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4、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教学重点: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单元课时:9课时
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例1及35页“做一做”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百位及计数单位“百”,深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示课件,美丽的草地上出现了两群小羊,每群10只羊)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两群可爱的小羊,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有多少只小羊?(请一位学生站答)
到底有多少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
19、20只)有20只。
看,嫩嫩的草,真好吃,又来了许多只羊,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你是怎样估出来的?(先前后同桌讨论交流,再请一两位学生回答)
你们猜得比20多得多,现在我们就不能用20以内的数来表示了。教师揭示课题: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20更大的数--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一)、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1、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到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2、(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在课本上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1、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完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多媒体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了10来帮忙,10个一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个一是10)。所以他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这是1捆,这是1捆,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教师指导学生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1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添1是多少,40里面有几个十;39、49、79、99后面分别是多少等? 感受100,体会“十”和“百”的关系。1、99再添1是多少?学生回答是100.教师:对,99再添1是100。那我们就这样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学生回答是100.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面有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个十是100。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 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20)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有几个两捆小棒?
学生操作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个20是一百)
3、现在把你们面前的100根小棒快速的分成两组,并且两组数量要相等,分完后观察每组有几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100里有几个50?板书(2个50是100)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过渡: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现在我们一起进入数学乐园吧!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
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还,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
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3、大力士搬砖块。
教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更有意思的比赛——大力士比赛搬砖块。看!(呈现下图)大象搬了多少块砖?
教师:大象已经搬了多少块砖?
学生回答:7个十就是70,也就是搬了70块砖。
教师:你怎么快就数出来了?
教师(呈现下图):大象还差多少块砖就搬了100块了?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哦,原来10个十是100(呈现下图)。
教师小结:刚刚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数,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时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做一个有心的孩子。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
1、完成练习八第1、2题。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5个20是10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材35页 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用具: 小棒、橡皮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二、教学例2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老师想考考你们,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这是一百,减少1个十是多少?再少1个十呢?再少1个十呢?„„20.2、现在这是20,老师再添1根是多少?再添1根呢?„„29,再添1根是多少?(30)
对,当数到9根小棒,再添1根就又凑成1个十,20加1个十就是30.3、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31、32、33、34、„39.再添1根是多少?(40)
你是怎么想的?
对,当我们1根1根地数数到几十九时,接下来就是下一个整十数了。
4、你们能从40数到56吗?
你还能从56数到67吗?
真棒!你能数出67后面的3个数吗?
谁能数出78后面的 5个数呢?还想数吗?(84、85、„„100)
5、师:请数出35根小棒。
师:大家都数出了35根小棒。那是不是35根呢?我看不出来,想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呢? 请一位同学来演示。
师:请同桌相互检查看看能不能看出是35,摆错的学生改正过来。师:看着你摆的35根小棒,同桌相互说说有几捆、几个单根? 生:有3捆,5个单根。
师:3捆中有几个十?5个单根中有几个一呢? 生:3个十5个一
师:非常棒,35里有3个十和5个一。并板书!
师:请从35开始继续数小棒,一直数到42根。当数到39根时,再添上一根就有10个单根,将10根捆成一捆,就是4捆,也就是40根,所以39后面的一个数是40。请学生看着数出的42根小棒,同桌说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6、进行口头数数:
教师说数学生数:从45数到63。
同学们会数小棒,也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老师这也摆了小棒,你能帮我解决问题吗?
四十二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五十七里面有()个十和()个一。8个十和2个一组成()。6个一和3个十组成()。一百里面有()个十。巩固练习
1、看图说组成。
(1)教师出示汤圆图。
师:图上画的是汤圆,你能看出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吗? 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汤圆?(2)教师出示铅笔图。
师: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啊?(请学生回答。)一共有多少枝钢笔?
