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数函数单调性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单调性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数学组
张明
教学目标:会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以及喜欢数学的兴趣与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教学难点:底数a对对数函数的影响(Ⅰ)设置情景 复习回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如何描述的? 生1:当a1时,对数函数ylogax在(0,)内是增函数;
当0a1时,对数函数ylogax在(0,)内是减函数 师:今天我们就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一些问题。(Ⅱ)探求与研究 问题1:(幻灯片1)
11已知0a1,b1且ab1,若mlogab,nloga,plogbbb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A.pmnB.mpnC.mnpD.pnm师:给大家一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告诉我结果。
生2:首先观察m、n、p三个式子,可以判断出m0,n0,p10,然后再判断m与p的大小。p可以写成ploga11,此时m与p同底,然后比较b与的大小,因为aa1,因此mp,答案应为B。aa0,b0,ab1,所以b全体同学异口同声说:好!师:回答得非常好!那我们看,比较大小的实质就是“求同”,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我们来看第二题 问题2:(幻灯片2)
求函数ylog0.2(x24x5)的单调区间生3:这是一个复合函数,首先要求定义域,我们可令ux24x5,则ylog0.2u在(0,)内是减函数,现在我们来求函数ux24x5的单调区间,易得u在(1,2)是增函数,u在(2,5)是减函数,所以,函数ylog0.2(x24x5)在(1,2]是减函数,在[2,5)是增函数。
师:看来大家对于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掌握的很好,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注意到了。提醒大家一句在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时,若题中没给定义域,要先求定义域。这道题也是对数函数单调性的一个简单应用。我们来看第三题。问题3:(幻灯片3)
若函数yloga21(x)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B.|a|2C.|a|2D.1|a|2师:也给大家一分钟的讨论时间。
生4:我们可以把这个函数看作一个复合函数,令ux,则函数ux在(,0)
是减函数,若要使函数yloga21u在(,0)上是减函数,需满足a211,解之得|a|2。
师:他说的完全正确……,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还有一种解法,同学们都在注视着他。这位学生边板演边讲解 生5:我是从图像的角度考虑的。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函数yloga21(x)的草图,根据图像的对称性,可以画出函数ylog(a21)(x)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ylog(a21)x的图像,知函数ylog(a21)x在(0,)是增函数,所以a211,即|a|2。
大家都为他的解法鼓起了掌
师:利用图像的对称性,运用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妙!
我们回头看一下这三道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求参量的取值范围),最后都化归为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来解决。
那么如何判断和证明以对数函数为载体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呢?先看第一道题。问题4:(幻灯片4)
。判断函数f(x)lg(x21x)(x0)的单调性并证明师:大家做完之后可以交流一下看法。
大约三分钟之后,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我示意他到前面来板演,边做边讲。生6:因为yx21在(,0)上是减函数,yx在(,0)上也是减函数,所以函数f(x)lg(x21x)在(,0)上是减函数。证明过程是这样的: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作差比较f(x1)-f(x2)与零的关系,转化成比较
x11x1x21x222与1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
x11x1x21x222即f(x1)f(x2)0也就是f(x1)f(x2),1,因此函数f(x)lg(x21x)在(,0)上是减函数。另一位同学霍地站起来,我还有一种证明方法。
师:好!快说!我们都在期待你的方法。生7:因为ylgx在(0,)是增函数,所以我们可以比较真数的大小,即比较x11x1与x21x2的大小,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知x11x1因此lg(x11x1)lg(x21x2),即f(x1)22222x21x20,2f(x2),所以函数f(x)lg(x21x)在(,0)上是减函数。
哗……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了,大家都很惊诧。生8:能否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单调性一致来证明这道题。师:具体一点.生9:首先求这个函数的反函数,再证明反函数的单调性。大家议论开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师:大家能否评价一下这三种做法。生10:第一种是根据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来证明的,第二种也是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出发,直接比较f(x1)与f(x2)中真数的大小。第三种则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单调性一致来证明的。相对来说,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一些。
师:他说的非常好!第一种方法大家都容易想到的就是利用定义,第二种方法也是利用定义,只不过比较对象变了;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互反的两个函数的关系来做的,想法很好。但运算量较大,而且容易出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选择。一般情况下,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就是要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我们再来看第二题。(Ⅲ)演练与反馈 问题5:(幻灯片5)
函数f(x)logaxb(b0,a0,且a1)xb(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证明师:这是一道判断含参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看法。然后告诉我你们的解题思路。生11:根据对数式真数大于零,可得x(,b)(b,)。证明单调性的方法同第4题,只不过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学生齐声:同意。
师: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判断和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两道题,在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时候,要事先在定义域中规定x1与x2的大小,无论我们用何种手段,只要能比较出f(x1)与f(x2)的大小,单调性就可判断。
总结:这5道题都是研究有关对数函数单调性的问题,我们处理的办法是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出发,这里对数函数只不过作为一个载体,最后都可归结为:以下三个结论,知其二,必知其一。
①x1x2,②f(x1)()f(x2),③f(x)是增(减)函数
第二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运用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运用
张军丽
一、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判断单调性;④求单调区间;⑤求值域和最值.要求同学们:一是牢固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二是理解和掌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律;三是树立定义域优先的观念.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1)log23.4,log28.5
(2)log0.31.8,log0.32.7
(3)loga5.1,loga5.9(a>0且a≠1)
