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舞蹈教案讲解

时间:2019-05-12 19: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舞蹈教案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舞蹈教案讲解》。

第一篇:2016舞蹈教案讲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合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②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指导学生唱准国歌、唱好国歌。

教学过程: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现在背景、已有基础、深刻挖掘思想含义、唱得更好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2.分析旋律、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从音乐角度上看,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

(1)在唱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请学生在歌谱中“起来”处标上“上行”)

旋律上有些什么特点?基本上用的是哪几个音?

(2)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中使用的三连音。(请学生在歌谱中标出重点句)

作曲家就是运用了号角音素、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到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3.归纳并板书要点:旋律:较多出现“1 3 5”,上行,乐句简短,果断有力,积极向上; 节奏:弱起、附点、三连音,节奏鲜明,具有推动力;

4.再次歌唱音乐片段,当出现时,用手随着旋律的上行挥动。

三、感悟国歌 探求精神:

(一)民族精神这个音乐片段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国魂》。魂是指什么?(灵魂),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哪个同学知道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学生阅读歌词后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是什么精神。

2.学生找出重点句。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找出)

3.学生唱一唱重点句。

4.唱准、唱好重点句。下面,我们就把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一句唱好。(全班齐唱,男、女分组唱,鼓励学生独唱。)在演唱这一句时,你有什么感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理解国歌抗战时期,国歌是民族的号角,和平年代,国歌又赋予更深刻的意义。是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正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在这音符中,你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同学们请看(播放地震后升旗、唱着国歌活下去、奥运会上运动健儿领奖台上)身为中国人,你能完整地演唱国歌吗?你能背唱国歌吗?你能唱好国歌吗?

1.全班背唱国歌。

2.带着情感唱好国歌。你说,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你带着心中的情感再次演唱这首国歌。

4.观看音乐故事《国歌简介》,知道国歌的相关知识。你知道我们的《国歌》是谁创作的吗?原名叫什么?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请你带着问题观看音乐故事《国歌简介》,你会找到答案的。

四、唱响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高亢的旋律,伴随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声,奏响在一切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与主权、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地方,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顽强拼搏、浴血奋战。奥运会赛场上,每当国歌响起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骄傲与自豪。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面(课件出示奥运会升旗图片)《国歌》所产生的那种巨大的凝聚力,把每一个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创造着奇迹。现在,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嘹亮的歌声唱响《国歌》!(请全体师生站立演唱《国歌》结束本课)补充欣赏:马赛曲

五、相关材料:国歌的诞生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为了解国歌的诞生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更准确地唱出国歌,我们特刊登有关国歌由来的专题文章并同时刊发《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中心思想及含义。

2、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及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资料

教学方法:

视听教学法、引导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学生听赏。

2、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名? 一个班集体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团结一致才能力量大。今天学习的新歌是:《团结就是力量》。

二、展开:

《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从 1943 年创作问 世至今,历久弥新,被传唱了快 70 年。

《团结就是力量》 产生在 1943 年 6 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 区的一个小

村子。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 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 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平山队由我和卢肃同志负责。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

三、学唱:

1、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2、师教唱。

3、集体演唱,师纠正。

4、分组演唱,师生互动。

5、歌曲的情感处理。

6、学习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知道了这首经典 名曲的由来。同

学们要知道一个班集体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团结 一致才能力量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舞蹈“怒吼吧去

黄河”

教学目标:

1、感受 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这民族的心声,这时代的强音,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2、引导学生想想黄河仅仅指的是一条河流吗?

教学过程:

(1)首先用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声音朗读演唱一遍歌曲,如同喷薄而出的

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2)带着这种激情来自己学遍一两个动作。

(3)采用好的动作大家一起来学习。

(4)分组学习。

(5)分组汇报。

(6)带着激情共同完整表演学动作。

(7)师生共在编配动作。

(8)采用好的动作共同学习。

(9)配乐表演

二、感受全国人民的怒。

1、静听歌曲《怒吼吧,黄河》。

师: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让他们又一次成功合作,中国迄今为止,《怒吼吧,黄河》气魄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冼礼!让我们用心来聆听,编排动作。

2、(听完乐曲,音乐继续)这民族的心声,这时代的强音,震撼了每一个人 的心灵。特别是在延安的首场演出,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小结:“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

发出了怒吼!

