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2019-05-12 19:3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篇:(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

——《 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图形与人类知识和生活的整个领域有关,而且关系密切。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表现媒体,它在人们的文化、信息沟通和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圆,在小学生的眼里会变成太阳、月亮、球、饼、轮子、扇子„„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但平时小学生对各种大小、形状、纹理都不一样的图形往往又是不太注意的。本课教学目的是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对所观察事物的形状和大小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为造型表现课,简要介绍了图形联想的构思方法和思考途径,然后着重介绍联想在构思创意中的重要性和基本运用。本课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图形联想图片,便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中各种示范图片的联想、添画具有一定的情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卡纸、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等

(教师)课件、范例、展示角、卡纸、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教师出示一个人脸图片。提问:“这张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2、游戏激趣:猜一猜(课件)“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是什么?”教师依次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

1)长颈鹿鞋 2)琵琶闹钟

3)鹦鹉电话亭

“同学们,大师们的奇思妙想,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他们从一个图形联想到另外一个图形,原来图形还可以想得那么离奇和有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美妙的图形联想世界,(板书课题《图形联想》)一起欣赏、感受、创造奇特的图形联想作品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我们自身的创作潜力和构思动力,为图形设计打下良好的形象思维与图形表现技巧的基础。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好的引出课题。]

(二)欣赏作品,启发想象

1、欣赏生活中的联想图。

“其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图形联想,联想无处不在。欣赏并说一说:分别是由什么产生联想的?”

(播放课件,显示各种创意图形画面,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课件依次展示出悉尼歌剧院、鸟巢等图片。让学生观察:“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展示帆船)

课件再展示建筑设计、家居设计等图片。

2、小结:“独特的创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和无穷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的富有创意的建筑的欣赏和分析,来理解图形联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使同学明白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欣赏建筑与自然相和谐的巧妙的艺术构思,体验感受美。]

(三)小组研究,探究方法

1、我们如何学着设计师一样,去设计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以下的图形创意,看看分别是由什么联想到的?

出示范例《水杯》,请学生研究:水杯变成了什么?加了哪些关键图形?还可以变成什么?

课件出示奇特的画《水杯创意图》 师:奇在哪里?

生:把杯子联想成有跳台的游泳池……

师:一杯水变成了一池水,改变了杯子的用处。师:要是我们去跳水那该怎么办? 生:人变小或杯子变大

师:虽然一杯水变成了一池水,但它们有一样的地方,都是水,画家根据这一点展开了 奇特的联想。

(板书:方法:夸张)

补充图片:变大、变小、变长、变短

2、出示范例《尺》,引导学生继续研究图形联想的基本方法。(小组研究)

找灵感,生活中的哪些东西与尺相近?

生:笔直的路、三角形的旗、旋涡、吸管、闹钟……

(板书:相似组合)

“就是把两个或以上的物体比较接近的部分,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新的图形。”

3、“图形设计时,老师总结了两点小窍门”

(板书:抓住特征、巧妙设计)

“你瞧!这一组鸭子的联想图,真是恰到好处,巧妙而简洁。” 展示《鸭子》图形。怎样才算巧妙呢?

比如这个杯子,这样联想你认为巧妙吗?而这样的设计呢?为什么? 小结:图形设计关键在于把有联系的物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发散同学的思维,巩固同学的联想方法,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通过提问,运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培养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教师示范,画法指导

1、教师示范。

2、欣赏老师和同龄人作品。

3、小组讨论,你打算设计什么图形,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

小结:不同角度的仔细观察、不同头脑的大胆思考,都能给图形带来神奇的变化。

[设计意图:欣赏漂亮的图片,起到一定的示范、启发、引导作用,小组交流等为创作埋下伏笔。]

(五)明确任务,大胆表现

作业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独特的图形联想图。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要求学生表现图形联想时,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老师在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设计意图:创作小提示的出示,学生明确创作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描绘。教师巡视中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通过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 3 创作力,享受创作的乐趣。]

(六)展示评价,体验乐趣

把学生作业展示在“图形联想园”里。并引导学生扮演设计师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 设计意图:实行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体现主体地位,并起到了启发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课外延伸 拓展情感

欣赏生活中的创意联想,屏幕播放:

结语:联想无处不在,创意信手拈来!只要敢想,一切皆有可能!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 设计意图:科学精炼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课即将结束时,我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即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课后反思

