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9月)
1.搜集整理有效教学有关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明确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探索课堂教学高质高效的新方法。
2结合教学常规月活动,组织学习“三课型教学模式”有关资料,进一步明确宁津“当堂达标”、王希奎“小组教学”、蒋雪珍“5211”教学模式的实质和内涵。
第二阶段:实施应用阶段:(10---11月)1.在一年级举行有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2.开展教学示范课活动。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辐射作用,学校骨干教师举行教学公开课。
3.组织说课技能竞赛。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说课为形式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4.组织“三课型”有效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各学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课后再反思,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第三阶段:评估阶段:(12月)根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估,结果记入综合考核。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
第二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推荐)
“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有效课堂为主线,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生命质量。聚焦课堂、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环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
展示有效和谐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活动时间
2016年9月第五、第六周。
四、活动对象
全体语数外教师及其他学科任课教师。
五、活动目标
1、加强各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强化教学环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优课率。
2、加强学法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使教师对“主动•有效课堂”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做好活动档案建设,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
六、组织管理
1、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活动领导小组,确定活动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由教导处、教研组长组成活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七、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第四周)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要求:利用教研时间,对“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学习,深化主动有效地理念。“主动、有效”课堂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效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通过学习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勇于挑战---挑战自我,挑战课堂,挑战教材。
第二阶段(第五、六周)
人人参与磨课,积极开展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展示,互相评课,共同提高;组织有效课堂教学上课活动,以上促教,以上促改;加强反思总结。
要求:各教研组推荐确定一、二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帮助上课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课件、说课稿等准备工作,并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做好听评课工作。
第三阶段(第八周)
反思深化,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有效课堂常态化。
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写出1篇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随笔或反思,教研组长写出阶段性总结。
八、附件
1、“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表
2、“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
第三篇:有效课堂教学方案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建构有效课堂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通过学习、展示、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等策略,采取问题导学,适时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等方式,形成灵活多样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学校成立有效课堂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有效课堂课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组长:孟改英(校长)
副组长:钟月英(副校长)杜聪慧(副校长)成员:张烨 高琴 李艳 许艳梅 郝俊梅 张海玲 2.领导小组职责:
①全面负责学校有效课堂课改实验的组织领导,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工作思路和方向,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②做好有效课堂课改实验宣传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接受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转变理念,完成各项研究等校本培训,并做好推进此项实验的日常工作。
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课改实验专项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指导性意见。
④组织有效课堂课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⑤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课改实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明确目标任务
打造有效课堂,关注差异学生,结合现有状态,遵循“稳定、求实、发展”的原则,提出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
1.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师生了解并接受“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2.全面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策略”。即:学生结构化学习行动策略;教师结构化导学行动策略。
3.积极推行“一案三单”。即:“一案”为教学设计方案;“三单”为“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4.全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
5.大力推行新型学习方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
6.全面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要实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有效教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课型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采取“问题导读课、问题解决课、问题综合训练课”等课型实施教学。
7.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和有效度。在研究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有效化,以提高教师教研活动水平。
8.彻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开发。通过课改实践,实现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课堂学习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㈠ 了解认识,宣传培训阶段(2013.11—2014.2)
1.做好教师的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全面启动有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通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坚定信念,达成“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建构有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共识。2.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模式。
3.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细则。4.确定实验科目和教师。其他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意愿,积极跟进。
5.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总体目标。
㈡ 全面启动,实验探索阶段(2014.3—2014.7)
1.确立“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我校课改实验课题和预设模式,采用先继承,后改善的策略,即先尝试借用照搬,然后再在实践中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生成,最终实现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2.认真组织实施此项实验。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主导教学理念下创造性地开发、运用“一案三单”,做好观摩、交流、评价、反思、总结,不断探究,调整方案,反复实践,以期达到预期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加强研究反思。学校将紧紧围绕这一课题实验开展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校本教研主题,注重研究的深度、效度。实验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堂,了解、分析,现场指导,随时改进课堂教学,向预设目标迈进。各教研组认真上好研讨课,认真做好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本阶段结束后,学校要发现做的好的班级和个人,介绍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报告。
(三)反思总结,全面跟进阶段(2014.8—2015.7)
1.在总结前一阶段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以一带十,全面跟进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
2.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组内研讨课、示范课、经验交流、专题探讨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掌握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
