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例2)》教案
混合运算(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练习十一第4~6题。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挂图或者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教师用挂图或者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从图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最后求什么?
学生可能会获得以下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对于学生回答缺乏一定顺序或者表述不完整的,教师要注重指导,帮助零散获取信息的学生建立一定的顺序,并逐步完整地进行表达。
教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三是添加了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让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充分说明和交流。
(设计意图:例2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数量关系简单,学生也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同时,有主题图这个直观媒介,学生大多也能比较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索
教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地说一说每种方法先算的是什
/ 3
么,再算的是什么。
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无论哪一种列式,第一步都是先算出3个跷跷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要先算这一步。
教师根据7+(4×3)这种列式方法,呈现7+4×3的综合算式,同时给出数学的规定并板书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引导学生比较7+(4×3)和7+4×3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后者的简洁性,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这样规定的合理性:保证结果唯一,数学表达简洁。
让学生独立用综合算式计算7+4×3,学生板演,教师注重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境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运算顺序揭示后的再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无需用小括号时就不必使用,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
三、运用规定,进行运算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且我们也知道了数学上对运算顺序的规定,大家有信心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吗?
教师直接出示加除、减除、除加、除减的两步运算式题(如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7+12÷3 43-24÷6 18÷3+67 54÷9-3 请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最后组织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完成第48页的“做一做”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审题,明确只是将先算的那一步圈出来,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算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的巩固。
/ 3
2.完成第50页第4题
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组派6名同学上台板演,一人做一题,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
3.完成第50页第5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综合算式的得数,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教师通过巡视,关注学生解题良好习惯的培养。
4.完成第51页第6题
教师用教具在黑板上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单纯的计算练习形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适当采取竞技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该用这条运算顺序呢?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的小结,不仅引导学生掌握运算顺序,还要学会根据情况正确选择。)
/ 3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最后算出结果 24+8-6
3×6÷9
47-10+
528÷7×6 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题。
2.出示例
147-12+5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骤,教师可逐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这道题都含有哪些运算符号?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第二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
这样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脱式过程。
例1
47-12+5
=35+5
=40 3.教师出示:48+16-37
54÷9×7 让学生尝试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书写格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并请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学生甲
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计算结果?
=27 学生乙
54÷9×7
=6×7
“7”照写下来,为什么?
=42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旁注,强调两道题的书写步骤,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道题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清楚:
(1)每道题第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
(2)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要照抄下来。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4)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
4.教师出示例
26×3+50
50-6×3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这两个式题各含有什么运算符号?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问:“这样的混合式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2
6×3+50
50-6×3
=18+50
=50-18
=68
=32 请较好学生说出“6×3+50”先算6和3的积,再加上50,算出它们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积,再从50里面减去。以渗透四则式题按运算顺序的读法。
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师可再强调指出50没有参加计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来,再写出要减去的6和3相乘的结果。为了巩固例2的计算步骤,可出“19+5×3”和“7×8-29”两道同类题,让全班学生做一做。
5.教师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学生看清题目后,教师可指出:“像这样的两步混合式题有除法和加、减法,而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完成。并请两名学生板演。
学生甲
54÷6-7
学生乙
7+54÷6
=9-7
=7+9
=2
=16 学生完成后,可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每道题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学习了三道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两步混合式题的特点,小结出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的问题,并有重点地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反馈
1.根据下面算式,正确填上()里的数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58-4×8
(2)4×8+15(3)45÷5-8
(4)8+45÷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两步式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学生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这样的题容易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意突出这一难点。在三个例题安排的基础上,每个例题教学后,又安排了“试一试”的题目,以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例3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数学知识学得非常扎实,是这样的吗?
2、【引入】:那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计算小能手
1、【引导】:在挑战之前,老师要先问小朋友几个问题,我们之前学习过脱式计算,你们还记得吗?那有谁记得脱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引导】:现在就请小朋友们用脱式计算来解答这两道题,自己在练习本上算算看。出示:①7×7-5
②77-42÷7
3、生独立计算。
4、【指生回答】: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大家都同意他的答案吗?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一)尝试计算
1、【引导】:刚刚我们做了两道题来热热身,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还有信心能算出来吗?
2、【引导】:还是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计算,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算看。出示:①7×(7-5)
②(77-42)÷7
3、指生板演。(做好了的同学可以跟同桌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4、【校对】:请你来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都听明白了吗?谁还能再来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二)对比
出示:①7×7-5
②77-42÷7
③7×(7-5)
④(77-42)÷7
1、【引导】: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里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预设:数字都相同,运算符号相同。
2、【提问】: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预设:上面的没有小括号,下面的有小括号;计算结果不同。
3、【提问】:数字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为什么运算顺序会不同呢?有谁知道? 预设:下面的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小结】:也就是说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5、【提问】:那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谁还能像这样再来说一说?
7、齐读
三、巩固练习,熟练应用
(一)计算 出示:做一做第1题。
76-(12+25)
(12-5)×3
48÷(8-2)34-(28-13)
6×(7+2)
(88-56)÷8
1、【引导】:我们来开小火车,说一说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脱式计算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出这6道题。
3、生独立列式。
4、【指生回答】: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5、【引导】:仔细观察,这里的六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6、【提问】:在计算这些题目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二)列综合算式
1、出示:做一做第3题第(1)小题。(1)【提问】:上面这个小苹果应该填几?
(2)【提问】:你能快速算出第二个小苹果应该填几吗?
(3)【引导】: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我们填写的过程写出综合算式,自己写在课本上。(4)校对答案
2、出示:做一做第3题第(2)小题
(1)【引导】:请大家自己完成书本上做一做第3题的第二小题,先在小苹果里面填空,再在下面列出综合算式。预设一:21÷(43-36)预设二:21÷43-36(2)【校对】:第一个小苹果应该填几?第二个小苹果呢?
(3)【引导】:老师发现上面两个小苹果大家都填的是一样的,可是下面这个综合算式我们的小朋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那大家觉得哪个答案是对的呢?(4)【提问】: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 预设:因为要先算43-36。
(5)【追问】:那老师又有疑问了,前面一题也是先算5×6的,可是我们都没有加括号,有谁能说一说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呢?
(6)【小结】:如果一个算式里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想要先算加、减法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小括号了。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小括号了。(7)【提问】:现在谁能再来说一说第一小题为什么不要加小括号,而第二小题就需要加小括号?
预设:第一小题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的,不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就不需要加小括号。第二小题……
四、课目回归,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今天这节课的混合运算和之前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四篇:二年级 混合运算例1.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董云飞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47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思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一部分是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而是解决简单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本单元重点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一年级学习安从左网友的顺序计算加减两步计算和小括号的作用。二上学习乘加和乘减两步式题。本单元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两部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加减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稍有难度。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唤起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介绍综合算式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梳理提炼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脱式计算过程的书写,梳理提炼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脱式计算过程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过渡: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书写格式。看这个算式。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等号对齐。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预设:①先除后乘。监控:除法在左边还是右边?
②从左往右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问题:1.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么多算式,他们都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第2题哪错了? 3.第3题哪错了?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第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 28÷7 4×6 47-2 4÷9
2、计算
24+8-6
3×6÷9
47-21+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脱式计算4÷6-7
7+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0页练习十一第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0页练习十一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