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含5篇)

时间:2019-05-12 18:0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

第一篇:【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莒县招贤镇中心初级中学 尉崇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无一不是它对人类的馈赠。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沙尘暴、泥石流、海啸、飓风„„让人类面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灾难。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春友老师的文章《敬畏自然》,一同去寻找答案。(板书:敬畏自然)

二、整体感知,探究课文

(一)、解题,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二)、预习检测(多媒体分步展示生字、词语。)①蓬蒿():。

②狼藉():。

③咫尺():。

④相形见绌():。

⑤美味佳肴():(三)、阅读课文,探究解答

(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向学生进行请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屏幕所展示的问题,依次进行解答。

(多媒体逐步展示下列问题。)(1)、对待自然,人类常抱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对待自然,人类常抱有对立的态度。

(2)、针对这样的观点态度,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个词语。

明确:自不量力。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根据。从二者历史时间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二者关系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二者智慧的高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宇宙已有200亿年历史,人类知识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的智慧是大海,而人类的智慧只是一个小水滴。(4)、作者认为我们人类应对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敬畏自然。

(5)本文由人们常持的态度,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根据,最后得出了结论,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道理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给课文分层。

(设计说明: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教师在朗读中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会在朗读中更用心,既训练了基本能力,又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提示学生进行纵向联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也自然而然的归纳出了文章的说理方法。)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

三、赏读课文,分析问题

1、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这种狂妄的表现”指什么?明确: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表示作者评价的词是哪个?明确:狂妄

“窃笑”的依据是什么?明确1.人类打开的空间只不过是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为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2、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你能举例说明吗?明确: 由“地心说”到“日心说” 由“万有引力”到“相对论” 由“上帝造人说”到“古猿进化说”

3、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乃至“灰尘”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其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同样灰尘虽小,内部分子结构却很复杂,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4、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

①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②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③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5、你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沉默的声音”?明确:

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但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沉默的星星里隐藏着宇宙诞生、发展的信息。冰冷的化石中有生物怎样进化的答案

阅读第十段,回答问题: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我们的弟兄”指什么? 为什么称之为“弟兄”?

6、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试试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因为人们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阅读课文,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并从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

五、美句赏读,品味语言

在本文中,有许多句子,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修辞、含义等方面的点拨,并板书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反问等。)

示例: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

明确: “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比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愚妄无知,“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作者将人类和大自然进行对比,生动的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2)、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3)、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4)、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明确: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六、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

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探究,联通生活

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分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设计说明:“联通生活”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链接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六、结束语

同学们,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句俗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你,为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积极行动起来吧!

七、作业布置

如果你是“敬畏自然”活动的形象代言人,你准备发起哪些活动来扩大影响,提高大家对敬畏自然的正确认识?请拟写一份可行的活动计划。

第二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蓬蒿、咫尺、狼藉、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成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

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画面、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2.设疑激趣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如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

作者介绍: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春友教授还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名称《敬畏自然》;人教社《语文读本》高二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收入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语文读本》高三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

(2)、理解题目及文体

“敬”:“尊敬”、“敬重”、“恭敬”。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怕”“畏惧”之意

“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鲲(kūn)鹏斥鴳(yàn)蓬蒿(hāo)咫尺(zhǐ)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3、学生自读课文两遍,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三、合作研讨,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段意,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交流,求同存异,小组组长归纳成员发言要点。

3.小组组长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交流,教师酌情给予指点。

明确: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段,从人类“征服自然”谈起。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200亿年,人类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包括2~7段,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2~5),比较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算不了什么。第5段谈大自然的智慧。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宇宙中的一切都精妙绝伦,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第二层(6~7),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认识自我的工具;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得出人与自然是一体,人类应该爱护自然的结论。

第三部分(8~10),论述宇宙的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1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4.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多媒体显示)

四、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提问: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明确:课文第11段。

2、为什么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3、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4、为什么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结论是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2、找出文章中的反问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提问听写上节课的字词

