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导入11
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导入 博白县实验中学 戴强 537600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导课技巧问题更加为同行所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导课技巧问题,存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导课技巧,有其本身的特点。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设计,导课方法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读新课标,其核心思想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参与和体验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始终坚持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坚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坚持体现课程内容引人入胜之处和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并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化学课的教学设计,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当务之急。如何才能使我们设计的教案成为优秀教案,“教学导入”在引导学生进入优秀课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1 新课改的背景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在这一理念下的化学课堂如何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1.1 新课改的目标 新课改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化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当前,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对课堂形式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而一个出色的教学导入就是一个优秀教案的组成部分。2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导言技巧
所谓课堂教学导言,就是每一课的导入语,又叫开场白,相当于一台戏的序幕或一部小说的引子。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起点,是引领学生进入课堂的第一步,有如一年之春,一天之晨。起步走的好,整节课才能轻松自如。技巧性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时间上一般为3分钟左右,长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导入语,有助于学生快速完成角色的转换,进入课堂情景;也有助于教师破除“自我中心”的观念,促进自己在探究中的“自我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成员,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带队者。一段好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言有何标准?一般说来有三个:首先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语要新颖有趣有创意,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其次,是切合本学科、本课堂的实际。离奇的导入语会使学生如坠云雾,知识点过度超前的导入语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知识点过度迟后的导入语会使学生感觉到是陈词滥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语不会与学生产生共鸣。所有这些,不仅不会收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会起破坏作用。第三是要有实效。任何一种好的形式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理论上的好不是真正的好。刻意追求形式的完美,词语哗众取宠,声色上的层峦叠翠,是不会有好结果的。2.1 导课方法
课的导入有许多方法,主要是根据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等来决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2.1.1 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产生共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强化新课学习的导向作用。
在讲授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这一节课时:
师:“节日里燃放烟花鞭炮时,在点燃引线后,往往可以看到爆炸的声和光,这里就有化学反应、热能与光能等的转化,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
生:“对,对!”
师:“当时我也很诧异。好,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个谜了。”
下课后,很多学生能够用已学的知识对此作出论证,这或许就是意外的收获了。2.1.2无声的语言导入新课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精心制作课件,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从配音到动画设计,可以让学生爱不释手,流连忘返。通过多媒体这个“助手”,也强化了课堂的主题,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变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认知上的冲突,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时,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几何域板”、“Flash”、实物投影仪等媒体工具设计制作一些模型、图表、动画等进行展示,让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联系初中教材上的定义来设计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的情况,制成课件向学生展示,进而发现相关问题、分析“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导入新课。
2.1.3 实验“迹象”创设问题悬念导入新课
问题悬念是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克服困难意志力的培养和新学知识的掌握。
在讲授浓硫酸的性质这节课时:
师:“你们能不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
生:“不能。”
师:“不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由此基础上产生的问题悬念,导入新课。
2.1.4分组实验导入新课
探究式学习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分组实验,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和配合,协调解决大家所面临的问题,生生互动,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其中,因“生”制宜,从而为达到最佳课堂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碱金属第二节课《钠的化合物性质》时,让学生分别进行过氧化钠、碳酸盐的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后,找出存在问题,根据问题的产生过程以及问题的发展趋向,按照问题思考的具体步骤以及问题演化的方向,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开课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象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这就是课前导入的魅力所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优选”,在实际教学中,具体使用哪种导入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最主要的是讲求实际效果。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百日功”,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教师除了平日的积累,还应在积累中不断地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3 教学反思
新课改理念下,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个良好的开端非常的关键,因此,以有一个新颖有趣的导课开始一节课很有必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争取每一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3] 钟启泉,《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
[4] 蔡勤霞等.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5] 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二篇: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摘要】十八大召开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崭新一页,同时也更加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必将以此为基础呈现快速的、稳定的发展。在此之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跳跃式前进。就因如此,国人教育素质低下,教育效率不佳的负面现象在经济繁荣之势的对比下显得尤为突出。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为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前进的迫切需要,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新课程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产物,充分体现教育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改下的教学更凸显特色老师教学,高效学生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和谐
教学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相互统一的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而这种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了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从未断裂,甚至出现几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奴隶社会时期,孔子作为万世师表提出“有教无类”,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在民间推广,这种教学理念的盛行为今后甚至今天教育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时间,希腊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即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这个定义能表现这个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的东西,是人人会同意的。近代中国的教育更是突破封建传统,无论在教育内容(摒弃封建八股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还是教育方式(打破原先先生的单方面教学,学生和老师互动,课堂活跃性增强)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区别。现代社会主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更是科学技术之根。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育方法的可适性都成为新课改之下的着重观点。
一、新课程改革含义
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进行多次,国家对于教育的支持度也逐年加强。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说到新课改,新课改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呢?
