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第一篇:《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备课人:陈志宏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齐桓晋文之事》。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对话就是一种论辩。一讲到论辩,人们就会想起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苏格拉底身上,这位哲学家自诩为雅典的罗蒙,成天蓬头赤足,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记录了这位辩论大师辉煌的辩论业绩。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中也记录了许多的滔滔雄辩。我们古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孟子身上。《孟子》七篇,则记载了这位儒学亚圣的辉煌的辩论业绩。如果说在西方的唇枪舌剑之中,产生并发展了对西方文化传统产生经久不衰影响的辩证法精神,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唇枪舌剑之中,则发展了对东方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庄暴见孟子》就是这样的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

课文两段文字实际上就是两段对话。第一段是庄暴见孟子,也就是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主体应该是第二段,也就是孟子见齐王,孟子和齐王的对话。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段。学习古文,我们总是要从正音读开始(板书:正音读)。请大家齐读第一段话。同学们看一下,一二三句怎么读?(三组同学分别读)1.王语暴以好乐。2.好乐何如?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可见本文当中有一个字需要尤其引起我们注意就是一个“乐”字。除了正音读以外,还要辨词义。(板书:辨词义)一般来说,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它的字形和我们今天相近,很熟悉,但是它的字义我们却是比较陌生的,这些词要尤其引起注意。还要明文法。(板书:明文法)明文法主要指一些词法、句法。比如第一段中间,你认为哪些句子的句法就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呢?

[明确] 暴见于王。见:接见。于:被。是一个被动句。王语暴以好乐:倒装句。除了正音读、辨词义、明文法,还要察语气。(板书:察语气)比如第一段中间。“好乐何如?”这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读的时候调子应该上扬。(齐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揣测语气。(齐读)[活动] 齐读第一段。

[提问] 这一段写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段对话在整个论题中起一个什么作用?在整个文章当中庄暴为什么来见孟子?他有事要找他,什么事情啊?一个什么字啊?(好)好,爱好。一种行为,谁的行为呢?齐王。齐王爱好什么呢?他到底为一个什么话题来的?(好乐的乐来的,这才是论题)(板书:论题 乐)

[提问] 这个论题有没有难度呢?我们从句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 暴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的。所以这一句话一方面反映出这个话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下文孟子论辩的高超。[提问] 那么孟子对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谁把这个句子给大家翻译一下?为什么孟子这么回答呢?因为儒家讲究礼乐治国,重视音乐的政治效果,他们把礼、伦理、音乐看做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这三位一体的东西都和仁政血脉相关。(板书:儒、礼乐、仁政)所以孟子说齐王非常爱好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但是道理他有没有对庄暴讲?(没有)这个道理他将放到什么地方去讲?(第二段)2.学习课文第二段 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二段。

[提问] 第二段“乐”字出现了多次,数数看大概有多少字?(24次)同学们再看一下,一共出现24次,每一个地方它的读音是不是一样?用法是不是一样?能不能讲讲规律?什么时候读乐,什么词性?在什么时候它不读这个音?它做什么词?

[明确] 当它作名词的时候读yue,作动词的时候也读yue,是欣赏音乐的意思。当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就读乐,是快乐的意思。[活动] 齐读第二自然段。(或齐读以下句子。4.今之乐犹古之乐也。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6.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以下抽生分别读:7.臣请为王言乐。8.今王鼓乐于此。9.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齐读:10.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在论辩当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双方在一些枝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迅速的指明对方的要害,抓住这个问题一攻到底,孟子见齐王,他采用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后者)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孟子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直接就把论题提到齐王的面前。

[提问] 孟子一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把庄暴见齐王讲的话拿过来问齐王。并且齐王一听到孟子这个回话,他的态度怎么样?(变色)变成什么色?为什么变色? [明确] 紧张、心虚、羞愧。以羞愧为主。[提问] 为什么羞愧不好意思呢?

[明确] 因为他好的不是一种治国之乐,而好的是一种世俗之乐。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是不一样的。先王之乐比如尧舜时候的音乐,政通人和,治世之乐。而世俗之乐是乱世之音,黄色小调,流行歌曲,最为儒家所不齿。所以孟子跟齐王的对话,一问一答,从辩论的艺术来讲是一种攻齐要害的方法(板书:攻其要害)。辩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避实就虚,比如你对人家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的时候就巧妙的这么做。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要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志在必胜。那么孟子见齐王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攻其要害的方法或者叫做避虚就实法(板书:避虚就实法)

[活动] 把这一问一答齐读一下。左三排读问,右边三排读答。师读旁白。

[提问] 齐王的表情说明他懂得两者的区别,所以他恼羞成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孟子正面的说理有没有效果?那他怎么办呢?我们看看孟子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说理艺术。他能不能让齐王感到难堪?不能,不能难堪,他要挽回难堪的气氛,那么就反过来,不说你不好,反过来还要对齐王恭维一番。他是如何恭维他的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提问] 但我们看一下孟子在这里表扬齐王的这句话,“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他所使用的概念和齐王使用的概念同不同?

