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8:0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

第一篇:(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

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 ——结题报告

摘 要:提高农村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物理 实验探究 以好带差 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作为教师永恒的探索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我们的追求,这一年多,我们围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这一中心,进行了探究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摸索,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出来以便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理解能力也较差,导致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甚至厌学,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或策略使这些学生能得以提高,因此,学校的现实要求我们做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2、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如果没有对基础知识、基础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与时俱进的形势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效果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于是我们进 行了《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子课题的研究。

3、任何科研都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教学的第一线,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水平,我校近几年中,在初中毕业会考中取得了实质性的好成绩,为了能保持并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进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认知过程实质的认识,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2、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信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现代教育家、全国特级教 2 师魏书生也说过,教师的工作就是有效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三、课题的界定

所谓“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指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对要运用到的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应用,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激发起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想学到什么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物理探究过程中如何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探索在探究过程中如何通过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即由我们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分工探讨,合作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研究的准备(2011年9月)本课题组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查阅课堂教学改革及实验探究方面的理论书籍,提升理论水平并集中进行研讨,对开题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完善研究方案。

2、课题实验(2010年9月—2011年10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进行了实验记录、教学反思、研究过程论文的撰写。

3、汇报成果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课题组成员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包括教案设计、阶段性情况小结论文、探究记录等。

4、进行课题结题报告(2011年10月)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上课的第一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整合课程资源,把握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的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对部分学生探究教案进行了集体讨论,对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出解决的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教案进一步促进其它教案的完善。

2、总结出一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经验 一年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共写了10篇小结及反思,6篇论文,15个有实用价值的教案,以下是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论文代表作名称及作者。

3、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在进行课题研究以前,学生探究实验只有老师一个人指导,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的辅导,很多学生操作错误老师也不知 4 道,无法及时纠正,并让他们都学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原理,导致上课没有学好基础知识及原理的学生依然不会基础知识及原理,也不会正确的探过程,无法动手操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出基础好的几个学生,老师先辅导他们的实验探究出现问题或不足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出不足之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解决了老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的问题,加上同学之间更容易随便交流的优势,使全体学生最大可能地掌握了他所进行的实验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原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又促进了对其它部分知识的学习。经过检测显示,学生的物理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八、研究反思

课题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另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还有一些不完美之处,比如,农村学生由于受农村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用外力去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另外,我们的教学设计无法做到去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层次,也对最终的研究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二篇: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探究性学习旨在转变学生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质量,使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正确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实验操作兴趣,增强实验探究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一经确立和强化,就会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努力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被称为“桑代克断笼”的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装有机关的笼子里,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鱼,经过若干次努力后,这只猫终于打开机关吃到了鱼。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上成为“饿猫”,使学习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重铸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大意如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的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你能猜得出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的?那么就来做做下面的实验吧。有了好奇心,增强了探究欲望,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又如,在做“金属和盐置换”的实验中,让一同学表演一个有趣的魔术:用蘸有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棒在一洁净的铁片上点上数点,所点之处,点铁成“金”,然后建议各小组采用下面的办法,各小组由一名同学做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指出他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无错误。然后,互换角色,依次做一遍。通过反复练习,共同参与,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养成实验探究习惯打下了良好的习惯。

二、团结协作,增强责任感

许多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配合的好的实验小组,其实验往往完成的又快又好。教师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实验技能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还应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提出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制定实验计划时,分工具体、明确,各司其职。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大小不同而搭配分组,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给程度较差的学生予以指导。实验前周密计划,试验中小心谨慎,实验后检查效果。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先明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可比较与制取氧气实验的异同。然后给每组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发扬团队精神,每位同学都献计献策,动手操作。

三、丰富课外活动,扩展视野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常常设置一些学生利用身边已有材料就可以完成的探究小实验。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实验:取两只铁钉分别浸没在油和蒸馏水中,再取一支铁钉让其半浸在水中,每天观察现象并记录。一周后,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铁生锈的条件。

