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

时间:2019-05-12 19: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

第一篇:《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

《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 ——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张 课题立项号: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写字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写字水平,营造墨香校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常规意识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养成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写一手好字,并学会做人,达到学生修身养性的目的,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全面发,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1.通过写字教学实施方案,促使师生形成写好字,写规范汉字的行为习惯,传承我国优秀的汉字书写文化。

2.通过写字教学实施方案,使教师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学生写字、作业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以达到2009年秋《关于备课作业质量工程的实施方案》有关量化标准。

3.把写字教学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与目标,建立一套写字教学的机制、教学方法和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依据教材中识字教学训练安排,精心指导学生识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识字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识字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发展语言和识字同步进行为原则,集各家识字方法之长,科学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从中探索识字规律,有效发挥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能使学生在两年内识字量增大到2500个,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

三、主要研究内容

九月 确定课题,制定实验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目标。

十月 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筹备资料库。

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十一月 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效地开展开放式识字教学,并积极反思。

十二月 对开放式识字教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月 各课题组成员就一学期的研究进行小结,并积极撰写论文。

四、时间安排及研究步骤 1.研究对象:

以本校二、三年级为主要研究对象。2.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0.9~2010.10)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通过教学实践,探索识字教学。

③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探索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④反思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

(2)第二阶段:(2010.11~2010.12)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

②继续探索优化识字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③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④整理相关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二)具体目标

1、教师目标

全校教师要达到《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文件中提出的“三笔字”书写要求: ⑴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注意区分笔画的组合关系,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⑵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以及纠正学生的错别字。⑶书写达到: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字体匀称美观。

⑷分别掌握纲笔、粉笔、毛笔三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⑸分别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知道三笔字之间在用笔和笔画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别。

⑹了解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对书法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⑺了解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能纠正学生的书写毛病。

⑻熟练地书写钢笔字、粉笔字,做到规范、工整、美观;会写毛笔字,做到匀称整洁、美观大方,语文教师会指导学生写毛笔字。

⑼掌握书写款式。要求布局恰当,行款整齐。2.学生目标

二年级:二年级知道笔划的特征,能写出较漂亮的规范汉字、独体字,简单的句子。巩固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继续培养写字兴趣,写得正确、端正。在认识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写法,初步了解汉字结构;能规范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会钢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学习正确用毛笔写字的姿势、执笔和运笔方法;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写字的基础上学习笔划特点,用钢笔正确书写偏旁、词、句子。

1.用比较法进行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利用比较法,辨认和识记汉字,同时理解字义。如:教“良、浪、娘、粮”,良的韵母“iang”是表声,“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是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又如教“清”、“情”、“请”三个字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懂得“清水”的“清”与“水”有关,形旁是“氵”,“事情”或“心情”的“情”与心理活动有关,形旁是“忄”,“请人”要说话,故有“讠”字旁。利用汉字特点,采取多种教法要确切讲明字义。学生对字词的含义理解越深刻,音、形、义的联系就越紧密,识记也就更加容易,所以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例如我在教学《操场上》一课让学生比较“跑”和“抱”两个字时,叫两个学生先做“跑”和“抱”的动作,经过启发,使学生弄懂跑步靠脚的动作,所以用“足”,抱东西是手的运用,所以用“扌”。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形旁表义的规律,也学会了利用这一规律识字。教学形近字和同音字时,根据其特点,引导学生读准音,讲清义,区别字形异同部分。然后进行组词。如“土”、“士”、“园”、“圆”在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土地”、“战士”、“一元”、“花园”、“圆圈”等词进行比较识记。

2.用部首指导学生识字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例:教“打”字,它的部首是提手旁,“打”和手的动作有关系:用手打人或抓住物体打下去,都跟手有关系,所以在不同时间教“提、抓、扔、托、扶、拾”等字,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提手旁做部首。例:教“踢、跨、跳、跑”这几个字的部首是足字旁,“足”就是“脚”的意思。这几个字的意思都跟脚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足字旁做部首。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这种方法对后进生帮助最大。再比如一些字可采用构字部件的组合记忆的方法识记,如教:“美”字时,学生难于记忆,也容易写错,我就采用构字部件组合法编顺口溜识记,构字部件的组合是:王、大。于是我编了一个顺口溜:王大美人。学生马上就把两个字的构字部件记下来了,这样增强了记忆的兴趣。有时学生也能用这种方法自己编一编顺口溜。

