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奇异的激光》 【教学思想】
发挥主体意识,尊重个性特征,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
【教材分析】
《奇异的激光》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性文章,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平实准确的语言,从特点和用途两个方面,介绍了激光是“奇异”的光。
【学情分析】
激光这种高新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它却在军事、医学、农业乃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并且有着特殊的贡献,所以,应该让学生对激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学生在第九册教材中已经初步体会了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也初步学习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其说明方法,感悟这样写好处的同时,认识激光、了解激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奇异的激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弄清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3、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对激光知识的了解,并能够与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
4、了解作者运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激光的信息资料。
3、通过找具体句例,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用语的平实。
4、通过探究,了解课文的结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服务人类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式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对激光知识的了解,并能与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激光的音像资料。
学生:搜集激光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2、引导学生探究激光的5个特点和所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第二种方案)20120417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激光的用途,探究作者是怎么介绍激光的用途,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通过阅读探究,感受激光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揭示学习内容
教师衔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奇异的激光》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知道了激光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主要去探究作者是通过哪些说明方法(板书:说明方法)来介绍激光的用途(板书:用途),并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感受激光的奇异。(设计意图:此环节从整体入手,简单复习上节课所学,意在明确课时特点,明确学习目标,自然、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重点引导,明确学习方法
(一)整体入手,探究用途部分的“小标题”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激光用途的?
(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大的书)(学生浏览后回答,教师板书)
2、你怎么能如此神速地找出激光的三大用途?(列了小标题)
请孩子们想想,这样列小标题有什么好处吗?(同桌讨论一下并举手示意老师)
(教师小结:对,小标题让我们很快就知道了课文要写的内容,一目了然,我们以后写文章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简单、明了)
3、观察小标题,引导探究:你发现三个小标题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快速观察、思考后回答)
预设(1)——都加了引号
为什么把刀、尺、书引起来?(教师可以出示真的刀、尺、书,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把什么比作什么(这里是把激光比作刀,比作尺,比作书)(板书:打比方),学生感受、体会: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法,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激光的三大用途。(教师适时点拨:这也是写说明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请孩子们在相应的旁边批注上“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
预设(2)——都有“最”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用红粉笔圈出“最”,(边圈边问),你认为怎么才能称为“最”?(学生探究,发表意见,学生回答得上与不上,教师都结合学生实际引导:你能说你是班上个儿最高的同学?你能说你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吗?你能说你是班上字写得最好的孩子吗?为什么能说?或为什么不能说?(因为没有比较)(因为我们比较过)对,“最”是在比较过后得出的在所比事物中没有超过它的,排为第一的,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最”字准确、精当地告诉我们激光真奇异)(板书:作比较,用语准),请在“最”字旁快快批注下你们的这个发现。
教师评价语:孩子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这么准就找出了作者藏在小标题中的秘密,太会发现了,请把掌声送给会探究、会发现的你们。
(二)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出激光的这一用途,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衔接语:那我们就继续抓住小标题,抓住最奇异的用途,继续用我们的火眼金睛去探究、去发现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激光的用途,让我们感受到激光的奇异!
三个用途,你们“最”想了解哪个用途?为什么?
(学生快速选择后迅速举手,教师抽2-3人简答后问全班同学,还有哪些孩子最喜欢这部分,请用你们洪亮的声音告诉老师。
(设计意图:此举的目的既是尊重学生,选择引导探究的方向,又是对“最”字的最好诠释,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教师衔接语:这么多孩子迫切地想了解 “最快的刀”。那我们就去一起去探究,一起去发现(点ppt出示这部分内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让我们感受到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
请孩子们轻声读一读,用笔找一找,找到能让你感受到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的那个句子,在旁边写上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自主探究,时间1-2分钟)
班级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语句进行引导,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学生先说找到的句子,然后再陈述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效果)
预设——学生可能找到的重点语句1:
激光是最快的刀,“快”是指它锋利、灵敏、速度快。那些极硬、极脆、熔点极高的材料遇上它,立刻迎刃而解。
你读出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打比方,用语准)
(教师引读:激光是最快的刀,问——快到什么程度?
