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7课教案
课题:7 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2、3 教学难点:
1、3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提纲(预习课)
一、激趣引入、释课题。讲解蝉的生长变化过程,怎样蜕皮引出成语“金蝉脱壳”,让学生说说“金蝉脱壳”的意思(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同学们想看看蝉脱壳的奇特情景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梳理学习提纲。学习本文,你认为应该掌握些什么?
1、借助工具书学习9个生字,要会读会写、能找出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或同音字组词。
2、读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要求会写,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意思,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几个自然段?那几个段具体讲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讲什么?
4、读文1、2段思考: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5、读4自然段思考:金蝉是怎样一步步脱壳的?脱壳时颜色有什么变化?最有趣的是什么情景?描述一下蝉尾出壳的情景。
6、读5自然段思考:蝉刚出壳以后翅膀有什么变化?颜色有什么变化?触角有什么变化?
7、你觉得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吗?奇特体现在哪里?
8、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齐读学习提纲,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预习。
四、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讨论解决。
五、小组代表提出疑问,到其他组请求帮助解决。
六、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课堂流程(展示课)
一、导入: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领略了金蝉脱壳的奇特情景,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
二、生1组织展示字词学习。
1、读生字组词,说说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或同音字。
2、齐读词语,把你弄懂的重点词说给同学们听听(从词义、近义词、反义词几方面去说)。
3、课文中有一些字很容易读错,把你认为应该特别注意的字告诉大家。金蝉脱壳(qiào)
露出(lòu)
有趣(qù)
颤动(dòng)....
三、生2组织分析结构。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那几个段具体讲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讲什么?
四、生3组织分析课文。
1、读文1、2段思考: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2、读4自然段思考:金蝉是怎样一步步脱壳的?脱壳时颜色有什么变化?最有趣的是什么情景?描述一下蝉尾出壳的情景。
3、读5自然段思考:蝉刚出壳以后翅膀有什么变化?颜色有什么变化?触角有什么变化?
4、你觉得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吗?奇特体现在哪里?
五、生4组织总结
1、你认为本文应用那种感情朗读?(喜爱、好奇、奇特、赞美)试着用这种感情朗读全文。
2、本文记叙了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教师小结评价。
作业设计(反馈课)
一、辨字组词。
籽()柿()搜()颜()椒()配()协()仔()市()馊()彦()叔()酉()胁()扒()恢()趴()灰()
二、听写词语。
搜索
枝丫
配合 协调
恢复
抽搐
枝繁叶茂
依依不舍
五彩缤纷
聚精会神
金蝉脱壳
夜幕降临
三、照样子写词语,写得越多越好。轻手轻脚(ABAC式):
依依不舍(AABC式):
五彩缤纷(含数字):
聚精会神(表示精神集中):
四、理解填空。“金蝉脱壳”原本指,后来比喻
。金蝉脱壳的顺序是背、()、()、尾,脱壳时颜色变化是先是(),一会儿变成了(),最有趣的是()情景。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变化依次是灰白色、由浅而深、()、()。
五、朗读课文,背诵4、5自然段。板书设计: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7课和8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2、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掌握生字词。重点: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掌握生字词。难点: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教学方法 自学法:1课时 教学过程
再塑生命的人
一、导入新课
她是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二、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给加点字注音
3、解释词语意思
4、文题中的“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四、语文积累
1.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坚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
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努力抗争的力量;
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著名作家。
8* 我的早年生活
一、新课导入
由名人故事导入:
(一)海涅还在上中学时就特别爱好文学,但他母亲坚持要他去经商,而他对经商毫无兴趣,不久商店就倒闭了。他母亲又要他去学法律,结果也是半途而废。后来,他决定追随自己的兴趣与梦想,从事诗歌创作,最终成为德国杰出的诗人。
(二)一个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但儿子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有一天,儿子告诉父亲,他想做个机械工人,要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着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很长,但他竟然快乐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后来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再后来他成为了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
教师引导:
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所做事情有着真正的兴趣,丘吉尔的成功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选择的事业延续了童年的梦想,让我们走进丘吉尔的童年梦想,走进他的早年生活。
二、作者简介
1、作者
温斯顿·丘吉尔(1874 - 1965)英国前著名首相,著名政治家、演讲家,传记作家、画家、记者。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1953年以《不需要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 “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2、丘吉尔的名言:
(1)谎言都绕了半个地球了,真相还没穿好衣服呢。(2)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
(3)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它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
(4)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给加点字注音
3、解释词语意思
4、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丘吉尔早年在哈罗公学和军事院校生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丘吉尔在少年时代就对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确立了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坦然和伟大的气魄。
四、语文积累
