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

时间:2019-05-12 18:1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

师恩难忘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读法、自学、四、教学手段:

生字卡、师生情课外阅读文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一)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7、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自己的恩师:

2、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六、教学板书:

师恩

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

行礼

让我入迷

感念

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孔子和学生

一、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摘录笔记。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读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

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

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

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五、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板书

语文天地一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3、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将要重点学习摘录笔记,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一课时,我们是怎样摘录笔记的。

学生交流回忆,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小组内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参加班内的展评。教师找出写得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讲评。

二、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1.引疑: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读课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制定活动计划。

与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制作计划,大致如下:

(1)9月6日--9月7日

找材料(选择材料时要注意环保、简单,不能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2)9月8日--9月9日

制作贺卡(画面要简洁,把精力用在创意上,让老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3)9月10日

赠送

(同学们可以讨论赠送活动的形式。)

提醒学生制定制作计划时要注意突出创意。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办展报。

第二课时

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1、导语: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点亮明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请大家自渎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2.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

3.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5.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6.读、背格言警句:

过渡:“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格言。”格言警句是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使人们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几条格言警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

二、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1.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

(出示)提示:

A:可以说本校的老师,也可说学校外的老师。

B:不仅可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可以说以前的老师。

C:如果自己的亲人又当老师的,也可以说一说。

(出示)要求:

1)在表达时语言要流畅并富有感染力,表情要大方。

2)简单的介绍这位老师的外貌特征,要抓住他(她)与众不同之处。

3)简单介绍他(她)在什么时候?给你上过什么课?

4)详细介绍你与他(她)之间发生的至今令你难忘的故事,或者是介绍他(她)的感人事迹。

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想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三、总结

评选本次活动的最佳表现者。

要求:语言流利清楚,内容真实可信,富有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

古诗二首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读、自学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3—4个学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2、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二、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想想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我这里位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六、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暮江吟

鸟鸣涧

残阳

江边

美 静

山中月夜

月夜

月 迹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4、练习采用查资料或询问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讲读、观察、自学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就要到了,你知道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学生自由谈。)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也可以师先背诵《小小的船》,以“抛砖引玉”)。

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板书课题:月迹齐读课题“迹”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件出示要求:1认真读,掌握生字的读音。

2、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的老师做以梳理。

三、师:文中的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2)全班交流。随机理解“中堂”等词语。

3)哪段是写在中堂里寻到月亮的?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寓景之情。

(一)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课件出示:“……果然有了月亮,……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上爬,……一个失望。“

理解:款款满盈

2作者看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你见到过吗?谈谈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你也见到过?(也可课件演示)

3孩子们看到这个景象后,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4再来读读这一段落,把孩子们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朗读,教师指点。

师:当月亮不见了时,孩子们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踪迹,哪几段是写在院子里的事?找一找。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找,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议论了什么?孩子们又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交流:在院子里孩子们看到了什么?院子里的景色怎样?你从哪儿体会到的?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交流:月光下的孩子们的心里想些什么?

3、孩子们对月亮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听了奶奶的话,作者当时想到了什么?

理解:面面相觑袅袅

你读了奶奶的话,你在想什么?

(如果没有学生讲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老师可补充出来)

4、分角色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孩子们又在酒杯里,葡萄叶儿上,瓷花盆上,爷爷的锹刃儿上,上湾,下湾,还有------(弟弟妹妹的眼睛里,让学生补充出来)寻到了月亮,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在哪儿还能寻到了月亮吗?

(三)、师:当三妹以为月亮是属于她时,她是什么心情,什么表情,我们呢?

(练习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美好的月亮,孩子们是多么向往和热爱。)

(四)、师:可奶奶却说,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联系上下文,讨论: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到有根有据,分析到位。

(若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几个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文中的孩子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呢?等问题让他们去关注这些话。)

二、总结全文。

当大家知道月亮不仅属于漂亮的三妹,同时也属于每个人时,他们满足了,他们在月光下,相依相偎地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看,睡梦中的弟弟正在笑呢,他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想像

同学们,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三、课后拓展作业

1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做一期手抄报。

2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飞向月球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始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抓住离开地球、加速向月球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在月球着陆等几个步骤说)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1、当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放眼四周时,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呢?这与你想象中的月球有什么区别吗?

2、登上月球后,宇航员们不忘看一看人类的摇篮地球。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地球图片、语句“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地球宇航员百看不厌?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如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中国的登月行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会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假如现在你就是那位英勇的中国宇航员,面对采访你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他们讲述你的月球之旅呢?

2、一同学为宇航员,其余同学为记者,模拟采访。

3、总结激趣。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七、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交流摘录笔记。

2、畅所欲言《看月亮,说月亮》。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的学习。

二、交流摘录笔记。

1、交流以前的摘录笔记,找出笔记中的优点和缺点。

2、读读课本中出现的词语。

3、说说丁丁和冬冬教给了我们什么好方法?