针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来自行解决。例如家中的水壶用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水垢,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在不弄破水壶的情况下除去水垢。做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探究报告,并及时进行指导。生活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交流实验探究结果,巩固实验探究能力 “表达和交流”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科学家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研究成果,在观察、判断、总结归纳、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是超出普通人的,对于同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表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重视探究活动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学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如:课堂讨论交流、作品评比、小型报告会、墙报、建立网页在校园网上交流等。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给予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举行实验竞赛,全面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竞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能充分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个人对个人或小组对抗等形式,使实验充满竞争,也充满趣味。竞赛可采用“合理、规范、快速、协调、稳定”的标准。合理是实验方案设计合理,规范是指实验操作规范,快速是技能熟练的标志,协调是指手、眼、脑作出的连贯动作,稳定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赛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确保学生成功。实践证明,参赛学生的获胜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鼓励。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他会在教室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学习。有疑问必积极求解,勇于探索,遇异而争,对问题的探究态度认真。相反,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气氛就异同了,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化学实验竞赛使学生都能在热烈、紧张、欢愉的气氛中全面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它可以做为一项综合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加以推广。

通过以上措施,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使其动脑,动手技巧有很大提高,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知的科学精神,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转变学生的观念和学习方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一、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转变实验课的教学理念,把实验活动课堂还给学生。

三、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没有真实的体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培养学生对生活表象、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仅是高考试题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培养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紧抓日常教学,利用各种有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第四篇:《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化学课题组自本课题2011年7月获批准立项起,即组织相关课题人员对该课题相关内容进行了历时两年的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设计申报阶段:(2011.4~2011.6)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和课题研究计划,组织队伍,召集课题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落实人员分工,开始申报并启动课题。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开展探究实验的学习研讨活动。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7~2011.12)继续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组织学习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完成开题报告。每周上课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开展课题研讨,接受上级专家指导,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形成中期成果迎接上级的评估。

(三)中期论证阶段:(2012.1~2012.12)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围绕学习方式变革进行教学研究,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查、修改、补充完善、发表课题相关的论文,写好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的评估。

(四)结题鉴定阶段:(2013.1~2013.6)汇编研究资料,全面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为课题的结题鉴定作好充分的准备,并接受专家结题鉴定,成果推广转化。【课题研究目标】

①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化学中的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通过课题的研究,更新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九义教材人教版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辅以一些自主设计的家庭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课题研究的难点:在①学校实验室设备简陋,实验员配备不足,②班额过大③学生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④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实验来提高技能培养兴趣。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背→老师考、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更别说设计简便易行,实验现象明显、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能独立做的实验,独立完成,教师只是有意识地纠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学生们都能独立完成实验的情况下再给他们提示是否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来取代?这样既给他们有动手的机会,也给他们动脑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不但会养成动手的习惯,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对同类课题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反思,总结经验形成规律,从中探讨适合我校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模式。

3、比较研究法:在****成立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试验中按照“教室---实验室---家庭实验”---“指导实验---自主实验”的模式进行教学跟踪三年,通过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之间进行实验探究能力教学效果的对比,得出试验结果。

4、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学、研、教结合,提高研究效果和实用价值。

5、经验推广法:经过三年跟踪实验,确认方法行之有效,打破在教室教师演示的常规,更换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养成爱动手、爱动脑、爱实践的习惯,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轻松学习化学,快乐学习化学,寓教于乐,感受到化学不仅是课本的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懂得科学探究可以让自己学得更好,又可以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并把这种经验上升为理论,在我市各农村初中推广“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课题研究的阶段和内容】

一、通过学习调查,为研究奠基(2011.7~2011.12)。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宣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邀请领导、专家及部分非课题组成员的化学教师参加开题会议,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实施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组织专题讲座培训活动,对课题研究中申请立项课题的环节、实施方案的撰写、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研究资料的积累和结题报告的书写等内容进行参与式培训,一定程度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水平,为课题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我们组织了本课题组成员集中和分散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走进美国课堂》、《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化学教学》、《微型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论》、《反思教学》、《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验评价方案》、《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等书籍和文章,并谈心得。提高了课题成员的理论修养。针对化学探究式教学,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借助于因特网、各种相关的报刊、专著,搜集整理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对整理出来的资料,认真研读,撰写研究笔记和研究论文。从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证,为开展课题研究和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课题组成人员的研究水平。

