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深刻理解
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实质和公式:二氧化碳和水在光下生成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
重难点突破:通过天竺葵在光下生成淀粉的实验,理解实验探究的对照性单一性要求,对酒精脱色要水浴加热和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做一说明
第二篇:_6.3_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生物、爱护环境的情感。学情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逐步深入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教学难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教学方法: 新授 教学辅助手段 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绿叶通过光合作用,除了能制造淀粉还能产生氧气,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探究过程:
1、学生自行预习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共同合作,分析归纳。
问题:①为什么带火星的火柴棒会复燃?
②操作本实验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③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2、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小结,强调注意事项。
3、实施探究方案: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操作步骤,对金鱼藻或黑藻实施实验方案。
⑴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图6-8)。
⑵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⑶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⑷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实施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每步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移出试管和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这两步。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得出:绿叶不仅在光下制造出淀粉还能产生氧气,同时说明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第三篇: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认识到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运用试验的方法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教学难点:为确保实验顺利,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幻灯片1、2、3、)
2、学生观看课件(4、5、6、7、8、9),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一、任务二。
3、请各组选出代表按照任务
一、任务二展示自己的说学成果。
教师在他们展示的过程中依次出示幻灯片10-----18做总结性评议
4、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5、完成拓展创新的内容。
附答案:任务一的答案看幻灯片10---16。
任务二的答案1、2看幻灯片18.3、绿色植物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事实上,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4、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导致麦田减产。因为小麦能通过叶片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课堂练习:
1、6---2—5—3----1—4
2、D
3、A
4、C
5、B
6、C
7、C
8、D
9、A
10、C
2非选择
1.蓝色 2.淀粉 未见光 无叶绿体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拓展创新
1、(1)200W白炽灯照射的那株(2)光照强度不同(3)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不正确。1)、这样做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是原来贮存的:2)、这样做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光下制造的,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
平定二中 王 萍
第四篇: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关系十分密切;光合作用总的反应方程式的确立历经了科学家们293年的艰辛探索,渗透着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光合作用整个生理过程复杂而抽象,它包含发生在叶绿体中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蕴含着物质转变、能量转化,涉及到较复杂的概念、原理、规律。因此,一般的教学媒体、方法,难以使绝大部分学生准确、全面、高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我们借助CAI、优化教学过程(含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充分激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一、确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2.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概念、过程、意义;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智能目标:
1.自学研究史,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通过试验(含设计)及相关科学方法的学习,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运用原理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研究史的学习及实验设计与实施,培养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等科学精神;
2.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借助光合作用意义分析,渗透生物学进化观点、生态学观点、生命科学价值观等的教育。
2、教学重点
(1)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和概念
(2)掌握光合作用连续的全过程图解和实质、构建植物代谢知识结构体系
(3)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着力培养初步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4)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因素,深刻理解生命科学的价值
3、教学难点
(1)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
(2)完整知识结构的构造
(2)光合作用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型与师生共同探究型相结合(含自学、实验、谈话、讨论、讲授等)
5、教学手段:
(1)CAI:
①臭氧层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减缓温室效应?
②设计实验,证明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③设计实验,探索叶绿体中色素接受何种波长的光
④动画演示光反应过程、暗反应过程
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
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设计实验,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原料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探索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循环途径
⑤光合作用在世纪之交的研究动向
(2)分组实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6、课型:新授课
7、课时:2课时
二、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设计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方案的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2.教学媒体设计
3.教学方法设计
4.认知模式设计
5.智能培训设计
依据--的实施模式(见下图),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方案。
教学最优化
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
学习评价
1、教学内容设计
在注重学科知识完备性、整体性、动态性、多维性、开放性的前提下,将其分成:(1)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物质基础(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2)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及其连续性;(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4)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引入研究史,探索性实验设计。重构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系统性、层次性、生命性、逻辑性。
2、教学媒体的设计
光合作用一课教学媒体选择计算机,设计一套人机交互型的CAI课件,力求直观、动态地描述微观世界中的生化反应,辅助学生完成“模拟实验”,且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目标落实的途径(形成性测试等)均在桌面有一个按钮,学生可以实时与计算机互换信息,使学生主动参与性增强、兴趣提高。
3、教学方法的设计
①“探索性实验”采用发现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à引导探究、提出假设—à分析、论证、检验—à总结并迁移
②“光合作用具体过程”采用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自学—à观看CAI动画演示—à伴CAI讨论—à学生总结
③“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采用CAI个别化教学法
4、认知模式设计
实验/观察(叶绿体、叶绿体色素)—àCAI演示光合作用过程—à理论(概念)—à实践(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宏观(叶)—à微观(叶绿体、光合作用)—à宏观(应用)
5、智能培训设计
分析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手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分析归纳„„,综合培养了观察、实验、思维等能力。
