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情感熏陶、精神陶冶的过程。而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方法。本课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为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多角度、个性化地与文本中的父子对话,在此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表达,在读中评价,在读中迁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爱无声胜有声。”感受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地震的相关材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地震及作者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纪实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倒塌的房屋、崩坏的路面、哭泣的人们、无助恐惧的神情……
导语:同学们,这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画面,就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场面。这场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生命在大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然而,“地震无情人有情”,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们用真情演绎了一首首爱的赞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件感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生齐读课文题目)。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设计意图:情感是以认知为前提的。上课伊始,用汶川大地震的真实画面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加上教师激情的导入语言,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合作学习,识记字词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2)把不熟悉的生字多读几遍。(3)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义,互相提醒怎样把字书写正确。3.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交流识记方法。4.学生交流学习成果。(1)认读字词。(播放课件)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爆炸、颤抖、洛杉矶、阿曼达、破烂 不堪
(2)认清字形。①按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昔 半包围结构:疾 上中下结构:曼
左右结构:杉 矶 混 墟 爆 砾 砸 颤 ②找形近字:墟——虚 杉——衫 疾——迭 矶——机 砾——栎 颤——擅(3)给生字扩词。(4)给多音字组词。
(hùn)混乱(nán)困难混
难 (hún)混话(nàn)遇难(5)理解词义。
请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昔日 废墟 疾步 绝望 瓦砾 开辟 ①往日;从前。()②快步行走。()③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④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⑤破碎的砖头瓦片。()⑥毫无希望。()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理解词义,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让学生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要求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课文主要讲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记叙的。)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课文层次。全文分三部分:
(1)第一部分(1~4段):写父亲决定寻找儿子。(事情的开端)①父亲安顿好妻子,冲向儿子的学校。
②在大地震的混乱中,学校已成废墟,父亲仍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2)第二部分(5~11段):写父亲坚持寻找儿子。(事情的经过)①父亲在废墟上不停地挖掘。
②父亲不听别人劝阻,坚持寻找儿子阿曼达。
(3)第三部分(12~24段):写经过三十多个小时不停地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名同学终于获救。(事情的结局)5.根据划分的段落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的层次,为深入理解、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四、归纳内容,提出新疑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2.全班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1)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资料。
(2)教师播放有关地震的影片资料,学生观看后谈感受。3.师生小结。教学预设:
师:地震是残酷的,但是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让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共同探究吧。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拓展资源,拓宽知识面,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总结全文。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在搜集、整理信息中开阔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丰富课外积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明确目标 1.回顾内容。
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述的是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作者用了一个词,既表达了他的感动之情,又表达了他对这对父子的赞扬。你知道是哪个词吗?(了不起)2.明确目标。
导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对父子了不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灵去感悟。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明确要点,引发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合作探究,理解深情
过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父子了不起的语句,好好读一读,一会儿把你读后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子了不起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线画出来打上问号,把自己读懂的地方,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出感悟。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句子一: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句子二: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句子三: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句子四: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
句子五: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从这五处对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中,感受、体会父亲对儿子的伟大而深沉的爱。)(2)合作探究,品读句子,体会父亲的心情,感悟父爱的“伟大”。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苦。)师:失去心爱的儿子,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②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引导学生讨论:父亲是否精神失常?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段,动笔圈画,认真朗读,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讨论:这位父亲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说他失常,他的确有着和正常人不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他确实不失常,是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是救孩子的顽强信念支撑着他,是伟大的父爱支撑着他!
