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呀扭活动
呀扭活动+史留河+小学数学7坊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2.绘制条形统计图。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第二篇: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认真分析新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其实没有把“平均分”这一概念解释深奥,也没有让我们把“平均分”的所有特点向学生作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所有特征。
首先来看例1,教材呈现了全队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办法。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这样的统计图,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就在我们身边。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得来的过程。其三运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
再看例2,教材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和两个小朋友关于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对话及两张简单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会受到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看例3,通过给某地区做城市人口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认真冲突,激起思维的矛盾,进而激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平均数(1)
(教材90页例1.)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
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手拿8支铅笔,并指名四位同学起立。请大家帮忙想一想,要怎样分?
学生发表意见后顺势导入课题,板书:平均数(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中的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提问: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 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14+12+11+15)÷4 =52÷4 =13 3.教师小结;
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 个。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平均分成4份呢?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92页做一做。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1、2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1)(14+12+11+15)÷4 =52÷4 =13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平均数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3页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
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
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
第2课时(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2)
(教材91-92页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结果是否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板书课题:平均数(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多就成绩好?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2.现在人数不同,又该如何比较?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
=76÷4
=19
因为17<19,所以女生成绩好些。
三、巩固练习:
92页做一做。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4-6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2)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19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 :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教学难点: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
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师:自己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学生汇报。
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 生: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
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生4:间隔要均匀。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10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和最少,需要分别计算出每年的城乡人口总数,再比较。1980年:21+58=79(万)1990年:27+54=81(万)2000年:35+49=4(万)2010年:46+43=89(万)79<81<84<89 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少,201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
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95-96页例3)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
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第5课时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板书:图例
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1-3题。
教学内容:营养午餐
(教材101-102页。)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
谱.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教学重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系统广播)
第6课时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
(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
(3)学生惊讶地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冲突。
(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5)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表述和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6)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
(四)合理调配
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
具体操作要求: 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五)制作条形统计图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广播教学)
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3、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三、总结作业。
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
2、结合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第7、8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检测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棵;第()组和第()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月,支出最少的是()月;(2)5个月一共收入()元;
(3)()月余额最多,()月和()月余额同样多。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数码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少;(2)()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5.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台;(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
(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台。
二、选择
1.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万箱。A.42÷12
B.42÷2
C.42÷6
2.丽丽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分。A.90
B.95
C.99 3.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个。A.(234+287+293)÷2 B.(234+287+293)÷3 C.(234+287+293)÷2÷3 3天是多余条件,打破“先求和时,几个数相加就就除以几”的思维定势。4.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本。
A.20
B.15
C.5 5.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是()。A.大于10小于28
B.28
C.大于28小于39
三、解答
1.下面的统计图是鲜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
(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
2.下面是小亮组和小玲组回收废纸情况。
从回收废纸的情况看,哪组同学环保意识好?为什么?
3.下表是2013年~2014年某校六年级1~4班各班近视学生人数统计。
2013年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是近视眼?2014年呢?你有什么建议?
4.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 5.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90——P102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第1课时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P90——P92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展示。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2六、教学后记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篇二: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平均数(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一课时平均数(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篇三:2015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例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做一做”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和第98-10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3、5、6题。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知道怎样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经历把两组数据集中在一个图中进行比较的探索过程,从中体会引进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3.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练习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复习:
师:我们学过了统计表和简单的统计图,那怎样来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呢? 生: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导入:
师:好,那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吧。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课讲授】
