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9:3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篇: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科目思想品德

内容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授课人

总第 课时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

第一课时

跨越国界的沟通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感受今日世界的信息化趋势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观,自觉地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新课导入]

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所知进行回答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存在感受“世界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2[联想拓展]

有了互联网,世界离我们很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回答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体验感受

3[知识天地]

教师讲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和变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行知识的增容

4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归纳出要点(参考: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弊端)学生看出,归纳通过自学归纳,提高学生看书的效率和归纳能力,初步理解信息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5[即兴辩论]

互联网利弊谈5分钟的准备,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通过学生的辩论,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6[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上网成瘾怎么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进行讨论,统一以后进行书面准备,并代表小组进行发言表述在合作交流中联系现实,进行自省和他省,在活动进行中得以情感体验和观念认同

7[理一理]

本节课的学习表明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世界?学生思考后进行归纳

(参考: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归纳性练习

8[查一查]

你知道以下词汇的含义吗?

信息高速公路

数字鸿沟学生课后练习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也懂得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世界在我心中

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

一、跨越国界的沟通

1、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2、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3、有了互联网,世界离我们很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4、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弊端

5、即兴辩论

互联网利弊谈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6、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课题

第二课时放眼国际经

济与政治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今日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地球、国家和整个人类生活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辨证对待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佩罗德的困惑(教师用书P29)

你能发现什么?

通过佩罗德的一天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存在[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

本地市场上的外国产品、本地出口到外国的产品、在本地的外国企业---学生回答

互相补充学生依据自身的经历和知识储备作答,进一步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5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学生阅读

学生作答(提示:交通通讯等)帮助学生了解到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进行思维训练

经济全球化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阅读P6

在书本上分类出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类能力

5[自学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P5归纳出当今世界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并自我归纳(参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通过自学归纳,提高归纳能力,初步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上的特点,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

6[知识天地]

教师讲解:二战后多级化政治格局的由来

(两大阵营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一超多强—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行知识的增容

7[考考你]

你知道下列词语的含义吗?

◇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单边主义

◇多极化世界中你知道哪些政治力量的存在吗?学生课堂、课后练习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课后拓展和延伸

8[理一理]前两节课的学习表明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世界?学生思考后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归纳性练习,树立全球意识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后,使学生知晓了当今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二、放眼国际经济与政治

1、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3、二战后多级化政治格局的由来

4、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单边主义

课题

第三课时

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平与发展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图片导入]

展示战争、游行、冲突等图片------

展示祥和、安宁、幸福和谐图片------

[比较并选择]

你会选择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学生观看、思索、选择,进行价值的判断

帮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的选择,促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认同和向往

[说一说]

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阅读P8,说说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你知道霸权主义以及危害吗?

学生阅读课本,划出影响和平的相关因素;划出霸权主义的有关知识和危害表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了解霸权主义、表现和危害

3[拓展加深]

图片展示影响和平的因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34—P35)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理解并说出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帮助学生拓展加深,感知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4[议一议]

你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吗?

打开地图,看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哪些区域?有何特点学生读图

思考并回答(参考: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南半球)学生通过读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

5[图片比较]

展示“八国峰会”国家和一些贫穷国家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37)

依据所给的数据,计算一下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学生读图,计算,感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

通过学生读图比较,感知差距,引起学生对发展问题的巨大关注

6[合作探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形成文字记录,并小组代表发言通过练习进行思维训练和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使学生更加懂得了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势力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企盼。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三、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

1、你会选择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

2、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说说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5、怎样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课题

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一课时

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开放意识、和平意识和全球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世界需要中国,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视频导入]

《我们成功了》------北京申奥成功学生观看、思索、感受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为后续教学设置一个可连续思考的问题情景

[说一说]

教师(激情)讲解:解放前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你知道我国体育事业兴盛的原因吗?学生听,感受,思考并回答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3[查一查想一想]

哪些事例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哪些有利条件?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参考:世界离不开中国)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通过问题的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信息台]

阅读《wTo需要中国》

为什么说wTo需要中国?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拓展知识视野;培养思维意识

5[类比推理]

经济上世界离不开中国,政治上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阅读P11,有哪些事例表明世界离不开中国,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学生看书划出

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回答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构建,培养迁移能力和自主构建能力

6[思维拓展]

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学生阅读P12,自主理解;写一篇驳论性,批驳“中国威胁论”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和平发展,树立和平意识和发展意识

课后小结

使学生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以及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的的道理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1、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

2、你知道我国体育事业兴盛的原因吗?

