接,先确立一级目录、二级子目录、三级子目录„„再采用下拉式菜单,把相关的知识点包含进去,形成“树”状的知识结构,做到主干分明,层次清晰,帮助学生形成概括能力、归纳能力。2.突破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同化。运用多媒体技术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差距。从而启动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掌握规律、驾驭规律。如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用语言表述很难让学生真正明白。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组动态的画面:一个面带笑容的人出现在画面的中央,“高度的物质文明”、“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劳资冲突”、“核恐怖”、“冷战”等伴随着类似交通事故的警示标志,一次又一次地把“人”打倒,“人”的表情不断发生变化:微笑——惊愕——恐惧——无表情——冷漠——颓丧。这组动画再配上令人震惊的音响,就让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又如1969年尼克松任总统后把美国的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这是美苏争霸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设计这样一组动态画面:健壮的山姆大叔(美国的形象)一只脚越过太平洋伸向了越南,同时出现时间1963年,随着时间的变化(64—65一67—68——)伸向越南的脚越陷越深;山姆大叔的另一只脚立在美国本土上,脚和四周不断出现爆炸物:1973年的经济危机、人民的反战运动、欧洲共同体的市场竞争、日本的市场竞争等,健壮的山姆大叔开始发生变化,神情愁苦,体力不济;来自苏联方面的攻击不断触及山姆大叔。当学生看完这组媒体演示后,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原因心知肚明,继而请学生归纳成文,这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教学中的 重点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如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论从史出等。

3.创设历史情境,模拟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一特殊历史时刻的盛况,单纯用语言的描述和图片的展示都显得力不从心。可选用相关的历史档案资料碟片,用软件超级解霸5.5截取资料片中的有关场景,再运用Authorware软件将它与其他的文字(text)、图形(graPhs)、图像(images)、视频图像(video)、动画(animalion)及声音(sound)等进行程序编辑,最终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组合课件。这种真实的视频媒体能成功地再现历史场景,是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有时还可以用一组历史图片资料配之以音频媒体模拟历史场景。如1940年德国对西欧、北欧发动进攻,继而又对英国发动不列颠空战。为了鼓舞英国军民的士气,增强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信心,邱吉尔多次发表演讲,把这些演讲词加以编辑组合(事先请人录音)。这样在“邱吉尔”声情并茂的演讲中,一些珍贵的图片资料相继出现,有西欧小国的灭亡、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伦敦市内的断墙残壁、硝烟弥漫,英国军民坚毅的神色,邱吉尔飞扬的表情等。这种模拟的历史场景极富感染力,也同样能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作用,在其中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达到优化情意的教学目标。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学生素质员优化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多媒体 技术的应用把最新科技手段引入历史课堂,扩大了 知识传输量,增大教学密度,用声光色等多种信号把 人类积累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这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语言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完成,由于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许多谬误。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高度可变的特点一一动静、远近、大小、宏观与微观、内外、具体与抽象互变功能等,可以把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珍贵史料,如出土文物、建筑、文字、图片、影片、录音等,形象地立体化、多方向地再现在课堂上,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实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达到充分发展学生的认知潜能的功效。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历史课堂教学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任务,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实现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学生总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个性化的回答正是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多媒体交互性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回答能得到认定与修正,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是多渠道的立体表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让学生从要学——愿学——乐学,顺利进入能学——学会——会学,全面、高质量地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用。3.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念的间接反映,历史思维能力则是人们了解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进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挖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是思维训练的重点,正如赵恒烈先生所说:“在电脑已可替代人脑用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教育应该侧重于方法论上的启示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要把重点放在大量史实的记忆上。”(见赵恒烈《历史学科创造教育与习题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5期)信息时代的科技日新月异,给学生创设了学习、发现、创造的广阔天地。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启发鼓励学生走出静态历史时空,走向动态历史时空,对未知大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对已知结论大胆质疑问难,不为前人观点左右,进行发散与求异思维,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视、听、触多种感官作用于一体,既丰富了学生直接体验和感性认识,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更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是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也是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信息时代呼唤着历史教育技术的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一新生事物中来。笔者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通过自己做课件,使用课件,尝试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所得的体会作一概括,与同仁切磋共享。

一、历史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1.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

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然而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产生时空阻隔,缺乏认知的直接性和直观性基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为教学过程建立的一个著名理论便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传统的直观教学中,历史教师常备的直观教具有历史地图、实物仿制品和历史图片、历史图表等。直观教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理解历史概念,但是由于大多数直观教具为静态教具,且不易制作,使用时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

处。这样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科学研究资料证明:人们从语言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从图象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内容的65%。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拓宽教学时空,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详实、典型的具体经验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坚实基础。多媒体的历史课件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借助计算机采集、加工、存储、输出信息极为快捷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充实,增加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如:在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日本侵略军鸣枪射击,复以利刃相剁,顿时遍地横尸,血流成河。视觉的冲击,引发内心的震荡,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叹惋之声频传于耳。看完录像后我问:“日军为何要屠杀中国人民?战争发生在何时?中国军队为何不抵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些学生低头沉思,有些学生相互争论,看起来好象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他们不约而同地看着老师,渴望老师给他们一个答案。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也水到渠成,对于问题的迫切解决也是一触即发,这就为下面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创设了扎实的心理基础。现代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而这种效果,即使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也绝不能及的。

