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时间:2019-05-12 19: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主题:成长的故事

要求: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提示:

1、先说说预备写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写作打算。

2、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大家评议习作,修改习作。范文一

给 王 虹 同 学 的 一 封 信 王虹同学:你好!

你的来信我已经看到,知道了你因为父母的阻拦而没有参加上同学的生日party,为此你很是苦恼。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知心姐姐能够体会得到,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希望你能从苦恼的心境中解脱出来,变得快乐。

其实你所碰到的事情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有很多同学都向我来过信,诉说他们心中的苦恼。我们不妨先把这种苦恼放在一边,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爸爸妈妈之所以不让你去,一是因为时间太晚,你的安全成了他们心中的牵挂;二是举行生日party,怕你们当中掺杂着他们心中所谓的“差生”,会给你带来不良方面的影响;三是怕你们从中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从小就开始礼尚往来。从以上三方面原因来讲,你的爸爸妈妈是非常爱你的。至于你后来遭到某些同学们的冷漠,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最好以一种非常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他们。那些找你过生日的好朋友,你应该找他们去谈一谈,委婉的说说你没去的原因。同时能不能把你的苦恼和想法说给你的班主任老师,看她(他)怎么看这件事情。可以让老师为这一主题内容召开一次班会,讨论如何给同学过生日更有意义。我想班会一定会开得很成功,到那时,你的这种苦恼一定会烟消云散的。

好吧,就说到这里。最后祝王虹同学学习进步,舒畅生活每一天!知 心 姐 姐 ****年*月**日 简评:

本文能从王虹同学的来信入手,分析了爸爸妈妈不让参加“生日party”的原因,目的是让王虹同学能准确看待父母的一片良苦专心,以便今后王虹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和父母产生隔阂。同时,为王虹同学提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内容表达明确,具有可行性。全文中央突出,语言流畅,格式正确。

范文二

给 王 虹 同 学 的 一 封 信 王虹同学:你好!

你的来信我已看过。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一定不怎么好受,但不管怎样,你能把知心姐姐当作你的好朋友,我真感到万分的兴奋。我此时真的愿意连忙为你分担一些忧愁,使你能够变得快乐一点,使你能够即时振作起来。的确,你遇到的情况确实让人头疼。爸爸妈妈的意愿你怎么能违抗呢?况且他们也是为了你好呀!可是同学那边的逐渐冷漠,有意的和你疏远,确实伤透了你的心,但又无话可说。依知心姐姐来看,你首先自己要快乐起来,不能因为它而影响了你的学习。其次,要变被动为主动,虽然在他们心中你是个“不够朋友的人”,但是你不能就此一言不发,你应该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继承发扬你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你是爱他们的。有句话不是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

另外,你能不能找一些平日和你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让他们为你说说话,我想同学之间的感情绝不会因为这一点小事而断开的。他们的心中也一定不会丢下,也不愿意失去你这样一个好朋友,你说对吗?

也不知道这些办法管不管用,你先试试看吧。最后祝你学习进步,马到成功。知 心 姐 姐 ****年*月**日 简评:

本篇习作,作者既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又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向王虹同学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文的字里行间中,无不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姐姐与朋友般的关怀。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格式书写正确,内容亲切自然。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主题:成长的故事

要求: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提示:

1、先说说预备写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写作打算。

2、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大家评议习作,修改习作。范文一

给 王 虹 同 学 的 一 封 信 王虹同学:你好!

