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教育出版社小学体育二年级《25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打碉堡》教案
《25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打碉堡》教案
桲罗台中心小学
林大伟
教学内容: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打碉堡
教学目标:1、学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改进摆臂与蹬地协调配合的动作。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投准能力、判断能力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3、培养学生动作认真、遵守规则和集体配合的良好品质。场地器材:篮球两个、三脚架两付、软排球两个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常规
1、学生听上课铃声列队成四路横队集合。
2、教师整队并要求学生报数,教师清点人数,进行考勤。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立定跳远,并进行游戏:打碉堡,希望大家严守纪律,积极投入。
二、准备活动 1、穿越小树林
教师组织:一起进行穿越小树林游戏 2、辅助性练习:
教师喊口令和学生一起做。第一节:膝关节绕环 第二节:弓步压腿 第三节:侧压腿 第四节:提踵练习第五节:活动腕踝关节
三、学习立定跳远
1、铺垫性游戏:青蛙过河
(1)教师讲解:“青蛙过河”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模仿青蛙双脚跳,由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小河距离十米,分成四队展开比赛,先跳完一队为胜,不得抢跳。
(2)教师做示范,学生观察,学习动作。(3)教师把学生编成四路纵队,指挥学生展开游戏。游戏次数三次,教师监督并评出名次。2、教授“立定跳远”
(1)师: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无助跑原地跳远,锻炼腿部力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弯曲,上身前倾,眼看前方,两胳膊摆动。做好准备后,两腿用力,双脚蹬地,两臂前摆,向前跳,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弯曲,成缓冲状,保持平衡。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如果没看明白,教师可多示范几次。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连续弹性屈伸动作向上跳起。(5——10次)
(3)教师发口令(一提、二压、三起跳),学生做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
(4)教师巡视并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让他们多做摆动、弹性屈伸动作。
(5)学生集体练习:比一比,谁的动作标准,谁跳得远。(6)小结:同学们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方法,表现的都很好!
四、游戏:打碉堡
1、导语:我们下面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打碉堡”,大家想玩吗?
2、教师结合场地讲解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连续报数。两队分别进入各自场地后,对方队报一数的学生站在内圈上守堡,其余学生站在外圈上打碉堡。活动开始时,外圈的学生用球砸向碉堡上的球,守堡人用手和身体挡球,如碉堡上的球被打中,就换下一数的学生当守堡人。五分钟过后看哪一队换人少那一队获胜。
3、教师指挥学生试着练习一次,教师纠正学生违规行为,学生学会游戏为止。
4、展开游戏,两队比赛,教师监督。五分钟后教师评价活动情况,决出胜负。此游戏进行两次。
5、游戏小结,教师讲游戏活动情况和游戏的目的。
五、结束部分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成做操队形,放松腿部。2.教师总结
立定跳远方法:一提,二压,三起跳,前摆同时用力蹬,屈膝缓冲要蹲稳。
3、宣布下课,收拾场地。
第二篇:科学教育出版社小学体育二年级《25跳跃:立定跳远----游戏:打碉堡》教案
小学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 游戏:打碉堡》教学设计
油盘庄完全小学
曹占海
一、教学内容: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打碉堡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提高双臂摆动与蹬地起跳相协调配合的要领。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准投能力、判断能力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遵守规则和团体配合的品质。场地器材:跳板 篮球两个、三脚架两付、软排球两个
三、教学过程:
(一)、上课
1、上课铃响,学生列队集合。
2、教师整队、学生报数、教师清点人数并考勤。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立定跳远,并进行游戏:打碉堡,希望小朋友们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掌握好动作要领。
(二)、准备活动
1、辅助性练习:
教师喊口令和学生一起做。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准备活动)第一节:膝关节绕环 第二节:弓步压腿 第三节:侧压腿 第四节:提踵练习第五节:活动腕踝关节
(三)、学习立定跳远 1、铺垫性游戏:青蛙跳
(1)教师讲解:我们模仿青蛙双脚跳,由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小河距离十米,分成四队展开比赛,先跳完一队为胜,不得抢跳。
(2)教师做示范,学生观察,学习动作。
(3)教师把学生编成四路纵队,指挥学生展开游戏。游戏次数二次。
2、教授“立定跳远”
(1)师: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无助跑原地跳远,锻炼腿部力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弯曲,上身前倾,眼看前方,两胳膊前后摆动。做好准备后,两腿用力,双脚蹬地,两臂前摆,向前跳,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弯曲,成缓冲状,保持平衡。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如果没看明白,教师可多次示范。(注意动作要领)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连续弹性屈伸动作向上跳起。(5——8次)(3)教师发口令(一提、二压、三起跳),学生做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
(4)教师巡回检查并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指导。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做摆动双臂+双腿弹性屈伸动作加以针对性训练。
(5)学生集体练习:比一比,谁的动作标准,谁跳得远。
(6)学生逐个练习,加强动作要领的掌握,教师注意指导和安全防护
(7)小结:同学们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方法,表现的都很好!
