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

第一篇: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2、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谁来说一说,文章围绕“济南的冬天”主要讲了哪

几方面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围绕中心话题,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生赏析济南山、水。

接着作者又写了济南的山、水,现在请四组同学的代表分别上台给我们介绍作者笔下的山水,其余同学把书合上,从画中,从同学的复述中感受济南的山、水。

1、第一张图片:阳光下山景图。

请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板书:阳光下的小山:温晴。

2、第二张图片:薄雪后山景图。

请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提问:济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 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

3、第三张图片: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中心话题。

课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预设点: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

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二、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师引导: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教师作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将语文打开。①推荐阅读:《沁园春·雪》。

三、作业。

1、背诵整篇文章。

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记录下今天的收获。可以采用诗歌、文字配画等形式。

3、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第二篇:2017—2018学年七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2018-2019学学校9月月考卷

课外阅读

秋的济南 付秀莹

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不一会儿,果然

试卷第1页,总10页 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群山越发幽静了。月光满山,月色满怀。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

试卷第2页,总10页 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

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张爱玲想必是偏爱月亮的。小说里常常写到月亮。月亮成了一对对俗世男女的仰望之物,是镜子

试卷第3页,总10页 里的意象,美丽而缥缈。女作家虽自认一身俗骨,究竟是有出尘之想的。

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弃舟登岸,去看趵突泉。趵突泉的盛名,是早有耳闻的,有天下

试卷第4页,总10页 第一泉的美称。今年夏天也曾来看过,果然名不虚传。老舍先生曾断言,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她一半的妩媚。这是真的。泉水滋养着这个城市,也浸润着这个城市的心事。是不是正因了这流动的泉水,才使得济南少了喧嚣的戾气,多了温润明亮的气质呢。朋友说,早些年,青石板街上走着,随意一踩,就能踩到泉水。泉城的名字,自然不是浪得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试想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地方?

这一回看泉,竟然正遇上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对于菊花,是暗暗怀着一种偏爱的。总觉得,人淡如菊这

试卷第5页,总10页 几个字,叫人说不出的喜欢。倒不是只羡慕菊的高洁,尘世中人,高洁不过是理想罢了。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却是心下追慕的。满园的菊,在秋风里开得恣意。各色的菊花,有的认识,更多的却不知芳名。喝茶赏菊,实在是秋光里的一桩雅事。看着满眼菊花怒放,泉水绕流,恍惚觉得,莫不是天下的秋色都在济南了。

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同曲水亭街相依偎,街随水走,水伴街行。青砖黛瓦的老屋,墙壁上有厚厚的青苔,晕染着斑驳的水迹,叫人想起光阴,以及与光阴有关的故事,还有这故事情节深

试卷第6页,总10页 处,流逝的匆匆的面影。门上大多有对联,词句古雅有味。记得夏日来时,有浣衣妇人水边忙碌,而今天气寒凉,也不知那浣衣人去了哪里,只见有老人水边廊下,对坐下棋。廊上挂着鸟笼。一丛月季,娇艳得无可比方。阳光晴好,照在水上,有水汽氤氲,恍惚间竟仿佛到了江南水乡。真是错把济南作江南了。自然了,若是真的把济南比作江南,到底是小看了她。这湖光山色树影人烟里,究竟多了北方的清朗寥廓,是齐鲁的气韵。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

试卷第7页,总10页 云集,多深宅大院。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随着人潮慢慢走,只见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小吃香气扑鼻,叫人暗咽口水。小贩吆喝着招徕顾客,人声鼎沸。谁能想到呢,当年的豪门大院,而今竟成了市井喧嚣的所在。走在人群里,觉得内心喜悦,安宁。私心里,实在爱极了这样的烟火气息。欢腾的,世俗的,有声有色有味,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一刻,更叫人觉出肉身的真实的存在。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试卷第8页,总10页 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周围的逼仄拥挤,已不再叫人想到“一池新绿芙蓉水”的诗情了。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光阴和过往,沉在这芙蓉泉深处了。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时光如逝水。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1.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2.选文描写秋天济南月亮的同时,在第5自然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第6段中找出一句能体现

试卷第9页,总10页 “秋”的特征的句子,并作分析。4.下面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5.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的理解。

试卷第10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①山里看月亮;②泛舟大明湖;③芙蓉泉寻踪。

2.对比,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与济南的月亮作对比,用小时候乡下的月亮与亲近来衬托济南月亮的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的特点。3.句子:“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虽有一种寥落之美。”

分析:从“芦苇飞白”“满池残荷”描绘出的荒芜变白、荷花残落可以看出已经是深秋了。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落下的情态”比作“一场金以的急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秋天的阳光下,阵风吹落叶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

5.芙蓉泉里的泉水见证着济南的历史变迁,济南历史变迁中“变”的是不同时代产笺不同的“风景”,“不变”的是济南厚重文化的积淀。【来源】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答案第1页,总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文中对月亮的两次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济南月亮的“高洁清越”,它可以让人“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秋天万物凋零,根据这一自然规律可知,第六段中的“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虽有一种寥落之美”所写为秋天之景,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深秋景物的特点,很有感染力。