③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详细地描写父亲的外貌,从中可以看出他挖掘的时间之长、挖掘的艰苦,也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信念坚定、决不放弃、有责任感、遵守诺言的伟大父亲。
4.全班交流,感受阿曼达的“了不起”。
(1)男女生分角色读父子的对话。思考:阿曼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结:阿曼达是个勇敢、无私的孩子。(4)品读阿曼达说的话。
引读:勇敢、无畏的阿曼达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课件出示)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引读:勇敢、无畏、无私的阿曼达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课件出示)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5)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创设语境:废墟下,没有水、没有食物,里面一片漆黑,到处都是叫喊声、哭声,一片混乱……此时,年仅7岁的阿曼达会不会感到绝望、害怕?如果你是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可能对伙伴们说些什么?你会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5.探究:只有7岁的阿曼达,在巨大的危险与恐惧面前,他为什么不害怕? 小组交流后汇报。
(只有七岁的阿曼达镇定自如,没有一点恐惧,因为他坚信爸爸对他的承诺。)6.讨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说的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类似的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到了精神力量。)7.总结引读:他们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与教师的引导,感悟父子的了不起,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在阅读中带着自己的情感领悟作品的内涵。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情”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细读文本,学习写法
1.细读体现父子了不起的语句,思考:作者是通过对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
(课件出示能体现这对父子了不起的语句,学生边读边思考。)2.总结写法。
(明确: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回读总结,提高思想认识,升华情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为习作奠定基础。
四、读写训练,情感延伸 1.拓展阅读。
课件出示: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父亲从12号下午就开始用手默默地挖,很快双手就流血了。可是他并没有注意到,只是不停地挖。后来,武警来了,看他那么惨——双手指甲已经掉光了,就叫他别挖了,他们帮他挖。他不说话,一个人继续挖。于是,武警和他一起挖。挖了三天三夜,他不吃东西,偶尔喝点水,从不说话,不哭也不叫。第三天夜里,他看到了儿子,突然笑了——很温柔地笑了,但是他的儿子已经变形了。他请武警帮忙抬开石板。儿子被挖出来后,他轻轻地把儿子放在地上,找来水和纱布,给儿子擦身子,梳头。很轻、很温柔,他始终微笑着。武警看了都想哭,又不敢劝他。
擦完,他就把儿子抱起来,坐着,两个人,父与子。他坐了一夜,也不和别人说话,偶尔亲亲儿子。天亮了,运尸体的车来了,他把儿子抬上车。这时候,他突然大叫一声——那种穿云裂石的声音。在场的武警都以为他疯了,上去拉他,他很快平静下来,说:“我没事。”
他把儿子放好后,跳下车,摘了一朵野花,放在装儿子的袋子上,说:“儿啊,爸爸再送你一程。”后来,有一位武警说,他为了挖出自己的儿子,两只手食指的第一节连骨头都没有了。这正印证了那首歌: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生命是命题。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播放音乐:《生死不离》)2.课件出示汶川大地震的感人图片,教师解读。
(1)他叫谭千秋,是一位老师,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死神,为的是换回学生的生命!(2)我们的总理,在废墟上,在灾区人民中间,他要和他的人民永远在一起!
3.升华情感:就是这种爱,这种义薄云天的大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有了爱的支撑,灾区人民正在重建美好家园,与全国人民共同携手谱写着盛世中国的和谐乐章!
4.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图片及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升华,练笔延伸,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中教师紧抓“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2.在本课中教师既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时,教师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课文,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句子旁边写感受和体会。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调动他们的内心情感。
3.不足之处: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时,设计的形式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应只关注表述内容的对错,还要关注语言质量。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
教师:薛晓莉
工作单位:公主岭市十屋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设计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直奔主题,呈现主旨。
1、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http://tieba.baidu.com/五福星/shipin/play/3eddbe6251f9cb59f8ef3b10/(CAI)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
2、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还可以试着用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
3、小组交流感受。
二、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1、生找到第12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
师:这段话将父亲拯救儿子的艰难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拿起书,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全班齐读一遍。)
2、师:请你们试着把这段话放到全文中去,上下文联系起来,边读边联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自读自悟)
3、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①研读“长时间的辛劳和伤痛”。
A、生1:我觉得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因为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
生2: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一般人会睡觉吃饭休息,而父亲一直都在挖。
师:他忍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长时间的疲劳。在这段话中,还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疲惫不堪?
生:“双眼布满血丝”可以看出来,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休息,睡觉了。
师:是啊,要知道他可是36个小时,不,准确说是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眼睛都熬红了。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生感情朗读。
B、师:这位父亲仅仅是劳累至极吗?