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完成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讨论:①臭氧层是如何形成的 ②如何减缓温室效应
三、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①地球的保护伞 ②温室效应
小结:光合作用全过程
设计实验①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
②产物氧来自于反应物水
设计实验证明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设计实验:探索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谱
设计实验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光反应过程(伴CAI演示、学生分步讨论)
暗反应过程(伴CAI演示、学生分步讨论)
结论: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阶段所学的光合作用的概念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判断
结果分析
判断
小结:叶绿体、叶绿体色素
教学内容或教师活动
媒体辅助师生活动
*
说明:
讨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和区别
讨论:光合作用连续过程简图,总结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及实质 讨论:光合作用对生物界、自然界等的意义
讨论:影响因素、在生产实际中的措施
教师引导:光合作用在世纪之交的研究动向
师生共同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活动
四、教学后记
1、“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强化“提出目标—à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à学生设计实验—à实验结果分析—à结论”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注重相关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亲自体验科学思维方式、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2、--中“学生自学—à学生观察CAI演示的光合作用过程—à伴CAI学生分步讨论具体过程—à伴CAI、学生对比光、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à总结”,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辅之以CAI宏观地再现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动静结合地描述全过程,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记忆清晰、理解深刻、分析透彻。
3、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五个转变:
·
教师角色的转变:讲授者—à指导者
·
学生地位的转变:被动的接受者—à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
媒体作用的转变:演示工具—à学生的认知工具
·
教学过程的转变:设疑、分析、讲授—à学生发现、探索、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
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讲授式—à自主型与探究型的结合
这五大转变努力让学生参与概念和原理的建立过程、生物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及生物问题的解决过程,充分体现了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的教学思想
第五篇: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主题2: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课时是继学习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物质后,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过程及作用进行阐述,通过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探究,知道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产物,也为本章后续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点埋下了知识的伏笔。本节课以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新知识,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二)学习者分析
我的学生是金华五中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并具备较好的阅读、写作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也掌握了较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这都为本节课小组探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物质,为本节课新内容的引入做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向抽象的过程中转变,所以对事物的本质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和过程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深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进一步发展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探究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2.领会植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仪器:碘液、烧杯、漏斗、试管
素材:一段视频(有关植物光和作用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动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视频情景引入
【视频】科学家在近110年里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氧气的含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动物需要消耗氧气来进行呼吸,为什么氧气含量一直没有减少呢? 【引入】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每年约有5500亿吨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大部分的氧气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问】: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呢?
(二)、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原料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问】那么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呢? 【活动】1.课前先培养,把天竺兰先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用链子工行大小相等的铝箔纸盖在两片绿色叶子的相同部位的上下两面,包裹严实,并用大头针固定。
2.上课时,刚好放置了4小时左右,去掉铝箔片,取下绿色叶片。
3.将叶片放置在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4.到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尽,滴上碘液,几分钟后,学生们观察叶片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颜色变蓝,不见光部分无变化。
【讨论】:你从现象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阳光照射,并且淀粉是它的产物。
【学生还可能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在叶子的绿色部位,教师再进行引导,是在叶子的叶绿体内进行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光。
【过渡】早在1648年,荷兰的医生海尔蒙特发现将2.27千克的柳枝栽培在90千克的土壤中,并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74.33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0567千克。从中你觉得光合作用除了需要阳光,还需要什么原料呢呢? 【生】二氧化碳、水。
【思考】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探究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注】这个实验事先让学生在课外四人一组进行探究,课堂上主要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吗?
【注】关于水的探究在课堂上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验证方法都可。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得出更多的验证方法。
(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过渡】很好,大家做的真不错,那么你知道光合作的产物有哪些吗?
【生】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有淀粉产生了。
【过渡】
对,那么还有其他物质吗?为什么我们常说到森林里走走有益健康呢? 【生】可能有氧气生成。【过渡】那我们怎样来验证?
【活动】
【注】这个活动由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以设计实验方案为主 【问】怎样对收集的气体进行验证呢? 学生讨论得出用带火星的木条等。【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四)、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渡】前面我们已经得出了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和产物,以及它作用的部位。那么你现在能简单的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了吗?
【讨论】如果用厂房、能源、原料、产品来比喻,你觉得光合作用的哪些物质是属于那些名称的呢?
【讲述】教师讲述光合作用的复杂过程,配合动画演示
六、小结:
大家一起来: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七、形成性练习:
1.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2.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有哪些? 3.简述光和作用的过程。
4.谈谈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的看法。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完成本课的练习本作业
2.你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光和作用需要水吗?写出你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