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夜莺的歌声》最新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名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的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在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传递敌情,最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自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张中充满智慧机智,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借助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从而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谈话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婉转、呻吟。(开火车轮读)
2、齐读课题。
二、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有一个年龄和我们相仿的孩子,却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
1、快速读课文第一、二段,把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段多读几遍。
2、思考:夜莺是怎样用歌声引诱敌人上勾的?
3、结合学生所谈的,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⑴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句中的野兽是指。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军官认为 是蠢东西,其实,真正的蠢东西应该是。
4、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
6、小结:
从文中描写夜莺言行的句子中,我们体会到了夜莺的勇敢机智。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夜莺巧妙地与敌人进行周旋,那么他又是怎样用歌声为游击队传递信息的?
1、自读课文第二段,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
2、指名生说,师生共同归纳。(一声夜莺叫表示一个鬼子,一声杜鹃叫表示一挺机关枪)
3、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师: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热爱祖国,勇敢机智)
2、总结:
通过第一、二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夜莺巧妙地同敌人进行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等,从而体现了他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摘抄描写夜莺言行的句子。
【板书设计】
小夜莺 引诱 敌人
勇敢 机智 埋伏圈
歌声 传信 游击队
第二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3.理解重点句:
(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三)解决办法
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削xiāo 空kòng 塞sāi
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词。
第三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课标本小语四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3.初步领会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理解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叫学生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2.搜集二战资料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资料。[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读、悟结合,进而认识人物,体会情感,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
2.引领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抓住重点句段,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从而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引起学生的共鸣。
3.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书上勾、圈、点、画。
4.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5.充分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一)介绍夜莺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请你简要地说说你所知道的夜莺。2.老师介绍
①种类90多种,分布甚广,世界各地都有。
②我们从一些文学作品里知道这是一种为了某种希望在黑夜里不停地唱歌,查到喉咙里唱出血丝,鸣到死亡才会停止的鸟儿,它的歌声婉转悠扬。
3.请听夜莺的歌声。(播放夜莺的叫声)
(二)出示课题
声音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夜莺的歌声》
二、梳理课文
1.课文是说一只真的夜莺在唱歌吗?连读课文,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子?
3.课题是“夜莺的歌声”,表现的是小男孩子的机智、勇敢。这两者有联系吗?(引出:小男孩子的机智勇敢是通过他学夜莺叫来表现的)
4.那好,文中几次写出小男孩子学夜莺叫?每次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①找、标几次学夜莺叫序号;②读好;③批注
目的;④说一说怎样得出结论的?(待会擦掉)第一次
引出“引诱敌人”
板书(引诱敌人)第二次
引出“蒙骗敌人”
板书(蒙骗敌人)
第三次
①引出“传递信息”
②一声夜莺的叫声代表„„?一声杜鹃叫代表„„?
板书(传递信息)
③引出“歼灭敌人”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各种形式读找出的。板书(歼灭敌人)
5.总结扣题。
三、品读
(一)引出学法
那么,除了学夜莺叫,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男孩子的机智勇敢? 1.找
找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板书
1.找
标序号
2.朗读好
把你找出来的这些语句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好。
板书
2.朗读好
3.批注
把你认为体现小男孩子“机智、勇敢”的理由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最能体现的词打。
板书
3.批注理由
重点词
(二)学生解读文章 1.自学
(老师参与指点)
2.交流
可同桌,也可4人小组,看看找完没有;读得是否好;批注是否正确;把你搞懂了的问题讲给别人听,还没解决的看看能否讨论解决。
3.发言是你自己的,加分也是你自己的,集思广益。
4.如果你的帮辅对象因你的帮助发言精彩而得分,你也有3分。
(三)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对同学的发言你可以直接站起来反驳、补充。2.交流(注意重点词及对话朗读),学生说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处处紧扣“机智勇敢”,完成方法中的3点。
(四)小结。指板书,扣“机智、勇敢”。
1.小男孩子用“夜莺的歌声”来引诱敌人,主动为敌人带路,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传递情报。最后,让游击队把这伙强盗一网打尽。
2.从他与敌人的对话以及他的动作、神态中我们感到小男孩确实是机智勇敢。
四、小结、升华主题。
(一)爱国、恨敌。
1.德国兵
①那德国兵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凶狠残暴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学生打不同的符号标序号()方法同前③想想读了刚才找的这些语句,你打算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德国军?
2.小男孩不怕吗?①小男孩多大?和我们仿佛年纪,想想你们半夜三更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怕不怕?有歹徒入室抢劫你怕不怕?一条穷凶极恶的狗红着眼睛向你扑来,怕不怕?②小男孩面对的是杀人不眨眼的法西斯德国军,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他怕不怕?他是怎样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沉着冷静,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呢?动力是什么?