生1:我觉得这位父亲还遇到很多危险,受了很多伤。
生2:父亲流血了,到处都是,身上、手上、脚上。衣服破了。
师:你感受到他处在危险之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证明父亲处在危险之中?赶快到文中去找找根据,找到一句读一句。
生:消防队长„„,警察„„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中”说明什么?
生:地震随时可能降临,危险仍然存在。父亲会有生命危险。
师:(师范读)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位父亲,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
生1:他挖瓦砾时手被扎破,不小心被石头砸伤,许许多多的碎石划破了他的衣服和皮肤。
生2:突然有余震,他摔倒了,倒在了石堆里,身上碰伤了,衣服拉破了。
师:漫长的38个小时里,他的体力已经支撑到了极限。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危险的处境和巨大的伤痛。
生感情朗读。
②研读“长时间的精神痛苦”。
A、师: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在一边奋力挖掘时,他内心会想些什么啊?
生:我的儿子还活着吗?受了伤吗?
师: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想有可能性吗?
生:书上写到教学楼成为废墟,还有人劝他,说没希望了。
师:是啊,可能这样努力挖下去,挖出来的不是活生生的儿子,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时间越长,这种可能性越大。他还会想什么?
生:你们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你们的劝阻动摇不了我,我绝不停下来,我的儿子在等着我。
生:人们根本不理解他,也没来帮他。要是我会觉得很无助。
师:是啊,人们认为他失常了,在人们眼里,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别人的不理解,无形中也成了他心理上的压力呀。
B、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承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压力的父亲,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这位倔强父亲忍受着孤独与苦闷,咬紧牙关孤军奋战。他的举动堪称壮举啊!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读得更投入。(指名读)
师: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总地挖了36小时,而是不厌其详的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
生: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表现出父亲救子艰难的过程。
师:是啊,36小时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也就是五十多节语文课,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难熬啊!当我们体会到这点,你又会怎样来读这段文字呢?(生感情真挚,读得十分投入。)
4、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
生1:父爱的力量
生2:他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和儿子在一起。
师: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
生1:当儿子伤心时,父亲会陪伴他。
生2:当儿子获奖了,父亲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
5、师生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6、这句承诺,这种信念让父亲成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这段话,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7、读到这里,想起连环漫画《父与子》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三、悉心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
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
生: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先人后己。把安全先给了别人,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当灾难侵袭时,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
生:让出了勇敢、勇气。因为在地震时,很多人都会很自然的恐惧、害怕。
但他很勇敢,对生存充满希望。
师:文中还有一段文字也写到他的勇敢,你能读读吗?
生读阿曼达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勇敢画面。
师: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生1: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
生2:他会对同学说,其实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爸爸会不会有危险?我们不要哭,我爸爸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会活着出去的。
师:谁来读这段话?生读。师:真是个临危不惧的孩子。
师:这一“让”,还“让”出了什么?
生1:让出了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了不起。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懂得爱别人。
生2:让出了生命。
师: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了别人。阿曼达简单的一“让”,在我眼中也是一种壮举。
生3: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把这对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
2、师生回扣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3、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最后一段,享受这幸福的时刻。
四、拓展延伸,为丰满“爱”而吟诵。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生死不离》。http://v.ku6.com/show/rDsRzvAfpvtX9xsw.html
1、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笔就把心里想得写下来。可以是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
2、教师与学生交流感受。
3、最后,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两篇好文章:《地震中的撑起》《奇迹的名字叫父亲》,你们自己也可以搜集类似的感人故事,当然,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相信你们用心感受之后,会再掬起一滴感动。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爱信念
子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三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定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薛立娜
大庆万宝学校
五年二班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感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抓住课文中的特色语言,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和学习你们愿意把老师当做你们的好朋友吗?(愿意)老师也愿意,这节课我们还来了许多的新朋友,那么老师首先就以诗会友,给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小诗,指名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课件出示)
梦莹中,总有一个人将我们呼唤,记忆中,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动容。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生命中,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心灵中,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他们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就是这种平凡、朴实的爱在我们的生命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却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创造出生命的奇迹。2、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17课,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看看他们是凭借着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谱写了一曲父爱支撑生命的赞歌。(设计意图:以诗歌导入创设意境,自然导入新课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也和最后一环节的教学设计首尾呼应。)
二、默读课文,抓住主线。请大家默读课文,把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试着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师提问:现在来说说课文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至少说三个以上)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老师还想问问你们,读了一遍课文有没有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的深刻呢?
