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一年级]《信息编码》教学设计说明(最终版)
《信息编码》教学设计说明
(一)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新修改的《改进中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几点意见》的要求,中学信息科技课程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考虑。所以在《信息编码》这节课中,设计了4个游戏,不仅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编码对信息处理的意义,并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外,还有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二)关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初中信息科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3中讲到“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主要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设计4个游戏,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并体会信息编码活动的过程,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具体游戏设计思路如下:
设计游戏1(热身活动):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编码实例,体会编码给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设计游戏2(“识别动物”游戏):给出8种动物,请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有角、长尾、食肉、大体型)填写动物特征表,并根据教师给出动物的特征,让学生“识别”出是哪种动物。共同归纳出: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及编码对信息处理的意义: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设计游戏3(“手指”游戏):学生从小手指开始,在每个手指上分别标注1,2,4,8,16,然后通过伸手指来表示数值。师生共同归纳出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方法,和二进制的特点“逢二进一”。
设计游戏4(“猜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信息” 游戏):分组查看ASCII表,全班拼出二进制编码表示的I know,I can的信息。一起归纳出:计算机中所处理的一切信息都要转化成二进制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也就是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编码。计算机编码和解码都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的。通过一系列的游戏,不仅使学生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还让学生了解到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能较好的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
(三)关于教学策略
由于信息编码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教学中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了解到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同时辅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结合具体的例子,通俗易懂的对基本概念、原理进行准确、严谨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编码对信息处理的意义,并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本节课较难处理的地方在于:了解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的方式,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两个游戏(游戏3和4)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游戏3(“手指”游戏),归纳出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方法,和二进制的特点“逢二进一”;通过游戏4(“猜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信息” 游戏):再归纳出:计算机中所处理的一切信息都要转化成二进制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也就是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编码。计算机编码和解码都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的。同时对于这部分的语言表达进行反复推敲,预先设想了学生可能产生的误解。
(四)关于教学设想
信息编码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所以教学中通过4个学生感兴趣、又简单的游戏切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籍此体验和总结信息编码的原理,体会信息编码活动的过程,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由于是借校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的不够详细,所以课前还准备了一些如ASCII之父、编码发展历程的拓展内容,以备不时之需,这些拓展内容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并体验信息编码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第二篇:信息编码教案(范文模版)
第2单元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实践1
解读数字——信息编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编码。
2.了解常见信息编码方式。3.了解汉字编码的基本常识。
4.掌握二进制数的特点及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5.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练习以及对生活中常见编码的讨论,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和对常见编码的讨论,了解信息编码,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及其基本方法。(2)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3)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教学过程
一 知道什么是编码。
(1)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编码的讨论。
(2)让学生举例。
(3)归纳:什么是“编码”。二 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1)板书实例进行讲解。
(2)出相关题目让学生亲自完成。
(3)对学生的做题过程进行评论及适当鼓励。三 了解位、字节、字长。
板书单位之间换算并结合教学资料进行解释。四 小结。
1.通过对生活常见编码的讨论进行举例,了解编码的概念,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3.结合教材资料对位、字节、字长进行解释。五 作业。
课后练习。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比喻法。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学中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教学实际与想象产生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可能备课不够充分,产生较多失误,因此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改进其他不足,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好。并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信息编码教学设计
篇一:(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课,如何
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一大关键。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才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节课单排,教师将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字进行猜谜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来引入本节课; 2.随着新课标地改革,信息技术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具体表现在要关注
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根据这样的要求,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教师需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同时努力提高基础程度好的学生,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3.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教师应努力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
结合,达到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课程的需要的效果。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前情分析
一、教材解读
《信息的编码》是选自浙江教育出本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信息及其特征,那么对于信息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地了解;那么对于抽象的信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呢?于是就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信息的编码。同时学习好本节课,也为将来算法及其程序设计等抽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能力分析
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之前,一定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由于其学校的不同,教师以及教学师资等的不同,尤其是城乡学生之间,他们的信息基础与能力是不一样的。
同时,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普遍存在着好奇的心理,对于信息技术课也有着极大的求知欲。
同时,高中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力上已经相对趋于成人,能比较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进行自主内化。2.心理特征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一,由于摆脱了中考压力,可能会比较放松,同时对于信
息编码,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3.课标及相关要求 1.掌握信息技术编码中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但不包括十进制小数的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但是对于ascii字符编码表不需要记忆,只需了解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进制代码的基本特征以及简单地二进制与十进制地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能基本了解ascii字符表码表;
3.了解汉字编码,知道我国所使用的汉字标准即编号为:gb2312-80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发现学习以及生活中需要利用信息以及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根据任务需要确定信息来源
2.参与评价他人信息以及信息作品的过程,能归纳信息技术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与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二进制代码的基本特征以及简单地二进制与十进制地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能基本了解ascii字符表码表;
3.了解汉字编码,知道我国所使用的汉字标准即编号为:gb2312-80 教学难点:
掌握二进制代码的基本特征以及简单地二进制与十进制地转换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一法为主,多法结合的方法。主要运用任务驱动与教师引探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同时安排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在课前进行分组,一般以马蹄形座位的方式四人一组
2.准备好上课使用的ppt以及素材
教学流程
一、情境结合,引入新课(约3分钟)【教师活动】 1.教师书写并结合ppt展示“猜谜活动”:请同学们猜一猜下列都是什么意思?