3、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哪些有利条件?

4、为什么说wTo需要中国?

5、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

课题

第二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理解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中国走向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视频导入]印度洋海啸灾情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

学生观看、感受

设置情景,帮助学生真切感受我国在援助受难国方面的举措,理解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2[视频导入]XX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说一说]

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际组织?

我国加入了哪些国际组织?学生观看、感受设置情景,帮助学生真切感受我国中国积极走向世界方面的表现

3[比较感受]

清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VS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比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中国走向世界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思考]P13

我国应该怎样走向世界?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训练

提高合作意识

感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醒学生的关注

4[查一查]

XX年度我国GDP和人均GDP分别是多少?什么是绿色GDP?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帮助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感性认识的深入

5[想一想]

中国走向世界有面临哪些挑战?我国应该如何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生看书P15

思考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训练

提高合作意识

感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醒学生的关注

课后小结

学生能够懂得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方面,积极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二、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1、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际组织?

3、我国应该怎样走向世界?

4、中国走向世界有面临哪些挑战?我国应该如何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课题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第一课时树立全球观念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全球观念的内涵

◇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全球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音乐激情《亚洲雄风》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欣赏体验感受通过音乐的感染,树立亚洲眼光,为世界眼光的形成奠定基础

2改写歌词

把《亚洲雄风》歌词中的亚洲改为地球、人类等词,欣赏学生在改动中欣赏《我们地球》、《我们人类》通过音乐的感染,树立世界观点、全球观点,进一步感受世界观点、全球观点,理性把握全球观点的内涵

3阅读《回旋舞》

诗歌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为什么要树立这个观点?学生阅读、回答

4阅读P16

全球观点的内涵是什么?学生看书、理解

5阅读P16

怎样树立并践行全球观点?学生阅读、理解

辩一辩

中国缺少能源没有关系,只要到外国进口就可以了

我们没必要关注全世界的爱滋病蔓延,只要关注我国的就行了

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生产基地不在我们中国没必要参与打击通过辨析,帮助学生把握并树立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点

6行动实践

阅读P19(老书),完成下面这封信学生在书本上完成P19页写给阿富汗小朋友的一封信以行动来践行并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培养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树立全球观念”,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全球观念?开放的世界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一代的道理。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一、树立全球观念

1、为什么要树立这个观点?

2、怎样树立并践行全球观点?

3、培养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

课题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第二课时让世界充满爱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和宣传,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关注世界和平和表达爱心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关爱世界和平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考考你]

你知道以下国际节日、纪念日吗?

他们各自有什么含义?P18

世界卫生日

世界环境日

国际和平日

世界人口日------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翻阅有关参考书、进行作答帮助学生

理解这些节日的含义,增强爱心意识

2[你知道吗]

印度洋海啸视频展示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援助

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给他们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身的情感帮助学生体验

3[和平颂歌]

师生诵读《和平颂》

男:诵读《和平颂》

女: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男女穿插颂唱

教师: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P17----

男女:唱《让世界充满爱》

女:就象小草离不开阳光和雨露P19---

男女:《让世界充满爱》通过师生诵唱和平歌曲,表达爱心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4[现场捐赠]

教师倡议并行动,为学校里的贫困生捐赠一点力所能及的学习用品和钱物现场行动,强化爱心

5[小作文]

《我心中的未来美好世界》课后练习学生畅想,强化关注世界和未来的意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让世界充满爱”,使他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世界时我们共同的家园的道理。

课外练习

[小作文]《我心中的未来美好世界》课后练习学生畅想,强化关注世界和未来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让世界充满爱

1、你知道以下国际节日、纪念日吗?

世界卫生日

世界环境日

国际和平日

2、印度洋海啸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援助你有什么想法?