那么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都在哪一自然段,把它画出来。
(设计意图:就是把一条“线”拎出来,在这条“线”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把对文章的理解层层展开)
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1、品读、感悟3自然段(1)、指导朗读体会父亲的悲痛 指名读第3自然段。
看了这个画面,你感受到当时父亲的心情了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相信你会读得很好。
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师引读“是呀!父亲此时天旋地转,怎能接受的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悲痛的大喊(示意学生接着读:“阿曼达,我的儿子!”)。(2)、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
父亲在悲痛欲绝的时候猛地想起了曾经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生接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心灵约定,也是他对孩子的承诺。父亲此时想起了这句话,他心中坚定了一个什么样的信念?(课件出示)不管儿子是不是还活着,我相信父亲也是抱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心态,当然还可能抱有一丝希望。你能把父亲这种坚定的心态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倡读中感悟,以读促讲。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父亲悲痛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念。)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就是这样一句话让父亲重从悲痛之中重新站立起来,开始争分夺秒的去挖掘他的生死未卜的儿子。那么就我们就到父亲挖掘儿子的现场去看一看,哪一段是描写这个场景。
2、品读、感悟第12自然段。
我们来自由读一读父亲在不停地挖掘儿子的画面,把你感受读出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1、)生找到第12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
①研读“长时间的辛劳和伤痛”。(A、生1:我觉得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因为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生2: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一般人会睡觉吃饭休息,而父亲一直都在挖。)他忍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长时间的疲劳。在这段话中,还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疲惫不堪?(生:“双眼布满血丝”可以看出来,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休息,睡觉了。)是啊,要知道他可是36个小时,不,准确说是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眼睛都熬红了。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生感情朗读。
师发问:这位父亲仅仅是劳累至极吗?(生1:我觉得这位父亲还遇到很多危险,受了很多伤。生2:父亲流血了,到处都是,身上、手上、脚上。衣服破了。)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课题,这个“中”字说明什么。课题为什么不是地震前的父与子,为什么不是地震后的父与子,而是的震中的父与子。这个“中”字说明地震不断发生,就是父亲在自己有危险的情境中解救儿子。中至少说明余震和火灾不断发生。
(师范读)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位父亲,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
漫长的38个小时里,他的体力已经支撑到了极限。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危险的处境和巨大的伤痛。
生感情朗读。
②研读“长时间的精神痛苦”。
A、师: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在一边奋力挖掘时,他内心会想些什么啊?(学生联想)
B、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承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压力的父亲,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这位倔强父亲忍受着孤独与苦闷,咬紧牙关孤军奋战。他的举动堪称壮举啊!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读得更投入。(指名读)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自由联想来体会父亲在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有效地填补了教材的空白)
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总共挖了36小时,而是不厌其详的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表现出父亲救子艰难的过程。)
是啊,36小时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也就是五十多节语文课,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难熬啊!当我们体会到这点,你又会怎样来读这段文字呢?(生感情真挚,读得十分投入)
(设计意图:“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他长时间的挖掘,已疲倦不堪,因而“双眼布满血丝”;他不顾生死地挖掘,曾多次被水泥砸过、压过,被钢筋、玻璃划过、戳过,因而“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他还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和困难,但是父亲倒下了吗?是什么让信念让父亲坚持挖掘38个小时呢?(生回答:“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件出示)过渡:师小结(总结第二层次的板书):是啊,是因为这句话是因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让父亲没有倒下。他疯狂的挖,不眠不休的挖,开始还有人劝阻他,后来已经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了。
师提问:曾经有哪些人阻挡过他?(消防队长、警察、其它孩子的父母)教师引读,体会情感
师:现在你就是消防队长,你来阻挡他。
师:父亲问:学生接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现在你就是警察,你来阻挡他。(指着另一名学生)生:……回家吧。”(示意学生齐读)师:父亲问:学生接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现在你就是其它孩子的父母,请你来阻挡他。生:“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 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学生接读——“谁愿意帮助我?”