[明确] 不同。齐王的概念是“先王之乐”、“世俗之乐”,是从性质和内容来分的。孟子说的“古今之乐”是从时间上来分的。貌相似,实不同。“今之乐”也好,古之乐也好,它都有庄重严肃,和庸俗轻佻之分。在逻辑上实际上孟子使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方法。偷换概念不大好听,我们把它换一个词语,在成语当中讲互相代替的词语叫什么?(板书: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提问] 孟子的蓄意周旋,借题发挥,果然引起了齐王的兴趣,于是齐王情绪好转了,你们看哪一句话看出来齐王情绪好转了? [明确] 可得闻与?

[活动] 我们把孟子与齐王对话的第二回合,这一答一问再读一下。请左三排答,右三排问,注意语调。[活动] 生读:甲:“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乙:“曰:可得闻与?” [提问] 按常理来说,孟子这个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大道理了。但是孟子又两次对齐王发问,怎么发问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一问什么?(“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二问什么?(“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赏析] 这里我们注意到孟子的转换话题法多么巧妙啊。其实他已经悄悄的不知不觉的两次转换了话题。第一次由“先王之乐”,“世俗之乐”转到了“今之乐”和“古之乐”。第二次又由“今之乐”和“古之乐”的“乐”转移到“臣请为王言乐”这个“乐”。这个乐是什么乐呀?欢乐快乐。欢乐快乐是人民的一种态度,感觉,这样就悄悄地把一个音乐的论题转移到了政治的论题上。(板书:音乐——政治)。所以这个“乐”字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它有的时候谈论的是音乐,有的地方他讲的是一种欢乐,人民欢乐这样一种态度的问题。

孟子的更高明的地方,还在这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发问上。他步步地诱导对方,诱导齐王,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他自己的阵地,而纳入到自己替他设下的网中。这样的方法,这二问二答,在论辩的艺术中叫引蛇出洞(板书:引蛇出洞)。还没有入洞,还没有完全接受孟子的观点。所谓出洞也就是离开他自己的阵线来到孟子为他设下的轨道中。引蛇出洞事实上就是一种诱导就范法。(板书:诱导就范法)[小结、活动] 我们学了《齐桓晋文之事》,知道齐王主张以武力来争霸天下,以战来称霸,而孟子、儒家是主张仁政、王道。他们两可以说大相径庭,如果正面来说能不能接受呢?不能。势必要引起对方的抵触。所以孟子不这样做,绕开这个话题,迂回曲折,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兴趣上、情绪上、心理上调动对方的兴趣,使对方不知不觉,慢慢离开他自己的阵地,投入到孟子设下的网中,这样的论辩艺术是非常的高明的。让我们把这两问两答再来读一遍。男生读问,女生读答。(独乐乐……不若与众)

[活动] 这样做就使孟子在论辩当中始终牢牢地掌握着主动权,现在说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下面我们看看孟子是如何说理的。从“臣请为王言乐”开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读到课文的最后。

[点评] 同学们越读越快了。确实我们知道孟子的文章喜欢采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形成说理特有的气势,如长江大浪,奔腾而下,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读出节奏。但是读出节奏不等于越读越快。这一点我们要把握住。

第二个我们要注意语调。同学们刚才还没有完全把语调读出来。请看,六七八九句这几句的语气应该怎样读?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猜测的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猜测的语气。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要像控诉一样。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

[诵读提示] 这个语气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责难的语气不要求对方回答,要读出控诉来。疑问的语气表示猜测,也不要求对方回答,但要读出心中的猜测来。[讲解]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刚才这段文字的方法,孟子在这儿没有采用从逻辑上进行说理的方法。而是采用形象的描绘法给我们描绘了几幅图景?几个镜头?(两副图景、四个镜头。)哪一个镜头和哪一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二个镜头和第四个镜头也是一样的。)但是哪些镜头他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和三四个镜头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的表情集中在哪几个词语上?(疾首蹙颚——疾首就是头痛,蹙就是收紧。)——好比一个人非常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会是这种表情。为什么水深火热呢?因为暴政,国君穷奢极欲。劳民伤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去鼓乐奏乐,排场多大呀?吹钟鼓管乐之音。仪仗队,羽毛之美。但是劳命伤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他们路上相遇一个一个都是皱着眉头,怨声载道。这是第一副画面。第二副画面:举欣欣然有喜色——喜洋洋的。为什么喜洋洋?国君不是还是在打猎吗、还在鼓乐吗?做的事情一样啊。为什么百姓就欣欣然有喜色了呢?人民安居乐业,保身立命。那么他就会祝愿自己的国君健康长寿,不然他免得又碰到一个暴君,重新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提问] 这种说理方法是什么说理方法呢? [明确] 采用了对比展开,形象描绘的方法。(板书:对比展开法、形象描绘法)[小结] 它给我们展开了哪两副图景,总结一下。比如老百姓在路上奔走相告,怨声载道。(板书:民怨载道图。)

