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请问你们,1、平常您们是怎样去远方的?
2、小时候这样幻想过吗,有一天能够像小鸟那样在天空中飞翔?
一、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爱迪生的重大发明
1、背景(教材121页第一段)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2)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4)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
(5)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2、主要成就(学生默读自主探究,师补充讲解)(1)电力的广泛应用: A、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B、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 C、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D、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动机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 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E、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等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如电力工业(发电爱迪生创建美国第一座火电站、输电电网、配电)和电气设备工业(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取得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代表:碳丝灯泡、留声机、油印机、蓄电池等。
设问:为什么电力能被广泛应用并最终取代蒸汽动力?
(教师概括)电力作为新能源,较为清洁、廉价。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此外,以蒸汽为动力的交通工具不适用于远程运输、重型运输,从而引发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新型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应运而生。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内燃机的创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汽油机,柴油机
2、汽车: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作用: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3、飞机:1903年12月7日,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飞行者”号飞机
4、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中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陆续出现,并带动相应的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的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成为日益重要的新能源。
设问:每一项重要的成就的背后,都是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从而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并过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首先,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③再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2、标志
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标志:A。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B。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C。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2、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②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④进一步造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等等。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劳动者文化素质提高,劳动条件、生活待遇得到改善。
课堂小结
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垄断组织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在国际关系、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后面习题。板书:
按上述摘要板书
一、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爱迪生的重大发明
1、背景
2、主要成就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特点
2、标志
3、影响
第二篇: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1.教师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哪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让学生阅读第19页的“人物扫描”,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教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第22页“知识拓展”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材料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纳: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3.让学生阅读第20页的“相关史事”的内容,观察“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师生共同归纳。
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教师介绍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贡献。
2.师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同学们更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量图片,联系课外的一些知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第三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次工业革命
(成就篇,联系篇,启示篇,体验篇)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拓展提升课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课的框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说教材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确立。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强劲有力的支持。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切都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因此本课是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史的关键内容。掌握好本节教材,对于学生整体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根本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目标
1、方法与能力: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学会归纳整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正确性;通过分析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②能力: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观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等。
2、知识目标: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带来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注重环境的保护,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标,培养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成就篇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主要标志:___________前提:___________兴起原因:条件:资本、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 ___________开始国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1、新能源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______________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工业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发明成果:动力能源:______________特点:科学与技术______结合,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影响:
1、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面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落实学生的基础,再次体会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逐步形成尊重
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构建知识体系,学会归纳整理。
二、联系篇
看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知识,积极何影响?它还带来了哪些不足,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联系篇”,一起来寻根究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认识?
知识延伸: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及认识?
目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环境的保护。
二、第二次工业对中国的影响,知识延伸:材料一: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材料
二、19世纪晚期起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路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瓦解了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辨别和使用读图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语言陈述表达能力等。
三、启示篇
两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科技、国家、科学家、青少年)
1、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国家:要把科教兴国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科学家:求真、求实,不懈努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4、青少年: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崇尚科学意识。
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究能力,以史为鉴,解决历史问题、现实问题,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注重环境的保护,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体验篇
目的:根据新课标,河北省中考试题,能力提升试题,明确河北省中考试题导向,同时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观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等。
感谢陶老师提供这次机会,希望个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认识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熟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理解:分类归纳和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领域和影响,从而以表格的形式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③利用材料、图片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历史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由此以知识背景和能力背景两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学生在初中时已经积累了一定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上一课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重大发明,人物,影响有所了解,对本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2、能力背景。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材料教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发明的重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突出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归纳其主要发明成就通过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突破方法: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讲述图片和材料的方式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洛克菲勒家族企业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垄断,变抽象为具体。
六、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发现”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展示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荣登两次《时代》杂志的封面照,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教师讲述:《时代》杂志在全世界是一部享有较高荣誉度的杂志,而爱迪生能够两次荣登其封面照,原因是什么?