(a)0579(b)330483(c)7758258(d)000001 【学生活动】 1.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可分组交流
2.主动回答,或者派小组代表
【教师活动】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如全部正确,教师进行强调,如回答错误,教师进行补充。
2.(a)0579 金华电话的区号
(b)330483 老师身份证前六位数字,教师可出示身份证验证
(c)7758258 网络流行词:亲亲我吧爱我吧
(d)000001 这个1之前有那么多0,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引入本节新课:生活中的信息代码无处不见,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当然也有它的专用代码:二进制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一些特殊意义的数字引入学生的思考,并用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运用网络流行词更是受学生的欢迎,根据这样的一个情境更好的引入新课。这也为接下来成功的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解决难点一(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简单介绍十进制的基本特征:
(1)十个基本数码:0~9(2)采用逢十进位的原则
(3)每个数码再不同的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如:987等于9乘以10的2次方加上8乘以10的1次方再加上7乘以10的0次方
【学生活动】
学生产生疑惑,这不是小时候学的知识吗?老师讲这个做什么呢? 【教师活动】
再学生产生疑问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主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二进制有哪些特征,并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以及讨论
【学生活动】 1.学生再本来就疑惑的基础上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与身边同学讨论的方法,相互学习与交流
【教师活动】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判断,由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教师需进一步解释,防止学生再思考过程中有遗漏的地方。
2.教师简单介绍二进制的基本特征:
(1)二个基本数码:0和1(2)采用逢二进位的原则
(3)每个数码再不同的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如:101等于1乘以2的2次方加上0乘以2的1次方再加上1乘以2的0次方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学生熟悉的十进制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本节课新课即二进制的特征,使得学生更加有兴趣去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同时教师进行讲授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逐步深入,突破难点(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在学生了解二进制的基础下,教师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化
2.教师展示ppt上的例题:算一算,你会吗?
(1)010100(2)101000(3)001101 教师讲解前面2题,并将最后一题留给学生作为任务。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了解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基本计算方法
2.学生认真听完讲解后开始动笔计算 【教师活动】
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教师可将其成为“幸运儿”的方式请同学上台。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配合并完成教师任务
【教师活动】
教师夸奖上台学生的勇敢,并讲解学生所做例题,使下面不会的同学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二进制的转化,所以教师需进行一定的讲解,再讲解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学生任务。学生在有任务的压力下,自然会认真听讲。而教师请同学上台并进行表扬,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好的鼓励方式,不仅考查了其知识能力,还锻炼了其胆子与勇气。可谓“一举两得”
四、层层展开,引导探究(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在学生学习了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十进制如何转换为二进制呢?
2.二进制用乘法转换为十进制,那么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应该是?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并思考
【教师活动】 1.学生可能会回答到除法,因为正好和前面相反。但是对于究竟如何具体的转化可能并不清楚。
2.此时,教师需引导并使学生来探究
3.教师用一些简单的数字如2、4、6等来引导学生,猜一猜,它们的二进制是多少?
【学生活动】
聪明的学生可能可以猜出答案,但是对于具体的解题方法,他们可能并不了解。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并进行实际的演示如数字8甚至更难一些如89等两位数三位数,同时要求学生自主计算33,24等数字。
2.教师再学生计算的同时去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二进制书写是不是很麻烦?
