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9: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第一篇:《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10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学生喜欢的小鸭吃两盘鱼这一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得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的客人,我们给客人表演一个凑10的拍手游戏,好吗?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5 5凑成一双手。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师谈话:客人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多媒体演示: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在找吃的。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多少? 生:我看到有10只鸭子。

问:你们知道鸭子最喜欢吃什么? 生:鱼。

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的画面上出现两盘鱼。

小鸭很饿,我们给它们送去两盘鱼,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它们会抢着吃。

生:一盘鱼5只小鸭吃,另一盘也5只小鸭吃。

生:3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7只小鸭吃右边的一盘鱼。生:10只小鸭都吃一盘鱼,另一盘鱼没有小鸭吃。生:(略)

2.学生尝试操作:小朋友们想象力很丰富,小鸭到底会怎样去吃鱼呢?请你用圆片代替小鸭分一分,并根据自己分的说出算式。

3.两人小组交流:请同桌两人相互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

生:我是这样分的,6只鸭子吃一盘鱼,4只小鸭吃另一盘鱼。算式是:6+4=10,4+6=10,10-4=6,10-6=4。

多媒体演示:6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4只鸭吃右边的一盘鱼。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列出这几个算式的?

生:左边的6只小鸭和右边的4只小鸭合起来是10只小鸭;右边的4只小鸭和左边的6只小鸭合在一起是10只小鸭;一共有10只小鸭,左边6只小鸭吃鱼,还剩4只小鸭吃右边的鱼;一共有10只小鸭,右边4只小鸭在吃鱼,还剩6只小鸭吃左边的鱼。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所以6+4=10,4+6=10,10-4=6,10-6=4。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能根据一种分法列出4个算式。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左边10只小鸭在吃鱼,右边没有小鸭吃鱼。算式是:10+0=10,0+10=10,10-0=10,10-10=0。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右边的一盘鱼没有小鸭吃。还有谁有不同的分法? 生:(略)

学生每说一种分法和算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是怎样分的演示给大家看,从而逐步得出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5.客人们想知道你们是用哪种方法算加减法的?(出示:3+7=,7+3=)选一道题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算,把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同桌听。(抽生汇报)6.整理。

请小朋友们读黑板上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告诉你的同桌。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练习10的加法。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师生同做,同桌互做)2.练习10的减法。拿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师生共做,同桌互做)3.看谁说的多。(同桌相互说)

()+()=()()-()=()4.谁能举出生活中10的加减法的例子?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2003年11月14日在城一小举行的全校赛教活动中的课堂实录。主要特点有: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探究新知识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教师适时参与、师生互动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自主探究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效果较好;3.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练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新理念;4.全课小结采取由学生自己回顾总结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知识的能力。需要改进的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还不到位;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还不够。

第二篇:10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加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31—32页。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创收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5与1合起来是6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拓展应用。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

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在花果山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第三篇: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10以内的加法

一、创设情境

师:孙悟空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他,便特意来看看我们,小朋友们看,他来了!(停顿)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想带我们班的的孩子去游花果山,大家想不想去,大家都想啊!想去的小朋友就要带好会听的小耳朵、能积极发言的金话筒、会仔细观察的火眼金睛,当然最重要的是你机灵的小脑袋,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坐上筋斗云,去畅游花果山,学习10以内的加法。

师:我们到了!花果山好热闹呀!小朋友们快看看,都有谁来了?谁来说?(教师举手示意)

生:有小猴子。

师:小朋友们快看,机灵小猴子正在向我们招手呢!他们一定是在迎接我们。(师转向生):能不能告诉大家,小猴子都在哪儿呀?

生:在树上,还有岩石上。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师:花果山美吗?是啊,青山绿水,风景怡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1:花果山上有猴子、桃树。教师随机贴上 师:还有吗? 生2:小鸟、白云…… 生边说老师把他们贴在黑板上

师: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老师先来提一个,一共有

几只小猴子?

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活动)

师:谁想把你提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生:一共有几只小鸟?

师: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生:一共有几个桃子? 师:你也学会了提出问题。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你也真棒 生:一共有几朵白云? 生:一共有几朵小花?

2、解决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老师有个建议,小猴子是花果山的主人,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这个问题,好吗?

师: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来帮忙,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独立探索)

师: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2)全班交流

师: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哪个小组愿第一个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5只。

师:同意吗?对,数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生2: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合起来就是5只。

师:同意吗?是啊,先数再算,真是一个聪明的方法。刚才这位同学有一

个字用的特别好,是那个“字”?

