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文本对话优化小学数教学设计本
和文本对话,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富顺县东湖小学陈明莉
教学时教师只有和文本进行有效地对话,弄清教材的本质,才会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会有意外的课堂生成,我们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达到课堂高效率和课后低负担的效果。那如何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以下感悟。
一、从教师角度和文本对话,把握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文本对话,准确定位教学应达到的效果,找出学生认知中存在的困难点,是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根本保障。教学设计如若缺少目标及重难点,呈现出的课堂学习过程则漫无目的、缺乏实效。目标及重难点定位不准,势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培养造成阻碍。因此,教师作为文本的先行使用者,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对文本深入分析,确定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形成合理有效的数学教学设计,亦能抓住文本内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西师版教材中首先呈现商场中女裙的标签,标签上注明了面料、里料的成分及含量,并引出百分数的形象概念,再通过计算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建构起百分数的意义。依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以及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可以将目标确定为:
1、结合生活情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会将两个量从百分率的角度进行比较;
3、能对生活中的百分数做出合理解释,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其实际价值。重难点是理解百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分率(比)关系。然后据以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随时关注目标的达成、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和信息反馈实时作出教学调整,以真正实现高效率、低负担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角度和文本对话,行走在学生的经验世界。在教学设计时,如果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那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充满智慧的灵动。学生在自主构建的过程中,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才能让文本和生本和谐的统一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和文本对话,行走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以文本为载体真诚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思考学生。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为例,从学生的角度和文本对话,我们会获得:
1、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建构起周长的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还是更加喜欢形象思维。
3、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很多,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建构的方法是:四条边直接相加或长×2+宽×2。
4、少数思维品质好的学生能自主构建(长 + 宽)×2的方法,但是对括号的作用几乎是没有真正的理解。
5、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几乎都能自主地构建。基于以上从学生的角度和文本对话所获,在教学设计时设计激趣导入、合作探究、学以致用三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龟兔赛跑的动感数学情景,让学生带着以下数学问题进行形象思维,观察和交流以此揭示课题。他们围着什么图形在跑?他们是怎样跑的?
(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可以设计以下活动:活动一:独立思考,让学生围绕怎样计算长方形周长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个性化思考。活动二:小组探究,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一样,个性化思考的结果也因此不一样,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该抓住生成的多样化给学生搭建小组探究机会,让学生将独立思考的成果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活动三:交流共享,“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可见,让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是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不同方法、不同观点的思维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活动四:整理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化曲为直,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孩子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去比较、去抽象、去概括。由此感悟到用(长+宽)×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步骤更少,计算更简便,思维更简洁。活动五: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构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参与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三、从编者角度和文本对话,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时代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随时在发挥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那我们的数学课堂究竟要给学生渗透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呢?一线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只有真正把握编者在教材中融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优化教学设计,才会在课堂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在西师版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文本中,编者就给我们渗透了操作演绎、转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学生初步尝试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经历操作演绎和转换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去感悟,在感悟的过程去构建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师:孩子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其实在这一故事中蕴涵着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那就是转换。那你能用转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今天的数学问题吗?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自主选择方法,进行操作演绎,证明三角形的内和是180度。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的?让我们分享一下吧!在这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分享量角求和法、撕角求和法、折角求和法。让学生反复求证,不同的方法,同样的道理。既让学生获得了属于自己“专利”的正确途径,又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积累思想和方法。通过对图形个体现象的研究,最终上升为对生成问题和图形组群的研究,操作演绎和转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正蕴涵其中吗?
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能走进文本,对其进行多角度地研读,弄清知识结构,挖掘数学内涵,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又要能走出文本,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和情境,树立大教材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使其服务于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最终服务于学生的终生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科组长示范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版本】深港版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 Book 10 【课题名称】第十册 第5课 A busy week Part A 第一课时 【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 【授课时间】一课时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多的英语,具备一定基础,有一定的兴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很强,能读懂简单的小对话、小故事,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动词与动词词组的表达,对一般过去时也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运用新知与旧知进行对话。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课型为对话课,本课的内容是围绕不同角色谈论自己忙碌的一周,在运用已学过的动词短语的基础上学会新的4个动词短语已及能正确地在一般过去时中使用它们。再进一步利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对话与阅读。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孩子们学得主动、用得生动,从而真正成为学习运用英语的主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课本第五单元重点短语和句子;能够掌握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动词词组用过去式和同伴谈论自己上周所做的事情并能进行日常英语交际。
文化意识: 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勤于思考,乐于想象,敢于动口,善于协作等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表达I had a busy week.I sent lots of emails to my friends.I wrote a letter to my aunt.I played the piano and won a prize.I practise kung fu at the park.教学难点:学会在一般过去式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交际。【教学方式】采用对话教学、小组合作、任务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Step 1 : Warming up 1.Greetings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whole clas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2.Sing a song: The day of the week 【通过Free talk 环节引入到与今天新授内容相关的星期的表达,通过歌曲复习了星期的表达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组织教学,为接下来的新授环节做好铺垫。】 Step 2: Lead in 1.Give the pupils the task: play a game:Listen and do the action.2.The teacher can’t remember what you did just now.So can you tell me ‘What did we do just now?’
