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位评委老师好 片段教学荷塘月色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建瓯一中的张蔡莹:我选送的作品是,品味《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情真景美,语言秀丽,的抒情散文,人们常说读荷塘月色是享受美的旅行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美,学习其语言运用的技巧,请同学们朗读第四自然段:把你所喜欢、欣赏的句子划出来。并试着分析他的语言特色。
哪位同学先来,和我们分享分享你的阅读体验。请穿绿衣服的同学你来说说吧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个
最喜欢的是第一句曲曲折折
为什么喜欢这句呢,很好句子找得好,分析归纳得也很好,这位同学说了两点理由
1、用了叠字。
2、用了拟人比喻排比三种修辞手法,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曾说过,使用叠字时候有没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缓,音节和谐。本文用了大量的叠字,这样是这篇文章朗朗上口的原因之一,其二,我们常说拟人比喻排比的作用是形象生动有气势,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把这花轻盈多姿,娇媚不语,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通过分析我们对这个句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想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其叠字和修辞的魅力,或许还能有什么新的感受
来我们请这位同学说是,你读了这句话后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3观察入微、想象力丰富合理、用词也很讲究、很好,分析得非常的精彩,作者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把不同形态的花,具体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想象丰富,比作少女,比作出浴的美人,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意境,用词上,零星地点缀(出现)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极为恰当的把花的娇媚,轻盈展示出来。
两位同学分析得都很好。郁达夫先生说过,朱自清的散文是贮满了一种诗意,《荷塘月色》不仅给我们创造一种意境的美,同时还能用能敏锐地通过不同的感官与视角去表现描写对象的的运动和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很值得借鉴的。希望从通过以上的片段分析,大家能举一反三,更好地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第二篇:小学音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小学音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小学音乐学科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
》选自
出版社
年级
册
单元,为1课时,歌曲为
拍,__调,音域为,整首歌曲以
贯穿其中,主要描述了
内容,抒发了
情感。
(二)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本课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
(声音/情绪)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歌曲演唱,深入了解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明白什么道理/喜欢此类风格乐曲)。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歌曲节奏/感受歌曲基本情绪、风格、特点,表现歌曲内容/处理好某一乐句/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时间”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3、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范唱法:通过我直接演唱歌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情境导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我将直接演唱歌曲《
》,这样,既给学生直观感受,又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同学们知道歌名吗?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课题。
(二)第二环节——学唱歌曲,演绎音乐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意境。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习,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2、学唱歌曲。
1)让学生跟着钢琴或者电子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2)引导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习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会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对唱等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3、体会情感,用情歌唱。
一堂好的课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听录音,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三)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比如:让学生为歌曲创编舞蹈、用不同的方式为歌曲伴奏、用画画描述歌词情景,在课后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重视学生的参与与实践,不仅展示了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而且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热
的情感。
最后,合唱《
》,结束本课。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第三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评委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陈莲
【教学目的】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
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描写荷花的诗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山头”—杨万里
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排列?
明确:细致描绘月下荷塘的容貌,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 这些景物按照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由静而动的顺序排列。(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a.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b.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用游戏来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
5.赏析语言:叠字的运用
找出这一段运用了哪些叠字?并说说运用这些叠字有什么好处?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好处:既加强了语意又使增添文采,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漂)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静态美,雾气朦胧,突出两人静态美,“笼罩”可以与之对照。“漂”突出的是动态美,不能与“笼罩”对应。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3、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三、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4、5、6自然段。
2、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段景物,表达自己一定的情感。
第四篇: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看着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共产党经历了暴风骤雨的年代,经历了硝烟战火的岁月,匆匆走过了80余载,当年的星星之火早已发展到当今的燎原之势;无数革命志士播撒的红色种子,早已绽开了一片光辉耀眼的红色;我们的共产党员早已用刚强的斗志和坚韧的奋斗,战胜了日寇的侵略,粉碎了蒋家的迷梦,在古老的东方大地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们在新中国的国旗下出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长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早已在我的心中发芽,我是党的儿子(女儿),我的胸膛里燃烧着革命与奋斗的烈火,我的血管里奔流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头脑里涌动着报效祖国的豪情。我深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能仅仅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我们不能只是大喊口号、高唱赞歌、飞扬理想,更重要的是着眼当前,更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那么,让我们从现在、从孝敬父母做起,一点一滴报效社会。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自古,我国就有孝道的传统。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典范。黄香家境贫苦,10岁丧母,父亲疾病缠身。炎炎夏日,为了让父亲早一点入睡,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榻;凛凛寒冬,为了让父亲取暖,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
身体暖热被子才让父亲睡下。千百年来,黄香的故事传唱至今,为我们诠释了“孝”的意义。
当今,我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有许多传统的文化因素被我们淡忘了、抛弃了。但是,“孝”作为人类道德的永恒准则,始终不能远离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我们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将“孝”的文化不断传承。我们的父母用激动和幸福的笑脸迎接了我们的到来,同时也应接了一项伟大的任务。从婴儿呱呱坠地,到幼儿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少年的刻苦求学,又到青年的长大成人,再到今天的事业有成,每一个片断,都浸润着父母们的心血与汗水,洋溢着父母们真挚与博大的爱。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呵,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总是奔波,总是劳碌,总是辛苦„„诚然,当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当父母感到寂寞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常回家看看呢?当父母身患病痛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置之不理呢?承担赡养义务、满足父母物质和感情方面的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很多城市老人们,衣食无忧、儿孙满堂,但因孩子工作忙碌,平时亲人很少见面,所以,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儿女团聚。望着父母那日渐苍老的面容,那日渐混浊的眸子,那日渐佝偻的身躯,难道我们的心灵不为之一颤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多花一点时间陪陪他们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多花一点精力跟他们聊聊家常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比天更高、比地更厚、比海更阔。今天,非常感谢同事们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诚挚的对普天下的父亲、母亲道一声:谢谢。
俗话说“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幼吾幼及他人之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善待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也要同样善待他人的老人和孩子,要求我们“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服务全社会的百姓。”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我们做的是很平凡的工作,但又是很神圣的工作,因为它承载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承载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承载着共产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今年,一场大风雪阻隔了万千游子回乡的路,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夺去了万千同胞鲜活的生命。然而,灾难面前见真情,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地冲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抱住了死神,民警蒋晓娟用乳汁哺育了孤儿,机长邱光华用生命保护了群众。在灾难的后方,无数共产党员也默默伸出援助之手,几十亿元的特殊党费凝聚了全国共产党员的对灾区的牵挂与慰问,真正张显了“大灾面前人间有大爱”。我们文化部门的工作者同样时刻铭记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使命。大灾发生后,文化工作者们多次赴灾区慰问,组织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给灾区群众和战斗在一线的官兵送去了欢笑。这次地震,破坏性极大,特别是孩子们的伤亡惨重,鉴于这种情况,文化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了心理医疗队,对灾区群众实施心理救援,疏导情绪、安抚心灵,使他们鼓气了重建家园的勇气。此外,许多同行们自发做起了志愿者,成立志愿小分队,积极地进行义务演出,积极地为灾区捐款捐物,积极地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文化工作者是
抗震救灾中的一面旗。
记得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最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我想,我们文化工作者作的正是“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的工作,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虽然长年累月默默无闻,但这是有利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这是牺牲自我回报社会事业,这是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事业。我们甘于平凡,我们更乐于奉献,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对“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谢谢大家!
第五篇: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