二、研读课文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2)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3)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4)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宇宙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这一句话能否理解为“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自然,我就是宇宙”?这是否是一种天真、狂妄的心态,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一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2)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3)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也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4)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那么“人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就容易理解了。基于这一认识,就意味着人与宇宙休戚与共,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同欢笑、共痛苦。

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修辞手法

反问:

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白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3、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4、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

1、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2、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3、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比喻: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1)句,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句,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拟人:

(1)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明确:这三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2)句,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1)句和(3)句,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四、扩展练习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五、布置作业

对于“保护自然”,你有什么建议?写一篇文章。

第三篇: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主备人:刘思宏

备课时间:2016.5.11

审核人:八年语文

集备组

整体目标:1.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文章的主题思想,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概括文章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展——

依据各班具体学情自行设计

导——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学——

1.作者介信息、体裁介绍

(1)、作者: 严春友:(1959---),生于山东省。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 1 会学学院工作。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作品主要有:论著《西方哲学新论》、《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精神之谜》等。

(2)、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2.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鲲(kūn)鹏

斥鴳(yàn)蓬蒿(hāo)

咫尺(zhǐ)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3.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

1)基本内容: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否定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2)

一、(1)人类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妄想。

二、(2—5)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指出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

三、(6—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体的。

四、(8—10)从自然的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五、(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悟——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练——生字词考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解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

一观点的。

2、理解本文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3、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

精神与人文关怀。教学过程:

展——依据具体学情自行设计。导——复习导入。学——

(一)、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深入探究。

1、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要点,说说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2-4)(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

(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

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5)(从文中找出的理由。)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2)、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C、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6--7)

(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 的工具。)

D、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9-10)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统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2、归纳总结: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11)

归纳解读:1)文中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2)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3、“敬畏自然”的内涵是:

“敬”,“敬重”的意思,“畏”,“畏惧”之意。所以,敬畏自然即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悟——怎样才能做到敬畏自然?结合文中语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A、作者在第10段中说说“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也即告诉我们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所以在态度上我们应该平等对待自然。

B、第6中“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系列问题才能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也即要换位思考。

C、第7段中“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从行动上爱护自然。

练——内容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文章的主题思想,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过程:

展——依据具体学情自行设计。导——复习导入。学——

(一)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文章有了美丽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才会鲜活感人。再读课外,感悟本文语言的特点,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选取其中的两句进行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

(结合课后习题二)

(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品味: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弟兄”一词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这句话形象地表述了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是我们的弟兄。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品味:这句话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语言形象生动,此句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于自己的认识。

(3)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 

品味: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为了便于说理,本文在表达了方式上主要选择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了让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为了让文章更能激发读者的感情,让文章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多处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知识点拨】反问的修辞手法

1、概念及作用: 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二)跳读课文,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说说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例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表达效果:反问句更有力的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反问句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然而谁也不能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表达效果: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③: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表达效果:反问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悟——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层层深入。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练——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格致中学 杨丽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掌握读懂句子的方法;了解反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品味句子含义:掌握读懂句子的方法;了解反问的作用。难点: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三、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1、课型:教读课(第二课时)

2、教学思路:回顾导入——师生共品——生生互助——自主学习——小结收获

四、教学过程

准备:课前预习作业找出本课中不懂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敬畏自然》这篇课文。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先前所学内容更好的分析理解这篇课文。

2、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了解了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是——具有哲理性、形象性、抒情性。然而恰恰是因为文中的很多句子富有哲理性,导致同学们读不懂句意。那么,怎样才能读懂这些句子呢?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些许收获。

(二)师生共品

1、回顾第二段主要内容。

2、重点研读: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三个句子的含义。

(1)分析第一个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A、什么含义?如何表达?有何作用?体会做着什么情感?

