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

时间:2019-05-12 19:2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

第一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要字词。

2、了解郁达夫及其时代。

3、诵读,积累语言素材。过程与方法: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请大家回忆我们所学的关于“秋”的诗歌,并思考该诗歌表达的对于秋的情感是怎样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 喜爱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喜爱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赞美

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悲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悲秋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3、首先我们来解题:“故都的秋”,中心词是哪个?为何用“故都”而不用“北平”做秋的限制词?

“秋”是描写对象,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故都”是一种人文景观,相对于“北平”,一个“故”字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使得这秋天更有文化底蕴了;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二、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文眼。普通人对于秋的印象大都是秋高气爽,我们能很容易理解秋的“清、净”,但怎么理解这“悲凉”呢?为什么会是“悲凉”的呢? 提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知人论世: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

2、听读第一二段,作者用何种方式对“故都的秋”进行描写。提示:学生跟范读轻声诵读第一二段。

通过和对南方的秋进行对比。用南方秋的半开半醉的状态烘托北方的秋的浓郁、浑厚。

3、作者对于秋的这种“清、静、悲凉”的特点,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请大家跟着光盘诵读第3至11段,并试着找出作者使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概括成几幅秋景图。提示:秋晨静观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4、听读第12至结尾,思考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他有没有重点写这些名胜?为何? 提示:“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喧哗的,与全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符合。

三、细读文本

(一)请大家从刚刚听读的文段中找寻表现秋的“清、静、悲凉”特点的句子。自己读一读,试着品味赏析一下,和同桌进行交流后,跟全班同学进行赏析交流。

提示:

1、“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响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对青天和驯鸽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清、净,感受到文人此时的宁静、孤寂、落寞。

2、“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蓝白为冷色调,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暗示作者内心的悲凉。以景物的衰败,表现内心的悲凉。

3、“槐树的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气味都没有,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落蕊满地的悲凉以及轻柔的触觉,渲染了秋晨宁静的气氛。

4、“灰土上留下的扫帚的丝纹,令人觉得细腻、清闲,潜意识下还有点落寞,感到深沉。”观察扫帚的丝纹,表明文人的清闲孤寂,有一种悲秋之感。

5、“秋蝉的残鸣”地底蛰伏十七年只为这一个夏天,蝉本身就有种悲壮的意味。处处听得到他们的啼唱,展现了故都的秋的静。

6、“秋雨话凉图”以雨后的晴朗展现秋的清爽的特点,也展示了北平人浓厚的人情味。

(二)作者为何宕开一笔,不继续就北平的秋景展开描写,而是插入了第12段的评论?

提示: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自然气息加人文气息,给故都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从写景到议论的转变也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四、全文总结

阅读文章十三、十四段,试着感受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缘何而起,程度有多深?

“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相比于北国的秋,就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这些比较,将南国与北国的秋区别开来,表现出北国之秋的浓烈、厚实、刚烈、沉稳。满含了作者对于北国的秋深切眷恋之情。

“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

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对故都风物的眷恋正是作者拳拳爱国之心深切爱国之情的体现,学生应该把握。

五、随堂练习: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明确:(1)清,静,悲凉。(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单选题: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D)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根据课后练习题二的要求,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学生仿写,写好后展示并做评点)

六、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1、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2、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鉴赏品味散文的方法预习余秋雨的《道士塔》。

一、“温故而知新”导入(3分钟)

秋天,是文人们最常吟咏的对象。同学们能想起那些有关秋的诗词?PPT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这些诗词的作者借秋景尽情抒发了他们的情感,有的惆怅落寞,有的乐观旷达。比如,《天净沙·秋思》抒发的是天涯游子惆怅落寞的思归情感,秋味是悲凉的;PPT3《赤壁赋》表现的是被贬文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秋味是淡雅的;PPT4《沁园春 长沙》体现的是一代伟人昂扬向上的政治理想,秋味是豪迈的。PPT5 这些写秋的诗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都是情景交融、情景浑然一体的佳作。PPT6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文人郁达夫也写秋景抒思秋之情,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文中的情味。