2.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次课改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学生通过规律性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坚定的信念。笔者认为:上面所说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主体原则也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品德、能力、智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更新。教师大都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多媒体技术正是让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因为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学生无论选择哪一项,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创造性。

如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我设计了以下几组幻灯片:

(1)英、法、美、德四国钢铁、煤产量及工业产值比重表,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展示德国首相俾斯麦和外长皮洛夫发表的讲话文件,以及英、德在中东、非洲地区争夺三B、三C铁路的文字资料,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和思维训练创造条件。通过分析学生理解了为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3)欧洲地图及巴尔干地区民族分布宗教状况,让学生理解巴尔干问题的成因及实质,同时让他们对当前的北约军事行动做出评价和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

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历史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教学,制作更好、更高质量的课件去适应教学要求,逐渐成为历史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3.应用多媒体技术设置特定的教育情景,有利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素质教育的三个任务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和导向,应把其放在首要地位。中学历史要求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中,我们也十分注意进行德育教育,但由于教育方式多为言传口授,空洞无味的说教,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德育教育自然形同虚设,收效甚微。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它可以通过运用各种光、影、型等手段来极力渲染那些难以揣摩、无法言表的情景,从而达到以情感人、情感交融,增强爱国主义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情感方面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禁烟运动》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影片《林则徐》。学生从该片中清楚地看到了清王朝的腐朽、鸦片的危

害、鸦片贩子的无赖、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以及林则徐不畏强权、坚决禁烟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神态、举止、交谈激发了学生的爱与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又如在讲述中国现代史抗战中的日军南京大屠杀时,利用音、影、型的手段制造出一种血腥悲壮的情景,揭露日本法西斯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的兽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侵略者强烈仇恨、对自己民族命运深切关注,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刻教育。另外,观看影片后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这样更加强化了影片的爱国主义的渗透,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选材应慎重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把课堂教学搞好。任何素材的引用,课件的制作都要服从于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个大局,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在,有的教师为追求课件的漂亮,把课件中的图片、背景等设计得很花俏、很艳丽(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文字与背景图片等的对比度不够,文字都看不清楚;有的整个课件当中都是录像、电影;有的纯粹幻灯式的;有的制作得太复杂;有些材料并不理想,但又不想使整个课件半途而废,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等等,都没有真正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有作用,不但对教学无所补益,反而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把握好分寸。

要做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考虑以下几个要求:①目的性:即运用教学媒体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②必要性:用和不用效果一样的就不用,用了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才用。③实效性:媒体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

2.上多媒体课应紧扣主题

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会使他们目不暇接,不少多媒体课堂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如果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就会受到严重地影响。表面上看学生似兴趣盎然,课堂看似活跃,但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历史教师应尊重学科特点,制作课件时,切忌滥用画面来代替学生对课文深入细致的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要求来进行课件设计。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历史事件,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课件的特性,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凸现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实现多媒体课件与历史教学的最佳整合。

3.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角色不可异化

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上多媒体课不是让学生看电影,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老师必须督促学生在上多媒体课时,牢牢抓住教学重点, 勤于思考,学会记录,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历来提倡的都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要有感情的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历史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中如果单纯依赖画面的切换推进教学进程,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语言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象;教师只顾

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而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现代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它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探索,获得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继续探索、研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使它日趋完善,从而为教育的现代化更好地服务。

第五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宕昌县实验中学 付占桃)

论文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摘要]自从多媒体介入教学之后,为历史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千万不能滥用。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有的历史都不能重演,不能再直接体验。历史学习只能通过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考古文物、音像资料等来间接了解过去的人类历史。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资料,尽可能形象地、直观地、真实地将遥远的过去移于现在,再现出来。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大大减少,而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却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就是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向学生传递丰富的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比如我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中,我制作一幅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特点,教师无法通过实验去重现,更无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又是具体、生动、形象的。不管教师具有多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可能使学生的脑海中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要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是不可能实现大容量信息传播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记忆和消化。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储量大,容纳教学信息多,执行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形声材料.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多得多的教学信息。故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如在教《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时,精心制作了题为《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的课件。开始时通过播放台湾歌手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结束时又由幻灯打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让同学们带着感情集体朗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间通过一幅幅画面重点讲述了香港的变迁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自始至终,学生情绪激昂,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同学们对“三项条约”、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的由来与含义,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障碍及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学生都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隔膜感和距离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让学生仅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传递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就应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适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如在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有一教育要点,即让学生认识日军侵华罪行并牢记这一国耻,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利用了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了一组图片,配以悲愤的解说.低沉的音乐,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张张日军耀武扬威的嘴脸.短短几分钟,学生个个疾首蹙额,义愤填膺。他们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纷纷表示恨透了日本鬼子,真切领悟到落后必定挨打的道理。通过多媒体不仅把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更加强了思想教育。

总之,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知识容量扩大,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甚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到了课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下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前提是,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妥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让多媒体这种现代先进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

下载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略谈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媒体: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模型、演示等……已不能满足现代历史教学的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浅谈以白板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摘要:以白板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也是我校在积极推广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理......

    教育技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起......

    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豪洋中学 初中部 赵武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 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素质教育下历史教学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的培养 会昌县站塘初中李胜冬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

    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回忆录、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新闻乃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等也都属于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