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9: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

第一篇:“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

“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录了较高比例的散文,从散文所关涉的人情、伦理、自然等主题来看,以上主题类目出现的篇目有36 篇。散文约占所有课文的一半以上。进入初中,阅读学习与散文密不可分,在“学的活动”视野下研究七年级散文教学的策略,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散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文体。初中教材中所选散文形式灵活多样,篇幅不长,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经历六年断章式文本学习的小学生,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章,感到新鲜,有趣。这些散文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契合学生的心理期许,是吸引初中生亲近文学最自然、最快捷的载体。

它为学生的“学的活动”提供必需有的可能性和适用性。

一、过分关注教的活动而忽视学的活动

老师们上公开课都喜欢上散文,为什么呢?可以有激情的导入,有多媒体演示,有拓展性资源,有讨论探究各种各样的拿手好戏。――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可以得到完美呈现。

但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学的活动”非常机械,呆板单调。配合着老师激情四射的导入点头点赞,回答老师设计的完美问题拿腔拿调,编出老师需要的阅读感受热泪盈眶,散文课在这种错位的教和学的过程中完全异化为朗读课程,道德课程,鸡汤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并不喜欢散文,甚至厌恶散文。在“学的活动”的实施中引导初中生感悟散文所承载的汉语之灵动美,情感之丰盈美,能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快乐和思考,这是散文教学的“必然承重”,责无旁贷。而“学的活动”最终目的是,让近乎一半的散文教学课变得有意义有意思,学生真正地在自己“学散文”“读散文”,而不是教师在殚精竭虑地“演散文”“教散文”和“教考散文”。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过分偏向于散文文体的定位,忽略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过程

笔者查阅近5年来各类语文教学刊物和语文教学网站发表的近45个《春》课例,发现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整体感知(盼绘赞)、五幅春景图的赏析、抒情段的作用。教学方式上多为“写春”诗文导入、我手写我心煞尾。教学内容的趋同性,是孜孜不倦地进行集团化“教科研”的结果。某些控制能力非常强大的研究员,会用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的规范性。殊不知,这样一方面会限制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内容的固定化必然导致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下降,必然会导致无视学生的学情和生命体验的课堂出现;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流水线”,催生了一些小花样的“个人秀”。

习惯性的教学内容,教了散文的一般性特征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这种“手术刀”似的教学,看似对症下药:培养学生阅读的文体意识,使得他们懂得散文的文本要遵循散文的解读规律,采用散文的阅读策略。但是散文是开放性高、审美的自由度很大的文体,散文的一般特征是否需要用一致性的教学内容达成?这种教学还呈现出一种“线性化”的教学内容的达成,看起来一环扣着一环,一个教学内容催着一个教学内容,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教学内容也就会发生混乱。

三、过分关注“用”的教学活动

在许多公开课中,散文教学始终有个大尾巴,就是以读促写。以读促写是一种好的写作教学方式。但是不是需要每课必“促”,不写不成课呢?长期的一语一贴式的写作,碎片化的写作,势必催生考试型写作的课堂。

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六年的小学学习中多为碎片文和改编文的学习。在散文阅读中究竟要学什么?基于学生学的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适宜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情,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具体困难来建构。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表现为学生“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七年级散文教学中可以关注“学的活动”几个向度的思考。

1.关注词语学习活动,体会散文“特定言语的丰富性”。

七年级散文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词语“学的活动”,能丰富学生词语的体悟能力,体会到词语的丰富性。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一大特色和重点,积累学生的汉语词汇的存量,激活学生汉语词汇的感受力,七年级阅读教学需要这种学习延续和提升。但词语教学中随文进行,又容易陷入“重修辞,轻体悟;重答题化,轻灵活性”的倾向。在词语中追寻意义,是值得思考的。

可以抓关联文本的核心词语学习。学习《秋天的怀念》,全文教学笔者以“瘫痪、喜出望外、烂漫”三个词语为学习重点。在学习中充分引导学生前后文的反复阅读,品味体会这三个词的丰富画面、牵连事件、内在情感。并用课堂之习得,尝试将第一自然段中“当一切恢复沉寂”中“沉寂”一词,丰富为动作,语言,景物。想一想此时史铁生是坐在轮椅上的,是暴怒之后的沉寂,他可能有些什么动作?妈妈也悄悄躲出去,他和谁说话?他会看到什么画面(想起什么画面,从前的和今后)?