【学生活动】
学生自然深有感触,不经觉得老师如此深明大义,可以体会学生的感受。
【教师活动】 1.此时教师引出十六进制的概念,并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二进制转为十进制的基础上再引导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2种进制之间的转换。同时由于二进制的繁琐,同时引入十六进制,但由于学习太多学生可能记不住,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五、展开讨论,解决重点二、三(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数字是可以用二进制使计算机了解,那么交流所用的语言呢?
2.请同学们思考英文字符和我们的汉字都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被电脑识别的呢?
3.要求同学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并归纳出字符编码以及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其中单数组讨论字符编码,双数组讨论汉字编码)
【学生活动】 1.按照教师的疑问思考
2.根据分组进行讨论并总结
【设计意图】由于这两个知识点在课标中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所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归纳的能力
六、作品展示,互相评价(约4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要求抽取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以及汇报,并要求学生进行组内学生对相互之间合作与交流的评价和班级学生听取其报告后对其成果进行一个评价,教师自身也应对其作品进行简单评价
【学生活动】 1.按照老师要求汇报小组成果
2.进行小组互评 3.听取班级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在完成合作交流以及作品展示后,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总结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同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生作品的评价,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归纳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达到了我们过程与方法中的目标。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约四分钟)
【教师活动】 篇二:信息的编码教案
1.2信息的编码
授课人:王芸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和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学起来比较枯燥,知识与概念偏深,可操作内容偏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信息的编码,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常见的、生活中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2.重新认识十进制,并能进行知识迁移,对二进制、十六进制有初步理解; 3.掌握二、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启发、设疑;学生对比、实践、观察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的特征。2.不同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
不同进制之间转换。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篇三:浙教版高一年级《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年级《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内容:初步了解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的特征,了解ascii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其实,信息的编码了《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的始末,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条主线。依照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务必使学生对编码的认识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内容抽象、枯燥无味,可操作内容偏少,知识与概念偏深。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浅显易懂的了解信息的编码,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常见的、趣味性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本节是信息技术必修部分的第二课,刚从初中升入的高一新生,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不
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必须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易接受的案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案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重新认识十进制,并能进行知识迁移,对二进制与十六进制能进行初步的理解;
2.了解ascii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知识的转化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及意识。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2.字符编码:ascii码;
3.目前常见的几种汉字编码方案;
教学难点:
二进制相关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法、指导法、评价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1.硬件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有电子教室)2.软件准备:(1)ultraedit工具软件、excel工程函数
(2)给学生相关材料:(课本内容、学习任务单、数制转换表、ascii码速查表)
八、教学过程
引言:
展示图片:选择题标准化答卷、考试报名表。
师:让我们先看几张图片:(1)我们同学做过的一张选择题标准化答卷,(2)一张中考报名表。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表格中包含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
学生讨论回答:答案的编号信息(abcd);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数字信息);所属学科、姓名(汉字信息)等。同时发现:
这些信息在表格中均以“涂黑”和“空白”两种方式呈现。
师:这种标准化的填涂卡有什么好处?
生:把各种形式的信息数字化,方便计算机采集信息。