封建体制对于中国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版式教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完全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为依托,知识的无限量增长和传播加快了社会的运转机制,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快捷的学习,学习趣味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课堂教学引人(学生)入胜更具有意义。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方式,笔者在此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塑造的是考试型人才,并非多元型人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废材”。单一的以考试通过为目的的读书,即因为读书而读书,因为考试而读书的行为导致其思维固定,不能脱离书本,必然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被淘汰。新课改主要着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做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当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去面对一个陌生但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做什么的社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重要文献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①人并不是个体上的人,而是社会上的人人具有社会性,学生以后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两个能力,即再学习的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的能力。这就像我们去学化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化学反应的结果是什么,而今天的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结果,甚至更加注重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告诉学生某种物质怎么产生以及应该怎么去做。新课改在哲学上要求突破传统的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巩固以及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统一,创造真正的学习模式。
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新课改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不仅仅代表着一次实践上的教学模式的更替,更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关于新课改,很多教师说过:“新课改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此重要的深化改革和传统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课程目标上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结果式教育模式为主要方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针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只是看期末考试成绩而已,对于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平时学习就不好的学生在心理上就已经开始给予一些漠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这种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学,使得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树立自己一无是处、害怕学习的消极心里。新课改下的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会渴求是学习,合作学习的高效方法。
(二)课程结构上
传统教育的单一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生搬硬套,也表现为学习课程上的单一。过多的强调主科与副科之分,在根本上把“高高在上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看似为副科的美术、自然、音乐„„等艺术性、自然性知识进行脱离,导致其他必备的知识严重缺乏。新课改的教学则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增强课程多元化选择。
(三)课程内容上
复杂的知识,繁琐的内容以及乏味的书本是的课程内容没有太多的趣味性和吸引学生之处,新课改要求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应该学习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趣味性教学,学习与生活、科技形成“活”的知识链。
(四)课程实施上
传统教学似乎是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即笔者在上文中提出“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要学”,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需要相互合作,较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五)课程评价上
对于学习的评价似乎客观方式就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表现,但是过多的强
调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并不合理。作为一线教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是老师的身份,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守护者,甚至是精神上的支柱,而精神支柱往往被悲哀的扭曲为白纸上的一个红色的数字,分数高则开心甚至走起路来更能抬起头了脸上更有光了,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时难以改变,但分数的灵活性却可以改变努力学习但成绩并不优异学生的心里状态,适当提高他们的分数,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后的回报,这种简单的投资活也许换来的是更加刻苦读书的学生。
(六)课程管理上
传统教学以固定的模式延续,主要表现为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课本,这种普遍性的广泛存在严重遏制了特殊性的发展,目前已经不再实行全国统一教材,使得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材的订购,老师上课的灵活性行也逐渐增强,同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以及加强了学生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度。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于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②。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置于被动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课堂
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坚定的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③。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笔者认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改之后,可以说是学生时代自由化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个要求④。要培养合乎时代需求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创造精神。面对庞大的数字信息,能够即使进行筛选以及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
第二,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第三,开放思维。扩大思维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
第四,崇高理想。无论是创造精神、实践能力还是开放思维,归根到底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为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致力于人才素质培养,开拓创新,因材施教。因此,新兴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下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转化教师教学思维,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新的技巧。
(一)平等尊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私塾是中国传统学校的总称,私塾上课有几大特点:首先就是上课之前要先祭拜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学生们必须虔诚以待。其次就是老师上课必备的戒尺,以教训不听话的学生,鲁迅先生曾经在三味书屋的时候也尝试过不少。这种师生
关系单单表现为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关系,缺少老师对于学生的尊重和保护。新型师生应该更多的朋友之间的关心与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二)学习合作,建设开放的教学课堂
笔者认为,学习本身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学习的产生或者能够真正达到学习效果并不能仅仅依靠个人,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合作学习以及相互探讨是获得成功的促进条件。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更好的教育。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典范。教师在讲桌之上不是单方面滔滔不绝的去说知识点,灌输考试内容,而是通过类似于引导的方式——提出、引出问题再进行提问,在回答中继续寻找问题,让课堂始终处于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不仅能够通过学生来引出更多的问题,而且也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中国封建时期以及新中国早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人的思想进行压制,新课改更着重于思想活跃,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
(三)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并没有完全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在一起,而是相互分离,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新课改之下,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素质的提升,不仅仅包括文化教育,而是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创新层面、学习实践、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涉猎,使学生兴趣学习之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分数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分数也很容易造成学生信心的丧失,认真学习的同学往往在考试时因为种种原因而滨不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通过适当变更分数,以及学习之余多关注,多鼓励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积极引导、点拨,让他们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取得学习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例子是使用例子进行实践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学与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就缺少了立足之本。当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严格的考试制度在我国仍然是最好的人才选拔措施,即使类似于高考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端也在逐渐受到人民的关注,但优越于高考选拔制度的措施仍没有完全显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原先量变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同时传统教学也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书本以及文学基础,为考试以及将来通过考试去接触更多的机遇做了准备,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不可躲避的事实。