还有一副图呢?他们互相拿着酒杯给祝愿国君健康长寿,上下表现一种政通人和,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叫做黎庶安乐图。(板书:黎庶安乐图。)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读的时候就注意我们刚才谈到的这几点,我们都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把它再现出来。我们再读一遍。请三排的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另三排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第二个镜头,我们注意到在一副画面结束以后每一次都有一个及时的总结。哪一句话是总结的?(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这一句应该大家一起读。为什么要总结呀,在说话到一定的时候,用简明的扼要的话,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从逻辑上来讲就是一种及时的归纳。它有助于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得更加的概括,更加的鲜明。这种归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归纳大家一起读。

第三个镜头还是这三排同学读。第四个镜头这三排同学读。最后在一起概括。读的时候控诉的时候面对的时候转过来。如果是疾首蹙额,就要真的疾首蹙额。笑嘻嘻那就不对了。但是反过来,如果是喜洋洋的话,你也应该欣欣然表现出来。就不能换成疾首蹙额了。还要注意语调。[活动] 生读。

[点评] 有同学在读的时候已经开始把表情表现出来了,但是还不到位,我再请四位同学来读。

[小结] 大家看这四位同学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把表情全部都读出来。没有。欣欣然好象太凝重了吧。很严肃,不像欣欣然的样子。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国君同样的鼓乐田猎,百姓的反映却完全不同呢?每副画面后面都点出了形成截然不同的原因了。帝王一个人的穷奢极欲如果建筑在万民的痛苦之上就会出现民怨载道的场面。为什么原因呢?不与民同乐。反之,他虽然还是这样,老百姓安居乐业,那就黎庶安乐。这是因为,他能与民同乐。[提问] 孟子在这儿已经用这样两幅非常形象的画面为我们说理,那么我们的说理就是通过什么来领会的呢?这种说理的力量,这种论辩的艺术,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的说理。这样的说理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要采用形象的说理方法呢?

[小结] 固然我们知道议论文要讲究逻辑说理。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使立论牢不可破,但是在对话体的议论文中,逻辑思维就有局限性了。它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容易使双方的情绪过于地对立。而太凝重的情绪又使对方不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德国有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经讲,“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感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颤抖一样。”说明黑格尔的逻辑思维里头使他感到一种高度的凝重感。那么如果说话一进入这样的境界,就难免会影响说理的力量。而孟子的高明就高明在他有抽象说理,但是他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及时的插进了形象的说理,这样就使得整个说话的过程充满了活力,既严谨,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而形象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他又及时的用事实,用结论为自己的形象的画面作一番逻辑上的小结和归纳,所以在形象说理的过程中他还是同时注意了逻辑思维的力量。这种说理的艺术确实是非常高明。到这样为止,上面两种事实,两副图画的鲜明对比,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引出来了。这个结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活动] 齐读: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提问] 什么叫王?

[明确] 称王,实行王道。也就是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以仁政为本。以仁政为本就要与民同乐。(板书:与民同乐)实行王道,与民同乐。孟子的结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齐王当然也就折服了,束手被擒,一面是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论证严密。(板书:论证严密。)另一方当然就乖乖地束手被擒。

[小结] 下面我们把孟子的这种说理艺术再来揣摩一下。看起来课文的第二段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是孟子在这几个回合之间表现出了多么高明的论辩艺术啊。其实他和齐王之间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5个)先看第一个回合,攻其要害,从对话上来讲,实际上就是抓住其中的一问一答。第二个回合,李代桃僵,抓住了其中的一答一问。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抓住其中的两问两答。下面对比展开,形象描绘则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鲜明展开的画面。不要指望你的对手在一下子就被你打到。这个对手不具有真正的论辩艺术。泰森和霍利非尔德的世纪拳击较量打了11个回合。这样的回合才过瘾。孟子和齐王之间也是这样,齐王要坚信霸道,孟子要宣扬他的王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信服呢?就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较量达到了他的目的。

[活动]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了,尤其要注意四副画面。四副画面我们读的时候要这么读:第一副画面每排左边的同学读,第二副画面全右边的同学读。读的时候你们两两相对。请注意表情不要交替搞错了。还要注意语调、也要注意气势,但这个气势不等于是一起把它抢到底。抑扬顿挫,这样才能使对方在思考之余接受你的观点。(他日……末尾)

[点评] 刚才读的时候有的同学又越读越快了。请注意,语调,这是我们应该牢牢注意的。刚才我们讲了今天作为一篇对话体议论文中的主要的论辩艺术。那么到这一步,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出来了。(板书:结论)。与民同乐,作为论辩艺术,我们把握了他的高明的说理的技巧,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还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今天的课上还没有解决。请看左边的黑板,这些要求。本篇课文的正音读,同学下课以后要整理这些词语:乐、王、为、与。辨词义,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以这些词语为重点适当地补充一下,还包括一些固定的结构。明文法有词法有句法,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指一些句式。比如一些省略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察语气,本篇课文有很多的疑问句,有询问句,有选择问,有是非问。还有表示无疑而问的,比如表示揣度的、表示责难的。其他还有一些别的语气。在诵读之中这些地方都应该作为重点。这四个内容作为今天的作业请同学自行整理。[小结] 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把说理艺术发挥到极至。其实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对话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展开,只是我们有时候还没有觉得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辩论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永远开放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懂得了孟子的说理艺术。我们把他拿过来,让我们也大胆地走向论坛吧。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儒 论题: 乐(音乐——政治)正音读 礼乐 攻其要害(避虚就实法)辩词义 仁政 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明文法 论证 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法)察语气 与民 民怨载道图(对比展开法)同乐 结论 黎庶安乐图(形象描绘法)