3.生字猜谜法

机械化地教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编一些简单的谜面,让学生认识生字,创设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提高识字的兴趣。如“告”的谜面可以是“一口咬掉牛尾巴”。“三木不是林,是什么?请回答。又如“王”的谜面可以是“1+1不等于2”“朋”字的谜面可以是“六十天”还有“春”的谜面”三人同日行“等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也使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很活跃 4.想象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有时甚至是出乎预料的想象力,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例如:教”怕“字,怕是竖心旁,跟心情有关,想象一个人心里很害怕,脸色都白了。”森“想象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树木,所以成了森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意思,启发学生联想,如教学”灭“字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记忆,我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了一块6公分长,1公分宽的条形板和一盒火柴,讲到”灭“字时,我先点燃一小团纸,当纸团的火苗正旺时,用板迅速将火压灭,边做试验边向学生讲解条形板可想象为”灭“字的一横,燃烧的火苗就相当于”灭“字的”火"字,这是将会意字用直观试验的方法让学生有趣地接受,丰富感性认识,增强记忆的趣味的方法。这种方法识字率达99%。

5.写话法

每周写一段话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记住他们所学过的字。根据记忆的规律,学生对学过的字,如果只是当时读一读,写一写,可能只是当时记住了。而每周写一段话,他们每周就要用到一些字。这时,他们是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这样对生字的记忆自然会深刻得多。而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一些他没学过而他要用到的字,这样自然又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六、预期成果及成果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

对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提升。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定。

成果表达形式:阅读量、平时考核成绩、一二年级写字竞赛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目标明确,阶段合理,适于研究。

2.经常对课题所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信息反馈,总结经验。3.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4.对课题有足够的认识,能保证课题的研究时间及完成时间。

5.参与课题的人员对课题研究有着极高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精神,执教的课堂在校内校外教研活动中曾多次获奖,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篇: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熟练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观。高中化学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教学下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死板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向上地参与学习。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分数,而是进一步转向了对能力提升的考察。学生无需再做“分数的奴隶”,而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这种改变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做出全新的改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活跃学生头脑的知识建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一、自己动手,实践出真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其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与生活实践、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通过设身处地的亲身实践,自己主动积极地寻找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经过这样的过程得出来的结论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起来也会事半功倍。亲身实践获取经验,有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有利于学生从目前教学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而在过去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费时费力,也不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有时只是匆匆由教师演示一遍实验,大多时候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时间与机会进行思考,学生的任务就是听与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学生被动的接受,不仅缺乏自主的探讨和研究,而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严重时甚至影响到对今后化学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化学本身就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化学中的许多知识可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也有密切关系。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只有当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知识近在咫尺时,他们才会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而新课改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教授有关燃料的知识时,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他们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搜集一些材料,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这时可以合理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入手,自己归纳如何充分利用燃料,并通过对集中燃料的比较,找出最为优质的燃料配方,这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能源的课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总而言之,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各方面加以合适引导,使化学学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过程,轻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三、熟练运用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也迅速普及。多媒体运用大量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展示课堂知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将知识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类型,直观有效,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有关“原子”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于抽象的原子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将原子模型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记忆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不会停止,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勤于实践,不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为打造更好的高中化学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3).[2]石佳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1(07).[3]王艳荣,周荣兰.正确认识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J].学周刊,2011(16).(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实施方案(定稿)

“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实施方案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课题组

课题确立的背景: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在全球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的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等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并在全国逐步推行新课改。2、2009年秋,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课改以 “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育人观。为使课改具体深入,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项目组提出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的省级课题。

3、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号召,落实湖北省新课改精神,切实转变教学和育人观念,开展有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针对高中教学现状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并承担“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这一子课题研究。

二、指导思想

以 “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上级课改精神和我校按新课改精神提出的“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探究,改变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让基础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