3、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

科目

思想品德

内容

第二单元

主备人

授课人

总第 课时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

第一课时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曾与自然和谐相处

2、明确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3、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已出现生态危机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讲授新课

【师】回顾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生】(细读教材25页“荷马名言”)

【师】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生】(小声读教材25页小体字)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

【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也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默读教材26页小体字)

【师】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

【生】(相互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根据以下材料进行补充)

环境公害事件

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从以下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令人担忧的是,全世界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

1、什么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什么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3、什么是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4、什么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5、什么是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

6、什么是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7、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8、什么是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9、什么是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0、什么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师】生态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看书后进行回答)

【师】读《撒哈拉的变迁》,看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

【生】(看书后讨论并回答)

课后小结

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课外练习

巩固练习、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_____________的关系,就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反思我们对待__________的态度。

2、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_____________的关系。

3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已丧

c、人类不热爱大自然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板书设计

第二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典型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典型题

第一课代表题型:

1、写出自己现在所扮演的四个主要角色,并说出每一个角色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答:(1)、子女、学生、朋友、公民等;(2)、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等。

2、承担责任有回报,也有付出。请问,承担责任都有哪些回报?为了承担责任自己将付出什么?

答: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我们在承担责任时,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3、回忆一下初中三年生活,你独自承担了哪些责任?哪些人又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至少每问说两点)

答:独自承担责任有:洗衣服;收拾整理房间;扫地;主动完成作业等。他人为我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的有:父母承担了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解放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交警承担着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等。

4、有的同学说:“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大惊小怪”。请从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角度谈谈你对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现象的看法。

答:(1)、考试作弊和抄袭作业是弄虚作假的行为,也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自觉反对抄袭作业,抵制考试作弊,这正是弘扬正气的具体体现。(3)、即使是在独自时,我们也要做到行为端正、遵纪守法、遵守公德、严于律己,促使自己人格完善。

5、小健(化名)是九年级某班的班长。一天,老师找小健了解小奎(化名)的情况,因为小奎最近行为反常,上课神情恍惚,成绩直线下降。小奎是小健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奎最近在网上交朋友,正热火朝天地谈“恋爱”,并向小奎保证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很为难。作为班长,他有责任向老师如实反映情况;作为同窗好友,他又有义务保护同学的隐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如果小健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有什么结果?(至少设计两种结果。2分)答:(1)、小奎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并遭到处分,从此不理小健。(2)、小奎在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痛改前非,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

★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的承诺,可能有什么结果?(至少设计两种结果。2分)答:(1)、小奎自己管得住自己,逐渐远离网吧。(2)、小奎自己管不住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假如你是小健,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实话实说。2分)

答:应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因为这样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第二课 典型题目:

1、想到小时侯,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想一想,“小鸡队”在什么情况下取得胜利?在什么情况下失败?从中体会到什么?

答:(1)、每一个队员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哪怕只有一个人没有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2)、感到孤掌难鸣,除非“小鸡队”有人掉队,脱离集体,否则,很难抓到他们。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关爱集体,为集体的建设出力,集体才会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关爱集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3、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该怎么办?

答: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学会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哪些责任你还没有自觉承担(每一问至少说出两点)。

答:(1)、整理自己房间;独立完成作业。(2)、班务工作;值日等。

第三课 典型题目:

1、“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2、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维护祖国统一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3、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答:(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意义:A、“一国两制”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丰富了和平共处思想,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最佳途径。B、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理论的正确与成功,保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C、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4、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即对台湾问题的解决)

第四课 典型题目

1、背景资料:2005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展览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胡锦涛主席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土地、资源、淡水、矿产资源,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2、阅读材料,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试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3分)

答:漫画中的人物“喜新厌旧”,扔掉旧手机,不仅没有做到对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说明他环保意识差。

(2)结合胡锦涛书记的重要讲话,联系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谈谈目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5分)

答: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3)我们应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作?(5分)

答:①、树立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③、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④、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⑤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

2、只有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请简要回答:我国制定下列国策、政策、战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5分)

(1)、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2)、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的原则。(3)、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各国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严峻挑战。

(4)、依法治国方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5)、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国情决定的。

3、材料:①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辨的证明了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极为重要,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

②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你觉得什么是创新?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你是怎样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个观点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1)、当今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对此,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2)、要求青年提高创新能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

(4)、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12分)项目

基本特点

对策

人口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资源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但环境形势总体不容乐观。

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技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在某些重要领域处在世界前列,但仍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