我的手无力地搭在轮椅把上,只听见轮椅“吱吱”声,我的脑袋耷拉在肩上,双眼无神,一片茫然。恍惚间看到了儿时奔跑跳跃的场景,又似乎看到了在陕北高原上放声高歌的自己。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顺着鼻梁流到嘴里,咸咸的,很涩„„

当那些我最喜欢的物品“啪”的一声碎落在地上时,我没有看他们一眼,窗外的春光烂漫,树枝的新芽毫不费劲地长出了一大截。屋里灰蒙蒙的,我也许永远也走不出这灰蒙蒙的世界了。

由于课堂中词语学习的重点明确,拓展性学习的要求具体,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沉寂”是声音世界,也是一种情感世界。在声音世界的描写中能够充分地应用“有声衬托无声”,但可能对沉寂本身的寂静感的把握会不足,这无可厚非。在情感世界的描写中,能够进入到史铁生的生活处境和情感处境中体悟“沉寂”,这种体察是对史铁生的生命状态的关切和思考。

可以抓体现文本问题特色和情感脉络的词语进行学习。在学习《盲孩子和它的影子》可以和学生一起反复寻找文中的叠词。作为一篇童话故事,其散文化的笔法,是一个亮点。“叠词”是儿童世界中最核心的一种表达习惯。孩子小时候最爱用叠词表达自己的世界,每个孩子会说“妈妈抱抱我”;不会说“妈抱我”。金波爷爷这篇童话的叠词非常巧妙,既符合盲孩子的形象,又串起了盲孩子的情。首先请学生在听读分角色朗读时,勾画与盲孩子有关的“叠词”;然后请学生谈谈这些叠词与盲孩子的关系。在第二个环节中,同学们有了一些自己的发现和体悟。例如:当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后,是“说说笑笑”,而之前是“听别人说笑嬉戏”,这里就能感受到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内心发生了变化,孤独没有了,快乐而自信。而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更加用心去听“牛儿的哞哞;羊儿的咩咩,流水的潺潺”;用鼻子去闻“阵阵花香”;用手去触摸“萤火虫的痒酥酥”,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自己听觉嗅觉触觉前所未有的打开,在自然世界中去感受生命的流动和精彩。而前文用“静静地”写出影子未到来的孤独;后文用“孤零零、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写出影子突然消失后的茫然无措,努力寻找。那为什么要写影子消失呢?问题就随即而来。原来写影子的消失,恰好可以写出影子的陪伴带给盲孩子快乐和全新的生命感受;而此刻影子的突然消失,是因为盲孩子已经有了对微光的感受,对生命的渴望,盲孩子已经有了爱和生存的能力。后来的寻找和萤火虫的重新回来,最终获得生命就是水到渠成了。在词语的体悟中追寻“每种生命在爱的接受和给予获得了自己的存在和重生”的意义价值。

2.关注“朗读的层次性”的活动,循序渐进体悟“情感”。

触摸作者的情思,在七年级的散文教学中,不宜于先从空洞的情感分析入手。可以激活朗读的热情,通过声音的世界的反复揣摩和体悟感知文字饱含的情感。孩子的耳朵最敏锐。能听到最美丽的声音,也能听出最细微的杂音,但是你们能够用最美的声音清除杂音,“听的能力”是他们与世界互相联系的一种挺好的能力。

与学生一起朗读、听读散文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在学习《散文诗两首》时同学们特别喜欢听班级王同学朗读《金色花》,认为他朗读得好:“因为王同学还保持了童音,让我看到了那个变成金色花的孩子的调皮”;“因为王同学的声音,我觉得就像我自己的声音,是小孩子的声音,很真实”;“因为王同学的朗读没有配上音乐,我觉得更好,有一种宁静的感觉”„„。调皮的声音,是儿童的特质;真实的声音,是儿童的需要;宁静的声音,是儿童的期待。

朗读的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听与读的层面,还可以是“学和思”。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第一段时,先让同学朗读,再评价几个同学朗读的调子有什么不同?体会第一段的朗读:同学们的朗读容易起高调,第一段一定要起高调子么?为什么不能起高调?第一段写到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温晴”意味着温和与晴朗。温和是总体的情绪,晴朗则是心境的反照。既带有语气上的舒适,也不乏明亮开朗的调子,体现在语气中――惬意、从容与淡定。文章开头,饶有兴味地讲述济南冬天的特殊,第一段像是一位老者在拉家常、讲故事,亲切备至。那是不是对比呢,是不是为了突出“济南的冬天”么?北平老舍先生的故乡,老舍先生曾经在《想北平》中写道: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伦敦是老舍先生读书和工作的地方,诚如老舍所言:在英国居住的?r期是我人生或事业中重要的阶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济南冬天不是要北平与伦敦分个高下,而是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情感真挚,虽然是对比,用声要柔和,不要拿腔拿调,起调不要高。

朗读活动可以在不断的揣摩和再现中,厘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悟作者的抒情风格。例如《济南的冬天》第三段教学,让学生模拟小山的说话,则是温情的、体贴的安慰;模拟济南百姓的心灵会话,则满是美好的盼望、温热的期待。模拟作者对读者的循循善诱的说话,则是善解人意,是一个异乡人对济南的认同和倾心。三者声音的情绪色彩微有不同,却绝不是对立的,自然与人心的深深感应、季节与心灵的共同呼吸,形成浑然的整体、和谐的乐章。“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写济南人“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全”“着落”,尤其是“这儿准保暖和”“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口语,带有老北京的语言色彩,嵌在秀丽的描写文字中,没有一点生涩感,反而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3.“学”的活动中关注散文言语和情感世界的流动过程,体会散文“抒情原则”。