【通过游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动词短语,;教师后面的问题导入到本节课的重点: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做过的动作或事情,为接下来的新授做好铺垫】 Step 3: Presentation.1.Show four pictures to the whole class: Who are they? They all had a busy week.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did last week? Let’s look and say.2.Present them the dialoages,and ask some of them to act Mr Zhou and Mr chen.Mr Zhou :Hello!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Ss:Hello!Nice to meet you,too!Mr Zhou :I had a busy week!Ss:What did you do? Mr Zhou :I played the piano and won a prize.Ss:: Congratulations!......【将A部分的四个新词组won a prize、wrote a letter、sent lots of emails to my friends、practised kung fu at the park,放在两个学生们熟悉的明星周杰伦、成龙与两位同班同学的角色当中,利用对话教学、角色扮演,进行情境教学。此环节对课本内容做了适当的文本再构,使对话在一定的情境中更加完整,不仅复习了日常交际问候语(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等)、拓展了祝贺语Congratulations,还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掌握了新的词组,增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此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Step 4: Practice 1.Let’s talk.The students can leave their seats and ask five of their friends about their busy week and fill in the blanks.Then they will give a report.【此环节,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搭建一个平台,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从而能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对对话内容的理解,并能较好的掌握对话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演的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发挥。】
2.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Miss Ye did last week? Show the blanks to the students ,let them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3.Let’s read.Let the whole class read the passage: A busy week I had a busy week.On Monday ,I watered the plants.On Tuesday, I sent lots of emails.On Wednesday,I watched a film at the cinema.I read a book on Thursday.I wrote a letter to my brother on Friday.I cleaned my house on Saturday.I visited family and friends on Sunday.I was as busy as a bee!【读是理解和培养会话能力的需要。学英语注重的是开口说,即读。当学生听多了、听熟了之后,就要引导他去开口说,大声读。有些句子就是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理解。读,其作用一是使学生记住不容易忘记。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的能力,使其有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德育渗透 Lazy hands to be poor,deligent, get rich.5.Let’s sing:What did you do today,Tom? 6.Let’s listen and match.【依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注重创设教学流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积极创设情景,把听、说、读、写、唱、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Step 5 : Homework 1.Liten and read PartA three times.2.Ask some your friends about what they did last week.【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文本再构,深入解读了文本,注重对学生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进行了有效的对话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课环节和学生的free talk , 师生比较真诚的对话,创造了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2.创设真实的情景呈现对话,构建有意义的交流平台。
在对话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感知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的能力。我在新授环节中,利用四个角色,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创设了真实的学生与角色对话的情境,在操练环节中,让学生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询问他们上周所做事情,将课堂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热情。3.围绕对话操练词句,体现整体教学理念。
英语教学中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景”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应孤立地操练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而应围绕对话来操练主要句型和词汇,为对话教学做好语言铺垫。通过话题这一主线,将对话中的知识点一一串连起来,使学生整体感悟对话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练巩固,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小学英语组:叶俊 2014年 4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生本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生本阶段性总结
总体思想: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干预学生,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下面就我对生本的理解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生本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天堂。
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都是老师一个例题、一个知识点地去讲解,学生学习了例题之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课堂既枯燥又无味,难怪孩子们不喜欢。而生本的课堂则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孩子们是在游戏中学习的。
二、生本数学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场所。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化,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 堂是学生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其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满堂灌”、题海战术,填鸭式、挤牙膏式,什么都讲,什么都问,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学生只需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这样,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也劳而无功。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了,学生活动少了。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改变生本教育理念下观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三、生本的数学课堂中,孩子们“抢”着学,“抢”着做。