师:对,这个“合”很形象。要求共有几只猴子,就是要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石头上的2只合起来。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加号。你能用加号来表示一下我们刚才的算式吗? 师:谁来试一下? 生:3+2=5 师:同意吗?那我们把它请到师黑板上。这个算式当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生:3表示树上的三只猴子,2表示岩石上的两只猴子。5表示一共有5只猴子。

师:5表示5头小猴子? 师:那是什么? 生:5只

师:对,我们一定要写清单位,否则你就闹笑话了。(写只)师:那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请到你的田字格中? 生:能

师:怎么才能写的更漂亮一些,请你仔细观察加号和等号,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回答

师:对了,我们要写在田字格的右半格,它的大小是四个小格。下面快把它请到你的田字格中。

交流展示。

(3)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先和同桌说一说。

(生活动。)师:谁来说说?

生:前面有5只小鸟,后面有1只小鸟,合起来就是6只小鸟。师:下面我们进入我的地盘我负责环节。老师选两名小老师选题,然后你找学生来回答。

学生选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生找学生回答。

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可以列成加法算式:3+2=5 在这个算式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表什么?

生:3表示3个男孩,2表示2个女孩,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谁还想再来说说?

(4)师:剩下的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试试看谁解决的问题多,可以把算式写在本上。

(生活动。)

师:你解决的哪个问题,算式是什么?谁来说说。生交流(略)

三、小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师:老师左手有4块糖,右手有两块糖,请你猜一猜老师手中一共有几块糖?

生:4+2=6(块)

师:同意吗?你刚才这位同学表现的不错,送你一块糖。师:谁想先来和我一起玩? 继续做游戏

[计算是比较枯燥的,让学生在玩中练,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练习巩固

刚才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小猴子的朋友也想参加,快来看看,他们来了,请你看看小兔子,与小蜜蜂,你能根据这两幅图列算式吗?

师:好了,谁愿意说一说? 师:同意吗?

五、生活中的加法

师:解决花果山的问题我们用到了加法。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也用到了加法。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抽生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真棒。课后,我们再继续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我们下节课再交流,好吗?

第四篇: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10以内的加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多媒体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号。让学生动手写一下加号。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应给予肯定。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第五篇: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2.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具学具:

口算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口算

125+75= 300+1600= 0+247= 75+125= 1600+300= 247+0= 2.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规律究竟成不成立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二、探究研讨 1.学习例1(1)(出示挂图)下面我们看一幅图,这是李叔叔向我们介绍他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生汇报)

(2)介绍自行车上的仪表 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板书: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3)帮李叔叔算算,指名板演,其他生在练习本上做。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这两个算式都求的是什么?得数怎样?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板书:40+56=56+40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归纳规律

(1)比较小的数有这样的规律,比较大的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大家举两个较大的数验证一下。要求:先写两个加数,再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变没变?(举例汇报)(2)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你遇见过吗?(生举例)(3)你能举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和发生变化的例子呢?

这些例子可以证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谁能说一下这个结论。

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在加法交换律中,变换的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和

回忆;怎样得出加法交换律?(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得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应用这种学习方法解决)

3.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我们自己发现了加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可以用符号、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表示。(师巡视,指名板演)

你们真聪明,这些表示方式都对,通常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最简洁的。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这里的a和b可以是哪些数?

4.应用 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我们在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呢?(验算加法)一起计算并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307+348=(指名板演)

三、训练反馈 1.对口令

要求:师说:2+3,生对:=3+2 25+65()324+567()同桌互对口令。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300+600=()+()27+19=19+()()+65=()+35 a+()=10+()()+()=()+()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

(1)276+124=180+220

()

(2)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3)550+240=240+550

()(4)a+20=400+a

()(5)△+○=○+△()(6)45×8=8×45()(7)48+b=b+48()(8)45+760=760+54()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b=b+a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教学过程的体验,采取“观察—比较—发现—总结—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多数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积极参与思考,但我们面向的应该是全体学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数游戏、你问我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下载《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

    《10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走进花果山来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我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点定位在两方面:一是学生的语言训练和对数学信息、数学问题的理解上;二是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上。我......

    《加法》教学反思

    《加 法》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上一节课学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

    加法教学反思

    加法教学反思1 今天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因为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以前奥数课上已经初步运用其进行简算,所以我课前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课堂上直接提问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学......

    加法教学反思

    加法教学反思 加法教学反思1 “5以内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

    加法教学反思

    加法教学反思15篇 加法教学反思1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

    加法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初步感......

    得数是10的加法教学设计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