(3)同桌为一小组,一个摆数,另一个说数的组成。
四、课堂练习1.练习:
老师这也摆了小棒,你能帮我解决问题吗? 四十三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五十六里面有()个十和()个一。8个十和2个一组成()。6个一和3个十组成()。一百里面有()个十。3.估一估,数一数
4、数出下面各数后面的五个数。五.全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时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做一个有心的孩子。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读数、写数
教学内容:
第二册36-37页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从1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
2、数的组成,17、42、35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
“对!因为11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1,在个位上拨1。”(并指名回答怎样写和读11这个数,可指名上来板书)那么20呢?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其实20以上数的读写和20以内数的读写是一样的。”
三、新课:
1、教学例三:出示纽扣图,学生观察,并数出各种颜色的纽扣个有多少粒。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0?(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拔珠并回答)学生边说边动手:40由4个十组成,所以只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不拨。但是在写的时候个位用“0”补上,写作:40读作:四十。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0,所以读作四十”
2、引导学生用计数器上表示27和33。(1)学生拨珠子:十位2颗,个位7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27 全班齐读“十位是2,个位是7,所以读作二十七”(2)33如上教法。
(3)33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各位上的“3表示3个一”
3、教学100的读与写。
(1)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100粒)(2)怎样用计数器表示一百呢?怎样写并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写作:100 读作:一百。
4、引导学生总结怎样读数与写数
(1)出示数位表和一个两位数的数字,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数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左边)起。
四、练习巩固:
1、比一比。二十四和四十二的4和2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教材P37页“做一做”第二题。
3、选择题:“95”这个数的最高位是()A十位 B百位 C个位
五、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呢? 想一想: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边开始?
读数、写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写作: 40 27 33 100 读作: 四十 二十七 三十三 一百
从右边起,第一位数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左边)起。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八第39、40页第8~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学重点:完成相关练习教学难点: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2.看题口答。(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6个十和2十一组成()。(4)2个十和5个一组成()。(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2)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3)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4第40页第11题。独立完成。
(5)第40页第12题。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3、游戏题:找朋友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画图。圈一圈。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具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十一。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十一组成的。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十一。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十一组成的。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小结:求够不够的题目,就是要把实际数量算出来,然后和给出的数量比大小。3.第49页第3、5题。4.第50页第6、7题。5.第50页第8题。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5.小结:
教师提问: .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35○53 78○69 13○31 70+9○79 63-3○70 1+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教学反思:
复习课(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习重点:
理解数位表,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复习难点: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作业纸
学生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小朋友,喜欢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哪位同学跟老师玩,如果,你赢了,老师奖给你一颗小红星,如果我赢了,你将要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请你从25起,一个一个数,数到32;请你从60起,十个十个数,数到100;从98起,一个一个往前数,数到90„„)
刚才小朋友数到的数,都是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数。揭示课题:“100以内数的复习”
2、数盆景(出示盆景图)
师:最近,同学们和老师为了美化我们的新校园,都从家里带了许多的小盆栽回来,我这里有一堆盆栽,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盆,好不好?看谁最快数出来?(一共40盆)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小结:数数时,我们有各种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数;还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二)猜数游戏,复习数的组成
1、写数。要求小朋友从1~100这些数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写到卡片上。(提醒学生,别让小伙伴看到自己写的数)
2、猜数。老师在自己的卡片上也写了一个我喜欢的数,你们想知道我写了一个什么数吗?
(教师作示范:我写的这个数是由3个十和6个一组成,请问这个数是几?学生回答)
你们能像老师那样,让小朋友们猜猜你卡片上写的是什么数吗?