二、初步感知,听曲看图诵读(5分钟)

请大家先听一首名为《秋蝉》的曲子,注意感受曲子流露出的情味。PPT7 接着再请同学们看八幅美图,PP8~PPT15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告诉我,图所展示的景象对应的是文中哪些语段?(三、四两段)接下来请同学们诵读这两段。

诵读指导。PPT16记住: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一边读一边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学生读完,教师评价。接下来我们进入正文的学习。

三、解题ppt17(1分钟)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因故都的修饰而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色彩。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思路PPT18(28分钟)

1、把握文章思路: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四个问题,默记。然后带着问题与老师一起来学习课文。(1分钟)

2、捕捉关键语句:PPT19先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文眼并把它读出来。(1分钟)学生找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此句在文中起到总括的作用,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3、扣住文眼揣摩表现手法:PPT20(2分钟)

教师问:1—2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答:1段写不远千里到北平尝秋味。

教师肯定:这一段直接抒情,写眷恋故都的秋。(板书:1眷恋故都的秋)2段写了江南的秋,(板书:2江南的秋)还有北国之秋,南国之秋慢润淡,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用对比手法来写。南北对比,突现北国之秋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恋以及对故都深深的怀念。4抓深化主旨的结尾体会作者的感情:(3分钟)PPT21 教师问:文章最后两段写什么,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答:第13段,作者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开头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板书:13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

第14段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板书:14直抒胸臆)(3分钟)

5自主感悟,从文章主体中感悟景物描写中表露出来的作者的心境与情怀。PPT22(21分钟)

①教师问:中间段落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2分钟)(板书:记叙)你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作者对故都的秋表露了怎样的情怀。教师提示:

同学们请重点关注:有色彩、有声响的词语;表心态的外显性的动作;直接表明感情倾向的词语。

②教师问:中间段落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14分钟)请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从第三段开始看起。学生答:第三段有——“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 教师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看到这些景象? 学生答:在院子。早晨。

教师强调:对,这是写秋院晨景。也可以说是秋晨庭院。(3板书:秋晨庭院)(2分钟)

教师问:第四段有哪些景物? 学生答:“槐树落蕊”

教师问:槐树落蕊多不多?给人们的感觉怎么样?

学生答:多。槐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教师强调:对。第四段描绘的是秋槐落蕊。(2分钟)(板书:4秋槐落蕊)

教师问:第五段呢? 学生答:秋蝉。

教师问:秋蝉与夏蝉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夏蝉吵。秋蝉是“衰弱的残声”

教师强调:正确。第三段里有提到西山的虫唱,秋蝉的残唱有野趣。学生质疑:“秋蝉残唱”这个说法好像不太好,说“秋蝉残鸣”更好。老师你认为呢? 教师表扬:嗯,仔细推敲,确实是“鸣”字更好。你比老师厉害哦!教师追问:同学们说说第五段写什么景象? 学生答:就是“秋蝉残鸣”啊。教师点头微笑。(3分钟)(板书:5秋蝉残鸣)

教师问:接下来又写了什么景物? 学生答:秋雨。

教师问:写秋雨是略写吗?

学生答:不是,是详写。从第六段一直到第十段都是在写秋雨。教师问:写秋雨用了一个拟声词,形容细小琐碎的雨声,是什么? 学生答:息列索落。

教师问:这几段单单正面描写雨吗? 学生答:还写到人?

教师追问:说具体点,什么人? 学生答:都市闲人。

教师问:对,而且是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这是外貌描写。

那么,都市闲人做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来着? 学生答:说秋雨凉 教师强调:对。所以第六段到第十段写了秋雨话凉这个景象。这几段叙述的成分加多了。(3分钟)

(板书:6—10秋雨话凉)

教师问:那么十一段呢? 学生答:写秋果。

教师问:主要写了哪一种果子? 学生答:枣子。

教师问:枣子什么时间成熟了,会不会碰到西北风呢?