散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是景物与主观意识相铸的产物,情与景和谐的统一。这些偏重于理论性的散文知识性教学不宜过早地生硬地进入七年级的散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的活动”又不能回避相关知识。

核心问题带动,让学生在主问题的研讨中体会言语和情感的关系。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文中6、10两段写藤萝花言语形式非常相似,其意旨全然不同。以问题“这两段写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展开,第6段用比喻绘其形,摹其态,想其甜;形象鲜明,如在目前,具有诗意而不肤浅;第10段用花态喻人生,是心底的花绽放,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类文延展无缝链接,让学生在言语和情感中找到一个可以联系外部的学习点。泰戈尔在他的《新月集》中常常用自然世界中最纯美的物,来比喻儿童,写出儿童简单而圣洁的心。为了更好地体会这种写法,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的创意填空,请同学们仔细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境,想一想,空白处填什么物体,并说出理由。

①我要变成抚摸着你;

②我要变成水中的,当你洗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③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④我要变成一个

,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回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嵌入的格式并没有约束孩子们的世界:有自然世界的清风、白云、月光、小冰棱、神奇的五彩光、大象的鼻子;有亲情世界的妈妈的头发、外婆的手、爸爸的额头;有儿童日常世界中碎纸般的白蝴蝶、细微的绒毛毛、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小伙伴呵出的热气、你留下的泪水、调皮的美猴王„„想象的世界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折射。打开儿童的世界,我们会发现一切的神奇都在中间。

4.“学”的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世界的打通,收获“感性的感动”。

散文的情感,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七年级的教材中的散文多是抒情性散文,散文阅读的“学的活动”,关注散文情感尤为重要。散文是一种颇为私人化的写作,正是这种向下的写作,能够收获到“感性的感动”;关注文本世界和少年世界的联接,“对人事的品味和体悟”是很重要的。作为曾经私语的散文,在当下也有了返回“公共空间”的力度,有时候我们能够读到“知性的深度”。笔者以为七年级的散文阅读“学的活动”还是以“感性的感动”为重点,但要能启发“知性的深度”。

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组织讨论:由“再塑生命”的变化过程,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会自然讨论出来求知的艰辛和愉悦,不屈不挠的毅力,循循善诱的爱心,热爱生命寻求生命意义的感动。但是分明能感受到学生在这个学习环节中的体悟仍是章句式理解活动带来的阅读感受。有些说教自己的痕迹。学生并没有以一个同龄人的情感去触摸海伦的世界,而是将海伦的世界当做一个英雄的世界在欣赏。

于是我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细读文章,以几个问题带动:沙利文老师第一次见海伦,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点?以你的生活经验如果换一个人,会怎么做?学生们的讨论令我惊喜:“握住我的手”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平等的姿态,“紧紧地抱在怀里”是一种礼节,但更是一种深切的爱。沙利文老师没有说“孩子,你真是太可怜了;孩子,你一定要坚强;孩子,我们一定能战胜命运的”。沙利文老师的沉静、睿智;海伦对善与美的独特感受就体悟出来了。细读文章,沙利文老师在洋娃娃的教学过程中,究竟教给了海伦什么?有学生说:“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刻跑下楼,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洋娃娃唤醒了我的童心,涨红脸跑下楼写给妈妈看,太形象了,就像我们小时候,有了什么好成绩和开心事情时候的动作。这时候的海伦不再是像老奶奶一样“搓捻着花叶”,而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沙利文老师带给了海伦一颗开放的内心。有学生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之后,才领悟到的。我认为海伦找到了洋娃娃的存在感,更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我顺势说道:就像海子在诗歌中写道:“给每一条河,给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就像辛波斯卡笔下的“万物静默入迷”,存在感是一个人最独立的精神自觉,海伦朦胧中体悟到了。沙利文老师唤醒了海伦的童心,让她一颗开放的心看待万物。自然学生就体会到“拼写水”这一部分,在自然的平和、自然的宁静中一种生命唤醒另一种生命,海伦感受到我与万物是有联系的,我不是一个孤立的我,我是与自我生命相联系的。莎莉文老师唤醒海伦的生命存在意识,让她以爱的眼睛去看待每一种生命的存在。沙利文老师“重塑生命”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唤醒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此情境中,许多学生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唤醒与存在”的故事。

[作者通联: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

第二篇: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 文档 )

常态课指教师在自然教学状态下进行的、能真实反映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改善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为目的的教研活动,应更多地关注常态课教学,才能更好地聚焦问题,体现教研活动开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一、在教研活动中引入常态课的价值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虽然教研活动需要示范课和优质课的引领,但实质上更需要常态课的参与,因为真正对幼儿、对教师乃至对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起作用的是教师的常态课。将常态课引入教研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常态课教学包含着教师最为自然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对幼儿园教学质量和儿童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教师的常态课进行研讨,有助于揭示教师深层次的缄默知识和实践知识,更好地发现教师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当前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多为精心演练、多重把关、展味颇浓的示范课。在这样的课上,“有的教师出于展示自我的目的,总是避开困难和问题,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内容或已有的成功教案;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好评,甚至选择具有表演性质的内容,使观摩活动成为教师展示自我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无法使教师从中获取到‘真经’,也不能激励教师的‘真学习’和‘真投入’”。[1]可见,示范课的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一线教师而言,观摩和分析来自身边的、真实的常态课更有价值。