(1)请个别同学说数、猜数,教师一边把学生说出来的数板书在黑板上。(2)同桌互相说数,猜数。并把数字卡片帖在自己的胸前。(3)完成书上的2、3题(4)找规律
请个位上是0的小朋友站起来。这些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
位上的数是0)谁能说出个位上是0的其它两位数?[10、20、30、40、50、60、70、80、90]
教师小结:这些数又叫做整十数。
请个位上是5的小朋友站起来。还有哪些两位数,他们个位上的数也是5?[15、25、35、45、55、65、75、85、95]学生口头回答。
请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字一样的小朋友站起来,你能说说十位上的“×”表示什么?个位上的“×”表示什么?还有哪些两位数,它们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11、22、33、44、55、66、77、88、99]
(4)相应练习——完成练习纸上的1、2题(出示相应练习题)
(三)比较数的大小
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胸前卡片上的数并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
复习课(2)
教学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位及数的组成。教学难点:
估算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到南极作客,认识了许多的南极动物,今天南极动物们也到我们班来作客了(课件出示南极动物:企鹅、海豹、海鸥),它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和数学问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对100以内的数进行整理和复习。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师:快看,小动物们来了!(课件出示带数的南极动物)企鹅挂着数
2、海豹举着数
7、海鸥衔着数9。
二、师生合作 整理知识
1、写数。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动物,用它们身上的数字组成一个你喜欢的两位数,并把它写下来。
2、交流。小组内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两个小动物 ?你写的数是多少?能用一句话简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数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的选择地板书)
3、发现。每选择两个小动物,它们身上的数字就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它们的意义一样吗?如果选择企鹅数
2、海豹数7,它们可以组成27和72。说一说27和72里面,分别有()个十和()个一;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数位与计数单位。出示数位表,店堂生数位表中填出他们组成的两个两位数,如27和72,结合数位表及计数单位说说7和2表示的意义。延伸:
谁能说出个位上是2的两位数? 谁能说出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 “55”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哪些两位数,它们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
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们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起。
5、比较大小。板书学生组成的所有的两位数:27、72、29、92、79、97 要求:把黑板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小结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6、数的顺序。课件播放海鸥说的话:大家好,哪位同学来和我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如果我输了,我将会拿到一颗小星星;如果你输了,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预设的问题:
请你从47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58; 请你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从100起,倒着往前五个五个数,数到75; 从99起,倒着往前一个一个地数,数到85; 与“7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0后面的第5 个数是()。
7、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
课件出示图示,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算式,然后计算。动手计算,说说算理。
三、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估一估、数一数。(看谁数得快)
课件播放企鹅说的话:大家好,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幸运星,你们知道有多少吗?(每个学生有一张印有40个小幸运星的作业纸)
请同学们每数10个圈一圈,再填空:有()个十,是()。说一说。(看谁说得对)
1、我比69多1,我是()。
2、我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我是()。
3、我比最小的三位数小1,我是()。
4、我是最小的两位数,我是()。5、10个十就是我,我是()。
6、我是最小两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差,我是()。
7、我是比54大,比57小的单数,我是()。猜一猜。(看谁猜得准)
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你能根据我的提示猜出讲桌上这此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吗?(师生活动,教师要准确应用“比谁多得多、比谁少得多、比谁多一此、比谁少一此”的语言提示学生进行猜数)玩一玩。(看谁玩得好)
1、游戏规则:(每个学生发一个幸运号码)用数学方法点“小兵”,要求被点到者做动作。
如:请个位是1的小兵起立,报出自己的号码。请十位是3的小兵起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
2、师生玩“点兵”游戏。
3、生生玩“点兵”游戏。(小组或同桌)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请写出两位数,要求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差2。学生尝试。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发现:可以先确定十位如十位从1——7,个位就从3——9。十位从9——2,个位就从7——0。也可以先确定个位。
四、课堂小结 情知共融
课件播放海豹说的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南极小动物到你们班来作客,你们高兴吗?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复习课(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 作业纸 学生的数字卡片 复习重点:
理解数位表,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复习难点:
完成相关练习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引入:
师:张老师这里有一个数(52),你能猜猜是多少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与一定的提示。
师:恭喜你,答对了。张老师的体重也正好是52公斤。(板书:52)看到52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数位、组成、顺序、大小、小结:52是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2,十位数字是5。它是由5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与它相邻的数是51和53,51比它小1,53比它大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板书:数数 读数 写数 数的组成 数位(百位 十位 个位)大小比较(看十位 十位大则数大;十位相同,个位大则数大;数位越多则数大)多得多 少得多 多一些 少一些(相差很大时 相差不大时)张老师的体重是52公斤,易朵的体重是25公斤,看到25,你想到了什么?看谁想到的最多?