4、鼓励学生写好摘录笔记。

三、练习填成语。

1、找出规律。

2、集思广益,填写成语。

四、读一读。

1、开展学生间赛读、赛背。

2、鼓励学生把这些名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五、畅所欲言《看月亮,说月亮》。

教师巡视,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参与小组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开卷有益”中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对月亮的描述。

2、写一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天地的有关内容。

二、开卷有益

1、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明月》,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之后,大家对月亮有了很大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读四段话,这四段话都是摘自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对月亮的描述。

2、学生自读。

3、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笔下生花

1、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你喜欢月亮吗?你眼中、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为自己心中的月亮画像。展开联想,想象练说。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交流,集体评议。与金钥匙结合进行。

《语文天地二》习作习作内容

写月亮

设计目的

在学习“明月”这个单元的过程当中,学生从古人、今人的笔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从人类登月使学生感受到月亮无穷的奥秘,激发学生去探究月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说月亮,写出自己心中的月亮,以期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月球奥秘、训练学生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

课前准备

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开始布置学生做长时间的观察月亮(不是一次两次的观察)、查阅有关月亮的资料、了解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等,以日记形式做下观察记录。

教学构想

本单元的习作进度大约在本学期的第三周,但中秋节正好在第三周周末。我们有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了使学生有话题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根据情况可把本次习作的时间定在第四周。并且与“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密切结合。

第一课时

一、复习第二单元课文内容(5分钟)

本单元主题是《明月》,说说你对哪篇课文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习作准备(15分钟)

1、历代文人都有吟诵月亮的文章,不同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我们再来看看几位大作家又是怎样描写月亮的。(开卷有益中的片段可在学习《月迹》一文后就安排学生阅读,使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所了解。)

2、学生自由选择性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几个片段,细细品味。

3、学生朗读自己欣赏的片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原因。启发学生由看到的月亮展开联想和想象。

4、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文章,让学生说说这段时间观察到的月亮或中秋佳节自己赏月的情景、说知道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查阅资料了解到的有关月球知识、我国登月计划等。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说得这么好,有没有想写下来的冲动?

三、学生写草稿(大约20分钟时间)

1、大家读了这么多写月亮的文章,现在请把你眼中、心中的月亮写出来画出来吧!(教师提出要求:把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描写出来,把自己想象到的写出来,体裁不限。配上简单的画。)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对写作有困难的同学加以引导。

作业:完成习作。

注:片段练习,最好20分钟内完成,限定习作时间是必要的。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

1、出示例文,共同修改。(注意引导学生从句子完整、层次清楚、用词准确方面修改)

2、默读自己的习作,圈出错别字并修改。

3、同位交换,圈出错别字,画出好句子。

4、同位互相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再提出意见或建议。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抄写习作

抄写完后,鼓励学生再次认真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用另一种颜色的笔修改。

三、年级习作教案

习作内容:秋天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发现秋天景色的变化,欣赏秋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由于现在秋天的景色还不是很明显,因此可让学生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地观察秋天的变化。

二.阅读《开卷有益》:颜色变的戏法。

三.记录下观察到的秋天。

分别从自然界和人两方面来进行。

自然界又可以通过从树、草、花等方面来观察记录。

四.指导

让学生对描写秋天进行想象、联想,并在班里互相说一说。

五.学生写草稿

二课时:

一.继续写草稿

二.修改

1.在学生中找一篇好的草稿在班中大家一起修改。

2.自己读文章,修改。

3.互相读一读,划出比较好的句子。

4.自己进一步修改。

三.抄写已经修改过的草稿。

七、教学后记:

爱我中华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3、自学生字词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

一、点明本单元主题

1、板书单元主题:民族之花

2、读了民族之花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3、预习后对这一单元有了哪些了解?

二、歌曲导入,整体感知

1、放歌曲《爱我中华》

同学们可以听,也可以边听边唱。

请同学来谈谈刚才听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谈出自己的一点感受就可以。)

2、介绍创作背景和作者

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会唱,你对它还有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来交流交流。教师适时的补充介绍。

三、感情朗读,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歌词,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朗读。从这段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四、细读感悟,美读背诵

1、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小组交流。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2、指名朗读,想想: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园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不管是谁,不论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爱的是什么?

(3)文中有几次提到这句话?

(4)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可让学生想想是谁雄姿英发?

(4)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仿照这三句话自己写一到两句。全班交流。

指导有感情朗读。

4、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歌词。试着背诵。

五、形式多样唱歌曲,升华情感。

1、小组里排练,或领唱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2、全班展示。

六、作业设计

必作: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唱这首歌。再找一找其他相似的爱国主义歌曲。

3、预习《草原》查阅有关蒙古的资料。

选作:

搜集有关民族的谚语和民族的风俗节庆文化。

七、教学后记:

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2、小声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

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8、评读,该怎么读。

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

10、指名读。

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四、组织自学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

五、交流点拔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看画面。

②学生说。

③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指图说)

④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⑤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

①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

②指名说。

③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①学生说

②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

③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

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难吗?

