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知识系统化。
3、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二)过程与方法
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2、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及时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三、教学过程
【讲述】请同学们把书拿出来,翻到课本24页,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引入】
【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用分类法,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提问】你们能找出分类在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大型商场中的物品分类、图书馆里书籍的分类、网络中的信息分类、QQ好友的分类等)。
【过渡】举了这么多应用分类的例子,那么分类的概念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本第24页第一段,找出分类法的概念。
【板书】§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板书】
一、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划分。
【强调】这里的“标准”加了双引号,表示强调,那究竟什么是标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班一共有八十几个学生,根据是否住校,可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是否住校”就是分类的标准。
【讲述】在划分时我们只用了“是否住校”这一个标准,因此,我们称这种只采用一个标准分类的方法为“单一分类法”。【板书】
二、分类的方法
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转折】单一分类法使用简单,但是,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再学习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交叉分类法。那么,究竟什么是交叉分类法?接下来,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给你们讲述一下。
【讲述】对下列人物进行分类(投影): 运动员
张杰
爱迪生 科学家
科比
刘翔
歌手
居里夫人
李宇春
【学生活动】按职业对上述人物进行分类。
【讲述】我们按职业将这些人物进行了分类,对于某些不认识李宇春的同学来说,他们一看便知李宇春是歌手,但他们却不知道“春哥”的性别,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人物按“性别”进行一下分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对上述人物按“性别”进行分类。【讲诉】通过分类,不认识“春哥”的同学便恍然大悟:“春哥”原来是女的啊!可见,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刚刚对人物的分类中,我们用了“职业”和“性别”这两个标准。我们在化学上把这种用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板书】
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讲诉】同样地,我们可以应用交叉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看到课本24页的图2-2,这里应用交叉分类法对这四种盐进行了分类。例如,对于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而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K2SO4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K2CO3既是钾盐,又是碳酸盐。同样的物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分类,是因为所选择的“标准”不一样。
【转折】我们刚才都是对物质进行分类,那初中学习过这么多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
【巩固练习】将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提示】在分类之前,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3)、(4)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过渡】可见,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除了刚刚我们所学习的两种分类方法外,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板书】
3、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讲述】树状分类法是指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这本化学书一共分为了四章,而每一章又分为了节,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好像一棵树,因此叫树状分类法。【讲述】应用树状分类法,我们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请你们看到课本25页上的图2-3,这里应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分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而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以及氧化物。
【学生活动】将下列物质写在物质分类图的下边:O2、Cu、H2SO4、Ba(OH)
2、KNO3、CO2、MgO、空气、硫酸溶液。
【课堂小结】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讲到这里,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分类法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意义重大,在化学学习中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它。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如果一一去研究他们,将会是一项十分繁琐、庞大的任务,但把他们进行分类以后,同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做到由此及彼。因此,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巩固练习】找茬题:下列各组物质按组成规律不同分类,请找出与其他种类不同的物质。(1)HCl
Na2CO
3H2CO3 HNO3
(2)NaCl KCl Na2CO3 NaNO3
(3)Fe Al Zn C(4)空气
N
2HCl气体
备选习题:p29 第1、2题
【作业布置】同步解析与测评22-23页—同步检测1 【板书】
§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分类法
二、分类的意义
三、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多分类)⑴含义 ⑵特点
2.树状分类法(再分类)⑴含义 ⑵特点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篇: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整体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初中所学知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学习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能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
(2)学习常见的分类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来引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分类法并且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从中体会要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分类法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教学重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分类法
1.定义: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⑴交叉分类法: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⑵树状分类法: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
图书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
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又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呢? [答]
因为书和商品事先都已经被进行了分类
[分析] 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陈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
[问]
那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有没有学过哪些分类呢?
[分析]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过渡] 所以,同学们发现了没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我们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一些分类方法的使用。而这些分类方法的使用,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讲]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分类法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分类法呢?分类法就是: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
[过渡]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上面这道例题:
[解释] 好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左边这四种物质,如果按照阳离子分类,可以分为铵盐和钠盐,按阴离子分,可以分为碳酸盐和硫酸盐。
如果将这4种物质按照这4种名称进行分类的话,碳酸铵属于铵盐,同时也属于碳酸盐;硫酸氢铵属于铵盐,同时也属于硫酸盐;碳酸钠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碳酸盐;硫酸钠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硫酸盐;
我们会发现,由于同一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在分类时,类与类之间呈交叉状态,我们就形象的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之为交叉分类法。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种分类方法。
依照定义,交叉分类法就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可以展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讲述] 日常生活中交叉分类法应用的例子也很多,例如从性别的角度来分,我们可以将人分为男性和女性;从年龄来分,可以分为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和孩子;从籍贯的角度分,可以分为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等等.可见,分类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地位和作用 [过渡] 那么,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呢?上面我们讲到了,交叉分类法就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那么,如果是不同的事物,又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呢?