师:的确如此,计算机擅长于处理这类标准化的信息。所谓信息的数字化,就是把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用数字表示出来。上面例子中,如果把标准化填涂卡中的空白理解为“0”的话,则“涂黑”可以理解为“1”,计算机擅长处理这类数字化的信息。其原因在于:计算机以半导体为主要元件,半导体具有两种稳定的状态:电位的高低、磁化的极性方向(横向和纵向)都可以分别表示为“0”和“1”。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把问题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形式。前面我们对卡的填涂,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下面我们从最简单的数字编码说起。新课: 一、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打开自制的数制转换表(由于篇幅关系,表a列中的数值5到15部分没有给出)
(数制转换表)
通过对b列二进制编码的逐个自动填充,引导学生总结出二进制代码的特征:①只有两个基本数码0,1;②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2)对二进制代码的第三个特征: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的理解处理:
请一位学生将十进制“157”读一遍,再请大家思考为何读作“一百伍十柒”?引出(157)10=1*10+5*10+7*10,继而简单介绍数学概念“权”。再让学生讨论并回答出二进制的构成规律、展开式。210 在此基础上,通过填充数制转换表的c列讨论十六进制。
(3)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相转换
在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总结出以下规律:
0(1)2=2=(1)10 1(10)2=2=(2)10 2(100)2=2=(4)10 3(1000)2=2=(8)10 故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均可采用“8421法则”,如:
310(1011)2=(1000)2+(10)2+(1)2=2+2+2=(11)10(13)10=(8)10+(4)10+(1)10=(1000)2+(100)2+(1)2=(1101)2(4)实践活动:
十进制、二进制相互转换,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一)二、字符编码: ascii编码
篇四: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编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让学生在案例创设的环境下,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主题,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应用的融合。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字符编码、内容比较抽象、学起来比较枯燥,知识与概念偏深,可操作内容偏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信息的编码,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常见的、生活中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2.重新认识十进制,并能进行知识迁移,对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有初步理解; 3.掌握二、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启发、设疑;学生对比、实践、观察、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的特征。教学难点: 进制之间转换。
五、课前准备
1.硬件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
2.软件准备:小哨兵广播教学系统、计算器、excel工程函数、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篇五:信息编码--教学设计
《信息编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信息编码》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介绍信息与信息技术,学生能够很好地从初中的信息技术过渡到高中的信息技术。在学习了信息的特征后,重点剖析理解信息的编码,其中汉字的编码尤为重要。在学生对信息特征及、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则重点对信息技术的编码进行剖析。为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买下伏笔,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的兴趣。本节课采用一个课时进行新授课。
二、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地运用ue软件读取字符的内码
☆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法,学会掌握读取字符在电脑中的内码。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生活难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什么是输入码,处理码,字形码
2、能熟练地运用ue软件读取字符的内码
难点:能熟练地运用ue软件读取字符的内码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过程
现在互联网如此普及,那同学们对互联网熟悉吗?那你们对电脑熟悉吗?你们对汉字输入熟悉吗?今天我们一共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把汉字输入电脑这项基本技能,我想在座的各位肯定都经历过而且已经是比较熟练了。那你一般都是怎么输入文字的呢?
【ppt】
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等
目前汉字输入电脑的方式分为两类:自动识别方式和汉字编码输入,其中,汉字编码输入又分为音码(智能拼音码)、形码(五笔输入码)、音形码(字音为主、字形为辅)、形音码(字形为主、字音为主)。
【ppt】
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汉字被输入电脑后,又是怎么被电脑识别并且被读出的呢?
被翻译成二进制数进行读取。
恩,同学们前几节课掌握得非常好。因为电脑是最聪明的笨蛋,他只识别二进制数,所以汉字在电脑中肯定是被翻译成二进制数的。
理论地说,汉字经过编码输入后,势必需要一种输入码来相对应地进行编码。
【ppt】
那么在计算机内部,又是怎么来处理汉字的呢?这里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交换
码。在1981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编号为gb2312-80的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及字符集》。而这种汉字信息交换用的代码又称为区位码。课前,我们已经复习了,一个汉字占几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呢?我们来看一下区位码,也就是交换码该如何辨认呢?
【ppt】
汉字被输进去了之后,电脑肯定要对其进行处理。这里呢,老师再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处理码。那么处理码也就是内码和我们的交换码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具体讲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ppt】
认真听讲,在书上记录重要的内容。
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我们现在就好好练一下。请同学们打开活动手册,完成相关内容。
大家都完成了吗?课后把剩余的习题全部做完,然后上交。我们刚刚的实验可以得知什么结论呢?