(学生自然跟读——那些极硬、极脆、熔点极高的材料遇上它,立刻迎刃而解。)
学生读后抓“迎刃而解”,追问:什么是迎刃而解?你平时遇到什么问题就能一下子解决?课文说的是什么一下子就解决了呢?让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准,感受激光的奇异)
你们理解真到位,女生能读出这种“快”吗?(教师评价:不错),男生能读出这种“快”吗?(很好)全班齐读(太棒了)
教师评价过渡:老师从你们的读中感受到了激光的“快”。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读,有节奏地体会出激光的快)
预设——学生可能找到的重点语句2:
你还从那个句子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具体介绍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的?
如果用凸透镜将阳光聚成小的一点,可以点着火柴或纸,但这样的温度只能使铁板的温度稍微升高一点儿。如果我们用适当的凸透镜聚焦激光,产生的热量可以切割几毫米厚的钢板。只见钢花四溅,在咝咝声中,钢板一分为二,切缝又细又直,钢板一点也没变形。
你读出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教师追问:用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用凸透镜聚焦阳光的温度与聚焦激光的温度进行比较)
教师继续追问:这样作比较有什么好处?(让我们直观、清楚地知道聚焦激光的温度很高,形象地写出激光的奇异)
教师过渡语:作比较既然有这等好处,我们不妨也来体验一下作比较的好处:
点击PPT:
(1)如果我们用凸透镜聚焦激光,产生的热量可以切割几毫米厚的钢板。
(2)如果我们用适当的凸透镜聚焦激光,产生的热量可以切割几毫米厚的钢板。
快速默读这两句话,“火眼金睛”有什么发现?
(多了“适当”)
请孩子们来做个小小的探究家:
1、为什么作者非要用上“适当”,可不可以建议作者省掉这两个字?
2、如果不能省掉,可不可以用上其他的词来代替?
(同桌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班级展示探究的成果)
(设计意图:体现引探思想:从学生的去词、换词中引导学生探究“适当”在这里的准确性,感悟作者用语的缜密,严谨。)
教师小结:这部分作者通过运用作比较的方法,用精准的语言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师点生读)——激光是最快的刀。
预设——学生可能找到的重点语句3:
你还从那个句子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具体介绍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让我们感受到激光的奇异!
给钻石打孔。(或钻石是世上最坚硬的东西,想在钻石上打个眼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用激光来钻眼就方便多了。只见闪光灯一闪,比钢还硬的钻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你的火眼金睛发现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这样举例有什么好处?(让我们直观形象地了解了激光的用途,了解激光确实是一把最快的刀。)
(教师随机一边点击图片,一边小结:你们看,给钻石打孔,让最坚硬的钻石成为最美的装饰品。这就是激光在工业上的神奇应用。)。
预设——学生可能找到的重点语句4:
4、医生用激光刀做手术,病人可以减少流血,减轻疼痛,还能防止感染。现在激光刀已经大量用于切除肿瘤和赘物。
你还从那个句子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具体介绍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让我们感受到激光的奇异!
你读出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这样举例有什么好处?(让我们直观形象地了解了激光的用途,了解激光确实是一把最快的刀。)
教师随机一边点击图片,一边小结:激光可以帮助医生救死扶伤,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这是在医学上的应用。
(三)整体回归,形成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另外两个用途,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感受其好处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会读书,火眼金睛真会发现!我们刚才围绕小标题,通过读读课文内容,找找重点句子,写写批注感受,一起探究、发现了作者运用(手指黑板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这些说明方法给我们写出了(指黑板的板书,学生齐读)激光是一把最快的刀
三、自主合作,实践操作
教师过渡语:那作者又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激光是一把最准的尺和一本最大的书呢?请孩子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选择两个用途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途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有意识总结学习方法,尊重学生意愿,明确下一个环节的学习目标,再次感受“最”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第一,体会用词的精当、准确)
(一)合作探究,用“法” 实践
教师语:你们可以像平时一样,可以一个人自主学习,也可以和同桌,甚至可以下位,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探究,请注意老师的温馨提示:
(PPT出示)
1、火眼金睛去发现
请围绕小标题,读读课文内容,找找重点句子,写写批注感受,去探究、发现作者是通过哪些说明方法来向我们写清“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的。
2、开动脑筋去思考
如果让你当作者,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
(学生读书、勾画、批注)(3-5分钟)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的途径与方式,尊重学生意愿,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训练学生学习能力)
(二)汇报交流,实际应用
1、环节设计意图:
班级交流汇报,师相机点拨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共同分享学生的探究成果
(特别说明:学生汇报时,围绕温馨提示的两点来进行。教师的语言可以形象生动些:
下面让我们进入“火眼金睛去发现”的环节,首先要告诉探究的是哪个用途?是和哪个同学一起探究的,探究的发现(说找到的句子,再说发现的说明书方法,再陈述这样写的好处。
让我们进入“开动脑筋去思考”这个环节,如果让你当作者,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
学生交流中,可以请他的同伴补充,说说如果让他来写“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孩子会怎么向大家清楚、直观、形象地介绍“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从中感受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奇妙效果,感受激光的奇异之处
2、交流情况预设
下面就根据老师的温馨提示开始学习吧!