[讲述]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
[问] 首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将物质分为哪两类呢? [答] 纯净物和混合物
[问] 那么,根据组成,纯净物又能够怎么分类呢? [答] 单质和化合物
[问] 那么,我们又将单质分为? [答]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问] 将化合物分为? [答] 氧化物、酸、碱、盐 [多媒体展示]“物质分类图”
[讲述] 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个物质的分类图。
不难发现,每一个分类都像是一颗树在生长,这种树形的分类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种方法:树状分类法。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它是一种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解释] 与交叉分类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它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讲物质明确地进行分类。
[过渡] 好,那么学习了这两种分类方法以后,请同学们看一下上面这两道习题
[习题]
1、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
(1)Na2O CaO SO2 CuO ______;(2)NaCl KCl NaClO3 CaCl2 ______;(3)HClO3 KClO3 HCl NaClO3 ______;
(4)NaHCO3 Ca(HCO3)2 NH4HCO3 K2CO3 ______。
【解析】(1)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三种为金属氧化物;
(2)NaClO3是氯的含氧酸盐,其他三种是金属氯化物(或从氯元素价态上找)(3)从氯元素的价态上分析,HCl中Cl为-1价,其他为+5价;(4)前三者为酸式碳酸盐,K2CO3为正盐。
【答案】(1)SO2(2)NaClO3(3)HCl(4)K2CO3 [小结] 好,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方法。分类法的定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紧接着,我们便学习了两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在这里,同学们要分清楚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不同定义:交叉分类法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而树状分类法是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说课稿
今天,我模拟课堂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第一课时。首先呢,开始我的说课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00︰14︰18)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00︰15︰17)而对于高一的新生,在初中阶段他们曾经学习过像混合物、纯净物、酸碱盐这样的知识。其实就是物质分类的具体应用,但是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一种化学学习的思想。结合学生以上的特点,本节课学生必须达到以下目标和以下重难点:
(00︰15︰37)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树状分类、交叉分类两种方法。
(00︰15︰46)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尝试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00︰15︰5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分类在,生产社会中的作用,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中的意义,体会科学探究的价值。
(00︰16︰05)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形成分类观,学会找到分类的标准,领会分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00︰16︰05)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呃,而且我将本节课整体设计为三个学生学习板块。
(00︰16︰30)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寻找分类法的原型,通过思维的发散和迁移达到,在已有的基础上,形成分类的化学视角,最后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出分类在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在第一板块中,我分别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这2个学习任务,我又分别开设了3个学生学习活动(活动1.1观看垃圾分类广告,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1.2感受广告内容,认识分类及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1.3举出生活中分类的实例,讨论生活分类的意义)。在该板块中,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我希望通过以警惕学生生活的垃圾分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形成思维的发散,在学生寻找分类法的同时,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生活中分类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和有效,并且通过对大量对分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分类标准的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更好的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做好了铺垫。
(00︰17︰22)在第二板块中,首先我让学生讨论拉瓦锡对元素分类。在上一板块生活分类中,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在感性上认识了分类,而想要学生在思维上达到分类观的形成,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中分类的意义,所以呢,我采用了古今对话的活动形式来进行呈现。在此部分,我希望同学能够对拉瓦锡评价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分类,我们是要建立在对对象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并且寻找合理科学的分类标准尤为重要。在任务2中,我让学生通过对拉瓦锡元素表中已学过的元素进行重新分类,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分类的方法,形成了分类的思想。初步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任务3中,我让同学对一组化学物质的探究分类活动是想要学生明白,其实分类它本身并不是重点,而是我们如何根据分类对象的特点去寻找分类方法才是关键。在此部分也再次强化了分类思想的应用和形成。
(00︰18︰32)在最后一个板块,我让学生交流化学中分类的意义,再一次的归纳和总结。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我采用了纸笔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00︰18︰49)总之呢,本节课我是试图采用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体现了学教并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终身受用的分类观。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第1页,共1页
第四篇:图书分类法
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的一般规则 技术规则
本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
本分类法的技术规则:
(一)基本级别律
本分类法为七级以上划分,基本划分为五级,作为常识处理。各中央书院、各综合分馆、专业馆、学科资料室均可运用本分类级别律划分图书。