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使我们头痛的是:每次布置的作业总有那么几个不愿意做的学生,于是我们就把他们找来训一顿,然后监视着他们把作业完成。哎,多累的老师,多苦的学生呀!但生本实验班的学生却不然。基本上没有例题和练习题,只有知识的框架和一些游戏,留给了老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和发展空间。每节新课之前学生只需做课前准备(包括带例子、小研究等)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假如谁没做好课前准备,那么课堂上别人在交流的时候他就只能当“听众”了。辅助措施:(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2)一一过关原则,学习的内容可以找几个好学生,或者最先完成的去过关其他学生。(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横纵向比较,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给自己加油。但是,教学中,我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培养了学生好学、自主、创新、求异的精神,是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与归宿,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保证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也必须正确认识生本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才会将学生看作自身发展的主体,把发展的主动性真正地交还给学生。
第四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是在“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创建的。该模式以自主互助、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注重给学生提供探究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关注情感、凸现创新,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特点是:自主、互助、高效。
自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
互助:互助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通过组内、组与组的互助学习,保证所有学生学得更好,促进中间学生和后进生向上转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高效:在实现课堂学习自主互助的基础上,追求教学时间的最大利用,学生能量的最大释放,教师作用的最大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其环节是:启智引思→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巩固提高→总结测试。
一、启智引思(3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探究学习。课堂引入要注重实效,力求做到短、平、快。情境创设要为教学服务,切实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可根据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可情境引入,也可开门见山。
二、自主探究(12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学习体验。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组内的讨论交流,梳理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等。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设计切实可行的自学提示,提高学生自学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要适时参与学生的互助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给予指导。
三、展示交流(15分钟)
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疑惑。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解惑或质疑。教师对一些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点拨,适当进行拓展和变化,提升学生认识,促进知识建构。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中的新发现、新感悟,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每个细节,并适时介入和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进一步完善知识、思想方法等的梳理和建构。
四、巩固提高(10分钟)
一方面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内互助,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教师设计练习题要体现目的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要有利于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方法技巧的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要让优生对学困生进行帮扶,在小组内互助解决。要让错题学生展示讲解错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
五、总结测试(5分钟)
引领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时,进行课堂检测,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本环节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回顾,二是测试。回顾旨在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回忆总结的机会;测试应努力做到当堂检测、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因而测试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内容尽量偏重当堂所学,不必过多拓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第五篇:《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81-82页。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基于标准的思考,是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分析
《优化》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以“沏茶”和“烙饼”的生活素材为背景,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关于“沏茶”,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问题1是让学生尝试解决沏茶如何省时的问题;问题2是通过对可以同时来做的事情的探讨,引导学生优化
程序节省时间;问题3是通过计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时间,进一步体会优化的思想。“烙饼”,教科书也提出了3个问题:问题1是让学生尝试解决如何尽快吃上饼的问题;问题2是通过解读妈妈的做法,理解学习难度较大的方法;问题3是运用方法继续解决数量较多的烙饼问题。
3、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沏茶、烙饼,但对于烙饼问题而言,缺乏实际经验。但是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演绎、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比等方法,有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提高优化意识。
(二)学习目标:
1、经历解决沏茶、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 的应用。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老师这儿有一个好玩儿的脑筋急转弯,比一比,看谁最善于思考:一个人吃一个苹果用5分钟,那十个人吃十个苹果要用几分钟呢?(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吃苹果”这样一个学生常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涵着数学知识,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步探究,感悟体会
同学们会沏茶吗?谁来说说怎么沏茶?
1、问题一:
淘气想为妈妈沏杯茶,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淘气沏茶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的各项工作,以利于学生最优方案的探索。)
2、问题二:
(1)做事情要按一定的顺序,沏茶的这些工作,哪些要先做?哪些要后做?
(2)按照这样的顺序,一项一项的来做,需要多长时间?怎么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沏茶的流程,一项一项的完成。没有节省时间,进而,促使学生发现有些事能同时做,就省时了。)
3、问题三:
要烧水为妈妈沏茶,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呢?
1、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动手写一写、画一画,2、然后和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3、汇报:
从沏茶这个问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旨在引发学生对沏茶这件事的回顾与反思,在此过程中,明确如何用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结:
看来,要完成沏茶这件事,不仅要考虑做事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哪些事是可以同时来做的,通过合理安排,就能节省时间了!像这样,在众多的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优化。(板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