你的来信我已经看到,知道了你因为父母的阻拦而没有参加上同学的生日party,为此你很是苦恼。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知心姐姐能够体会得到,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希望你能从苦恼的心境中解脱出来,变得快乐。

其实你所碰到的事情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有很多同学都向我来过信,诉说他们心中的苦恼。我们不妨先把这种苦恼放在一边,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爸爸妈妈之所以不让你去,一是因为时间太晚,你的安全成了他们心中的牵挂;二是举行生日party,怕你们当中掺杂着他们心中所谓的“差生”,会给你带来不良方面的影响;三是怕你们从中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从小就开始礼尚往来。从以上三方面原因来讲,你的爸爸妈妈是非常爱你的。

至于你后来遭到某些同学们的冷漠,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最好以一种非常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他们。那些找你过生日的好朋友,你应该找他们去谈一谈,委婉的说说你没去的原因。同时能不能把你的苦恼和想法说给你的班主任老师,看她怎么看这件事情。可以让老师为这一主题内容召开一次班会,讨论如何给同学过生日更有意义。我想班会一定会开得很成功,到那时,你的这种苦恼一定会烟消云散的。

好吧,就说到这里。最后祝王虹同学学习进步,舒畅生活每一天!知 心 姐 姐 ****年*月**日 简评:

本文能从王虹同学的来信入手,分析了爸爸妈妈不让参加“生日party”的原因,目的是让王虹同学能准确看待父母的一片良苦专心,以便今后王虹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和父母产生隔阂。同时,为王虹同学提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内容表达明确,具有可行性。

全文中央突出,语言流畅,格式正确。

第三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课文包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记叙的是12岁的周恩来的故事。年小志大的周恩来,为我们树立了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榜样。《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记叙的是作家肖复兴上初中时受到叶圣陶老先生指导写作的事,表达了作者对叶老感激与怀念之情。《乌塔》记叙的是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旅游欧洲的事,赞扬了小乌塔极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告诉了我们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认知观念,还要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重他人、懂得感谢,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第七单元的四篇文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著名文学家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用记叙手法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组课文安排了以“成长故事”为主线,其目的在于让中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课文后有样可依,也在于给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初步借鉴课文的正面指引去初步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因为有了本组课文的安排,让语文老师的教学更具人文性,不但关注了学生的自然发展,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各项发展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并从学生的体验当中予以情感的熏陶与陶冶,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作文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作

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乐于编童话.,提高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能够围绕一个意思编写通话故事,做到语句要通顺,内容连贯。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一激趣导入

1、(点幻灯片)小朋友们,猜猜看,图片中的人物出自哪篇童话故事

2、说到童话故事,同学们还想到什么了啊?(3分钟)板书:童话

3、大家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只大熊猫,一只熊猫妈妈.一只熊猫宝宝,和他们打个招呼啊,想不想听听关于他们的故事呀

4、有趣吗?这个童话故事啊,是一个小朋友编的,故事就在书上,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也捧起书自己读读好吗?(6分钟)

二、学习例文,学生习作

1、读完了?感觉怎么样?(追问——哪儿有意思呢?)

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想象出了语言,想象出了动作,老师把板书写出来:想象、特点

2、多有意思的故事呀!两个毛绒玩具,通过想象,居然能编出这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也想像这样编一个故事吗?板书:编

赶紧拿出你们的玩具,编一编,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来编。(老师巡视,参与点拨)

3、谁来把你编的故事简单地说说?(教师可引导: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友情、、快乐)15分钟

4、你们说得真棒,(还有小朋友想说呢!没关系,赶紧拿出笔来,把你们编的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生动,最有趣。)(出示10)老师巡视,用红笔圈划

三、交流评价

1、(哎呀,看同学们写得这么投入,老师都不忍心打扰大家,但是老师真想听听同学们编了什么样的童话故事。)30分钟

自己先读读,在你认为写得最棒的一小段旁边加上一颗五角星。3(自评)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1)请你读一读

(2)你能夸夸自己吗?这段哪儿写得特别棒?(3)你们的意见呢?谁还能来夸夸他?(4)交流2—3个片段(5)教师提升——

2、[小朋友编变得多棒呀!老师也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想听吗?这里呀,老师也只给大家说一小段最精彩的。——拿起玩具讲故事](放背景音乐)