开展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现状调查活动。为了了解****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现状,课题组根据探究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结合本地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了《****学生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调查详表另见文件夹)调查范围包括****2011级九年级32名学生,2012级九年级30名学生。调查比例为100%。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收回62份有效问卷。

问卷调查显示: 1.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有兴趣的占30%,兴趣一般的占47%,有的有兴趣,有的没有兴趣占23%。2.能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的占49%,一般的占48%,不能提高兴趣的占3%。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2 3.做好化学实验靠自身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占57%,靠老师的讲授的占28%,靠简单的方法和捷径的占15%。4.在实验操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时不会做的占67%,不敢做占25%,不想做的占8%。5.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占37%,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占55%,看其他同学做实验的占6%,无目的玩实验器材的占2%。6.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请老师指导的占55%,自己分析解决的占33%,忽略问题继续做的占8%。干脆不做的占4%。7.对于实验教学方法,认为老师讲解不需要做的占5%,只需要老师演示就可以的占26%,同学示范,老师个别指导,自己亲自做的占69%。8.你认为同学示范这种教学方法对你有什么帮助时,有增强完成实验的信心的占47%,比同学做的更好的占7%,遇到问题容易交流的占46%。9.在提出的建议或意见时,有的同学说:老师讲解要清晰,最好能让同学给我们示范,这样可以为我们完成实验树立信心;有的同学说:多一点提问,多一点引导;有的同学说:实验探究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老师不必要过细介绍过程,让我们自己想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和大家交流;有的同学说,让每个同学都会做,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实验竞赛之类的活动,调动大家的实验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有的同学说:实验时,划分小组时,应考虑实验能力强弱搭配,互相学习,有利于增强每一个同学的完成实验的信心;有的同学说,单独靠课堂时间来完成实验,有时时间不充余,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弥补实验没有彻底完成的缺憾;还有的同学提出,实验时不要手把手的教,给我们自己一点创新、探究的机会,让我们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二、通过课堂实践,确定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2012.1——2012.6)。

用“探索法”

组织教材和教学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

1、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

2、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惰性和无可奈何。

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对比式研究。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主题在****上了两节观摩研讨课;两位教师用探究实验教学方法上课,展示了内容相同、形式和方法截然不同的两节课,使课题组成员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受益匪浅。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让五个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作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通过观课议课、相互比较,课题组成员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第一,探究实验教学显示出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实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上强势突出。第二,探究实验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探究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有着更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充分的课前准备、更高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多种研究活动,形成化学探究实验的方法(2012.7—2012.12)。

加强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室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时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我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1、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在初学时,这种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在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强,富有参与精神,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下面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2、多改演示实验为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使学生通过感观系统模仿教师行为的一种方式。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做到一丝不苟,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并用严密而生动的语言概括实验的要领。这种实验很重要不能没有,但也不能过多。因为演示实验面对的是众多学生,很难让每位学生真正明显有效地观察到实验中的准确现象。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和规范后,就逐步将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通过这样的边学边实验的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之间的配合,便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通过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学为主的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的多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3、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4、可依据教材内容增加一些小实验,来提高学生兴趣和知识讲解的直观,生动性,如:①奇妙的颜色变化(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②清水变牛奶(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③棒触生白烟(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④压瘪的乒乓球变圆。总之,通过这类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自己所教的班作为教学研究的实验班,采用“教室-实验室-家庭实验室”,指导实验,自主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实验探究能力。(2013.1——2013.6)。