1、预设——最准的尺
(生用展台交流)
下面让我们进入“火眼金睛去发现”的环节,首先要告诉探究的是哪个用途?是和哪个同学一起探究的,探究的发现(说找到的句子,再说发现的说明书方法,再陈述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评价:你真是一个会发现的好孩子!(列数字)
让我们进入“开动脑筋去思考”这个环节,如果让你当作者,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最准的尺”或“最大的书”?
学生交流中,可以请他的同伴补充,说说如果让他来写“最准的尺”,孩子会怎么向大家清楚、直观、形象地介绍“最准的尺”?
假设1:如果学生能自己陈述,适度夸夸学生:孩子们,你们注意到没有,他也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他真会运用,真会学习。把祝贺的掌声送给他!
假设2:学生如果认为作者写得最好,就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奇妙效果,感受激光的奇异之处。
教师总结(点击两段文字):
预设1:孩子们不仅探究出作者通过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精当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激光是最准的尺,更可贵的是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说明,让我们感受到了(ppt点)——激光是最准的尺!孩子们,你们真会读书,真会探究!
预设2:看来我们已经找不到比作者更好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了激光这一用途了,是这样吗?孩子们。(是)但是我们同样很能干,我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究出了作者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精当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激光是最准的尺,孩子们,你们同样是最棒的,老师还是要把大拇哥送给你们!
2、预设——最大的书
读“激光是最大的书”的孩子们,你们用火眼金睛发现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激光是一本最大的书呢?
老师这次要把展示的机会留给一起合作探究的两个好朋友们共同来给大家分享。
(一个读找到的重点句子,一个说说发现的说明方法,并向大家说说你们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展示成果:
1、以我们语文书为例,按照每页500字计算,一张光盘的容量,相当于20多万本语文书,得用半间教室装!
2、光盘存、取信息的速度很快,浏览一张光盘的目录只需3到5分钟。
3、比如,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材料,信息容量比普通光盘高100万倍。按照这一密度,可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存放在一块方糖大的盘上。(生说到哪个用途ppt就点哪个用途)
(光盘的存储量可真大!)
教师小结:是啊,作者就是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向我们直观、形象地介绍了(ppt点)——激光是最大的书!
让我们进入“开动脑筋去思考”这个环节,如果让你当作者,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最大的书”?
可以抽另外的同学来陈述,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评价就围绕着用语准确、运用的说明方法来进行即可。
评价语:你真会开动脑筋,下来我建议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我们寄给编委,让编委把你的介绍加进去,说不定,来年的奇异的激光这篇说明文就有你的一部分了!在此,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最衷心的祝愿!
四、拓展延伸,检验学生应用
结束设计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教师衔接语:孩子们,我们已经探究出,这篇说明文作者抓住多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激光的用途,那激光仅仅有(手指黑板“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大的书”)这些用途吗?你们发现文中还有哪些关于激光用途的介绍?(学生找文章语句)
仅仅有这5种吗?(不)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
孩子,你真会发现,读出了省略号的作用!
(让我们继续当个小小探究家,请同学们下来以后,继续去探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尽量用上我们这节课所发现的说明方法当中的一种、两种、甚至三种方法,形象、直观地向你的家人介绍介绍奇异的激光,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激光的确是最宽的路或最强的炮,或者你们所收集到的用途,下节课我们再到班上继续交流,老师这个金点子不错吧?既然金点子这么好,给我点掌声吧!
(设计意图:拓展探究途径,激发孩子探究欲望,从课内到课外)
课堂结束语: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运用学习方法,去探究了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给我们介绍了激光的奇异,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激光的确是(教师说前学生补后)
激光是——最快的刀,激光是——最准的尺,激光是——最大的书
激光不愧是(学生大声读出课题)——奇异的激光!..附:板书:
奇异的激光
最快的 刀
用语准
最准的尺
打比方
最大的书
作比较
举例子
„„
列数字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liu/44406.htm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教学设计
教学习作2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读懂描写鸽子的例文片段,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方法,认识过渡句的作用和练习运用。
2.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3.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事物,并进行恰当的描写。2.领会习作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过渡句,并了解过渡句在文章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任务: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主要观察它的外形和它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谈话激趣:
我知道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呢?你喜欢它的哪些方面?