学生答:七八月之交,枣子红完,西北风才来,不会碰到西北风。教师追问:枣子收成好不好?柿子,葡萄呢?

学生答:应该好吧。黄金般的日子,应是好收成吧。

教师强调:说得好。所以第十一段写秋果好收成。我感觉“好收成”这个词语通俗了点,文雅不够。同学们能不能换个文雅点的词语? 学生答:佳景。

教师问:比好收成好多了。同学们认真看这一段的文字,枣子成熟的时候是什么颜色? 学生答:淡绿微黄,红完。

教师问:这个景象好看吗?奇妙吗? 学生答:奇妙。

教师强调:所以,第十一段写秋果奇景。或者说秋日胜果。(4分钟)(板书11秋日胜果)

教师小结:PPT23 教师小结:主体部分一共写了五幅秋景图。这五幅图的景物透着破败,心境感伤、落寞、悲凉。表露了作者眷恋、怀念秋的情怀。

③美图展示PPT24(2分钟)

教师讲述:接下来我把五幅图展示给大家看。同学们回答问题: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故都秋景的?前面是问大家写什么内容,现在开始老师要换个角度问大家,作者是怎样来写秋景的?

学生答:从视觉、听觉、触觉来写。

教师讲述:对。从视觉看到的是秋色,从听觉听到的是秋声,从心里的感觉感受到的是秋味。

也可以说,作者分别从秋色秋声秋味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故都的秋景。(2分钟)④概括文意(2分钟)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根据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生一起说:

开头(1—2)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结尾(13—14)与开头部分呼应,(板书:前后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板书:眷恋故都)

主体(3—12)中间段落具体描绘故都的秋天景象,并对故都的秋进行议论,赞美北国之秋。PPT25(板书:议论12议秋)全文结构总分总。总写思秋,分写绘秋议秋,再总写恋秋。(板书:总写思秋,分写绘秋议秋,总写恋秋)

五、提问探究,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4分钟)

教师问: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PPT26 学生默然。

教师展示PPT27、PPT28、PPT29、PPT30介绍郁达夫的思想感情、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创作心境、审美情趣。

教师一边展示一边提示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正因为他有如此生活经历,因此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中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他整个的人生感受。

六、课堂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体味秋意境秋姿态,文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PPT31情景完美交融,(板书:情景交融)确实是一篇读起来余香满口情味浓厚的好文章。我们完全可以为它高唱一曲赞歌:PPT32故都的秋是一幅水彩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钢琴曲,婉转而忧伤;故都的秋是一杯苦丁茶,苦涩而清醇;故都的秋是一朵紫丁香,素雅而高贵;故都的秋是一首抒情诗,深沉而含蓄。

七、课堂导练(3分钟)

教师展示PPT33:请撷取文中五幅秋景图的部分意象,学学元代的马致远,写一曲《天净沙·秋思》怎么样?

教师引导学生参考他人的诗句:PPT34 故都闲人

租一椽破屋住着。清晨,端一杯浓茶,向小院深处一坐。

数槐叶下丝丝的日光,把自己影子拉得悠长悠长。看白鸽绕着青天,飞来了又飞去了。于残垣中,静对牵牛的蓝朵,还有那稀疏的秋之尖草。回想昨夜的西风,摇落了一地的槐蕊,细细软软的沉寂我的心。秋蝉衰弱的残声,似乎在告白着什么。故都的闲人满怀落寞。

学生仿写,教师最终展示两份练习作品,作为借鉴的范文。PPT35~PPT36(3分钟)仿写《天净沙·秋思》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

新《天净沙·秋思》枯草蓝朵残垣,鸽声漏光碧天,破屋枣树鸣蝉。槐蕊翩翩,落寞人在深院。

八、布置作业PPT37(2分钟)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笔下的秋色秋声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秋味如何?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第12段的议论多余吗? 3.本文的“形”、“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不从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故都的秋?(2分钟)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总写 思秋