实施可教兴国战略

5、资料一: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北欧的一些国家却鼓励多生孩子,并且拨款给予奖励。资料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累计少生了3亿人。但是现在人口压力仍然很大。究其原因,农村人口占80%,农村超生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除了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外,农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以体力劳动为主,男孩子在生产中发挥了更多更大的作用;其次,在农村女孩子结婚后基本上不承担亲生父母的养育义务。大多数农民养儿为了防老。缺乏养老保障,使一些孤苦无子的老人备受艰辛。现实坚定了农村一些人宁可接受罚款,也要生儿子的决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我国和北欧在人口问题上制定不同政策的依据是什么?(1分)答: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过快。

○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问题?(3分)

答: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分别是什么?(3分)

答: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请你为解决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3分)

答:(1)、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3)、宣传人口法律法规,转变生育观念。6、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2004年1月26日至29日,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中国在法国举办的文化年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共计300多个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中法关系与合作。近年来,中法经贸往来也呈现出强劲势头。截止2002年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2032个,中国从法国引进项目1972个,正在执行的中法科技合作项目近700个。

请根据材料回答:(8分)

⑴、中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2分)

答: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⑵、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国策?(4分)

答: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④、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⑶、你认为我国在坚持这一基本国策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分)答:①、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②、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五课 典型题目:

1、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解。(4分)答: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5分)

答: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么做?(5分)

答: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2、阅读古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说它出自何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它告诉我们在新时期应怎样做? 答:(1)、出自朱柏庐《治家格言》。(2)、大意是: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3)、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4)、它告诫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反对懒惰奢侈、贪图享受的恶习。

3、请你说说中华文明有哪些独特的文化?(不少于三个)

答:(1)、年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如“年年有鱼”。(2)女书。(3)、武术。(4)、古代诗歌、汉赋、唐宋传奇等。(5)、独特的中国戏曲如京剧、昆剧、越剧、粤剧、豫剧、黄梅剧、川剧等。

第七课 典型题目:

1、背景提示:党中央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针对我国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现实而提出的。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与“鼓励一部分、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相矛盾的。请表述你的观点。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与“鼓励一部分、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相一致的。因为: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改革一以贯之的追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问题。③、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国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共4分)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材料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比重变化如下:

材料二: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

一、材料二各表述了什么?(2分)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2)试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关系。(3分)

答: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因为: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分)答:不对。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八课 典型例题

1、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上网热?

答:(1)、中学生上网的好处有:A、有利于获取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B、有利于拓宽视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C、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自身素质。(2)、中学生上网的弊端有:A、网络的色情信息泛滥成灾,毒害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中学生自控力差,容易上瘾,热恋“上网”,荒废学业。C、网吧都是商业性行为,学生经常性上网,会加重经济负担。

(3)、面对上网热,中学生应该:A、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不能沉湎网络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自觉抵制网上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和影响。B、要宣传网络色情信息的危害,帮助周围迷恋网络的同学远离网吧。C、发现色情网站及时举报,自觉同不法网吧做斗争。D、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面对学生上网热:国家应该加强对网络的整顿,打击网络色情淫秽信息,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网络事业良性发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媒体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宣传监督,正确引导人们走向健康上网。

2、材料分析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其中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请问,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3、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材料二: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我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

答:A、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B、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自觉遵纪守法,肩负起历史责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C、未成年人的身心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未成年人上当受骗,误入企歧途,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总之,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2)你认为我们青少年中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你准备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答:A、不良的道德倾向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B、我们要明辨是非、知美丑,加强法律和道德规范学习,自觉遵纪守法,正确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列举你身边的二、三例不文明礼貌的现象,依据所学知识,结合亲身体验,说说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学生应当怎样做?

答:(1)、不文明礼貌的现象:A、流言蜚语、说粗话、说脏话;B、随手乱扔果皮垃圾、随地吐痰;C、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2)、中学生要:A、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具有道德修养的公民。B、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全社会都形成遵规守纪、自觉守法、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

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

(1)、请你谈谈红色旅游的作用。

答:“红色旅游”能寓教于游,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教育;使人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奉献”。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开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答: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九课 典型题目: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怎样的社会?(4分)

答: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城市高楼林立,但对于居无片瓦的困难群众来说,无从谈和谐;剧院灯火辉煌,但对于几乎没有文化消费能力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无从谈和谐;经济飞速腾飞,但对于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的人们来说,无从谈和谐„„

你认为社会中还有哪些方面反映了社会的不和谐?(举两例)请你例举我国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的努力。(举两例)并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分)

答:(1)、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有:A、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同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矛盾;B、城乡差距;C、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等。(2)、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3)、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革命战争年代发扬的一种精神。但是,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因此不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这种想法对吗?请说明理由。答:这种想法不对。因为:(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继续发扬光大。(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3)、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三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政治学习就需要时常温习,关心时事。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站起来)(1)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富起来)(2)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起来)(3)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改革开放的起点)

(1)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3)成效: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音。

7.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9.怎样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和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1)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5.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6.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7.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

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2)民主决策

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决策的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监督:

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民主监督的作用: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8.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1)对外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

2)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3、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东西

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敞开国门的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如何认识中华文化?