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源自于生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且该学科在初中九年级及才开始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效果。因而,一开始即设计实验现象明显,易于操作的,简单易于理解的实验。例如:水的沸腾,该实验无论在实验演示,还是实验室,还是在家中都可以做到,学生通过教师演示,自己又在家中动手做,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后,认识到“液态水受热生成水蒸气,状态由液体变成气体,在物理上是属于汽化,但在化学中由于仅是状态的变化则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状态由气体变成液态在物理上是液化,但在化学中则仅仅是状态的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从这个小小的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与物理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是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有效提高探究能力,学好化学。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而要培养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往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入手,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教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学生来一一列出(1)收集一瓶氧气,且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的水(2)铁丝要先打磨(3)铁丝要缠绕在一截火柴梗上.这些可能大多数学生通过观察都会说出来,但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才有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率,第(3)点应该也有很多学生会说出来,但第(1)(2)点就很难回答,这个时候可以给一根小铁丝学生观察、或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铁丝打磨石为了将表面的铁锈磨去。而第(1)个问题只有观察整个实验现象后才容易知道。在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过程中该怎样操作呢?老师将小火柴梗点燃后,是怎样插进装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呢?在较靠近瓶口的部位现象与在瓶口,靠近瓶底的现象又相同吗?如果不同,为什么,能否将铁丝一开始马上插进底部吗等等,这些问题的逐一提出,让他们不得不细致入微观察。同样,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燃烧前的颜色,燃烧时的状态,伸入到集气瓶中是应缓缓插入还是迅速伸到瓶底。瓶底是否有水?若有水,这些水又有什么作用?这样的举一反三的引导,使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都会想到我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就算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实验失败了,也会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出现了哪些差错等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而找出错误,克服错误,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从学生实验着手培养观察习惯。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教师从烧杯口倒入的二氧化碳能使烧杯内高低程度不同的两支蜡烛自下而上先后熄灭。学生观察到这个现象后觉得很兴奋,有些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了,那么教师就抓住了这个兴奋点,让每一组受实验的学生都做一次这个实验,结果是12组的学生中,往往只有一两组的学生能得出相同的现象,而有一些则是观察到自上而下熄灭,更有一些仅是观察到上层蜡烛火焰摆动几下,根本无法观察到现象,针对这些情况的出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先不要急于批评他们,而是组织他们再认真回忆做实验的全过程,为什么教师做的时候,那么轻松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经过认真反思后,他们会想到以下一些情况:(1)倾倒CO2的方向不对;(2)倾倒CO2的速度过慢或过快;(3)CO2纯度不够;(4)蜡烛火焰太旺;(5)烧杯太大集气瓶太小以致CO2不能没过蜡烛火焰等等,经过他们自己动手,认真讨论,细致观察后,最后每一组的同学实验都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培养了细致的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利用手中现在的材料,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CO2的实验后,学生很好奇,因为在实验室制取CO2的量不多,所以教师演示的时候,学生往往很难观察到石灰石的量好像没有减少,仅是观察到冒气泡而已,这时,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家中的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一样,家中的醋酸与稀盐酸的性质类似,这样,他们的自然就会想到,在家尝试一下,再加上老师的热情推介,他们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做这个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他们不但观察到鸡蛋壳表面有气泡冒出,而且如果是将一个完整的鸡蛋放入深度较高的茶杯中,且杯内醋较多的情况下,则还有更多惊喜,(1)鸡蛋自杯底慢慢上浮,浮出水面后一段时间又慢慢下沉,鸡蛋壳慢慢变软等,这些“意外”现象的出现,都很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总之,要培养探究能力,首先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三,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参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一)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目前初中化学实验尽管有50%以上是作为科学探究方式呈现的,但还有一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概念,这样学生只有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废旧材料、制品,如药瓶、药盒、饮料瓶、输液管、电池波、碳捧等,指导学生自制教具,寻找代用品和药品,课前让各小组充分准备,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自己能做能用的教具,替代的药品,课堂上、各组汇报方案,全班评价、共同改进,**补充教具、药瓶,学生无法准备的由教师补充,然后各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而对于一些学生无法找到替代教具和药品的演示实验,在课前我们准备好仪器、药品,课堂上师生共同制宁好实验方案,明确注意事项,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学生轮流做演示实验。如实验室制O2和氧化性质实验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探究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由学生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和氧气性技由学生分组探究。通过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后、考试再出到相关氧气制取和氧气性质及如何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这一类题目时,学生整体准确率有较大的提高。有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基础后,在引导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时,先由学生复习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自主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并且组织同学讨论所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优缺点,最终敲定最优的装置。这样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教师细心观察学生操作并做个别辅导。同时因势利导总结出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应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两方面共同决定,而收集方法则应该考虑生成气体的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以及气体昌否与空气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等,这样,通过动手动脑周时也养成他们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因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验仪器、药品不足的问题。