其次,常态课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示范课,是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开展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教师、贴近儿童、贴近现实,因此教研活动如果能将常态课作为研讨对象,将更能发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真实问题。相对于示范课来说,鲜活而真实的常态课或许少了一份精致与完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或者能激发师生的智慧成就课堂的精彩,或者能引发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生成教师研究的课题;或者能反映出教师个性化的发展问题,或者能揭示同一园所文化氛围下幼儿教师的共性问题。无论哪种情况,对常态课进行研讨,都会与教师的关系更紧密,也就更能直击教师的心灵,从而有效调动教师学习和研讨的积极性。

二、如何研讨常态课

(一)悬置判断,发现问题

理念指导实践,但理念需要及时更新。许多幼儿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既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可以归结于他们持有太多陈旧的教育“理念”,以习惯性的思维范式思考日常教学活动,必然会对本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无动于衷。常态课作为师生合力建构、共同成长的互动平台,需要师生共同面对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力与专业功底。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害怕常态课出问题,其实“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有问题表明还有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要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2]因此,教师要实现理念的更新和转化,必须在观摩常态课时,首先“悬置”自身有关各种课堂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判断,不要急于对问题作出解答和分析,而是要关注常态课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和现象,并对问题保持一种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才有

可能发现理念与实践的契合点。如在一次名为“我们爱劳动”的常态课上,当活动转入交流总结环节时,课堂出现了“失控”。一个埋头于修理三轮车的男孩丝毫不放弃手中的工作,对老师的启发诱导不闻不问,甚至对班主任的劝说与“命令”也不理不睬,送教的老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未能将孩子带到自己的面前来,反而把一部分孩子又引回到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中,课堂上一片混乱。在这一无法顺利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显然包含着某种值得关注的“问题”,折射出了在当前幼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新理念向新行为转化的艰难与矛盾,这正是教研工作应面对和解决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教师观念与行为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深度汇谈,聚焦问题

对常态课的观摩使教师对其中存在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了主动参与探究和讨论的兴趣。但这时的问题往往是模糊的、不具体的,要想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进一步界定和明确关键问题所在,以引发教师多样性的思考,让教师教有所感、观有所得、学有所悟,成为教研活动的真正受益者,就有必要在观摩之后开展开放性的深度汇谈。所谓深度汇谈是指在群体中让个体自由交流,以发现更深入的意见,它旨在让团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摊出有关问题的假设,并对此进行共同的思考和讨论,因此,深度汇谈的目的是要超越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话语权。[3]针对上述观摩课,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请执教者进行自我分析后,让所有教师都重温案例,并激发她们抛出关于活动的各种问题和假设,然后就所有问题一一进行诊断和研讨。针对案例中的“失控”场面,教师们最终将问题聚焦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不同认识上,并进行了追根刨底式的追问: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教师还是孩子?为什么?孩子的行为是固执还是坚持?孩子为什么“固执”?“固执”的背后有哪些行为品质需要我们去支持、理解和尊重?教师应如何调整自己的理念和行为?等等。

在这种开放性的研讨活动中,没有执教与观摩的区别,没有嘲笑与壁上观,只有困惑的倾诉、思维的碰撞、合力的展现与顿悟的产生。大家带着共同的目标、不同的经验与视角,对师生的行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研讨,并就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如有的教师认为“坚持”是幼儿不怕挫折与失败的意志品质,应予以支持;有的则认为孩子有点固执不要紧,可以淡化处理,不要管他,不要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有的认为尊重孩子就要在行为上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愉快地学习;还有的认为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来调整教学方案和指导策略,应允许幼儿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不知变通,就会适得其反。通过这样的交流与研讨,当教研活动聚焦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上时,就会引发教师深入的思考、共同的研究和主动的学习,实现从静态的观摩到思维的碰撞,从理念的更新到行为的认同,从经验的共享到理论的提升。

(三)批判反思,解决问题

教研活动作为引发教师思考与实践的平台,还需要从教育现场的观察记录中收集活动的资料,以帮助教师通过交流和沟通,逐渐内化各种正确的教育理念。这也就是说,根植于常态课教学,并就其中存在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开放性思考,通过课后的深度汇谈和“临床”诊断来透视现象背后的问题及其教育契机,还只是实现了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学会借此对教研过程中多样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关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彻底打

破教师思考问题时所持有的陈旧的思维范式,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时存在的认识问题。因此,教研活动要达到实效,关键是一方面要借助相关理论工作者,在教师教学实践方面给予理论指导,引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教育教学;[4]另一方面要基于教师的教学来聚焦和透视具体的实践问题,要提供给教师充分的话语权,让教师通过自由表达、深入沟通来对自身有关教育教学的各种“理论”进行质疑、批判,最终形成一定的自觉意识,构建起教师的个人理论,并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总之,教研活动更多地关注常态课教学,就是要让一线教师的案例、问题和需要成为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支点,让更多的幼儿教师看得见、听得懂、用得着,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的教研文化,引导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稳步提升。

第三篇:幼儿园歌唱活动应关注什么(讲座)

金宝宝天印大道幼儿园艺术组讲座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幼儿园歌唱活动中要关注什么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节好的歌唱活动,既能让孩子得到美的教育,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从而使他们感到身心愉悦。那么,如何进行歌唱教学,才能让幼儿在学得快,唱得好的同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审美性和愉悦性呢? 下面,我来谈谈歌唱活动中老师要关注些什么?

