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1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2 18:5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第1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第1课时教案》。

第一篇:《论语》第1课时教案

《论语》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内容】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了解《论语》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及文体的特点。

3、学生自我浏览教材内容,初步感知教材的特点。

4、通过听范读,感受古文的节奏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主要贡献。

2、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

1、本节课的课件。

2、《论语》前三篇的朗读视频。【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在这些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当中,有这么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它照耀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个人就是(课件出示孔子图像)说出他的名字?对,这个人就是孔子(板书:孔子),被 人们尊称为“圣人”(板书:圣人)的孔子。

二、走近“圣人”

(1)生平经历

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板书:万世师表)”。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2)政治才华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板书:礼、仁)的学说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3)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出示课件)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出示课件)孔子是一位有才而得不到重用的闲人,是一位周游列国、四方游学的忙人,是一位为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强人。

三、走进《论语》

1、《论语》的作者及内容

(出示课件)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了孔子的一些言论,编成《论语》(板书)一书,共20篇,分别是《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每篇的题目都是以开头的前两三个字而命名的。

(出示课件)《论语》的“论”是伦理的意思,所以读作“lún”。它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二是关于思德修养方面的。

2、《论语》的体裁(出示课件)(1)语录体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中的“子曰”的“子”是指孔子。

(2)对话体

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3)记叙体

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3、《论语》在中国地位

A、宋代的朱熹把《论语》列入“四书”(板书:“四书”之一)之中,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之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B、《论语》阐述了孔子的全部思想,它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源头。C、宋初宰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板书)

4、《论语》对世界的影响

(1)1793年,法国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了《法国人权宣言》第四条。

(2)日本战后几十年的经济腾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全面质量管理,一个就是以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主要是《论语》),对全体员工和广大国民所进行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广义的文化教育。

(3)《论语》中的许多话都已成为格言而流传于世。联合国甚至将“四海之内皆兄弟”作为联合国总部大堂的标语。

四、亲近《论语》

1、学生自我浏览《论语》的前三篇,初步感知教材,找一找哪些是语录体、哪些是对话体。

2、学生提出疑问。

3、欣赏1——3篇范读,初步感知朗读特点。(播放视频)

4、教师交给学生学习的一些方法:(出示课件)(1)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解:了解大意

(3)行:把学到的学习方法和做人道理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五、结束语

同学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将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担当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和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载体,《论语》必定为知识经济熏染的时人含英咀华,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学《论语》,用《论语》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吧!

六、板书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孔子: “圣人、万世师表” “礼” “仁”

《论语》: “四书”之一 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教案第1课时

《<论语>十二章》名师教案

一、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升入初中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文言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显得枯燥无趣,甚至感到反感和恐惧,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时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逐步喜爱阅读文言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语文常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简介。(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2.语言:

(1)理解并积累重要的词语。(2)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词句。3.阅读:

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4.价值观:

理解本文的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3.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体会其中的“为学之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在今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改进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读、品读和诵读,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在合作中探究并解决问题。

/ 5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

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4.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走进其中的一部分,研读《<论语>十二章》。(板书标题)

(二)问题探讨1:文学常识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和影响的相关文学常识需要掌握。【要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最终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5

(三)问题探讨2:诵读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读准文言。配合音乐,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古文韵味。【要点】

1.结合注释,自学前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2.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提示:

(1)“乎”“矣”“哉”“也”“夫”均为语气词。“乎”,一般在问句结尾,或反问、或疑问,根据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译,“也”的用法与《咏雪》一课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时也可以作为语气词,它的用法则不同,在书上已经有解释了。

(2)“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所代内容根据文本而定。“学而时习之(代学习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学问和事业)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点)”。

(3)“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古今异义字,语义与用法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

(四)问题探究3:结合注释,疏通前六则文意 【要点】

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â))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④乎?”(《学而》)

注释: 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②不亦说(yuâ)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③愠(yùn):生气,发怒。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5

理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

2.曾子曰:“吾日①三省②吾身:为③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学而》)