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
第二级,以图书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
人文类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教育、O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贸、T历史、U考古、V民族、W生活、X财金、Y统计、Z社会。
自然类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信、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信息。
第三级,以图书附属学科标准划分。
第四级,以图书功能属性划分(著述、学术、教学、帮助)。
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学术(注释、评析、争鸣、研究、考证、翻译)、教学(学校教材、社会培训教材、自修教材、参考资料、讲义、学习资料,普及读物、实习实验和考试习题集、教学大纲)、帮助(词典、百科、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标准)。
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
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
(二)交叉学科定位律
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1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能源地理学),2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纺织机械),3 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生物物理学),4 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管理心理学)。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综合馆而言,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前不从后。专业馆可按需要自定义。
(三)文献传承律
本分类法主要以学科为母项,图书类型和品种为子项,用二分法(原著、派生)提纲挈领,四分法(著述、学术、教学、帮助)分门别类,以逻辑规则逐级划分,以古今时代为经,中外空间为纬,将古今中外的图书归集,以反映文献的传承关系。分合皆宜,世界通用。二分和四分法以及分类一般规则适用各级图书排序。
(四)排序先后律
排列以先古后今,先国内后国外,先一般再特殊,先理论后应用、先理学后工学、先单行再合订、先原著后派生的办法。
(五)排架同位律
同作者、同标题、同内容、同时期、同品种在同学科前提下原则上同位并列排架。分类号
图书分类号由图书学科代码和图书功能属性标识与图书品种编号组成;附加馆藏号组成馆藏图书分类号。
图书学科代码由大、小写英语字母分别代表人文类和自然类各基本学科;附属学科二级或三级均用自然序数代表,小数点区分。预留其他机动学科用9代表,序数达9或进十位用99代表。分别以人文类两级和自然类三级图书学科代码模拟示例:
A1 A2 A3 A4 A5 A6 A9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1.10 a1.99
图书功能属性标记: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用“*”标记,学术类用“+”标记,教学类以“-”标记,帮助类以“=”标记。图书品种以序数编号。
馆藏号:/自然序号
图书分类号运用模式:A1(简易模式),A1+(一般模式),A1*2(完整模式),a1.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
以a1.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为例:a1.1(a基本分类,1.1二级学科);-1(图书功能属性标识及品种编号);/3(馆藏图书种次序号,到馆图书自然编号,该图书的馆藏身份证)。馆藏分类号包含以上全部信息,即a1.1-1/3统称馆藏图书分类号,其实就是图书分类号加馆藏图书编号。著作没有标识本身就是标识。将著作分为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1、2、3种,一般不易混淆,不一定用编号标识它。当然,也可以*作标识。编辑本段关于图书集成分类的几点技术说明
1.版本年代,作者标示属出版社业务范围,在出版图书里已有标明,在分类号中重复标注会给读者带来负担。崇尚简洁,是图书馆人的职业道德,必要的坚决保留,可要可不要的坚决剔除。取消推荐号、索取号,书次号用馆藏号取代,用馆藏分类号统一称谓。
2.学科内容存在交叉性,概念有其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一般只应归为一类,应以揭示本质属性的概念语词为划分根据。交叉学科一般遵从学科定位律,也受学科标准制约,属特殊。
3.图书学科分类不同于国家学科分类标准;本分类法图书学科代码是适用图书馆专用的图书学科代码。图书分类号可作为图书出版通用。
4.不设置总论复分表、通用复分表、仿分表、简表,不划分综合类图书,不用总分式的结构统揽,不用原进位转换制标示。
5.马克思主义、孙文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政治理论学科划分,大陆和台、港、澳等地区均可适用;与其相关图书类型和品种按本分类法分列入各相应学科和级位。
6.为了解决图书分类体系存在的混乱,必须调整理顺各级学科概念,学科类别,将派生学科归入传统学科,适当列举新学科。取消“文化、科学、工程与技术、综合图书”学科门类划分,重新确立图书基本学科和附属学科,将之分解列入各相应学科。
图书基本学科分为四种类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各行业工程技术学科以及商学、工学、农学、林学等)、新兴学科(电脑、马列主义、环保等)、泛论学科(社会、信息)。逻辑、伦理、美学、心理、商贸、生活、财金、工学、农学、社会、信息以图书基本学科定义。文字归语言、人口学归社会类,控制论、系统论归信息,材料归工学,畜牧、水产归养殖,航空归航天类,卫生保健归医学类,图书、情报、档案、博物归资讯类,安全归环保等等。
中图法经济类图书外延过于宽泛,在图书馆书库中几乎占人文类图书(社科图书)四分之一。因此本分类法将中图法经济类图书拆分为四类:经济、管理、商学、财金(财政金融)。
又,因为学科分类与图书学科分类是不完全相同的体系,生活也是学问,致用性是最高原则,所以增加了生活类图书基本类目,便于商业、出版图书分类通用。
对于图书基本学科和附属学科及其学科地位所做具体调整情况见图书学科分类详表。
7.关于图书学科定义。
人文类学科——是关于人类的信仰、情操、思维、行为、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关系的学问。
自然类学科——是关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问。
基础学科——是人文类学科和自然类学科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技术研究的学科。有理论基础学科和技术基础学科之分。
应用学科——是指基础学科在某行业或领域应用的学科。
泛论学科——是指在人文或自然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学科。
8.本分类法基本学科用双音节词概括,不用词缀,以便大众化习惯性记忆。
9.空间、时序在学科代码和图书排序中已有反映,按常识处理。
10.文集、文选、全集、选编、汇编、套书、丛书、皮书属于出版编辑范畴,不能视为图书品种,这是笔者在书库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
著作者:胡昌志
编辑本段图书学科分类及代码详表
图书学科分类基本代码表
人文类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教育、O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贸、T历史、U考古、V民族、W生活、X财金、Y统计、Z社会。
自然类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信、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信息。
*
中国图书分类法: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刊物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五条。参考文献的类型应该包括专著、论文、报刊等。鼓励选用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为:
⑴专著、论文集、毕业论文、报告等
[序号]作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文献类型标志:专著M;论文集C;报告R;其它文献Z)
如:[1]马伯钧.政治经济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25-30.⑵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如:[2]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2.