1.眷恋故都的秋(直接抒情)文眼:清、静、悲凉 2.江南的秋

分写 绘秋(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议秋 3.秋院晨景 景物:破败 4.秋槐落蕊 5.秋蝉嘶叫

6—10.秋雨话凉

11.秋日胜果 心境:感伤、落寞、悲凉 12.议秋

总写 恋秋(前后呼应)

13.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

14.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情怀:眷恋、怀念秋

第二篇:故都的秋 必修二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说到秋,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文学作品中是怎么形容秋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既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伤,又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你对秋的印象:今年的秋天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你印象最深刻的秋天的景象是什么?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他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一、解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何感觉?(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拨)故:“老” “从前的”“过去的”,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念等感情。历史悠久的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文化深厚。秋:文章描写的是秋景,而且秋往往给人落寞惆怅之感。明确: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

秋: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念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整体把握

(一)、听范读,找出本文中写景、抒情的段落。

(二)、思想内容

1、本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原话概括:

秋意、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 清、静、悲凉

2、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6

对故都的秋情感:向往、迷恋、眷爱。

★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特点)?为何让郁达夫如此眷恋?

清、静、悲凉

★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年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3岁丧父,7岁入私塾,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深受传统文化渐染。

上高中时不满学校的奴化教育,回家自学。

17岁留学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方文学。

曾与鲁迅、郭沫若、矛盾等人并肩战斗,发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到抗日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及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风貌。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曾赴日留学十年,在异国他乡饱尝孤独。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郁达夫也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内心的悲凉哀痛积郁已久。苦闷,性格敏感忧郁。

代表作品:小说集《沉沦》、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悲凉:不仅仅是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三)试梳理文章结构(学生默读、思考,交流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注意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写了五种静观,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

最后以议论结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呼应,回环往复。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记叙

议论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秋蝉残鸣而报秋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试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形:写景,神:抒情

/ 6

三、课文学习

读1、2自然观,思考: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抑彼扬此的作用。

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第二课时

【回顾】文章结构,五福秋景图 在这五幅图中,“清”表现在哪里?“静”表现在哪里?

找出“秋景图”中呈现色彩、传递声响的词语或事物,完成下列表格。事物

色彩

感受

声音

感受

秋色:清

秋声:静

秋味:悲凉

一、赏析第三自然段

请一位学生读第三段,另一位学生评价

1、学习本文,要体会文中这些平凡的景物、人物中所融入的作者情感,不妨注意文中那些与我们通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细节。

请以第3段为例,找一找作者的欣赏趣味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一般都认为房子要新的、大的才好住,作者却说要“一椽破屋”;

我们外出赏花,总会觉得花色越鲜艳越好看,作者却认为牵牛花是不起眼的蓝色或白色为佳; 我们一般认为茂盛的草,郁郁葱葱的好看,作者却认为草最好是“疏落”“尖细且长”的; 我们都知道茶不久泡,泡久则味苦,作者却认为要泡一碗浓茶。

2、为什么作者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秋日风景?漂亮的新房不好吗?

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契合。新屋好看实用,但这种“新”会掩盖历史的沧桑,没有了历史的回味。

★作者写的是“故都的秋”,“故都”与“破屋”有何联系?欣赏这椽破屋,实际上他体会到了什么? 破屋是一处寄托了故都千年历史兴衰沉浮、变化、颓败的沧桑的意蕴所在。欣赏破屋,哦这感受到的时代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

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第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的审美情趣的超越而显得不平凡,显得更加动人了。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

3、为什么要泡一碗浓茶?