劝阻的结果是: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只剩下这位可怜的父亲独自挖掘。这里的人们是谁?(学生答)仅仅是家长,警察,消防队长吗?不是的,肯定还有过路的很多人,他也一定向无数劝阻他的人求助过,但是没有人帮他,甚至有人认为他精神失常了那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父亲之所以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甚至失去常理的不顾生死的挖掘是因为他的心里一直想着(教师指读引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也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是因为有这种伟大的父爱力量在支撑着他。师板书:爱
父爱是一种超常的力量,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教师示意学生读)师: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让他重新挺立的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许多人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的时候,回响在父亲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正是这句话使美丽的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生的奇迹得以创造。父亲不仅说到了,他也做到了,如果此时让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他,你认为他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答案可以不唯一,引出“了不起”这三个字,师板书。)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主线,结合课文内容反复引读,升华了情感受,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四、关注儿子,体会信赖。
1、“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了父亲力量,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同样的话儿子也说过,让我们一起再到文中去看一看吧!快速的浏览13自然段到最后,画出阿曼达的话来读一读。
2、你感受到阿曼达是一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
(1)、第16小节引导学生分析:试想在父亲挖掘的38个小时里,这个孩子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还能那么镇定自如的安慰同学,他面临当时的处境一点都不害怕吗,必竟他才只有七岁啊,他是怎么想的啊? 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了不起,读一读相关的段落?(你还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2)、第23小节引导学生分析
当灾难侵袭时,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如果你看到了这一幕你会对阿曼达说点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阿曼达的敬佩,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3、师生对读:这位了不起的男子汉就是这样,在生死关头,始终牢记父亲的那句——生接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里包含着他对父亲的信赖。师板书。(课件出示)教师引读:同学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是谁让孩子如此的冷静沉着?生接——是父亲;是谁让孩子如此的永不放弃?生接——是父亲 ;又是谁让孩子如此的坚强勇敢?生接——是父亲。
可以看出儿子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爱!从父亲那汲取了力量,顽强得同死神搏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最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孩子们,阿曼达之所以能被父亲救出来,那是因为他们之间共同坚守一个信念:不论……读。他们共拥有着对彼此的一份深沉的爱与信赖。
五、阅读文章、课外拓展
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思绪万千。老师读完这篇课文的时候想到了我曾经看过的另一篇文章,题目是《六点十分的爱》今天我带来了这篇文章的一个片断,你们想看吗?好,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小站。
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2个小时车程。
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朦的曙色中是父母的身影。
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分钟里,她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渴汤,天凉,汤冷得快。
列车开动时,女孩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的脸上已满是泪水。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
蒸汤,赶早班车——母亲有关节炎,在整个城市还睡梦中时,他们却在冰冷的夜色里为了一瓷缸汤上路了。
这篇文章很让我们感动,同时我也感受到平凡、朴实的爱就,渗透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构造了伟大的爱。用心去感受那些简单的爱,你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爱,到处都是快乐。
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母亲伟大吗?那她做的事是不是像本课中阿曼达的父亲那么惊天动地的呢?孩子们,现在,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母爱的事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记住,这样的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开始吧!
同学们,事情虽小,但是,只要我们善于体会,再把我们对父母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融在里边,我们就能写出非常感人的文章。今天回家后,我们就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写一篇充溢着母爱、洋溢着父爱的文章好吗?