思路点拨: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1)解法1:画出对数函数y=log2x的图象,横坐标为3.4的点在横坐标为8.5的点的下方,所以,log23.4 解法2:由函数y=log2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且3.4<8.5,所以log23.4 解法3:直接用计算器计算得:log23.4≈1.8,log28.5≈3.1,所以log23.4 (2)与第(1)小题类似,log0.3x在R+上是单调减函数,且1.8<2.7,所以log0.31.8>log0.32.7; (3)注:底数是常数,但要分类讨论a的范围,再由函数单调性判断大小.解法1:当a>1时,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且5.1<5.9,所以,loga5.1 当0loga5.9 解法2:转化为指数函数,再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令b1=loga5.1,则 所以,b1 所以,b1>b2,即举一反三: 【变式1】(2011 天津理 7)已知 A. 解析:另 B.,C.,则() D.,令b2=loga5.9,则 .当a>1时,y=ax在R上是增函数,且5.1<5.9 当0 又∵为单调递增函数,∴ 2.证明函数 故选C.上是增函数.思路点拨: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函数单调性证明通法,同时熟悉利用对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数对数大小的方法.证明:设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f(logax)=的单调性.解:设t=logax(x∈R+,t∈R).当a>1时,t=logax为增函数,若t1 则 又∵y=log2x在即f(x1) 上是增函数.上是增函数 ∴函数f(x)=log2(x2+1)在∵ 0 解:设t=-x2+2x+3,则t=-(x-1)2+4.∵ y=≤4,∴ y≥ =-2,即函数的值域为[-2,+∞.(-x2+2x+3)的定义域为-x2+2x+3>0,即 再由:函数y=-1 二、函数的奇偶性 4.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 (2) .t(-x2+2x+3)的减区间为(-1,1),增区间为[1,3.(1)思路点拨:首先要注意定义域的考查,然后严格按照证明奇偶性基本步骤进行.解:由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关于原点对称 又 所以函数 是奇函数; 总结升华:此题确定定义域即解简单分式不等式,函数解析式恒等变形需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说明判断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不能轻易直接下结论,而应注意对数式的恒等变形.(2)解:由 以函数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即f(-x)=-f(x);所以函数 所 又 .总结升华:此题定义域的确定可能稍有困难,函数解析式的变形用到了分子有理化的技巧,要求掌握.三、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5.已知函数f(x)=lg(ax2+2x+1).(1)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f(x)的值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与求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常规问题相比,本题属非常规问题,关键在于转化成常规问题.f(x)的定义域为R,即关于x的不等式ax2+2x+1>0的解集为R,这是不等式中的常规问题.f(x)的值域为R与ax2+2x+1恒为正值是不等价的,因为这里要求f(x)取遍一切实数,即要求u=ax2+2x+1取遍一切正数,考察此函数的图象的各种情况,如图,我们会发现: 使u能取遍一切正数的条件是 .的解集为R,解:(1)f(x)的定义域为R,即:关于x的不等式ax2+2x+1>0 当a=0时,此不等式变为2x+1>0,其解集不是R; 当a≠0时,有∴ a的取值范围为a>1.(2)f(x)的值域为R,即u=ax2+2x+1能取遍一切正数 a>1.a=0或 0≤a≤1,∴ a的取值范围为0≤a≤1.6.已知函数h(x)=2x(x∈R),它的反函数记作g(x),A、B、C三点在函数g(x)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a,a+4,a+8(a>1),记ΔABC的面积为S.(1)求S=f(a)的表达式;(2)求函数f(a)的值域; (3)判断函数S=f(a)的单调性,并予以证明;(4)若S>2,求a的取值范围.解:(1)依题意有g(x)=log2x(x>0).并且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a,log2a),B(a+4,log2(a+4)),C(a+8,log2(a+8))(a>1),∴A,C中点D的纵坐标为〔log2a+log2(a+8)〕 ∴ S=|BD|·4·2=4|BD|=4log2(a+4)-2log2a-2log2(a+8).(2)把S=f(a)变形得:S=f(a)=2〔2log2(a+4)-log2a-log2(a+8)〕=2log2=2log2(1+).,又函数y=log2x 由于a>1时,a2+8a>9,∴1<1+在(0,+∞)上是增函数,∴ 0<2log2(1+)<2log2,即0 (1+)-(1+)=16(+8a2>0,)=16·+8a1>0,a1-a2<0,由a1>1,a2>1,且a2>a1,∴ a1+a2+8>0,∴ 1<1+ <1+,再由函数y=log2x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可得f(a1)>f(a2) ∴ S=f(a)在(1,+∞)上是减函数.(4)由S>2,即得,1 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关于函数的单调性习题课教学设计,本人在听了专家的讲解后感到受益匪浅,结合平时的教学,有些教学方面的心得如下,希望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必修1的第2章函数里的函数基本性质中介绍的第一个性质。它既是在学生学过函数概念等知识后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各类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而且函数单调性在解决函数变化趋势、值域、最值、不等式等许多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这部分内容的习题教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教学目标: (1)在知识方面,通过习题训练,使学生能加深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判断并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方法、学会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相关问题。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抽象以及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价值观和情感教育方面,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美,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使其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判定、证明及应用。其中的教学难点是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和复合函数单调性的理解。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在具体实施上,将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为了贴切地服务于教学目标,课件的制作是为了能更好的讲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用是PowerPoint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训练知识技能,还要达到思维的训练,因此这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作为教师,我要做好启发和规范地指导,引领学生大胆地探索,并培养其严谨的数学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大概分为复习回顾、例题讲解、规律小结、巩固练习四个版块,最后布置作业。下面为每部分的具体构思。 1、复习分为概念回顾和基础练习两部分,预计费时7到8分钟左右,其中概念为(1)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以及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2)怎么判断函数单调性及单调区间——可以用定义法,也可以从图象上观察。形式主要由学生口答。基础练习部分选择了5道小题目,课件形式给出,请学生口答,内容涉及单调性的理解,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后一题让学生们画出图象,观察图象的“升降”写出单调区间,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都是小题目,难度小,用时少,但紧扣概念,也让学生迅速热身,无形中抓住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例题选择方面: 关于例 1、试判断函数f(x)变式:讨论函数f(x)x(1x1)的单调性并证明; x21ax(1x1)的单调性。