2、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改变现实中严重存在的“分数至上,智育第一”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在师生中乃至社会上强化素质教育观念;落实“三维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学习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改变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仅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用单

一、机械的方式只把知识单向传授给学生教法,变“满堂灌”为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究,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追求学生“学会”为追求学生“会学”,让教师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成为教学工作的反思者、研究者乃至教育专家,使教学优质、轻负、高效。

3、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脱离生活、重知识轻能力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先学、善学、乐学的习惯,变依赖老师教的“教——学——教”为学生主动学的“学——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学生高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目前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高中已进入课改,课改形势轰轰烈烈,经过积极探索和大力宣传,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教堂”为“学堂”,变重知识为重能力、重素质的理念已为较多教师所接受;课改先行省份和课改专家已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并形成各自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江苏、福建、海南、山西、黑龙江及湖北武汉已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方法变革研究,但缺少针对农村高中多媒体网络背景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优秀研究成果。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趋势是以“学”为中心,因校制宜,百花齐放。我校研究的是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探索多媒体网络背景下,不同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有效模式。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方式:

广义上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本《方案》专指前者——教师教的方式,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基本认知取向和行为样式,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步骤和技术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样式和认知的取向,不仅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且还包括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多媒体网络背景:

多媒体,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从而使知识创建和表达交互应用的结合体。网络背景:网络指因特网,网络背景指含有丰富信息的由因特网全天候提供的教学环境。

七、研究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要求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突出主动学习、协商学习。教师作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学习动机,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组织协作学习,引导学习过程朝有利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探究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理论比较适合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在日益丰富的资源环境下,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前课题研究中重要的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现代信息技术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环境和条件,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的特点。从教育层面界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组织结构教学信息和教学系统并实施教学过程,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成员创设了一个能在活动中积极交流的机会,对于成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4)新课程改革理论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

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它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成为学会学习的人;通过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让学生主动学,做到学生“我要学”和“我会学”这一中心开展实验探索;

2、人本性原则: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在鼓励、和谐、民主、开放的氛围里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快乐,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3、素质中心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引领,深入课堂和学生反复实践,用科学的实践和方法分析总结,形成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和教学模式。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组织和经费保障:我校历来注重科研课题研究,强调 “科研兴校”,成立了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设立了课改中心和15个学科教研室,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学校校长亲自立项目,搞科研,写论文并指导科研工作,其他校领导都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学校有充足的课题经费保障。

(2)硬件保障:学校硬件设施过硬,有高速校园网,四个专用电脑室和四个多专用媒体教室;每个教室连通因特网,并配有大屏幕液晶电视;

每个教师都配有手提电脑;天网、地网齐全,拥有充足的电子教学资源库。

(3)软件保障:学校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中国和谐校园之星”,有良好的教研教改传统;学校有有一批工作责任心强,信息技术水平和教研教学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有不少教学研究经验和成果:去年,“结合地方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应城一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二个省级课题圆满结题;今年,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基础教育高效教学行为研究”子课题于7月顺利结题。在江苏省召开的“基础教育高效教学行为研究”全国研讨会上,我校课题论文“关于数学学科高效教学行为的特征研讨及数学学科高效教学行为的归因研讨”在会议中交流并获一等奖。(4)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学习制度、研讨制度和激励措施 课题领导小组每月一次组织成员集中学习、研究、交流。课题研究小组每周至少集中研讨一次,做到经验和困扰集中交流,集体解决。学校建立一套有效的课题研究管理机制,并将研究成果与教师考核和奖励挂钩。

十、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次课题实验全部在教学常态下进行,以分科分班分人实验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中心,开展教与学方式的研究,主要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上级课改文件,吸收消化近年来课改先进学校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典型经验,为课题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行动研究法:重视教学实践,用行动去发现,用行动去验证,用行动去修正,要求研究者深入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发现问题,探索归纳。(3)分项对比实验法:将课题分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2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又分科分班分人实验,最后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

(4)经验总结法:总结我校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内容、条件、特点、机制和路径的案例材料,归纳、提炼我校教学方式