③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六、总结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3、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草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

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

热情相见————气氛热烈

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

愉快联欢————载歌载舞,不忍离别

七、教学后记:

中国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二、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

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

(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对照前面的板书,在相关内容前打对勾,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相机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行车“平安”、商店“生意兴隆”)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五、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红红火火中国结”展

七、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三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二、语文天地练习。

1、摘录笔记

本单元教师对学生的摘抄应该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而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并进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3、开卷有益:

做客喀什

(1)默读全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2)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3)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4)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4、金钥匙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丁丁告诉我们:"我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让别人给我提出意见.

咚咚告诉我们:"习作写完后,我自己愿意大声的朗读,能发现不通顺的句子,还能找到不清的地方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合理的方法.

5、读一读出示: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

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谚语

想要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

想要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民族.

从句子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在小组里施行合作的方式完成.

对于有困难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作业设计:

1、熟读《开卷有益》

2、背诵两句谚语.

七、教学后记:

落花生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教具学具

1、自制幻灯片。

2、写有“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酿蜜 倘若 有限 枯燥 厌恶 譬如 通俗 风俗

见识 屠场 疏忽 署名 黯然泪下

2、今天学习《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谁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二、检查预习。

1、指明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音和破句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榨”是翘舌音。

2、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认识可深可浅。)

三、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部分是第三段,讲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

我们姐弟几个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

父亲却认为花生“有一样最可贵”,这个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

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说明了花生默默奉献自己的果实,从不夸耀自己的品格。)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的希望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指导学生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着重使学生在了解花生品格的基础上,体会到这样一层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

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为这几句话虽然浅显明白,却富有哲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对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都产生了影响。)

父亲的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一个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练习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在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学生的读音。(显示幻灯片)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提醒注意:“辟”的左半部分不是“启”;“茅”“榨”可用部件识记法记忆字形;“慕”的下半部分是“”,不是“”。

3、学习新词。

“居然”是什么意思?找出课文中有“居然”一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讨论总结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作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给课文编写简要提纲。

1、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课文先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

2、编写课文提纲。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四、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1、根据课文提纲,想一想,在这些材料里面,哪些内容是主要的?

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学生讨论回答。如果学生不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在学生回顾课文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种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内容,课文中略写,一笔带过;过收获节时谈花生是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2、联系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主次分明的好处。(阅读的时候,抓住谈花生、论人生这个主要内容,就能加深对中心思想的体会。)

五、完成思考练习3。

1、学生填写思考.练系3中的空格。

2、指名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这两句话。

六、完成思考练习4。

1、齐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说说“居然”“成熟”的意思,并口头造句,适当评议。

3、学生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用“居然”“成熟”书面造句。

七、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毛主席在花山》.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

准备过收获节

吃花生

味美、榨油

过收获节

谈花生

价格 便宜

论人生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七、教学后记

拾穗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板书: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

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板书设计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句话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的到吗?(不是)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练习。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评议: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总结。

板书:

动作

具体生动

仔细观察 神态

合理联想 真实感人

七、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2、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3、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含义,分享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活页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卡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自由读一读。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说说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五、齐读。

六、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写进去。

七、作业: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农民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农民的诗。

(板书课题: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

二、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品位其中的感情,体会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

1、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优美的词句。

2、做“小记者”去采访身边的农民,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拾穗》、《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的普通、平反,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笔下生花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收获)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有三个,大家从中任选一个。

2、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4、教师点评。

5、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6、引导确定习作的主题。

7、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教学后记:

飞夺泸定桥

目标:

情意: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知识: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能力: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重点: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难点: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突破口:红军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表现? 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示课题

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

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

17、飞夺泸定桥

╱ ╲

赶到

夺下

交流:2-5 6-8

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

1、过渡: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遇到了种种困难。红军遇到哪些困难呢?

2、下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选择完成:

★找到描写困难的句子。(赶到——,夺下~~~)

★★概括地说出遇到哪些困难。

★★★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

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困难__________ __________

红军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

3、自学

三、导学

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一)飞:

①读句并概括:

时间紧:时间只剩下二十多各小时了

路途远: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路难行:漆黑的夜里,泥泞

天气恶劣: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出示:

赶到泸定桥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天气恶劣,敌人增援

②师引:

红军战士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1、时间紧——

2、路难行——

3、天气恶劣——

4、敌人增援——

③谈感受

夺:

①读句并概括:

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

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

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出示:

夺下泸定桥

困难桥险,水急,敌狂

②感受:比以前更危险了。

③师引:

红军战士在夺取泸定桥时,同样遇到了重重困难,1、桥险——

2、水急——

3、敌狂——

红军虽然遇到了——,但他们毫不畏惧。

在课文第三节中有两句重要的句子,快速找出,出示齐读——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齐读1、2、3节,说说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师:如果不抢在敌人前面,红军就难以夺下泸定桥。他们如何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的呢?