【ppt】
认真聆听,在书上记录重要的内容。
汉字在电脑里是如何被处理的,我们已经了解了,那它又是怎么将它输出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要想吧汉字显示出来,我们必要要用到另外一种码,那就是字形码。
【ppt】
输出的时候,汉字字形通常有两种表达方式:点阵方式和矢量方式。这些,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必深究。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刚刚学了的知识要点。
【ppt】
仔细观看,认真做笔记。
第四篇:1.2信息的编码 教案
《信息的编码》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的编码》,来自《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一章第二节。
一.说教材
1.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作为一本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科书,展示的是一幅关于最基本的信息的信息技术当前情况的鸟瞰式的写照以及它的历史背景介绍,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不是依靠讲授问题求解来获得这种本领。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熟练的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以及十六进制的使用。
②了解ASCⅡ码。
③通过对汉字编码的了解、实验,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②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能够相互之间补充巩固。
③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在进制之间的转化以及中文输入。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内容有很多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并理解知识点,所以制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能够熟练的在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转化。
难点:了解内码的形式和作用。二.说学生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为了能够让同学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象生动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坏境设为计算机教室里。
三.说教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突出重点以及难点,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法:
1.讲授法
该方法是教授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能够更有效,同时对解决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快。
2.讨论法
通过讨论与辩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可以调节一下传授基础知识时的课堂气氛。
3.练习法
学生可以多次、多方面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四.说课过程
为了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故我设计了“激发兴趣,讲授新课,练习实践”这三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
师:大家说一加一等于几。
学生议论纷纷,有说2的,有说3的。
师:这节课,老师就要教你们1加1为什么不等于2,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在信息科技中,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是指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计算机采用的就是二进制。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同学更有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讲授新课
本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展开教学: 任务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PPT的演示,以及讲授,让学生有效的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完成后向学生提问关于基础知识的问题。
问:二进制的进位规则。
答:逢二进一。
任务二:讨论问题,巩固知识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新学的知识,在讨论过程中互帮互助,在讨论结束后向老师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来一一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学习。3.练习实践
老师准备一套二进制与十进制转化的练习,让学生练习,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边练习边指导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且能够很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将10到20之前的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练习一种输入法,并在下次实验课上检查。
六.总结评价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给予学生一些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最后让学生实践练习操作,这个过程中再给出指导,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
第五篇:《二进制数 信息编码》说课稿
七年级 第三课《二进制数 信息编码》
一、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试行)》以及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本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理念,能够实现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过程与方法:以具体任务制作自己的密码为主线,在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合作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和领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内涵。
二、课程分析
《二进制数 信息编码》是理论实践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二进制;第二部分认识数字化;第三部分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第四部分认识ASCII码。内容很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二进制也就是本节说课的内容;第二课时,学习后面三个部分。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二进制的特点以及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为后面学习各种编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七年级学生自主性已经较强,有一定的探究发现能力。在学习本课时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十进制的相关运算。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二进制的相关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面。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1、说教法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基于学生对本课题认知的特点,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 利用电子课堂软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任务驱动法
在本课时中,以完成一个任务——制作自己的密码,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完成“任务”以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3)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通过学生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也就是“学会不如会学”。由此可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2、说学法
针对学生实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自主探究法
对于基本问题的处理,采用自主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动性。(2)发现探索法
信息技术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遇到问题,从而学习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模仿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模仿学生或老师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4)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互相帮助,采用这样的同伴间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助于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的培养。(5)动手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此课题的重点也是让学生自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增强综合能力。(6)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表的使用,让课堂变的清晰,学习效果一目了然,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欣赏相关资料,了解有关密码的知识,激发兴趣、活跃气氛。提出目标制作自己的密码。
教材上本课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字信息导入,这样的导入比较平淡,引入密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有种自己是小特工的代入感,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请学生观察算式1+1=10,提出问题这个算式是正确的吗?
教师给出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引出二进制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的这个算式明显有悖于之前他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更有兴趣去自主学习。根据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索是这节课的一大重点,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空间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3、任务驱动、生师讲解
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完成1-10,10个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自查结果正确与否。完成之后,请学生讲解解答过程,生师合作归纳总结出十进制转换二进制的规律。
教师在此期间观察学生实际应用情况,掌握学生接受程度。
师生间的交流体现了生生互动的理念,全员参与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创作,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4、巩固练习、学生自查
教师给出学习资料,学生自主完成密码对照表!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自查!
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反复的练习,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自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完成的好的学生自查让他更有成就感,完成的不理想的学生自查让他更直观的了解到自己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5、知识拓展、小组交流
教师给出密码,请学生破译。完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对照表,我们能破译密码吗?
给出学习材料,学生分组探究学习,请学生讲解小组探究成果,教师辅助,师生合作,得出二进制转换十进制的方法。
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以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现在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的讲解可能不如教师讲解的准确,但是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而言“小老师”的效果有时更加突出。
6、实践练习、自查总结
教师提供材料,请学生自主使用二进制设计出一组密码。
完成自我评价表的统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交流与操作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应用,整个教学过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点。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7、知识延伸、融入生活
教师给出问题:密码能用于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吗?
给出拓展资料,学生自行研究!
怎样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改变生活,这个拓展问题的提出希望学生能更了解他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价值。
七、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信息技术老师努力的方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1、自我评价表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课堂结构。达到了预期效果;
2、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3、当学生乐意学愿意学,能学活学时,就将学会学习。将学习当成乐趣,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