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时间:2019-05-12 18: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

学设计一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

(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分页标题#e#

四、理解课文

(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3、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二)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

(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3、齐读第二部分。

(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4、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适时加入口技鸟叫)

5、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

出示题目:

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临危不惧热爱应变自如祖国敌人毫无惧色坦然自若

(四)1、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执行新的任务)

3、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巩固,总结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师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分页标题#e#

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

14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安义县石鼻小学

许炎珍

教学目标: 1、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重点: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朗读的语气语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

《夜莺的歌声》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欧洲和亚洲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进行卫国战争。

本文就是苏联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

二、掌握生字

(1)读准字音

(2)各种形式认读生字

削、喂、哨、挺、斯、甩、踢、枪、防、鬼、汉、滚、毁、惯

A、指卡片认、读、组词

B、小组比赛

C、开火车进行生字连读

三、从句子入手,反复诵读,理解“夜莺”的机智勇敢(运用多媒体出示句子)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下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岔开话而言其他,使敌人从他口中讨不出任何消息而又无可奈何,说明他的沉着机智。

2、德国兵问:“有没有人”,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野兽”指德国兵,他的痛骂,使德国兵无可奈何,表现了他的机灵。

3、孩子很有信心回答:“怎么会不认识!”

为的是把敌人稳住,取得对方信任,使敌人放松警惕,好放心让他带路。说明他聪明机智。

4、“小孩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在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为了让德国兵认为他贪玩而不加警惕,从而顺利跟着自己走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说明夜莺非常机智,面对敌人毫不畏惧。

5、夜莺的那32声,就是告诉游击队鬼子人数是32人,而那两声杜鹃叫是报告有两挺机关枪。

说明“小夜莺”为了自己的祖国以特有的方式参加对敌人斗争,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6、“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活、活泼表现了“小夜莺”的镇静、坦然

四、指导朗读,运用不同语气语调朗读。

1、夜莺的话语要读出孩子的童声稚气,天真活泼。

2、军官的话语中应读出狡诈、阴冷。

五、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以"小夜莺”在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战斗结束后在林边小路旁继续吹着宛转的歌。我们要向小夜莺学习,学习他的品格,热爱自己的国家,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

六、歌曲《爱我中华》结束全文。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第13课 夜莺的歌声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学习、运用练习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达到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二战时期小英雄任务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1、介绍时代背景。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苏联从此开始了炮火连天的生活。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借助工具书,并标出自然段。(2)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

3、师:课文比较长,咱们的检查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吧!在朗读的时候,我要求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从课文的自然段之间你会有什么特别发现?

4、领悟方法:课文读完了,文章最后的泡泡中有个问题„„这个关系是什么呢?自由读读开头的三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两个自然段。(首尾呼应)

5、刚才给大家的任务还记得吗?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意义段空行,表示独立讲了一个意思。)

6、请快速地浏览第一部分,用自己最简洁又最明白的语言表达这部分内容。

7、检查交流,根据回答板书词语(诱敌上勾)。继续检查第二部分的朗读与内容,根据回答继续板书。(密报敌情)你发现老师对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概括„„(都用四个字)。

三、四部分学老师试试。(消灭敌人、继续候敌)

8、认识小标题,整理内容。

师:这四个词语表示了我们对文章四个部分的理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小标题”。下面,看谁能根据这四个小标题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9、通过预习,请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10、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夜莺的歌声出现了几次?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2、昔日热闹的村庄在战火中变得荒凉寂静,这时候什么吸引了德国兵的注意力?

3、这一部分,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到小男孩学夜莺唱歌?

4、从两处描写夜莺歌声的地方,你读出了什么?结合上下文自己反复读一读这两处,也可以和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1)为什么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说明什么?

(2)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结合第二部分谈一谈你对小男孩这种行为的解释。

5、(1)小男孩巧妙地用学夜莺唱歌的方式引诱迷惑敌人,由此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男孩?

(2)请画出课文第一部分里你认为能表现小男孩机智勇敢的语句。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4)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6、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通过这些语句,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勇敢机智镇定的小男孩,所以读小男孩的语言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童声稚气、天真活泼。)

与小男孩比起来,德国军官总是想从小男孩嘴巴里探听到什么,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也有企盼。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处理他的语言?(狡诈、阴冷而又带有期冀)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切入主题。

1、自由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文中的小男孩和敌人。(板书:小男孩、敌人)

2、反馈,学生板书词语。

二、以读代讲,理解课文。

1、师生共同学习夜莺的第一次歌声,思考夜莺的第一次歌声有什么目的?(板书:诱敌深入)

2、过渡:德国军官是那么好骗的吗?随随便便就相信一个敌对方的孩子吗? 他是怎么盘问夜莺的?(课件展示德国军官盘问夜莺的话)

3、面对德国军官的层层盘问,小夜莺是怎么诱敌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德国军官和夜莺的对话,学习体会。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夜莺的回话,师:你准备用什么语气来读夜莺的话?为什么?(故作天真,装糊涂,迷惑敌人。)

4、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等句子。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

6、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

7、学习夜莺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歌声,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目的?