注释: ①日,每天。②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③为,替。④信:诚信。⑤传(chuán):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有”通 “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法度。

翻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理解: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渐提高的过程。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学习方法)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注释: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ài),4 / 5

疑惑。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学习方法)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注释: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 堪:忍受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个人修养)

六、课时作业

复习、背诵、默写并翻译前六章。

/ 5

第三篇:第(9----10)课时《论语

第(9)课时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1---5.14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四会市龙甫学校

教材分析: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一篇,本篇共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语句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教育学生认识孔子这些思想颇有裨益。《论语》语言精练、文雅,是语录体散文之典范。教学内容:《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1---5.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掌握《论语》的文学常识,品味《论语》语言精练、文雅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了解孔子重视培养学生仁德的道德情操。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常用的文言虚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背诵课文,默写文中的佳句。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熟读课文,理解大意,并能熟记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积累富有哲理的格言名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情。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讨论、听讲述,逐步疏通课文大意,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解释各章大意,理解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学原则。《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括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孔子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的许多话,都可成为格言流传后世,《论语》共20篇,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篇:公冶长。

二、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公冶长。(冶yě,不能读zhì)2.教师范读课文(1~14章)3.学生诵读课文(1~14章)4.明确文中表示人名的词语。投影:公冶长、南容、子贱、子贡、雍(冉雍)、漆雕开、子路、孟武伯、求(冉求)、赤(公西赤)、回(颜回)、予(宰予)、由(仲由)、枨(申枨)、夫子(老师:孔子)。

5.讲读课文(1~14章)(1)学生齐声朗读(1~4章)师:“可妻也”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可能说:可以做妻子。师:说得不准确。先理解:“妻”是什么意思。古人把女儿嫁人叫“妻”,读音qì。理解了“妻”,全句就容易理解了。全句大意是: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师:第2章中,“邦有道,不废。”是什么意思?(提问学生)学生一般说不准。

师:这句话很精练,用单音字表述,这是《论语》语言的一个特点。“邦”—国家,“道”—正道(孔子说的正道是国家的政治达到最高最好的要求。)“废”——废除。全句大意是:国家政治开明时他就有官做。

(2)第3章中,“君子哉若人”是什么意思?学生对这句话不太理解,说不准。师:先理解这句话是倒装句,文言文中常用这种句式表达,以加强语气。句子大意是:这个人是君子啊!

(3)第4章中,“赐也何如?”此句怎么理解呢?(提问学生,一般说不准大意。)

师:“赐”是子贡的名,是自称。应理解为“我”。“何如”:怎么。全句话大意是:我怎么样呢?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投影):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师:每句字很少,这就是“精练”的特点。因为句中省略了主语,用单音字表述。这样的语句在《论语》中随处可见。

(4)学生阅读第5~6章。

师:在第5章中,孔子认为做人有仁德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孔子“以德服人”的思想,今天,我们还是提倡的。

(5)小组朗读7~9章。找个别学生说说7~9章内容大意。师:有些句子大意说得不准确,是因为有些句子较难理解。例如:“冉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这句话是说:仲由好勇超过我,但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了。又如:“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这句话是说: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去管理军中事务。再如:“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这句话是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宾客。(6)全体同学朗读10~14章。提问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是什么意思?学生只说对了一半,有一个字不太清楚:“圬”。

师:“圬”:粉刷墙壁。这句话是批评宰予这个懒学弟子的。他白天睡觉,无心向学。孔子指出他是无法可教了。孔子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他给今天我们教师教育评价学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7)第12章中,孔子批评了申枨欲望太多,违背了周礼,孔子认为要想成为君子,就要放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8)第13章中,孔子认为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就能学到,人性和天道之理论,要从内心去领悟才能把握它。

三、课堂小结:

《论语》的语言特点。1.精练。

(1)常用单音字表述。例如:邦有道,不废。女,器也。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女与回也孰愈?

