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
12、开天辟地
学习目标:
①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教学反思: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
2、自读课文。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
3、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 明确自学要求:
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 ⑵认清字形;
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⑷指名板演。
⑸指名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
⑹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5、朗读课文,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节。
6、指名分节读课文。
指名评议。
7、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无火 盗火 受罚 获救
三、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霆()折()壮()磨()崖()壁()挺()析()状()摩()涯()辟()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轰隆隆()()()
第 二 课 时
一、学习第1节。
1、自由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讨论:如果将‚没有……只好……‛换成‚没有……就……‛行不行?为什么?(板书:没有……只好……)
4、用‚没有……只好……‛造句。
5、这一节最后用了省略号,你能将省略的内容也用‚没有……只好……‛的句式说出来吗?
6、齐读。
二、学习2—4节。
过渡:看到这样的情景,普罗米修斯怎样做的呢?
1、自读2—4节。
2、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3、出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⑴指名读。
⑵你从哪儿看出他极富同情心? ⑶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体现在哪儿? ⑷齐读。
4、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
⑴默读第3节,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⑵汇报交流,说出你认为重要的原因。(强调‚躲‛、‚悄悄地‛的原因)⑶指导朗读。⑷指名读。
5、细读第4节。
过渡:现在,普罗米修斯已盗取了火种(板书:盗取火种),那么,他是怎样将火种带到人间的呢? ⑴指名读。
⑵出示: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①齐读。
②‚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小心翼翼‛说句话吗?
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小心翼翼‛?从‚小心翼翼‛,我们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怎样? ⑶火种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指名读2、3两句。⑷出示: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①指名读。
②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和其它动物没有区别,是愚昧的,第1节已经告诉了我们,谁再来说说?
指名读第1节‚没有……只好……‛
③有了火,人类可以干什么?指名读第2句。④所以说,(引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⑤男女生分组读。
(男生读第1节的第2句,女生读第4节的第二句,齐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⑸想象一下,有了火之后,人们欣喜若狂的情景。指名说。⑹如果当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赞美普罗米修斯? ⑺指导朗读。(读出怎样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范读——齐读。
三、学习5—6节。
过渡:我们知道,偷总是形容不好的行为,那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去要火,而是盗火呢?(指名说)
宙斯知道后,有怎样的反映呢?
1、自读5—6节。
2、你觉得宙斯怎样?
3、再读,划出体现宙斯残暴、心狠手辣的词句。
4、汇报交流。
5、如果宙斯就在你面前,你会怎样跟他说?
6、想象:普罗米修斯饱受折磨(板书:饱受折磨)时,他有怎样的感受呢?
7、读这两节时,你的心情怎样?那么,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节呢? 分组比赛读。
四、学习7—8节。
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饱受折磨,我们真难受。那么,他有没有获救呢?
1、指名读第7节。
2、齐读第2句。
3、‚英雄壮举‛是指怎样的举动呢?
4、看到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板书:获得自由),你想说什么呢?
5、齐读7、8两节。
五、总结全文。
读完全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六、板书设计:
没有……只好…… 偷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盗火 饱受折磨
获得自由
教学反思:
14、一路花香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归纳内容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 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三、再读课文,体会角色
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四、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述课文。
二、交谈文中的寓意。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四、排演课本剧。
课后反思: 一课心香
请学生谈到你喜欢哪个水罐时,课堂中的发言稍有停顿,但在想过之后,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我喜欢破水罐,他可以一物两用,又可以挑水,又能浇灌一路的花儿。‛‚我喜欢好的水罐,他总能把水全部运到主人家。多了不起!‛‚老师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破水罐可以一物三用,除金瑞所说的外,他还给主人带来了花香。‛‚两个水罐我都喜欢,他们各有所长……‛
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一个小女生问:‚老师,那到了冬天怎么办?还能有‘一路花香’吗?‛想了很多答案,却总是觉得不妥。有个小男孩儿喊了起来‚印度靠近赤道!‛是呀,靠近赤道,那儿没有冬天!没想到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我再次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佩服起来!
那么,想到前面自己读到这篇课文时的感悟,他们定有他们精彩的理解,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重复的独特的见解,有认可、有挑战、有天真、有思想,这就是真实的课堂!
习作4 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 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流水——哗啦啦 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 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板书:象声词 揭示学习内容
师述: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二)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象是在和我们告别。。。)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3,师生互评互议,象声词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 三。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教学反思:
练习4 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3 练习写好钢笔字。4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5 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1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7交流。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臵,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根据评价,引出要求——注意语气[板书])
二、联系实际,激发说的欲望。
1、谈谈你此时的心情,可以根据早上你的经历、昨天的梦境来谈。(指名说,尽量多说,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2、引出要求——大方真实。[板书]
3、谈谈你对张老师的看法?(根据学生实际,抒发内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发自内心。[板书]
5、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保持本次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
三、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感受。)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这一环节有难度,要注意引导)[板书: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杂志《少年漫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5、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
6、集体交流
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5分钟过去的太快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快乐!这节课我们了解到……(引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发自内心、大方真实、注意语气)下节课再见!教学反思:
15、说勤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 毫不弃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造句。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反思: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你了解到什么? 介绍李时珍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包括读文、识字、解词、分段四个步骤)
三、研究文章写作特色
时间推移顺序 渐渐下山—夜幕降临—大好月色—圆月当空 事情发展顺序 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四、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一、师范读,生再通读课文。
二、2~4自然段学习(抓住‚破败‛做为突破口,通过朗读、找词语理解李时珍甘于付出的品质)
三、5~12自然段学习(精读,抓住对话部分,指导感情朗读,引出李时珍的其他高贵品质)
四、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读讲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为什么。
五、回到第一自然段,引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两词,再次理解李时珍高贵的品质。
六、介绍《本草纲目》(经典著作)
七、质疑,解疑。
八、完成课后第四题—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板蓝根、蛇胆川贝液、枇杷糖浆……)
17、维生素C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每天都给同学们一颗维生素C,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
2、那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抓住‚海上凶神‛一词做文章
1、说说这个词读了你有什么感受?读课文,说说它是如何伤害船员的,读出你体会的感受。
师:海上凶神这个名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可怕,很恐怖。
生:这是海上独有的疾病,来势很猛,很凶狠。
生:它来的很神秘,像是死神的代言人。来的很迅速,无法阻挡。
师:这样一种海上独有的,在船员们没有意思到,就如死神般降临的疾病,是怎样夺取船员的生命的,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来将这可怕的‚海上凶神‛来临的情景,读给大家听听。指生读
2、到底什么是‚海上凶神‛?
师:这样可怕的疾病到底什么病呢?
请你们在默读课文,然后用书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课文的最后一段,简介是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就是‚海上凶神‛ 教师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科学资料
3、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情况,读课文用书上的语言说一说。(1)海上生活不仅……而且……
(2)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
因为海上生活很艰苦,船员只是吃鱼和黑面包,没有水果和蔬菜吃。而蔬菜和水果中才含有维生素c,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被称为‚海上凶神‛的‚坏血病‛。结合这两点就能说清楚。
4、在发现维生素c能治愈‚海上凶神‛的过程中,哥伦布的情感出现了那些变化,请你们自己再默读课文找出来,然后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找出:哥伦布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又惊又喜
说说哥伦布心情沉重,噙着眼泪(悲伤)的原由?
讨论:哥伦布将生病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样的做对吗?要求小组在课文字里行间中找到证据说明自己的观念。简介哥伦布的航海伟大事迹。
再读表达哥伦布心情的句子,将哥伦布矛盾的心理读出来。教师过渡到又惊又喜
将这种惊喜的对话情景读出来。
5、很多发现都是很偶然的,请学生说说哪些发现是很偶然的?
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3、疏理学生质疑,布臵学习活动: ①动笔读书: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
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教学反思: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5、(电脑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1)一起来读。(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 可以 还可以 甚至可以)(自由读)(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 小书包 课桌 电视机 电冰箱等等
6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教学反思:
练习五
【教学目的】
1、认真读这篇童话故事,能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
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
3、读读背背成语和两句名言,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
4、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
5、能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6、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7、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补充完整、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教时
一、明确题意,完成作业
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出示:
(1)题目《争功》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看出是哪些人在争功吗?(2)假如你是小主人,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3)你认为文中画线的部分能用什么成语来替换?换上之后读一读。
3、组织讨论: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总结谈话
1、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故事,你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写成小故事吗?一定要注意说明了什么道理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自由说写,可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完成。
第 二 课 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2)集体背诵。
第三教时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5)集体齐读。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4.反馈。(1)指名试背。(2)集体背诵。(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四教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的小伙伴在遇到难题,或拿不定主意时,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帮他出出点子,想想办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大家想不想试着为小伙伴解决难题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故事一:小明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元钱,他想把钱交给老师,可是又怕大家说他是‚假雷锋‛,更何况这一元钱还可以用来买枝冰棍儿呢。小明有点左右为难,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
2、指导学习课文,在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和小组的同学把它编成小故事来演一演。
3、各组交流。
4、在大家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能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你拿主意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还可以用讲故事、演小剧等多种形式来表现。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讲或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5、交流汇报。
三、总结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你有些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课后反思:
19、诚实和信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臵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三、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
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 齐读第11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二、总结课文
师述: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三、回归整体
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
四、拓展练习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课后反思:
20、珍珠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 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2)、解释词语
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
(3)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4)、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第1、2自然段。(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一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鸟安排的?(是课文里的“我”给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3)“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垂蔓”、“蒙盖”、“幽深的丛林”是什么意思?“我”把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下面,让珍珠鸟得到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也说明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4)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五、布臵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3、4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
三、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 笼子周围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口
(二)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 读句 交流词语。b 进行补充发言。C a生进行朗读。D 余生评价 指名再读 E 齐读: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4)”……啄……笔尖……。“(5)”……啄……手指……。“(讨论方法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四)同法学习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信赖……境界……“ a.:”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 信 信 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设计: 笼子四周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上
五、布臵作业
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
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课后反思:
21、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实施开放式教学,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能有创造性的复述、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童话故事——《九色鹿》。
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九色鹿和调达。同学们对九色鹿都很——喜欢,而对调达都很——讨厌。(板书)
你为什么会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板书)。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二段。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配图的课文录音)
1、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1)九色鹿对调达有什么‚恩‛呢?
(2)面对不图报答的九色鹿,调达是怎么做的呢?