(设计意图: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细小的事件,提炼写作素材,融入情感,细腻描写。)
也希望你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在他们享受感动的时候你们去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也为你而感动而自豪。
七、总结课文、升华感悟
同学们,课文中的这这个父亲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伤痛,历经三十八个小时救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真是令人难以至信,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相信:爱,的确能创造奇迹。那么,父母的爱能够融化冰川,让生命的清泉重新流淌,你们相信吗?父母的爱能够驱走严冬,让生命的朝阳放射光芒,你们相信吗?父母的爱能够感动死神,让生命的美丽重新绽放,你们相信吗?因为,父母的爱就是清泉流淌,父母的爱就是美丽绽放。同学们,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用这首诗来表达吧,全体起立。(课件出示)(生齐声诵读)
梦莹中,总有一个人将我们呼唤,记忆中,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动容。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生命中,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心灵中,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设计意图:本文的教学是以这首诗开始的,再以这首诗结束,使学生对父母的情感得到提升后,又找到归宿和落脚点,另外在环节设置上,首尾照应,具有完整情。)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爱
父 子 信赖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最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地震场面的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的第一段,生读: 30万人,四分钟,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如此强烈的对比,你该怎么读出它。
洛杉矶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2年,但这幅画面却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出示课文主题画。
3、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在这对父子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交流: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旁人的劝阻,经过38小时拼命地挖掘,终于在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14个孩子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相机指导释词的方法。
同桌互相生字新词,互相纠正。
2、指导书写:
矶:最后一笔像“飞”字的第一笔。
砸:注意笔顺。
颤:结构要紧凑谦让。
四、再读课文
1、默读。
2、在你有话想说的地方做上批注。
3、交流反馈。
五、总结
这是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故事中处处流淌着真情,父亲使你发出的感慨又何止这些呢,随着下节课的深入,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走进父亲的内心
找出集中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第12段)
指名读。
学生反复朗读,读到你想说话了就停下来。
父亲总共挖了38小时,38小时整整一天半还多两个小时,文中这样排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哪些人阻挡过他?
孩子们的父母劝阻道:“……”
把父亲的念头读出来:“儿子在等着我。”
消防队长挡住他:“……”
父亲的信念是:“儿子在等着我。”
警察走过来告诉这样做很危险,让他马上回家。
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引读:“他埋着头挖了8小时,12小时……”
在这漫长的38小时艰难地挖掘中父亲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精神、身体)指名读。
38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还要在进行这样超强度的挖掘,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再读。
是什么让父亲如此的勇敢?是什么让父亲变得如此的坚强?又是什么让父亲变得如此执着。(坚定的信念 父爱)
二、感受父爱的力量
1、品读描写语言的句子。
2、父亲挖到了,儿子还活着,阿曼达被困时与其他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3、阿曼达有一个活下来的信念:无论发生什么,父亲总会和我在一起。
4、父亲对子女宽广深厚的爱,让儿子在困境中拥有希望,儿子的这种态度也影响着周围的孩子,他们都获救了!
三、体会父爱的伟大
如果让你给父爱作个比喻的话,你会说:父爱像……
四、拓展
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坚定的信念 儿子
父爱
如:山、海……
第五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案例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背景:
目前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存在如下弊端:课堂提问既多又乱,多是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状。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卖力,学生学得吃力,回头问问,学的是啥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自己独立阅读理解文章了。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既简约又高效?这成了我长期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我发现“以问定学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能提高教学效率,活跃学生思维,是实现语文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良好途径。一节课上,只要抛出
一、两个有价值的主要问题,然后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分析、去探究、去争论。就能使课堂变得既简约又高效。
教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阅读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进一步理解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一)【网络显示】: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多媒体网络显示】:地震中感人的故事视频。以期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美丽
(三)【网络显示】《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全文 教学工具 多媒体网络
教学方法:以问定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地震是残酷的,他使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多媒体出示】: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面里寻点,筛选主要问题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2、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请教,由小组长负责记录,记下你们小组内的收获以及你们小组内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弄不透彻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不明白、不透彻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主要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文末有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问题2: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三、师生互动,解决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把握课文。
(一)学生精读读课文第2至23自然段,边读边划,从中划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1、A、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向废墟走去。
教师趁机追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及信守诺言的品质,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接着挖。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启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不丧失信心,实践着对儿子的承诺,有责任感。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味语言,(1)作者不厌其烦的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让学生体会到罗列时间的词语,不仅表明挖的时间长,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挖的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为了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爸爸会怎样艰难的挖掘,进行场面描写。目的是让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B、小组间展开比赛,感情朗读这三句话,读出人物的心情。C、由以上的描写你概括一下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写方面,学生概括交流:如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概括。)
2、A、关于儿子的了不起,学生交流回答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发问: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让学生感悟到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勇敢,无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的信赖。)
B、由以上的描写你认为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些方面? C、学生回答如:勇敢、无畏无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D、学生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3、教师追问,对于“父子的了不起”文章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的?起什么作用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感受父爱的伟大。)
学生边粗读课文,边读边划,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回答。
(目的是让学生领悟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在班上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师小结:其实关于爱的故事还很多很多,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网络多媒体显示】:地震中感人的故事视频。以期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美丽
五、拓展学习配套丛书
【网络显示】《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全文
自己读《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这两篇课文,并且思考,从这两篇课文和本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交流回答。
六、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点滴小事中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七、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回报父母之爱,向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勇敢又了不起的儿女。
八、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 伟大的爱
儿子
(语言、神态、外貌)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本节课我采用“以问定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牵动全篇课文的提问下深层次思考,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还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提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如学习本文时,看到课题,学生会提出疑问,1、地震发生时这对父子发生了什么事?