三、激发学生的怒

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还不够强大,西方一些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欺负

我们。日本就曾经在钓鱼岛扣留了我们中国的渔船。所以,我们要以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

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把我们今天的动作完整的配乐表演一遍。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舞蹈“南京大屠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了解“三大屠杀”惨案。

1、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回顾历史,勿忘

国耻,增强青少年对民族、国家、人类的责任感。

3、师生共同完成动作编排。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

段不光彩的历史。发生在1982年、1986年及2001年的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

科书事件,都充分说明了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曲和篡改历史的

丑恶嘴脸。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段历史,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

罪行。

2、聆听音乐

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个惨案。日

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

3、共同创编动作。

4、选用好的动作,一起学习。

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再次观看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或者录像资料。

3、同学们,观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充分领略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灭绝

人性的罪行。让我们记住这一笔笔血债,常把仇恨记心头,不忘国耻!能更

加激起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4、继续编排。

5、完整地听一遍音乐,激发感情,有感情的做动作。

6、从头开始表演一遍,师指导。

7、完整表演。

老师总结

第二篇:舞蹈教案

教学时间:第一周

培训人数:低年级舞蹈班学员 教学内容:

1,认识身体各部位,方位,训练站姿,认识脚位; 2,基本舞步训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以后的基训做好准备;

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各个方位,为小组合的练习做好基础; 3,学习正部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教学重难点:

1,记住方法及各种脚位的正确要领; 2,能按要求完成动作。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师生相互认识,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本节课的训练内容。三,训练站姿

1,老师说出要领及要求,指导学生以正确的站姿表现; 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3,在不同的方位练习站姿,从而认识各个方位。四,认识脚位并做一做

1,老师讲解并示范:正部位,一字位,大八字,五位。2,指导学生练习;

3,请学生单独做,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五,复习一遍学习内容 六,小结。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

1,老师讲解并示范

正步位半脚掌:踝关节尽量向上推起,上身向上拔起,两个肩下沉; 交替半脚掌:注意重心的转换和踝关节的松驰,后背向上拔起; 流动半脚掌:走的时候要注意平稳,踝关节要注意松驰。2,指导学生练习

3,指导学生合着节奏练习三,小结。

课后小结:学生程度不一,年龄相差有一定距离,应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对待。

第三篇:舞蹈教案

小 鼓

执教班级:二年级 执教者:李春光

一、教材分析

“小鼓”组合源于“快乐小舞星教材”它倡导快乐、健康、科学的教学理念。教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天性,没有过多动作,主要是发挥孩子的自主意识。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自信、大方、团结、友爱、拼搏、合作的舞蹈。“小鼓” 通过敲鼓的组合形式,准确掌握节奏,在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学习组合《小鼓》通过敲鼓的形式,准确掌握节奏

2、在组合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学习组合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动作

1、学会组合中的舞蹈动作

敲鼓: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方。双手握拳,小臂折回,重拍向下,按节奏敲击前人的肩膀,同时连续做半蹲

咚咚咚: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斜上方,双手握拳举于前斜上位,重拍向下连续敲击三次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四、教学重点

1、学会舞蹈组合中的主要动作“敲鼓”“咚咚咚”

2、在学习中体会音乐的节奏感用舞蹈组合动作表达

3、舞蹈组合中舞伴的相互配合

五、教学难点

1、舞蹈动作“敲鼓”“咚咚咚”与节奏配合完成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六、教学过程

1、形象认知

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啊?小鼓是什么呢?你们听它能发出声音是不是?那它是怎样发出声音来的呢?看看你们是怎样敲打?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另外的敲打方法?来和老师一起学。

2、动作进入 A、“小鼓”引入

(1)我们怎样敲小鼓呢?有几种敲击的方式啊?(请学生上台敲打鼓)(2)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敲打的方式(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一人拿鼓一人拿鼓锤)用教师的方式敲打小鼓。(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动作时找到真实的敲鼓感觉)B、教授动作“敲鼓”“咚咚咚”(1)展示文字图片“敲鼓”“咚咚咚”