2、讨论交流思考题(1)(救命之恩),你能把书上描写的具体的情景说一说吗?(引读)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生答)。
面对救命恩人,调达的心情肯定十分激动,谁能读出调达当时的语气。(指名读)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谢九色鹿吧!(学生齐读)九色鹿救了调达却不图报答,它只要求什么?
3、交流思考题(2)。(郑重起誓)
想象说话练习。(对,调达郑重起誓,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大屏幕出示题目)
4、小结。师一边叙述,一边屏幕出示板书。(当时,九色鹿救助了调达,调达非常感激,愿意永远做它的奴仆,但九色鹿不图报答,只要求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5、同学们肯定想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练习讲故事,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注意表情,并加入恰当的动作,同学们可以站起来练习。
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同学们简单的给予评价。
(二)学习第三段。
过渡:但是调达却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下面我想请4个同学分自然段读下面的课文。谁愿意?(指名)其他同学在认真听的同时思考:调达做了些什么?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2、交流思考题。(告密、带路)
3、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
想象说话练习。(是呀,重金悬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会想些什么呢?)
4、这就是那个又是叩头,又是感激,又是郑重起誓的调达吗?想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九色鹿说的话。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九色鹿也非常气愤,请同学们练读九色鹿说的话,体会它当时的心情。(练读、指名读)
真是太令人气愤了!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小人吧!(齐读)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国王听了之后——(学生说),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得到了人们的保护,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果调达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
2、教师总结。
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
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学生想象)
四、布臵作业
1、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2、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习作六
---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我的好朋友。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1、我的好朋友呀,住在卡通王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它们的到来。(课件出示动画人物合影)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名字。
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片?
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
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4、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5、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教师读范文。
三、写作文
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联系平时写作中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
把你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片段写下来。
四、交流学生习作片段。(在学生写精彩片段时,由于平时没有这样的练习因而都是从头写的,还不如让他们从头写呢!)课后反思:
练习6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3,写好钢笔字。
4,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做做说说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由读短文,要求: 1,读通读顺,划出疑问处 2,了解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3,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 三,学名言: 1,自由朗读名言,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2,试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 三,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应搜集核潜艇的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核潜艇的知识,并能熟练介绍给学生。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①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
② 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
③ 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3.练习。
(1)出示提示(1),请学生自由复述。(2)同桌互查练习复述。(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4)同样方法练习复述提示(2)。4.反馈。
每组选择两名同学上台前指图复述,全班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
第 四 课 时
教学第八题:写毛笔字(略)。课后反思:
22、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插图实物投影
2、投影片
3、录音机、配套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2)释词。(3)指读长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俗()模()凝()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臵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臵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八、板书设计: 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反思:
23、春联
教学目标:
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
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大家一定要仔细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
候能经常听见它。放录音(恭喜恭喜)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 一起去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_‛画出春联的内容。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生读一读。
4、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
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个别、集体读、指明背。
5、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读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 百业兴)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集体)
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师提示指‚祖国大地‛)读、背
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车安
7、结合春联内容,同桌进行讨论。出示幻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反馈:
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竹‛指的是爆竹。(引申)
‚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
出示:描绘美丽的春光 ——家家致富家家乐 处处迎春处处歌 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 江山与日月争辉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四化宏图展 九州春意浓
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板书:各种各样
9、出示:‚我们测览……百花园中‛指导朗读
10、引读:欣赏了这些春联你会感到…… 你读了上面的哪副春联后有这种感觉的?
11、出示:‚新春佳节,家家……的气氛‛
分组朗读。边读边想: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指名回答,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春联内容。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 第二、三自然段。板书: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指名交流。
2、指导体会对仗。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读这幅春联,体会对仗的朗读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舒眉辞 开口贺)适当点拨 辞:送走
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试着给它对对看?
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板书:对仗
3、出示: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齐读第二自然段。
4、老师读第二幅春联,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交流——这就是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板书: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齐读 试着读出这种特点 板书:声律美
5、对春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于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小结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两个特点后,又将说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出示:开耷有益齐读卷有两种解释(l)试卷(2)书本 清为它选择正确的解释。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板书:值得一学
四、小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l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我们对春联有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你们千万二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哩!
五、布臵作业:抄写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六、板书:
内容 各种各样 春联 对仗
特点 值得一学
声津美 课后反思:
24、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元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江雪》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2.学生交流。**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课后反思:
习作七 看图写文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按照‚作业‛的要求,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车祸》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打预防针》的挂图。
2、小组学习:看一看,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师生点评。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读例文,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你们刚才说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自由地表达。
3、教师总结:想象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明确要求:要想把看图习作写好,必须是达到以上要求。
(三)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1、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总结: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车祸》挂图,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5、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指导如何写具体:
(1)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
(3)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① 小朋友的表情照应。② 妈 妈的表情照应。③ 自然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教师读下水作。
(五)成语超市
毫不犹豫 热火朝天 气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话没说 乐不可支 专心致志 一言不发 疑惑不解 焦急万分 不动声色 万分羞涩 连连称赞
(六)练写修改
练习7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
4、交流讨论。
5、照样子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口语练习
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
5.如果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五、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会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课后反思:
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和集体备课小组的统一教学方案,结合班级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复习时间 :18周和19周共两周7节课.三、复习形式:分类复习
四、复习内容 :
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19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照样子写句子,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
4、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
四、具体安排 :
(一)基础知识复习:
1、时间:2课时
2.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
3.内容:本册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照样子写句子等。4.措施:
(1)编写训练题一份,进行堂上练习。包含以上内容。
(2)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专题复习,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和修改病句,实词的词性。
(3)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阅读复习:
1、时间 课时
2.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3.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及配套的阅读训练。4.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三)作文复习;
1、时间:1课时
2、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
3.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本学期自己的习作修改,进一步提高。4.措施:
(1)对于中下生加强写得出的个别指导。(2)书写习惯的纠正。
(附练习)
第二篇:四年级教科版语文上全册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语文上全册教案
2017-08-28 陶希民7bo...一、举手的秘密
课 题 举手的秘密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会认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露”“调”,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 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学习要充满自信的力量。
4、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知道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谁愿意悄悄的告诉老师听?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四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示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再练说几个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仍()偏()急()兄()分()
扔()扁()隐()况()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试一试,你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吗?
隐约 虚荣心 露馅儿 声调习惯
仍然 心照不宣 水份 情况 偏旁
2、出示句子: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指名读。那是谁的笑,为什么会这么大的魔力?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说说“我”遇到了什么困境?在遇到困境后,“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直接描写:不敢举手、出于虚荣心、动作、表情描写:“脑袋嗡地一下蒙了”、“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眼泪很快流下来”)
(2)结合实际,谈感想: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我”这样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么?
(3)指导朗读: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
(4)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5)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伤心的时候,高老师是如何对待我的?(“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亲切的笑容”)如果将课文中的“搭”,换成“打”或“搁”你认为行吗?为什么?(用动作实践辅助区别这三个字的意思。)看到高老师“亲切的笑容”,想想“我”会怎么想?
(2)思考:高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走出困境?
“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如果你不会„„我就知道„„”
高老师对“我”说,“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了”,想一想,高老师知道以后,会怎样做?
(3)高老师提出今后“我”怎样举手,是对“我”一个人说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高老师不当众提出这种办法呢?
(高老师对我十分尊重。举左手、举右手是师生二人独特的沟通办法,既维护了“我”的自尊心,又使高老师知道了真实情况,可谓巧妙,看出高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是师生俩的秘密。点题
(4)齐读三、四自然段。
3、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1)高老师引导“我”走出困境了吗?指名读课文中相关句子。(2)当“我”再次在课堂上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这种情形,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高老师和学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联系课题,体会师生俩的秘密非常美好)
(3)如果你是当时的“我”你有什么话想对高老师说?
(4)男女生比赛读。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体会题目《举手的秘密》中的“秘密”二字,为什么用这个词?
2、你喜欢课文中的高老师吗?为什么?
3、你学到了什么?
4、你希望老师跟你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可以用小纸条告诉老师。
五、作业
1、小组同学合作:争取将课文改编成三个场景的课本剧。
2、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再现课文。
(1)火车接龙朗读课文。
(2)指名表演编好的课本剧。
提示指导:
a、可增加一个角色--“我”的同桌,通过我的“我”与同桌的对话表现“我”的内心活动。
b、在表演的过程中,安排小记者采访:
(如:谈谈你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当你身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结巴起来,你觉得该怎样做?)
二、游戏巩固,识记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将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生字:仍、况、份;半包围结构的字:题、越。上下结构:室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记忆生字。
③给生字组词。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①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安静,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四、词语积累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将好的词语收录到自己的词语库中。
五、作业设计
把你心中的小秘密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举手的秘密
露陷儿(不自信)
秘密
(老师的爱)从容
(自信)教学反思
二、陶罐和铁罐
课 题 陶罐和铁罐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过程和方法: 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培养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这个故事你们读了吗?你是怎么读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欣赏这个童话故事。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说明理由。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
①找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傲慢.轻蔑.的语气。相机理解“奚落”“相提并论”等词语。
②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板书:坚固 长处 易碎 短处)③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找出陶罐的话和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④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谦虚.平和的语气。
⑤欣赏对话课件,分角色朗读,说说人物性格特点。(板书:谦虚友善 傲慢无礼)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看板书,小结课文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寓意
1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2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联系日常生活中你的表现,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3台下的小观众,你们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上要谦虚,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童话,要先想好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再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要说明道理,给人以启迪。
板 书 设 计
陶罐和铁罐
(谦虚友善)(傲慢无礼)易碎 坚固 ↓ ↓
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 一 三顾茅庐
课 题 三顾茅庐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塞”。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
1、板书课题,解题:“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
2、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生字,语句。
2、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1)认读生字。(2)认读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朗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3、集体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多媒体课件。注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2、讨论:张飞鲁莽刘备对诸葛亮敬重
3、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4、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张飞:嚷、捆
刘备:第三次拜访,训斥张飞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环境烘托:
a、看图,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冈„„卧龙”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b、感情朗读。细节描写:
a、从哪些词看出(诸葛亮是刘备访求的贤士)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虔诚。(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进、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b、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c、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刘备听了„„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的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我得到„„,就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复述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师引述,学生接着往下说。
2、同桌练说。
3、指名复述。
五、课外延伸,发展性诊断。
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吗?
板 书 设 计
三顾茅庐
刘备 求才若渴 虔诚 诸葛亮 雄才大略 张飞 鲁莽 三次拜访:
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
课 题 晏子使楚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内容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针锋相对的。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他能言善辩,很有才干,齐王派他出使楚国,课文讲述的是他出访楚国时的事。
“使”,派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段意是什么?