第二篇:庄暴见孟子(网友来稿)-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二、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又一次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归纳重要词汇。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统一问题答案。

(三)研读课文,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探究学习: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罪”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3、“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4、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5、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五、练习巩固

1.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第三篇: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案

一、教学设想

1、课文把握: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入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

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

2、学习本文时,要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作一些了解。

3、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 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

4、要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教学步骤

1、通读全文,利用注解,粗解课文。有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留待讨论。

2、质疑答疑,疏通语言。

3、了解思路: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引子。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秦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

第一层,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第二层,强化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第三层,描述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第四层,升华主题,强调与民同乐的思想。

4、亮点探究

(见仁见智,畅所欲言,质疑解疑,交流提高。以下答案要点只不过是一种参考意见罢了。)(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有三种解释: 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

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从实质说,孟子在这里有一点偷换概念之嫌,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从后文看,应该理解为,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道理? 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

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表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高超谈话技巧。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5、完成课后作业。

第四篇:《庄暴见孟子》 教案

《庄暴见孟子》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 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接见 C父子不相见 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 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 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 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 如果 D无以,则王乎 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 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 列举 E举大计亦死 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 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1.王语暴以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 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略)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江总书记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

《庄暴见孟子》课后练习译文(网友来稿)

《礼记.乐记》选段译文

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及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②比:随着、顺着。《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下顺从也。”乐之:乐读如yuè,做动词用,全句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怎样变?《乐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变化,用乐器演奏之。③干戚羽旄:按《乐记》郑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斧(兵器)。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尾,旄指旄牛尾。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④由:因缘、缘故。此句硬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或者说,以乐为目的,音产生了新的东西。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

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①。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②;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③;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

①声成文:《正义》解释说:“清浊虽异,各见于外,成于文彩。”“文”释为“文彩”,义仍不明。文就是文章的文,声能成文是由于声的清浊变化有规律,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组织,不再是简单的声了,就如同文章不再是单个的字母一样。②正:《乐记》作政。正同政。以下同。③乖:背戾,不和谐。《说文》:“乖,戾也”。

译文: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生成的。感情在心里冲动,表现为声,片片段段的声组合变化为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称为音。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①。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②。唯君子为能知乐③。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⑤。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⑥,非极味也。清庙之瑟⑦,朱弦而疏越⑧,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⑨,尚玄酒而俎腥鱼⑩,大羹不和(11),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12)。