整堂课,全班同学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沛的发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联想,已成为大多数同学的共识。同学对学习图形创意有了兴趣与信心,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想象力,发明力和绘画技巧都得到了充沛的锻炼。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上好一堂创意课,不是在于给同学提供多少的资料、图片的欣赏启发,而在于了解、懂得学生需要什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精练自身的教学元素,舍去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或稍微粘点边的元素,更有针对性的一针见血的点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干净利落、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的课堂教学才是胜利的教学。

小结:图形联想给了我们奇妙的灵感。我们可以把普通的东西变的更加有趣和美丽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鼓励同学利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身的灵感,让自身成为一个联想丰富的人。

第二篇:图形联想(教案).doc

《图形联想》教案

长坪小学:罗元媛

一、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启发和找联想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一幅优秀的图形创意作品离不开奇特的联想,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展开联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联想出与题相关事物,口述他们的思维方式,还要求他们能把自己脑子里的抽象形象通过自己的绘画技能、联想、添画等方式表现成绘画语言即画成形象的图形。这既在训练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让学生在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中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然后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及表达能力。通过作业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潜力和构思动力,为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形象思维与图形表现技巧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指导启发学生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联想的合理性、创新性。(通过对物体联想,体会联想的广泛性,要回到原始形的规律变化。讨论前后物体间有什么关系?再体会联想需要什么条件?要有联想基础点。通过基础点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探究进行进一步的丰富联想)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通过学生的联想画和范例的对比、探究、总结画面的组织和联想添加的规律与方法)课前准备

(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教师)课件、范画

四、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

一、引导阶段

(1)师画水杯,问:这是什么? 生:杯子

师:杯子用来做什么?

(2)课件出示奇特的画《水杯创意图》 师:奇在哪里?

生:把杯子联想成有跳台的游泳池……

师:一杯水变成了一池水,改变了杯子的用处。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图形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要是我们去跳水那该怎么办? 生:人变小或杯子变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有趣的问题,学生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夸大或缩小)(3)师:虽然一杯水变成了一池水,但它们有共同的地方,都是水,画家根据这一点展开了奇特的联想。(4)揭题《图形联想》

二、发展阶段

(1)课件播放音乐(各种水的声音,学生联想)师:听到了哪里有水?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展示水的图片 师:在这些地方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联想回答,教师展示学生说到的不同地方水的图片,并启发。师:我们在这些地方可以做什么?

学生继续想象,教师展示水上活动的图片,并启发。

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利用刚才欣赏的题材,进行杯子的再联想呢? 生交流讨论后,上台画一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很重要,通过杯子联想,体会联想的广泛性,要回到原始形的规律变化。讨论前后物体间有什么关系?再体会联想需要什么条件?要有联想基础点——水。如果把其中的一些环节省略掉,让学生想象这幅联想图还好吗?不好,学生缺少联想基础。)

(2)课件欣赏杯子联想作品,对学生黑板上的联想作品进行讲评,通过对欠佳作品进行修改,来说明绘画的注意点:简洁、有趣、不要一大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练习体会、掌握联想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方法是在总结自己和同学们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三、学生练习

展示实物图:卷尺、直尺、三角尺

(1)找灵感,生活中的哪些东西与尺相近? 生:笔直的路、三角形的旗、旋涡……

(2)

课件欣赏尺子联想作品(吸管、闹钟……)感受、分析、体会(3)学生尝试运用尺子进行联想创作。(简单的用线表示)(4)作品展示讲评

①交流展示作业,同学之间相互欣赏点评。

②教师利用多媒体从总体方面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以个别辅导的形式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供同学参考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对创作形象进行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了学生一个实践、总结和反思的机会,进一步体会相邻物体间分别有什么关系,前后物体间要有合理性。让学生体会图形联想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注意点。)

五、拓展运用

(1)师:图形联想有什么用?难道仅仅是好玩吗? 图片展示悉尼歌剧院,从局部到整体的欣赏。师:像什么?

生:帆船、贝壳……

(2)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相关知识和设计师设计意图,说明图形联想与生活中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的富有创意的建筑的欣赏和分析,来理解图形联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有什么用。)(3)展示鸭子图形,和联想作品欣赏,学生猜一猜。感受小鸭的图形联想跟生活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联想方法,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

五、小结:图形联想给我们的奇妙的灵感。我们可以把普通的东西变的更加有趣和美丽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布置作业

(1)作业要求:自选或者指定一个图形,运用图形联想的方法添画成一组有趣的联想图。(画出一小组联想的简易图,最终确定一个图的联想图,进行细化)(设计意图:通过简易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联想的思路)(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小组比一比。

六、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各自作品中联想的过程,小组交流。(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七、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灵感,让自己成为一个联想丰富的人。如有时间让学生谈谈对联想绘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感受联想绘画的乐趣

第三篇:《图形联想》教案

课程题目:《图形联想》

课程类型: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40分钟)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 授课人:邓铭昌(一)教学目标: 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二)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三)教学难点: 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以色列馆介绍。导入学习内容。

(1)提问:

1、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的名字?