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集,顺利结题。

2、本校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从试点到全校全面铺开。

3、课题研究成果在全省有有一定影响,并在一定范围交流推广。

十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柴时钟

副组长:熊贵年

成员:袁玉金

许四清

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孙丽蓉 副组长:杨坚强

成 员:陈绍明 余必贵 周沫林 李 俊 张 丹 周东海 赵守兵

熊志华 陈建平李 伶 陈 波 汪 洋 卢红斌 张仁义

骆江涛 各学科教师

十三、研究任务及人员分工

1、课改政策宣传,课改经验学习,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人员分工负责人:孙丽蓉 杨坚强

2、开展普通高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相关文献研究。负责人:各学科研究室主任

3、针对我校教师和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按年级、班级类型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样本,对我校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现状展开实证研究, 并完成调查报告《应城一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

负责人:各学科研究室主任

4、分学科研究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各学科分别完成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负责人:各学科研究室主任、各学科教师

5、各学科按照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

点、条件和路径的研究报告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进行实践研究。

负责人:各学科研究室主任、各学科教师

6、各学科对各自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的研究材料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修改,并最终完成自己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的专题研究报告。

负责人:各学科研究室主任

7、完成学校承担的《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特点、条件和路径研究》总结题报告。

负责人:孙丽蓉 杨坚强 骆江涛

十四、研究步骤

根据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项目组的要求,将本课题研究大致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4-6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

2、开展普通高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相关文献研究;

3、在学校教科处主持下,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第二阶段:基础研究阶段(2010.7-12月)

1、开展应城一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问题研究;

2、开展应城一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第三阶段:深入推进阶段(2011.1-2012.6)

1、分学科研究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目标、内容、条件、特点、机 制和路径;

2、分学科研究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内容、条件、特点、机制和路径。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2.7-12月)

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汇编相关研究成果;

2、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3、申请课题结题评审;

4、召开结题及成果展示会,表彰先进;推广应用。

2010年5月12日

第四篇:[五年级作文评改研究课]《我们一家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年级作文评改研究课]《我们一家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嘉兴市文昌路小学 陆小萍

【设计意图】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端。我们把评改作文态度的主动性、评改内容的真实性、评改思维的创新性这三个纬度作为学生作文评改的重要指标,切实使作文评改方式多样化,对象多极化,角色主体化,以鼓励学生在学生自主评改、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

【教学目标】

1、开放评改,提高学生的赏析评点作文的能力,发展语言。

2、巩固写人的一般写法,能修改作文,用一件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

做游戏:

1、出示片段,说课文题目;

2、看照片,介绍当时的情景。

一、赏析作文片断——突出人物特点

1、教师导语:同学们,五年多的时间,我们一路走来,点点滴滴已让大家亲如一家人。(出示:我们一家人)上节课,你选择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谁来写的?

你写了谁?(点出:同学、老师、自己)

2、下面我们不用小作者介绍,我们来猜一猜,他写的是谁,行吗?(三个片断)(1)出示《一个活力十足的老师》(李云开)猜猜他是谁?(出示周老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板书:人物特点)你从哪句话里找到的?(板书:动作)(2)《爱哭的他》(马徐宁)

作者读——你们猜到了吗?作者通过什么来写出这个特点的?(板书:神态)作为同班同学,你想对这位同学说句什么话?相信这位同学听了你们友好的话语,一定会改掉自己爱哭的坏习惯,多一些灿烂的笑容。

(3)《耍酷大王》(沈涛)片断

作者读,这位同学是谁?

耍酷大王,酷在哪里?(„„)

3、总结:三个片断分别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把人物的特点写活了。

二、赏析优秀作文——感悟写法

1、我们班里谁爱打篮球?如果陆老师说:谁为运动而狂呢?(顾晨宇)

2、下面,我们跟随小作者去看看为运动而狂的顾晨宇。《他为运动而狂》(听录音)

3、你们为什么认为小作者写得棒呢?(把特点写出来了)

4、小作者是怎样把顾晨宇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的。他哪里写得最棒?(句子、词语)

板书: 语言、动作、环境

5、顾晨宇是个酷爱运动的男孩,谁还能举出他爱运动的其它事例吗? 请教小作者,你是怎样想到写“打篮球”这件小事的?(板书:典型事例)A 亲身经历,印象深刻; B 这件事很能反映人物特点)