x21选择这个题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基本步骤,变式的选择是为培养学生分情况讨论的意识和能力,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证明的规范性,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和品质。 关于例 2、求函数yx21的值域。x2函数单调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选择这道题,教会学生利用单调性来求函数值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利用单调性求值域时的简捷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关于例 3、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且f()f(x)f(y) xy(1)求f(1)的值 (2)若f(3)1,解不等式f(x5)2 这是一道抽象函数的题目,对于求出f(1)、f(9)分别是0和2用的是赋值法,这是抽象函数中常用的方法,不等式变为f(x5)f(9),应用函数单调性,将抽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转化为自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即x59,提醒学生注意函数定义域! x50选择这个抽象函数的例子,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并掌握怎么样利用单调性转化函数和自变量的大小关系。 关于例 4、已知f(x)是R上的减函数,g(x)x24x,求函数h(x)f(g(x))的单调增区间。 最终的那个函数明显是个复合函数,函数g(x)图象的对称轴是x2,开口向下,在[2,)上递减,又f(x)也递减,所以[2,)是个增区间。 本题小结:两个函数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后是增,相反则复合后是减。 3、关于这部分的课堂小结: 我们可以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值域、解不等式,以及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4、关于巩固练习题目方面的选择: 这部分选两题,类型在例题中已出现,其中第一个要先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再求值域。而第二题则先要判断单调性,再进行证明,确定了单调性之后再应用到三角形的问题中,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些代数不等式证明中如何应用函数单调性的。 这部分让学生自己做,用投影仪和板书结合,规范其书写和论证。 5、关于作业布置方面: 结合本节课的讲解内容,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在作业题型选择上,本人力求做到紧扣和深化上课内容。一共有三大题,第一题是求单调区间,其中要用图形,数形结合;第二题要利用例4的小结“两个函数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后是增,相反则复合后是减。”;第三题是抽象函数题,与课上的例3类型一样,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 以上是我对这部分习题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既要注重逻辑推理,又要关注直觉思维的启迪,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其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的过程.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于本节课,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简单说明。 一、教材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研究函数的概念之后的第一个函数的性质,既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为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蕴涵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根据函数单调性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明白考虑问题要细致缜密,说理要严密明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之美,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观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 虽然高一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与应用. 二、教法学法 1.在教法上采取了: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正确形成概念 . 2.在学法上重视了: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直观感性材料,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的交互性。 三、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来重点探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整合点分析。 以课前学案的形式,布置个学习小组利用几何画板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意在健全学生的基础认知结构,熟练几何画板的操作,同时可以感受函数图象变化趋势,为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情境引入,采用天气预报声音文件和幻灯片同步播放的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往往受很多条件的限制,而幻灯片展示图片资料方便快捷,天气预报声音文件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趁势展开定义生成的探究活动。要生成定义就要由描述性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这是认知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借助几何画板的同步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探究增函数的一大重大特征: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某些区间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自变量在给定区间变化的重要性。从而生成了增函数的概念。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定义生成的规程中,我们发现有大容量的板书,借助幻灯片展示文本信息,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图象,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函数的单调性,并请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刚接触定义,运用并判断函数单调性的能力有待提高.而小组合作可提高学习热情,画图观察便于学生先根据“形”判断单调性;实物展示平台展示绘图成果便于绘图经验的示范与推广. 在交流与练习中,观察函数图象规律是“数形”结合解题的关键,但手绘图象往往耗时较长.学生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信息技术的介入帮助学生“数形”结合解题,使其体会到手脑并用、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运用数学实验室无线局域网络的辅助教学,可将主机切换到各小组的操作界面。不仅实现了小组实验表现和结论的展示,又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共享。解决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各小组间的交流与比较非常困难.作业布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糖水加糖甜更甜”的生活现象。通过数学建模,构造以糖的份量为自变量的xy浓度函数,通过操作几何画板,学生可以轻松地发现随着糖x1份量的增加,糖水的浓度也增大,从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化学问题。也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实验活动为中心,以探索数学规律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能力为培养目标。是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一次新的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加工处理并使用了声音、图片、动画、几何画板、实物展示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也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教学评价。