②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每次晏子都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 ③后来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讨论。
①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楚王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③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 3.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
四、了解记叙的方法
1.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记叙这一内容的?
五、布置作业
1.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预习读写例话。
板 书 设 计
晏 子 使 楚
楚 王 钻 狗 洞 下等 人 押 强 盗 晏 子(失败)(胜 利)
狗 国 下 等 国 生盗之国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课 题 能说会写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在语言交流实践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得体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问候。
2.教育学生对他人要充满爱心,要热情地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得体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问候。2.能够有顺序表达,说话有条理,说得清楚明白。
3.尊重他人,养成倾听别人的讲话、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引出口语交际内容。2.阅读教材,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3.启发学生回顾生活体验,选择自己的交谈内容。启发谈话:
师:人生命运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时候。瞧!(多媒体出示:小同学吃力地提着一桶水,同学做作业时遇到难题„„)
师:你在生活中遇见过这种场面吗,你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想法)
师:当你听到自己的朋友遭到别人的议论时,怎么办?(播放多媒体课件)【投影】 策略提示。
1.了解朋友此时的处境与心境。2.帮助朋友端正对自身的认识。
3.鼓励、帮助朋友建立自信,敢于面对非议,让事实证明一切。
师: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可以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事例,说说自己关心或了解的内容。通过发言互相启发,鼓励学生独立表达内容。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师: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采访一下接受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同学,谈谈当时心中的感受。
4.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学会做人的要求,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要给有困难的人以真诚、热情的帮助。
5.总结本课教学: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理解,如果不被理解、遭人议论是让人很难过的一件事。作为朋友应该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关心朋友,给予朋友必要的支持。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还可以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这也是关心他人的体现。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 一
课 题 语文七色光 一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2、通过背诵积累的名言,进一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4、教育学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积累尊重他人的一些名言名句。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
1、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适当补充一些类似的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用不同的方法使用字典,理解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
3、体会感情色彩的词语: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二、日积月累:
可以让学生朗读句子,再谈谈自己对名言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背诵,课后作业:收集相关内容。
三、知识窗:
1、收集《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材料,让学生了解名著。
四、窗外事:
调查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对特定事件进行议论评说,指导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
教学反思
三、谁敢试一试
课 题 谁敢试一试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要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2、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认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个警句: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2、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3、课文《谁敢试一试》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从文章中心入手,直奔主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引导学生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思路,小组内讨论分段方式。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课件出示):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课件出示):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b、同学们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新班主任的第一节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③读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什么?(a句形象生动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同学们的为难和不敢尝试的心态。B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同学们不敢大胆尝试,不敢向老师挑战、向困难挑战的心理。C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个子女生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设计意图]潜入文本,抓住重点,悉心感受,探究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⑤当同学们看到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小女生尝试的时候,同学们表现怎样?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课件出示):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问:从前后不同的表现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机遇,树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观者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1、小练笔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更自信。本课中小个子女生以自己的勇气敢于挑战老师所不能做的,此时,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个子女生的举动换来同学们嗤嗤地一笑,此时,同学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读片段(教师随机评价)
4、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过渡:原来,耿老师为同学们创设的问题极其简单,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自信,没有勇气挑战,因而只能得到失败,正如德国叔本华所说: ——叔本华(德国)(课件出示):
那些遇到了机会,还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败。
四、明确主题,感悟升华
1、看了同学们的表现之后,耿老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
2、讨论交流,说说你对耿老师话的理解。①耿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②“语重心长”“遒劲”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能干的,不等于你们不能干”是教育学生在老师面前要有自信心,要敢于超越老师。“书山有崎路,科学有高峰”说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更需要自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和险阻。)
1、过渡:通过讨论、交流,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耿老师的用意。(课件再现):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课前我们对这句话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感悟、理解,你还会有更新的感受吗?
2、生畅所欲言。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勇于迎接挑战,从小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上节课,耿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们扬起了自信的风帆,那么这节课,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鼓起勇气,迎接知识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步入“比一比”知识天地。
二、知识天地(一)比记忆
给括号里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 耿 嘀咕
①(gěng)老师 ②心里犯(dí gū)朕 嘀嗒 嗤嗤 愕
③她(chī)地笑了 ④我惊(è)了 媸媸 谔 插 崎
⑤一段(chā)曲 ⑥书山有(qí)路 播 琦(二)比眼力 投影
1、认准字,读准音。(生认读)
2、说发现,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强调)
3、教师范写:
①“拳”第五笔撇与第六笔捺书写时要舒展大方,第七笔要落在横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②“插”偏旁在左,书写时左窄右宽,第八笔竖稍倾斜在竖中线上。
③“攀”共19画,书写时注意“木”字的捺变点,第5、6笔的交叉点要与第7、8笔的交叉点落在同一竖中线上,第13笔横要与上半部的宽窄度适宜。
1、学生练写。
2、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三)比收获
选择本课喜欢的词语,写在积累卡上。(四)比文采 《谁敢试一试》写了一个小个子女生看似弱不禁风,但她却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她的自信与勇气令人佩服。那么生活中你有过用自信战胜困难的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自由言表。
2、小练笔:
把你刚才说的以“勇气?自信?成功”为题写一个小短文。写作建议: ① 叙事要完整。② 语句要通顺。
③ 选取自己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④ 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提升,在学生充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说写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学生作品展读。
2、师生共同评价。
三、阅读欣赏 勇气与自信
勇气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勇气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板 书 设 计
谁敢试一试
新来的教师让学生拧瓶盖→没人敢尝试
小个子女生举手 → 同学嗤笑
轻易地拧开 → 同学惊讶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教学反思
四、是乐谱错了
课 题 是乐谱错了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面对挑战,要相信自己、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力目标:认真体会作者对小泽征尔的细节描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对表达教学设计>文章中心的作用。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 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小泽征尔自信表现的细节描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和意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出示有关小泽征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课件出示:播放音乐家小泽征尔1979年第四次访华,指挥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片段。
2、这个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的指挥家谁认识?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小泽征尔的资料。
4、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4、是乐谱错了。(板书)
二、解题入手,开启新课
课文题目是一个判断句,为什么在“乐谱错了”前加一个“是”呢?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这句话的意思呢?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同桌间交流。
3、默读课文,标画出不懂的问题。
4、速读课文,理清教学设计>文章思路。
四、与生沟通,引出话题
1、同学们熟读了课文,你们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挥家?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以下词语:优秀洒脱、与众不同、才华横溢、了不起、富于自信、不同凡响、令人敬佩、勇于挑战„„
3、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个富于自信的人?(板书:不同凡响、富于自信)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1、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出小泽征尔过人的勇气与自信的素质。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品一品
课件出示:句子1——“突然,小泽征尔发现曲调有一点不和谐。一个念头在他头脑中闪过:乐队演奏错了!”。这句话表现了小泽征尔具有什么样的音乐素质? 课件出示:句子2——“小泽征尔再一次停下来”。从重点词“再一次”看出此时小泽征尔是怎样认真、慎重的面对眼前的问题?看出他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课件出示:句子3——“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一致认为乐谱没有错”。
(1)、这些短语体现出评委怎样的态度?
(2)、小泽征尔此时内心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他的内心活动。(3)、片段训练:用简短的话语写出小泽征尔内心的活动。
(4)、面对庄严的考场,面对音乐界的权威人士的态度,如果是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那么,小泽征尔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说明了什么?此时你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3、读一读:
指导练读文中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泽征尔的话?
1、这次,他向评委提出:乐谱出错了。“不可能,乐谱是不会有错的”。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小泽征尔的话用肯定语气读)
2、“是的,乐谱怎么会有错呢?”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话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
(1)、教师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范读。(2)、学生练习读。(3)、指名读。
六、超级访问,与大师对话
课件出示:
1、小泽征尔访华演出的录象。
2、小泽征尔获得的各国音乐学院学位称号。面对这位著名的指挥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七、熟读课文,练习复述
八、总结:
本课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走近大指挥家小泽征尔,他教会了我们面对挑战要相信自己,只有自信的人,才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人。让我们师生以这个格言共勉吧!课件出示: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英国; 信心比天才重要——希腊。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检查复述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我们在被他精湛的指挥艺术折服的同时,更佩服的是他超凡的自信。我想他的形象会深深地印刻在你们的脑海中,他在考场上那种出色的表现,你们一定记忆犹新。那谁愿意为大家复述课文中的故事?在讲述时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1、指名复述。
2、复述后师生评价。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同时,培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理的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绿色通道,OK检测
1、课件出示本课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当学生读准字音时,课件屏幕将出现“OK”的字样与声音。
2、记忆大比拼:学生随意在本课 17个生字中,说出他记住的字并交流记忆方法。
3、奖励记忆之星。
4、特别的你 :课件出示——分析重点字,如:凝、素、符,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忆汉字有技巧。
5、金色手指显神威:课件出示——重点指导承、素、冠的笔画与结构,其他的生字,在小组内交流写字经验。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记字方法的交流和重点字的分析及书空,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方式方法灵活,新颖有趣,使学生学习顺利、通畅,掌握的又快又准。
三、携手自信,共闯难关
1、词语大关。课件出示:舒缓、和谐、附和、权威、凝固、试探、素质、桂冠。
2、开火车,读词语。
3、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体会。
4、练习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加强了学生对抽象词语的认识,巧妙地突破难关,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阳光互助,句子演练 课件出示:
1、只有具备自信素质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2、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是受环境影响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1)、读句子,看一看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小组内交流。(2)、用画曲线的词语造句。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此环节训练学生理解句子逻辑关系,理解语言构造,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掌握语句的潜在内容。
五、滴水藏海,日积月累
在本课中,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在妙词佳句的积累卡上。
六、文笔展示,话题写作
1、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充满自信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事例吗?
2、你在书报中,还知道哪些优秀人物自信的故事?
3、练习写一个有关自信话题的片段。
七、布置作业:做一个小小的读书卡。
课外阅读,选取有关自信的故事、诗歌、教学设计>文章等,并把你读的好书记 下来,下节课推荐给大家。
八、结束语: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书香温暖你们金色的童年,将来做一个有学问而且富于自信的人。
板 书 设
计 是乐谱错了
小泽征尔
不同凡响 行为:两次停下 著名指挥家 重新演奏 富于自信 语言:是乐谱错了 大吼:不,是乐谱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 二 他投了自己一票 课 题 他投了自己一票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得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和神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品读描写人物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世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结合班机活动说一说,你敢于投自己一票吗?你怎么看待给自己投票的人呢?