在同学们说之前我们来认识一位“帅鸽”。二 自读例文:
1.学生认真阅读例文,画出描写“帅鸽”外形和飞行动作的重点词句。2.你喜不喜欢这位“帅鸽”?你喜欢它的哪些方面? 3.指导学习例文片段。(习作方法)
(1)生读第一段,其余同学概括这段写“帅鸽”的什么方面?
(2)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例文的习作方法(有顺序的描写“帅鸽”的描写方法。)(3)第一段是抓住“帅鸽”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板书:外形—颜色(4)学习过渡句。学生齐读过渡句
a思考:这句话在这篇习作中起到什么作用?板书: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你是从哪看懂过渡句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生说教师指点)(5)让学生练说简单的过渡句(6)学生齐读第二段,a思考:这段写“帅鸽”的哪些方面?飞行动作
教学
b让学生画出相关的动词,并体会文中的打比方修辞手法。c学生练说带有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4让学生概括说说描写动物的方法。(外形和动作)三 学生练笔
1.先让学生想好要写的动物。2.先说外形特点,全班交流评议。
3.其他同学做好记录,特别是说得比较精彩的同学。4.练习说说动作特点。全班交流评议。5.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加于整理。
6.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习作在班上读,师生评议。四 学生起草:
1.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当学生写的不行或不妥当时,教师读下水文。3.自改、同桌互改。4.学生代表读自己的作文。五 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2 写一种小动物
外形特点 颜色 有顺序
动作特点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2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阿炳有关资料(2)、熟悉生字新词(3)、朗读课文
二、教学课题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琴声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节。
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三、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教学重点:
1、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
3、通过感情朗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感受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百度图片“阿炳”的搜索地址
2、百度MP3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搜索地址
3、阿炳其人其事相关网络资料
4、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阿炳、二泉映月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时间、空间差距较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语言文字的优势,课前通过百度搜索,查找阿炳的资料,配合《二泉映月》这首精典的二胡曲,创设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反复地听、感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拉近阿炳和学生的距离,在品读体悟中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他的敢于和命运斗争、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百度MP3】二泉映月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 如此精美的二胡曲,想不想知道是谁演奏的?这首曲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
(二)简介阿炳 【百度百科】阿炳http://baike.baidu.com/view/25105.htm(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生字的注音,认清字形。②读顺语句,读通全文。
2、课件出示字词:无锡、惠山、倾诉、激愤、乐坛、美丽富饶、享有盛誉、静影沉璧、升腾跌宕
(四)听配乐课文朗读,欣赏二泉美景,感悟文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句子
1、【百度搜索】二泉映月课文朗读:
http://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淙淙的泉水声,引发阿炳的琴声,阿炳的琴声倾诉着他的心声。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
再次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 学生发表感言。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对家人讲讲二泉映月的故事,和家人一同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处美景 泉声
一首名曲 琴声 一段经历 心声
六、教后反思
班班通的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资源与语文学科整合,让教学过程得到了更好的优化,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获取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最优越的教学环境。《二泉映月》课文内容时空跨度大,因此我首先对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合,课堂上充分利用百度搜索,把学生引领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悟。
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让音乐贯穿全课,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感悟氛围。课前,播放乐曲;开始,播放乐曲中柔和的一段;在精读感悟环节中,整个气氛在乐曲的高昂部分中。在音乐的帮助和引领下,学生理解和体会到阿炳的坎坷经历,引起共鸣,激起对阿炳的同情。整节课,学生都是在音乐的氛围中,不仅享受了阿炳的艺术作品,更是学习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
不足之处在于对时间把握不够有效,课堂前松后紧,前面铺垫太多。虽然对阿炳的坎坷经历体会较深刻,但对乐曲丰富内涵的理解就显得不够到位,谈得不够深,读得不够透。
第四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教学设计2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2、能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3、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谁来说一下?)
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你们看到它的图片,你认为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你的话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松鼠这一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过渡语: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下面开始读,看哪位同学学得认真,收获最大。
2、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认为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谁来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现在教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2、学生汇报: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3、比较句子:
刚才同学们都介绍得非常好,(出示课件)看看这段话,读一读,你觉得哪一种写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4、指导朗诵课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的美丽可爱,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丽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二、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学习的?谁来说一下?
