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1-27_写字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海、用、浪、纸、铅、笔”6个生字,了解”纸、海、浪、笔“的字形结构。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谁(什么)在哪里用什么写字。
4、认识笔画“斜钩”和部首“竹字头”,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纸、笔、海、浪”4个字。
5、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海、用、浪、纸、铅、笔”6个生字,了解”纸、海、浪、笔“的字形结构,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2、认识笔画“斜钩”和部首“竹字头”,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纸、笔、海、浪”4个字,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谁(什么)在哪里用什么写字。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小朋友,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在跟着老师读文的过程中认识了好多汉字,还学会了一项能帮助我们自己认字的好本领——拼音。
2、复习拼音:
xiě
zì làng
huā
bái zhǐ
qiān bǐ 开火车拼读音节。
二、初读课文。
1、这2个音节请你自己认真拼读一下。(1)自由拼读音节。
(2)谁愿意拼读给大家听?指名拼读。(3)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重点注意“zi”是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4)开火车读、齐读。
2、揭示课题。(1)指名读课题。(2)齐读课题。
3、指导书写笔顺。
这2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我们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写。“写”的上面是“秃宝盖”,下面是个“与”。“字”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子”。
你们平时喜欢用什么笔写字呢?
5、学习生字:铅
笔。(1)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2)指名拼读。(3)集体拼读。
(重点指导“铅”:qiān三拼音,读准字音。(4)交流“笔”字记字方法。
①师:古人都是用毛笔写字的。大家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笔”? ②讨论、交流。
(毛笔的笔头是用动物的毛做成的,所以下面是个“毛”。)(5)认识“竹字头”。毛笔的笔杆多像挺拔的竹子啊!把“竹”的第3笔竖和第6笔竖钩改成点,就变成了“竹字头”,因为毛笔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笔”的部首是“竹字头”。
6、初步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
船儿在海上,用浪花写字,飞机在天上,用云雾写字。我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最美丽的字。注意:读轻声的词语
海上
天上
纸上
美丽的字(2)完成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船儿在()用()写字。飞机在()用()写字。小朋友在()用()写字。(3)交流与指导。
课堂小结
1、“一字开花”游戏。组词:笔
(铅笔、铅笔盒、毛笔、蜡笔、钢笔、水笔、笔画、笔顺等)
2、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 “笔”字。
①指导学生书空“笔”字的笔顺:从上到下。
②指导学生注意“笔”字书写时,“竖弯钩”中的“∣”要写在竖中线的左边,并不是写在竖中线上。③师示范板书,生在田字格里描摹2个。
课后习题 作业:
1、朗读课文
2、给“笔 找朋友,组词。
3、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船儿在(飞机在(小朋友在()用()用()写字。)写字。)用()写字。
第二篇:1_美国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地图,了解美国的组成、位置。2.知道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及其原因。
3.知道美国的人种构成,清楚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了解各种族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各种族所受到的待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3.习题过程中,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分析题目。(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重点:地理位置、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美利坚民族的构成。难点:学生读图分析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所学的各地区和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那么我们今天就去游一回“西游记”,看看西半球的国家又是怎么样的呢?是跟东半球一样?还是有另一番景象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片,看看我们今天游的是西半球的哪个国家?
自由女神像、乔丹、奥巴马
。。【板书】美国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美国,那么美国到底由哪几部分组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地图
【学生回答】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三部分组成 【板书】
美国=本土 + 阿拉斯加州 + 夏威夷州 【教师】区分“洲”与“州”
【教师】本土、阿拉斯州都位于哪个洲?夏威夷州又在哪个大洲呢? 【学生回答】本土、阿拉斯州都位于北美洲,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教师总结】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个大洲
【教师】美国跨越了北美洲和大洋洲两个大洲,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南部,这么说我们只是知道了美国在世界上大致的位置而已,那如果我们要知道美国具体的位置,要从那么方面来了解呢? 【学生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分钟时间学生看图,弄清位置,让后起来回答。【板书】 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美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于热带和北寒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与加拿大接壤 南临墨西哥湾,与墨西哥接壤
【教师】我们之前学东半球国家的时候曾经学过世界上第一人口、第二人口大国,他们分别是谁啊?
【学生】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教师】那么第三人口大国呢??? 【学生】美国
【教师】中国和印度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人口那么多呢? 【学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基数大
【教师】那美国呢?它又是什么原因,它是发达国家哦,难道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吗?
