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想北平教案 晏冰清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三、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方法:诵读法,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讨论法,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点评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1、导入
上课~~
一、导入新课:
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参考: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引狼拒虎、狼前虎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
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2、作者介绍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是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
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并誉为自然人文写作的典范,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人文类十大必读好书。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其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3、基础字词
1、嗥叫(háo)
2、驯服(xǜn):顺从,使顺从
3、蔑视(miâ)
4、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如:火山迸发。
5、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害怕的样子。
6、湍急(tuān)
7、蜿蜒(wān 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8、嬉戏(xī)
9、蠕动(rǘ):①昆虫爬行;②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10、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11、饿殍(piǎo):被饿死的动物或人的尸体。
12、艾蒿(ài hāo)
4、层次划分及题解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是不是会产生一个问题:谁,像山那样思考什么?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明确:
五)10段。找文章的主题。“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如何理解这句话? 为什么说“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也就是说作者告诉我们这声狼的嗥叫背后隐藏的内涵是“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是荒野中的启示之一。
比如 鸣”?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7、结尾
朗读下面三段话,进一步感受主题
1、“我不比侏儒高大,也不比巨人矮小”,对人类来说,我们只是平凡的。品味寂寞,品位自然,咀嚼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身先付出努力。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2、“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利奥波德
3、“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2.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教学难点:
“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显示一系列猎杀动物的图片)
同学们,请看这些图片。这些图片记录的都是人们猎杀动物时被拍下的瞬间,在如今,这种景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人们习惯于用大自然的巨大代价去换取经济上的利益,这到底值不值得呢?这就引发了思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和近代环保之父,他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文本研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阅读过程中相关重点字词请看大屏幕,并在书上标注出来。然后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大致内容是什么?
重点字词: 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â)迸发(bâng)湍急(tuān)艾蒿(ài hāo)疲惫(bâi)饿殍(piǎo)蜿蜒(wān yán)毛骨悚然(sǒng)嘎啦(gā)
明确: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及被猎杀后引起的生态恶果。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二)再读课文,深入研究
1.请学生们齐声朗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是什么。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2.那么这声嗥叫表达出了哪些情感呢?你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明确:1)这声嗥叫是狼对人类捕杀狼的强烈抗议和不满,从“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可以看出来。
2)这里表达了狼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们抗争的决心,所以是。不驯服的”,含着“蔑视”。
3)这是对死去的同伴的哀悼,所以是“悲哀”的。
4)这声狼嗥饱含着希望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深沉的”呼唤。
3.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小节,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请大家圈出来,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留意的事物有两类,一是“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他们想到的是死亡、战斗、食物、金钱。这些都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而山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教师小结:到这里,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及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第二部分,然后给这一部分分层次,为什么要这么分。明确:4-6节第一层,7-9第二层。第一层讲述的是作者观念的改变,第二层讲述的是一系列生态失衡的示例。
我们先来看第一层,作者开始是对于自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什么使作者的观念发生了改变?
明确: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在接下来第7-9小节中作者记叙了在山失去了狼之后的结果,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接着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验证因为人类的太多干涉,造成生态失衡。
5.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段,大家一起把最后一段朗读一遍,然后思考,从“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句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要的安全不该只是当下的,要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待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明确:荒野即人类文明未曾涉足的地方,存在一种健康的生态系统,有天然的活动规律和生存法则,这对于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警示和借鉴意义。所以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呢? 明确: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述,作者认为只有“像山那样思考”,才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现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课外拓展(如果还有时间)虽然同学们还只是学生,但是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我做起,你认为你能够为大自然做些什么?