(二)重视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家庭小实验的研究、家庭小实验,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是开辟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家庭小实验有多个,但实际上家庭中能做好实验可以不受课程标准教材限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相象能力设计探究内容。在实验议定中,可结合学生当前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作为教材的延伸,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使学生通过亲手设计改进,完成自定的家庭小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做科学”的思想。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并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后,课本上有一个鸡蛋壳和醋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并用石灰水检验CO2的家庭小实验,我们把这个实验进行拓展,要求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物品自己设计,代替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学生自然设计出了用鸡蛋壳、苏打、小苏打等代替石灰石和食醋、醋精等反应制CO2,并检验CO2的性质,烛火阶梯实验,不仅很好地观察了实验现象,也同时观察到那些物质与醋反应产生CO2气体速率较快,加深了对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理解,也为碳酸盐和酸反应规律,CO32-的检验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物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从而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利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既体会到实验探究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又加深了对科学实验探究主要功能的认识,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尝到了自主探究实验给学习带来的乐趣。【课题研究主要绩效】

一、实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例如:在做实验室制氧气并检验氧气性质的实验中,往往很多学生都能很好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现象明显,但有个别组的同学在几分钟的时间内都没能很明确地检查到装置是否漏气,对于以前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就没有耐心继续检查,而现在的学生才没有获得成功时会首先耐心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查出原因最后都会获得成功,又如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很多分组的同学都能成功观察到火苗四射的现象,但有个别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成功,经过细致观察,认真分析之后知道有下3个原因导致观察不到现象:(1)铁线丝打磨不彻底;(2)伸入集气瓶过早或太迟;(3)是氧气浓度低等原因,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克服困难,最终都能取得成功。

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例如: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方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在以前,很多学生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和“制氧气结束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再熄灭粞精灯的原因”他们的表达往往会互相混淆,但经过自己动手实验之后,终于绝大部分学生不需要老师的指导能将这些原因很流畅地对应表达出来。

三、自主探究能力逐渐形成

例如:在学习了酸的性质中,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这个化学性质之后,他们很自然的想到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而在盐酸的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这些粒子是什么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这时教师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组织讨论,查阅资料,议定实验探究的方案,最终他们很自然的设计好,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具体如下:

提出问题:盐酸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什么,是哪种粒子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猜想:盐酸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①水分子②氢离子③氯离子

假设:盐酸中的①水分子②氢离子③氯离子都有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设计实验:实验①往少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②往少量NaCl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往少量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最终通过实验,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课题研究问题探讨】1.由于初中化学学习只有九年级一年的时间,并要面临中考,学生时间紧,任务多。而探究性实验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开展时花费的时间多。虽然考虑了适当增加家庭小实验等课外探究实验,但学生们还是感觉到想做探究却苦于时间紧的无奈。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的九年级学生每年都在更新,虽然这在客观上为对比性研究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但同时也制约了本课题研究的深度。

2.课题研究的深度不够。由于课题研究的内容较多,时间有限,有些内容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如何根据探究内容,选择不同的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化学探究式教学评价的研究成效不够明显,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

第五篇: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结题报告 桓台世纪中学物理组

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物理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 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而探究式教学过 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 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性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物理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旨。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物理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目的。

在学校全面落实课程开设的大氛围下,我们物理组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出发点就是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和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物理教研组在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已有起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四名学生连续参加了山东省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两名教师积极思考,亲自动手自制教具并获淄博市一等奖。连续三年大批学生积极参加淄博市小实验家体验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在探索的过程有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二、物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目的、意义:

物理在哪里。物理在书本,在实验室,在电子网络,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 实践中,学习物理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将学生生活经历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 起来,学习内容建构在事实情景之中,学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实现认识与情感 的统一,物理与人文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探究无处不在。