(二)小组分角色朗读,思考红军与敌人赛跑有几个来回?

从“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开始到第五节结束。

1、回答:几个来回?(3个)

2、出示填空,概括交流,然后两组读红军,两组读敌人。

敌人点起火把,红军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

敌人问红军哪个部分的,红军告诉敌人是碰上红军撤下的。

敌人停下宿营,红军冒雨摸黑前进。

(三)谈感受

说表现:

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自由读7、8节,要读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出示填空:

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指名读填空,引读第7、8节。

(四)揭示文章中心

出示:

课文记叙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

四、引申

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在我们课文中已学过不少,请你说说看?

《大雪山》,《草地夜行》

出示: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65年前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战争史上惊动天地的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过程中谱写的最为壮丽的英雄诗篇。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象征中华威、民族魂,它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推荐课外读物:

《山水狂飙》(作者:伍近先)(发资料)

《草地龙虎》(作者:陈宇)

《长征丰碑——长征路寻胜》(作者:元麟)

《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或《西行漫记》(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3、介绍影片《长征》

一场悲壮惨烈的湘江之战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苏区,突围西征,此次由于湘江之战的重创,中央红军从86,000人锐减为3万余人。在这危急时刻,已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经过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巧妙地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到达西康阿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继续北上。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导演:翟俊杰主演:唐国强、刘劲、马晓伟、李琳)

板书设计:

17、飞夺泸定桥

赶到泸定桥

夺下泸定桥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

桥险,水急,敌狂

天气恶劣,敌人增援

红军表现

忘记,冒雨,踩着

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七、教学后记:

桥之思

一、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导语: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

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导语:课文清晰的为我们分了三个小节,这三个小节中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课文会有满意的答案。

三、美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

你是从那里读到的?

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

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导语: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

学写生字

读课文

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桥

语文天地五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

二、指导练习

1.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

2.通过写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3.你知道字典里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吗?

①②③(转)(引)(喻)

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4.结合书上的插图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边读边想: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5.试着背诵一下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1、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了那些国内或者国外比较著名的桥梁?

2、你认为人类最需要怎样的桥梁呢?为什么?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4、读一读书中“开卷有益”中的内容,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第三课时放音乐《北京的桥》

自读课文

《北京的桥》是首歌词,简练、押韵,充满感情。

引导学生诵读《北京的桥》

引导学生诵读其他六座桥。

第四课时

自读课文《看桥人》

1、初读课文。

2、再读课文讨论提出问题。

作者详细写了“刘老头儿”走马上任后都干了些什么?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询问家长、翻阅书报、上网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桥的历史与故事,以及最新的建桥技术。

七、教学后记:

美丽的集邮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并会写其中的12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激发集邮热情,仿写自己的集邮册。

二、教学难点

感悟“我”的集邮册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邮票吗?小小的方寸之间蕴藏着许多秘密,不知在其中你是否也发现了许多美丽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喜爱美丽的集邮册吗?赶快打开书来读一读。

2、老师提要求:看准生字,读准音,要读流利。

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着重指导能力不强的学生。

4、[出示投影]

神圣 庐山 琢磨

轩辕 敦煌 歌颂

不朽 硕果

5、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评选出“识字能手”。

6、老师随机检查生字掌握一般的学生。对每组评选出的“识字能手”,给予奖励。

7、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学生初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出示挂图):

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邮票上都有什么图案。

2、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大面积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其他画面来表达)

4、老师小结,引出下一环节:

是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从这些缤纷的邮票中发现了什么

5、分小节朗读诗歌,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什么?

6、将全班交流的结果在读书笔记中作摘抄。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7、指朗读优秀的学生进行师范朗读,大家来点评。

8、小组内互相朗读点评,评选小组内“朗读优胜者”和“朗读进步者”。

9、全班进行“朗读大比拼”,一人读群人评,评选“朗读快乐之星”。

10、老师小结:同学们在五彩的世界里,快乐的长大。

三、课堂小结:

五彩的邮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用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出示投影]

你认识这些生字吗?