一、首先,“唱什么”问题

歌唱活动内容如何选择?一般来说,我们都会结合主题活动中的内容来开展,平时,老师也要关注一些新的音乐作品或音乐元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及时更新和充实新的内容,把一些好的、美的作品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充实到主题活动中。在选择内容时要把握艺术活动审美性的原则,从“美”的角度进行取舍,更重要的是选择歌曲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要音域合适、旋律平稳,节奏简单。

二、其次,“怎么唱”问题

1、深入准确地分析作品

歌唱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旋律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不仅要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质,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结构特点、情感基调等,也要分析其语言和内容的特点,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只有把作品分析透了,才能为幼儿量身定做适宜的、可行的教学活动方案。有时,也可以对歌曲中的歌词、旋律或者是调号进行调整和修改,让歌曲更适合孩子的学习。

2、适切有效的教学手段

基于对作品的分析,采取一些相对应的教学手段。首先,是“难点前置”,描述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特征的词语“胖嘟嘟、很苗条和很可爱”,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规律,这对小班孩子记忆并快速演唱歌词会有难度,将这段歌词前置,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引出歌词,不仅加强理解,而且也让孩子在反复倾听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和熟悉。

其次,是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展开。歌唱活动中如何让孩子保持演唱的兴趣,不会对反复演唱产生疲倦,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边玩边唱,在玩中唱,这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活动中,逐步加入表演动作,既能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歌词,又能增加孩子演唱的兴趣。当歌词完整呈现后,采取对唱的方式,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增加了孩子演唱的兴趣,而且更明确了角色分工,为延伸活动中的合作游戏做好铺垫。不同的演唱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考虑。总而言之,要让孩子学得快,深入准确地分析作品是前提,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必要的保障。

三、第三,“唱得好不好”问题

要让孩子唱得好,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1、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在歌唱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喜欢倾听、专注倾听)。因为,清晰的“听觉表象”是孩子们“胸有成竹”地正确再现歌曲的重要前提。首先,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倾听环境,让孩子静下来听音乐的旋律、听歌曲(或老师)的范唱,包括速度、音准、吐字等。要给与幼儿充足的倾听机会,教师要坚持要求先听后唱、听清再唱,提供的音乐要清晰优美,杜绝嘈杂的录音,教学音乐可以自己录制,反复调整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老师的范唱要清晰、有吸引力,伴奏应尽量简单,让孩子听清楚歌曲的旋律,引导孩子听着音乐、琴声演唱,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静、有序、优美的倾听环境。久而久之,孩子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2、借助多种形式,让幼儿有兴趣的倾听。中外都有人做过专门的实验。一般情况下,六遍倾听才能保证即时的最好反应。但让幼小的孩子在集体情况下多次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是很容易导致他们的疲劳和厌烦的。这时,就需要老师设法利用各种有趣的活动或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注意各种游戏情况下的听觉输入,往往也有很好地形成听觉表象的作用。活动中,分别设计了不同要求的倾听,听歌词、完整倾听、倾听不同力度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幼儿在每一次倾听中集中注意力。因为我认为,有目的的倾听对孩子的倾听意识和能力是有帮助的,这种对不同声音的分辨和敏感性就是孩子倾听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⒊关注孩子正确的演唱方式首先,正确引导幼儿“耳语”发声

经过前辈们的实践研究证明:在非压抑的情况下,尤其在自由、自然地进行歌唱的情况下,幼儿说发出的声音总是比较自然、松弛和美好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走音”的问题也大大缓解。所以,轻声、用“耳语”的感觉开始歌唱,是幼儿歌唱的“入门要诀”。但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要求幼儿轻声,幼儿就会“没声”,即便“有声”,音色也总是不够清澈明亮,那是因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还没完全达到协调,歌唱时心理还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自然发不出美好的声音。

那么,如何在歌唱中引导幼儿“耳语”发声呢?许卓娅教授在《歌唱活动》一书中提到:在指导幼儿进行“轻声入手”的歌唱练习时,教师绝不应该用直接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也不应该要幼儿“大声唱”,这样的直接指令会让他们感到紧张。真正的好办法是:教师用富于情感、口面腔共鸣向前发音的、耳语般轻柔的声音来对幼儿讲解要求,发出邀请和歌唱示范,提供的琴声伴奏和伴奏的感觉也是一样的标准,即使是一首进行曲,也都并非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演唱,争取做到“声音不大气势大”。这样幼儿学会了柔声、轻声歌唱,对他们的耳朵听辩力也是一种保护,是幼儿体验音乐美的奠基石。