3.课题领导小组抓好课改实验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加强对全体教师课改实验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总结。
4.每位教师在本阶段要打造1-2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5.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结束后至少写出1篇体现有效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或有价值的课改实验总结报告。
(四)总结提高,深化完善阶段(2015.8-2016.2)
1.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课改中还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措施,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深化有效课堂建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有效课堂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2.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学生标兵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邀请学生、家长代表等有关社会人士参与会谈,宣传学校课改的做法和效果,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进一步的使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五)总结经验,全面推广阶段(2016.3—2016.7)1.各实验教师及时总结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论文、教育随笔、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予以交流、汇报。
2.完成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统计,写出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形成完善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
3.组织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对现有成果进行全面推广,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普遍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五、保障措施
1.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2.为实验教师配备网络计算机及打印设备。
3.设立专项实验资金,并对实验教师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加分。
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 二〇一四年二月
第四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在教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势在必行。周三教研室的张主任亲自来到太行小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关于课堂有效教学,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展开了剖析和策略指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此次学习站得高。“三步导学”是近几年的主推模式,我们通过实践“三步导学”从而达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所以这次在张老师的亲授下我认真地学习了“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张老师这次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出,可谓是一次高屋建瓴式的讲座。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三维目标的科学性是无容置疑的,从目标中生成的“三步导学”也极具科学性与逻辑性。三维目标是理论,“三步导学”是课堂实践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三步导学”不再是干巴巴的框架,而变成是灵动的课堂之魂。这次学习再次加深了我对“三步导学”的实践信心。
其次,此次学习视角新。张老师这次对“三步导学”的解读是跳出导学之外看导学,从三维目标切入,这个观点让老师们很容易去接受导学模式。有效课堂教学不是让我们单纯的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三维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民主导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而民主导学又把激情导课,检测导结串联起来。毫无疑问,“三步导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目标指导下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三步导学”,可以说是实用而高效的一种模式。
再次,此次学习要求严。以往三维目标是备课的时候想一想,写一写的东西,而现在三维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是要一一落实在课堂上的内容。如果课前对目标把握不准或是不充分,出示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然就无效,“有效课堂”也会成为一纸空谈。这样一来,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要扎实,用集体的智慧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备课切入点要准确,检测题要精挑细选,等等这些无一例外都要严格认真的落实。
总之,推行“有效课堂”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在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问题上,教师要站在三维总目标的高度,扎实践行“三步导学”,课前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希望通过此次探讨和实践,我能以有限的投入收获无限的成果,同时也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第五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方案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研 究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典型引路,分类推进,全面实施,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促进有效教学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全县基础教育管理水平。
二、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教得有效和学生学得有效的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水平和理论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研究内容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
1、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2、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提倡听随堂课。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互
动评课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沙龙、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5、资料分析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和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有目的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有效教学的规律。
六、主要措施
1、成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组,由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3、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
①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②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筛选出能用以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同时学习有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经验,寻求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课题方案。
③填写课题审请议定书。
④做好部分文献研究和调查工作,为实验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⑤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一般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2、实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①继续搜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提出有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进行理论层面上的研究。
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的情况以及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征求学生对“有效课堂”基本模式的意见与看法。
③召开课题组会议,共同商讨不同课型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
式,研究课堂教学和实验验证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该注意的共同性问题。
④课题组研究人员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验验证和探索,进一步修正完善教学模式,形成模式运用的操作方略和成功经验,同时共同研究模式运用的评价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制度。
⑤课题组研究人员总结研究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种形式及会议的交流,争取有更多的研究论文发表和获奖。
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交流课题研究情况,总结研究经验,修正方案,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①整理学习材料、统计实验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汇编论文集和教案集,各种材料按要求归类装订成册。
②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③邀请有关教科研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本课题进行鉴定。④参加课题评奖活动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八、预期成果
积累优秀案例、定期编辑、展示教学成果资料。积极推荐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参加省市各级教学论文评比,并争取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
九、呈现方式
1、组织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撰写教学论文、教学随笔,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2、总结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3、资料汇编:《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十、组织机构
组长: 郭焕清
成员: 杨金敏 赵莉 涂怀林 董合云 邵勇
双南小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