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蔚乘”的写法。

(老师范写)

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七、教学后记:

第二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模式名称;诱疑——感知 课时:三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模式流程: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效果察

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资料准备

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字典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模式流程:

一、激发兴趣,初次质疑

(一、)学习“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二、再次质疑,读诗,感悟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三、,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四、,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五,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展空间

创新火花

《游山西村》另外一首

学法指导: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写法指导:先抑后扬

扩展阅读:建立作者档案,扩大阅读面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模式流程:

一,激发兴趣,初次质疑。

熟读、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二、整体感知,再次质疑合作。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三,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四,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6、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模式名称:诱疑——感知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模式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模式流程:初读感知,再次质疑

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模式名称:诱疑——感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模式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初次质疑。

①(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②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①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②学生试读

③检查自学情况:

a、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b、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慎(sh n)重、选择(z)、洞穴(xu)、隧(su)道、挖掘(ju)、倾q ng)斜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②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③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第2小节)

a、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b、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c、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d、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e、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①指名读生字、新词。

②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指导:蔽、毫、抛

b、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②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再次质疑

①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②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③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④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⑤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①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③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①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②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

③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①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②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四、总结全文

①齐读全文

②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③练写

④交流

五、安排课后作业

①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②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模式名称:诱疑——感知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 模式流程:

一、教师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五、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

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模式名称:诱疑——感知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2、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

1、听音乐谈感受。

2、结合生活实际说“看“。

二、主题学习

1、同桌搭档:

①给出第一幅图,瞬间看,记录下看到什么,同桌交流说。指名说。

②再次出示图,观察后,同桌交换意见。

③指名说: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两次看到的一样吗?

2、小组合作:

①出示第二幅图,仍然是记录下第一眼看到的,小组里交换意见。

②再次出示图,给出足够时间看,小组内统一意见。

③推荐一名组员汇报看到的结果。

④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⑤指名说是怎样发现的?怎么看的?

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补充,并做重点板书。

仔细、反复、多角度

看到的、想到的3、比赛看说:

(1)给出第三幅图,先:初看说说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

然后细看 仔细看看到了„„

再反复看,多角度看看到„„想到„„

从„„看到„„再看到„„看出„„想到„„

(2)比赛规则:看得仔细、发现最多、最有趣、先举手、讲得大声、讲得清楚、讲得精彩„„听得仔细者都有奖。

单设:慧眼奖,巧嘴奖

三、拓展:善于发现的乐趣。

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仔细观察的乐趣。师现场创设观察的情境,激起观察和说话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四篇文章虽然都是童话,但是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是该单元最突出的地方。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口语交际与作文都围绕童话这个体裁进行训练的,因此,所有的听说读写训练都要围绕这个体裁进行。通过训练,学生应该基本掌握童话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3、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四、教学措施: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在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好本组教材对学生的语言熏陶和育人功能。在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步:(1)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动学生去自主,自由的初读课文,然后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反馈,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互动对读,在对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把握角色。(3)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再读对话,感悟文本。(4)学生进入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故事演出来,把故事中的人物再现出来。这个环节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是对文本的创作。这种多元化的解读感悟样式会更好的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五、课时安排

巨人的花园 2课时 幸福是什么 1课时 去年的树 2课时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4课时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教学重点】:1.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自学生字、词。【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2.谈谈读后的感受。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

(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3.指导书写:‚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4. 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

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学习新课

一、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语言积累

五、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yang yì yǔn xǔ wéi qiáng fù gài cán kù yú kuài(洋 溢)(允 许)(围 墙)(覆 盖)(残 酷)(愉 快)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议词。

孤独——(群集)荒凉——(繁华)冷酷——(热情)凋谢——(开放)

3、不改变意思,将来面的句子换一种说话。

①巨人被孩子们的喧闹声吵醒了。孩子们的喧闹声把巨人吵醒了。②唤来寒冬的,难道不是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吗?

唤来寒冬的,正是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4填空。

突然 仍然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但巨大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2、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巨人走进了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学习,感悟课文内涵,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她就是智慧的女儿,她给你们送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图。出示课件图:智慧女儿祝同学们幸福!2.同学们都感受到幸福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那有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这篇童话故事中寻找《幸福是什么》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智慧女儿的祝福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找出课文中对幸福理解的重点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明白‚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内容。

三、表演探讨,理解幸福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故事。师巡视指导。

2.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哪里,提出建议。3.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①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②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③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④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3.根据交流,板书‚幸福靠劳动 尽义务 方便他人‛。4.要求学生带着真诚快乐去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用心感受其中的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感悟其中蕴涵的幸福,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幸福 1.举例说说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2.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作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同时激发学生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层地理解幸福。

3.我们只要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现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五、拓展升华

1.出示关于幸福的名言:‚屠格涅夫的‘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2.学生读一读,尝试写一句自己的幸福格言。3.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的幸福格言,体会语文蕴涵的人文特征。

六、作业布置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利用资料袋在课下搜集自己的童话。

【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

第一位青年 病人治病

第二位青年 做有益他人的事 幸福靠劳动 尽义务 方便他人 第三位青年 耕地养活他人

【作业设计】: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铁楸(qiū qiāo)惊诧(cà chà)树杈(chā cà)彼(bǐ pǐ)此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使用不当的词语。

1、这位姑娘显得那么谦让、美丽、善良。

2、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强壮的大树。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三、照样子,写句子。例:泉水填满小井。

清澈的泉水慢慢的填满那口井。

1.树叶飘落。2.小鸟歌唱。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作业设计】:

一、选词填空

融化

溶化

熔化

1.太阳出来了,地上的积雪开始()了。

2.钢铁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3.把糖放进水里,很快就()了。必须

必需

1.他()在七点以前离开家,否则上学就要迟到。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冰箱这些电器逐渐成了乡下人的生活()品。

二、照样子扩句例:

鸟儿看了一会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1、鸟儿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 3、江面上笼罩着一层雾。_____________

三、我能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12* 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4、积累描写表情神态、动作的词语。

5、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续编故事。【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谁来做小老师,把P57的生字教大家认一认?

