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贯穿古往今来,横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影视的丰富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丰富的历史题材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资源。
历史影视资源就是一种以电影或电视为手段,借用历史人物、事件、背景,使消逝了的时空与人物通过文字、图像、屏幕得以“复现”的“拟真”拍摄,它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这种历史叙述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而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叙述,它包含着艺术想象。
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历史远离现实,它无法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再次去经历、去体验。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想象历史、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世界信息化是今天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是历史学科自身提出的要求和必然方向,且势在必行。通过以“展示历史情景、整合历史教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
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历史学科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显性学科。但如果用教条式的说教在历史课堂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特点也不符合改革开放的精神。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或严谨客观,在课堂上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锻炼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又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插播影视剪辑是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的良好途径之一。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始终是我们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的教学活动得以胜利展开的关键。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影视作品恰恰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材料。
学生产生兴趣,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历史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优秀的影视作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它以其包含的各种各样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历史学科具有一度性和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能再现,这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实现突出教学重
点、突破教学难点。影视片段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的真实现象,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历史画面。中学历史语言表达以史学术语为主,强调理性思维,如果加以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的导入则可以令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与正史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优秀影视作品马上引发起学生强烈好奇和求知欲,而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和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民族精神的观念,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陈述观点及其依据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影视剪辑上述问题,学生又立足教材,借鉴相关资料和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深入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逐一理解上述问题。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中,作为历史教师,尤其要注重掌握整合的方法及原则,使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实现最佳的整合,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当然,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最佳整合,这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共同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为历史教学的改革开创了新的局面,我相信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结合将更加深入推广。
第二篇:影视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影视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历史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改要求,也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历史有全新的认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的去学习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新课程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词:影视资料 历史教学 应用
21世纪,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影视文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增长点,社会正在由“读书”时代进入读“电子”时代。影视因为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强劲优势,而受到青少年的青睐。据调查显示,青少年获取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除课堂教学外,一半以上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游戏”、“互联网”等得到的。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影视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历史课的生动性、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活跃历史课堂教学,强化历史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所以,让学生借助影视资料辅助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影视资源概述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贯穿古往今来,横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影视的丰富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丰富的历史题材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资源。
历史影视资源就是一种以电影或电视为手段,借用历史人物、事件、背景,使消逝了的时空与人物通过文字、图像、屏幕得以“复现”的“拟真”拍摄,它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这种历史叙述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而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叙述,它包含着艺术想象。
影视集艺术、科技知识为一体,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著名学者爱因海姆曾说:“电视是对我们的智力所提出的一种新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成功地掌握了这一新兴媒介,它将为我们造福。”对很多人来说,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和电影。
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历史远离现实,它无法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再次去经历、去体验。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想象历史、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而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教师仍为课堂主体,满堂灌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并转变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借助于现代化影视媒体的力量,开展创新型教育,将影视资料巧妙的融入到教学中来,用新的视觉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并在兴趣的指引下,更好的投入到历史教学中,使自己的历史水平有所提高。2.传统的历史教育以说教为主,使得整个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能达到历史课堂原有“再造真实与生趣得兼”的目的。历史是一个有血有肉、能给人们带来启迪和回忆的学科,针对现代化教育下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空间。通过多媒体播出与教学有关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并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教育,不仅生动形象的展现历史原型,而且易于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去思考和理解,可以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3.一堂优秀的历史课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加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历史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影视资料是历史新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影视资料巧妙的运用到历史教学上可以有效的提高国民素质,教师对此必须高度的重视。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向大众化社会迈进,使历史与社会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并借助于影视资料促进历史教育的有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历史教学的宗旨,才能使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教学设计 1.学校开设影视欣赏课程,建立影视资源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影视资源进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以教科书为唯一信息源的状况,显示出很强的教学优势,而丰富的历史影视片源,又为影视信息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历史内容的丰富性和历史题材影视的广泛性是一致的,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历史知识点都可以在影视片中找到它的位置。各个学校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影视资源库,挑选汇编适合各年级学生观看的中外优秀历史题材影视片,为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大量丰富翔实的影视资料。
现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些学校都设置了影视欣赏课程,影视活动课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在他们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影视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在深化教育中巩固和发展,从而增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2.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
影视资源决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使用的调味品,它是实现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前,我们一定要充分做好利用影视资源的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首先要结合我们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还有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在某一堂课的哪些环节使用影视资源:是在导入,讲授新课,还是在小结时使用,是在讲解某个重点知识时加深学生印象使用,还是帮助学生突破某个抽象,枯燥的难点使用,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比如岳麓版必修二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该课时间跨度大,内容枯燥,理论性强,使用影视教学很有必要。同时,本课可选择影视资源较多,如有关洋务运动,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陈启沅缫丝厂,甲午海战,张謇实业救国等各种影视片。这么多资源,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能一一使用,应该精心取舍。