其次,从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着手,改善幼儿发声问题。

教师要发挥自己本身的长处,为幼儿提供标准的范例,让幼儿既能感受音乐的美,又能听清楚歌词。要少依赖录音机或音乐课件,但也要避免无旋律感的清唱或是范唱定调不一致,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整欣赏最好用音乐,富有美感的音乐是最有感染力的,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清唱是为了让孩子听清歌词,如果做不到音准,那就要用音乐或琴声伴奏,在幼儿学唱歌曲时,要教师弹奏钢琴,这样能够根据幼儿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速度。当孩子逐步熟悉后,再用伴奏音乐替代,这样就能解放老师,更好地和孩子进行互动。

老师在弹唱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歌曲的伴奏形式。“伴奏”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歌唱教学中的感情伴奏应与歌词活动本身溶为一体,应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编配伴奏,做到正确、规范、和谐,幼儿的嗓音发育尚未开始,对歌词的音准控制能力也不稳定,老师在为歌唱活动配置伴奏时,应力求简练,突出主旋律。这样,便于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较快地把握歌曲旋律、音准和节拍,便以调整自己的发音,唱出动听的歌曲。同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伴奏音量,如集体唱时,幼儿人多,发出的声音较大、洪亮,伴奏相对大一点,分组唱时,声音较小,伴奏也应该调小。

第四篇:浅谈教学活动中积极有效的情感言语互动

浅谈教学活动中积极有效的情感言语互动

——听《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艺术》讲座有感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师角色行为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 它体现了教师教育的随机性,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任何设计完美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案等都要借助于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次在基地班的学习中有幸聆听了市教科院普教所黄娟娟老师关于《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艺术》讲座,黄娟娟老师用案例结合理论的方式为我们整理了师幼互动中的各种行为、提问和回应,使得我对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学期我们基地班围绕着“师幼互动”的话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对于其中“情感言语互动”分支内容,一直是我这学期所关注的,通过这次与黄老师的互动,结合她讲座中的内容,我对师幼互动中的情感言语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

一、在互动中教师要敏感得察觉到幼儿的情感需要。

黄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到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这里幼儿的需要更多是指幼儿在对学科知识学习的需要或者探索、表达的需要。不过,在一个活动中,不同幼儿的需要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也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那么互动的层面可以涵盖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

比如,在我曾经看过的一个语言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垃圾箱,一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教师用积极地语言回应了幼儿,于是幼儿想要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站起来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时,老师又关注到边上的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几次怯生生地举起手又放下手,看到别人说得兴高采烈又露出失落的表情,教师敏感得捕捉到了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地走到女孩身边,邀请她来说一说,女孩一开始不敢表达,教师对她说:“是不是你想到的都被别人说去了,没关系,你把你跟别的小朋友一样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哦。”小女孩终于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也表达了出来,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接下来的活动中,小女孩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

二、互动中“允许孩子的错误”

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对于“情感言语互动”中“激励性语言”的理解就是各种肯定、鼓励的语言,但黄老师的理论为我们拓宽了思路,激励性的言语不仅仅只有肯定的话,“允许孩子的错误”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幼儿对世间万物的看法还很有限,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法、观点去拖住孩子的头脑。

一直很欣赏应彩云老师的教学风格,其中最让我常常感慨的就是应老师能欣赏每一个孩子的回答,她允许孩子们的错误,哪怕是孩子们回答错了,她也不会立马否定,而是说“你说的很好,让我们再听听别的孩子有什么看法”,等到有正确答案出现了,她会再回过来请原来的孩子说说那种看法更好一些。这样的做法不仅是让接受了正确的意见,激励了孩子的思考与表达,同时也没有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园教师有其很强的特殊性,那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与尚不成熟的幼儿长期频繁地互动,因此师幼互动属于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也应该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微观行为联系起来,找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改变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而更好促进师幼积极、有效地互动。

第五篇:关注言语形式 滋养人文精神

关注言语形式 滋养人文精神

近年来,常常深入到中学听课调研,或听一些随堂课,或听一些观摩课,发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重言语内容领会轻言语形式品味,重人文精神教育轻言语形式模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阅读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呢?

