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地理教案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教学重点
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比如:我们做饭用的铁锅,它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铁矿。大家分析一下,铁矿从哪里来?(自然界)对人类有何意义?(有使用价值,即有用)这样铁矿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叫做铁矿资源。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来自于自然界?是何种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
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中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不是;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有的则间接来自于自然界。教师要做好点评,让其辨明“真伪”。
(板书)
这一章我们学习与中国的自然资源有关的内容。(板书)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作大标题)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请同学们读图3.1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
(师问)土地、矿产、森林、水及水能都来自于哪里?(生答)自然界。
(师问)土地对人类来说,有何用途呢?(生答)放牧、耕种、树木
进一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问:放牧、耕种、树木对人类又有何使用价值呢?进一步推出:
(注:用投影仪显示)
(师问)矿产对人类有何用途?(生答)发电、冶炼。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问:发电、冶炼对人类有何用途呢?进一步推出:
(注:用投影仪显示)(师问)大家能说出水及水能的意义吗?
(注:用投影仪显示)用投影仪显示内容如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过渡)我们离不开自然资源,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对我们人类来说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呢?
出示投影图——可再生资源(书上图3.2)(师问)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学生充分想像,积极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河水平均每16天多轮换一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说能够循环使用。所以它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咱们把像它这样循环周期较短的自然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
(板书)
(师问)大家能说出你所知道的资源中,有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吗? 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有的就列出了像铁矿等这样的矿产资源,教师要说明它们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人类历史时期,总是用一点少一点,引出非可再生资源。(在这里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资源特点比较后,得出非可再生资源)(板书)
(小练习)(用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把左右相关内容进行对应连线(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若有同学做不对,请其他同学予以补充和纠正,然后打出正确连线。如果气候资源的连线没有问题的话,说明学生这部分知识掌握较灵活,已经达到举一反三了。
(活动)(课本活动第2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1.从可以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3.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及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承转)针对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呢?(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点评)合理利用,并且注重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板书)合理利用,并且注重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师问)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同学们做过或知道哪些好的做法呢?(1)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如:安装节水龙头;及时修理漏水管道;不向河中倾倒生活污水和杂物;尽量少用洗洁精;购买使用无磷、生物可降解的洗涤用品;积极进行水污染治理工作。
(2)政府出台了《水资源保护法》,使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有法可依。
(3)适当提高水价,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促进人们进一步采取节水行动。
(教师)关于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很多,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收集,并能结合实际付之行动,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师问)大家知道非可再生资源是用一点少一点,我们为了保护它们,是不是就不应该利用呢?否则的话,应如何利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我们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板书)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小练习)在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用投影仪显示)A.一些小煤窑乱采滥挖;× B.采富弃贫;×
C.节约利用、合理利用、综合利用;√ D.资源分类回收。√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根据其循环周期长短,把它们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它们有不同的特性,要求我们使用时要合理利用。希望同学们能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出一份力。
●板书设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活动与探究
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不能离开自然资源。针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请同学们从各种媒体上搜集信息,与同学、老师交流。
第二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2课时教案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教案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那么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大家请看这么一组数据:(投影仪打出)※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请同学们齐声说出每一项内容,然后教师问:谁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五句话所反映出的我国资源状况?
(学生回答)我国资源丰富。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资源丰富。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这也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一大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就有160多种,是世界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师问)大家知道我国各地的矿产资源有哪些吗?学生会纷纷说出许多我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课堂十分活跃。
用投影仪在原内容的右侧,依次打出: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请两位同学,一位读出每一项内容的前半部分,由另一位接着读出另一部分。
(师问)通过以上数据,大家能否说出我国资源状况除了资源丰富外,还有什么?