(2)句中常常省略某种成分。例如:枨也欲,(他)焉得刚?(省略主语“他”。)赤也,可使(之)与宾客言也。(省略宾语“之”)2.文雅。

常常在句中夹“也”字以舒缓语气。例如:雍也仁而不佞。求也何如?赐也非尔所及也。

投影:《论语》语言特点:精练,文雅。

四、课堂活动:

1.背诵佳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观看录像《孔子办学》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1~14章)2.背诵、默写佳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15---5.28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四会市龙甫学校

教材分析: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一篇,此篇共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还有著名的语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论语》语言精练、文雅,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教学内容:《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15---5.2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品味《论语》语言精练、文雅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认识孔子重视培养学生仁德的道德情操。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常用的文言虚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背诵文中的佳句。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熟读课文并做到熟记背诵。3.情感目标:积累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热情。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探讨、听讲述,逐步理解文意。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解释各章语录的大意,理解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公冶长》的上部分(1~14章)内容,理解了许多常用的文言实词,接触了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基本了解它们的一般用法。了解到《论语》语言精练、文雅的特点,还了解到课文内容以谈仁德为主线,了解到孔子对其弟子的一些评论和孔子重视以德服人,不需能言善辩的观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公冶长》下部分(15~28章)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公冶长。

2.教师范读课文(15~28章)。3.学生齐读朗读课文(15~28章)。

4.明确文中表示人名的词语,以便学生理解文意。

投影:子贡、孔子、子产、晏平仲、子张、子文、崔子、陈文子、宁武子、伯夷、叔齐、微生高、左丘明、丘(孔丘)、颜渊、季路。

5.讲读课文(15~28)章内容。(1)找学生朗读15~17章。师:“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提问学生。

师:此句子,先明确“耻”的意思:认为„„耻辱。后理解全句大意:不认为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耻辱。孔子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也要采纳这种学习态度,虚心请教他人,只要这样,学习成绩才能不断提高,你的知识才能不断丰富。

(2)小组讨论:“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含义。抽查小组代表回答,说说这几句话的大意。(老师讲评纠正。)投影:这是孔子提倡的为政之道。子产为官期间,“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孔子高度评价子产,认为治国安邦应当具有子产这四种道德。

(3)找学生说说16~17章内容大意。

师:这两章语录,你们基本理解大意,很好。

师:孔子在第17章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孔子一方面对晏婴称赞;另一方面希望他的弟子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友爱。同学们,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善与人交。”

(4)抽查小组分别朗读18~20章。师:“居蔡”是不是居住在蔡国的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对。师:不对。我们先理解“蔡”。“蔡”这个地方产龟,当时人们把大龟叫“蔡”。“居蔡”是说:收藏了一只大龟。

师:“山节藻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知道怎么解释。师:“节”是柱上的斗拱。“棁”是房梁上的短柱。全句大意是: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水草花纹。(5)第19章中,孔子认为做官仅有忠心和清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有仁德。(6)第20章中,孔子指出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会发生各种弊病。孔子认为“考虑两次足够矣。”

(7)第21~22章中,“吾党之小子狂简”是什么意思?

师:要理解此话含义,先明确“党”是什么意思。古代以500户人家为一党,“吾党”就是:我的家乡。狂简: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率简单。

(8)找学生朗读23~28章。抽查个别优生说说23—26章的大意。(师评讲、纠正)

师:23章中,孔子主要称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用这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应有态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像伯夷、叔齐一样,做到不念旧恶,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9)第25章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先理解“足恭”是过分恭敬的意思。

全句大意是: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

师:“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不太准确。师:先理解“匿”:隐藏。后联系上下词语理解。

全句大意是:把怨恨放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

师:孔子提倡为人要正直、坦率、真诚,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是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真诚、坦率、正直的人格。做人不能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10)第26~28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真诚、正直的人。他坦言自己好学,表明他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不是“生而知之。”

师:这就是孔子可贵的求实精神。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

三、课堂小结:

投影:1.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

2.忠君爱民的为政之道。3.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

4.正直、真诚、坦率的为人之道。

四、课堂活动:

1.背诵佳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思而后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品味语言精练、文雅的特点。(检查学生,用例句说说这两个特点)