物理如何教。传统教学关注学生“知道什么”,突出教师“教”,上课大多采用讲授法,知识被作为一个结果告知学生,强调知识点考核和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 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 “鱼” 物理素养不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能力差。现代物理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怎么才会“渔”,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 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提倡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等实践活动。

物理怎么学。学科的本质决定了物理的学习方法,人类具有探究的天性,探究是物理 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促 进学生对物理的理解。笔者认为开展初中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以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主选 择的小课题进行设计和研究活动,给学生在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构建一个平台。这样的 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态度和情感在学生自身人格 中内化,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本课题旨在通过物理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改变学生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 性的学习方式。

该课题“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为提炼出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

1)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就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本课题的研究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实,充分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有非常好的作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要求同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我校物理组早在2007年9月开始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已经具备科研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该课题研究为实施课程改革和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该课题研究尽快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我们通过对目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中发现,“应试教育”仍有很大的市场,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的主流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能够解决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会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课题研究的过程对研究者来讲是学习、认识和提高的过程。教育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切入点。通过课题研究,会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一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使他们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5)通过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让学生体会进行研究的具体做法,培养研究型的学生,为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基础。

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最早是杜威(于1909年)。明确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的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其倡导者是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他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的观念,极力主张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世界进行探究,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此后,英美等国先后涌现出了几种著名的探究教学模式,例如: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马希尔斯和考克斯的社会探究模式、学习环模式等等。但是未见有关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报道。

20世纪末,国内教材进行了改革,就“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角度而言,教材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材的改革牵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于是相继出现一些“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正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积极投入到了生物探究性实验研究的实践中。他们或者就教材中的某一个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或者尝试在课堂有关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言则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在教师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科课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有关知识与信息。

3.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探求,对学科知识的延伸与提升、重组与综合、推论与证实,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出科学结论,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既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又是知识学习的整合过程。

5.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解决新情境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五、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9~2011.9):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定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明确分工;并建立和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初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王爱华老师负责具体工作的分工安排和落实。实验小组组长由王爱华老师担任,主要负责课题理论研究,制订方案等。任瑞红老师负责,主要任务是做出详实的中期报告、实验总结。实验小组的其他成员还有田亮国、付涛、金宗涛、孙吉涛、崔佃波、伊晓丽、巩会洁、陈龙老师,主要负责应用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

2)填写课题申请书,申报立项。

3)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关资料的理论性学习,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4)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在平时上课和物理课外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收集整理。

2.实施阶段(2011.10~2012.10):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按照课题的方案,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并提出阶段性目标。

2)通过行动研究法和验证法,开观摩课、建立案例和个案。各位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总结物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思路,培养好学生的物理探究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收集资料确定具体的探究内容,并制定科学、合理探究过程和方法。

4)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因此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期中总结交流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5)根据中期小结,修正、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各部分提出一些新的任务。在中期小结后,根据各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将工作进一步具体化,这个阶段应该是学生学习创新的阶段和总结阶段,因此必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6)根据修正和调整的方案,针对新的任务,再进行研究。

本阶段的主要负责人:王爱华、任瑞红

3.总结阶段(2012.10~2012.12):反思总结,写出总结报告,迎接上级鉴定验收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2)汇集探究学习的课堂录像。3)集汇编学生作品。4)全面展示课题成果

本阶段负责人:任瑞红

六、课题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制订调查量表(如:教师对物理探究学习教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对物理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在教学中和对教学的研究,为了使研究工作有效实施,确定行动研究法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具体做法是:组织实验班实验,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总结经验,优化实验方案。

理论研究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探索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从理论上对课题成果加以论证,形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报告论文。保障措施:

1.学校条件:我校是一所国办寄宿制中学,是省级示范学校。自1999年创办以来,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有专门的分管领导负责指导,为我们的课题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2.学校领导鼎力支持、直接参与是本课题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3.课题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是本课题实施的动力源泉;

4.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家长的理解支持是本课题实施的助推器; 5.学校经济支持是本课题实施的物质保障

七、成果

1、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

通常认为,物理探究学习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交流与合作七大部分组成,实施时主要有五个步骤: 1)确定实验题目

