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示例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本节的地位
质量守恒定律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本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将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对象
初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少部分化学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现象,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
四、德育要求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五、重点及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六、学习方法
1.以具体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为基础,总结规律。
2.以理论为指导,理解规律的实质。
七、难点突破
(设问)
1.蓝色的CuSO4溶液和无色的NaOH溶液相互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
2.白磷在自燃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
[1,2问在于引起学生对本实验的重视,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3.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3问在于引导学生从客观的现象去探讨微观的领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八、教具
托盘天平、小试管、小烧杯、小锥形瓶(底铺细沙)、带铁丝的橡皮塞、酒精灯、镊子、滤纸。
九、药品
CuSO4溶液、NaOH溶液、白磷。
十、教学过程
蓝色的CuSO4溶液和无色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蓝色的Cu(OH)2絮状沉淀。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变化已经引起了物种的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实验现象。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设问3→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请同学们书写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化铜
铜+水
对应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H2+CuOCu+H2O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了?
(2)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改变了没有?
(3)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什么叫式量?
(4)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5)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讨论完毕,请同学们回答上述各问,得出结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形象化学处理:
(定律的应用)以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质量增加了。
(突破重点、难点,完成德育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课结束:以实际生活经验为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篇: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1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在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
2.在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
3.在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6.反思与评价: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实验:碳酸钠粉末与盐酸溶液
镁条燃烧 7.表达与交流:
①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
②如果地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小结: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8.微观解释: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碳与氧气的反应中,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即该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五不变:
1.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总和不变;
九年级化学
2.元素种类不变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改变: 1.物质的种类
2.分子的种类 两个可能变:
1.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九年级化学
第三篇:质量守恒定律1
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
(一)1.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点燃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B.SO3
C.SO2
D.CO2
2.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3.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 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 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7.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元素的化合价 8.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
9.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
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
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_____价,YmOn的化学式是_____。(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
10.早在17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
(二)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3.图是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时,参与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和产物氧化铜的质量的关系图形。氧
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
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值约为()
A.8
B.4
C.2
D.1 4.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5.在A+2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______g。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7.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料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___的科学精神。(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4)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可用________法来收集氧气。
(6)用(4)(5)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a.试管 b.漏斗 c.酒精灯 d.导管 e.胶头滴管 f.集气瓶
g.量筒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
(三)1.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6.5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图A)。将图A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g,然后将气球内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胀大,锌粉全部反应(图B)。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g,结果W2 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2)天平显示W2 (4)若生成的H2为0.2g,在标准状况下,气球体积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L。(标准状况氢气密度为0.0899g/L)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唯一学习的一个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更是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重要。教学中不仅要掌握宏观上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还要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真实原因是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因此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对学生来讲思维要从直观转向抽象,有一定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意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但没有深入了解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这是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此外,通过一个月的化学学习,学生已能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对课堂上进行学生实验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化学思想,即从宏观实验现象用微观理论描述还不够理解和熟练掌握,可能在这方面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概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从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角度解释原因。 2、知道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有关现象。 3、在化学计算方面会进行简单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通过比较、研讨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和概括质量守恒定律。 解决措施: 通过课件了解质量守恒,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2、教学难点: 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解决措施: 从水通电的课件出发,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五、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的准备:每3-4名学生为一组,共17组(每组的器材:铺有细沙的锥形瓶1个、白磷、【硫酸铜溶液、铁钉5-8颗、烧杯1个】托盘天平1台等)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前几天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课件1】(只用水(H2O)做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制得汽油(主要含C、H等元素),该项目成本低收益高,诚招加盟!)面对这样的广告,你们相信吗?为什么不能相信? 导入新课:学习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打开课本90页。【课件2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认定学习目标。首先让我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课件3展示】学习目标: 1、会概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从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角度解释原因。 2、知道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有关现象。 3、在化学计算方面会进行简单运用。) 二、探究主题 1、以红磷燃烧为例。 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这是质的方面,这节课我们将从量的方面探究化学反应。 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那么反应前的红磷和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它们的质量有没有变化,请给出你的猜想。 2、提问各组,归纳板书:不变 变大 变小 3、师:到底谁的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4、【课件3展示要求】做实验前请大家阅读P90“活动与探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内容,同时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方案一中的玻璃管上为什么要套一个小气球?(3分钟)玻璃管上为什么要套一个小气球?请你来回答。 