五、作业布置:

1.朗诵课文(14~28章)2.收集课文佳句、背诵。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四篇:《美国》精品教案(第1课时)(定稿)

《美国》精品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特点。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了解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美国民族构成的分析,学会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认识美国,懂得尊重移民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树立不同肤色的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的观点。【教学重点】

美国的领土组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教学难点】

美国社会存在种族歧视的原因和表现。【教学方法】

读较分析、资料了解、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自由女神、星条国旗 你知道它们来自哪个国家吗?(美国)

今天,让我们走近美国,首先来了解它的位置和民族。

二、新课学习

(一)民族大熔炉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美国国旗的含义吗?

国旗:星条旗。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1.组成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拓展延伸:阿拉斯加州

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该州拥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拉斯加州境内,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

拓展延伸:夏威夷州

美国唯一的群岛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首府位于瓦胡岛上的火奴鲁鲁(檀香山),位居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亚、美和大洋洲间海、空运输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位置(1)半球位置

读图可知美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

本土:大部分位于30°N~ 50°N之间,属于北温带。阿拉斯加:66.5°N通过北部,主要位于北寒带。夏威夷:23.5°N通过,主要位于热带。(3)海陆位置

本土北、南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南临墨西哥湾。

3.人口和民族(1)人口 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为0.97%,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种族和民族

原来居住在美国的是印第安人(属黄种人)等原住民,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主要来自欧洲、黑种人——历史上被作为奴隶从非洲贩卖而来和亚洲黄种人——作为劳工来到美国,都是在最近200多年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拓展延伸:美国印第安人现状

美国国务院资料:目前美国有印第安人253万多人,分属560多部落,居住200多块印第安保留区内。直到今天,印第安许多村落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电视等现代生活设施。印第安人拒绝现代文明东西进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感受美国是移民大国。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出生在中国。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的祖先来自非洲。4.华人、华侨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2010年),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阅读教材75页“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说一说华人对美国做出的贡献。华人劳工在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的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华人杰出的表现: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聿铭获得普利克奖,王赣骏是第一位华裔航天员。

活动: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

白种人为主,占79.96%,黑种人占12.85%,华人华侨占4.43%,印第安人等原住民占1.15%,其他种族占1.61%。

读教材76页图中几个人的对话,说说你的感想。黑人、印第安人以及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现象。

材料分析:

美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亚洲裔美国人等少数民族经常在公共场所遭到不公平待遇。超过33%的黑人:曾因肤色在找工作时被拒绝或得不到升迁机会;20%的拉美裔和亚洲裔人:曾在工作场所受到岐视;50%的黑人男子和25%的黑人女子:曾因黑人身份受到警察的岐视。

思考: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种族歧视)视频:《奥巴马: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仍存在》 【课堂练习】

1.关于美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C)A.位于北美洲北部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D.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美国的土著居民是(C)A.因纽特人 B.苏美尔人 C.印第安人 D.犹太人

3.在美国人种的构成中,占绝大多数的人种是(A)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4.有关美国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C)A.位于西半球的北部

B.在美国可以欣赏到极昼极夜现象 C.是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

D.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美国的人口和民族;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作业布置】

1.说一说美国的地理位置。2.美国的人种构成是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 美国(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 组成 位置 人口和民族 华人、华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了解的美国的位置、组成及民族、种族情况,同时,学会了尊重各国的文化,体会到不同人种之间不应该存在种族歧视,基本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第五篇:第1课时 折扣(教案)

2百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重点难点】

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折扣1课时 成数1课时 税率1课时 利率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折扣(教材第8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新课讲授】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

(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 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8.5),不便于计算和理解。10

③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0×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 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 学生试算,独立列式。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160-160×90% =160-144 =16(元)

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1-90%)=160×10% =16(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3.典例讲析。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分析:原价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价格是原价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价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价格,即为现在的售价。

解:800×90%×80%=720×80%=576(元)答:最后的几辆车售价是576元。【课堂作业】

1.(1)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原价240元,现在只花了八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A.打八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B.学生试做,讲评。