3.请听一组数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这次世界性的侵略战争,使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在侵略苏联时,德国法西斯调用了190个师的兵,近5000架飞机和341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三个月内征服苏联,1941年6月德军兵临城下,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城内饿死近75万人啊!
4.这么残酷的战争,带给小男孩子的是什么?
①说起这伙强盗小孩是切齿痛恨
(板书:恨敌)恨不得把这德国侵略者碎尸万断。
②德国鬼子扬言三个月消灭苏联,小男孩不想成为一亡国奴啊,他要驱逐这伙强盗尽自己的德薄之力,他爱自己的国家啊。(板书:爱国)
③总结:所以,面对这一伙穷凶极恶的强盗,他会如些„„(机智勇敢)他的“机智勇敢”来自于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
(二)为什么用“夜莺的歌声”作题目。
1.因为,“夜莺的歌声”是小男孩爱国、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这歌声是黑暗中的呐喊,这歌声是战斗的号角,这歌声是被蹂躏的人民对侵略者愤怒的声讨,何止一只夜莺在歌唱,有千千万万的夜莺在歌唱,在呐喊,在战斗。这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宣言!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军首都柏林,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2.我们与小男孩一道共享胜利的喜悦,投入新的战斗,让我们齐读最后的段。
3.再读,读出胜利的喜悦,读出投入新的战争的欣喜。
五、结课。
同学们,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你想对小男孩子说什么?你想对德国兵说什么?
板书设计
25* 夜莺的歌声
引诱敌人
1.找
标序号
恨敌
机智
蒙蔽敌人
2.朗读好
爱国
勇敢
传道消息
3.批注理由
重点词
歼灭敌人
第四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学习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三、理解课文
(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德国鬼子是怎样发现小男孩的。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各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引诱敌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3、文中那些句子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找一找、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想象当时是怎样一番情境呢?找到后与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一下吧!
4、还有那些句子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举例:‚人哪?战争一开始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5、分角色齐读对话,理解‚野兽‛实际指什么?
(二)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好像把身边的军官会忘了。‛(1)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
(1)体会小夜莺当时的动作、神情。(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2)体会‚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全忘了‛中的‚好像‛一词
(小夜莺不是把德国鬼子忘了,他装着把德国鬼子忘了,实际上是在麻痹敌人,暗地里却在数敌人的人数和武器。)
(3)体会‚军官突然问答‛中的‚突然‛一词。
(德国鬼子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不是弱智,很狡猾,小夜莺时刻有着生命危险。而小夜莺面对敌人的突然发问回答得又是多么巧妙和机智!)
3、齐读第二部分。
(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后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四)小夜莺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3、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
五、总结与升华:是什么使小男孩要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地与敌人斗争呢?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板书设计:
14夜莺的歌声
吸引敌人 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说课稿
说课人 张海瑞
一、课文背景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强,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理解课文,尤其是故事发展这部分,重点让学生找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人物的言行,想象人物内心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从故事中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学习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2013-4-11
第五篇:夜莺的歌声 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课文
(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3、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二)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3、齐读第二部分。
(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4、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适时加入口技鸟叫)
5、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
出示题目:
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临危不惧热爱应变自如祖国敌人毫无惧色坦然自若
(四
1、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执行新的任务)
3、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巩固,总结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师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
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夜莺的歌声
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夜莺的歌声》课后反思
在品词析句时就好像误入了原始森林,一不小心就找不着了北,这是我极容易犯的毛病。今天我的这一堂课,从检查预习到整体感知应该说都是做得有条不紊的,能激发兴趣亦能以生为本。就是在品味语言时也还算能层层深入,如在品味“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想象“野兽”来了时的场面,然后读出人们的慌乱;接着问:小夜莺说的野兽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要把敌人当作野兽?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夜莺对敌人的仇恨,并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是问:面对凶狠的敌人,小夜莺能把自己的仇恨表露出来吗?再读出小夜莺的不慌不忙。可是在品味人物的动作“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个句子时就感觉自己问得太多了。其实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然后再围绕着: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体会到什么?这一个问题来讨论,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最糟糕的是,学生练笔反馈时我的评价。我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等写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文中的小夜莺他的语言上的特点就是一语双关和答非所问。然而,学生写上来虽有完整和故事情节,语言却都只是直白白的对话。对于这一点,我非但没指出来,还说“在我们4、3班里也看到了一群机智的小夜莺。”学生的心里虽乐开了花,可这是航向的错误啊。引以为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