(生答)人均不足。(板书)人均不足。
(师问)我国资源丰富,又为什么会出现人均不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我国人口众多。
(教师可补充说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约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师问)如果以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衡量,还能说我国资源丰富吗?(生答)不能。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更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
(师问)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学生补充)继续减少。
(教师说明)所以说,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本国资源的承载力相平衡。
(师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资源消耗量还会上升,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生答)持续增长。
(师问)上节课,我们知道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情况,我国许多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这又会给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答)使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下降,更加加剧我国资源的紧张状况。学生阅读第64页阅读材料,把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说一说: 经济发展→资源需求大增→进口石油→巨额外汇(负担加重)(教师总结)如果我国更多的自然资源都发展为进口物资的话,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担将更加沉重,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怎么办?
(生答)(或教师提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让学生做活动1 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垃圾变废为宝、再利用的典型事例及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方面的知识。
做活动2 讨论结束后,每组把讨论结果在全班公布,教师点评。[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平常的生活实践,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讲环保,处处当节约。
●板书设计
我国的资源状况:资源丰富,人均不足。●活动与探究
1.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并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2.班里组织废旧电池的回收。
第三篇: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课时教案
焉耆县第二中学2012 — 2013 学年 第一 学期 地理 科目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科目【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第1课时】 授课教师 【马晓芳、马福梅、韩玉花赵常洋】
主备人【赵常洋】参备人【韩玉花、赵常洋、马福梅、花卫芳、马晓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保护资源。
三、教法、学法:“五步、双重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长江的症状?和治理方案? 上游:荒漠化问题、凌汛建设大型水库 中游: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一幅生活资料图片,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确这些生活资料最终来自自然界。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三、自学新知: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谈谈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通过课本资料的数字,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
6.讨论,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7、读图3.2和3.3,回答问题。1).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图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和保护资源
四、检测新学:出示我国陆地、矿产、耕地、河流年径流量、森林等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资料,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自然资源 居世界位次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2.据图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3.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形成的原因。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评价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国情。5.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资源,谈一下你是怎样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
五、巩固新知: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并以图3.1四组图片代表性的说明了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到各种利用形式的转化。
图3.2以土地和小河流水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了对于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对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进行讨论。以此层层深入地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渗透给学生。
图3.3以黄河断流、淮河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为内容,既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永续利用”的特性;又让学生直面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并培养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图3.4通过三个学生的对话将问题引向深入,提出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这种课文形式活泼,内容简洁,避免了刻板的说教。
对于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活动”课文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和倡议,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了解长江才能更好的利用长江为我们造福。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2、完成能力培养1—2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与我们 ①含义与分类②关系密切
2、资源丰富 人均不足 ① 原因②节约与保护
九、教学反思
第四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示例2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教学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并知道自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②能通过观察具体数据,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点。③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教学时间
本节课可安排为1~2节课。●○教学准备
①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图片、文字资料)。②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长周期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找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材料和数据,教师提供一定的查询范围和相关网址。)附:查询范围
①查找生活中的自然资源 ②矿产资源的分布形成 ③大连水资源状况
④网址:中国资源网、中基网
⑤分组:第一组:正方辩题(矿产资源存在着枯竭问题)第二组:反方辩题(矿产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
第三组:正方辩题(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四组:反方辩题(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上一周我们布置了长周期作业,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分别汇报自己搜集的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资料。身边的:纸、铅笔、文具盒等等。家庭的:铁锅、铁铲、煤气等等。社会的:炼铁、煤、发电等等。
师:同学们展示了搜集的资料,内容非常丰富。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几组词,猜一猜他们与那些物质有关。
师生互动:一边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一边提问,一边由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第一张:灌溉
发电
吃饭
清洗 第二张:报纸
桌子
水土流失
二氧化碳
□师生活动
第三张:汽车
公路
塑料
人造纤维
第四张:管道燃气
冶炼钢铁
合成橡胶
杀虫剂
师:从以上四组词分析,这些资源来自于大自然,所以他们都属于自然资源。提问:看后给这些自然资源分类并说出这些资源的特点。
师:大屏幕投放水循环利用图、植树造林图、种植业图、矿产开采图。生:学生说出这些资源有的是可循环利用的,有的是可再生的,有的使用一点就会少一点。
师:板书:自然资源:1.可再生资源
2.非可再生资源
师:出示制定《京都议定书》背景材料及摘要内容。边看边议这段背景材料,从几个方面说明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安全、环境外交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一大主题,世界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经超出了专业课题的范畴,与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联合国组织为此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各种条约,仅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1997年12月在日本的京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是要求发达国家做出减排温室气体的具体承诺,因为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目前消耗着世界4/5的自然资源。据1988年统计,美国一个人一生要消耗矿物20吨、锡360千克、锌300千克、铜700千克、铝1.5吨、铁15吨、黏土12吨、盐13吨。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略)
师:从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的说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的说自然资源也存在着枯竭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提问:辩题:1.矿产资源是否存在枯竭问题?