B、小结:你们的回答让老师想起了从前我们学到的常用的分析句子的方法——抓关键词、修辞、标点,来解读这样形象、抒情的句子。

(2)分析第二个句子: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A、要想读懂这个句子,显然用刚才几种方法办不到。回归文本,再从“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一直读到段末,边读边思考,看看从其他句子中能否得到些帮助。

B、为了让大家理解更透彻,根据之前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或学过的知识来证明这句话的意思。

C、将原文的句子换成同学们理解的语言,好不好?为什么? D、回顾分析这个句子时所用的方法。

(3)分析第三个句子: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A、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能否体会做这些反问句的情感?齐读,读出这种情感。

B、本文反问句已多次出现,比如下一段,体会到什么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谈谈你这样读体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之前所学哪篇文章给我们这样的警醒? C、浓烈的情感正体现了本文的抒情性。

(三)生生互动

1、刚刚我们通过研读第二段中的句子,找到了一些解读句子的钥匙,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解读第六段你不曾读懂的句子。

2、作业中有哪些同学针对第六段提出了不懂的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六段,结合语境分析刚才同学提出的句子含义。把你的分析提交到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自主学习

我们通过师生共品、生生互助成功的运用几种方法来解读一些句子。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读你作业本中剩余的不懂的句子。将你的分析写在作业本上。

(五)小结收获

这节课的学习将要结束,你在这节课上都有哪些收获?说来听听。

(六)单元小结

这几天我们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收获了沉甸甸的真实:我们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认识到消逝的不是一个湖泊,而是人类“敬畏自然”的心灵;从《旅鼠之谜》中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智慧;从《大雁归来》中品砸出尊重具有同等生命生物的款款深情;从《喂,出来》中预感到缺乏敬畏之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种种这些,“敬畏自然”这种生命意识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结束语:我想借庄子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让我们爱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吧!

(七)作业 必做题:

1、整理作业本中剩余的不懂句子的分析。

2、摘取课文中可以作为警句的句子,背诵下来。(不少于5句)选做题:

本单元中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的启示。注意运用哲理性、形象性的语言。字数不少于100字,写在随笔本上。

板书:

敬畏自然

严春友 议

论 哲理性 联系上下文

性 联系生活经历或学习经验 散 形象性 读懂 抓关键词 文 抓修辞 语 抒情性 抓标点 言

第五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以浓郁抒情的文学笔触道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教读本文主要采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进行,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整体感知―读懂课文―研读探究―课中积累”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大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思考,进一步体会大自然蕴含的人文价值,激发对自然、宇宙、生命的敬畏,让“敬畏自然”的观点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这怎么不让我们多一份深深的敬畏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兼有议论的内容与散文的语言。结构上:有引论(征服自然,不自量力);本论(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结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这三部分。语言上:文章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反问、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明得通俗易懂,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文章含有作者的哪些观点?

点拨:①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指挥并不值得骄傲。

③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④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是兄弟关系。

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三、读懂课文:

1.快速自由的诵读,读准字音;

2.男女生对读,将第5段中:“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对答来读,进一步感悟敬畏自然的深刻内涵。

3.师生诵读精选段,感悟哲理与情感:

① 无论是令人生厌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②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那从遥远的星系传来的友好的问候吗?

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④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着,四、研读探究:

1、切入文题,指出回扣文章是全文的那一部分?细读此部分,并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加以概括:

()宇宙→()自然→()自己

明确:结尾段。它是全文的结论。所填动词分别是:敬畏、敬畏、敬畏。

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究:

①“敬畏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②“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③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④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是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一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发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3.对课文作独立的分析,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①分析文章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②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

③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点拨:○1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④作者运用了对比、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⑤文中有许多拟人句、反问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它们增加了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易于激发读者的情感。

五、课中积累: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仿照它试写一句话。

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仿照它试写一段话。

六、结语:

“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让我们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天人合一;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自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下载【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第一课时) 严春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明白“敬畏自然”的含义。 2、能够划分文章层次。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导入 【投影展示以下“名言”】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 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单 位: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姓 名:刘胜德《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绥棱县双岔河中学刘胜德 教材及内容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的主题,共有......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 畏 自 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朱建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语言,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作者观点 2、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3、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观点,关注自然,保护环......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