“妈妈妈妈,我睡不着?给我讲个故事嘛”熊猫娃娃拉着妈妈的手说。熊猫妈妈慈爱地摸着熊猫娃娃的头,笑盈盈地说:“好吧,乖孩子。”

“这个故事是外婆告诉我的,很多年前,我们熊猫家族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我们生活的竹林里,竹子接二连三地开花了。”“那吃什么呀?”熊猫娃娃忍不住问,不由得搂住了妈妈。

“感觉就像一夜间发生的事。大伙都聚集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此时已经有年老的熊猫快要支撑不下去了。”说到这,妈妈的眼圈已经红了。熊猫娃娃出神地看着妈妈,把妈妈搂得更紧了。妈妈擦了擦眼泪,“这件事很快被人类知道了,他们立刻商量对策,用最快的速度帮我们熊猫准备了充足的食物……”

熊猫娃娃还想继续听下去,你们想听吗?老师课后再告诉你们吧。

(生很失望)别着急,拿起稿纸,读一读、改一改我们手中的童话,我们自己编的童话故事也会一样精彩。2分钟。教师巡视。、谁愿意把你的故事整个儿读给大家听一遍?(注意勾画和修改)评价,你真是我们班上的小“安徒生”了。(放在投影上)师用红笔圈划。

四、作业

将自己的作文回去再修改修改,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我们开一个童话故事会,好吗? 板书设计 编童话 想象 特点 主要内容:

本次习作着重指导学生装自编童话故事。《找“饿”》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

物玩具编写的童话故事。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讨论,实际上也是对编写童话故事提出了两点要求。然后教材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仿照例文,发挥想象力,也拿自己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双基目标: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思维发展目标:敢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编写童话。课时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学重、难点: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就喜欢玩玩具,尤其是动物玩具,好多人还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地讲故事呢?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玩玩具、讲童话。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同学思考: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把玩具摆一摆,玩一玩,自编一个童话故事。(2)先说一说,再写下来。(3)看谁写得有意思。

三、指导读例文

1、激趣:老师拿出两只熊猫玩具(一大一小)。

2、请学生读例文。

3、提问:

熊猫娃娃找到饿没有,是如何找到的?熊猫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4、讨论:

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很佩服小作者的想象力? 自主十分钟

1、学生摆弄自己的玩具,边玩边编故事。

要求:故事要有意思,有教育意义或给人一点启示。要有想象力,能虚构出一个故事,而且比较合乎情理。

2、跟同桌说说自己编的故事并互相评价。

3、请学生拿着玩具上台来讲自编的故事。

4、师生共同评价并帮助修改。

5、学生再一次明确要求后继续完善自己的故事。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完成作文稿,在作文本上进行誊写,教师相机指导。自主十分钟 学生写作。板书设计 大胆想象 有意思 给人启示 导学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单元解读: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 27 乌塔 1课时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课时 语文园地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 师: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是他,在民族面临重大苦难之时挺身而出;是他,在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时,力挽狂澜,保存正气。有这样一个人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为他落泪送行,联合国全体成员为他下旗致哀;有这样一个人,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个后人,一分财产,一点骨灰,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头上。他就是──周恩来!周恩来这个名字,陪我们走过了一百零五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二十六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为他的精神所打动,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灵,一个报效中华的伟大理想。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的宏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理解课题

1.请学生跟着写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全体朗读一遍课题。2.提问:

这个课题里面哪个词是我们不理解的?(崛起)请查查词典,说说它有几种意思?哪种意思更适合本课的意思?