四、游戏:打碉堡
1、导语:我们下面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打碉堡”,大家想玩吗?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
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甲方、乙方),两队分别进入各自场地后,甲方的学生站在内圈上防守碉堡,乙方学生站在外圈上工大碉堡。
3、注意事项:投球不要用力,不要用球投人。
4、活动开始时,外圈的学生用球砸向碉堡上的球,守堡人用手和身体挡球,如碉堡上的球被打中,就换下一数的学生当守堡人。五分钟过后看哪一队换人少那一队获胜。
5、教师指挥学生试着练习一次,教师纠正学生违规行为,学生学会游戏为止。
6、展开游戏,两队比赛,教师监督。五分钟后教师评价活动情况,决出胜负。此游戏进行两次。
7、游戏小结,教师讲游戏活动情况和游戏的目的。
五、结束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成做操队形,放松腿部。2.教师总结
立定跳远方法:一提,二压,三起跳,前摆同时用力蹬,屈膝缓冲要蹲稳。
3、宣布下课,收拾场地。
第三篇:二年级体育下册 游戏、立定跳远教案
最新版
游戏、立定跳远
第 31 课时 授课记录: 22/4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力量 学习内容:游戏、立定跳远 学习步骤:
一、模仿律动,大显身手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告诉学生美丽的大森林有很多又大又甜的蘑菇,从我们这里出发到大森林有一段长长的路,这条路上有小河、有高坡„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小组合作,把教师提供的各种器材布置到活动场地中。
3、组织学生游戏:小兔采蘑菇
学生活动:
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配合儿歌,体验踏步要求。
3、积极快速地布置场地,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4、小组商讨:怎么越过小河、小坡到达大森森,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方法。
组 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创设情景,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跳得又远又轻松,能不能学它的样子跳一跳。
2、鼓励学生合作学练,体验不同的跳跃动作。
3、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组织学生“跟我练一练”,学习立定跳远动作。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练。
5、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游戏:跳跳跳
学生活动:
1、大胆想象一种自己觉得跳得最远最轻松的动物进行模仿练习。
2、找一个伙伴,把自己的动作教给小伙伴,把小伙伴的动作学过来。
3、积极配合教师表演跳跃动作,认真观看和模仿正确动作。
2017.3.1 最新版
4、两人一组,边练边赛,相互指导,共同进步。
5、认真听教师讲述跳跳跳游戏方法,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做一个良好的合作者。
6、边听音乐柔韧放松,边对教师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和心情。
组 织:分散练习、分组游戏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纸蘑菇、垫子、绳子等
课后小结:在立定跳远学习前我先让学生自找小伙伴进行小兔跳和小青蛙跳的比赛,在进行教学时采用布置观察任务,看一看老师每一拍的动作是什么,共用几拍完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学生清楚动作后让学生自主练习,然后请几个学生试做,改进动作,再让学生听节拍做动作,最后是比赛,这样的教学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乐于展示自己。
2017.3.1
第四篇:二年级体育教案-立定跳远与游戏 人教版
《立定跳远与游戏》教学设计
班级:培智2班(8人)
课堂时间:35分钟
三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20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至2年级
内容:跳跃与游戏,《立定跳远与游戏》
二、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结合2016年12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中运动与保健课程标准及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教材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腿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主要教材,主要是发展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缓冲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跳跃。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特教学校的培智2班学生,该班学生智障程度不同,有脑瘫的孩子、有唐氏综合征的、有脑膜炎后遗症的、还有自闭症儿童等,他们的大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损导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绪不稳定、身体活动的不协调和较差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他们意志薄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安全意识淡薄。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有趣的游戏练习方式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1、生活常识问询法导入新课:知道这是什么吗?青蛙!青蛙怎么叫的?呱!那青蛙怎么跳的呢?请同学展示或没有同学愿意展示的情况下教师展示引入新课,立定跳远是在蛙跳的基础上规范动作。
2、循序渐进法: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科学原则。
3、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的语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用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更有利于学生模仿。
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加强易犯错动作的提示,预防学生形成错误动作,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评价法:学生自我展示,师生共评。
6、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培智学生大脑受损程度不同,身体活动能力也有较大差别,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不同运动能力的培智学生做不同的练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运动能力的培智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新颖有趣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体育课堂。
运动技能: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两臂摆动与膝关节屈伸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身体健康:通过学习立定跳远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的弹跳力、腿部力量及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弹跳素质,灵敏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运动中快乐,快乐中运动,培养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社会适应: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锻炼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在玩游戏及练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同学间的沟通,学习时的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及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立定跳远与游戏》教案(培智组)