(2)教师将动作分解一步步教授,动作规范后,按节奏的进行练习C、舞蹈动作的巩固训练

(1)教师指示文字图片,学生自己跳舞蹈动作(2)将舞蹈动作跳的规范的学生到前进行示范(3)反复练习矫正不规范的动作与节奏 D、表演组合(1)编排队形

(2)欣赏视频“小鼓”组合(3)合音乐完成组合《小鼓》

3、完成组合

配合音乐队形完成组合

七、总结和评价

八、下课 作业

第四篇:舞蹈教案

1、舞蹈的分类: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古典舞、民间舞。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社会作用看)自娱性舞蹈:

从字义上讲,就是“跳舞以自娱”,借跳舞达到自我娱乐的目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轻松自如的娱乐性,这种自娱性的舞蹈形式,十分自由,情绪热烈,不限人数,不拘场地,舞蹈的动作简便易学,而且在统一的节奏中,舞蹈者可以即兴的发挥。

自娱性:活动场所广场,称广场舞。随意、灵活、群众性;

样式:单人,对舞,集体舞。

(如:彝族,烟盒舞 藏族:锅庄、弦子 汉族:秧歌、腰鼓、花灯)秧歌地区:东北、河北、山东胶州、海阳、鼓子秧歌等。表演性舞蹈:

从艺术专业的角度讲:活动场所舞台,称舞台舞蹈。形式多,风格各异,规范严格。是指专门为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节目。通过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观众。自娱性的舞蹈中也有一些是具有表演性质的。

表演性舞蹈有三个特点:

1、舞蹈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它通过人物的抒情,或缘物以寄情,总之,是通过角色表达创作者的意图。

2、舞蹈有编导编排而成,受音乐长短所限,舞者不能随意发挥。

3、它受舞台或表演场地空间的限制,但也可以充分利用舞台的各种条件,如灯光、舞美等,来帮助帮助表达作品的内容。

古典舞:

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

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身法则是指舞姿还有动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民间舞:

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舞蹈的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1.独舞: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如男子独舞《希望》、《海浪》、《残春》和女子独舞《雀之灵沙》、《木兰归》等。这类独舞内容完整,独立成一个作品。独舞还可以是一部舞剧或一个舞蹈作品中的领舞,如《天鹅湖》中奥吉塔、《丝路花雨》中英娘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独舞。这类独舞就其内容而言往往只是一个舞蹈或舞剧片断,在形式上也往往有群舞演员陪衬在后。这类独舞有时并非独自一个在舞台上,而是指某一角色有一段相对完整、不同于其他演员的表演(即用不着动作整齐划—)。还有一类独舞是指芭蕾双人舞“变奏”的一部分,即在双人合舞之后,有男、女各自独立表演的舞段。这主要是用来展示演员高超的转和跳跃技巧的。2.三人舞:

舞蹈样式之一。因作品由三位舞者表演而得名;但非三人表演的舞蹈部可以称为“三人舞”。如果三位舞者始终以整齐划一的动态表演,那只是一个小群舞。“三人舞”大部分是具有情节性的小型舞蹈作品,是能够组成性格冲突的最小舞蹈样式。如三人舞《金色种子》表现了姐弟俩与破坏生产的坏分子的冲突;三人舞《绳波》则表现了夫妻俩不和而孩子在夹逢中生存的情景。根据性格冲突来设计舞段和舞台构图,三人舞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非对称的,矛盾的;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舞蹈样式。

3.群舞:

没有复杂的情节,而是以情代叙,重在意境和情绪的抒发,它没有多种人物角色,而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集体形象,来塑造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群舞又可分为“情绪舞”和“情节舞”舞蹈样式之一。一般指3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从表演的性别上可分为男子群舞、女子群舞和男女大群舞;从内容构成上可分为情节性群舞和抒情性群舞。群舞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如《小溪、江河、大海》、《娜琳达》等;这类群舞以抒情性群舞居多,群舞也可以是舞剧中的一个片断,如《小刀会》中的《弓舞》、《鱼美人》中的《珊瑚舞》等。这类群舞服从于舞剧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通常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描绘和群众情态表现。群舞的一个重要表演特征是动作整齐、风格一致。

4.组舞:

组舞是将几个舞蹈贯穿在一个主题下的舞蹈形式。组舞中的每一个舞蹈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以单独抽出来表演。舞蹈体裁的一种。通常是将几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舞蹈作品组合在一起来进行表演。组合在一起的舞蹈,有的是依据共同的主题,如《月芽五更》就是把表现黑土地上人们生息劳作这一主题的五个舞蹈组合在一起,有的是依据共同的形态,如《汉风》便是把再现汉画像砖舞姿的几个作品组合在一起;也有的是依据编导或演员自身的创作或表演风格为组合,前者如陈惠芬的《星星河》组舞,后者如《丁洁舞蹈晚会》的五个作品。组舞本身可以独立表演,也可以成为舞剧中渲染气氛、推进情势的一种手段。如舞剧《鱼美人》中,其“海底”一幕就用《水草舞》、《珊瑚舞》、《金鱼舞》等一组舞蹈来渲染气氛。

5.歌舞:

歌舞是由舞蹈者边唱边跳进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将“歌”与“舞”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歌唱与舞蹈从并行的角度去表现、加强共同的主题、内容。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表演者自歌自舞。中国戏曲和许多民间舞蹈就以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二是舞者占据主要表演场地,歌者在场边或幕侧伴唱。如歌舞《幸福水》就是如此。三是以一歌手为核心,舞者与其一起歌舞,舞蹈处于陪衬地位,这种舞蹈又称为“舞伴歌”。现在许多流行歌手的表演就是这种形式。综合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歌舞既能抒情又能叙事,声情并茂,通俗易懂,能表达比较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这种表演形式,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花灯、采茶灯、打花鼓、打莲湘、唱春牛、地花鼓、二人台、二人转,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均属歌舞一类。

6.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它具有完整的戏剧结构,舞剧中的舞蹈一般分为情节性的舞蹈和表演性的舞蹈两类,形式上包括了独舞、双

(三)人舞、群舞、组舞等。情节性的舞蹈表现舞剧的剧情,从中刻画人舞的性格和行为,表演性的舞蹈是剧情中作为舞蹈表演而出现的——既舞中之舞。

第五篇:舞蹈教案

中庄镇农村义务教育音乐第六次分散研修舞蹈教案

社庄完小

郇新红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朝鲜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老师积极刻苦的良好作风及提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1、根据专业特点,讲解姿态练习的重要性;

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镜面)

3、教师示范学生分解动作练习;(背面)

4、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先口令,后音乐伴奏)

5、教师在学生练习时注意纠正错误动作,并及时用口令提示;

6、请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示范,并让同学给予评价;

7、无示范进行完整动作练习。(音乐伴奏)

下载2016舞蹈教案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舞蹈教案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舞蹈教案

    第一课 一、 课题类型 中国古典基训 二、 课题 课前活动热身训练、复习三、 课时 2课时 四、 教具 舞蹈碟片、DVD 五、 教学目的 A、 课前活动热身训练——通过课前活动热......

    舞蹈教案(汇编)

    舞 蹈 教 案 教学目的:改善儿童自然条件,加强软开度的练习,系统学习基本技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并加强身体协调性,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更系统的提高。......

    舞蹈教案

    《学做解放军》 教学目标: 1. 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的进行表演。 2. 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 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习......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一)形体训练实施计划每个人的身体都或多或少有不匀称性、不对称性及不协调性,而为了纠正这些先天的缺陷,只有通过后天的形体训练来弥补。由于形体健美练习的多样性,决定......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 第一节:教学目的 首要以培育3-6岁幼儿熟悉,黉舍舞蹈为目的,是中国幼儿舞蹈练习课堂必需具备的舞蹈专业只是和手艺。课唐揭捉练内容已参考北京舞蹈许愿中国舞幼儿考......

    舞蹈教案

    授课舞目:11级------偶丫(福建地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提线木偶的特点 2、通过学习,能掌握组合的动作,体现舞蹈似人似偶的独特舞蹈风格。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及身体......

    舞蹈教案

    2013-2014-1林东小学少年宫舞蹈课 教 案 杨锦龙 一、指导思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

    舞蹈教案

    一、活动 1、肩部的软开 2、腰部的柔韧性 二、体态动律组合 1、体态练习(1)提胯、立腰、拔背、敞胸、重心略偏后呈微靠势,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 (2)目光远视,气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