师:看来,选好典型事例是写好人物特点的关键。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找准“打篮球”这么一件典型的事例中来反映酷爱运动的特点,真了不起。

6、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地方值得修改了呢?(不是)我们来看看顾晨宇打篮球的场景(四幅图)

再读一读这篇文章,你认为哪里值得修改?(给小作者提提建议)

7、总结:相信这篇文章修改以后会更精彩。

三、赏析修改名言。(补充资料)

1、文章写得好,至少有一半功劳归于修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多在修改上下过功夫。今天陆老师请来了两位名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

2、出示名言: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再补充一些鲜活的内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终于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光辉灿烂的名著。

3、同学们,看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修改作文十分重要)

四、共同评改作文——尝试修改

1、那么我们怎样来修改今天的写人作文呢?我们来看看董宇晨的文章,好吗?《不蒸馒头争口气的男生》。(学生读作文,同学们仔细听)

2、自我评价

3、这是一篇挺不错的文章,老师也很欣赏,那我们怎样帮助他修改,使文章写得更好,大家一起来帮帮他?

4、给小作者提提修改的建议。

(加上合理的语言、动作突出爱哭的特点。)

5、沈岑惠你认为你当时说的哪些话可以写进这篇文章? 沈岑惠是怎样“闭关修练”?——看图

五、自主修改作文——举一反三

1、读读你的作文,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并进行修改。重点修改作文中的1~2个地方,等会儿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开展“修改擂台赛,争当今日修改之星。”

2、把你修改得最精彩得地方读一读,也可以听取同桌的意见。

3、交流:把你刚才修改得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展示出来,争当评改之星。(3人左右)(1)告诉大家,你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特点? 2)你原来是怎样写的?读给大家听。修改以后呢?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修改?

你们觉得他修改得好吗?谁来评一评。(同学评价)

4、总结:短短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504班评改作文的热情会不会结束。陆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通过评改,写出一篇篇更好的作文。板书:

人物特点 语言、动作、神态、环境„„

(典型事例)

【课后反思】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能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从深层次上激发写作热情,又能使他们提高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整堂课着重突出了以下几个策略:

1、主体性策略

小学生作文评改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从原来的个人包办转为探求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评改创造机会和条件。课堂上,安排大量的学生自读自评、小组讨论、互评自改等时间,使每个学生直面评改材料,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评改主动性、积极性。彻底摆脱了传统评讲课的“教师评,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最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

2、开放性策略

(1)评改目标开放。作文评改旨在使学生作文与做人一起进步。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赏析评改作文的能力,更关注其对生活的感悟洞察力,通过评点作文逐步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评改内容开放。传统的教材或脱离生活现实,或内容空洞,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修改兴趣,所以教师便积极成为了教材的开发者。在此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合作沟通,共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评改材料。(3)评改方式开放。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在学生多元性地写、开放性地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元性地评,开放性地评,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正面激励策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在发挥这些作用的时候,教师充分运用激励性语言,拿起表扬的武器,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评点作文的精彩之处,以激发其成就感、自豪感。

4、重点突破策略

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评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课堂目标定位明确集中,坚持一课一得。

在欣赏评点作文、合作修改作文、自主修改作文时都围绕此中心展开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学到用,步步递进,努力提高学生的修改效率、修改质量。

评改材料坚持典型性,它是为评改活动提供借鉴的样本范例。选择的评改材料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示范性,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诠释评改目标重点,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效应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一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广东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赵恺宁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公开课“树状图”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研究”课题《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立项课题——<不同类型学生潜能发展与教育策略研究>(SD07-045)>,课题组以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6章中《在复杂情况下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第一课时的“树状图”为内容,由笔者讲授了一堂公开课。笔者首先阅读课本、教参,提高对课本的理解,然后进行大的框架的备课,再精心准备课件,但发现其中有好几个难点有待处理。于是与其他老师一起交流,再备课,解决难点,再进行课件的修改。同时课题组对笔者这节课的课堂引入也一起进行了设计,使得课堂引入的目的性非常突出,课堂效果也非常好。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全程的录像,以便在上完课后,再次进行反思、总结,其他老师也针对课堂的问题给了笔者很好的指导,使得笔者在大学师范教育时没有完成的“微格教学”在这里得到了实践。下面就是笔者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