5,现在老师什么也不做,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小组的集体力量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从中间的各小组同学完成方案一,左、右两边的各小组同学完成方案二。桌子比较小,大家做实验的时候尽量小心点,避免弄掉仪器或药品。我看哪一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好,开始实验。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和结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请大家填写课本91页上的实验报告。 8、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各物质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为什么不变。(同时课件4演示) 【过渡语】很多年前科学家们也做过这种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测定,那么,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怎样描述?请你来说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涵义。请大家大声的把质量守恒定律读出来。 【过渡】大家来看看他(课件5出示拉瓦锡的图片),认识他吗?(拉瓦锡)他不但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还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他认为:无论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物质在每一个化学反应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用呢?请大家再看一个实验,看看实验结果如何?【课件6出示】碳酸钠+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我需要请两位小老师上来帮助完成实验,那两位同学上来。请大声的把读数告诉大家。 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产生气泡,质量变小。 在这个结论之下,你们有没有疑问?我们刚学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不变的,现在做的实验质量变小了,是不是跟理论相悖的?(生: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了,所以质量变小)大家认同他的看法吗?(认同)前面两个实验我们验证的结果是相等的,如果我想验证这个实验的结果也是相等的,应该怎么办?(密封)怎样密封?讨论一下,套气球?行不行?气球和碳酸钠放在一个空间里。老师这里有一个简易的装置(出示气球套在锥形瓶上的简易装置,已经事先装好药品)下面的液体是什么?碳酸钠放在哪?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上台操作,检验天平平衡情况?你的结论怎样?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变轻了?这个实验回家也可以做,家里有面碱有食醋。要验证有气体生成的质量关系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下面大家再来看一个实验:【课件7图片展示】镁条燃烧:燃烧前镁条的质量0.24克;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0.40克。哪位来解释一下?同意吗?大家能不能求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这就体现反应前后守不守恒。能不能只看镁条镁条和氧化镁质量的比较?大家要注意“参加”这两个字,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 【课件8】想一想: 1、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克,是不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因为这不是化学变化)板书:→适用化学反应 2、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讲解: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以水的电解为例。【课件10】原来的分子→(分解)原子→(组合)新分子 例:水分子→(分解)氢原子+氧原子→(组合)氢分子+氧分子 微观图: 板书:→(实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课件11】思考:某公司宣称只用水(H2O)做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制得汽油(主要含C、H元素),该项目成本低收益高,诚招加盟,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投资吗?为什么? 板书:→(应用)化学反应相关问题 三、反思小结:【课件12】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课件13】学以致用: ① 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② 15g木炭与32g氧气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_g。 ③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一定含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 元素。 ④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加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5O2 == 4NO + 6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五、课后探究【课件14】 1、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为什么? 2、法轮功鼓吹发功能使土变金是否有科学道理? 总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杨晓莉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由实验过程的设计、探究,到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充分考虑到视障生的特点和差异,尽可能让视障孩子拥有与健全人同等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和史实资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 (3)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准备】 仪器药品: 1、演示实验:电子秤、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 2、学生实验: 电子秤、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锥形瓶、小试管、气球。 自制教具:水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 【回忆引入】: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请大家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什么?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 【大胆猜想】: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用事实说明你猜想的理由。PPT出示 教师:那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通过实验证明)称量物质的质量关系,用到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讨论:实验怎么进行 小结:(1)用天平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 (2)让反应物反应 (3)再称量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行比较 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大家注意观察现象,盲生认真听好。 这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我把它倒入烧杯。这是一枚银白色铁钉。反应前先称出它们的总质量,记录。 现在我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大家观察反应现象。 生描述现象(铁钉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师:如果反应时间足够长,溶液也会变色。这是课前老师做的实验,现在溶液变成了浅绿色,现象 师:得到什么结论?PPT出示 变色,有新物质生成,红色物质是铜,浅绿色物质是硫酸亚铁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师:生成新物质后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再称量它们的总质量 得到什么结论?(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师:两次称量中,铁和硫酸铜变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其它物质没有变化,而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PPT分析过程。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总质量。PPT 师:一个实验不足以说明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愿意亲自探讨一下吗? 请大家做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师:你准备怎么做呢?说说步骤 我们每张桌上都有碳酸钠和稀盐酸,请取两药匙碳酸钠放在烧杯中,取稀盐酸约10ml于试管,现在请大家开始实验 注意:操作过程要小心,不能让物质溅出造成误差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让盲生体验气体的生成)讨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让盲生观察。结论 PPT出示 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变小了) 【设问】 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而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变小了呢? 【讨论分析】 因为在敞口情况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使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我们没有称到。 【讨论】如果二氧化碳不排放出来,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呢?大家能不能改良实验设计再探究一下? 生:锥形瓶上加塞子,将生成的气体一起称量,反应前后质量应该相等。师:有没有疑义? 启发:如果生成气体很多,瓶内压强增大,会有什么后果? 师:如何进一步改进? 如果在锥形瓶上套一个气球,我们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应该不变,对吗?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密闭装置:锥形瓶里装有碳酸钠,小试管里装有稀盐酸,锥形瓶口套上气球。请大家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结论:反应前的质量和反应后的总质量相同。 误差分析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PPT 对比:两个结论,说明什么? 师:说明只要不漏掉任何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该相等 我们做了两个实验,事实上,无数实验都证明,只要不忽略任何反应物或生成物,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PPT 从实验过程说说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要把所有反应物、生成物都计算在内,特别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能忽略) 【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语音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师:为什么波义耳失败了,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成功了呢? 波义耳未保证称量出所有物质的质量。后两者称出了所有物质的质量。 【思考】波义耳的实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增加了什么物质? 【启示】波义耳是著名科学家,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可他忽略了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守恒定律就与他失之交臂了,而罗另两位科学家,仅仅将敞口容器换成密闭容器就获得了成功。 实验过程中小小失误就导致了波义耳的失败。看来我们要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提问】科学家和我们都得出了质量守恒 那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宏观物质的反应和微观分子原子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分析回顾】: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分子化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以水分解为例体验反应的微观过程。水里有无数水分子,我们以其中两个水分子为例。 盲生用分子模型演示 PPT演示: 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板书】 2 守恒原因 PPT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我们知道了质量守恒,也知道了为什么守恒,那我们能不能解决刚才的(生活中的)问题呢 【实践运用】: 1、有人说,铁生锈后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损失”的质量到哪去了呢?这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吗? 启示:物质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有物质消失,必然会有新物质生成。 【总结反思】 谈谈你的收获。 1、知道了质量守恒定律和为什么守恒 2、体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验证了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同时我们还感受和体会了一种探索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那么,在化学用语上能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作业】 P96 2、3第四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