(1)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九年级下册政治重点知识点

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

1、什么是地球村?地球村的由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空间距离感大大缩小了,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整个地球就如同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村落。

2、“地球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具体原因: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3、互联网在“地球村”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们可以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进行联系与交流,真正体会到了“天涯若比邻”。人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购物、交友、收发电子邮件等,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4、地球村的优势有哪些?“走亲访友”更方便。交往的便捷为人们提供了全球性的活动舞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阅历,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交往的增多使世界各地的人民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减少了因闭塞、交流困难而导致的摩擦,也使得一些地域性的事物成为国际性的事物。相互依存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致力于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协作使各国经济都能从中获利,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当今世界发展出现的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社会信息化)。

6、“地球村”存在哪些问题(烦恼)?资源争夺环境污染、文化霸权(文化问题)、南北冲突、战争几乎没停过。

7、针对地球村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国家层面:经济上:坚持平等原则,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共赢;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资源环境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2)个人层面:树立全球意识,胸怀天下,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尊重、学习一切优秀文化,批判地继承并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做贡献。

8、你心目中的“地球村”应是什么样子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国人民团结互助、友好往来;没有贫穷、饥饿、战争,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各国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和谐等。

第二课做个好村民

1、为什么要尊重差异、欣赏差异?

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如果彼此之间互不了解,或不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将会带来许多尴尬,甚至引发矛盾。多姿多彩才美丽。美是丰富的,也是多元的。正因为差异,“地球村”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在“地球村”里,我们要有一双欣赏差异之美的眼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2、怎样遵守“村民”相处法则?平等对待所有“村民”。平等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权利。我们不仅要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差异性,还要平等对待每个国家、民族的人民,也要捍卫自己的平等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关键在于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3、怎样把理想的“地球村”变成现实?尊重差异、欣赏差异;遵守“村民”相处法则;“村”里的事情大家办。

4、做一个负责任的村民,青少年应具备哪些观念或意识?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国家观念;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防范意识等。

5、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何做负责任的村民?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树立全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地球村的和平与发展建言献策;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所有村民一起,共同营造和维护地球村的和平与发展;积极同破坏地球村的和平与发展的行为作斗争等。

第三课中国的声音

1、中国的声音很响亮体现在哪些方面?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维护国家主权毫不含糊。

2、中国为什么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

中国的声音代表性强,代表着13亿爱好和平、渴望发展的中国人的心声。

中国的声音体现了一个讲原则、负责任、守承诺、爱和平的大国风范。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原则立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中国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国的声音是富有正义和建设意义的;中国的声音是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根本目的;中国尽自己的能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4、中国是个讲原则、负责任的国家,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是怎样展示大国形象的?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中国是讲原则、负责任的大国?)

(1)在国际社会秉持公道。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大参与国际反恐合作的力度;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呼吁销毁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反对军备竞赛,积极裁军,参加国际救援。)

(3)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必要牺牲;力所能及地援助发展中国家;

(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搞军备竞赛。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促进人权事业发展。

5、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促进发展,发展增进和平;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6、为了使中国的声音更加响亮,我们应该怎样做?(1)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个人:树立全球意识,胸怀祖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尊重、学习一切优秀文化,批判的继承并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等。

第四课我们的中国梦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历史坐标)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4、为什么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5、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应该怎样做?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等。

9、中国梦的内涵、本质是什么?