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考习惯、发现能力。尤其是在分小组实验中,基础薄弱的同学容易产生厌怠的情绪,而且承担的任务量较小。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分层教学。 总之,这节课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从课后反馈的效果来看,我的教学是成功的。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大家!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问题是学生兴趣的开始.首先创设情景,通过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问题情境)(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如图为某地区2009年元旦这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观察这张气温变化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提出问题: 问题1: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的或下降的? 问题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二)探究发现 建构概念 [学生活动]对于问题1,学生容易给出答案.问题2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回答. [教师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先让学生观察图象,通过具体情形,例如,“t1=8时,f(t1)=1,t2=10时,f(t2)= 4”这一情形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回答:对于自变量8<10,对应的函数值有1<4.举几个例子表述一下.然后给出一个铺垫性的问题:结合图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区间[4,14]上,气温随时间增大而升高”这一特征. 在学生对于单调增函数的特征有一定直观认识时,进一步提出: 问题3:对于任意的t1、t2∈[4,16]时,当t1< t2时,是否都有f(t1)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象、进行实验(计算机)、正反对比,发现数量关系,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归纳、概括、抽象出单调增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为了获得单调增函数概念,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类,引导学生得出关键词“区间内”、“任意”、“当家集体给出单调增函数概念的数学表述.提出: 问题4: 类比单调增函数概念,你能给出单调减函数的概念吗? 最后完成单调性和单调区间概念的整体表述.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的形成来自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难懂、难教和难学,这就需要让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从日常的描述性语言概念升华到用数学符号语言精确刻画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 时,都有 ”,最后由大 (三)自我尝试 运用概念 1.为了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时地进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活动]问题5:(1)你能找出气温图中的单调区间吗? (2)你能说出你学过的函数的单调区间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对于(1),学生容易看出:气温图中分别有两个单调减区间和一个单调增区间.对于(2),学生容易举出具体函数如:,,并画出函数的草图,根据函数的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教师活动]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学生画的草图和标出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在叙述函数的单调区间时写成并集.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学生明了,过去所研究的函数的相关特征,就是现在所学的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加深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2.对于给定图象的函数,借助于图象,我们可以直观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也能找到单调区间.而对于一般的函数,我们怎样去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呢? [教师活动]问题6:证明在区间(0,+ ∞)上是单调减函数.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尝试自主进行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可能会出现不知如何比较与的大小、不会正确表述、变形不到位或根本不会变形等困难.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 [学生活动]学生自我归纳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四)回顾反思 深化概念 [教师活动]给出一组题: 1、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函数还是单调减函数? 2、若定义在R上的单调减函数取值范围吗? [学生活动]学生,并通过问题,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使学生在探求问题的解答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切体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函数单调性认识的再次深化.[教师活动]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 (2)书面作业: 必做:教材 P43 1、7、11 选做:二次函数一吗? 在[0,+∞)是增函数,满足条件的实数的值唯 满足,你能确定实数的满足,那么函数 是R上的单调增探究: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函数有两个单调减区间,由这两个基本函数构成的函数的单调性如何?请证明你得到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两方面的作业,使学生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习惯.基于函数单调性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对课后书面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安排基本练习题、巩固理解题和深化探究题三层.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为必做、选做和探究三种,使学生在完成必修教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数学发现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串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对话可以实现师生合作,适度的研讨可以促进生生交流以及团队精神,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缜密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积累、探索能力的长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我相信赫尔巴特的名言: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戴氏教育高中数学组 杜剑 【教材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应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2.通过探究与活动,使学生明白考虑问题要细致,说理要明确。情感与态度: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理性的描述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的现象。 2.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函数单调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数形语言转化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及应用。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及证明。