浓茶味苦,在慢慢品味中却有回甘,这与故都历史的深沉相似。故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成为过去。

成为故都的北平就如同浓茶一样充满了历史的苦涩,但在对它的过去的回想中能获得一种深沉厚重的 3 / 6

精神体验。

4、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色或白色为佳? 鲜艳的花朵固然美丽,却也显得俗气。

此处大多景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的冷色调,带来心灵的落寞感受,也正与作者眼中故都秋天的“悲凉”相映衬。

破屋、浓茶、青天朗日之下,郁达夫所追求的是一种雅趣,这里不需要太强烈的视觉刺激,而需要淡雅隽永的余味。

5、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

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历史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这些景物在意味上都与故都的衰败颓唐、曾经辉煌但已然成为过去的整体氛围相统一。

二、赏析第四自然段

1、郁达夫喜欢“”清、喜欢“静”可以理解,但觉得“悲凉”是一种美就有点奇怪了。从关于落蕊的描写中来想一想,作者在落蕊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落蕊有一种生命凋零的意味,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作者感受到了一点落寞。

2、为什么落寞?

落蕊细小,气味清淡,落下后铺满地。本是不起眼的东西,但作者能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微细触觉便仿佛是真实触摸着生命的消亡的感受,表现出作者感受的细腻。落蕊不引人注意,作者却如此着力表现,可见其爱秋之情深。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种直面生面衰败的感觉,告诉人们再美丽的生命也是有周期的。这样,故都的秋景就已经不单是一季景色,而是带上了对生命周期的思考。

三、学生自主探析

《故都的秋》中除了落蕊,作者还写到了其他的秋景?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结合我们刚才的解读经验,试着自己来体会一下作者眼中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趣。

1、秋蝉

与落蕊的寂寞相比,作者看到的“悲凉”一脉相承。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一种生命的晚景就让人不胜唏嘘。

2、都市闲人

青布单衣的素色着装与前文牵牛花的颜色表现出同样的审美情趣。又是“闲人”,咬着烟杆,立在树下的姿态就更有一种闲趣。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怎么理解他们“微叹着互答”呢?

一方面,这种语调有一种正好的韵味;另一方面,秋雨不同于春雨、夏雨,它零零落落中预示季节变换的寒意。

天渐凉的感叹,恰如故都繁华过后的日趋衰败,也可能是对社会状况日趋惨淡的感叹,有着同落蕊一

/ 6

般的“落寞”。这都是作者所看到的“悲凉”。

★探析作者审美情趣的成因

不论破屋、秋草、素色的喇叭花还是后面的落蕊、寒蝉,似乎都是一些事物生命衰败时的颓唐景色,作者却喜欢这样的景象。结合一段作者的自述:

“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 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

思考文中作者是否透露出了这种审美倾向的由来?(学生交流后发言)

明确:文中说到“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郁达夫作为文人,自然摆脱不了这种倾向。

还有一句话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文中郁达夫有心租一椽破屋,闲居赏秋景,自然是有情趣的人。这就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悲秋心理对作者的影响。

四、艺术特色

1、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找出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具有工整雅致之意,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3、音乐美

4、画面美

★由此我们推导出鉴赏散文的方法:

①把握景情关系;②学会知人论世;③注意表现手法; ④感受语言特色。

五、课堂练习

请将课文中的情境仿写成一首小令。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破屋小院浓茶,,小桥流水人家,碧天蓝朵黄枣,(秋色)古道西风瘦马。驯鸽鸣蝉落雨, 夕阳西下,槐蕊铺地,(秋声)断肠人在天涯。落寞人在故都.(情)

六、课堂小结

美学家朱光潜曾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

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

三是“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郁达夫便是沿着这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的。

/ 6

在平凡的景物之上,他不仅仅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而且超越了历史的沧桑进入到对生命周期的沉思。

北平的秋景加上故都本身的历史沧桑再加上生命衰败的思索体验,便构成了作者所喜爱的故都的秋的“故”的感受,也完成了对这些平凡景色前两个层次的内涵的超越。

作为文人的郁达夫眼中看着故都的秋景,脑中想着故都的历史,心中便有了生命的感慨。孙绍振教授说过:美学意义上的美,正是 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郁达夫从故都秋景中看到“悲凉”,正是因为他眼中带着历史沧桑的“深邃情致”与衰败之美的“生命感受”。这也正是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之为美的原因。