①伦理:关于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准则。又称伦常、人伦、纲常等。②众庶:此处指普通百姓,或谓之民。众庶犹言众民。按《说文》及《尔雅》等,庶的本意为众,不可作民字解。六经中有庶人、庶民、民、百姓等语,用法是有区别的:庶人与民的区别是在官为庶人,在野为民。百姓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士甚至大夫,只有把众庶中的庶字当作是庶民二字的省称时,众庶才能释为众民。③君子:有道德、有知识的人。《乐记》孔颖达解释为“大德圣人”,即有大道德的圣人。六经中君子一词的含意很混乱,有时泛指统治阶级,不包括在下位的普通民众;有时又与地位无关,循礼行事,仆隶可称君子,如《礼记·檀弓》记载的“曾子易箦”的故事,曾子把执烛童子(幼仆)称为君子等。具体含意当视文义而定。《乐书》这句话中的君子是指有知识深明乐理的人。④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备:完备。⑤几:近。《尔雅·释诂》:“几,近也。”如《礼记·聘义》说:“日几中而后礼成”。⑥食(sì,寺)飨(xiǎng,享):食通饲,飨通享。《正义》说:“食飨谓宗庙祭也”。误。宗庙之祭有大祭、小祭,小祭只飨神,无食义。大祭祀祭毕还要把飨神之物(牲肉酒醴之类)飨宾客,合称为飨祭。单言后者则称大飨,才有食义。而“食飨之礼”中的食飨二字含意广泛得多,凡以酒食待客均称为食飨,规模小的为食,大的为飨。包括丧祭中的飨食以及其他吉礼中的飨客如乡饮酒、射、加冠、婚、朝聘等礼中以酒食飨客的部分,都称为食飨之礼。⑦《集解》引王肃语说:“于清庙中所鼓(按:同奏)之瑟”。清庙,周天子祭祀七庙之一。《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这是一种说法。另《乐记》郑玄注说:“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孔颖达疏也说:“清庙之瑟,谓歌《清庙》之诗所弹之瑟。以前说为长。⑧《乐记》郑玄注说:“朱弦,练弦,练则声浊;越,瑟底孔也,画疏之使声迟也。”按:练就是捣练,丝经捣练,除去丝胶,生丝变为熟丝,柔韧性更强,同时,固有频率变小(音低而浊)。所以朱弦就是红色熟丝的意思。画疏二字不可解,孔颖达疏说是指疏通。瑟底加孔,疏通瑟底气流使与弦共振,声音变得迟缓,与义可通,然而画疏何以能释为疏通,终不可解。因此,不必理会郑注,可直接以孔疏解释:疏越为疏通气流之孔,或释为通气孔。⑨大飨:《乐记》郑玄释为祫祭先王,误。比如五年一次的禘祭,与祫祭同称殷(盛的意思)祭,也是大飨。又《正义》说:“大享(按同飨)即食飨也。变‘食’言‘大’,崇其名故也”。这也是错误的。食享不极味,大享尚玄酒,这是二码事,不可混淆。若食享就是大享,二句话完全合在一起说,不必要分为两层了。大飨指郊天与宗庙之祭等大祭祀中的飨食宾客,其中有玄酒之设,而一般食飨是重礼不极味,但不一定设玄酒,所以于食享只言其不极味,于大飨才说尚玄酒。⑩俎:盛肉食的木盘(切肉木板亦谓之俎,此文指盛肉具)。腥:肉未熟为腥。如《论语·乡党》说:“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全句的意思是:大飨中要有盛生鱼的俎。(11)大羹:肉汁羹。参见《礼书》注。不和:不调合五味。(12)好恶:喜好与厌恶。人道:《正义》释为人之正道,《礼记·丧服小记》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译文:凡音,是在人心中产生的;乐,是与伦理相通的。所以单知声而不知音的,是禽兽;知音而不知乐的,是普通百姓。唯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详细审察声以了解音,审察音以了解乐,审察乐以了解政治情况,治理天下的方法也就完备了。因此不懂得声的不足以与他谈论音,不懂得音的不足以与他谈论乐,懂得乐就近于明礼了。礼乐的精义都能得之于心,称为有德,德就是得的意思。所以说大乐的隆盛,不在于极尽音声的规模;宴享礼的隆盛,不在于肴馔的丰盛。周庙太乐中用的瑟,外表是朱红色弦,下有二个通气孔,毫不起眼;演奏时一人唱三人和,形式单调简单,然而于乐声之外寓意无穷。大飨的礼仪中崇尚玄酒,以生鱼为俎实,大羹用味道单一的咸肉汤,不具五味,然而,在实际的滋味之外另有滋味。所以说先王制定礼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的嗜欲,而是要以此教训百姓,使有正确的好恶之心,从而归于人道的正路上来。

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①,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②,礼胜则离③。合情饰貌者④,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⑤,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⑥;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⑦,义以正之⑧,如此则民治行矣⑨。

①以下四段为《乐论》章,论礼乐同异。《正义》解释头两句的意思说:“夫乐使率土合和,是为同也;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也”。②流:流移不定,这里是庄重的反意词。全句的意思是:乐胜则和合太过,使各阶层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了。③离:《集解》释为“离析而不亲”。④合情:和合人情。饰貌:整饰(饬)行为、外貌,使保持等级界限,不相混淆。⑤《正义》解释说:“文谓声成文也。若作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并和,是乐和民声也。”乐文释为乐的文采,同释为谐同,误。乐文与上句礼义对言:礼义指礼的精义,乐文指乐的外部形式。“礼义立”、“乐文同”是指统一礼乐制度的意思。同释为相同。乐不相同,则人情不通,上下不和。⑥不肖:《正义》释为愚,不妥。肖,似也。不肖谓不似。贤不肖谓贤与不肖贤,即贤与不贤。所以不肖即不贤。如《礼记·中庸》说:“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颖达疏说:“变知(智)称贤,变愚称不肖,是贤胜于知(智),不肖胜于愚也”。⑦仁:儒学倡导的优秀品质之一,含意很庞杂,故孔子论仁,常因人因事而异,包括了智、勇、恕、忠、孝、恭、信、宽等各种内容,但最主要的是爱,《说文》说:“仁,亲也”。徐铉解释说:“仁者兼爱”。《墨子·经上》说:“仁,体爱也。”《国语·周语》说:“博爱于人为仁”。孔子也说:“仁者爱人”等。⑧义:《说文》中徐铉说,义“与善同意”。《墨子·经上》说:“义,利也”。孙诒让引《孝经》唐明皇注说:“利物为义”。⑨民治:就是天下之治,民治行矣;意译就是:达到(实现)天下大治了。