4.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运用了比喻

答案第2页,总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的修辞,不仅突出了落叶的颜色特点,而且形象地表现出它们被迅速吹落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之情。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此题作答时应扣住“变”与“不变”的含义,“变”指的是济南的风景与有原来有所不同,“不变”指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始终如一。

答案第3页,总3页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

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幻灯1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歌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幻灯2 老舍在他的散文《济南的秋天》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幻灯3(大屏幕展示瑞士美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夏日的美景宜人: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 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

幻灯4大屏幕展示西湖美景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而济南竟得上帝之钟爱,把秋和冬的艺术全赐给了她。济南该是一块何等的宝地!今天 我们就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

板书:

十六、济南的冬天

老舍

解题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标题“济南的冬天”,“济南”说地方,“冬天”说节令,“济南”对“冬天”这个中心词起限制作用,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二)走近老舍、走近济南

幻灯5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于1966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写本文时,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老舍著作丰富,代表作有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另外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

幻灯6 济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泉城”的美称,清人刘鄂称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人刘凤浩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

(三)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7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济南(.)伦敦(.)奇迹(.看护(.)))))镶上(.宽敞(.贮蓄(.澄清(.))水藻(.)髻儿(.

(四)朗读指导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先初步感知文章之美。思考:请同学们说说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 提示:温晴、慈善、美丽、绚丽多彩等词语均可。

2、幻灯8 听名家的示范朗读。

思考:文章题目是“济南的冬天”,而文章结束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那么,文中作者写的是冬天的济南呢?还是济南的冬天? 明确:既写了冬天的济南,又写了济南的冬天。

因为冬天的济南是说在冬天这个季节里的济南是什么样子;济南的冬天是说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冬天的济南”是强调季节;“济南的冬天”是强调地域。

(四)指导朗读

1、打开课文,自由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一下本文该怎样朗读? 提示: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展示给大家听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3、全班感情齐读全文。

(五)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2)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2.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温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画面:阳光下的济南、冬天的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和济南冬天的水。小结: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知。我们明确了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两遍;

2、抄写课文第3自然段2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继续来学习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

板书:

十六、济南的冬天

老舍

2、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请同学们带着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赏析课文

老舍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大师。其作品语言非常值得我们揣摩和学习。《济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一样,以语言的优美、形象、生动而著称。

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其妙处,并把自己体味到的“妙”书写在课文上。(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生答略。

重点研读

第三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1、齐读第3段。说说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小”字(“小”是由于“温晴”决定的)

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地方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2、指名读第3段,说说每一个细部在写什么?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山上写矮松。

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与蓝天相接)写色彩。山坡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山腰着重写光与色。

3、讨论探究:提示:回答问题时作适当赏析。“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① 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 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 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教师示例:

① 第一自然段。

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了对比。)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怎样抒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的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赏析: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用词准确:

“像我”独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济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实在大不一样。

“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在北中国的冬天”,这一修饰语也十分重要,因为温晴的天气是许多地方都有的,而“在北中国的冬天”中隐含了“理应是寒风刺骨、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显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可贵。

② 第二自然段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赏析:“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有山有水”一句起着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本段以下部分和第3、4段都写山的,第5段是写水的。“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写出了冬天对济南特别的呵护和偏爱,舍不得济南在冬天受冻,所以把它放在这样一个暖和的地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赏析:“特别”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

“安静不动”是写神态,“低声”是写声调。这两个修饰语使人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③ 第四段。

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这幅画里,远山是背景。

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淡雅清秀的特点。④ 第五段。

“冒着点热气”

赏析:“点”字用得十分准确,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温”写,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水也不忍得冻上”

赏析:用拟人的手法,把水写得含情脉脉:它要助长水藻“绿的精神”(蓬勃生机),帮它焕发;它钟爱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赏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都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的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

(三)总结课文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当一当导游(写在作文稿纸上)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要给一个没有到过济南的人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解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济南冬天的主要内容。

3、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 摘录你认为本文写得最精彩的一幅画面,做赏析。(写在赏析卷子上)

十六、济南的冬天(老舍)

班级: 姓名:

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摘录你认为本文写得最精彩的一幅画面,做赏析。

摘录:

赏析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一面》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一面”的经过,掌握记叙文六要素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外貌描写的写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爱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信赖、崇敬、热爱、爱戴的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一面”的经过。

2、学习本文顺叙的写法和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外貌描写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信赖、崇敬、热爱、爱戴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掌握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和某人难忘的一面、为什么难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谁和谁的“一面”?这个“一面”的含义是什么?它给了作者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面》吧!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用一句话试着概括文章内容。(提示:这是谁和谁怎样的“一面”)

2、请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六要素。

三、自主探究

1、文章标题是“一面”,这是作者和鲁迅先生匆匆的一面,那这“一面”的由来、经过和结果怎样?为什么以“一面”作为文章的题目,而不以“我和鲁迅先生”或是“鲁迅先生对我的关怀”为题?这样命题有什么好的地方?

2、你从课文标题“一面”中发现了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3、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刻画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呢?速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四、合作探究

1、课文中一共有几次刻画鲁迅先生的外貌?