3.说说课题的意思。

4.根据自己理解出来的意思再次朗读课题。

三、理解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生词,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生字:

幻灯片显示:崛、帝、范、巡、嚷、惩、铿、锵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字特别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混?如果有哪个字特别不太认识,赶紧去请教别人,看看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等一下,我们看看小组学习的效果怎样?如果整个小组都读认识了,那就请这个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举起来。

3.检测小组学习生字的效果。请一小组全部读,全班同学判断对错。请二小组读,如果读对则全班跟读。

4.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拓展课外词语。

(师:这些生字你还在什么词语里面见过它?)提问若干同学。检测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

幻灯片出示:帝国主义、焦点、伯父、模范、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诸生、抱负、胸怀、铿锵有力、喝彩、振兴中华

5.生词正音。学生跟随教师鼠标朗读一遍屏幕生词。6.提问理解词语的好办法有哪些?

(一查工具书;二联系上下文;三请教别人。)

7.本课出现的这些词语,哪些是你大概理解它的意思的?(提问个别学生。)

8.教师帮助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帝国主义、灯红酒绿。)

9.除了词语之外本课当中还有一些比较长、比较难的句子。老师把它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读好了这些句子,读课文就没有问题了。

出示难句: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2)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指导朗读。

10.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地记忆这些生词,老师用文字把它们串联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段话。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写作能力。

出示:1910年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伯父的一句“中华不振”让在模范学校读书的周恩来感到疑惑不解。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他来到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原来是那些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得意扬扬的外国肇事者,反而训斥中国妇女。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振兴中华的抱负。当校长问到诸生为何读书时,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

11.去掉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得意扬扬、铿锵有力等形容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边读边补充完整。

师:如果还有词语我们无法理解怎么办?

(呆会进入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初读课文(师:经过了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读课文一定没问题了。接下来,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把我们读得不太好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请别的同学帮你听听,让他给您提提意见。)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展示:师:下请3个同学合作为大家展示一下。指名读(1——6自然段)、(7——8自然段)、(9——16自然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他们的字音、句子是否读准确了,呆会咱们来评一评。)

3.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对学生指出来的错误进行更改。(1到2名学生进行评价。)4.给课文做眉批:

师:有个文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课文当中你特别有感受的句子勾划一下,或者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课文中作个标记,等一会儿咱们交流。

5.交流本文的主要内容。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出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6.交流学生感受较深的地方,并注意提问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视学生反应情况交流1至2名。)

7.交流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能够由学生解答的尽量让学生给予解答,不能够解决的把问题写上黑板留下节课解决。

四、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咱们想想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作业,第二节课咱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从题目入手,引出全文主线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了。那通过上节课的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吗?你是从课本上的什么地方发现这句话的?(出示两句话,学生感受其语气:坚定、铿锵有力)从读中感受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这句话的意思与课题的意思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说明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那咱们一起认真地把这句话写下来。

板书: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当时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板书:中华?)请大家阅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伯父与周恩来的一番对话。看看从伯父的嘴中,我们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从伯父的嘴中知道了当时的中华是“不振”的。(板书:不振)

3.自由练习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谈谈自己的感受。4.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师:从与伯父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种种疑问,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情景。特别让你感到气愤的地方多读几遍,等下咱们交流交流。

下列环节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机动处理: 第7自然段:(提问找到这里的学生)你从刚才的句子里面感受到了什么?从那些词语里面感受到种界的繁华?哪些词语感受到巡警的威风。

(如果学生一时不会回答,那么老师引导:为什么会让你气愤?)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句子。谈谈感受。

(教师引导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中华不振”。)第8自然段: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想像──妇女会哭诉些什么呢?洋人会说些什么?围观者又会说些什么呢?

(提问这样想像的根据是什么?)

(3)带着总结出来情感(妇女悲伤、洋人得意、围观者愤怒而无奈)再读读本段。

(4)总结刚才分析的结果,其原因还是在于“中华不振”。

2.同学们,像这样令人气愤的事情在当时来说太多太多了。当时的那个“不振”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看看一组图片。

(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3.访问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三、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看到这样的镜头,周恩来终于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国家落后,人民就要挨罪。”可是从租界地回来之后的周恩来并没有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而沾沾自喜,相反地他陷入了一片沉思。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你想到的用笔记下来跟同学们交流。

2.经过认真、充分的思考后,周恩来的回答赢得了魏校长的喝彩。请问,他的理想跟其他同学的理想有什么不同?