教师确定实验题目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评价标准。在选用实验材料、操作步骤等细节方面或做一些要求,或不做要求,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范围里进行实验。或由学生自定题目,或由老师指定题目,无论教师指定题目还是学生自定题目都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任务。2)提出相关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它是建立在观察和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与毫无根据的臆测不同,它是可以被检验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不要怕犯错误。3)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学生自己选材、确定步骤,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论证实验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是否成立。4)完成实验

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测量记录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明确实验的结论,并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来完成实验报告。

2、学生的探究案例:

3、在连续三届举行的山东省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中,我校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下面是在2011年获得一等奖的两个三个创新实验成果展示。

4、师生其他成果:

1)、教师论文:(略)2)、学生论文 3)、省创新实验大赛成绩(略 4)、课堂录像:(略)

5)学生创新参赛实验录像(略)6)、教师获奖证书(略)

八、探究性实验教学值得注意的问题

1.探究性学习中的学生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实验。2.外显程度较高的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特征容易被观察到,但外显程度较低的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特质则不易掌握。

3、实验中的教师由于条件限制和各自的能力水平,对学生的了解和施评难免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总结经验,编制一套更能体现该评价指标、可量化、可操作的试题,更科学地让学生对其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自评,然后将教师的评定与学 生自评相结合,得出更为合理的指标体系。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研究行为的理论性不明确,缺乏理论指导。

2、素材搜集不及时,过后无法弥补与研究。如:执教的研究课没有及时录制。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的整理记录

4、教师的实验反思总结工作做得不够。

5、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6、一堂优质高效的科学探究课需要时间作保障,往往40分钟的课堂上,注重了实验探究,就顾及不到学生对知识规律的应用与理解。

7、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在一个较宽松和有序的环境中培养,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期望马上见效的欲望,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影响了课题实验的实施与进一步改进。

十、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思考的问题

1、对于教师自身素质问题的思考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探究的参与者、学习者与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策划者、研究者,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

2、对于课时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较多时,往往会感到课时不够。教学中对实验内容恰当选择,另外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将课外探究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带入课堂进行讨论,这是解决课时问题的较好办法。

3、对于教材中实验方法的思考

教材中实验方法的阐述比较少,教师实施实验方法的训练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实验方法也没有系统的认识。若能在教材中更多融入实验方法,学生可以系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又可以在具体实验学习中得到运用、巩固,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据可依。为了结合具体实验项目、更好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教育,通过实践,建议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材料不做过死的规定,为学生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实验材料留有余地;在方法步骤方面注意体现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并注意规范化引导;在实验指导中提出有关科学方法的讨论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

4、对于非实验性教学内容的思考

有关非实验性教学内容,其课题探究性学习可以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并做到个人独立学习(如资料的收集),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共同研讨相结合。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强调组内合作、组际竞争、资源共享,因而能有效地强化学习中的人际互动,在表达和交流过程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

5、对于制约性条件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学习的全部过程。

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那些通过概念同化途径获得的知识,尚不能使用于各种类型的学习课题。

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

此外,探究教学还需要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这在基础薄弱学校很难做到。总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的终身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探究教学不是唯一的物理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用探究式方式来进行,不要把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和策略完全对立起来,而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同时,进行探究教学前老师考虑周到、准备充分,多与校内外同年级、同专业老师交流,群策群力,同时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更新形式、更新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探究教学,才能收到更好教学效果。

下载(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题报告)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方法的探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究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方法(5篇可选)

    -探究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方法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 评价 提高 写作水平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写作的评价现状,剖析了在写作评价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多元评价体系的必要......

    化学实验探究题(最终定稿)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1.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材料探究题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几点思考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峡山区太保庄街道丈岭初中 李世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特点......

    中考物理:应加强训练探究实验题

    中考物理:应加强训练探究实验题在中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往往是考生的软肋,实验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探究实验题和测值实验题。考生尤其应加强对探究实验题的训练,明确了解实验要求,认......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草稿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大岭中学宋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对物理的认识较少,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生对物理的......

    物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5篇可选)

    物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容易接受。新课......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