8、学生分组学习。汇报交流: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4)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5)“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

3、师总结: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正是有了有千千万万像小夜莺一样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正是他们团结抗敌,1945年德国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夜莺的歌声,是战斗响起的号声;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打击敌人的枪炮声;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夜莺的歌声,是一曲爱国抗敌的颂歌!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苏联卫国战争进行了四年,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了整整八年,我们也有像小夜莺一样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你知道吗?(王二小、雨来、张噶子等)

2、课外阅读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心中的歌。推荐故事:卓娅的故事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 机智勇敢的巧妙报告敌情 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第四篇: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夜莺的歌声》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夜莺的歌声》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一、课程标题:《夜莺的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呻吟、宛转”等词语,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四、学生准备: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五.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全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四)课堂反馈: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并且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六)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推荐阅读:《红红的雨花石》。

七、板书附录: 夜莺的歌声(宛转)巧周旋 传情报机智 灭敌人勇敢 站岗哨热爱祖国

八、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五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分析

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陌生,历史地理知识与课文衔接不上。学生虽然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意境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上本课之前应通过视频、文字资料了解一些有关二战的知识,另外,体会文章的语言也是教学本课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情感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技能目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三、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精读感悟、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或上网查阅,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提问:预习时,你们看到题目,首先想到什么?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出示夜莺鸟的图片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来传递情报。)

(二)、讲解新课

1、课文题目在文中一般有画龙点睛,或是提纲挈领的作用,思考:

文中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 各有什么作用?

2、交流

出示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1)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2)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表现出勇敢。板书:诱敌上钩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1)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写的是什么情景?(传递情报。)(2)自读这部分课文,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板书:传递情报 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小孩学夜莺唱歌以假乱真,才能更好地迷惑敌人。)

(2)这两段话和前面哪部分课文相似?分男女生对比读前三段和这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板书:再诱新敌

3、提问:孩子面对敌人一诱,再诱,不害怕吗?哪些句子体现敌人的凶恶?

(提示: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战争给当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多媒体课件,再次简介课文写作背景。体会小孩当时的心境。(憎恨敌人 有胆量 热爱祖国 应变自如)

5、重点句段品读 和凶恶的敌人斗争,不能硬对硬,要巧妙的和敌人周旋,一个战争中的小英雄,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小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投入战斗,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里,你能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呢?

(1)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怎样想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2)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3)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齐读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战争中的小英雄,给大家讲一讲。和同伴中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五)、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婉转)

诱敌上钩

机智

传递情报

勇敢

再诱新敌

热爱祖国

《夜莺的歌声》教学后记

衡水市人民路小学 闫俊青

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一篇关于战争话题的课文,内容离学生似乎有些遥远。也的确,身边是下课后一块拍卡片的伙伴,台上是亲切和蔼的老师,窗外是阳春三月的花红柳绿,坐在明媚阳光里的他们,很难去想象小夜莺的村庄刚刚经历了炮火,一片狼藉;更很难体会小夜莺对敌人的愤怒与仇恨。

因此,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也是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积极调动他们已有的认知,引导他们回忆曾看过的战争电视剧,交流自己看到枪林弹雨,敌人疯狂扫荡杀害那些镜头画面时的感受。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离开当下的生活,穿越回战争年代去,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孩,在与敌人周旋。

课文题目《夜莺的歌声》是本文的文眼,我把它作为我的讲解主线,贯穿整节课堂。我给孩子们出示了一道思考题: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夜莺的歌声”,其出现的作用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可以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出来,并将你的体会批注在书上。我让学生找与“夜莺的歌声”相关的句子,其用意是为了帮孩子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了歌声的作用,也就弄明白了小男孩是如何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小男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其用意是让孩子们更深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文章对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这个情节不吝笔墨,写了小夜莺的很多的语言和动作,此时我注意引导孩子们分析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让他们能展开丰富的联想。文中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非常精彩,我让学生分角色郎读,来体会敌人的凶恶,小夜莺巧妙周旋,聪明机灵。这些重点句段,我也不忘从作文角度再对他们适时点拨。

以上是这堂课自感还可以的地方。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些孩子预习不到位,对课文内容熟悉不够,交流的时候只有听别人发言,没有自己的看法和发现,参与的程度不深。我应该在预习环节中,提出具体问题,具体要求还好一些。其次,在课堂中,由于课文太长,我担心时间不够,预定任务完不成,因此,教学中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不能足够长,有些理解稍慢的孩子尚未有解,就进行下一环节,存在赶时间之嫌。当然,究其原因,仍旧是自己把握课堂能力还有欠缺,有待提高。

总之,一堂课,精心准备,用心完成,有小小的满意,也有稍稍的遗憾。再努力啊,加油!我对自己说。

下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夜莺的歌声》最新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名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的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专题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学习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

    夜莺的歌声 教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武山县咀头乡新泉小学焦秀 【设计理念】 进入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找专题做小课题研读,指导学......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大全)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教师播放夜莺的叫声,问同学们,这种鸟的叫声好听吗?你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吗?老师告诉你它的名字叫夜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叫《夜莺的歌声》请伸......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张爱美 【教材简析】 《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车家庄学区 冯博平【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