一、正确理解语文性质,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言语形式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一定的言语内容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呈现,所以语文教学向来讲究文道统一,即言语形式跟内容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语文教学凭借文本的言语形式,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要人文,更要语文。从语文教学的过程来看,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以语言实践的手段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精选教学内容,关注言语形式

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性质的是带着语言内容的语言形式教育。如果专注于语言内容,往往有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形式(文本)而抽象的解说,忽略或完全忘记语言形式,导致“得意忘言”。如果专注于具体的语言形式,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内容的。语言形式总是带着语言内容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语言形式,只能结合语言内容来教。

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指出: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言语形式来表达的。

因此,对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诸如关键的字词标点、精美的句段、精巧的谋篇布局、精彩的描述手法等,我们都必须敏锐地加以捕捉,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用经验,存盘言语养料,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

1.精妙的字词

首先要对课文中精妙的字词高度关注,关注那些高度凝炼、表现力极强的字,关注那些准确、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及词性的活用。

《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写道,“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这个“盛”字就是高度凝炼、富有表现力的字。既是对紫藤萝盛景的概括:花的茂盛、色彩的繁盛、生长力的旺盛,也是对生命盛意的赞美。一个“盛”字,境界全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绘“雪地捕鸟”的过程,把雪地捕鸟的系列动作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百草园景色”描写片段中使用了一系列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各种景物的特征,使读者如同置身于美丽的百草园,不仅看到了它们的色彩、形状、体态,还尝到了它们的滋味。句中的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这些景物的另一些特征,使读者如同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不仅看到了这些小生命的动作,而且还听到了声音。这些词语鲜明、生动,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抓住并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对不同的事物从多方面作了准确而形象的描绘。

对这些字词,要有“较真”之功,有“纠缠”之术,通过对字词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想像作者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体会作者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处,从而丰富学生语言,涵养学生人格。

2.精美的句段

精美的句段往往是文章言语形式上的亮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教学内容。句段之所以精美,或是用了恰切的修辞手法,如《安塞腰鼓》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的语言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了恰切的排比、比喻、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教学要抓住这一点来设计,品味《安塞腰鼓》句子的表达效果,以文章的语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进而体会感受“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或是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使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使人物生动形象,呼之欲出。如孙犁在《荷花淀》中对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描写,《故乡》中,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或是有着细腻的描摹,如《故都的秋》对秋声、秋色、秋味的细腻的描摹。

这些句段,往往是学生学习语言、滋养人文精神的最好材料,值得细细玩味。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忽视这些内容。

3.精巧的谋篇

精巧的谋篇布局,这是语言形式综合体现。或是讲究首尾的呼应,或是运用巧妙的伏笔,或是有着严谨的结构。这些内容,是最具语文性的内容之一,是学生收获语文体验,进行语言实践的好素材。

《旅鼠之谜》谋篇布局精巧: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通过对话的详略,行文显出波澜。一问一答之间,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亦庄亦谐。

《项链》整个故事构思精巧,独具匠心,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尤其是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莫泊桑用省略号给作品设置了一个妙不可言的“艺术空白”,让人拍案叫绝。三处伏笔的运用,使得这一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如此精巧的谋篇布局,老师教师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复体味。

4.特殊的标点

标点也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各种标点符号在文章中都能参与情感表达。问号的情绪急切,感叹号的情思奔放,冒号的情味蕴蓄、省略号的情感舒张„„各种标点符号都是一种情感载体。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使用巧妙的标点符号,对表情达意具有特殊作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标点的作用。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么一段:

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结尾处用了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号。感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省略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品味某些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课文语言的寓意才能令学生真正、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

5.文体的特点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的确,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一般议论文的主要特征往往体现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上。而杂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内容的针对性、议论的形象性、语言的讽刺性等。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文体的特征。

如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是“诗意、幽默、丰富、含蓄”。在《丑小鸭》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根据孩子的特点,抓住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特点,体会安徒生童话的诗意、幽默、丰富和含蓄等特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点,新闻的特点是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主题的把握上,要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特点。首先应让学生体味真实性。体味文中运用大量真实数据的作用。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形象性。本文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大大地增强了感情色彩,使文章生动形象。第三要让学生体会抒情性。体会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在行文中直接抒发的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

三、注重品味赏析,滋养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言语形式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言语形式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因此,选择了恰当的教学内容后,在课堂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言语形式,品味言语形式,赏析言语形式,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1.在诵读中感悟

“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优美的典范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全文,甚至熟读成诵。如朱自清的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它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还具有一种自然朴素的和谐美。“朱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这样的文章,必须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一般的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司空图)。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从而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2.在想像中感受

怎样让学生透过语言符号感受到作品丰厚的形象呢?这就要靠想像。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春酒》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喝春酒的场面,欣赏民间风情画卷,感受其中的乐趣;学习王维《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想像,体会山中之美,进入诗境,看看诗作是怎样扣紧环境和季节特点来写雨后山中之景的;学习《琵琶行》,让学生想像“秋江月夜送客画面”;学习《荷塘月色》,让学生想像月下荷塘的景象。

3.在模拟中体验

语言文字反映生活,它使生活更富色彩;语言文字记载、传承人类的文化,有深厚的社会色彩和鲜明的个性。体验是用从生活中得来的知识、经验、情感感受语言的过程。经过模拟体验,学生可以体会出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等特点。经过体验式语言品味,学生的自身体验便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成问题了。文中写“我”在大人们喝春酒时,“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品味这一句中的几个动词“靠”、“点”、“舔”时,教师用的是体验法,他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如何“靠”、如何“点”、如何“舔”,体会出语言的准确、生动,感受母女深情与浓郁的童趣。