探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单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师:这里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
师:那应该画几个统计图?
生:两个。
师:好,那现在你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单式统计图。
师:绘制好了吗?你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吧。学生展示。师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质疑
师:我要想知道1980年这个地区的城镇和乡村人口,看一张图行不行?那怎么看? 生:不行,要两张图一起看。
师:你觉得这样操作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可以将两张图拼成一张图,我在电视上见到过。(2)实验
师:把两张统计图并成一幅图,这个主意真不错,想不想实践一下,把两幅统计图合并一幅统计图。(出示两张单式统计图)要求:想办法让人一眼就读懂你做的统计图的意思。
第四篇:《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版小学数 学第八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求平均数的探索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教学的兴趣。[点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有针对性。各项目标都能结合学习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入手,将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如:第二条“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条“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教学的兴趣。”进而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前训练中安排说成语(带有数字)的比赛,把全班分为“快乐队”和“幸福队”,每队派出3名选手,比赛规则是6名选手各自在一分钟内说出带有数字的成语,然后算出哪队的合计多,哪队为胜。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下一步新知的探究提供素材。
[点评:结合情境,就地取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探究新知,理解方法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老师表示看了刚才激烈的比赛,自己也想加入,这种想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然后,老师在1分钟内说了几个成语,并且提出要把成绩加入成绩低的一队,算出合计后宣布这个队获胜。
这种做法马上遭到了另一队成员的反对,他们认为获胜队用4个人的成绩和自己队3个人的成绩相比,对自己队很不公平,老师进而提问: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一名学生提出,可以求出两队所说成语的平均数,然后再比较。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首先设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获胜队平均每人说几个成语,为学生准备好小圆片,提示学生可以用摆一摆和算一算的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把自己得出的结果在小组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提醒学生,不仅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或建议。
此时,教师要及时巡视,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方法、过程进行评议,要引导学生带着和同学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心情,注重倾听别人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预计学生在汇报时,会出现计算(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的方法,用算式计算的方法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注重让学生讲清算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移多补少的方法有了学习材料(小圆片)的支持,效果会很直观,着重让学生理解在移的过程中总数没变,每个人说的个数变了,移动前每人说的个数不相等,移动后每人说的个数变得相等了,然后给出两种方法的名称“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
[点评:这个环节教师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在“独立思考”环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在“小组学习”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生通过亲身的倾听、合作、交流,学习了怎样倾听、怎样交流,融洽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结合学生算出的平均数,让学生谈谈对这个数的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许是意会得明白,但言传起来会很模糊。预计学生能粗浅地谈出这个平均数介于大数和小数中间,它不是某个人说的,而是这一组平均出来的,如果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老师会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点明平均数的意义: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比较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平均数,学生一定会结合体育达标和考试来说明,当 谈到考试后算出各班的平均分有利于比较各班成绩的差异时,老师会及时肯定并强调平均数的另一个作用,即“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组数量的差别”。然后让学生算出另一队说成语的平均数,通过比较最终得出哪队是冠军。
5.对比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差别
先揭示课题,后比较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差别,老师做总结:平均分是说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同学实际分得的数;平均数是说3个同学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同学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同学都有4块。所以说平均数和平均分的意义不一样。
[点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内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始终自主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但教师并没有讲公式,而是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正反例对比,实实在在地悟出其中的“对应”思想,从而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运用方法,练习提高 基本练习:
1.出示27页例2(只出示图示)让学生说说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在学生明确了题意和所求问题后,首先让学生估计一下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培养学生观察和估算能力,然后让学生自己验证一下,由学生汇报验证过程,最后,请开始估计最准的同学说说是怎样估计的,进而使学生明白:估算要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取值。
2.出示28页例3,让学生说说自己提出什么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把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反馈时,提问为什么一个算式除以7,而另一个除以6,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拓展练习
1.出示平均水深的问题(一条河河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他从这条河趟过,会有危险吗?),这个问题是平均数知识中最典型的题目,安排这道题目,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一定会加深对平均数知识的理解。
2.出示歌手大赛的问题(在少儿歌手比赛中,几位评委分别给1号选手打分如下:83、98、95、83、92、96、94),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多个评委打出的分数,算出选手的最后得分,然后出示正确答案,学生不明白自己算出的分数为什么和正确答案不一样,最后经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白在正式比赛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道题目使学生明白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的道理。
[点评: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趣味性、综合性的手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化发展,进而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
四、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说一说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 2.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的感受,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总评: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值。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放在突出地位。本课的设计者从学生们喜爱的游戏入手,当说成语的总个数出来后,教师又故意参加了输的那一组,一下子使总数发生了变化;这时,孩子们当然不服气,两组人数不等比总数不公平,在这矛盾激化之中,有的孩子想到了比较各组的平均数,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平均数算出来后,又引导学生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做比较,使大家明确这个平均数既不是第一个人说的成语数,也不是第三个人说的成语数,它代表了这一组4个人说成语的总体水平,恰到好处地明确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并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的可比性。
在整节课教学中,教师一直在组织、在引导,她参与学生的游戏,引发学生思维矛盾,启发同学积极思考,既是学生的伙伴,更是他们的朋友。教师尽量把发现的空间、思考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以及获展示自我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成分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欲,从而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第五篇:“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哪位同学口算能力最强?现在,我们就通过“一分钟口算比赛”的办法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哪一个最快,还要比哪一组的集体成绩最好!
二、比一比
1.一分钟口算竞赛
学生做事先准备好的口算题,共20道,教师计时。教师报答案,同桌交换订正,小组长统计本组答题情况并在指定位置板示。教师引导大家简单了解各组统计情况,评出个人获胜者。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我们班算得最快的。
2.讨论并评比集体成绩
师:刚才我们评出了个人第一,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呢?请你任意选两组比比看,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生:相同人数组比――可以比每组做对题目的总数,不同人数组比――比做对题目的总数,但不合理。
师:怎么比合理?
生:加起来除以他们的人数。
生:就是看他们组平均每人做对了几道题。
3.认识平均数
师:我们用平均数来研究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先计算出每组的答题总数再除以每组的人数得出这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两组成绩的优劣,并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计算每组平均数(除不尽的用计算器算),每组报出计算所得到的平均数,评出成绩最佳的小组。
学生感受到:尽管各组人数有的是4个,有的是5个,我们还是可以用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来代表一个组的成绩的整体水平。
三、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平均数,想一想下面题目的答案。(课件出示)
小明、小军、小李的年龄分别是7岁、5岁、12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几岁?
a.5
b.8
c.12
师:你会猜哪个答案?