2、在第12课中,也有些难读的词语,看看谁能读准它?请大家跟他念一念。

二、了解内容,品读感悟

导入:刚才的小老师真棒,老师给她一张笑脸贴纸。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笑能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1、学生汇报。

2、师:笑有这么多的好处,课文中的小木偶也挂着一张笑脸,却有另一番遭遇。大家同座互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课题:小木偶的故事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从小木偶身上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师相机点拨)

4、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遇到了一系列挫折,心里会想些什么?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

5、分角色表演读。(配乐)

6、师: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7、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8、总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三、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课后作业:

一、词语积累;

摘抄描写表情神态的词: 摘抄描写动作的词: 摘抄描写语气的词:

二、读一读《木偶奇遇记》、《翻跟头的木偶》等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木偶的故事

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作业设计】:

1、辨字组词

曳()

茸()

副()

怜()

拽()

饵()

幅()

令()

魔()

丈()

撒()

狐()

磨()

杖()

撤()

孤()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刻刀

()的表情

()的腿()的大尾巴

()的背包

()的日子()地逃跑

()地挣扎

()地问()地回答

()地走开了

()地赶来了

3、请摘抄出课文里描写表情的词语)

1、两个字的:()()()

2、三个字的:()()()

3、四个字的:()()

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生词,做到读准字音、明了字意、书写规范。2.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4.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5.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6.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已学生词、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已学生词,做到读准字音、明了字意、书写规范。

一、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词,指名说 出示课题:词语盘点

二、读读写写

1、读准词语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多种形式读词交流、反馈

2、读懂词语

1)分小组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懂的,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挑词造句

3、听写练习

三、读读记记

1、自由朗读、记忆

2、交流记忆方法

3、齐读

4、拓展 展示课外收集的好词,与同学分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入

1、课件示学生熟悉的童话人物,说说最喜欢谁,为什么?

2、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二)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回顾读过的童话书和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4、老师归纳简要介绍。

(三)日积月累

1.读诗歌(自由读、小组内轮读)

2.谈诗歌的意思(小组交流理解重点的或难以理解的句子。)3.有感情地读。(男女合作读、表演读、配乐读)

(四)拓展阅读

1、你们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

2、课件出示短文,自由读,大家辨别一下这是不是童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口语交际和习作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一直在学童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童话的特点。回忆一下,童话有哪些特点?

二、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四、编写童话

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

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2.同桌互读互改

3.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4.自评自改或互改。5.誊写。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一、评讲和修改

1、写好了的同学把自己的童话念给你的好朋友听,请他们给你提意见。

2、小组内交流自己写得最精彩的部分

3、全班交流,及提出修改的意见

4、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

二、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三、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ù gài róng huà lěng kù()()()wéi qiáng zēng tiān lóng dōng()()()rè qíng yáng yì kuáng fēng dà zuò()()

二、比一比,组词。

凝()带()拔()匠()疑()伐()拨()医()

拆()偷()牌()乘()诉()愉()碑()剩()

三、按要求填词。

()的严冬()地逃跑()的树木()地感谢()的笑声()地挣扎()的游戏()地游戏

四、找近义词、反义词并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近义词: 允许—— 诧异—— 反义词: 喧闹—— 融化—— 写句子: 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的心啊!‛

这段话选自英国作家王尔德的《 》。

学了它,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教案

第五组

教材简介: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一个词语盘点和一个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长城》赞美了雄伟、壮美的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颐和园》介绍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秦兵马俑》介绍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歌颂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词语盘点是对本单元中要求大家掌握的词语和认识的字词进行一次盘点,让学生能正确的读写词语。让学生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语文园地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等组成

知识与技能

1、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有

24个,会认的23个,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

3、“口语交际、习作”注意观察。并按一定顺序观察再写。

教法与学法

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悟文中的情感。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

3、运用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11课时

17、长城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四、作业布置

一.看拼音写词语:(13分)

lǒng zhào zhǐ chǐ hǎn zhì fâng xì()()()()yâ bǐng sōu suǒ xuān nào kuī sì()()()()gōng yǎng táo qì bù rïng zhì yí()()()suí yù ãr ān kū zhī bài yâ()()