班级:培智2班(8人)
课堂时间:35分钟
教学内容
1、立定跳远
2、游戏:小青蛙抓害虫
粘泡泡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80%学生掌握立定跳远两臂摆动与膝关节屈伸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及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摆臂与蹬地的配合,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教学难点
双脚屈膝缓冲,动作轻巧一致。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与设计意图
时间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检查服装、汇报人数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4、见习生随堂见习
二、准备部分
1、绕操场慢跑一圈
2、徒手热身操
(1)扩胸运动
(2)腹背运动
(3)弓步压腿
(4)活动髋关节
(5)活动膝关节
(6)活动踝、腕关节
3、弹跳素质练习
原地纵跳
一、课堂常规
1、教师考勤,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并说明课堂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为自己点赞
二、1、教师领队带跑,注意观察学生跑中的活动
2、口令与口号
3、慢跑要保持队形。
4、要求热身操动作规范有力。
5、领做徒手热身操
6、先示范后领做专项素质练习:原地纵跳
组织:
1、两列横队集合Δ
××××
××××
2、两路纵队慢跑
××××
Δ
××××
3、体操队形散开
Δ
×
×
×
×
×
×
×
×
设计意图:1、慢跑作为热身第一项,主要是吸引培智的孩子状态进入体育课堂。2、徒手操及弹跳素质练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本次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立定跳远)而设计。
分
基本部分
一、游戏导入:小青蛙抓害虫
二、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1、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2、自主理解与判断,模仿青蛙怎么跳跃与同伴比赛抓害虫。
3、积极展开讨论,哪位同学的青蛙跳动作模仿的逼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4、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与自己的感受说出蛙跳的要点。
1、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
2、按照教师口令分解技术动作练习
3、按照教师要求完整动作练习。
4、练习过程中注意相互评价和同伴互助。
5、敢于动作展示。
6、纠正技术动作中的错误动作。
课的导入:1、教师手持青蛙卡片问询这是什么?青蛙怎么叫的?怎么跳的呢?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青蛙是怎么跳的吗?那么同学们来一场青蛙抓害虫的比赛好吗?2、要求学生每2人一组在《我是小青蛙》的配音中完成青蛙跳抓害虫游戏比赛。3、对获胜组点赞鼓励。4、引导学生说出蛙跳的动作要点。5、由蛙跳导入本次课的学习主要内容:立定跳远。
1、教师完整示范:立定跳远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2、分解法教学:教师口令指挥“1”两臂向前上方摆动“2”两臂向下摆至后举,两腿弯曲“3”两臂用力向下摆,同时双脚蹬地向上跳,展体落地缓冲。
3、强调易犯错误:单脚起跳、二次起跳、落地时没有缓冲。
4、易错纠正方法:两脚夹沙包跳;
强调动作要领;挑选同学动作展示。5、及时评价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
组织:
Δ
×
×
×
×
×
×
×
×
设计意图:1、通过学青蛙抓害虫的游戏导入本次课。
2、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学练的主动性。
组织:
×
×
×
×
Δ
×
×
×
×
设计意图:1、先专业讲解动作技术要领,在培智孩子面前更有实际教学意义的应该是1-2-3的分解教学。
2、培智的孩子脑子受损程度不同,运动能力亦不同,在练习环节充分考虑培智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适当降低部分同学动作难度。
3、对于培智生的本次课教学整体贯穿轻讲解,重模仿。
分
分
结束部分
一、游戏:粘泡泡糖
二、放松
操
1、学生注意力集中。
2、积极响应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部位的触摸。
3、锻炼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
1、学生积极放松。
2、认真听取老师的总结。
3、学生向老师再见。
4、收送器材。
1、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游戏方法:同学们和老师边拍手边说:
“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同学们问:“粘哪里?”教师说:“粘肩膀(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同学们马上用手触肩膀(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最先触到的可以领取到泡泡糖的奖励。
2、发放奖励,但强调课堂上不能吃泡泡糖。
1、教师讲解示范,带领学生进行身心及肢体放松。
2、节奏放松。
3、意念放松身心,抖动肢体放松肌肉。
4、教师评价本节课的练习情况。
5、师生再见。
组织:
×
×
×
×
Δ
×
×
×
×
设计意图:培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及面对泡泡糖时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组织:学生展开垫子,平坐、平躺、平趴在垫子上重点放松下肢。
设计意图:1、本次课立定跳远的针对性放松。
2、意念放松对培智的孩子不容易,但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和唤醒,在每节课上希望培智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步,唤醒潜能。
分
分
器
材
1、体操垫9块
2、扩音器1台
3、哨子1个
4、沙包若干个
5、泡泡糖及奖励贴若干
预
计
练
习
密
度
30%
---
40%
课
后
反
思
1、教学设计流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层次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体验运动的乐趣。
2、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作为第一学时教学内容偏多,细节不够细腻导致学生技术动作有瑕疵。改正措施,在以后课堂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培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游戏培养体育学习兴趣,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课的负荷
中等强度
第五篇: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案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案
一、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跳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判断力。发展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连贯,协调。
难点:一摆,二蹲,三起跳,动作连贯。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强调安全。
2、准备活动:
(1)慢跑操场两圈。
(2)徒手操。
要求:在老师带领下认真热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原地一摆二蹲三起跳练习。
(3)集体向前跳练习。
(4)分小组练习。
(5)两人合作比赛跳。
(6)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练习。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
2、教师讲评小结。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