热爱大自然,爱惜动植物等。
第三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
一、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一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一篇同题散文。这套新教材最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围绕专题进行设置。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是“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共分为有层次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自然纯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发),湖山沉思(生态忧患思考)。它是属于最后一个板块中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专题解说
1、主题内涵: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构想
此文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就准备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这一声饱含有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号叫,展开和深入全文。同时,由于本文的语言充满着诗意美,因此可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
五、实录部分
(一)导 语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进入这本书的压轴之戏。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这样一个人文话题。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下面请看一组图片。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近处一只海豹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远处就是这起“凶杀案”的制造者——一位猎人,手里还拿着“作案工具”——猎枪,并且他的眼睛似乎还在盯着大海,盯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再来看下一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似乎在狂奔,地上还扬起了灰尘,这就将这头藏羚羊的生机活力,神气活现的模样展露无疑。)(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比如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海豹,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文本研习
1、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些时间,我们可以小声地快速地阅读全文。相关字词可以参见大屏幕,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划出来,标注好。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附相关字词:
嗥(h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毛骨悚(sŏ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不堪(kān)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辨:湍(tuān)急:水势急。揣(chuăi)测:猜测,推测。辨:饿殍(piăo):饿死的人。俘(fú)虏(lŭ)。艾(ài)蒿(hāo)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3、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齐读第六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如第九小节中所叙述的那样,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我们先来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节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5、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6、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7、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思考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梭罗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不妨再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可以请前面的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梭罗《瓦尔登湖》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了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这样一个愉快的傍晚。
文中的“成了她(自然)自己的一部分”这句话,反映出了梭罗的主张。这样的主张与利奥波德如出一辙,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是均衡平等的。当然两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笔下描写的对象,描述的场景就有着不同之处:利奥波德在文中写到了许多生态恶化的场面,如高山植被的破坏,狼群遭到猎杀等等,似乎更多了点批判反思的味道,饱含着生态忧患意识;而梭罗则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他好象在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美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显得很满足。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的先例。两人好象有一反一正的味道。两人其实都是美国的生态学家,无论思想上(都主张自然万物皆是平等一员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写成了各自的绿色经典著作),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要树立起这样的比照意识,特别是针对这套新教材的学习,更是如此。
(四)、结束语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展示图片,画面内容为:一个椭圆形的蛋,上面印有各大洲的地形框架。(代表着地球)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面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裂痕,旁边写着“脆弱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或始料未及的缘故,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以及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总算顺利通过了这一关。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其次要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第四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推荐)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
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二、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研习课文:
1、讨论文章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阅读并思考:
⑴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6自然段。从前认为自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的利用的,是应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善,这种“善”即是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
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是不是一个人闷在家冥思苦想得出的结论?(不是)那作者的想法、观点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再具体点,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从前的观点)
“新的东西”又是什么?(新的观念,对狼的负罪感。)
我们憎恶狼,是因为它伤过过人类,我们对此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求“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当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满世界的招摇时,我们还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说人类敬天惜物?我们跟纳粹点的人皮灯又有什么两样呢?物极必反,人类终究会为这一切付出高昂的代价的。
(2)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
7~9自然段。那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大肆捕杀狼,狼在地球上消失,等待人类的将是什么结局?“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的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象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
“……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为什么说狼消失了,草原得不到复原呢,狼与草原什么关系?(生物链: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的灭亡——山秃)于是大自然会报复人类,于是“……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这句话什么意思?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3)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1~3自然段。那么归根结底的说,导致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那么谁做到了客观的思考呢?(大山)文中哪部分有所体现?(第一部分)
朗读一二段,并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①狼的嗥叫有什么特点?
②不同的角度写狼的叫声其表层意思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③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明白?
(4)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可悲的是,对于这一点,只有大山明白,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学过此文后,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谈)
大家还记得这样一幅公益广告吗?拍卖最后一滴无污染的水,最后一株无污染的植物,当我们一味的追求物质进步,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那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 2 的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
在生态环保方面,世界上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做的很好,德国教科书每页的左上角都有一张小小的自然图片,用意无非就是教育它的下一代要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而日本人更的无时无刻不在为环保做着宣传。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3、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互相讨论。
五、总结课文: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意义。
2、本文明显的诗意和浓郁的思辨色彩。
七、课后作业:
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宣传文字!
第五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来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
2.理清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教学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丽的源泉,她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美,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柔美。那么,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预习检测字音
三、文本研习
1、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这种狼嗥有怎样的特点?它包含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补充:狼嗥的情感? 对人类捕杀的抗议和不满 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 对死去同伴的哀悼
对人类目光短浅的蔑视 对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希望
2、看插图,试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
中。
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迫近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
3、作者对狼嗥的认识是怎样的 ?
明确:“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齐读第六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4、有了触动以后,作者还想到了什么?从中意识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想到了沙尘暴。从中意识到要保护环境。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
5、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思考预习问题4:谁应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6、此节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如何理解这些语言?
明确:(1)、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随意扼杀自然界的动物,破坏生态平衡。
(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 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作者在此就认识到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7、文末说“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8、主旨归纳: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山能够尊重自然,平等地看待自然外物。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应该转换思维方式,用大山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我们的生存环境,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用万物平等的思想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
如果人类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幻灯片打出自然被迫害的图片。图片介绍: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冰天雪地里,一个人正拖着一头垂死的海豹向前走,不远处,还有一个人还在低着头在雪地里找着什么。)(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再来看一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在草原上狂奔,生机勃勃,神气活现。)(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五、小结
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人是万物之灵长,是宇宙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会失去生存、创造财富的可能,人类要善待自然,选择一条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板书
嗥叫
鹿、松林„„ “人” ——肤浅的,表面的
“山”—— 深刻的、客观的
内涵:保护自然——万物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