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三则 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8: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孟子三则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孟子三则 教案》。

第一篇:1孟子三则 教案

《孟子三则》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暴、非、居、由、放、及”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了解孟子“仁”的思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请学生说说对孟子及其主要思想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学生个别朗读,教师正音。

3、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理解个别字词含义

暴:害 自暴:伤害自己 有言:有善言,谈论善言 非:非议,否定 居:住,保持 由:遵循,遵从

放:丢失,散失 放心:放其良心,失其本心 及:到,推及

2、理解文意 第一则: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破坏礼义,这便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把最安适的住宅空者不去住,把最正确的道路舍弃不去走,可悲得很呀!” 第二则: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了那条正路而不走,丧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晓得去照,可悲得很呀!一个人,有鸡和狗走失了,便知道去寻找,有善良之心丧失乐,却不知道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 第三则: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不仁呀!仁人把他对待所喜爱者得恩德推而及于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却把他加给所部喜爱者得祸害推而及于他所喜爱的人。”

公孙丑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答道:“梁惠王因为争夺土地的缘故,驱使他所不喜爱的百姓去作战,使他们(暴尸荒野)骨肉糜烂,被打得打败了。预备再战,怕不能得胜,又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死战。这个便叫做把他加给不喜爱者的祸害推而及于他所喜爱的人。”(2)默看译文,领悟你读懂了什么?(3)小组合作探究

3、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梁惠王:即魏惠王。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迁都大梁,所以又叫梁惠王。魏国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一。

公元前342年,魏伐韩,韩向齐求救,齐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伐魏救韩。梁惠王派庞涓和太子申为将抵御。两军相持于马陵,魏国中计大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三、拓展延伸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就三则语录谈谈感受。

了解了孟子“仁”的思想,就个人而言,应该怎样做?

如今社会存在“有放心而不知求”的现象吗?请联系实际说一说。

2、分组讨论

四、回到原文,朗读背诵。

1、小组竞赛朗读。

2、尝试背诵。

第二篇:孟子卷三3.4教案

孟子卷三——仁则荣,不仁则辱

教学目标:

1.理解“仁则荣,不仁则辱”的古文内涵

2、通过一些代表人物的实例,主要是通过联系自身学习实际,让学生理解“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体会“花香蝶自来”的含义,从而提高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一些代表人物的实例,主要是通过联系自身学习实际,让学生理解“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体会“花香蝶自来”的含义,从而提高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孟子卷三中“仁则荣,不仁则辱”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1),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2):‘迨(3)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4),绸缪牖户(5)。今此下民(3),或敢侮予?’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7),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8):‘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10)曰:“天作孽,犹可 违(11);自作孽,不可活(12)。’此之谓也。

三、重点字词的理解

(1)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元内忧外患。(2)《诗》云:引自《诗经邪 风鸱鸦》。(3)迨(dai):趁着。(4)彻:剥取。桑土(du):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5)绸缪(mou):缠结。牖(you):窗子;户:门。(3)下民:民义同“人”。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7)般(pan):乐。怠:怠情。敖:同“邀”,指出游。(9)《诗》云:引 自《涛经大邪文王》。(3)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配:合。命: 天命。(10)《太甲》《尚书》中的一篇。(11)违:避。(12)活:“逭”(huan)的借字,“逃”的意思。

四、翻译“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 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 会畏惧你。《诗经》说:‘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门户。现在你们下面人,有谁还敢欺侮我?’孔子说: ‘写这首诗的人很懂得启发呀!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趁着这个时候享乐腐化,这是自己寻求祸害。祸害和幸福都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说: ‘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大甲》说: ‘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解读

(一):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学生联想指出社会和身边的“恶辱而居不仁”者:(贪官、作弊、酒驾、扶老人----)

六、解读

(二):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引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尊师重道等。让学生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七、解读

(三):国家 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问学生:联系实际讨论,这句话对我们平时生活学习又和启发?小组交流(道德修养和知识的积累两方面)