文中写母亲请人喝春酒时,“母亲给我也在小酒杯底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品读这一句时,教师自己模拟动作“端着、闻着,走来走去”,也要求学生模拟,体会“我”珍惜、炫耀、喜悦等情感。

4.在比较中领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法在言语形式品味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语感、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字词的比较。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一句(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个“送”字,再寻常不过了。但我们不能放过看似寻常的字,可以点拨学生:为什么作者不用更自然化的“吹”、“带”等词呢?经过比较,学生明确,此时作者正满心愉悦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呢,所以将“微风”拟人化,让微风殷勤地“送”来清风。

句子的比较。《春酒》一文中写“我”喝春酒后的形态用了一个比喻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有学生说这一比喻用得好,至于好在哪里,学生并不了了。只是说,这说明“我”吃得饱。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说:吃得饱,为什么不用“像皮球”来比喻呢?这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师生共同品味、比较,最后达成共识:蜜蜂更小巧,更灵活,更能表现孩子的可爱;同时,还能表达孩子的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如同蜜蜂采完蜜后的喜悦与满足。

标点的比较。如“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和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原句“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比较,只不过少了三个逗号,但是鲁迅先生强烈的悲愤之情却几乎全不见了。从而体会这三个逗号的表达效果。

5.在联系中品味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联系生活经验。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

例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品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和“青雾”的表达效果。有来自农村的学生说:“我们家里没池塘,但是有稻田,每天清晨、晚上,都会有一层白雾贴着稻田飘在那里,要过很久,才会慢慢弥漫开。我觉得这里用‘浮’最形象不过了。”关于“青雾”,一位学生的阅读感受是:“雾是很薄的,所以是透明的,当时荷塘满是绿色的荷叶,所以雾也像是有了青色。”可以看出,通过联系生活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学生对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6.在讨论中揣摩

品味语言,尤其是一些饱含深意,使用精当的语言,须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思考与揣摩,破解语言密码,洞悉语言的妙处与语言背后的深意。

学习《长亭送别》,当学生得知,“碧云天,黄花地”这两句并不是王实甫的首创,而是化用了宋代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时,就有学生问:既然是化用,为什么要把“黄叶地”改为“黄花地”?经过第一次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两个都好。既然两个都好,为什么能互换呢?由此引发第二次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王实甫是元代“文采派”代表剧作家,用“花”符合他“花间美人”的词曲风格,而范仲淹作为一代名相自有广阔的胸襟,用“叶”字更能体现词作阔远的意境。这个结论有一定道理,但还可以开掘。于是有了第三次讨论:从意象入手,体悟意境,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通过一番讨论,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端正好》主要表达了离别相思之情,而《苏幕遮》主要抒发了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黄花”的意象适合抒发相思之情,而“黄叶”的意象便于表现思乡之苦。可见,在讨论中,学生认真思考、悉心揣摩,一步步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一步步走近作者,和作者进行交流对话进而产生了情感共鸣。

7.在模仿中内化

对课文的言语形式,尤其是精美的语段,恰切的修辞手法,精巧的谋篇,可要求学生作局部或全篇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迁移、内化这种言语形式,同时深化。

如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模仿有关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物。学习《珍珠鸟》,模仿第八自然段,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动作。学习《春》,模仿春雨图的写法,写一写秋天的雨。模仿《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童年琐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高度关注课文的言语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言语形式进行玩味与感悟,从而使获得言语智慧,感知和悦纳言语形式背后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

(责任编辑:赖一郎)

下载“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环卫工人活动

    清晨,我们在一起 项目背景及意义: 进入大学后,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不断观察社会,认识生活的环境,从中了解了很多。我们发现,虽然现阶段的很多大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流动少年宫活动致辞

    日照市“太阳雨”流动少年宫第三十二站 ——走进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中心小学 9月28日下午,日照市“太阳雨”流动少年宫进校园活动第32站来到美丽的三庄镇中心小学 。日照少年......

    流动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长城路小学组织开展禁毒“流动课堂”活动总结 春节前,长城路小学接到市教育局《关于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禁毒“流动课堂”活动的通知》后,高度重视上级部门安排的此次禁毒宣传......

    “流动图书馆”活动策划书

    “流动图书馆”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前言 作为一群从小在乡村里长大,然后通过上大学进入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我们对农村有着一份更为独特也更为浓烈的感情,这是一种“爱”与“痛”......

    流动活动宣传总结

    流动活动宣传总结 流动活动宣传总结1 为加强祝阳镇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近日,祝阳镇计生办、计生协、联合区妇幼保健院利用赶......

    流动图书馆活动总结

    流动图书馆活动总结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给广大学生和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激起大家读书的热情,提升焦作整体的文化素养,我力行服务社在每周六下午三点......

    关注呼叫中心人员流动

    关注呼叫中心人员流动 高流失、高流动、低稳定一直是呼叫中心人员管理的难题,特别是业务拓展时期,人员流动性之大显得尤其明显。在亿伦呼叫中心也有同样体会,一方面人事招聘上......

    关注差生的情感

    关注“差生”的情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