二、阅读课文,初知大意。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3.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段意是什么?
②课文是如何描写王辉同学的?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表现了那些特点? ③常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怎么看出来的?
⑷学生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2.讨论。
说一说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3.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
四、迁移练习,积累内化。1.指导学生认读生字。2.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五、实践活动 学生分角色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预习读写例话。
板 书 设
计 他投了自己一票
投票后的不安 相信自己 老师的教导
树立更大的自信心 肯定自己
教学反思
最棒的玉米
课 题 最棒的玉米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可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自读体会。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
(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预设如下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
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 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逐段读文。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对学生给予恰当的点拨。
(1)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最棒的玉米的自信?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①一定是最先摘我了,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
②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③明天她一定会摘我的。指名读三个句子。
教师提问:“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
(2)是什么原因使最棒的玉米感到伤心和绝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它的这种心情?应该怎样读?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课件出示语段:“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直”、“以为”、“最差”、“一定”、“只有”、“直到”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在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对玉米说的话。)
(3)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最棒的玉米有什么表现?对于它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师生共同归纳出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自我安慰-→并不灰心-→伤心绝望-→恢复自信。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很多的,比如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被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积累迁移
1、在文中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再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2、自学课后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五)实践活动
把《最棒的玉米》这篇童话改编成你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
(六)布置作业
搜集以树立自信心为主题的文章,并把你喜欢的感人描写摘抄下来。
板 书 设 计
最棒的玉米
长得最棒 充满信心 总是被摘 失去信心 老婆婆称赞 重获信心
树立自信要经考验,坚定信念才能成功。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课 题 能说会写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
2、使学生能够理由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把赞扬他人的事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赞扬”
课文只是从内容范围上进行了提示说明,为了让学生的头脑更具体地有一个画面,我们结合教材插图内容设计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表述时更具体。
二、阅读教材,明确说话的内容和听话的内容
除了课本中的提示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要求,如:内容要做到真实,态度要真诚,用于要准确、得体、要发自内心。
三、小组交流,充分说明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互相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习作的不足。
四、全班展示,共同评议
可以采取自荐和互荐的方式,选出几个同学把自己赞扬的人或事说给大家听。教师适时进行适当的评议或提出意见。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 二
课 题 语文七色光 二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一、使学生在量词运用中,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律,二、通过背诵积累名言,进一步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三、阅读学习材料,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量词运用中,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律,并能准确的运用近义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 1.观察,找出。
2.观察量词有什么不同。
3.观察,小组讨论它们的不同用法。4.汇报自己的发现。
5.再找出一些相关量词写一写。6.学生独立填写,师巡回检查。
7.指名汇报。强化正确答案,纠正错误答案。8.注意拓展思维,避免趋同。
二、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都是与自信心有关的谚语和名言。学习方法:1.学生自读。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读,说说自己对每句话的理解。4.熟读,试着背诵。
三、知识窗。
1.让学生试着说说题目“毛遂自荐”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短文,了解历史故事《毛遂自荐》的意义,说一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3.小组交流读书体会。
4.联系实际举一些毛遂自荐的例子。
四、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建立自信心方面的谚语或名言。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诗四首
课 题 诗四首 日 期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梅花》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幽兰》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幽兰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来表明的哲理。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馨”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幽兰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④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幽兰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竹石》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一、导入: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三、体情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小 草
课 题 小 草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难度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捉住事物特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抓住事物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春季植物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草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质,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检查识字情况。
⑶同桌互读,进一步检查。
⑷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⑸全部交流。
二、积累内化:
⑴同桌互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⑵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迁移训练:
⑴指导书写生字,按分类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⑵说说其他关于小草的特点。
四、实践活动: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写好日记。板 书 设
计 总写:人们爱小草,赞美小草
小 草 分写:顽强的生命力 适应性强
象征春天和希望 扎根大地,回报社会
总写:小草令人敬佩,给人启示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三 黄山松
课 题 万紫千红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î)劲(jìng)枝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夹xí()luǒ()露不屈不náo()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略)板 书 设
计 黄山松
顶风傲雪(自强)坚毅不拔(拼搏)百折不挠(进取)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课 题 我最喜欢的诗句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诗文的感受; 2.能从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交流中学会与人沟通,能有条理的说出喜欢的理由。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示范导入:
1、教师举例示范,教学生如何欣赏诗文,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揭示本单元话题,复习本单元学过的描写植物的诗文。
二、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1、明确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交流感受。
2、引导学生从诗文中寻找喜爱的话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学生自己练说喜欢的诗文:
四、进行口语交际,体现互动过程: 多种形式进行练说,同桌,小组等。交流中注意适时适度的评价
五、师生互动: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 三
课 题 语文七色光 三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根据成语的意思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2.积累并背诵描写梅兰竹菊的古诗名句; 3.了解梅兰竹菊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易错成语,积累古诗名句。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
1、让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找出错别字。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强化这些同音字的用法。
2、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自读,读熟并背诵。
2、读给全班听,并说说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3、全班交流回报。
4、背诵古诗名句。
5、展示课前收集关于梅兰竹菊的诗句。
三、知识窗:
1、自读《花中“四君子”》,了解四种植物的特点及其象征的意义?
2、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对“四君子”的看法。
四、大家一起来:
1、收集一些花卉图片或者自己画。
2、查阅资料,给收集的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七 飞夺泸定桥
课 题 飞夺泸定桥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理解红军战士夺桥时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三)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夺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还知道本文所记叙的中心事件是“飞夺泸定桥”。课文是以中心事件来命题的。)从课题上看,你认为课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从题目上看,文章应该先写谁向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夺桥,然后写怎样飞夺泸定桥,最后写出夺桥的结果。)
(二)介绍背景:
(三)教师范读课文。
老师读课文,同学边听边认真思考,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近义词:
(五)理清文章结构。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学生通过讨论可能在分段过程中有不同意见,只要有道理就行。本文既可以分成三段,又可以分成四段,还可以按五段来分。
这里按五段分法学习。
第一段(1)
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泸定桥。第二段(2)
讲红四团 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段(3~5)
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第四段(6~8)
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段(9)
讲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一)理解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题《飞夺泸定桥》,想一想“飞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神速,像飞一样攻下的意思。)
“泸定桥”什么样?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6自然段。通过读这部分,让学生初步感受泸定桥的险及周围环境的恶劣。这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文章从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的?学生默读、体会。(泸定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险,书中称之为“天险”。
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险:桥上人走过去像在荡秋千;桥下叫人心惊胆寒,文章是从河水的色彩、气势和声音来突出的;桥对岸敌人的两个团已经筑好了工事,时刻准备堵截红军战士。)齐读这部分,读出它的险。
(二)讲读第1自然段。
这样危险的泸定桥,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呢?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后,画出重点词句,加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红军北上抗日要渡大渡河,河水湍急,两岸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板书:北上抗日 必须夺桥)
(三)讲读2、3自然段。
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指名读2、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画下来。教师边提问题边板书:(飞夺)出示幻灯:
什么是关键?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关键的意思是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
第一句话强调抢在前面的重要性,要突出抢时间是胜利的保证。)
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词语。这里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可以画简图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懂得抢时间的重要性。简图如下:(板书:抢时间)
(四)讲读4、5自然段。
默读4、5自然段。思考:红四团的战士们是怎样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分别用“—”和“~”画出来。
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画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经过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点拨体会文章的中心。
重点点拨:把敌人抛在后面,“抛”字是什么意思?“抛”说明抢时间取得了胜利。
困难: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
指名分句读课文。两名同学,一个只读“困难”的句子,另一个读“克服”困难的句子,交替进行。要求读出语气。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呢?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红军战士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五)讲读6~8自然段。到达了泸定桥,我们随同红军四团战士们再看一看这天险大渡河,齐读第6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解决课后思考、练习3(1)。
(这些词语突出了泸定桥的“险”,它是极不容易通过的。)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详细地描写泸定桥的险? 让学生认识本自然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中心思想的作用。这部分突出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反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就是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的衬托作用。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里的“飞”字与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意思不一样,这里的“飞”的意思是“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快的意思。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插上翅膀飞过去。)
红四团的战士们,面对滔滔江水,面对疯狂的敌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向天险大渡河发起总攻。自由读7、8自然段。
想一想:红四团的战士是怎样攻天险的?画出表示夺桥动作的词语。教师边提出问题边板书:(攻天险)
(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冲到
穿过
冲进
搏斗)指导学生抓动词深入文章内容,理解体会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板书: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
什么是“千钧一发”?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的时刻?
(“千钧一发”的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结合画面说一说红军战士是怎样攻夺天险的?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但仅仅几个动词难以表示出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战士们奋勇杀敌人的战斗情形,很有必要放录像片或投影片,补充必要的战斗场面,加深学生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读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斗争精神。个别读、齐读相结合。
(六)讲读第9自然段。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齐读第9自然段。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第1自然段决定夺取泸定桥,结尾渡过天险大渡河,奔赴抗日前线。这样文章结构十分严谨。)
(七)总结课文。
看板书,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通过板书引导学生,了解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经过:抢时间、攻天险。结果:渡过天险,奔赴抗日前线。)通过“抢时间,攻天险”这部分内容,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八)解决课后练习第4题。指导用带点词造句。
①理解“关键”、“千钧一发”的词义;②读词所在的句子,并体会在其中的意思。举例:
(九)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 书 设 计 飞
度 接 抢 攻 不畏艰险
泸 → 命 →时→天→不怕牺牲 定 令 间 险 勇往直前 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十 丰 碑
课 题 丰 碑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恶劣:非常不好,很坏。严峻:严肃、严厉。覆盖:遮盖。
晶莹:光亮而透明。
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
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
(二)学习写作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三)总结
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1.熟记本课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 书 设
计 舍己为人 军 需 处 长
艰难前进→严峻考验→壮烈牺牲→必将胜利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 四 草地行军
课 题 草地行军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 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险,使学生受到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的精神的感染。
2.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险,体会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小战士,那种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2初步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3熟读课文。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文情境,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整体的角度对课文有一个认识,对理解课文内容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回忆内容,理清层次。1导言:引入课文情境,2抓课题,理清层次。
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行”理清层次。
(板书)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二 理解课文情境,深入体会 一人行:
小红军一个人在稀烂的路上,疲惫,饥饿,艰难地行。这部分写出了道路的艰险,“我”的艰难,是故事的发生。采用默读,轻声读,指名读的办法使学生再现那小战士在草海艰难行走的画面。
1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板书:稀烂的路 一步一挨)2小战士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3这段的意思是什么? 二人行:
随着老红军的出场,这部分情节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赶路;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生命。帮我行,老红军使用了三个办法,学生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是读得懂内容,体会不深,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出老红军语言,动作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使学生理解内容,体会老红军对我的帮助。
1导言:就在“我”极度疲惫情况下,老红军来了。2抓外貌,体会老红军的同样饥饿疲惫。3抓“迎面”,体会同志情。
4抓我与老红军之间的对话和老红军的动作,体会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分角色读)
板书:激励行 哄着行 催我行 帮我行 背我行
第二部分: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最扣人心弦部分,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的表现。老红军在遇到危险那一瞬间心里考虑的是“我”,是革命。可是书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来,是通过他的话语,行动而展现的。因此带着学生品味老红军的语言,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关键。
1引言:随着夜幕的降临,行军更加困难,我们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发生了什么情况?