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我只剪辑两段资源。一段导入时播放,是有关洋务运动的片断,耗时三分钟,内容是“洋务运动在近代工业上的贡献” ;一段在授课中间播放,耗时五分钟,介绍“张謇的一生以及兴办实业的业绩”。这两段前后呼应,展现大量实物影像和再现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场景,张謇纪录片还介绍了他在关心教育,爱国忧民等方面的史实。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操价值观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影视资源教学设计要做好解说词的构思。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解说词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影视资源与所学知识结合的印象,升华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3.以影视资源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与成熟。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影视欣赏、组织辩论赛、评论、手抄报活动,表演剧等丰富多彩的观后活动,充分发掘影视资源中蕴含的教育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影视活动,寓教于乐,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
四、运用影视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1.有的放矢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影视资源,切不可只为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客观效果。
2.可行性原则:
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差异去选择不 同的影视信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学校 的教学条件、教师掌握影视资源的程度,量力而行。
3.适度性原则:
不能矫枉过正,不分时间、内容,过多引用影视资源,喧宾夺主,反而弄巧成拙。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体现动态、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媒体,来运用影视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影视资源的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再把影视作品引进历史课堂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具体来说,首先要结合我们本节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在这一堂课的哪些环节使用影视资源:是在导入、讲授新课,还是在小结时使用,是在讲解某个重点知识时为了加深学生印象使用,还是帮助学生突破某个抽象,枯燥的难点使用,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总之,只要我们大力发掘影视资源,服务于历史教学;只要我们不把影视资源作为作秀噱头,而是紧扣教学目标,任务,精心剪辑,设计,使其真正融入课堂;只要我们不断大胆创新探索,让影视资源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它必将在实现高中历史高效教学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影视资料在历史课的有效应用(定稿)
浅谈影视资料在历史课的有效应用 枣庄市第二十六中学 黄西刚
《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要贯彻这一思想,就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历史学习的激情,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历史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实现历史课改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影是现代传媒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形象直观的创设特定情境和表现历史事件、人物特征。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影,透过电影镜头的巧妙剪辑和衔接,不但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重温那令人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适当的穿插一些电影素材,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演绎出历史课堂的精彩之处。对于习惯于用课本来学习历史的初中生而言,采用电影的方式讲述一段历史显然是具有诱惑力的。如我在讲中国近现代史时用了以下影片片段《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甲午风云》等。其中有一节课让我记忆犹新,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我放了一段《甲午风云》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邓世昌落水后一心求死,他的爱犬奋力救助他也无动于衷,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他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这段影片的放映使许多学生热泪盈眶,不仅起了学习知识的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第一,在课前导入时.用它,可以渲染气氛,第二,讲课时可以用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内容枯燥、知识性强,此时用大型史诗《复兴之路》(附上),不但化难为简,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个人刚开始看完后很受震动,上课时我就用它的一、二、三章,正好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影响描绘的淋漓尽致,那气氛、那背景太震撼了,我觉得教学效果很好,比我以前干巴巴的讲效果要好得多得多。此时、此地、此景用影视资料太恰到好处了。
当然,我认为影视资料在历史课上应用很好,但用的要恰到好处,我认为历史课上影视资料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原则:
1、要注意影像资料的目的性和对象性。用在这可用可不用,那样就不用,对学生有无效果,用前要自问。
2、必须与教授的内容联系密切。
3、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更能达到效果。
4、播完影视资料后,师一定要说明历史作品与历史现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看待影视剧。
以上就是我本人对历史课上如何利用影视资料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宕昌县实验中学 付占桃)
论文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摘要]自从多媒体介入教学之后,为历史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千万不能滥用。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有的历史都不能重演,不能再直接体验。历史学习只能通过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考古文物、音像资料等来间接了解过去的人类历史。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资料,尽可能形象地、直观地、真实地将遥远的过去移于现在,再现出来。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大大减少,而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却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就是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向学生传递丰富的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比如我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中,我制作一幅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特点,教师无法通过实验去重现,更无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又是具体、生动、形象的。不管教师具有多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可能使学生的脑海中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要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是不可能实现大容量信息传播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记忆和消化。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储量大,容纳教学信息多,执行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形声材料.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多得多的教学信息。故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如在教《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时,精心制作了题为《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的课件。开始时通过播放台湾歌手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结束时又由幻灯打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让同学们带着感情集体朗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间通过一幅幅画面重点讲述了香港的变迁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自始至终,学生情绪激昂,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同学们对“三项条约”、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的由来与含义,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障碍及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学生都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隔膜感和距离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让学生仅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传递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就应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适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如在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有一教育要点,即让学生认识日军侵华罪行并牢记这一国耻,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利用了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了一组图片,配以悲愤的解说.低沉的音乐,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张张日军耀武扬威的嘴脸.短短几分钟,学生个个疾首蹙额,义愤填膺。他们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纷纷表示恨透了日本鬼子,真切领悟到落后必定挨打的道理。通过多媒体不仅把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更加强了思想教育。
总之,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知识容量扩大,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甚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到了课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下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前提是,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妥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让多媒体这种现代先进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
第五篇:巧妙运用影视资料进行历史教学
巧妙运用影视资料进行历史教学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巧妙地将影视资料引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上来,是教学艺术一种最高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空间。通过多媒体播出与有关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影视资料是历史新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历史题材的影视片段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感染学生,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对活跃历史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和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教学中,就用到了《抗日战争》中卢沟桥事变那一段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事变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学生对整个事件就有了全面,形象,客观的认识。影片与教学过程联系紧密,富有吸引力,将课堂气氛引入一个高潮。这样,影视资源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景,提高了教学效果,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当然,影视资料不能滥用,只有选择那些有针对性的影视资料,才能充分的发挥影视材料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方面的知识。其次,纪录片可以形象的讲述历史,清晰的再现历史情节,纪录片本身就是丰富的历史材料。
总之,影视资料的使用,优化了我的课堂教学,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强化历史情感教育;它艺术地再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历史有血有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使历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