齐读最后一段,在诵读中加深对郁达夫独特感受的理解。

七:作业

1、赏析欧阳修《秋声赋》

2、一座城市往往因为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作家而展现出更多的内涵。请同学们选取家乡的独特景物,写一篇周记。

3、预习:《囚绿记》

/ 6

第三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散文的“形”与“神”;散文的景与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第四篇: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选自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是一篇具有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课文主要通过对故都五幅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课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1.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无情,但睹物思人,寓情于景,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抒发不同的情,便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概,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歌。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今天,让一起来欣赏郁达夫眼中的《故都的秋》。

2.介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 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

【设计意图】用诗句导入本文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文本情景,并回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文本的写作手法、情感解读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并带着问题疏通文意。

1.作者认为故都的秋给人整体感觉是什么?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感情基调

2.对故都的秋,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幅秋图?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叹凉

秋果全盛

3.请找出能够直接表达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齐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秋晨小院具体有哪些物象?大家在书本上画一画

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鸽声

蓝朵

秋草

2.请说说景色突出什么特点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碧绿的天色——视觉,明净高爽,清澈透明,是一种“清”

蓝朵、白色,紫黑色,淡红色——视觉,冷色调,凄凉的秋草做陪衬,是一种“悲凉”

一椽破屋,破壁腰,秋草——有年代感,破败景象是一种“凄凉”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听觉,以闹写静

萧条,落寞,凄清又不失秋美

3.这里的景语皆情语吗?为什么?再读课文,想象情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被迫迁居。作者通过游山玩水抒发抑郁苦闷。1934年重回北平,饱尝故都的秋“味”。以情选景,情景交融,在清、静、悲凉的景后面是一颗清、静、悲凉的心。

用故都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引入一椽破屋、浓茶、碧绿的天、鸽声、秋草——突出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与怀念。

试采用通感、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让你感悟最深的秋天景色,然后请同学们来分享分享。

4.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把体现清、静、悲凉的句子找出来。

“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

“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5.第四自然段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你的体会

作者多次遭到逮捕,由落蕊想到自己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虑油然而生,借“一叶知秋”的成语曲折表达,情景交融。

6.说到蝉,我们不由想起了《雨霖铃》,小组合作分析秋蝉残鸣图,感悟作者情感

“哀弱”描写出了蝉声是细小微弱的,但是这微小的声音却依然清晰能听见,可见故都的秋天是十分清静的、同时“残”字则让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与南方要上郊外才能听到蝉鸣不同,这嘶叫声是如此的哀弱,连绵不绝,时时触动着郁达夫,使他勾起心里的落寞与悲凉。

7.默读课文,试评析秋雨叹凉图,通过哪几方面表现秋雨的特点?

侧面通过他们的衣着,他们的闲散,他们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互答,表现一股衰朽之气,再配以冷雨后落寞的斜阳背景,正好传达出秋的悲凉。

8.秋果全盛

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淡色)之感,青涩也给人悲凉之感。

9.速读课文,合作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 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对当时中国国运的感概。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

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10.自主探究

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

形散神不散:作者围绕五幅秋景图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与怀念。

1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设计意图】

分段分幅画赏析,品读课文语言,学习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四)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试整理有关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表达自己对家乡秋的感悟。

五、板书设计

画面

景物

特点

秋晨小院——破屋,浓茶,小院,碧绿的天

鸽声,残垣,蓝朵,秋草

秋槐落蕊

悲凉

秋蝉残鸣

秋雨叹凉——衣着,声调

秋日全盛——枣子树,屋头,墙头,茅屋边,灶房

第五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故都的秋》教案

秋声 秋色 秋滋味——《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1通过“改写”,让学生在不同言语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变化,深入领会 散文语言调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味。