新课改的产生以及完美的运用将带来我国教育有一个顶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更多全能型人才,优质型人才,中国的教育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①参见黄济、王策三主编《现在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参见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参见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参见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是课程改革初期的必然产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善于汲取国内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敢于借鉴一些教育强国的先进经验。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如在教学四年级《Lesson4 I Like Music》时,我采用以学生为主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和由新单词组成的新句子的学习,多数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说出自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概括和理解,并归纳总结出:重点单词和句型,又如,在教学三年级《Lesson1 Good Morning》时,我采用谈话导入法进行展开教学,通过学生学生在生活中的对话实际进行抓住教学重点,并总结出: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学,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进行,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2、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已经广泛的成为人们交流的第二语言,因此可看出它的重要性,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传统的英语,过多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英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维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每堂课开始,学生给老师行注目礼时,我便要求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展示充分的自信,我还十分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给以积极的评价,在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便对学生说:举手就是一百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哪位学生答错了,我会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对较难一点的问题,我经常采用让他们上讲台讲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勇敢精神。
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坚持每天都做到把每天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回家加以练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回家与家长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并在学生交流以后,告诉学生这些句子和单词的发音是不太准确的,可以再听听录音中的对话内容。
教师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线来学习新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英语的价值。另外,在学生间交流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线,尊重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第一次交流,侧重于英语教学中的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英语课的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二次交流,侧重于具体单词与与句子的关系和运用,为接下来学习新知奠定基础。这样充分利用好现实生活与教材相结合,使学生不再感到知识的陌生,会饶有兴趣地完成这节课。
2、留心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体味英语的乐趣。
一个英语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希望他们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英语和英语问题。孩子们幽默的给了他这样的回答:“英语是一些我人生中的一大部分!”,英语问题是一些不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而且对新世纪的主人来说学习英语很重要,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听了学生的这番话后对英语教学更加有了信心。当我们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后,会让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学习心得,学生兴趣很浓。然后专门用一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展示成果,学生热情很高,学生再也不认为英语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了。
三、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英语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英语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英语中,基本单词、基本句型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单词的新方法,使学生理解单词和句型的运用,加深对单词和新句型的理解,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灵活性。
2.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英语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新,成为学习的主题,并用学习方法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英语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非是用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转向多元,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乐趣中学、体验中学、活动中学、探索中学、合作中学„„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甜蜜、情感的品味。我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每4人为一小组。每组保证都有好、中、差三类学生,其调配比例为1:2:1,即1为优,2为中,1为差,使合作学习小组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调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差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也有利于各组展开公平竞争。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讲授方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学习“时态”时,对句子中动词的转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由易到难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句子让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向我推荐本小组表述得最好的到黑板上板演,各小组积极响应,每个同学都全身心的投入,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几何表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学习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善爱同学、爱护班级、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
总之未来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具有创新意识,要勇于发现,大胆创新,教学中要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角度,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英语是一种文化,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英语的文化价值,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向学生揭示英语,让学生明白英语,要学生感悟英语。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努力,超越自己,真正去体验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单位:松峰山中和小学
姓名:陈 莎 莎 时间:2011.10.21.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湖口二中 周斌
新课程如春风拂面,新的教育理念、模式逐渐被 教师所熟悉认同。但同时也应看到,新的评价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课堂教育仍然更多地维持着应试的框架,新旧课程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想要“新足适新履”地走进新课程,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步入以下误区。1.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而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又发现课堂上出现另一种异化现象: 教师谈“讲”色变,似乎教师讲了,便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于是在交往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原生态资源、情境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成了学生的“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这样的课堂要想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也恐怕是“痴人说梦”吧。
同时,在实践中还发现另一种假“主体”现象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时,学生的讨论刚开始就被教师打断了;然后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探索的原理,详细讲解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等。一堂课教师足足讲了 30 min多,还剩下 10 min多时间让学生再去讨论和探究,学生根本不知道还要自己去做什么。
应对策略:寻求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平衡。
在课堂具体操作实践中,教师既要坚决改变过去 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搞形式,谈“讲”色变。教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从教 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出发,好好研究 “讲”,正确把握“讲”的效果,实实在在地构建平等和 谐的课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 自主 探究,教师适时引导。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强调探究性学习,忽视接受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非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课程标准中有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 很多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 导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意味着由接受性学习向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但目前部分教师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 在:视其为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言必称探究,行必称自主,彻底否定其他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性学习方式。