【引入部分】

一、回顾与思考

1.抛一枚普通硬币1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____。2.抛一枚普通硬币2次,出现2个正面的概率是____。3.抛一枚普通硬币3次,出现3个正面的概率是____。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概率的预测,以及所做过的实验——抛硬币实验,回答问题1、2然后思考问题3.使得学生发现计算这个问题的概率难度比较大。

【课堂反馈及反思】对于问题1、2,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得出概率的大小。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没有得到结果,于是笔者就提出,把这个问题留下来,随后一起来研究。从而引起学生注意。

对于第三个问题,给学生留的时间有些少,故学生思考不充分。

二、活动与探索

1.抛一枚普通硬币1次,会出现哪些结果? 2.抛一枚普通硬币2次.所有的结果有哪些? 3.抛一枚普通硬币3次,所有的结果有哪些?

【设计意图】问题l、2想让学生思考并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结论,问题3也让学生进行列举,使得学乍发现计算这个问题的概率难度比较大。如何来快捷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找出机会均等的结果不多不少呢?于是就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

【课堂反馈及反思】问题l、2学生能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结论。对于问题3,也有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大家都发现列举的过程很麻烦,或缺或漏,从而引出新知——如何才能更好的列举出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我们今天要使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有些走过场,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问题l】抛掷一枚普通的硬币3次,有人说连续掷出“三个正面”和“先掷出两个正面再掷出一个反面”的机会是一样的。你同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问题,使得学生掌握“树状图”的画法,并能够列举出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课堂反馈及反思】课堂上,笔者通过完整的分析问题,并一步一步画出“树状图”,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使得学生对“树状图”的画法及如何解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对这个问题加以小结和说明——“树状图”反映出来的情况是什么意思、什么作用。

【知识积累】在分析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画图的方法。这幅图好像一棵倒立的树,因此我们常把它称为“树状图”,也称“树形图”、“树图”。它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既直观又条理分明。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及其优点。

【课堂反馈及反思】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记录,明确学习目的,并方便之后的复习。

【摸牌游戏】

两组扑克牌,一组为红桃1、2,一组为黑桃1、2,从每组牌中各抽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那么,所有的结果有哪些?求两次都抽出相同数字的概率是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游戏题目激发学生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思考,使得能够更快的运用“树状图”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并能够计算概率。

【课堂反馈及反思】对题目讲解不充分,因此,学生对两次摸牌掌握的不好,就出现了在两次摸牌的时候,在四张牌中进行选择,优生大多都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完成,而思维较差的学生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分析。

笔者在巡堂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学生练习完成之后,找了3个典型的“树状图”画法,来进行投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分析,在这个时候对两次摸牌.两次试验进行了讲解,使学生把这样的题目分为两步来进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解决下面的例2,故设计了问题l,把难度分散开。

【课堂反馈及反思】这个题目两次试验,每次抽取结果都为3个,在之前问题上加了难度。故加以分析讲解,然后由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并进行讲评。通过之前题目的讲解,这道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主完成。

【例2】l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球,然后放回搅匀,再摸出第二个球。

1.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2.两次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难度比较大,因为要对两个白球编号,从而加以区分,让学生要能够解决类似问题,比如“配紫色”问题。

【课堂反馈及反思】课堂上,由学生出现了把球分成红球、白球的两种情况,于是挑取了一些错例与学生一起来分析,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有了例1作为前提,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对白球编号,并能解决该问题。

【练习】

两组扑克牌,一组为红桃l、2、3,一组为黑桃1、2、3,从每组牌中各抽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求两次都抽出数字2的概率。

【设计意图】和“摸牌游戏”一样,让学生体会两次试验分步来解决。

【课堂反馈及反思】与例l的情况类似,又因为有了例l的学习,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这节课从引入、例题、练习都经过认真的设计,在课堂上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过有些地方处理的还不够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下载《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识字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与阶段性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