(2)判断:

①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②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说明:第1题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2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它与八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答案:1.(1)240-240×80%=48(元)(2)① √ ② ×

2.第8页“做一做”:52

73.5

30.8 3.练习二第1题:

(1)1.5×50%=0.75(元)2.4×50%=1.2(元)1×50%=0.5(元)3×50%=1.5(元)

(2)(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买一种面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合买。单独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①3÷0.75=4(个)合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②3÷0.5=6(个)

33÷1.5=2(个)○④3÷1.2=2(个)„„0.6(元),再买1个打折后0.5元的面包。⑤可以买3个0.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

可以买1个1.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第3题:分析:按原价的八折买,优惠价占二折,9.6元占原价的20%,求出原价,用除法计算。解答:9.6÷20%=48(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

总结: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在分析折扣时,不要把打折后的价格当作定价,正确区分定价、进价和售价是解决折扣问题的关键。

第2课时 成数

【教学内容】

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新课讲授】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成数

第3课时 税率

【教学内容】

税率(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练习二第6、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重点难点】 1.税额的计算。2.税率的理解。【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5)汇报交流。

30×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30×5%=30×=1.5(万元)100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0×5%=30×0.05=1.5(万元)【课堂作业】

1.巩固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答案:

1.(5000-3500)×3%=45(元)2.300×3%=9(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2.教材第14页第7题。

第3课时 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0×5%=1.5(万元)

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 1.5万元。

第4课时 利率

【教学内容】

利率(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

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4,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例如:王奶奶2012年月8月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到2013年8月1日,王奶奶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5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50元,共5150元。)(注:这里不考虑利息税)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计算方法:

若按照2012年7月的银行利率,如果王奶奶的5000元钱整存整取,两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5000×3.75%×2=375(元)

加上王奶奶存入的本金5000元,到期时她能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5375元。

【课堂作业】

本题是有关“打折”和“纳税”的问题,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在练习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并进行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2.教材第14页第9题。

第4课时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任何一种存款,在计算利息时,都要乘以存入的时间,如果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年,如果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月,不要一律按年计算。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材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口头列式。

(1)妈妈想买一件原价5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多少钱?(2)爸爸这个月工资由原来的6000元涨了一成五,爸爸现在工资是多少?(3)爸爸的月工资是6000,扣除3500个人免税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小云将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25%。到期支取时,小云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师:这几道题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学生交流,汇报。【新课讲授】 教学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教师:“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让他们计算并给出结果。板书:A:230×50%=115(元)B:230-2×50=130(元)A

提问: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A商场更省钱,在什么时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反思:看起来满100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差不多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答案:A商场:120-40=80(元)B:120×60%=72(元)B商场更省钱。【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A商场:230×50%=115(元)B商场:230-50×2=130(元)115<130,A商场更省钱。

下载《论语》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第1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幂函数教案(第1课时)[精选合集]

    幂函数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 2.了解几个常见的幂函数的性质......

    垂线教案第1课时

    垂线教案(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垂直、垂线的概念和垂线的画法,垂线的性质1. 2.内容解析 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初中几何知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

    《散步》精品教案1(第1课时)

    《散步》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朗读、演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朗读和编制剧本提纲的活动中受到人物孝顺老人、勇于担责、善解......

    《宝剑锋从磨砺出》教案——第1课时[最终定稿]

    《宝剑锋从磨砺出》教案 教学目标 1.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磨砺意志的计划......

    《孝经》 第1课时教案

    《孝经》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6-58,简介《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本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孝经》,读准字音,初步读......

    《狼》精品教案(第1课时)(最终定稿)

    《狼》精品教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借助白文点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境能猜出“前、洞、犬坐、隧”等词义。 2.默读课文,通过补白,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

    象棋教案:第1课时范文合集

    象棋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2、了解中国象棋的起源; 3、了解“入静”; 4、了解棋德和棋子; 5、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摆棋。 教学准备:立式中国象棋一副,......

    《匆匆》教案(第1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2课《匆匆》。本组教材是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编排的,从不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