八、解读

(四):《诗》云:‘迨 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3),或敢侮予。

谈感想,引出“自身强才是真的强”“花香蝶自来” 姚明、王宝强等

这些实例告诉我们在平时应注意积累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获取,让自身变得强大才不会被人鄙视同事你需要的自然就来了

九、解读

(五):’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引出“尽自己的本职,尽全力做好自己分内事”担起责任。

十、解读

(六):今国家 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7),是自求祸也。学生自由举例,历史人物(亡国之君)自身学习(骄傲)等

十一、解读

(七):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引用“路是自己走的”“命运之路掌握在自己手里”等名言简要概括

十二、《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 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联系实际谈感想。举实例——法治在线案例(?),考试出题难于自己不学的结果

十三、教师小结:人生在世应活得精彩,如何才能精彩?你在意的也许很多,追寻的太多难免迷失方向也难免太累,只有自身的修养和学识不断提高才是可行的方法所谓“花香蝶自来”!

十四、课后作业:

针对本文的观点找一条你最有感触的一句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想,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

十五、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理解“仁则荣,不仁则辱”的内涵,大家也举了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寒假也马上到了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

十六、课后反思:学生对一些有实际启发性的句子还是很有兴趣,让大家联系实际时,同学们发言还比较主动。时间有些紧凑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感受还欠缺



第三篇:《孟子》练习三

《孟子》练习三

2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注] ①莒父:鲁国邑名。(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个度,不应该停止的那就不能停止。B.凡是前进太快的,那么后退起来也一定迅速,孟子反对那些锐意改革的人。C.针对子夏的询问,孔子提出了“欲速则不达”的主张。

D.事实上,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反过偏激而是主张恰到好处。(2)上面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2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①,养其樲棘②,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③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④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檟: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②樲:酸枣。棘:荆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④适。通啻”,仅仅,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

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

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

2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之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身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①暴:损害,糟蹋。②非:诋毁。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是恩么好说的;自己抛弃自己的人,和他没什么好做的。

B.孟子认为出言诋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

C.仁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义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我们不能让最安适和住宅空着,不去走最正确的大道。

D.孟子认为自暴自弃的人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这是很悲哀的。(2)结合现代人说的“自暴自弃”,谈谈你对孟子说的“自暴自弃”的理解。

2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梁惠王下》 【注释】①运:转。(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的意愿。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2)结合下面选段,请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尽心章句上》)(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让让百姓有时间种粮食,官方减轻他们的负担,百姓才能能够富起来。B.孟子举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例子,说明了统治者向百姓索取要讲究时间性。

C.孟子认为如果百姓的粮食象水火一样多,那么百姓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仁爱之心。D.这段话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制民之产,百姓物质富有的的重要性。(2)孟子在这段文字阐述的是什么道理?

30.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注释]①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孙丑认为真理是很高很美的,但不能远离现实,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否则人们就难以每日勤勉地追求真理。

B.孟子认为学习道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困难或目标的高远而降低标准。孟子还举了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C.孟子认为善于引导的人要以身作则地激发别人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要注重传授的方法,要给人留有消化和理解的余地。

D.孟子认为君子只要站在路的中间,为别人作出榜样就可以了。有能力的人自然就会跟着去做,没有能力的人谁也没办法。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道而立”的理解。(3分)

3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②?今夫弈之为数③,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告子上》

[注] ①“或”同“惑”,怪。②大王即使他有善意萌发出来,我又拿他有何办法。③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两个比喻进行论证。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第四篇:《孟子》教案

《孟子》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教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五篇:《孟子二章》教案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pàn,通假“叛”)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 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 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 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记下来。

第2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留的背诵作业。

二、朗读本篇。注意字音:畎(quǎn)傅说(yuè)鬲(gé)奚(xī)拂(bì)士 再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本篇。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词语“发”:兴起。“于”:从。“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的水沟;“亩”,田埂。“举”:选用,这里意为被选用。“版”:通假“板”,筑墙的夹板。“筑”:筑墙用以捣土的杵。“士”:狱官。“海”:指海滨。“市”集市。2.内容