四、课外拓展,交流感悟

1.正是因为少年周恩来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努力读书。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图片”。)

2.(如果有时间)看完影片后,我想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就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拜与感动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大声地朗诵一遍吧。

五、布置课后作业

1.讨论:我为什么而读书?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找找四个字的词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谈话:

(1)我们前面学过《爬山虎的脚》那篇课文,还记得那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叶圣陶)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肖复兴)怎么知道的?(从叶圣陶的批语中知道的)想知道肖复兴是什么人吗?放投影片,介绍肖复兴。

(2)看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这位作家笔下的爬山虎是否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一样;这篇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一些什么情况„„)

2.导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到底写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初步掌握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内容:

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讲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事。)② 读后有什么初步感受?

(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做事的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人品。)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问:

课文介绍了你想知道的内容了吗?你有什么发现?(课文没有重点介绍爬山虎,而重点在写人的事。)可课文却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知道为什么吗?为了弄清楚题目和内容的关系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理解课文所写的第一件事,看从这件事中我们会感受到什么。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事?围绕这一件事,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情况?

(2)回答以上问题。

(写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的事。分别写了为什么帮我修改,是怎么修改的,以及“我”的感受。)

(3)再读课文,讨论: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感受到叶圣陶做事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品格和作者感激敬佩叶圣陶的感情。)学生边回答问题,边进行感情朗读练习。

(4)分小组讨论:

你从中学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5)班上交流:

① 认真,一丝不苟;

② 修改用错的词,尽量使语言准确规范。③ 删掉重复罗嗦的词句,使语言准确简练„„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中写的第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的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大作家叶圣陶的文品和人品,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敬佩和感激之情。那么课文内容和课题到底有什么联系,下节课再继续分析。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

1.看,这就是爬山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录像)。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

(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2.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出示课件:

(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2)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

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课件出示:夏日、黄昏。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1)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自由读书。)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

(2)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课件:两种场景比较录像。)

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

5.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

我们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谁,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6.这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师指课题)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那么,叶老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老人格之美的重点句子:(1)学生自己读书,划记。

(2)你是怎样感受到叶老人格之美的呢?把自己刚才读书所得和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3)汇报: ① 师: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呢?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并与我亲切交谈两件事。

② 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直接写叶老人格美的重点句子呢?请有感情地读出其中的一句,再重点谈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A、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怎样的感觉?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板书:批改──认真、平和)

B、我们的交谈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品评后齐读。

C、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师相机板书:交谈──亲切、质朴)“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作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我们的交谈;

7.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了更深的含义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

(1)问:小作者对于作家极其作品的理解是怎样的?(指名说)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是怎么写的,你知道吗?学生谈理解。齐读这一句。

(2)谁来读读最后一句?

(指名读,指导读──突出“绿”。)

“绿”说明了什么?(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叶老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8.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受!

三、小结延伸

1.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已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美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人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肖复兴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他始终牢记叶老先生的鼓励,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看他的主要成就:

肖复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课件出示)

2.你们今天也看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说说你的感受: 练习:

我看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请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一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写作方法来突出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集中在第8、9自然段里,这些语言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特点。这个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有爱心;胆大心细;有主见„„ 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

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

(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

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部,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1)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2)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3)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4)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1)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2)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2.拓展延伸:

(1)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2)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2.谈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

(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 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

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

(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4.总结,评奖。

下载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

    习作7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2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备课人 :平传亮 第一课时习作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件网 www.xiexiebang.com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22、雾凇 备课人:磁村中心小学 李慎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22、雾凇 备课人:磁村中心小学李慎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灵活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编写童话故事》微格教案 执教:南宁市西乡塘区兴贤小学 杜桂瑛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习作《编写童话故事》习作要求 1、 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5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