2、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这里就包含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通读课文,筛选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读书,个人提出疑问,找答案 ——再读书,小组内交流问题,——筛选出主要问题。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批注符号圈、点、勾、划,批注的内容,就是对课文印象性体验的批注。
1、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2、可以是对关键语句、精彩段落的品读,包括品优美、精妙的词句;品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巧妙表达;细致的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及作用;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自然、巧妙、别具匠心的课文结构设计。
3、可以是对人物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不同形式写作方法的巧妙运用的感悟,4、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1、学生精读课文,边读边划,划出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收获,然后整理出自己以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收获。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特别是针对个别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爱动脑的学生,培养他们逐渐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杜绝个别学生无目的的乱读书,无价值的乱提问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带着疑问,带着收获,分小组交流收获,共同提高。同时发挥小组同学的智慧,解决疑问,完善答案,筛选出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精读课文,共同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互相补充,深入剖析文章,力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展示的机会,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文章。可以从赏析一处美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的表达读书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
这一环节中,划分小组应注意,学习好、中、差的学生结合,爱动的不爱动的学生搭配。由组员推荐或竞争出一名学习优秀,认真负责的学生做小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其他组员分别担负记录员,汇报员等工作,这样分配是为了保证在合作交流学习时,不让一个组员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带着问题再读书,再思考。小组内同学集思广义,共同解决,小组内成员达成共识,然后班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其他的小组可以对其答案进行补充,争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问题的答案,同时筛选出全班最有价值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实现智慧共享,针对听到的答案进行补充再质疑,教师在小组交流时,要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申,小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深入挖掘文章。同时,当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说明其问题及收获时,他必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才能补充完善答案,也就锻炼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交流探究,解决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筛选出主要问题后,再把主要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全班研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完善答案。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的时间,及时点拔调控,指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理解课文内容,明晰形象,把握情节,探究主题,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了解了人物,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后,探究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字技巧。
由于是小学学生,所以这一环节可由教师恰当点拨,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①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事件表达意图——找出文章选材、剪裁的特点。②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事件组织形式——找出文章的组材及结构的特点,包括线索、顺序、详略、构思等内容。③作者为什么要在主体事件之外增写其它事件?为什么要在记叙文字之间穿插其它的非记叙性文字? ——理解材料为中心服务的原则。找出表现技巧上的特点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需恰当的点拨,诱发学生意会,在意会的基础上简要的归纳。
然后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教师简要归纳、概括,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围绕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结合主题学习配套丛书中的相关篇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以巩固提高。
1、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类似的相关篇目,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让学生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去读配套教材里的《母爱的力量》《月光下的母亲》《只有你能欣赏我》三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理清了写作顺序,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天底下所有父母的舔犊之情。
2、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想一想生活中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往事,写一篇文章,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通过拓展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迁移,提高了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而不是学死知识,读死书。
著作权与使用申明:本人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