2、为什么要几次刻画鲁迅先生的外貌呢?这几次外貌描写是一样的吗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它表现在哪里?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思考问题:人物描写方法有几种?文章中除了对鲁迅先生进行外貌描写还有其他描写 吗?请找出来。文章中重点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为什么要重点采用这种描写方法?

4、“我”与鲁迅先生匆匆的“一面”时,“我”的心理活动怎样,请找出来,看看有几次 并分析它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2、仔细观察身边的人,描写他或她的外貌特征,字数一百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理解“一面”的含义。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和叙议结合、记叙基础上画龙点睛地议论的表现手法。情感目标:

体会“一面”对“我”的深远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一面”的含义和对作者的影响。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3、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教学难点:

1、叙议结合、记叙基础上画龙点睛地议论的表现手法。

2、“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复习法、讲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和复习提问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质疑探究

1、齐读倒数第二段,思考“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这句该如何理解?

2、理解“一面”的含义。

三、读读句子,体会精彩的句子。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像得到了保证似的”有什么作用?

2、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以及“战士”各是什么含义?

四、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1、题材典型,以小见大。

2、抓住特征描写外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五、小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知识整理和积累。

2、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海口市沿江中学语文组

高梅凌 初中语文

《一面》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杨教授的视频讲座后,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结合所学光盘内容与自己实际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我教了《一面》后,我对该课进行了反思:

1、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安排他们预习课文,利用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引领学生用多种读法读课文,促使他们主动地读,兴致勃勃的读,积极鼓励学生阅读,以读促悟,以悟引读后我引领着学生找出文中鲁迅的六次外貌描写,然后主要抓住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又适时地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相关资料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较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宽松民主活跃,达到了清晰授课的目的。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一面》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描写十分精彩,鲁迅先生的外貌特点是瘦、但精神很好,我从这儿入手,提问:鲁迅先生的瘦表现在哪里呢?学生找了找课文回答:作者对他的描写从“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到“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然后到“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再到“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最后到“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我开心地说:“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请你们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瘦的特征的语句读一读,然后用笔勾画出来,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先生的瘦的,共有几次描写鲁迅先生的瘦的呢?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突出他的瘦的特点的呢?作者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和描写方式呢?”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让学生在成功的突破难题中快乐地学习,鲁迅先生的形象在师生心目中高大起来。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上,我先是由以往的普通的写作方法太一般太过于陈旧讲起,如何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刻画人物切入,谈到本文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共有三次,从暗处到近处再到特写,写作顺序由远到近,刻画人物外部轮廓由粗到细,文笔由略到详,对人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瘦,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的人。我让学生试着小结鲁迅的性格特征,又让别的同学补充,最后把鲁迅先生归结为他是一个慈爱、谦虚、乐于奉献、爱憎分明、精神矍铄、坚强刚毅、关心支持追求进步青年的老人。我安排的课后作业是仔细观察身边的人,描写他或她的外貌特征,字数:一百字左右。这样趁热打铁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刚刚学到的写人的描写方法。

总的来看,本课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教学目标分层次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板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解决,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成功的收获中强化学习的信心。

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课文中词语感情色彩的体会,应该让学生注意这些地方,以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忽视了对重点词语所起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精辟,有些单一。原因有:教学理论不够丰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要提高教学水平还需要往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我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这些漏洞,并对其加以改进。

第五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雪地贺卡》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难点:

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爷能从烟囱里爬进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鱼,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下面的字:

颏(kē)下 雀斑(Ьān)弓弩(nǔ)屹(yì)立 恳挚(zhì)襟(jīn)怀 臃(yōng)肿嫉(jí)妒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特点,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

②嫉妒:妒忌。③恳挚:诚恳真挚。④驱策:用鞭子赶;驱使。

⑤臃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襟怀十万火急奇遇

⑥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3.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

(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本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5、小结

童趣:赞美雪人;李小屹的童年: 童心:同情、关心、祝愿; 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4、合作讨论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 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

三、拓展阅读

5、课堂活动: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①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

②下班时,路过院里的雪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迹象:雪人的颏下似有一张纸片。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

③抽出来,果然是贺卡,画面是一个满脸雀斑的男孩,穿着成人的牛仔装,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沈阳岐山三校二年四班李小屹

④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

⑤我把贺卡放回雪人的襟怀,只露一点小角。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李小屹:

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个冬天里面,从来都没人送给我贺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获得双百永远快乐!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雪人

⑥我寄了出去,几天里,我时不时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会来?认识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张贺卡,忙抽出来读。

雪人:

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是假的吗?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3

大人是谁?十万火急!告诉我!(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电话621XX10;张弩电话684XX77。

祝愿: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李小屹

⑦我把贺卡放回去,生出别样心情。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尽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⑧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

⑨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梦。不妨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

⑩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1.请为这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诚挚: 臃肿:

3.请找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

4.推测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5.作者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你认为作者对不对?

6.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 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提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写出来(提两个问题)板书设计

1.发现雪人怀中贺卡,被深深打动

雪地贺卡: 2.替雪人回复贺卡,小心保护孩子的“梦”

3.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下载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