课文不仅从外形上说了松鼠的可爱,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描写,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
三、学生自学课文,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分组介绍课文学习情况,要求按顺序说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讲了小松鼠十分机灵: 板书: 活动
①它们是十分警觉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②夏夜(活动时间)。
③它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⑵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板书: 住
①出示课文,学习有关顺序的“先……再……然后”练习说话。并利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②(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⑶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①它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让学生坐在椅子上边介绍边模仿。)②为什么说松鼠很机灵? ③冬天怎样觅食?
四、总结归纳
1、同学们学习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通读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讨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几个方面?全文可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今天我们从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关于松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这种美丽可爱的小松鼠介绍给你的朋友。【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漂亮可爱
松鼠活动 生活习性:吃住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设计
陈晓丽 武夷山市崇安小学
【设计意图】: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把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除此之外,重点抓住描写动作和场景的关键字眼,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韵味和趣味,轻松理解诗意。《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远离喧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我运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重点字词剖析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能走进其间的意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教材解读】: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铺、弄、卧”在诗句中的妙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小故事。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准备】:
学生:收集吕岩资料,查找生字词。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声画结合,引入诗境
1.牧童晚归图。背景音乐:欢乐的牧童。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每一根神经,每一块肌肉。放松。现在你置身于一片辽阔的原野上,那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几只蝴蝶在花丛里嬉戏,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听,哪来的笛声?真是悠扬又悦耳,欢快又调皮。是谁在那?请同学们缓缓地睁开眼睛。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牧童。(引出课题并板书)
3.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吕洞宾,也就是传说中的逍遥大仙。一位仙人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期待吗?那就带着你的期待走进诗歌,自由地读一读。
二、初步感知,读出“趣”
1、自由读,要求读通诗句,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指名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去读。
3、跟读、齐读、分小组读。
三、深入理解,悟仙景、绘仙童、学仙文、话仙愿
1、悟仙景、绘诗童
师:刚才的朗读,同学们一次比一次进步。通过朗读,我们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师:老师也感同身受,真是美如仙境,因美生爱。那它美在哪呢?请你们默读诗歌,思考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完成练习。
小组讨论:
①小组汇报,在第___1___句诗_草铺横野六七里 中描写了 无边无际的原野。
引导学生理解“六七里”“三四声”的虚指意味,理解“铺”所营造的意境 师:你从哪里看出原野的无边无际。师:这些数字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极言其多,突出了草地的茂盛和辽阔。三四声极言其少,突出了笛声时断时续,也衬托出了夜晚的寂静。师:“铺”字将草地全景式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绿色充满了整个画面。
②小组汇报,2、小组汇报,在第__2__句诗_笛弄晚风三四声 中描写了 ___________。师:你是从哪个字听到这样的笛声?“笛弄晚风”是笛子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
师: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都表达出了。
③小组汇报,在第____句诗中归来饱饭黄昏后描写了 ___________。④小组汇报,在第____句诗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了 ___________。师: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不脱蓑衣呢?
师:这是一个孩子最自然,最率真的表现呢。怎么想就怎么做,不去考虑细枝末节,跟着自己放松的心走,享受自己最自由的生活状态。师:什么是“卧”,把“坐”或“立”放到诗句里读一读,感觉如何? 师:一个卧字使牧童更具孩童的趣味,刻画出了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天性。总结:以地为床,以天为被,饿了就吃,困了就谁,真是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牧童。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歌。
2、话仙愿
师:如果你是诗人,会产生怎样的愿望呢?(检查预习,了解诗人)师:向往过这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请你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融入诗歌中再读一读。
3、学仙文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又经历了一次美的体验。这美是诗人将美的景物堆砌在一起就写就的吗?当然不是,这首诗经过了诗人反复地推敲琢磨才为我们营造出了美的意境。刚才我们就是抓住了一“铺”一“弄”来想象画面。我们今后在写话当中能不能学习学习呢?(写话练习)
四、小练笔
师:短短的28字我们就读出这么多的内容,可还是觉得读不够,说不完。那就请同学们把你读懂的、想象到的还未表达的,融入刚才的理解当中,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五、总结: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副宁静悠闲的人间仙境图。刻画了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这样的生活不但诗人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羡慕,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六:作业
搜集有关牧童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
仙景
仙童 仙 仙愿
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