2抓语言,体会老红军的心理。他的心里只是有“我”和革命。3抓动作,体会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板书:顶 甩 4体会我的心理:朗读课文 一人行:
我化悲痛为力量,迎着风雨前进,在老红军的鼓舞下我已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1体会是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光明大路 迈开大步 2“要记住革命”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三 落实训练点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全文的训练点,通过概括段意,归纳内容实现,从中体会文章的主次。1各段的意思是什么? 2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那些部分是次要的? 四 总结全文:
板 书 设
计 草地夜行
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稀烂的路
激励行
光明的路 一步一挨
哄着行
迈开大步 催我行 背我行 顶 甩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 四 七律?长征
课 题 七律?长征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认识课后五个生字;
2、有感情的难度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难度并背诵这首诗;
2、体会全诗表达的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课题。
前面已经学过有关长征的课文,谈谈里对长征的理解。体会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二、自主阅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前言,了解毛泽东;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的意思。不懂得地方全班讨论;
(3)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三、教师点拨,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同时介绍历史背景。(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长征知识,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检查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五、课后延伸。
收集长征的有关资料
板 书 设
计 七律?长征 巧过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征服雪地草地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长征中的故事
课 题 长征中的故事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用多种手段搜集、阅读长征故事;
2、能用普通话生动的江苏故事;
3、能认真听别人的讲述,并从中感悟、学习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教学重、难点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
2、感悟、学习长征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长征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自读教材:
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同桌交流“故事卡”说说这些故事中最使自己喜欢或感动的是哪一个。
三、小组练讲。
要认真倾听,每组推选2-3明学生代表小组进行讲演。
四、评价感悟。
谁讲的故事最使你感动,为什么?你从中获得什么教育?
五、总结升华。
通过品味故事中红军长征的艰险,体会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革命胜利,那种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 四
课 题 语文七色光 四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会准确的判断和使用同音字,会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认识打比方时常用的词语,会用这些词语造句;
3、背诵《清平乐*六盘山》,体会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4、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析使用同音字,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培养学生阅读革命书籍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给下面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理解所学同音字的字义,或用比较等方法正确区分同音字的字义,并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3、下面加点字是打比方时常用的词语。读读句子,任选词语造句。
二、日积月累:
1、自读,读熟并背诵。
2、读给全班听,并说说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3、全班交流回报。
4、教师引导背诵。
5、收集毛泽东的其他诗句。
三、知识窗:
1、读一读: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2、议一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3、说一说: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经过哪些地方、克服那些困难?
4、想一想:体会长征精神。
四、大家一起来:
1、实践活动:读书卡。关于革命故事的书籍。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故乡的芦苇
课 题 故乡的芦苇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
3、认识、会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芦苇吗?(生答)
2、师介绍芦苇。
3、师:在作者樊发稼的故乡,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他留下了甜蜜的回忆。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看看?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回忆,一起去看看那——故乡的芦苇(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二、师感情读课文(或放录音)。
1、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
师过渡: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许多梦幻般的记忆,为什么让我尤其难忘的是芦苇呢?
㈠赏芦苇美景(学习2—4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说说:你在读中感觉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引导说出:绿、,师相机板书)。
3、品读重点句子,感情诵读。出示句子:“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①指名读句子
②师: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引出:比喻句)。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句子,说
一、两个比喻句呢? ③师指导朗读
④师:故乡的芦苇多美啊,老师真想来感受感受,让我读一次,好吗? ⑤师读生观察。读后问:你观察到什么?你从老师朗读中感受到什么? ⑥生反复练读:分组读、指明读、齐读等。⑦练说叠词
请生说一说句中运用了哪些叠词,你还能说出别的叠词吗? 师:在这三段中,你还有喜欢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
①哪些同学喜欢它,就站起来读一读。②全班齐读。
③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句子吗?谁站起来说一说。(引导说说拟人句)。
㈡忆童年趣事(学习5—7自然段)。
1、生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自由朗读,交流:课文中写了几件童年趣事,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自学要求:(出示小黑板)
①读懂这一部分的每一句话,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讨论。②朗读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读出“趣”来。
2、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评价:
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出示重点句子:
问:句子中的“船队”和“幻想”分别指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3、师:吹芦叶、折芦叶船多有趣啊!可是,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现在,我想跟着作者一起去芦苇丛中捉纺织娘,你们想去吗? 指名读第7自然段。
你喜欢这一段吗?为什么?(生自由回答)。纺织娘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请找到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课件展示纺织娘,帮助学生理解。
4、练习背诵
把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背下来。
㈢学习第1、8自然段(5分钟)。
仔细品读,对比说说这两段有什么特点?(前后照应)。
四、拓展。
师启发:我们在课文中感受了作者对故乡芦苇的情感,同时还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你能不能也来谈谈自己家乡的美景和童年趣事呢?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五、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故乡的芦苇
不
芦 苇:绿 美
能
芦 叶:吹 陶醉 甜蜜的回忆
忘
芦叶船:满载幻想 怀
芦苇丛:捉纺织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难忘的故乡
课 题 难忘的故乡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认识、会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家乡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美读感悟。
自主学习。对学生提出读通顺的要求,练读后同桌互相检测。紧扣习题,读懂课文。
三、理解课文。问题:作者写了故乡的难忘的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感受。
方法:先浏览课文,标记出课文写了几件事,再默读这几件事,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细读这件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多样美读,读好课文。
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把它读生动。想一想,怎么能读得生动? 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体味布局。
篇: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会怎么办?
段:你安排的每件事要用多少段落来完成。词句:选出本文中的最佳词句。
四、拓展升华。
美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成功之处。自己仿写一段。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
一、感情朗读。
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一段。
二、字词教学。
在小组内学习字词,不理解的全班进行交流。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本上。
3、比一比,组成词。
惑 载 蜓 披 域 栽 挺 疲
仿写 水上飞机被北极风压得离不开水面,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犹如„„
1、语文实践。
开展家乡颂诗文朗诵会。
板 书 设
计 难忘的故乡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 五 老家的萤火
课 题 老家的萤火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第家的萤火和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
2、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生字新词很多,在读通课文的甚而上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老家的萤火和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课文,扫除词语障碍,把不懂的词语在小组内和班内交流解决。
采用小组互读、同桌轮读、指名读等方式把课文读通顺。
二、体会情感。
以学生自由交流为主,避免逐段串讲串问。
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的读,默读、品读、感情读、对比读。
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揣摩写法。
借鉴前两篇课文的写法,推敲,品味课文准确和精当。可以让学生一人选择一句。说说自己休会到的。
四、积累内化。
在小组内互学生字和词语。
五、总结。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课 题 畅想家乡的未来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欣赏家乡的美好。
2、使学生能够理由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打开思路 尽情畅想,表达的合理性。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家乡的记住图片”。
课文只是从内容范围上进行了提示说明,为了让学生的头脑更具体地有一个画面,我们结合教材插图内容设计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表述时更具体。
二、阅读教材,明确说话的内容和听话的内容。
除了课本中的提示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要求,如:内容要做到真实,态度要真诚,用于要准确、得体、要发自内心。
三、小组交流,充分说明。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互相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习作的不足。
四、全班展示,共同评议。
可以采取自荐和互荐的方式,选出几个同学把自己家乡未来可能发展成什么样,说给大家听。
教师适时进行适当的评议或提出意见。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 五
课 题 语文七色光 五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了解华侨陈嘉庚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
4、合作完成家乡状况调查。
教学重、难点 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1、基础练习A句段综合练习。
第一题 体会句子写作特点训练。
联系本单元中学到的品评词句的方法,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第一段由两句话组成。第二段由三句话组成。小组练习缩句。扩句
B读两组句子,体会每组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C、补充练习
补充相识练习的句子进行。扩句:雷锋是榜样。
雷锋()是()榜样。少先队员游园。少先队员()游园 明月挂天上
明月()挂天上
二、日积月累。
请学生朗读背诵这首古诗。互相学习。看谁北得快。
展示自己收集到其他与归乡有关的诗句。
三、知识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短文。
请同学们说一说体会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四:大家一起来。家乡状况调查表。同学之间交流。
自己确定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爷爷的压岁钱
课 题 爷爷的压岁钱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要求:
1、会认6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难 点 在熟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会得压岁钱)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压岁钱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
思考:文章讲了几件事?都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学生汇报。
2、再读课文
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学生读文。
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字的字义的?
3、小组读文
要求:看谁读的又快又流利。评价。
4、悟
你读懂了什么?
爷爷给我几次压岁钱?分别都放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交流,不会的问题在读中解决。
5、根据课文内容分段
学生根据问题独方分段,师相机指导。
三、自由读文
四、交流:你拿到压岁钱是什么样的心情?有哪些想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读写“一往情深”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
重难点 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意,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爷爷每次给孙子压岁钱的时候,都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试用一种更朴实的方式引导孙子去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爷爷的压岁钱》。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学习第一段 指名学生读文。
想象:接到压岁钱时我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 思考:现在让我回味的是什么? 师介绍时代背景。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联系上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学习课文。合作:这段可以分为几层?说说分层的根据。(1)指读第一层
这一层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苏教新版全册)
第1课 初识“WPS文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WPS窗口的组成,了解WPS的启动方法、新建文档的方法及WPS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WPS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PS的方法
2、难点:认识WPS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用WPS制作的漂亮的日记、课程表、电子小报等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用WPS制作的图文并茂的日记、课程表、电子小报作品。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了解WPS的强大功能。
师:同学们觉得刚才的作品怎么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广告、海报、各种宣传作品等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你们想不想自己学会制作这些漂亮的作品呢?
