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 研修日志
研究日志
(二)21世纪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跟不上节奏,我们很容易被淘汰。很开心,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微课程有了一个以下认识,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者45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的前景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目前,我本人还没有真正完成一个微课的制作,但是我正在努力学习,不断观摩优秀的微课作品,希望让自己在信息技术的大潮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冲浪者!
第二篇:初识微课 研修日志(推荐)
初识微课
研修日志
社会发展得太快,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跟不上节奏,我们很容易被淘汰。“微博”“微课”„„老师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微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第三篇:课改研修日志
新课程,让课堂流动七色的音
7、8岁的儿童,他们天真活泼、好说、好动、好奇、好胜、注意力时间短,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抽象的事物不易接受。在工作中,我深知:只有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得以充分体现。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感人、潜移默化 六、七岁的孩子,脸蛋红彤彤的,上课时睁着一双大眼睛,天真无邪,我真从心底里喜欢他们!一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天使,笑意就不禁从心底升起也在我的嘴角眉梢漾开来了。
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上课时,如果老师语言生硬,教材、教具组织得不好,或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的思想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如果教师说话语调没有抑扬顿挫,语言呆板单调,那就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抑制,注意力涣散。所以一上课,我就注意语言的感染力,特别爱用一番满腔热情、充满激情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让恰到好处的形态动作和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我适时将自己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引导多方验证。让学生感到了我是在与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是他们学习的亲密伙伴。在学生圆满地回答老师或同学的提问时,我及时用恳切的语言伴之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精彩”,“真聪明,老师感谢你教会同学这个知识”等口头表扬。每当学生对问题紧锁双眉、困惑不解,或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我则用“别急、慢慢想、明白了吗?”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根据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疑惑沉思、惊讶等表情。我就作出赞许或给出一个会心的微笑,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各种智力活动的展开,同时也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中获得许多许多。与此同时,我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孩子采用不同要求,只要孩子有了进步就通过师生的评价来肯定,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在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中克服不足。
(二)诱导激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被动学习,而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新世纪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如在教学观念上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由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探索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探索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个性品质,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我在教学新知前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故意造成认识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去学。如教学 “乘法初步认识”时,我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个数学游戏”,一听“游戏”二字,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又接着说:“只要同学们说出几个相同数相加,老师立即就能说出它们的和,不信,试试看。”学生争先恐后地报数,我脱口而出。这时,老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神”,惊叹之余,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满腔热情,迅速进入要学新知的状态。有一本书中曾这样说过:“我听说了,可能会忘记;我看到了,可能会记住;我做到了,一定会记住。”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能说的,就让他自己说,学生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教师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相信学生能学好。为此,我的做法是:
1、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不仅要让学生的手、脑参与学习过程,还要让学生的眼、耳、口协调参与学习过程。这也是使学生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我首先教会学生“听讲”,用儿童化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使学生愿听、爱听。以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如教具、画片、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爱听、爱看、想看。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说一说怎样摆,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摆。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解放了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会看;解放了学生的耳朵,使他们会听;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使他们会想;解放了学生的嘴巴,使他们会说;解放了学生的双手,使他们会做;解放了学生的心灵,使之愉悦。
2、使学生会质疑问难。
俗话说:“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石。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常在学生模糊的地方有意设疑,制造悬念,激起学生讨论。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如出示一把折扇,让学生找角,于是有好多学生都认为折扇边缘与扇柄之间组成角,即使有个别学生认为不是角,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此时,我故意制造悬念,继续进行找角、折角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直观地感知角的两边直直的,顶点尖尖的,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判断上面留下的疑问。这时的学生有感而发,就有话可说了。如:折扇边缘不直,角的两边应该是直直的。通过这样的质疑问难,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教学“角的画法”时,我先让学生试画,然后集体评价,再看书自学书上的画法,最后我提出:“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小组讨论、解决,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在全班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于是,针对书上讲的“角的画法”这一段话,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画角时,为什么要从一点起?”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学生急不可待地说:“如果不从一点起,就没有同一顶点了。”又有学生接着问“为什么要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为什么要沿直尺边画”等等,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如果方向相同,就不能组成角”“如果不沿直尺边画,而是随便画,就很难画直”等等。多好的回答啊!多么会提问题啊!我情不自禁地表扬了他们。这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三)展示数学魅力,让学生体验成功
1、张开“爱”的翅膀,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儿童从家庭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师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热爱学生是为人师者最重要的品格。“师爱”犹似母爱,又胜似母爱。“师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教学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通往成功不可少的“润滑剂”。在教学实践中我最想跟同行们说的一句话是:“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特别是对学困生的爱”。