⑶期刊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刊).如:[3]张帆,郑京平.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9,(1),35-39.⑷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如:[4]白钦先.再论银企关系[A].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61-273.⑸报纸文章
[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如:[5]董计营.国有经济-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力量[N].经济时报,2000-11-20(5)。
⑹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 .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数据库(网上)DB(DB/OL);计算机程序(磁盘)CP(CP/DK);光盘图书M/CD)
例如:[6]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DB/OL] .http://,1998-08-16/1998-10-04.
外国作者的姓名书写格式一般为:名的缩写、姓。例如A.Johnson,R.O.Duda 参考文献:
[1]杨勇.中西部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万义元.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李明星.试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政策选择[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周邦瑶.我国农民理财现行供需层次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3).[5]祝蔓莉.基于主体博弈分析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J].城市问题,2007,(5).[7]花文苍.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张瑛.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9]刁一玲.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川渝两地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曹泽华.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7,(7).[11]刘海云,李改英.可资借鉴的四种失地农民安置模式[J].集团经济研究,2007,(18).[12]陆道平.乡镇治理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3]喻湘存,熊曙初.系统工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4]张汝立.农转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5]陈鸿彬等编著.农村城镇化建设及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6]于洪生.城郊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17]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些思考[J].社区杂志,2005,(13).[19]王如渊.深圳特区城中村研究[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0]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21]杨雍哲等编著.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M].北京:中国农[18]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业出版社,2004.[22]蒋永穆,戴中亮.我国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04,(6).[23]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域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24]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25]王曙,冯磊.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6).[26]刘吉,张沛.城中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9).[27]郑弘毅等编著.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五篇:英语词汇记忆分类法
英语词汇记忆分类法
类的目的在于用语处理和利用,把英语词汇分类,那么记忆起来就方便快捷了,所以不要再捧着砖头厚的词汇书籍啃了,自己动笔分类单词,那样记得会更牢,而且更有效的。以下我来列举几个类别:
常用公共标志:当你进入一栋大厦的时候,Entrance 入口,Exit 出口是最常见的;银行或商业中心都有这样的标志:Business Hours(营业时间),No Admittance 闲人免进,还有最有用的两个标志:Men“s/Gentlemen/Gents Room 男厕所,Women“s/Ladies/Ladies” Room女厕所;有些场所外面会设置:Dogs Not Allowed 禁止携犬入内;在食品和一些商品上标有:MAN:25032002 生产日期:2002年3月25日,EXP:25032002 失效期:2002年3月25日,这些都是你要留心的。这类词汇遍地都是,记住这些,不仅仅是帮助你扩大词汇量,而且同时也帮助你了解了生活中的英语应用,下次再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的时候,你就可以看下门上,车厢内都有什么样的标志,去看电影的时候,也可以找下售票处的英文介绍,长城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所有这些都要你留心记忆,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你的词汇量,而且是在快乐中记忆的,一定不容易忘记。
上面说的是一些常见的词汇,还有一些比较比较专业的词汇,例如:economist 经济学家,socialist economy 社会主义经济,capitalist economy 资本主义经济,collective economy 集体经济,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controlled economy 管制经济,rural economics 农村经济,liberal economy 自由经济,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protectionism 保护主义,autarchy 闭关自守,primary sector 初级成分,private sector 私营成分,私营部门,public sector 公共部门,公共成分,economic channels 经济渠道,economic balance 经济平衡,economic fluctuation 经济波动,economic depression 经济衰退.....所有这些都是关于经济的词汇,可以当成同类来记忆,这样既利于总结归纳,也比较好记。总之,有多少词汇量,就要付出多少努力,当让,好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会让你记得多,记得牢,但心细和持之以恒是一定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