译文:所以,先王制礼作乐,人为的加以节制„„用礼节制民心,用乐调和民气,以政治推行之,刑罚防范之。礼乐刑政四者都能发达而不相孛乱,帝王之术也就完备了。乐的特性是求同,礼的特征是求异。同使人们互相亲爱,异则使人互相尊敬。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和合人情,使相亲爱,整饬行为、外貌,使尊卑有序,便是礼乐的功用了。礼的精义得以实现,就贵贱有等;乐事得以统一,则上下和合,无有争斗;人们好恶分明,贤与不贤自然区分开来;用刑罚禁止强暴,以爵赏推举贤能,就会政事均平。以仁心爱人,以义心纠正他们的过失,这样就会天下大治了。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⑩。大乐必易(11),大礼必简(12)。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13),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14),诸侯宾服(15),兵革不试(16),五刑不用(17),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18)。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11)易:简易。指乐器简单,曲调变化少。(12)简:通俭。《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大礼保留着原始的质朴性,所以礼尚俭。(13)揖让治天下:言其无所事事而天下得到治理。君主不施刑罚、威仪,无所为而天下治。终日但作揖、礼让而己。(14)暴民:强暴之民,即富于反抗精神的老百性。不作:不能发作,无以施其强暴。(15)宾服:《乐记》郑玄释“宾”为“协”,《说文》解释:“协,众之同和也”。《尚书·尧典》有“协和万邦”是其典型用法,宾服释为协和而且服从,《尔雅·释诂》:“宾,服也。”宾、服都是服从的意思。(16)兵革:兵指兵器,戈矛之属;革为甲胄之属。兵革泛指军用器械或兵事。试:《乐记》郑玄注说:“试,用也。”(17)五刑:墨、劓、宫、刖、杀。按照《周礼·秋官·司刑》的解释:墨刑就是黥面,“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劓刑是“截其鼻也;”“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刖刑就是“断足也”;杀就是死刑。又《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是墨、劓、剕(feì,去声,非)、宫、大辟。剕就是刖,大辟即杀刑。郑玄说周朝时,刖刑改为膑(bi,去膝盖骨),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可知战国仍是这种刑法。由于《吕刑》中说五刑三千,包括了刑法的所有条目,所以《乐书》中五刑是泛指所有刑法。(18)乐达:乐读如月,达谓发达,完美、隆盛貌。前段说:“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以上数款为乐达的表现。

译文:乐是自人心中产生的,礼则是自外加于人的。正因为乐自心出,所以它有静的特征;礼自外加于人身,其特征则是注重形式、外表。因而大乐的曲调、器具必甚简易,大礼必甚俭朴。乐事做得好了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所谓揖让而治天下,就是指的以礼乐治天下。强暴之民不起而作乱,诸候对天子恭敬臣服,甲兵不起,刑罚不用,百姓无有忧患,天子没有怨怒,这样就是乐事发达了。调合父子之间的亲情,申明长幼之间的次序,使四海之内互相敬爱。天子做到这些,算是礼事发达了。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15),礼以地制(16)。

(15)《乐记》孔颖达的解释是:“乐由天作者,乐生于阳,是法天而作也。”乐生于阳的意思就是乐属阳;法天而作就是按照天的形象缔造乐。天以和气化物,乐也是以律吕的调和产生的。如此“乐由天生”中的“由”字释为依据、按照,硬译为乐是按照天的榜样构造而成的。(16)《乐记》中孔颖达解释说:“礼以地制者,礼主于阴,是法地而制”。也是把礼乐与阴阳学说相附会,认为乐属阳,礼属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乐法(象)天,礼法(象)地。法地就以地为法,为榜样,如地有山川丘陵,礼也仿照这种情况,把人分成尊卑贵贱,高低不同的若干等级。所以“礼以地制”中的“以”也释为按照、依照,与“乐由天作”中的“由”字同义。

译文:乐是模仿天地的和谐产生的;礼是模仿天地的有序性产生的。和谐,才能使百物都化育生长;有序,才使群物都有区别。乐是按照天作成,礼是仿照地所制。

仁近于乐(11),义近于礼(12)。乐者敦和(13),率神而从天(14);礼者辨宜(15),居鬼而从地(16)。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17)。

(11)正义》解释说:“春夏生长万物,故为仁爱。乐主淘和万性,故仁近于乐也”。(12)正义》解释说:“秋则杀敛,冬则蛰藏,并是义主断割。礼为节限,故义近于礼也。(13)敦和:敦厚和同。(14)率:遵循、顺服。有敬义。(15)辨宜:分辨其宜贵宜贱。“辩”,《乐记》作“别”,通。(16)居鬼:《乐记》郑玄注说:“居鬼,谓居其所为,亦言循之也。鬼神,谓先圣先贤也”。(17)官:《乐记》郑玄注说:“官犹事也。各得其事”。

译文:乐能陶化万物,与仁相近,礼主决断,所以义与礼相近。乐使人际关系敦厚和睦,尊神而服从于天;礼能分别宜贵宜贱,敬鬼而服从于地。所以圣人作乐以与天相应,制礼与地相应。礼乐详明而完备,天地也就各得其职了。