【学生】不是,其他地方有人搬过来
【教师】人口的增长有两方面,一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自然增长,还有一种是机械增长,所谓机械增长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超过迁出引起的增长。刚刚有同学说是其他地方搬过来的,那美国属于哪种啊? 【学生】第二种
【教师】美国他本身的人口增长率很低,只有0.97,在16-20世纪,迁入美国的人口来自于世界各地,这些人叫做移民,这些移民的出现,以及他们的后代,使得美国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所以主要是由于移民导致的。【板书】人口: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主要原因是移民
这些移民所占的比例分别有多少呢??美国此时的民族构成中,主要的是什么人种呢?
【学生】白种人79.96%,黑种人12.85%,亚洲人(黄种人)4.43%,印第安人1.15% 主要是白种人为主。
【教师】主要是白色人种,那白色人种是美国本身所有的原著居民吗? 【学生】不是,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教师】也就是说现在美国的人种构成中主要不是原来的土著居民,而是移民占主要,所以这个国家是移民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外教,我们走在大街上也有很过外国人,我们能不能说我们国家也是移民国家呢? 【学生】不能
【教师】我们国家主要人口不是移民,所以不是移民国家 【教师】在这些移民中,有来自于我们亚洲的人,我们称他们为华人华侨,而且又400多万人,在美国主要居住的地方是? 【学生】唐人街
【教师】唐人街有主要在哪些城市里呢? 【学生】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
【教师】来到美国的各种族都给美国带来了许多贡献,如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篮球飞人:乔丹。他们都生活在美国,原著居民也还在,但却不是主要的种族,为什么呢?他们各种族都有什么感受呢?谁愿意来扮演一下这些人种,来体会一下他们心中的感受?
【学生】三个学生分别扮演 黑种人、印第安人、华人 【教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印第安人舒服吗? 【学生】不舒服,我们被杀戮、还赶去住山区 【教师】黑种人、华人呢? 【学生】不舒服,不公平
【教师】都是人,而有色人种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说明美国各种族间什么现象?
【学生】种族歧视
【板书】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种族歧视现象严重
【教师】但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融合,繁衍,各种族之间,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叫做。。【学生】美利坚民族
【小结】学生在不看书的前提下,通过屏幕上的提纲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通过屏幕投出,并让学生自己解释每个答案的原因。
板书
第三篇:1_认识生物_教学设计_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生物
1、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2、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3、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导学生分析、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二、生物的特征
1、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2、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3、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小结
本课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课,首要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从而总结出生物的特征。内容比较易懂,和学生每天的生命活动相关,学起来很容易。
在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的时候,对于能呼吸,能排泄这种每时每刻都进行的生命活动,更容易被忽略。稍加提示就会想起。对于应激性这种专业术语学生理解不太好,但是换种说法,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后,就易理解得多。
板书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第四篇:1_古诗三首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七、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八、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九、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课后习题
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第五篇:1_拾贝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拾、贝、壳、特、呢、瞧、离、摸”这8个生字。
2、知道“扇”是多音字,了解“扇”在不同情况下的发音。
3、正确描摹和识记“壳、贝、特、呢、离”这5个生字。
4、学着用1~2句话试着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5、通过学习体会海边拾贝壳的乐趣,激发学生向往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课文4、5小节中的一节背诵。
2、初步认识课文中比喻句的表达形式。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联系生活,能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请2-3个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小作者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呢?
(1)指名朗读1、2节。注意学生是否正确读出应有的停顿。(2)注意两个感叹号要读出语气。
(3)读好“笑着、跑着、跳着”等这些词语。(4)齐读1、2节。
3、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吗?出示课题 学习生字:拾贝壳。
“拾”: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贝”:比较字形:贝——见
“壳”:比较字形: 壳 ——壶
(学习新部首:士字头)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标小节号。
2、自学检查:
(1)说说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提手旁的字,都表示手的动作。)(2)同桌学习:特、呢、瞧、离
特:牛字旁,最后一笔横变提 呢:读轻声,第七笔是撇。
瞧:三拼音,形声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焦”的“四点底”不能写到“目字旁”的下面。
离:最后两笔是“撇折,点”。
3、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 :各层次学生各抽读3名(2)叫号游戏。师:1号1号什么字? 生:1号1号拾、拾、拾。
2、写字指导:(1)出示今天要写的生字:壳、贝、特、呢、离(2)指导写字。
壳:上中下结构,“士字头”要写得扁一些,“横钩”写在横中线偏上一点的位置。
特、呢: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书写规律。贝:最后一笔是长点
离:下半部分的横折钩要写得比上半部分的竖折宽一些,最后两笔是撇折,点。(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孩子们拾到了好多贝壳,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拾到了哪些漂亮、奇特的贝壳吧!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壳、贝、特、呢、离(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贝壳、许许多多、五彩、漂亮、特意、细长、离开(每个写3遍)。
3、朗读课文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