二.组词语:(22分)

贯()滔()梢()源()惯()涛()稍()愿()异()凝()吭()慢()导()疑()抗()漫()

辛()()()凭()()()

三.照样子组词语:(14分)

例:水天相接→(接二连三)→(三心二意)→(意料之中)涌动→()→()→()

隐姓埋名→()→()→()→()

18、颐和园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3、掌握背诵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

第一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①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第二自然段。这一节我们继续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学完,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要求,想想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2.出示目标树,并板贴。

⑴能回答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⑵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⑶掌握背诵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前提测评

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贴在目标树的树根部:学习方法:⑴明地点。⑵看景色。⑶理解欣赏。

三、导学达标

(一)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

练习:①用“——”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②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

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指名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视频、图片。

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

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

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C、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

第二课时(4)

一、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指点名读。

出示昆明湖的视频、图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 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

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

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

“隐隐约约”和“远眺”有什么关系?

隐隐约约与远眺有因果关系。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齐读句子。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入: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练习:

用“”画出作者游览地点变换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

自由朗读,同位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提问检查:①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板书: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齐读

出示投影十七孔桥的视频、图片。

这个句子介绍了十七孔桥的什么特点?

(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

思想教育: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指导朗读:读出民族自豪感。板贴: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5)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

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

充分利用板书,总结全文,给全文分段。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作者主要游览了几处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绍同一地方的景物?

课文应分几自然段,怎样分段?请同学们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用“‖”给课文分段。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四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板书订正:1————一段

2————二段

3————三段4、5———四段

6————五段

二、达标测评

(一)用“隐隐约约”造句。

1.理解词语: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

2.齐读课文例句。

3.补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云山向西远眺,隐隐约约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雾迷漫,我走在上学的路上,隐隐约约。

③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我站在阳台上,隐隐约约看见。

④清晨,我走在林间的小路上,隐隐约约听到树丛中。

4、小结哪几种情况下用“隐隐约约”一词。

看远处的景物。烟雾影响视线。

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或传来的声音很微弱。

5、口头造句。

三、指导背诵方法。

我们用什么方法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贴在目标树根部分:理清顺序,分层记忆。

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可分层进行记忆。

根据回答归纳,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话,可分四层记忆:

第1句:交待地点,总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东远眺。

自由分层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ān yán qì pî bǎo lěi liú lí yuǎn tiào()()()()()

zī tài bīng mǎ yǒng jiā yù guān()()()chïng shān jùn lǐng suǒ xiàng pī mǐ()()二.组词语。(16分)

峪()瞭()魄()崇()

浴()缭()魂()祟()

眺()挺()概()挑()蜒()慨()

三.按要求填空:(12分)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几乎()耸立()玩赏()

写出下面词语反义词

隐隐约约()远()细()

板书:

18、颐和园

长廊:长、美、奇、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秦兵马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6)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的打“√”,不是的打“×”。(8分)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

2.那一幅幅人物的画像,活像真的一样。()3.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玉。()4.他长得真高,才十四岁就像他爸爸那么高了。()

二.排列句子的顺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它腿上沾满了泥土,低着头,鼻里喷着热气,使足了劲在耕耘着大地。

()有一天,我又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我想我们是多么需要有牛这样的精神和意志啊!()看着看着,眼前好像浮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小铜牛活了,成了一条大牛,正走在辽阔的田野上。()我也是小牛,我也要“耕耘”。

三.用修改符号修饰病句。(8分)

1.干部会上,每位干部都互相做了自我批评。

2.新来的老师受到了热烈同学们的欢迎。

第二教时(7)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语文园地五

◆ 学习目标

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8)

宽带网

◆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3 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9)

口语交际

◆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10、11)

习作

◆ 创设情景,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 自主完成习作 布置作业

一.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8分)例:小木偶有木头腿。

(可爱的)小木偶有(长长的)木头腿。1.小鸟唱歌。

()小鸟()地唱歌。2.孩子们做游戏。

()孩子()地做游戏。3.泉水从出口流出来。

()泉水从()出口流出来。4.松鼠摇着尾巴。

()松鼠摇着()尾巴。

六.照样子,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6分)例:妈妈走进屋子里。妈妈把包放在桌子上。妈妈向厨房走去。

妈妈走进屋子里,把包放在桌子上,向厨房走去。1.张明放学后回到家里。张明坐到电脑桌前。张明打开电脑查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跳到荷叶上。青蛙昂首挺胸。青蛙呱呱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

单元主题分析:

从《桂林山水》《望天门山》《望洞庭湖》中发现怎样欣赏名胜;从《秋色》《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中体会怎样用心和自然交流„„

学习这一单元,一要注意品味朗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体验自然美景,并学习作者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的方法。二要注意师生一起投身自然,回归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在大自然中鲜活起来,也让师生的语文生活和语文体验丰富、充实起来。三要注意审美教育,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更自主地认识“鼾、屏、蔚”等34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潮、涛、增、”等44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积累相关的篇章。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学习到的写景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容。