2引导学生体验文字中的“声音,色彩,气味,触觉”等细微的感官描写,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效果——清、静、悲凉。并用一首“小令”来进行再创造。

3通过“互文对读”与背景介绍,还原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本的独特蕴涵。师:秋天到了。在这样一个秋天,看到一个“秋”字,你会想些什么啊? 生:天气凉快许多,秋高气爽,感到精力很充沛。

生:校园风景更漂亮了,晚饭后,我很想在后校门外多呆会儿,看看山,看看水。生:我想到了野餐和秋游,绍兴大香林就很好。(不少学生应和)

师:秋,总会给人们带来各种情感反应。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写哪儿的秋呢?(学生齐答)---北平。

师:元明清的三朝皇都,政治文化中心。题目为何不直说“北平”,而说“故都”呢?不会是随意的吧?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觉得“故都”二字更多一种感情色彩。就像我们称“春晖中学”为“母校”一样。师:说得好。故者,旧也,历史悠悠,岁月沧桑。都者,大也,人海茫茫,一身漂泊。汉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总是附带着些什么,“故都”二字比“北平”,就多了某些情味和色彩吧?读过课文,你知道了作者其实是表达对故都之秋的某种感情,文中有哪些语句是直抒其情的?

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师:这首秋天的恋歌多么深沉啊,“爱”是需要理由的。这故都的秋,作者到底爱它什么呢?

生:清 静 悲凉

师:第1节作者谈了对故都之秋的整体印象,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我把这节文字稍作修改,请看投影。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很好,可是北国之秋却特别的清静和悲凉。我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师:老师这么一改,是不是更简洁利落一些。与原作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句子长短不一样,课文中短句很多。

生:课文中停顿用得很多。还有反复的语句很多。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对,停顿和反复。比如“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句就很典型。我们体会一下,这两种表达意思差不多,到底区别在哪里啊?

生:他的语调比较慢,好象很忧郁的样子。

生:原文读起来是好象慢一些。忧郁,倒不一定。我觉得“可是啊”一句很明显有抒情感叹的味道。

师:对,深沉咏叹的调子。同学们读我的修改稿,很平淡。再用心读读原文,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说话的呢?我来读两段。

(教师范读)

师:你是不是不由自主的被带入一种舒缓,平静,略略感伤的氛围里了。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日常话语,而是抒情话语----艺术语言。抒情散文的语气语调太重要了,作者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节奏来感染你,打动你的。接收不到这种声音讯息,也就是半个“文盲”了----文学鉴赏之盲。就像一个乐盲去听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一定莫名其妙。

生:老师,你能不能再读一遍。(师再读一遍,学生也跟读一遍。)

师:这是全篇的调子,平静舒缓,略带忧郁。一开篇,作者就概括了北国之秋的3大特点-----(学生:齐声--清 静 悲凉。)

接下去,3-----11段,就用他这种独特的语调从容地描绘了几个画面。你自己读读看,读到什么样的感觉呢?边读边划。记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交流体会)教师小结 5个画面:(关键字板书)秋院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师:除了语气,句式外。我们还要特别留心画面传达出来的效果----声音,色彩,气味,触觉。作者似乎调动了所有的感觉器官,我们正是从这些细微的地方读出了清、静、悲凉。

师:这幅 “秋院图”有声有色。不妨闭上眼睛,听我读一段,你来充分地想象。(教师朗读。)

师:你得到的是怎样一个画面呢?

生:冷色调。碧绿,青天,连牵牛花也是蓝色,白色。很安静,只有驯鸽的飞声。生:作者用了一些形容词,“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让人感受到一种衰败萧条的气氛。

生:我觉得“人”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他喜欢破屋,浓茶,蓝花,还有尖细的秋草。“向院中一坐”,看看天色,听听鸽声,静对着喇叭花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特别是“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些举动可以看出,他很安闲或者很寂寞。

师:你的感受力真好。作者描述画面中所流露的心情意绪,你也感受到了。在下面“槐树落蕊”一节是否也可以这样品评一番呢?