(2)这些建筑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 鸟巢: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由于外观造型酷似鸟巢所以又称“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英国馆: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以色列馆:以色列国家馆因其独特设计被称作“海贝壳”,这一名称也恰好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特点。以色列馆在建筑上充满着创新与未来元素,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组成的流线型建筑体象征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

(3)导出蒲公英、海螺、鸟巢图片 这些图形联想来自生活、自然、图形本身

三、讲授新知

相似联想:把形状、结构相似的事物进行联想。

讨论: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相似联想的例子呢?让我们找一找(4)图形联想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以水母为例,应用于灯饰设计、首饰设计、建筑设装饰、服装设计。

(5)提问:怎样使我们的联想更加丰富呢?

1、对图形进行变形

2、对图形进行夸张

3、对图形进行添画

小结:多角度想象,寻找灵感,才能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6)思维拓展训练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进行思维拓展训练,拓展一下大家的想象空间。老师给大家一个圆形,大家会想到什么? 老师会想到纽扣,太阳„„那么又从纽扣、太阳„„大家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从圆到圆的循环练习示范图

好,下面我们来玩从圆形到圆形循环练习的小游戏:每两列为一个小组,老师给每一组一张画纸,上面画有一个圆,大家按照这个范例来做,第一位同学由圆想到了什么就把它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接着由第二位同学根据第一位同学的画出来的东西再想下去,并且画下来,同学们就以范例的形式一个接着一个画下来,最后一位同学画上一个圆表示那一组同学画完了,比比看哪一组同学画得快,每组同学之前可以互相提示、相互讨论。

活动结束,老师对最快的小组进行表扬,其它小组也给予肯定与鼓励。(7)欣赏苹果的联想练习及其它优秀作品。

除了有变形、夸张、添画等方法,还有多种方法可进行图形联想的创作。谈一谈 我们学到了什么?

(8)作业:以鞋子为原形,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创作一幅具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图形联想图。

作业展示:请一些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图形联想。

课堂总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在这里要表扬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了如何进行图形联想,如何让我们的联想更加丰富,也进行的思维拓展训练,大家以后可以经常做这种练习,我们的想法会更多。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进行图形联想,开阔自己的想象空间,大家的想象力会得到加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自我评价:由于是第一次上课,所以很紧张,经验不足,而且是第一天第二个上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不懂如何处理。由于紧张有些环节直接被省略掉了,准备好要讲的东西也忘了好多,有时候说话有点停顿了。PPT放映图片的时候稍稍有点快乐,上课有点小动作,有点晃。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欠佳,语速过快,上课不够亲切,语气不太适合小学课堂。前半段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及表扬,后半段还是注意到了这点。导入新课还不错,用衣服上的图案做导入。上课内容还算挺顺畅的,内容环环相扣,抓住了知识点讲授新课,用的时间刚好,PPT做得不错,整节课下来,气氛还算比较活跃。这节课我觉得比我预想的好一些,因为我一上讲台我就会怯场,毕竟这也是第一次上台讲课,我还以为我紧张的讲不出话来,还好整节课表现得还不错,顺利讲完。

第四篇:《图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图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创意图形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好绘画工具。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图形资料,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游戏

比一比:谁的圆形变化多、添画妙?