(1)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是什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是如何安排的?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为实现中国的美好蓝图,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14、要实现中国的美好蓝图,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牢记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献计献策等。

第五课兴国之路

1、什么是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2、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兴国之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已经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还将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息、不折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在当代,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

9、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59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0

3.为什么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P61

4.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P61

5.为什么要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P61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P62

6.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P61

7.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P62

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作用?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63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P64

9.中华传统美德包含哪些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P63

10.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P65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67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P67

12.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

(1)(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67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P69

13.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P69

14.为什么要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P7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70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P70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71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P70-71

16.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P72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P72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P75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P75

2.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1)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P75

(2)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P75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P76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P76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P76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P76

5.国家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1)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P76

(2)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P76

6.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怎样?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P787、为什么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1)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P78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P78

8.为什么要重视环境问题?(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P79

(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P79

(3)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P80

9.为什么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P81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

10.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

1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P85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86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P86

(4)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历史使命。P87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第四篇: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1、公民有受教育权。

答: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国家采取了经济、行政、法律的一系列措施,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如制定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物质保障(如国家财政负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2、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3、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答: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武器,采用合法的方式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可以自己据理力争、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甚至可以向法院起诉。

4、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答: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主要有三项:① 按时入学 ;② 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③ 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为什么我国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判断与分析题: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适应。判断分析题: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成就瞩目,因此科学技术已领先世界,发展科技不是很重要了。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的发展?)

答:(1)我国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当今是世界,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行业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3)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6、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个人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同样是关系到这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④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先决条件,将是人们在知识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7、为什么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或重要意义)

答:①走科教强国之路,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重视教育创新。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③对青少年来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是成人成才的关键。

8、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呢?

答:因为: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缩小科教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④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①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成就瞩目,开始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②我国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教育形势整体而言仍然十分严峻,教育水平和教育条件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③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④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⑤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10、为更好地落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青少年的应该提出什么要求?

答:为了更好更快地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珍惜受教育权利,把自己铸造成才。①从自身做起,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做到: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勇于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②珍惜受教育权利,认真、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把自己锻造成才。做到:a.按时入学 ;b.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c.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10.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给国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①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②加强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③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④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构建和谐社会;⑤加强科技、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的科技和受教育的意识。

第五篇: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学计划

2012年上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境界,研究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进入毕业阶段,学业成绩出现明显分化,思想也会出现明显波动。教师要认真体察,攻心为上,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应对“九年级现象”。促进优秀学生的不断进步,鼓励一般学生的向学行为。协助班主任,结合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了解国情,怎样肩负责任,怎样树立理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先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教学任务。该教材紧贴生活实际,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该教材期待学习者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把活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本期还需要根据《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导用书》进行中考前总复习。复习内容除初中思想品德知识之外,另有时事、生命与健康常识、民族政策常识。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九年级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我们即将初中毕业了,要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让我们实现理想,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2.时事、民族政策常识、生命与健康常识:

时事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民族政策常识与生命与健康常识以前在教学中很少涉及,需要新授并加以强调。

3.初中思想品德知识总复习:

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道德品质教育部分、法律教育部分、国情教育部分。

本期教学目标:

1.进行毕业前教育,强调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终身学习观念,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中国人。

2.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学会解题技巧,调整考前心态,力争在学业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为18周,思想品德课每周3节,课时总计54节,安排如下:

教学内容课时

九年级第四单元3

民族政策常识5

生命与健康常识4

第一轮复习(心理健康教育部分)

5第一轮复习(道德品质教育部分)5

第一轮复习(法律教育部分)5

第一轮复习(国情教育部分)5

第二轮复习6

时事3

第三轮复习6 模拟考试5 机动2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重视思想品德课,产生直接兴趣,具备向学性、亲师性。

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5分钟要质量,课后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结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前进。

4.精心组织复习,做到跟定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揭示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5.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漏。6.注意中考前复习的节奏,分层教学,分层辅导。提醒上层学生,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有所侧重;关注中层学生,稳步提高成绩;照顾下层学生,使他们在中考中不在历史上丢分太多。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和一般水平。

下载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考总复习教案点击下面标题可直接进入下载相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2012一本全) 一、单项选择1.(2011年南充市中考)承担责任A.只有回报B.可以不择手段C.既有回报,也有代价D.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2.(2011年乌木齐市中考)2011年1月13日,新华社发......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选择题 姓名班级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 共50分.) 1.父母的责......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练习题 姓名 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 【 】2009鄂市中考1.河北13个农民在没有上级号召和组织的情况下,先后参与华南特大雪灾和5.12大地震的救助工......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题(教科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题(教科版) 一、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1.使中国一步步......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知识点归纳一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都是什么的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学总结(定稿)

    九年级思想品德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学总结5篇

    九年级思想品德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