6、通过互相鉴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

3、尝试在习作中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景方法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在广泛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美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

课时设置:

1《大海的歌》

2课时

阅读链接《美的发现》2课时

2《下雪的声 音》 2课时

综合学习一5课时

3﹡《秋色》

2课时

4《古诗二首》

2课时

5《桂林山水》

2课时

第二单元 人间真情

单元主题分析:

人间处处都有真情在,“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千古咏唱的主题。无论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热情关爱《炊烟》《赏花》,还是深沉博大、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父爱《地震中的父与子》,亦或是父子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还是邻里之间的友爱,关照,“人间真情”是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的无处不在,真情的伟大力量,以及享受真情的温暖、幸福。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地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来学习这种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感受真情的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炊、履、洛、攒、汁、”等45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炊、索、废、殊、汁”等5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学会写书信这种有固定格式的习作。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学会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检查识字情况。

2、通过品读、默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人间无处不在的真情,感受真情的温暖。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6《炊烟》 2课时 阅读连接《感恩的心》2课时 7《赏花》 2课时 综合学习二 5课时 8﹡《很短的信,很大的意义》

2课时 9《新年礼物》

2课时 10《古井》

2课时

第三单元 了解古代文化

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在 学习中成长”为主题编排了5篇课文。纪宇的《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以凝练、清新的语言写出了读书的乐趣与意义,激励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在书中了解历史,了解古人,了解灿烂的文化,以便更好地面对现实,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孔子学琴》表现了孔子谦逊、好学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精神。《推敲》一课说明中华文明源源流长,文人故事、学习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字的敬畏》文章篇幅短小,意蕴深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深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橱、贾、”等42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查、府”等53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时安排:

11、《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

2课时

12、《孔子学琴》

3课时

13、《推敲》

1课时

14、《字的敬畏》

2课时

15、《和时间赛跑》

2课时

阅读链接《学海泛舟》

2课时

《综合学习三》

5课时

第四单元 生命离不开绿色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生命离不开绿色”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确会让我们为植物世界的多样、奇妙而赞叹。《爬山虎的脚》会令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读完《门前的小树死了》一文后,我们会不禁感叹一个十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绿叶的梦》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鸟的天堂》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一种时静时动、神秘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54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绿色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6《形形色色的植物》 2课时 阅读连接《生命离不开的绿色》 2课时 17《爬山虎的脚》 2课时 综合学习四 5课时 18《门前的小树死了》 1课时 19《绿叶的梦》 2课时 20《鸟的天堂》 2课时

第五单元 神奇的大千世界

单元主题分析:

本组课文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有的介绍了大自然的独特现象,有的介绍了自然界中神奇的动物。21《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景象,突出展示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22《龙卷风》这篇课文围绕着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重点介绍了“陆龙卷”和“海龙卷”。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24《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一个故事改写的。它以讲故事的方式,推想了一块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25《准时的登陆表演》讲述的是澳大利亚菲利浦岛上仙企鹅准时登陆表演的奇特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神奇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点出仙企鹅的准时登陆表演是体内生物钟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4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塘、县、盐”等55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观潮》第三自然段。

4、初步学习独立识字;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4、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4、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大自然,并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设置:

21《观潮》 2课时 22《龙卷风》 2课时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2课时 24《琥珀》 2课时 25《准时的登陆表演》 2课时 综合学习五 5课时

阅读链接《求知*获智》2课时 第六单元 感人的品格

单元主题分析:

在这个以“感人的品格“为主题的文化单元中,安排了这样一组课文:《古诗二首》《军神》《球王贝利》《黄继光》《登山》,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这样几位有着高尚品格的伟大人物,西汉飞将军李广、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陆游、则毅果敢的“军神”刘伯承、世界超级足球明星贝利、战斗英雄黄继光、以及勇敢面对、临危不惧的列宁的光辉形象。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将受到这些人物高尚品格的震憾,并从中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得到精神与心灵的陶冶。

单元总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和正确书写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品读探究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品读中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知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并用这些可贵精神激励自己进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单元课时分配:

具体安排如下: 《古诗二首》 2课时 27《军神》 2课时

28* 《球王贝利》 2课时 29《黄继光》 2课时 30 《登山》 2课时 综合学习六 5课时 阅读链接《高原信使》 2课时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1---6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范文大全

    第三组 教材简介: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两篇精读和两篇略读课文)、一个词语盘点和一个语文园地三大板块、重点学习课文和语文园地的有关知识。“课文”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由......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美丽的集邮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根据本课的特点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诗歌之美。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大胆想象。4、有感情的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美丽的自然景观 单元内容: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终定稿]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等词语。 2、......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

    21、特别的石头 教学目标: 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7.《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