应对策略: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 2种主要方式。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接受学习是习得现成知识的最基本学习方式;探究学习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接受学习积累的。其次,接受学习往往以感性知识作支柱,而探究是学生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探究过程能够深化接受学习过程习得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其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适 应教学目标,教师应认真思考并在教学方式之间作出 灵活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明确下列问题:什么时候应讲授知识?什么时候应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 从而谋求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协调统一。3、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视 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人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内容。因此。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现象、高效等优点,但任何事物 如果一过头,就会走向其反面。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 中,为了提高教学吸引力,使课堂更有现代气息,滥用多媒体教学,以玩弄技术来假冒新理念者不乏其人。在他们看来,一堂好课必须要用现代教学设备才能体现出来。记得听了一位教师的“基因分离规律”的公开课。该教师制作的课件画面设计精美,图像显示动静有致,令人眼花缭乱。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依次 展开,短短 40分钟的一堂课,就把有关“基因分离规 律”全部内容演示了一遍,其容量大得惊人。虽然课堂师生“一问一答”非常“繁忙”,但在这种“繁忙” 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沉淀多少呢?学生跟着屏幕跑,好似看了一场电影,他们难有阅读、思考、体验、反馈的机会,有的只是学生象征性地思考和表演性回答,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呢? 应对策略:追求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实践和交流。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应服从教学内 容和目的,其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现象性、可视性,以扩展教学容量,但它只应起辅助作用。教师可以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应让它去喧宾夺主,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真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机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善用,让多 媒体作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并在整个课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只有真正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与生物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才能有效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强调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掌握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 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新的课程内容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 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系统性,使有些教师认为,课改的重点就是更突出对学生的能 力培养,淡化生物知识的教学。同时,新课程教学中,又倡导师生互动,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无形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弱 化。其次,高考试题更强调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就使一些教师不 知不觉中产生了轻视知识的念头。
应对策略:要求知识和能力并重。
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 更加重视知识,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轻视、削弱知识的学习积累,那么学生的发展更无从谈起,主动学习态度、能力、情感等,便无源无本。正是有了知识的积累,才使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才能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事实上,新教材更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突出生物科学知识对科 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重视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代价,只有知识和能力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深感太多无奈,但正因教有所困,才研有所为。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在新课程背景的框架内,合理有效地开发使用教学资源,使新课程理念融人教学实践,定能建立“活”而“实”的新型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似一缕和熙的春风,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昂了,课堂变得生动而鲜活了,过去的‚满堂灌‛也变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挑战性,学生也变得乐学、爱学。那么,在新课标下教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有效的呢?
一、充实教学理论,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观念障碍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使教学观念更加现代化。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要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比教师教授死知识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准确把握教材,创设教学情境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从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内容,使教师的教有新意,使学生的学有创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地的创设教学情境。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生命的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当然,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既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真正达到‚玩中学、乐中学‛的效果。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串联‛起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一条完整的教学主线中学习数学。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挥,问题作为创新的起点,更是如此。‛‚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教学双方思维活跃,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说出来,这就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友好、有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宰的观念,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真诚的和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的想法,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记得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在观摩一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说:‚他喜欢发言出错的学生‛,这句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心理,然后教师解释说:‚发言出错的学生说明他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况且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这句话,既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解除了怕出错的戒备心理,因此在课堂中他们积极地观察、猜测,大胆地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孩子们通过多种方法求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得教学取得圆满的成功。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既怕自己的想法会招来同学的嘲笑,又怕引来老师的指责,学生还敢说敢问吗?‛这样的教学能取得成功吗?
四、建立小组合作机制,使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数学课堂。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理分工、机制建立及有效引导。首先要注意分工明确,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求组内成员好、中、差学生的适当搭配,使小组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但这种分组形式不宜在每一次分组合作学习中采用,否则容易造成一人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同时,还应该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等动态地编排小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角色的互换,让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获得小组总体效果。其次是建立机制。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所以,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学生不仅要为本小组的活动献计献策,同时也要努力使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理解并认可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易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努力对小组整体的荣誉和成功有责任。再者是适时引导。我们所面对的是学习能力还很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很难能有效整合各种观点。因此,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及时全面巡视,发现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的作用。
五、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在学完《粉刷围墙》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项活动:‚同学们,学校为了美化我们的学习环境,打算为各班教室重新粉刷房屋,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计算一下,粉刷我们这间教室最少需要多少钱?‛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即着手解决。首先在小组内分配任务:有测定房屋粉刷面积的,有了解市场上的涂料价格的,有向工人师傅请教有关粉刷用料问题的。通过合作、探索、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得到了培养。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增强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
六、运用理性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式
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中,评价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已被认可,现在的评价已经不再是单纯考察学生学业成绩,而是成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评价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别指向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直接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成为了他们知识学习的现实资源。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就像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如果教师把新课程理念当作航标,就不会迷失方向,而把握好数学课堂,就好像掌稳了船舵,做好这两点,我们的船就能迎风破浪,驶向更远的彼岸,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达知识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