学生根据刚才的复习,自由的说,教师引导学生尽量多说。请两到三个同学说。师:小朋友真厉害,说得这么好。张老师想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比赛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二、复习数数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哪位同学跟老师玩,如果,你赢了,老师奖给你一颗小红星,如果我赢了,你将要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问题:
1、从25起,一个一个数到32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8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能用各种方法数数,有一个一个数,有两个两个数,有五个五个数,有十个十个数,还能倒着一个一个往前数。这些数都是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数。揭示课题:“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
三、猜数游戏,复习数的组成
1、反馈:小朋友,你们都会数数了吗?
2、写数。要求小朋友从1~100这些数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写到卡片上。(提醒学生,别让小伙伴看到自己写的数)师:1-100,这么多的数字宝宝,你最喜欢谁?选择一个写在你的卡片上,不要让你的小伙伴看到了?
3、猜数。老师在自己的卡片上也写了一个我喜欢的数,你们想知道我写了一个什么数吗?
师:我写的这个数是由6个十和3个一组成,请问这个数是几?(学生回答)你们能像老师那样,让小朋友们猜猜你卡片上写的是什么数吗?
(1)请个别同学说数、猜数,教师一边把学生说出来的数板书在黑板上。(2)同桌互相说数,猜数。并把数字卡片放在桌上。
3、师:刚才小朋友说了不少数的组成,你们学得真好。电脑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5,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2、4个十和8个一组成()3、8个十是()板书:75 48 80
4、拨数,找规律(数位 数的顺序)
1、你能把80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吗?生拨计数器,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十位上拨8个珠子,个位上不拨。
2、请个位上是0的小朋友站起来。这些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的数是0)谁能说出个位上是0的其它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这些数有什么规律?(按照从小到大,10个10个增大的)
3、你能把75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吗?生拨,说说是怎么拨的? 生:十位上拨7个,十位上拨5个。
4、请个位上是5的小朋友站起来。还有哪些两位数,他们个位上的数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学生口头回答。这些数有什么规律?
生:个位上都是5,十位数字是由小变大。
5、在这些数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数,它是几呢?你知道它是谁吗?为什么? 生:55,因为它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同,都是5.师:这对双胞胎兄弟,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十位上的5表示什么?个位上的5表示什么意思?
可让学生先猜,然后说说理由。如果说不出,师提示: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是相同的。你能把他拨在计数器上吗?这对双胞胎兄弟5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十位上的5表示什么?个位上的5表示什么?
6、请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同的小朋友站起来,还有哪些两位数也是这样的?
板书:[11、22、33、44、55、66、77、88、99]
7、最大的两位数就在这些数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比它大1的数是几?它是几位数?
板书:100你能把它拨在计数器上吗?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百位上拨一个,十位和个位上不拨。
8、相应练习
你能按照顺序把下面的()填满吗?()、79、()、()、82、()()、99、()、()、96、()、()52、54、()、()、60、()、()
31、()、35、37、()。56、58、()、62、64、()、68、()。()、30、35、()、45、()。40、()、60、70、()、90、()。
小结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数,先要看清这些数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变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几个或减少几个,最后填上合适的数。你们都会按照顺着写数了吗?
四、比较数的大小
1、师:今天上课发言最积极的是:。说一说,你们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多少?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数字的大小。你是怎么判断的?
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胸前卡片上的数。让同学们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请3位同学到讲台前按自己胸前卡片上数的大小排队。人数依次增多。
2、把板书中:75 48 80 55 100这些数宝宝排排队,你会排吗?
3、猜数(数的大小)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卡片,你还能猜对吗?
教师写一数,让学生猜。可适当提示学生所猜的数是大了还是小了。
4、出示两丛鲜花,分别写上“比70大的数”与“比50小的数”。请学生做一回小天使,让学生把卡片,根据自己先前写的数按要求贴到相应的花上去。小结方法:给数排队前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好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多写或漏写,有没有抄错数,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你们都会比较大小了吗?