教师小结:经过我们精心的思考、大胆的想象,单纯的圆形可以变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

板书课题:《图形联想》。

二、方法指导

1、由老师示范最基本的联想方法:在基本形上巧妙地添加少而精的图形。

2、给出帆船图形,鼓励学生自由联想。

三、欣赏启发

1、通过欣赏教材中悉尼歌剧院、水杯、尺子、鸭子的联想图片等,启发学生对图形的发散性想象思维。

2、思考与想象。

(1)出示各种创意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联想。

/ 2

(2)提问:你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采用小组接龙方式回答。(3)每小组分发几个图形,请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思考。

小结:同一图形,因为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形式的大胆联想,给图形带来了神奇的变化。

四、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依据观察和想象,画出一组与众不同的联想图形。

老师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示评价

1、请学生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联想的方法加以说明。

2、欣赏完同学们的作品后,评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件作品。

/ 2

第五篇:《图形 联想 创意》教学设计

《图形 .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梅县区高级中学 房翠玉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本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主要介绍了图形、联想和创意的构思途径和表现方法。教学设计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元素、表现形式,通过对特定图形的联想、构思达到创意的基本运用过程。运用展示各种不同的图形联想和创意图片信息,可选择的作业练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便于引导、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2、本课学习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对图形、联想和创意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法去表现,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本课的知识点和步骤重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图形、联想和创意的知识概念;初步了解其创意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技能。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图形、联想和创意的基本过程;能运用不同的图形,完成从联想到创意的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激发他们联想和创意的兴趣,体验其学习乐趣并获得基本的视觉审美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思路:

1、重点:学习图形、联想的创意方法和造型特征。

2、难点:如何根据要求完成有一定创意的设计作品。

3、解决思路:师生课前教与学资料的收集;课件的教学辅助;教师的讲授与演示等。

四、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收集、准备有关教学资料;要求学生收集、准备有关图形、创意等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坏节(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1、视频导入播放一段《手的创意》短片,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提问: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里面出现了哪些图形设计?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的图形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引入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起学习的兴趣,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课堂发展

教师活动

1、引入实物,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设计。展示设计,提出问题。

2、引出图形、联想、创意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引入基本元素:点、线、面及应用的表现方法信息;了解“图形创意的主要表现形式”—异态共生、重组同构、重组异构,和基本设计过程。

4、欣赏名师佳作,不同的设计造型,进一步打开学生们的设计思路和视野。

5、作业布置:(1)请你将不同的手形、植物等图形进行奇思妙想,运用点、线、面,设计表现为“绿色之梦”主题。(2)抓住手形、植物的特征,结合生活展开联想创意。(3)要求运用A4纸,构图适中,黑白表现,设计一幅有创意的作品。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6、播放微课作品,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展开丰富联想,让他们更得心应手地设计有创意的作品。

7、教师选择主题表现突出有创意;点、线、面组合特征明显和还没有掌握知识点的三类作业,展开点评和分析。学生活动

1、看实物进行最简单的现场设计;学生对个别设计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引导观察、学习、思考基本知识概念。

3、听老师讲解、分析和观察演示,边欣赏重点创意图形过程。

4、根据作业要求开始作业。

5、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同桌两人共同合作完成。

6、聆听老师对学习过程和作业的评价。设计意图

1、先凭感觉自由设计;后引入知识点展开学习。

2、本环节设计采取先“放”,后“收”的教学策略,起到更好先入门、后深入的递进作用。

3、通过再一次的佳作欣赏环节,为下一步的作业布置做好铺垫。

4、作业过程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5、同时有意识发现学生作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

6、让学生知道作业的存在问题。

(三)、结果

对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最后作业效果,所存在问题进行简要的评价与小结。

(四)、课后延伸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后,关注现实中图形→联想→创意过程,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活动

引发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意图

启发、引导学生对生活图形现象的再思考。

下载(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创)公开课《图形联想》 教学设计(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形联想》教学设计[大全5篇]

    《图形联想》教学设计 茅洋学校 袁翔 教学目标 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

    图形联想_教学设计(最终5篇)

    《图形联想》教学案例 文安第六中学 胡小丽 一、 教材分析: 一个圆,在小学生的眼里会变成太阳、月亮、球、饼、轮子、扇子……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但平时小学生......

    图形与联想_教学设计

    图形与联想 课题:图形与联想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背景分析: 我所从教的中学是一所资源配置较好,并有着较先进的教......

    《图形的联想》教案

    图形联想 福州市瀛滨小学 郑东秀 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十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利用不同......

    图形联想创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创意作品的几种表现手法。即正负形、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重组同构,异态共生、异影。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感受—体验—讨论—联想—创意一系列的活......

    《图形与联想》教案

    《图形与联想》教案 课题:图形与联想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掌握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

    《图形联想》教学反思

    《图形联想》教学反思 《图形联想》教学反思一个圆形,在小学生眼里会变成苹果、球、太阳、饼干、盘子、镜子„„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但平时学生对各种大小、形状......

    “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墩尚镇卢河小学 单继远 教学内容: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例题、“试一试” 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