二、教授新课
1、文字处理软件功能
师:WPS文字处理软件不仅可以让我们快捷方便地输入和编写文字,而且可以让我们在文档中随意的进行各种设置和添加。
师提问:通过观察,你所看到的WPS你认为有哪些功能?
师小结:WPS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改、设置、插入、排版、打印等功能。学生通过对WPS字处理软件的思考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2、打开WPS窗口
师:首先指引学生认识WPS快捷键的W图标。演示启动WPS窗口的两种方法。
A、点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PS”即可出现WPS窗口。
B、直接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W”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PS”窗口。想一想:如何才能够打开“WPS”窗口。
做一做:通过“开始”处和双击桌面快捷图标启动“WPS”。
做一做:通过“开始”处和双击桌面快捷图标启动“WPS”。说一说:通过操作实践后,你认为使用那种方法会更方便快捷?
3、认识WPS窗口
师:WPS窗口和Windows的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哪些名称? 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认识WPS窗口的组成。
学生汇报对窗口组成的认识。完成“实践园”。
4、新建WPS文档
新建WPS文档的方法有两种,教师示范方法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操作,小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
A、使用菜单新建文档。B、使用工具栏按钮新建文档。
5、保存文档
示范一种方法:使用菜单保存文档。
师:把“实践园”中练习文字保存为“生字”文件名,将该文件保存在D:盘的“小问号”文件夹。
要求学生你新建文档一样,找出使用工具栏的另一种方法。尝试用两种方法保存文档。
6、退出WPS窗口
师:怎样退出WPS窗口?当你在退出WPS窗口时,你所编辑的文章还没来得及保存时,窗口中会出现一条什么样的人性化的对话框?这时你该如何来处置?怎样处置?
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选择“是Y”进行重新保存或另存为。B、选择“否N”直接删除文件。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PS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1)请退出“文档”并以“我的文件”为文件名,保存所输入的内容。老师设疑:当窗口中出现“是否保存对文档1的修改”对话框时,单击“是Y”或“否N”或“取消”按钮时,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同状况?
小结:当我们单击“是Y”按钮,这时出现“另存为”的对话框,当我们输入文件名时就可以保存所输入的内容。
当我们单击“否N”按钮,我们对文章所做的修改未能得到保存,当我们重新打开该文件后就再也找不到我们所修改过的内容了。
当我们单击“取消”按钮,这时你会发现选择“取消”按钮是无法退出WPS窗口的。
2、说一说
你能用几种操作方法来关闭WPS窗口?
3、练一练
WPS的启动与退出及工具拦的使用,完成“探究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WPS的课程学习,我们了解WPS的基础知识,学会了WPS启动,文字输入,文件保存,关闭退出的操作方法。认识了WPS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学以致用,经常练习。
知识点强调:
(1)当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记得按下回车,在该段后面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自然段的结束。
(2)WPS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
(3)在WPS窗口中所有的操作,我们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来完成,工具按钮可以简化其操作步骤。
让学生多说、多练、多交流、多互动。
五、作业布置
用WPS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日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习之中。
六、教后记
第2课 输入文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2)学会输入一些特殊符号。(3)能命名并保存WPS 文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英文输入法与智能abc输入法之间切换的方法,能正确的输入汉字和特殊符号。
教学准备:电脑、网络教学软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进入WPS,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打开电脑,看一看自己独立操作能不能进入WPS(老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都会进入WPS 了,可是要想在WPS 中写作文、记日记,只会输入英文字母和数字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输入汉字和各种标点符号。这一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PS 中输入文章。
二、讲授新课
在电脑中,输入汉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汉语拼音输入法、自然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这些输入法中,比较适合我们学习和使用的有“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和我们语文课上学习的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智能abc输入法。
1.启动智能abc输入法
(1)如何启动“智能abc输入法”让它为我们服务呢?其实把它请出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2)“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教师上机操作演示,如果有学生没看清可以重复几遍)(3)“现在请同学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4)“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操作的?步骤是什么?”①单击任务栏右侧的②单击弹出菜单中的“智能abc输入法版本4.0”出现:表示已选择了智能abc拼音输入法。
2.输入汉字
(1)确认你的电脑上出现了 后,你就可以输入汉字。比如说,“知”字,应该先输入它的正确的拼音“zhi”, 按空格键后,会出现字词选择框。
用鼠标单击字词选择框中的4,或者按数字键4,“知”就输入到文本的插入点位置了(注意,先调整插入点位置,后输入汉字)。
(2)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输入“我”、“你”、“他”三个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3)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我输入“庐”这个字,你们试试看。同学们输入汉语拼音“lu”后,在字词选择框并没有看到,怎么回事呀?原来它藏在后面了,现在我可以按 键或 键查找它。每按一次 键,向后翻一页。每按一次 键,向前翻一页。直到找到“庐”字为止。
(4)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输入这样几个字“杨”、“坦”(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5)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女”字应该怎样输入呢?键盘上没有“ü”键呀!原来智能abc输入法在输入时有这样的规定:①汉语拼音字母n,l跟ü相拼是,用v代替ü。如:“女”输入nv。②汉语拼音字母j,p,x,y跟韵母ü相拼时,用u代替ü。如:“句”输入ju。
(6)学生练习,输入“动”、“粒”、“搜”等,教师给以指正。3.输入状态的切换
(1)智能abc输入法有全角和半角两种状态。一般在全角方式下,输入汉字和中文标点符号;在半角方式下,输入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
(2)那么怎么分辨全角和半角呢?请同学们看屏幕(教师操作演示)。当“智能abc输入法”的图标中的“月亮”呈圆月时 为全角方式,当“月亮”呈弯月时 为半角方式。单击“月亮”就可以实现全角和半角的切换(快捷键是 shift+空格键)。
(3)请同学们分别在全角和半角方式下输入“,”并用两种方法来切换全角和半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4)谁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5)可以看出在全角的方式下输入符号所占空间比在半角下多一倍。(6)让学生看一段中、英文混杂的文章,提问:“同学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中既有汉字又有英文字母,如何能够实现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呢?”
(7)同样我们还是要用到智能abc输入法图标,单击图标左端的,当显示 时为英文输入状态(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如果你觉得用鼠标比较麻烦,我们也可以通过键盘上的ctrl+空格键来切换,自己试一试。
(8)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中文句号和英文句号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是“。”和“.”,那么如何实现中文标点符号和英文符号的切换呢?老师先不讲,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并通过操作来验证(提示学生参照其他切换方法)。
(9)最后,让学生看书中的中英文标点符号对照表,进行输入练习。
三、巩固练习
(1)输入古诗《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大多数学生输入完成后,提醒学生保存文件。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在文件名处输入你起的名字。记住保存位置后,按“保存(s)”按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来实现的。
(4)标题居中(5)字体、字号设置
(6)每个自然段开始,缩进两个汉字位
四、课堂作业
建立一个WPS文件,文件名为“唐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五、教后记
第3课 编辑文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文字的复制、粘贴技巧。
2、掌握文字修饰、段落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性化的修饰。并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字的修饰。难点:段落的修饰。
教学准备:经过修饰的《老师,你好》文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经过修饰的文章——《老师,您好》
请学生议一议,和前面几节课自己输入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WPS 2003不但提供了改变字号、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今天我们要利用WPS中的这些命令来美化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新授(1)文字的修饰 ①学生找出的不同点:
a.标题的字比较大。比正文的字粗。b.标题是红色的。
教师指导学生找到格式工具栏。②教师示范:
a.选定标题“老师,您好!“
b.在格式工具栏的“字体”框中选择“黑体”。学生上机,将标题设置为“黑体”。
学生自主探究:将字号改为二号字,红色,加粗。学生示范。
教师:在第一课认识菜单栏、工具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有,请同学们尝试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来进行设置。
将标题设置为隶书,小三号字,绿色,并加上阴影。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给标题加上文字效果。并向同伴做介绍。
教师:利用“字体”对话框,可以对文字进行全面设置,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做简单快速的设置。
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教师: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结论)(2)段落的修饰 ①段落对齐方式(边讲解边演示)a.选定标题“老师,您好!”。
b.在工具栏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单击居中按钮。
两端对齐 居中 右对齐 分散对齐
(学生练习):将标题“老师,您好!”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并试一试其它几种方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②设置行距
有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在输入的文章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太小,如何调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了。
(边讲解边演示)行距是指两行间的间隔。改变行距的操作是: a.选取要改变行距的段落。
b.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c.在“段落”对话框中单击“缩进和间距”标签页。d.调整“行距”和“设置值”中相应的内容。
学生上机,分别将《老师,您好!》设置为“1.5倍行距”, “2倍行距”“20磅行距”,比较哪一种设置较为合适。
作业:完成“实践园”中的练习。填写成果篮。(3)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①这篇文章还有第二段,大屏幕展示或广播一下,如何输入第二段文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观察,发现有不少相同的句子)
②师示范。
③师生小结操作步骤:(1)选定要复制的文字(2)复制命令
(3)移动光标到目的地(4)粘贴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
三、总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完成某些操作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而且操作都很简单,但必须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很快地完成段落的设置。
四、教后记
第4课 插入表格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表格的作用,了解表格、单元格的行与列的区别。2.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3.保持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格的插入
难点: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教学准备: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课程表 教师:
同学们想把课程表做得这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WPS做一张课程表。
二、新授(1)插入表格 ①教师演示
A. 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设置列数为
7、行数为8,单击“确定”按钮。
B. 讲解行、列的概念。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②学生练习。
制作一张7行李列的表格 ③研究其他插入表格的方法。
让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④对比两种操作方法。(2)合并单元格。①教师演示。
A.执行“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命令,弹出“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学生观察,教师简单介绍“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B.选定第一行中的第一个单元格,并拖动到第二个单元格。C.单击“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②学生练习。
练习合并表格中四个需要合并的单元格。
③鼓励学生找出其他方法完成合并单元格的操作。(3)输入内容。
①提问: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②学生演示。A.选定单元格。
B.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C.调整文字的位置、对齐方式及格式等。(4)修饰表格
提问:比较自己做的表与教师做的表,哪个更好看?差别在哪里? ①怎样设置字体和字号? ②怎么调整列宽和行高呢? 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③调整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设置单元格的底纹
师:怎样让表格更漂亮呢?师示范对齐、设置底纹。学生练习。
三、课堂练习
制作个人信息表,并填写内容。
四、教后记
第5课 修饰表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
2、技能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a、加强对快捷菜单的进一步使用;b、能对某一单项进行设置,知道其作用;c、结合前面的内容,能够进行综合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助,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明确的目标的指引下、在小组合作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取信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表格修饰的方法。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图片不能完整显示,试着想想办法呢?(给予评价:只要插入了图片就是成功)
㈡、调整图片
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有学生能解决,请学生展示,不然老师来帮帮你们吧,演示一下设置文字环绕方式。
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环绕”—选择“紧密型”
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大小
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指导,继续完成作品。保存自己的作品,评价学生的操作。
2、插入外部图片