少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有多方面。不外乎来自对“枯燥”教学的厌烦,对远离生活实际所谓“数学式题”的反感,当然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的人为因素。因此,不论在课上或课下,我都要给学生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期待,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发展。
2、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变“抽象”数学为“生活”的数学 在传统的观念中,数学是抽象,严谨的,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直观为主,从而形成“数学难教”、“数学难学”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新知,在实际运用中把数学变成生活中的数学,进而体验成功,那么数学的魅力就能展示无疑,就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
(四)加强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愈强,参与意识就愈高。求知欲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在动力,是参与学习的前提。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我常借助儿童的生活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法”或通过“自学生疑”、“认知冲突”等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安排了三大环节;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边出示电脑情境图(砖厂有很多砖,每堆砖9块,小熊正用加法数得满头大汗)边讲故事,最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学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⑵、利用学法,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运用已学过的“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运用口诀“做一做”。⑶、联系生活,应用知识。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9的乘法口诀”,怎样运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再让学生做“松鼠买松果”的开放练习。这样做,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迅速切入重点,又防止产生暗示性思维定势和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
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有些内容靠静态的实物,图画和详尽的讲解,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教师若能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直观的电教手段,创设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取得化难为易的效果。如在《图形和变换》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图形,教师形象的语言,动态的画面,使学生感到很新奇,马上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随着我的指引,马上对平移和旋转的图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本节课将结束时,我用多媒体亮出了一位时光老人,生动的画面,配上时光老人可亲的话语,使学生摆脱了单调,枯燥的全课总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全课的学习内容,把整节课再次推向高潮。
(五)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老师要精于教书,还要勤于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单单是上好课、教好书还不够,还要育好人。在教学中,我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教材插图:如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小湖、和平广场、做值日、过马路等情境,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珍惜时间、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还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肯定与表扬他们身上积极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浮躁心理,学习控制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帮助他们学习共处,形成创新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团结协作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总之,我努力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让孩子们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验学习、应用知识的成功,追求创新的价值,孩子们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
第四篇:《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修日志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修日志
通过学习专家讲座,了解微课源于学生的一种文化,服务于我们老师,把我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观,教育做法点制成PPT,再配上音乐随时播放,为我们教师使用。
教授用四色笔介绍作业的修改的案例:讲述学生学习过程,黑色笔第一次写作业用的、绿色笔同伴修改用,自己回家修改用蓝色、老师用红色笔批改,教师通过四色笔就知道学生学习过程。此教学方法很值得借鉴。
微课程是表面基于幻灯片和PPT, 基于小现象、小策略的小故事一些小问题,教师最困惑的问题,我们难以解决问题,我们做成微课程,像个小故事,非常简洁介于书包和影视之间,非常短,不能超过5分钟,微课程的初始是间于“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间的一种阅读方式,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内容常见的,但又有问题的新发现,特点将理论蕴育问题、故事、策略之中,直接指问题的解决,真是而又意外,层层深入,非常省力,信息无衰竭。
微课其实就是PPT,核心问题,就是三小,小问题(寻找真问题)、小策略(解决新问题),小现象(还原真情景)、用新视新、思维角、新研究来进行三小研究。非常直观,非常接地气,适合我们的老师,要素就是带着音乐的PPT,微课程。如何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微课,首先熟悉PPT的技术,微课程的制作不能过于长,信息量不能太大,应该把大量信息做成碎片化,最好将我们的教学故事开发成策略,我们现在教师有很多教学故事,很难传播应用,但我们如果把这些优秀的故事转化微策略,制成微课就能为教师使用传播。
微课程的制作在于挖掘每个教学故事的策略,从表象看深度问题,微课程主要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把别人的故事改为教学策略,制成微课程,它只是课堂的一部分。
微课程的使用,把微课程作为科研研究的主题,用微课作为引领研讨,用于教师学习,用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简单。
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微课程从认识、学习制作、开发、使用需要一个过程。看起来微课程很好玩,它的确是一种不用的呈现方式,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来说看起来很新颖,很实用,但做起来可能有困难,但它毕竟很实用,我们还是一定要用积极心态,去接受微课程,做好微课程。
第五篇:微课学习日志
我对“微课”第一次听说,顾名思义,又联系到微型小说的说法,感觉认为“微课”是老师讲一段时间短的课程。而这次学习了老师完整的讲授,我对微课的认识前进了一步。我认为老师给我们讲的“微课知识”也是使用了“微课”的形式。
我早先认为“微课”是老师当场讲授一段课,原来是老师讲授为了讲授知识而录制好的一段视频。微课根据录制方法有利用演示文稿录制类、利用数码设备录制类、利用录屏软件录制类、利用电子白板录制类等四大类。微课的视频呈现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录制方法。
微课对于老师来讲,由于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教学设计精致、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设计制作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时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有效可行、丰富、有条理的设计,我观看了教师举的一些例子,也会有一小段引入,这开始的引入有利用场景、利用相关动画视屏、交代背景原因等作为铺垫,引起对象的注意思考,再接下来顺理成章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这些引入和知识点联结度高,让教学对象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授过程,我觉得是单向的,学习对象要集中注意力观看,课中、课后进行吸收思考,所以设计制作前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教学内容扩展进行梳理。
微课时间少、内容少的特点,老师划分了微课可应用在五个主要课堂环节: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我想到如一年级写字课,一个偏旁、一个笔画的讲授都可以使用微课、数学课一类习题的讲解、动作操作如体育某项运动、美术画画、手工课做个简单物品等等都可以使用微课,微课的使用不拘限制,应用广泛。
微课根据教学方法还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试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十二个大类。由此,微课可应用各种内容教学,教学者要恰当处理,活学活用,使教学目标实现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