五帝三王乐:古人对五帝三王说法不一:其一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夏禹、商汤、周文王为三王;其二认为,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参见《史记·五帝本纪》序《正义》)。此外儒者还由《礼记·月令》把太昊(伏牺)、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称为五帝(五方帝,各主一方),夏禹、商汤、周文为三王(《孟子·告子下》)等。又有把周文、武二王合为一王者。由以上诸说,五帝三王之乐应指自伏牺氏以来至周初的古乐。《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伏牺氏乐不详,朱襄氏(神农别号)时作五弦琴,葛天氏歌八阙,阴康氏作舞,黄帝作《咸池》,颛顼作《承云》,帝喾作唐歌,尧乐《大章》,舜作《九招》、《六列》、《六英》,禹作《夏籥(yuè,跃)》(一说乐名《大夏》,以籥伴奏)、《九成》,汤作《大护》,周武王作《大武》。《列子·周穆王》篇晋·张湛注文说:“《乘云》,黄帝乐;《六莹》,帝喾乐;《九韶》,舜乐;《晨露》,汤乐。”《汉书·礼乐志》说:“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汤作《濩》,武王作《武》。”《周礼·春官·大司乐》郑玄注说,黄帝乐名《云门》、《大卷》,尧乐名《咸池》,舜乐名《大》,禹乐名《大夏》,汤乐名《大濩》,周武王乐名《大武》(以上乐名中“招”、“韶”、“”三字通,“护”、“濩”二字通)。同书贾公彦疏引《孝经纬》说:“伏牺之乐曰《立基》,神农之乐曰《夏谋》”;又引《乐纬》说:颛顼乐名《五茎》,帝喾之乐名《六英》;引皇甫谧语说:“少昊之乐曰《九渊》。”这些说法不同的原因是古乐有的一乐多名,如贾公彦考证《大卷》就是《大章》等,再者古乐失传,学者各承师说,难免以讹传讹(《周礼》虽载有六代乐名,战国时已有许多失传,故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此时惟存《韶》、《武》两乐而已。

备注:以上材料原本来源于网上,是剪接自刘洪涛先生译注的《乐书》。里面的原文基本上来自《教学参考书》,今在此与大家共享。

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管龠之音()

疾首蹙頞()()

羽旄之美()

...可得闻与().2、解释下面加点词。(1)见 ①庄暴见孟子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③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④居有日,扁鹊复见

.⑤诚恐见欺于秦 .(2)以 ①暴未有以对也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③以啮人,无愈之者 .④无以,则王乎 .⑤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3)直 ①直好世俗之乐耳 .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3、解释下面加点词。①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②兄弟妻子离散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翻译下面句子。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

―――――――――――――――――――――――――――――――――――――

二、内容分析。

(一)第一自然段。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正面提出论题。

B、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制造议论悬念。

C、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D、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二)第二自然段。

1、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答。

―――――――――――――――――――――――――――――――------------――――――――――――――――――――――――――――――――――――― 2、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理由是什么?请简析。

――――――――――――――――――――――――――――――――――――― ――――――――――――――――――――――――――――――――――――― ――――――――――――――――――――――――――――――――――――― 3、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欢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其理由至少有二。请简析。

①――――――――――――――――――――――――――――――――-------②――――――――――――――――――――――――――――――――--------

答案:一1yuè cù è máo yú 2(1)拜见;接见;看见;进见;被(2)来;把;如果;同“已”,停止;用来;凭(3)同“只”,只是;笔直;同“值”,价格;挺直 3达到;妻子儿女;之乎,这件事吗 4(1)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2)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二

(一)D

(二)1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可见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一般有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2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①“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②以上两件事,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而最后的结论是:与民同乐。

《孟子》简介

郭预衡

阅读《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一书虽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却也能够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篇列传,包括十几个人,始于孟子,终于墨子,是一篇战国学者的合传。重点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马迁对孟子尤其尊重,开头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在这篇包括十几个人的列传中,司马迁独对孟子如此赞叹,可见他对孟子的重视,不同一般。

据这篇列传,孟子的生平事迹大致是:孟子,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为子思(孔子孙孔)的弟子(一说是再传弟子)。他曾经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都没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不管孟子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都算是孔子学说的嫡传,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朱熹《中庸章句序》称孟子受学于子思,而子思受学于曾子。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孟子》一书称述曾子之处也较多,说孟子之学源于曾子,也未尝不可。

孟子继承了孔门这一派的学术,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太符合社会实际了。当时最合时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尽管如此,孟子却无法转移当时的社会风气。退而著书,实不得已。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孟子讲人性本善,是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起的。《公孙丑上》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就是说,这种“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既然人人都有,也就人人都可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推论下去,自然可以得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结论。《告子下》就说:“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则当时的诸侯自然都可以成为“圣君”,都可以推行“仁政”了。孟子“言必称尧舜”者,是以尧舜时代的仁政为标准的。但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孟子未必清楚,他只是虚构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而且说得相当具体。例如《梁惠王上》讲到“发政施仁”的时候,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所谓仁政的一个理想轮廓。

这一套理想虽多属虚构的,但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当时的现实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面对这样的现实社会,孟子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