2、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首先,让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接着,设计问题,探究讨论。在学生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下,提出问题:为什么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会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已知的感知体验,通过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综合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确立(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内在动力)等。待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说明,以一张表格的形式呈现,总结学生的答案。
材料:1908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它是一个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通过展示一段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请问上面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是由谁发明的?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发明?找出的同学上黑板写【发明者,发明时间(没时间的不用写),发明物】接着创设情境:碰巧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这些发明很多都在博览会中展出了。现在我们要穿越到1908年,假设你们是伦敦世界博览会的工作人员,你们要设立几个展区,请同学们把这些发明放在相应的展区?最后,分领域展示这些发明物和它的发明者图片。
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问:在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后,采用学生的知识迁移的方式,先抛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再通过展示一段材料,提出问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然后依次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进程(开始的部门、开始的国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对比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对比分析时,要特别挖掘一些隐性知识,特别是特点的成因的挖掘。设置以下问题:A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B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部门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同时展开的?等等。
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第34页,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接下来,展示课本第37页“学习延伸”的图片和文字,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结合图文,畅谈想法。
3、垄断组织的出现
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垄断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后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来学习第二个子目的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逐步生成的箭号图形式讲解,阐释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原因的根本和直接方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由此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接着,给出垄断组织的定义,并通过举出实例,说明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展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关于叙述垄断组织的一段材料,结合课本第35页的漫画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
材料: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陷于瓦解,正因为如此,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问:“有人说垄断加剧了竞争,是资本主义走向衰亡的表现,对此你有何评价?引导学生从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来分析垄断的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4、世界市场的发展
创设材料情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提出设问: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市场的概念是什么?它需要什么条件?从而使学生明确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有何新发展?为什么?使学生了解世界市场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最后思考:世界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连成一体的?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释疑,使学生从整体把握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最后,展示三则材料内容,引导学生综合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材料
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
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
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5、课堂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列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它们疯狂地对外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6、布置作业,巩固复习
结合上一课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可以从产生的背景、进程、影响等角度加以阐述。)
八、优化反思
教学优点: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学生讨论探究及教师总结讲解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选择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
教学不足:垄断组织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用更加生动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个内容,如何将课堂设计得既有趣味性又有历史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九、板书设计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概念
②兴起的条件
③主要成就 ④特点
⑤影响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①形成过程
②含义
③影响
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原因
②形成过程
③影响
第五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大家认识这些汽车标志么?首先,第一个是德国的奔驰,它最早出现在1886年。第二个图是美国福特,它产生于1903年,旗下品牌有沃尔沃、林肯、马自达、路虎。沃尔沃出售给吉利集团。那么第三张图呢?有同学知道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全球生产和销售包括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五菱等车。这些汽车品牌都产生于一个时间段,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什么这么多豪车出现在这年代,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要学到知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汽车制造业的产生与发展。
下面让阅读课本第一目的内容,先找出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定义。(提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的轰鸣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这一课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来进行学习。二革条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他都有哪些背景也可说条件呢。我们在以前学过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美国于1681年爆发了南北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北军胜利,建立民主共和制而结束。下面看第二图,1871年德意志统一,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成功1871统一了多个德意志邦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第三幅图是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即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这些都属于资本主义政体,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自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下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一革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二、技术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离不开技术,那么19世纪70年代又有哪些技术突破呢?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 施莱登,施旺、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耳等等,19世纪又被誉为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又被引用与各个生产部门,生产力提高,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些都为二革的兴起奠定基础。
三、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一个条件,大家知道是什么么,和大家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就是钱,二革的发展需要资本。他的资本都来源于哪呢?我们以前学过的。首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促使经济发展,使们的口袋鼓了起来。还有就是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大规模的殖民掠夺,都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了足够大市场还有原料,劳动力,才有动力进行技术的革新。
现在我们了解了二革的背景,那再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大家也阅读了课本,谁愿意起来说一下。主要有四方面
一、电的广泛使用,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及其的重要,我们离不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人们更多的使用煤油灯,在1866德国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之后发动机也成功制造出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最熟悉的一个人,他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大家知道了么?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使用的煤油灯,爱迪生的发明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除了点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还有很多电器被发明,如。。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把人类带入到
“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深渊成就。内燃机的问世提逃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我们刚开始开的汽车品牌也是因此而诞生,下面看几张图片。
三、化学工业的发展
四、在这一时期,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炼钢技术得到了改进,钢产量大幅度增加,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迅速,钢材需求增加,木材与铁的需求下降,图片一,大家对这个建筑物肯定不陌生吧,埃菲尔,就在这时候建立,重约一万多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什么运用于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判断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啊,这也是他的第一个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在英国发生的,那么我们看这幅图,你会发现什么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一个国家进行的么,还是在多个国家?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再仔细看图,哪些国家的发明最多,美国与德国,他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部门是什么工业?第二次呢?还是轻工业么?这时候转变为了重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这些都属于重工业。
一些国家效仿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可是他们还没有完成,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大约在19世纪5、60年代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就迫不及待的来了,所以像德日俄这些国家一边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四个特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煤产量不足二百五十万,工业革命后到达接近三千万,约12倍,再看铁产量,更是从小于两万吨到十八万。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
先看一段材料,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的时候,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的工厂大部分都比较小,而到了二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重工业,工厂规模比较大,一个厂子有很多工人,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看下一段材料,你总结出了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发展,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与增强,资本主义也不甘寂寞了,不甘心只局限与经济,开始插手国家政权,更多的干涉政治、经济生活。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他们开始抢夺市场,这样就导致国内市场的狭小,垄断资本家开始将眼光盯在世界市场上,极力抢夺商品市场、劳动力、原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中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十九世纪末,整个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
在国际关系上,大家看一下课本,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