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中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来加工你的贺卡,看看谁的好看、完美。
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对贺卡进行进一步加工,看谁的最棒。
提示:素材图片在 “素材”文件夹中,大家可以用插入图片中的“来自文件”去找到时这些图片。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帮助。展示有亮点的作品,让学生介绍经验,完成作品。评价交流,选出一些优秀的和一般的比较(最好有插入许多图片的作品或者有不合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图片运用的恰当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美感,否则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3、自己完成一张母亲节的贺卡。
文字资料和素材都在 “母亲”文件夹中,对贺卡进行加工,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母亲。(好的作品可以打印出来带回去)
学生独立完成母亲节贺卡,可相互交流。展示几个优秀作品,交流创作的想法。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在WPS中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插入外部的图片,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等。)
四、教后记
第6课 插入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在WPS文档中插入剪贴画和外部素材中的图片。
2、学生调整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3、学会调整图片的位置及大小。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对插入剪贴画和外部素材图片进行调整及版式的设置。教学准备:做贺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大家在一起可以搞各种各样的活动,可是现在大家要给四川送去祝福该怎么办呢?(引述到贺卡)
老师这儿有两张贺卡(卡①、卡②),让你们选择其中一张送给远方的朋友,为什么大家都选卡②?(好看、漂亮等)比较这这两张贺卡有什么不同呢?(添加了图片)
二、新授
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
自己想不想做张精美的贺卡送出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打开素材中的卡①.doc文档。
任务一:试一试,在剪贴画中找到适合主题有图片插入到卡①.doc文档中。给出提示:
a、剪贴画在菜单的“插入”—“图片”—“剪贴画”。b、在右侧的剪贴画搜索文字中输入“儿童节”,搜索图片。㈠、插入图片
学生动手找图片,并把图片插入到文档中。
交流:大家遇到困难了吗?(只要看到有图片就是成功了)并请成功的同学上来演示一遍,讲讲要注意的地方。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㈡、调整图片;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
2、插入外部图片;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图片不能完整显示,试着想想办法呢?(给予评价:只要插入了图片就是成功)
㈡、调整图片
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有学生能解决,请学生展示,不然老师来帮帮你们吧,演示一下设置文字环绕方式。
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环绕”—选择“紧密型”
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大小
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指导,继续完成作品。保存自己的作品,评价学生的操作。
2、插入外部图片
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中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来加工你的贺卡,看看谁的好看、完美。
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对贺卡进行进一步加工,看谁的最棒。
提示:素材图片在 “素材”文件夹中,大家可以用插入图片中的“来自文件”去找到时这些图片。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帮助。展示有亮点的作品,让学生介绍经验,完成作品。
评价交流,选出一些优秀的和一般的比较(最好有插入许多图片的作品或者有不合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图片运用的恰当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美感,否则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3、自己完成一张母亲节的贺卡。
文字资料和素材都在 “母亲”文件夹中,对贺卡进行加工,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母亲。(好的作品可以打印出来带回去)
学生独立完成母亲节贺卡,可相互交流。展示几个优秀作品,交流创作的想法。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在WPS中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插入外部的图片,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等。)
四、教后记
第7课 美化文档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围绕主题,综合利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美化文档。
2.提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WPS在加工、美化方面的优势。
3.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美化文章,体会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作用。2.难点:通过“文字环绕”等命令,改变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在文档中的位置。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示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两篇内容相同的WPS文档,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用艺术字显示。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哪一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
二.新课
(1)插入“艺术字”
①想一想:如何将标题改变成艺术字形式呢?
②学生练习:打开D盘中名为“凤仙花”的WPS文档,尝试插入艺术字。③请一位学生演示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A.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图片”,选择“艺术字”命令,弹出“艺术字库”对话框。
B.选择其中一种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C.在“字体”框中选择“华文新魏”,在“文字”框中输入“凤仙花”,单击“确定”按钮。
④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⑤师生互动,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学生观察讨论:插入艺术字的位置合适吗?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⑥教师演示。
A.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中的“文字环绕”按钮,选择“上下型环绕”命令。B.拖动艺术字到合适合适位置。
⑦讨论:艺术字课围的小圆圈和小方块有什么作用? A.学生尝试修艺术字的大小。B.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小结:可以用艺术字课围的小方块改变艺术字的大小。(2)插入自选图形。
①导入:在WPS中,不仅可以插入艺术字,还可以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来美化文章。
②教师演示:插入“十字星”图形。
A.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图片”,选择“自选图形”命令,弹出“自选图开”工具栏。
B.单击“星与旗贴”中的“十字星”图形。C.拖动出大小合适的“十字星”图形。
D.右击“十字星”图形,弹出快捷菜单,单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
E.在“颜色与线条”中“填充”项的“颜色”框中选择“红色”,在“透明度”框中选择“70%”,单击“确定”按钮。
F.拖动“十字星”图形到文章的合适位置。③学生练习,插入一个自选图形到合适的位置。④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使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车道示意图”。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让各个小组展示各自的作品,汇报心得体会,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评论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后记
第8课 设置版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页面设置和分栏的方法
2、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3、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4.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页面设置、分栏的方法 2.难点:改变图片在文档中的位置,实现图文混排。教学准备:杂志、报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杂志、报纸版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和剪贴面,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展示的内容和上节课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找出不同之处(版央是横向的、有分栏„„„.)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页面设置、人栏的方法。二.新授(1)页面设置 教师演示 A.打开D盘“小问号”文件夹中名为“凤仙花”的WPS文档。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C.选择“方向”栏中的“横向”,单击“确定”按钮。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探究“页面设置”中其他选项的作用。分组汇报。(2)分栏。教师演示 A.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
B.在“预设”框中选择“两栏”,单击“确定”按钮。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探究“分栏”中其他选项的作用。分组汇报。(3)美化版面 提出问题
A.如何把图片、艺术字插入到特定的位置?
直接拖动图片、艺术字到相应的位置,或剪切图片后在相应位置处粘贴。B.如何让文章中“十字星”的个数增多,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 选定图形,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出现两个“十字星”后,拖动到指定位置,或选定图形,按住CTRL键拖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鼠标。学生自主发挥,运用前几课所学的技能编排图片,可以添加绘图中的图形等。
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完成图片的编排。(4)综合练习。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教师:比较报纸、杂志的版面和我们编排的版面,哪个更好看?差别在哪里? 学生交流、汇报。
三.练习教师布置练习。
打开上一课“实践园”中保存的文档,对文章版块进行页面设置、分栏等操作,美化版面。(结合讨论的结果,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搜索、下载等方面的知识)
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作品展示。四.小结 五.教后记
第9课WPS轻办公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使用WPS轻办公。2.学习使用长微博分享文档。过程与方法: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与行为: 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WPS轻办公。教学难点 学习使用长微博分享文档。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wps办公软件的操作和运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任务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同学们都很苦恼,那么如果能在家里编辑文档,到学校也可以继续编辑,是不是很棒呢!这些想法都可以在“WPS文字”中实现。这节课我们就一下来学习吧!出示课题《wps轻办公》
新授
(1)登陆“轻办公”
①教师演示。
单击“未登录”按钮,弹出“轻办公”对话框。
使用WPS账号、qq账号等方式之一登陆,登陆成功后,原“未登录”按钮处变为昵称。
②学生练习,分组交流。(2)保存“云文档”
①教师演示。
a.打开“桑蚕”文档,单击“特色功能”选项卡中“保存到云文档”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b.选择“wps云文档”中的“私人空间”,输入文件名后,单击“保存”按钮。②学生练习。
③分组交流。(3)打开“云文档”
①启动“wps文字”并登陆“轻办公”。
②单击“特色功能”选项卡中“打开云文档”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③从“wps文档”的私人空间中,选择“桑蚕.wps”文件,单击“打开” 按钮,进入编辑状态。(4)分享到微博 ①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小组自学课本第48——49页,探究分享微博的方法。②交流汇报,教师指导。③分组实践,分享微博。尝试使用“WPS云文档”中“我的圈子”功能,新建“圈子”并将“凤仙花”文档保存其中。然后,邀请朋友,共同编辑,美化“凤仙花”文档
主题活动1 制作电子小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小报的特点、作用和制作步骤,学会使用word软件制作美观的电子小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自主学习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求知欲,唤醒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观察分析优秀作品,综合运用WORD软件的各种操作技巧制作一份宣传“交通文明”小报。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图文混排、文字修饰,把小报排版得美观、和谐,注重整体布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最近老师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叫“中国式过马路”,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你认为这些行为好不好?这个说法是对我们中国人的表扬还是批评?对,是批评,是对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文明的出行方式的批评。作为中国人,如果听到外国人这样说,你觉得脸红吗?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外人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宣传文明出行。同学们觉得你能为宣传交通文明做些什么呢?
师:今天老师提议,用我们学过的word软件亲手制作一份宣传交通文明的电子小报,让更多的人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好不好?
出示课题:宣传“交通文明”——制作电子小报。
二、探究新授
1、欣赏优秀作品
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电子小报由哪些部分组成?
(2)用word设计电子小报,要用到哪些常用对象?
2、分析小报结构与如何用word设计(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小报组成部分:报头、标题、文字、插图、花边(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指出:报头非常重要,这是小报的主题,所以一定要美观、醒目,并且加上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等。
(2)引导出制作小报所要用到的word中的常用对象: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3、小组讨论,学生初探制作方法(1)小组讨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师示范制作前注意点:a、通过“页面设置”确定好小报方向。b、适当调整“显示比例”,以便看清全貌。
(3)学生边讨论边尝试。教师提供“小报素材”文件夹。(4)学生说说制作顺序。
4、分析正确步骤,引领制作方法(1)比较不同作品制作步骤。
a、课件出示逐个零星制作流程.。b、课件出示整体设计制作流程。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比较好?(2)总结正确方法。
师小结引出正确制作步骤: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要制作一份好的小报要讲究方法,要有整体考虑的意识,不能想一块做一块。要先设计好框架,做出报头,再制作各个版块的标题,然后添加文本内容,最后美化修饰。这样我们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小结时逐个板书出示步骤:设计框架——制作标题——添加文字——美化修饰
师:我们本课的任务是完成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同学得100分(板书),如果你特别厉害,先做完的可以把后两个步骤也完成,待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老师另外有奖励!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参考桌面上的“学案”(老师打开一下)或者请教老师与同学。特别出色的我们待会儿发奖品。准备好了
吗?开始!