关键:增函数与减函数的概念的理解。【教法分析】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不断探索,最终把解决问题的核心归结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然后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的学习理解,最终把问题解决。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探索尝试的动态活动之中;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情境 遵义一天的天气 设计意图:用天气的变化,让学生用朴素的生活语言描述他们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请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这样做可使教学过程富有情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起点的设定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二)温故知新 1.问题1:观察学生绘制的函数的图象(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指出图象的变化的趋势。 观察得到:随着x值的增大,函数图象有的呈上升趋势,有的呈下降趋势,有的在一个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在另一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2.问题2:对“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这句话初中是怎样描述的? 例如:初中研究yx2时,我们知道,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回忆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解释: 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这种性质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函数单调性这一概念的学习上有三个认知基础:一是生活体验,二是函数图象,三是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认识。对照绘制的函数图象,让学生回忆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描述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符号化建构,与学生的认知起点衔接紧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建构概念 问题3: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呢? 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 单调增函数的定义: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呢? 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给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及学生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用严格的数学符号语言定义函数单调性的全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概念如何从直观到抽象,从文字到符号,从粗疏到严密。让他们充分感悟数学概念符号化的建构原则。问题4则要求学生结合图象化单调增函数的定义,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得到单调减函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数学概念是如何扩充完善的。 (四)理解概念 1.顾名思义,对“单调”两字加深理解 汉语大词典对“单调”的解释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2.呼应引入,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如:y2x1的单调增区间是(,);y3.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如:函数y上减函数? 引导学生讨论,从图象上观察或用特殊值代入验证否定结论(如取x11,x2 1在(0,)上是减函数。x11在(0,)和(,0)上都是减函数,能否说y在定义域(,0)(0,)上xx1)。 2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通过概念变式教学和构造反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学习如何证明一个函数的单调性之前,先与学生 一起探讨怎样才能否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对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尤为重要,可以加深学生对“任意”两字的理解。 (五)运用概念 通过两例,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主要方法:①观察法:画出函数图象来观察;②定义法:严格按照定义进行验证;③分解法:对函数进行恰当的变形,使之变成我们所熟悉的且已知其单调性的较简单函数的组合。 2.概括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练习:作出函数y|x1| 1、y|x21|的图象,写出他们的单调区间。 设计意图:单调性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问题,通过本例,要让学生理解判断函数单调性与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差别,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程序,并深入理解什么是代数证明,代数证明要做什么事。 (六)回顾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能利用(1)图象法;(2)定义法来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从中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教学反思】 1.给出生活实例和函数单调性的图形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直观图形得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问题是学生兴趣的开始。这里,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 2.给出函数单调性的数学语言。通过教师指图说明,分析定义,提问等办法,使学生把定义与直观图象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3.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习,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通过安排基本练习题,使学生在完成必修教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5.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该成为这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是对函数图象特征的一种数学描述,它经历了由图象直观感知到自然语言描述,再到数学符号语言描述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数学的理性精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学教育载体。 6.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着力点是“为学习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设计学习”。通过对“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我对“为学习设计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远足,那么学情分析的目的是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一个合情合理的教学起点;目标导向这是要教师分析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即远足所期望到达的目的地,这是教学的根本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 计的关键;知识定位则好比是教师要预先分析通往目的地的道路状况,从而决定前进的方法和策略;问题设计则好比是设计行程,恰当安排可以指引师生高效地向着目的地前行。本节课就是通过这样的设计思想来安排教学设计的。第三篇: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第四篇: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第五篇: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