5、根据花朵的数量,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话。
四、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真会学,很多知识多装进了小脑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个问题。
1、从()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百位是第()位。
2、读数和写数都从()起。3、1—100各数中,()到()是一位数,()
到()是两位数,100是()位数。
4、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A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A
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kōnɡ qìyú wǎnɡɡǔ shīmǎ yǐ()()()()
yǐqiánlǜ yèérónɡfánɡ zi()()()()
二、组词。
吗()在()园()得()吧()再()团()很()什()童()止()借()叶()黄()正()姐()认()机()往()可()以()朵()住()河()
三、照样子填空。
1.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明)(明亮)
()()()()()()2.换部首组新字,再组词。(听)(听见)
()()()()()()
四、写出下面的反义词。
晚——()假——()丑——()收——()开——()哭——()
五、请你找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所见》的作者是(),《小池》的作者是()。(1)杨万里(2)李 白(3)袁牧 2.下雨前,蚂蚁往()处搬家。(1)低(2)高
3.《小池》一诗写的是()的景象。(1)深秋(2)初夏(3)阳春
六、选正确的读音填空。zhǎnɡchánɡ 小松鼠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画家。yuèlè
小鸟在树枝上快乐()地飞来飞去。我喜欢听音乐()。
七、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1、松鼠长(zhǎnɡ chánɡ)着一条长(zhǎnɡ chánɡ)长的尾巴。
2、听音乐(yuè lè)是一件快乐(yuè lè)的事。
3、望着(zhezháo)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zhezháo)急。
4、要取得(dé děi)好成绩,我就得(dé děi)好好学习。
八、照样子,写一写。例1 游 来 游 去
()来()去()来()去()来()去 例2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正()呢()
九、比一比,选字填空。吗呢哪呀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你住在()里?
3、夏天的夜晚多美()!
4、我的衣服漂亮()?他她它
5、小猫在阳台上,我一去()就跑了。
6、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送()一件礼物。
7、()是男孩子中力气最大的一个。
十、我会连。
青青的草坪 有趣的眼睛绿绿的假山 亮晶晶的问题
弯弯的夏夜 精彩的球赛美丽的小路 透明的天气潮湿的空气 闷热的翅膀
可口的天气 精彩的荷叶 美丽的松果 有趣的眼睛 透明的夏夜 亮晶晶的问题 闷熟的翅膀 绿油油的球赛
十一、我会背,也会写。
所()小池
牧()骑()(),泉眼()()惜细流。歌()振()樾。树阴照()爱睛柔。()欲捕鸣蝉,小荷()露()()(),忽然()()()。()有蜻蜓()()()。
十二、读句子,找出反义词写在括号里。(6分)1.兔子的耳朵长,尾巴短。(——)2.我的铅笔多,小刚的铅笔少。(——)3.大苹果给奶奶吃,小苹果留给自己吃。(——)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重点难点: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2、认读生字。
⑴、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⑵、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⑶、指名同桌赛读。⑷、集体一起读。
3、识记生字。
⑴自主识记,出示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⑵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1(3)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4)小结:今天,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⑴、小组讨论。⑵、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这些生字。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
1、我会认
⑴、抽读生字卡片,全班齐读。⑵、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读你喜欢的句子。
3、引读(边拍手边说)。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 背诵课文。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四、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五、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 飞 蝌蚪 蝴蝶 捉 蚂蚁 蚯蚓 造 蜘蛛 课后小测:
1、生字组词。
蚂()蚁()空()房(妈()前()网()放(2、连一连。
蜻蜓 房前 捉迷藏 蚯蚓 池中 展翅飞 蚂蚁 地上 造宫殿 蜘蛛 土里 运粮食 蝴蝶 花间 游得欢 蝌蚪 半空 结网忙 教学反思:
运 游 结))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3、背诵两首古诗。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在课文中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3、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樾)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指导看画面,背诵课文。
五、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型。
六、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七、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板书设计:
所见 骑 振 捕 闭 小 池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课后小测:
1.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 小池》 泉眼()()惜细流,()()照水爱晴柔。()()()露尖尖角,()()蜻蜓()()()
《小池》写了什么景物?正确的是()A.荷花 蜻蜓 B.荷叶 蜻蜓 2.生字组词。
池()晴()柔()蝉()所()阴()睛()捕()童()林()3.我会拼,还会写。
tǒng lín shī bì()年 树()()人 关()儿()()子()歌()口 教学反思:
14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图画阅读,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造情境,步入情境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远了,夏天又笑盈盈的向我们走来了。老师发现一个美丽的池塘,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带读,汇报学习生字的情况。
3、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练读其他六个生字。
4、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本课生字。以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朵”、“我”等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学生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2、齐读全文。
二、熟读课文,激发情感
1、用看图的方法学习第一自然段。荷叶是什么样的?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再看课件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
3、激发兴趣:同学们,你最喜欢谁?