提问一 第一段举出的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是什么? 讲解 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获。提问二 这段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讲解 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议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其议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词语 “故”:因此。“将”:想要,打算。“降”(jiàng):降下。“于”:到,给。“是”:这。“也”:表停顿。“必”:一定。“苦”:使动用法,意为使……困苦(苦恼)。“劳”:使动用法,意为使……劳累。“饿”:使动用法,意为使……饥饿。“空乏”:指资财缺乏。“身”:自身。“拂”:违背,逆。“乱”:扰乱。“所为”:做的事;“为”:做。“所以”:用来……的。“动”:触动,影响。“忍”:使动用法,意为使……能忍耐,使……坚韧。“曾”:通假“增”,增加。“益”:增加,补助。2.内容 提问一 从论说文的角度看,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的内容是说明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意即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番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动诸方面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提问二 本段与上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讲解 本段所说的这个观点是以上段的事实为依据归纳而出的。

第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1)于心,衡(2)于虑,而后作;征(3)于色,发(4)于声,而后喻。入(1)则无法家拂士,出(2)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词语、句子 “恒”:经常。“过”:过失,错误。“然后”:这样以后。“困”:困苦。(1)(3)“于”:在。“衡”:通假“横”:横亘。(2)“于”:被。“虑”:思虑。“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作”:兴起,愤发而起。“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征”,证验;“色”,气色,脸色。“发”:显现。(4)“于”:从。“喻”:明白,这里意为被人了解。“入”:指在朝内,国内。(1)(2)“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假“弼”,辅正,辅佐。“出”:指外部,国外。“者”:指国家。“亡”:灭亡。

2.内容 提问 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阐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经验教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丧失掉警觉之患。第四段 “然后知生(1)于忧患,而死(2)于安乐也。”1.词语“知”:知道,懂得。“生”:生长,生存发展。(1)(2)“于”:在。“忧”:忧虑。“患”:患难。“而”:连词,前后是并列关系。“死”:死亡,灭亡。“安乐”:安逸享乐。“也”:表肯定。2.内容 提问 最后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讲解 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全文内容提问 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讲解 孟子文中所言在两个问题上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另开生百;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戒,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论证特点 提问 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解 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设例证明中心论点的前后两个部分,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本文的论证方式则是先以大部分篇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再以一简炼的排比句,概括说明“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1.的。“三里之城”。2.代词。“环而攻之而不胜。”3.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助词。“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以1.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以天下之所顺。”

于1.从。“舜发于畎亩之中。”2.达到,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被。“衡于虑”。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 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战中)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们的齐心协力。(比如)一个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的时令相助,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因为有利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啊。(又比如一座城)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锐利不牢固,粮草并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却弃城逃遁,这就是因为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齐同。因此说,让百姓住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边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国君能得到众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就很少得到相助。相助的人少到极点,那就要众叛亲离。相助的人多到极点,那么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用天下归附的力量去攻打那众叛亲离的人,(那还能不胜吗?)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是从田间地头兴起的,傅说是从筑墙捣土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僻地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市上被举用。因此(可见)上天打算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遭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番劳累,使他的肚肠挨受饥饿,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扰,用这各种痛苦来触动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毅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弥补他的不足。人经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扰,思绪被阻塞,然后,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在脸色上显现出来,从谈吐中表露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诤谏辅佐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就会衰亡。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虑患难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贪安图乐则会导致灭亡

下载1孟子三则 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孟子三则 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

    《孟子二章》教案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

    《论语》《孟子》教案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专题三:仁者爱人 课题:《仁者爱人》 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www.5y kj.co m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球溪高级中学 陈丽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复习教案 主备课人:齐新华 复备人:九年级语文组 审核:王福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

    孟子两章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

    《孟子》两章教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