2.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可再生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分组进行辩论。
分组情况: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一辩题、第三组与第四组第二辩题
要求:各组辩论时间不超过5分钟,用词要恰当,对问题的阐述要简明,论据要充分。大致内容: 第一辩题
□师生活动
再者水污染十分严重,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我们的用水量大量减少,加剧了水的危机。如我们大连,近些年来过量地开采地下水导致大面积海水倒灌,加之水体的污染造成了大量水井报废,全国最早的自来水井——旅顺的龙引泉,往昔清泉喷涌,而今滴水不见。
反方: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出示水循环示意图。并讲解水是如何循环的。(略)
有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我们不妨举这样几个例子,西欧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也曾使流经此地的几条河流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进入20世纪以来,英国、法国等国家对泰晤士河、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进行了治理,这些河流现在又变得清澈了。假日,人们又可以泛舟于碧波之中。再如美国的洛杉矶曾是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之一的城市,后来由于政府和企业重视对污染物的治理,只过了短短几年,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桔林又变得生机盎然了。我国近几年来对黄河、淮河的治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此不难看出在资源与危机面前,“人类自有回天力”。
师:经过一轮紧张激烈的唇枪舌剑,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自然资源的特点,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观看几段动画和图片,以此验证同学们的观点。播放世界石油、煤的储量及开采年限动画。《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资料。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海洋污染等图片。
师:在辩论中同学们也提到中国的自然资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资源有什么特点。出示一组数据:我国资源总量及在世界的地位。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矿产类型齐全,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水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森林面积广阔,居世界第六位 提问:看了这一组数字你有什么想法? 生:回答,资源丰富,地大物博。
师: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我国人均资源数据及在世界的地位。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表、黄河断流图、小煤矿的开挖对环境的破坏图、我国控制人口的基本国策。
提问: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生: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师生活动
生: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观点。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并及时进行调控。
提问:我们在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举例。填写书后家庭节水表。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用主人的身份,根据我市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观点不出现偏差,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第五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_人均不足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导学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探 究 课 题: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学校:哈一OO中学 班级: 姓名:
一、探究目标
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探究重点
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三、探究难点
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四、探究过程:
(一)自学指导(阅读P60—64页找出下面内容,先明确基本概念、名词)。
(1)在 中对人类有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两大类: 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如:矿产等。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 和,便能实现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 和。(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4)从资源总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 国;从资源人均占有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5)我国自然资源不仅 大,而且 多。
(三)问题导学(结合教科书和网络资源探究以下问题)
1、什么叫资源?什么叫自然资源?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导学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六、小试牛刀(课后检测题)
1、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
A 阳光、森林、土地 B 水能、钢铁、天然气 C 土地、阳光、电灯 D 金矿、空气、棉花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森林资源 B 水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3、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主要是利用下列哪种自然资源获得的?()A 森林资源 B 水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4、关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B 今天的树木将来也能变成煤,所以煤炭资源是可再生资源。C 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必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D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5、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是()。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俄罗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 B 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
C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D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土地、森林 B 森林、石油 C 太阳能、煤矿 D 天然气、水
8、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C 短时间内不可再生。D 不能循环使用。
9、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山、戈壁、沙漠均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规律 D 目前地核中的铁、铜等元素也是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