三、用读一读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书。风一吹,荷叶轻轻摆动,荷叶上的小水珠怎么了?
2、学生分组有感情地练习读。
3、全班看课件练习背诵课文。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分组比赛,学习“蜻蜓和青蛙”两段。
2、学生看课件读这两段课文。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设计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将自己眼中的荷叶画下来,我们进行一次绘画比赛,看谁眼中的荷叶最美。板书设计:
小水珠的摇篮
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圆圆—小青蛙的歌台
小鱼儿的凉伞
课后小测:
1、我会写,还会分。
是 美 叶 朵 我 机
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独体字:()
2、我会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荷叶()的荷花()的水花()的青蛙()的水珠()的夏天 教学反思:
15、夏夜多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欣赏夏夜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认为乐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动物、睡莲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呢!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夏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全部生字(带拼音),学生认读。
2、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它找出来。
3、再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学练写生字。
4、师生评议。
五、小结,布置写生字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夏夜,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那你们来当小蚂蚁,老师来当睡莲,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读文感悟
1、师: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它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它。(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2、是呀,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6---16自然段。
3、它要去哪儿?为什么?
4、谁想来读小蚂蚁的话?(生练读,指名读。)
5、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动物来帮它的忙了?再读8—12自然段。
6、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7、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13自然段,指名读。)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谁能读的更好?再齐读。
9、现在出发了!(出示第14自然段,师引读。)
四、读后扩展,积累词语
1、除了青青的假山,你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公园里又静悄悄的了。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睛。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啊,夏夜多美啊!”
六、作业设计
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知道还有谁能帮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查找资料,活动课我们来交流。比比谁是小科学家,知道的知识最丰富。板书设计:
15、夏夜多美 睡莲 小蜻蜓 小萤火虫
(帮助)小蚂蚁
课后小测:
1、我会组词。
送()过()时()让(她()它()黄()闭(2、我会填。
()的假山()的草坪(()的小灯笼
一()蚂蚁 一()水草 一(一()公园 一()铅笔 一(教学反思 :)))的小路)星星)飞机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生字,认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出示生字词: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三、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生字。师生评议。
3、布置写生字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连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小白兔碰到谁?燕子怎样回答小白兔的问题?(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1)学生集体读。
(2)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问题?小动物是怎么答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
3、学习第8、9自然段
(1)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天真的下雨了吗?(2)分小组读。
4、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5、指导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课后小测: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Xíng ma lái ba chóng zi hěn du()()()(2、比一比,再组词。
得()往()蚂()时()很()住()吗()过()教学反思:
ō)
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小结识字方法。
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4、指名读,齐读。
5、去掉拼音再读。
6、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三、布置学生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集体读生字词。
2、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课件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指导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四、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四、五段。
2、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3、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尾巴作用 小鱼:拨水 老牛:赶蝇子 燕子:掌握方向 小壁虎:再生
课后小测:
1、读拼音写词语。
Jiě jie hé shuǐ nǎ li()()()jiè shū huáng niú xiǎo yú()()()
2、照样子写一写。游来游去
来 去
来 去
3、我会组词。
河()(借()(教学反思:
来 去来 去 姐()()(16)))哪()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3、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4、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三、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四、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
一、导入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块来看看吧!