生: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扫帚留下的丝纹”,而且还很有感慨的样子。(不少学生点头表示同感)

师: 你早上来教室,看到值日同学在扫地,注意了扫帚留下的丝纹吗?你会“落寞,深沉”地感慨一翻吗?

生(大笑)没有,没有。

师:那你认为怎样的人才会去对这扫帚的丝纹大发感慨呢? 生:可能他比较寂寞,要么比较空闲吧。

师:寂寞,一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才会同自然作这样最深切的交流。作者描写了秋院与落蕊,饱含情感。还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还有写秋雨的那段特别有味。师:那么,大家齐声读一读。(生齐读。)师:“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这是多么爽朗利索的雨啊。就该是“息列索落”,不是“噼里啪啦”——那太猛,像夏天的暴雨。不是“淅淅历历”——那太柔,像江南的春雨。

生:作者写秋雨之外,为什么还要写到都市闲人呢? 师:你可以体会最后一句“天可真凉了——”。作者特意加了一个注,“这个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想想看,该怎么读。

(许多学生拖腔朗读。教师示范。)

师:一声长叹,写出寻常巷陌,都市闲人的散淡悠闲,作者在这些地方找到了“秋的味道”,我们也要仔细体会其中所流露的深沉落寞之情。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曾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学生齐背)----用意象罗列的方法酝酿了一个很美的意境,我们把这5幅画的关键词稍加连缀,也是一个美丽的小品。试一试。

(学生尝试,各有精彩。)教师示例:

浓茶小院破屋,青天鸽声槐树,残垣秋草蓝朵,落蕊满路,寂寞客在故都。师:平民小院,寻常巷陌,都市闲人,就是这些寻常人事,“清 静 悲凉”让作者由衷地喜欢和眷恋。那么,你喜欢这样一个秋天吗?为什么?

(许多学生摇头)

师:人在秋天,清静或许是人的同感,那作者又为何会有这种悲凉的感受呢?作者明明一再宣称喜欢这故都之秋的。

(学生思考,并显迷茫神色)师: 以我们学过的课文为例:

一位指点江山的热血青年眼里的秋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位老病孤愁的诗人又是这般深沉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位山居的隐者却如此轻轻咏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可见,笔下的风景总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王国维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就是经典的说明。

我们来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写作背景。

1933年4月,由上海去杭州,逃避政治高压,远离文艺界的人际纠纷,本意是想隐居。但很快就发现杭州一隅也绝非世外桃源,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当时北方战云密布,东北沦陷,日寇开始觊觎整个华北,内忧外患中,他用诗句来寄情“烽火漫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

此后一年多,表面上看他似乎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或留恋诗酒山水,品茗赏花,闭门读书,然而实际并不轻松。一方面,卖文为生,不能不写一些应酬之作。一方面,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有良知,又无法忘怀世事,逍遥度日。“故都的秋”中“抑南扬北”,实际上也就是对自己身在南国。“混混沌沌”虚度光阴的苦恨和鄙视。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多事之秋,终于到了这渴望已久的北国,心情是复杂的。文章那种“悲凉”更是个人身世和时代环境的投影。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再来比较一篇同学作文。(投影学生严芸芸作文,比较色彩﹑ 声音等。不谐之处集体讨论修改。)

布置作业:

探究性学习《秋》。见课后思考题

(三)。

下载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教案(五)

    《故都的秋》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朗读感......

    二·2《故都的秋》教案

    2·2·《故都的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 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 1、 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赏析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

    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引导语: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国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作者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

    《故都的秋》教设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公园南路成教中心教科室 朱伟 【设计意图】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

    故都的秋教学案

    故都的秋教学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作品赏析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故都的秋教学案(最终定稿)

    郁达夫 ●作品赏析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本文的结构 结构图......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