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这是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这样的思想是从孔子那里承袭下来的。不过,到了孟子,更为强烈。《尽心下》甚至有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认为民贵君轻,社稷也可变置。这是新的观念,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新的变革,这比《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史墨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又进一步。说“民为贵”,“君为轻”,这是前人所不曾说,后人也不敢说的。和同代各家相比,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宣传贵士,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

《孟子》很有自己的特点。

1善于论辩。前面说过,《孟子》并非全由孟子自著,而善于论辩,则全书皆然。当时公都子曾问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见《滕文公下》)“不得已”而“好辩”,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告子上》之辩人性,《滕文公上》之驳许行,都可为例。其驳许行有云:“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像这样的一问一答,形式上仍是对话体,和《论语》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但这样的对话,又和《论语》有所不同。《论语》的对话,多是侃侃而谈,这里则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这是《孟子》文风的一个新的特点。

2极有气势。这也和时代有关。战国之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说话比较随便。虽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于掌而谈。写成文章,多有气势磅礴的特点。孟子虽非一般的游士,而周游列国,也不免要游说的。他在《尽心下》里就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也与孟子的个人修养有关。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谈到“大丈夫”的人品时,还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样的修养,也就无所畏惧。在《公孙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看来,《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当时的游士之辞,虽然都能放言无惮,而《孟子》之文,则又自有个人修养的特点。

3富于形象。战国文章具有富于形象的特征。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曾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但《孟子》之“深于取象”,又与各家之文不尽相同,其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离娄下》之讲“齐人有一妻一妾”,即是显例。这样的故事,也许得之民间,也许出于虚构,而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样的文章,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个性特点。

第五篇:《庄暴见孟子》教案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逐步推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重点

1.文意的梳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文言句式。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逐步推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方法指导

反复朗读文章,掌握文言知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知识链接(与练习册同步)

本文是《梁惠王下》的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 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所运用的对比论证,形象说理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1.词类活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则王矣 :

2.写出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文言句式,并翻译下列句子。

暴见于王:(被动句)何以能鼓乐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

(1)省略句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2)固定结构: 暴未有以对 有以: 好乐何如 何如: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耳: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何以: 则齐国其庶几乎?

庶几:

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则齐国其庶几乎”),引出话题、提出论题。第二部分:(“他日”——结尾),重点阐述孟子与齐王的谈话。此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他日,见于王”至“ ”),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不仅迎合了齐王,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

第2层(从“ ”’至“不若与众”),孟子再以两问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3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在谈话条件已完成具备的基础上,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谈齐王的音乐与畋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 ”的主题。

小结:本文论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三、阅读与品味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四、探究与对话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本文就君王“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反复论证,阐明了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得民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善于抓住齐王心理,逐步将对方的思想引上自己铺设的轨道,使本文独具特色,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法,孟子为齐威王形象地描绘出“与民同乐”和“不与民同乐”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把抽象的道理鲜明具体地呈现于齐王面前,产生了不容辩驳的逻辑力量。

【拓展阅读】

一、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这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因此,孟子的思想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二、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入,借题发挥。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反复。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猎……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三、诵读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1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1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五、布置作业:预习翻译《人和》第1则

教学反思:

主题思想

作品鉴赏

折叠编辑本段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由叙入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文章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

这篇对话体议论文,通过孟子与齐王的对话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入,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猎……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4、因利势导,论辩灵活

孟子见到齐王就“好乐”的事向齐王发问。齐王对“乐”的意义并不理解而觉理亏,因而“变乎色”,忙拿“直好世俗之乐”来作托词,不料孟子却抓住齐王的心理,因利势导,借题发挥,转换内容,把“好乐”与治国联系起来,引起齐王的兴趣,缓和了谈话的气氛。此时孟子提出“今之乐犹古之乐”,表现了论辩的灵活性。而后的两个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引导齐王将谈话的话题引入自己的轨道,逐步明确自己的“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

折叠编辑本段道理主旨

这则故事中,孟子主要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全章以音乐为题,说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治天下。这「与民同乐」与儒家礼乐治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

下载《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课文中词......

    庄暴见孟子(教案)

    高敏慧 教学目标: 一、把握“鼓、少、王、疾、直、与、田”等文言词语。 二、学习对比描写,领会其妙处。 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

    高二语文《庄暴见孟子》教案

    A.目标: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研究课题:在比较赏读中增强学生领会课文要义、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篇幅较短,以对话为主,论辩性强。重“口耳之功”以反......

    《 庄暴见孟子》教案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

    《 庄暴见孟子》教案 福州十五中语文组郑晓清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疏通文意。 2、 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感悟......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长沙铁路一中谭忆军 [教学目标] 1、解读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孟子爱憎分明的个性及其执着追求的“仁政”理想; 3、理解本文生动贴切的语言及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庄 暴 见 孟 子教案[5篇范例]

    庄 暴 见 孟 子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2)、理解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运用。(3)、学习文中的重要句式和成语。(4)、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