你能举出一个所熟悉的名人实例,说明早年生活对他的影响吗? 金庸,本名查良镛,8岁那年,他无意中看到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琴剑二侠”的行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这是查良镛看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之后,查良镛到处搜罗武侠小说,一睹为快。15岁时,查良镛编写的《给投考初中者》一书出版,畅销省内外,初露才华。17岁时,查良镛做出了一件叛逆之事:写一篇题为《阿丽漫游记》的文章贴在学校墙报,影射学校的训导主任。
查良镛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抗战后期,他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查良镛看不惯一些国民党职业学生在大学里横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谁知,他的“侠举”惹了祸,校方勒令他退学。“查少侠”只好离开校园,浪迹江湖……
抗战流徙的生活,把金庸训练得很大胆。金庸念高中及大学时,曾接受军事训练,会开枪、掷手榴弹。抗战时曾踏自行车走几千里的路,从浙江到重庆念大学,途中日军炸弹就在车旁炸开了一个大洞。流徙的生涯,也丰富了金庸的见闻和文学修养。他曾在西南穷乡僻壤生活了两年,那是苗人汉人聚居之地,每一个人都是出口成歌的歌手。冬日晚上,当地汉人苗人围着火堆,边烤红薯边唱歌。金庸就用铅笔一首首地记下来,记了三大册共一千余首。中国民歌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丰富了金庸的文采,在他日后撰写小说和撰写政论文章方面,都能用得上。金庸分析自己所写的《书剑恩仇录》能够受到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欢迎的原因,正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7课
《大小多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多。生:我说少。师:我说上。生:我说下。师:我说里。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第四篇:7课教案
第7课 古朴精美的华表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
2、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教具学具: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从电影节华表奖的奖杯引入。提出探究“华表”的主题。(华表奖奖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华表”到底是什么?)
2、发展阶段
(1)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介绍。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华表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教师对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2)教师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式华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华表的细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典型代表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柱)。
引导学生感受华表雕塑古朴精美的整体风格。
(3)组织学生欣赏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现的“华表”作品。教师重点讲解或示范线描、泥塑、综合材料组合等的基本表现方法。(4)学生分区开展创作活动(绘画、泥塑、综合材料)。
三、展示评价阶段
分组展示,组织学生欣赏同学的作品。学生自评谈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四、收集整理阶段: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与延伸:欣赏原始部落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柱,了解图腾柱文化。
天安门前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
北京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十几米高的大石柱上,从下到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彩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显示着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领域中技艺精良巧夺天工的本领。
“华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说起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远在中国文字还未健全的时候,华表的前身就已经出现了。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类似的标志。尧曾把刮去皮一根的大木柱立在自己住处的外面,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指责他的过失,让他引以为鉴,因此该木柱又叫“诽谤木”,其作用类似今天的“意见箱”。后来在大路口上也设了诽谤木,并在木柱上端加一横木,作为指明路站、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又叫“华表木”或“恒表”。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解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政治是非的权利被剥夺了,“诽谤木”上不能再刻写“意见”了,而被刻上云龙纹,既当作宫殿前面的装饰物,更作为皇权的象征。
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的顶上,都有一个石头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说这种石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的,名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深居宫廷,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要经常出来看看自己的臣民;犼头向外的,名叫“望帝归”,是希望皇帝外出巡视完毕就马上回宫,不要耽恋山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者欺骗、收买人心的伎俩。总之,华表是我国特有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产物,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也是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渐改变着它的历史作用。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前。
一、导入
二、新授
1、华表的来历
诽谤木——路识标志——石制装饰物
2、华表的组成
柱础——柱身——柱头
3、图腾及图腾柱的文化底蕴 图腾及图腾柱的含义 云南景颇族——目脑图腾柱
有趣的图腾柱(造型夸张、颜色鲜艳、民族特色)
设计意图:利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华表并讲解华表的历史,由华表引入图腾柱。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大量有趣的图腾柱图片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为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奠定基础。
三、深入
师示范有趣的图腾柱的基础做法 材料及技法 小组讨论图腾柱主题
四、实践
1、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有主题内容、造型独特夸张变化、色彩浓烈具民族性。
2、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 师展示作业
生自评互评(优点、不足、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
视频导入(与国外小朋友作品互动)用慧眼发现美,用巧手制造美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海上日出教案 语文S版
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 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B 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做一课一练。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