二、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指导朗读。
3、发现积累方法。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4、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三、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夏夜()球赛()松果()翅膀()问题()天气()眼睛()荷叶
四、我会读
课件出示: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2、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
3、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4、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动笔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二、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课后小测:
1、照样子填一填。
例:擦----擦黑板 挤-----()抄------()摸-------()搬------()
2、我会填。
一()蚂蚁 一()房子 一()网 一()诗 一()树叶 一()虫 一()翅膀 一()尺子
3、照样子,写句子。
①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呢? ②多美的夏夜呀!
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池塘里荷叶。教学反思:
第四篇:2018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动物与植物 第十课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等方式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声音等方式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3.分辨出非动物与动物的区别。4.寻找出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教学难点:分辨出动物与非动物的不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动物图片、学生模仿动物视频、动物活动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水彩笔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课开始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你能猜出是什么动物吗?
(4个提示包括:1.文字描述 2.动物的声音 3.学生模仿动物动作的视频 4.动物的外形剪影)(谜底:大象)
师:除了大象以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大自然中的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师板书:形形色色的动物)
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提问:刚刚同学们猜谜语的时候,老师给了你们4个提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是哪4个提示吗?(板书:外形
声音
动作
生活习性)
2.提问:你能用这些方法来介绍一下其他动物吗?(播放教材中动物的图片,教师示范从多个方面介绍动物)
3.师:看了大家对动物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做一个游戏。
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手中的信封里面有动物的图片和名称,小组内的成员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种动物,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让其他小组来猜一猜你们组观察的是什么动物,活动期间内不能偷看别人的信息哦。
4.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5.活动:集体展示,请每个小组上台,合作完成表演,其他小组来猜一猜。6.小结:刚才大家对于动物的展示,都是从刚刚老师所说的外形、声音、动作和生活习性来描述的,由此可见,全方位地去观察一个物体才会比较真实。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声音,皮毛,颜色,外形……)
7.刚才是同学给出提示,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种动物的图片,不过动物的图片被4张小方块给遮住了,现在老师揭开小方块,你能猜出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吗?(揭示图片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推断出来的?)
三、巩固新知,延伸拓展 1.比较动物与非动物的区别
提问: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位神秘嘉宾(出示玩具机器猫,遥控器控制动一动)它是动物吗?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不是呢?(出示真实的小猫喂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非动物的本质区别)
那玩具熊猫是动物吗?
师小结: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超过150万种以上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各自的特征,正是这些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动物与我们人类组成地球这个大家园,所以平时同学们要注意爱护和保护好动物。(板书课题)
四、走出教室,综合应用
1.平常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能看到什么动物吗?(播放视频,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记录下在校园中发现的动物的)
2.今天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到小区到户外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那些小动物,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形形色色的动物
动作
声音
形态
花纹
颜色
第十一课
多姿多彩的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
2.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等用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述植物的特征。
3.通过讨论真花与假花的区别,意识到植物共有的特征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教学重点: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植物、任务表、假花、植物图片、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水彩笔、绳子、胶水、蜡笔、胶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绿头发,长又长,天天河边梳头忙。谁来梳,风来梳,小河当镜亮光光。梳好了,风走了,谢谢风儿来帮忙。它是谁呢?
“柳树”
出示柳树图片。
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提问:除了柳树,同学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出示常见植物图片)
2.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植物,但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过他们吗?你都是怎么观察的呢?
3.师:今天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观察植物的方法。
(1)同学们都看过大树,可我们如何将大树的皮画下来呢? 老师有种简单的方法:拓树皮。
将一张白纸放在树干上,扶住白纸;用手反复按压白纸;平捏蜡笔轻轻地均匀的涂抹。
这样树皮就被我们画下来了。(2)量树干的粗细。
我们要用到一根绳子,请同学们一手拿着绳子的头,另一手拿着绳子另外一头,围一圈,数一数有几个格子,然后记录在任务卡上。(结合图片,讲解方法)
(3)我们还可以捡叶子或者花瓣,把他们粘在纸上进行观察,也可以画叶子等。4.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线索去校园里寻找植物,老师还给同学们出了点小难题,每一位同学找到植物后都要完成一个小任务。每人拿一张任务卡,仔细阅读自己的任务卡。
5.师: 请同学们跟着线索的提示去校园里寻找植物吧!并且你要记住你找的这株植物在学校的哪个位置?