生:是b。
师:同意吗?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选a或c?(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
生:5太小,12太大。
教师概括引导:通常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大可能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它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居中水平。
四、解决问题
望月路一家牛奶店又该进牛奶了,下面是商店本周前4天卖出牛奶的情况,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合适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有个足球队想引进一名前锋,主教练收集了三个运动员的相关资料,你们来当参谋,他应该引进哪个运动员?(课件出示)最近5个赛季的进球数
运动员甲:23 17 18 24 23
运动员乙://24 20 22
运动员丙:30 10/ 26 18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
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后,小组讨论。
生1:我会选乙,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是22个,其他的都是21个。
生2:我不会选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多一些,但他有两个赛季没参加,可能身体不好。
师:大家不妨看看甲和丙,他们的平均进球数一样。如果在他们两人中选择一个,你怎么选呢?
生3:我会选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最多。
生4:我不会选丙,因为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多,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少,不稳定。
生5:我会选甲,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每个赛季都参加了,而且他的平均进球数只少一个。
生6:我不会选甲,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少。
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平均数来帮助分析,但有时候还要参考其他的因素来灵活处理。
评价
1.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
“平均数”一课,在教学内容上属于统计一概率板块。所谓统计,就意味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统计内容的教学,其基本目标是要让学生对这种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数据的过程有所体验,能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看待由这些方法得到的统计结果。因而在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一过程,尽可能避免人为地肢解这一过程。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而不仅仅是处理老师提供的数据。本课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需要经过包括收集数据在内的统计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班谁的口算能力最强,哪个组的集体成绩最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必然要收集相关的数据,而一分钟口算比赛、同桌交换判断计算正误、将结果汇报组长、组长记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收集数据的过程。
2.注重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这里特指算术平均数,统计学上也叫样本均值)是一个重要的统计量。所谓统计量,就是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些能够粗略描述这组数据特征的关键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重要的统计量,每一个统计量都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特征,这就是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什么是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我们认为,至少应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其取值介于样本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本课中猜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而设置的。7、5、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从5、8、12这三个数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个?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把平均数的具体数值求出来,但我们更应该从平均数的意义出发,先去做一个猜测,就这个问题而言,答案只可能是8。
其次,用平均数来反映样本数据的特征是有其局限性的。任何一个统计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正因为这样,另外的统计量才有产生的必要。如果我们把样本数据的“总和”也当成一种统计量的话,平均数的产生就可以克服这个统计量的局限性。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也有所反映:如果两组人数相等,就可以比较他们的总成绩;如果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成绩就不公平了。这样,平均数的引入也就有了必要。同样,平均数作为统计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就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甲和丙两人进球数的平均数相同,那要怎么选择呢?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要用另外的统计量来描述,最常用的就是方差和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
第三,应适当淡化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以前,作为对求平均数问题的拓展,我们特别愿意把问题的情境弄得“稍复杂”。所谓“稍复杂”,就是或者“总数”复杂,或者“份数”复杂。比如已知第一个月做了多少零件,第二个月做了多少零件,问平均每天做多少零件。让学生在这种稍复杂的情境中体会对应的思想当然也未尝不可,然而这对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似乎帮助 不大。
3.注重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平均数作为能很好地描述样本数据整体特征的统计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本课设计了给牛奶店进牛奶提供参考的问题。从问题本身来说,应该说涉及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牛奶店前四天卖牛奶箱数已经有了,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使之为“星期五应进多少箱牛奶?”这个问题的决策服务。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用前四天卖出牛奶的平均数作为第五天进牛奶的数有什么依据却是本课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再详细说这个问题。
从以上几点看,本课从现实的统计活动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继而逐步揭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平均数的局限性,整体设计是好的。在教学中,面对从现实统计中获取数据与求平均数时极有可能无法整除的矛盾,使用计算器并不回避小数结果,处理的大胆,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整个设计来看,也存在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统计活动应该基于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者说为了解决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才进行统计活动。本课设计的问题是看哪个同学的口算能力最强,这当然算得上是一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但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这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把口算测验变成一个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问题,将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事实上,《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实规定了第一学段末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这样一个要求,也确实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的。
第二,究竟怎样理解由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卖牛奶箱数来决定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的问题。从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事实卜,教材卜的原题是根据前三天卖冰淇淋箱数决定第四天的进货数。教师隐约感觉到了用三天的数据来推断第四天的数据是不妥的,所以又加了一个数据。然而,这依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一方面,通过以上的数据,结合生活经验,我们确实能知道周五进8箱牛奶是合适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在数学上,无论用三个数据,还是用四个数据来作推断都是不合适的,已知的数据太少,专业点说就是样本容量太小。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用四天(甚至三天)的销售量来决定进货量这样一个在数学上站不住脚的方法,在生活中为什么又是合理的呢?是因为在这里我们默认了每天卖出的牛奶数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前四天卖出牛奶数如下图,此时,前四天的销售量的平均数仍然是8,但用这个数作为第五天的进货量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相对稳定性,并结合实际理解这种稳定性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牛奶店所在辐射区域内,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所谓稳定的,就是指有一个通常的、整体上的水平。或者说,第五天销量与前四天的销量整体水平是差不多的,而前四天销量的整体水平可以用四天销量的平均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