学生外出观察。
回到教室,学生汇报。
三、巩固新知,尝试应用
1.师:刚才是老师提供线索考验了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给其他小组同学出题。我们有五盆植物分别标上了1、2、3、4、5,请第一组同学观察1号植物,第二组同学观察2号植物,依次类推。在观察时,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如:它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使用刚才观察植物中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每位同学拿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一个问题,完成后就将纸条贴在我们的任务单上。
学生按小组活动。
2.师:五个小组基本完成了,现在老师打乱顺序,把别的小组的任务单发给你们,请同学们猜一猜任务单上观察的是几号植物。
五、延伸拓展,总结全课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一些花,老师这里也有一盆花,它是植物吗?(教师出示一盆假花)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假花和假树,它跟真花和真树有什么区别?
2.提问:既然这样我们就把外面的花和树全都换成假花和假树,可不可以?(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植物的。)
3.师:我们地球上生活着多姿多彩的植物,同学们课后多用你们的小眼睛去发现、去观察。
第十二课
动物
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游戏活动,能列举出人与动物的不同。
2.通过比较,能归纳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知道这些是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看黑猩猩的生活视频,会区分黑猩猩与人的相同与不同,能发现人类会创造工具,并会使用工具进行创造。
4.通过观看机器人的视频,能说出有生命物体与非生物的区别。教学重点:归纳出有生命物体的相同特征。教学难点:能发现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动物图片、黑猩猩生活视频、机器人活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胶水、水彩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引入新课
1.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我们越来越像一名小科学家了,今天我们尝试用科学课上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个挑战任务吧。出示猫、蜥蜴、鱼、鸟、男人、女人、儿童的图片,并提问,你能将他们进行分类吗?
2.提问学生,什么是分类?提出分类要求,将以上事物分为两类,你会怎么分?
3.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分类,将结果粘贴在黑板上。4.提问:为什么这样分?板书课题动物 人。
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原来人和动物大有不同,提问:人和动物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线索,用表演表现出这些人与动物相同的线索,请其他小组同学猜一猜,表示的是什么。
3.教师总结,科学家将这些称为有生命的物体。提问:人与动物同为有生命的物体,你觉得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学生讨论,认为人会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
5.活动:观看黑猩猩生活视频。提问:黑猩猩会使用工具吗?补充鱼类和鸟类会使用工具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不仅黑猩猩会使用工具,也有一定的智慧,甚至其他动物也会使用工具并有一定的智慧。6.播放一段人类改造扳手的视频,与学生讨论,通过这段视频,你发现人类使用工具与黑猩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现,人类会创造工具,再用工具创造其他事物,而黑猩猩和其他的动物是直接使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做为工具,较为简单地利用这些工具解决一些问题。
三、总结回顾,拓展应用
1.活动:观看机器人活动视频,提问,它们是人吗?它们有生命吗?
2.追问学生,机器人做的很多事和我们相同,为什么不是人类?
四、板书设计动物·人 相同
不同
人会创造工具 有生命的需要水
会生宝宝 ……
需要食物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组:快乐的夏天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夏天的情趣。
2、认读本单元生字,写好汉字。朗读、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积累词语。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3课时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㈡、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
2、认读生字。
3、识记生字。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㈢、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⑴、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⑵、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⑴、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板书: 蝴 虫 胡
⑵、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⑶、全班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⑷、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㈣、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五)、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第二课时
㈠、巩固生字(复习导入)㈡、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引背。
4、借助插图背课文。
5、表演背。㈢、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㈣、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生字。
⑴、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
⑵、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⑶、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⑷、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㈤、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 飞 蝌蚪 运 蝴蝶 捉 蚂蚁 游 蚯蚓 造 蜘蛛 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