5、任务驱动,实践新知。
(1)明确任务,分层次进行:a、一般学生完成本课任务:设计框架、制作标题。b、能力较强学生完成所有步骤。
(2)指出有困难同学可以通过“学案”帮助,或者请教同学和老师。(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有困难的进行辅导,普遍问题简短广播指导。(4)学生制作过程中课件循环播放优秀作品,提高学生感观认识、审美能力。
三、展示评价
展示2-3名学生作品。
师:谁来自告奋勇一下?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1)师生评价作品,让学生给作品评分。(2)师根据实际小结注意点:
a、报头美观突出,是所有标题中最大的,把出版日期、出版单位、期号等添加完整。
b、标题要醒目,形式可多样。
c、插图数量要合适,内容与本栏目主题相关。d、文字内容与小报主题吻合。
e、花边和其它装饰以造型简洁,合理分布为好。(3)师发奖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一份份漂亮又实用的交通文明小报,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交通人,还要时刻提醒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让“中国式过马路”不再成为一种批评,而要让它逐渐变成一个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代名词。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第10课 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进入电子邮箱,能收发电子邮件 2.学会回复电子邮件
3.通过收发电子折邮件的实践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够与他人协同合作,探索新知。
4.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5.养成学习、使用因特网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登录电子邮箱,撰写、发送电子邮件
2.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注册好的电子邮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成功申请了自己的电子邮箱,现在就可以在因特网上与别人通信了。你们知道如何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吗?
二.新授
(1)登录电子邮箱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发送电子邮件到老师或同学的电子邮箱进行交流啊? 任务1:请学生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
学生尝试登录电子邮箱
登录操作完成后,教师提问:登录电子邮箱的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如果登录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办?电子邮箱窗口的控制面板中有哪些栏目?分别有什么作用?
(2)发送电子邮件
请学生发送一封问候电子邮件到教师的电子邮箱中,也可以发给同学,注意发送是否成功。(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和同学一起操作,学生互动,探索新知;会操作的学生可以充当小教师指导不懂的学生)
在电子邮箱网页的左侧窗格中,单击“写信”按钮,进入“写信”页面。在“发给”框中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在“主题”框中输入主题,在正文区输入电子邮件的内容。操作完成后,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抽查学生的尝试结果,把操作成功的方法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3)回复电子邮件
教师:同学们,老师通过电子邮箱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封问候信,你们知道如何阅读吗?能不能给老师回复一封信呢?
打开接收的电子邮件,阅读邮件内容 单击“回复”按钮,输入回复的内容 单击“发送”按钮,回复邮件。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顺利地发送和回复电子邮件了,课后利用自己的电子邮箱给你的亲朋好友或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教后记
第11课 管理电子邮箱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建立通讯录,并利用其发送邮件。(2)学会对电子邮箱进行管理。2.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3)通过建立、使用通讯录和联系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立通讯录和利用通讯录发送邮件。对电子邮箱进行管理。:利用“通讯录”和“联系人”发送邮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能连接因特网。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和多少位同学用邮件进行了交流?那你能不能完全记住他们的邮箱地址呢?如果全班同学的地址都需要你来记,你能记住吗?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记忆呢?
(2)我们在使用电子邮箱时,为了避免把别人的邮箱地址弄丢了,我们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使用通讯录,把好朋友的电子邮箱地址全都保存下来。(教师展示通讯录页面)学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演示。
二、新授
(1)建立和使用通讯录
电子邮箱的通讯录该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该如何进行的操作:
①登录126电子邮箱。②单击“通讯录”选项。
③单击“新加联系人”按钮,进入“添加/编辑联络人”页面,输入新联络人相关资料。④填好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单击“联系人”后面的“给他/她发信”,打开“写信”页面,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会自动出现在“发给”栏中。
⑥输入邮件主题及正文后,单击“发送”按钮,发出电子邮件。(2)管理电子邮箱
①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也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信件,但是电子邮箱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邮箱满了,别人发给你的新邮件就无法收到。同时,邮箱里的信件过多也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所以,对于过期或没有用的邮件,应及时删除。
②那么如何进行删除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操作系统中我们删除文件的操作是分几步完成的?(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③实际上,我们清理126邮箱中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操作系统中删除文件差不多,请同学们试一试。
④完成任务后,教师出示问题:
a.删除 126邮箱中电子邮件分为几步操作?每一步做什么? b.能不能只用一步就彻底删除邮件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三、练习
清理自己的邮箱,将“收件箱”中不需要的邮件和“已发送”中保存的已经发送的电子邮件彻底删除。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建立通讯录和利用通讯录发送邮件,以及管理电子邮箱的操作。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把自己好朋友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或“联系人”里,再给他们发一封邮件,最后对你的邮箱进行一次“大扫除”。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了吧?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
师:你的身份是游客。必须注册成为论坛会员,(板书—注册论坛身份)才可以发表。进入注册页面。仔细阅读论坛注册协议。
阅读协议(请几个同学挑出关键词语)。师:如何文明使用论坛? 学生讨论。师总结: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学生尝试注册。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展示。
2、放手尝试,登陆论坛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注册,你能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班级论坛吗?(和登陆邮箱的方法一样)
学生登陆论坛。教师个别辅导。
指名学生演示登陆方法。(请同学们看错误提示,并进行纠正)
三、拓展练习
师:
1、尝试给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进行回帖。
2、探索如何再次登陆论坛。
3、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使信息更全面。学生尝试。
演示部分成功回帖的学生,以促进学习。
四、总结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注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谁能比较一下论坛和邮件各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论坛相对于邮箱来说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的话负责。
第12课 走进论坛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BBS以及BBS的作用。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帐号注册。学会正确登录BBS论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网上交流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互帮互助的好品德。
4、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使用规范。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注册BBS会员的重要性
2、注册BBS的步骤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发一封e-mail到老师的邮箱,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邮件吧。(展示邮件)
大家的想法真妙,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的奇思妙想,那就更好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小学生论坛。小学生论坛能做什么?
不但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而且还能够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论坛也叫(电子公告牌)BBS,是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走进论坛》)
二、新授
1、教师引导、自主合作、成功注册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了吧?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
师:你的身份是游客。必须注册成为论坛会员,(板书—注册论坛身份)才可以发表。进入注册页面。仔细阅读论坛注册协议。
阅读协议(请几个同学挑出关键词语)。师:如何文明使用论坛? 学生讨论。师总结: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学生尝试注册,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展示。
2、放手尝试,登陆论坛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注册,你能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班级论坛吗?(和登陆邮箱的方法一样)
学生登陆论坛,教师个别辅导。
指名学生演示登陆方法。(请同学们看错误提示,并进行纠正)
三、拓展练习
1、尝试给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进行回帖。
2、探索如何再次登陆论坛。
3、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使信息更全面。
学生尝试,演示部分成功回帖的学生,以促进学习。
四、总结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注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谁能比较一下论坛和邮件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论坛相对于邮箱来说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的话负责。
第13课 进入“我的空间”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我的空间”的概念,会在“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上进入自己的空间。
(2)学会发表简单的日志。
(3)培养交流协作的意识,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4)提倡健康文明地上网。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进入自己的空间,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简单的日志。发表日志并修饰。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而且还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空间,同学们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自己空间吧。(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登录“我的空间”。
演示:打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进入“用户中心”网页。然后单击“我的空间”按钮,进入“我的空间”页面。
学生尝试、体验:进入“我的空间”后,打开部分个人空间,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空间。
揭示:如果用户名与密码忘记的,可以尝试重新注册一个,然后牢记。(2)发表日志。
师:同学们都看了哪些有意思的内容?你们想在自己的空间里放上自己的内容吗?通常,人们把在自己空间里发表的文章称为日志。我们怎么发表自己的日志呢? ① 在“我的空间”页面上,单击“日志”按钮。② 单击“发表新日志”按钮,进入“发表新日志”页面。③ 输入要发表日志的标题和正文,并选择发表方式。④ 单击“保存发布”按钮,完成日志的发表。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
(3)讨论:在发表日志时,你是如何修饰日志的?
三、小结
今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进入自己的空间,并且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空间发表日志。下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实践体会记录在“成果篮”中。
第14课 管理“我的空间”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管理“日志”、“相册”。
2、通过管理“日志”、“相册”,了解如何管理个人空间,从而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小屋。
3、通过管理个人空间了解到,日志也需精心呵护和打理,从而增强爱我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积极主动地管理个人日志,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小屋。难点。了解建立网上家园容易,但要让其成为健康文明的网上小屋、成为生活中的交流平台,还需要我们付出爱心和耐心来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建立了个人空间,并充实了自己的日志,那么你们会打理自己的空间吗?只有管理好个人日志,它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交流平台,同时,我们大家还要养成良好的网上交流习惯,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网上小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考虑过怎样管理自己的空间吗?下面,我们就先从管理自己的日志开始吧!①打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登录后,单击“我的空间”按钮,进入“我的空间”页面。
②单击“日志”按钮后,再单击“我的日志”选项卡,进入“我的日志”页面。
③选择一篇日志,单击“编辑”按钮,进行日志的编辑修改。④对日志进行重新分类并发布。
学生操作:选择需要管理的日志,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整理完“我的日志”,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对,我们应该整理“我的相册”了。
主题活动: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能够运用合适的技术,规划、制作能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以主题活动任务为主线,将主题活动与具体电脑作品的制作相关联。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收集与主题相关信息,并进行加工与表达,作品规划。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机房、各种信息网站
一、导入
1、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料,让学生说说感受。
2、师总结:我国地大物博,传统节日很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的完美结合。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揭示课题)
二、活动
(一)确定主题
师: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的民俗,今天我们根据同学们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进行分组研究,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然后在小组内制定研究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3)制定本组研究计划,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A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B 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C 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故事、传说 D搜集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文学作品等(4)汇报初步方案。
(二)任务分工,收集资料
1、依据小组活动方案落实自己的任务分工。
各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请教老师;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传说及相关习俗。
2、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材料。
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汇集所有的材料,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
(三)展示收集成果
1、小组派代表展示收集成果。
2、相互评价,筛选材料。
3、根据评价结果,各组确定材料进行存储整理。
三、课堂小结
今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各小组成员已经收集到了许多丰富的有关传统节日的信息材料,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进行收集,然后分类整理好,下一课我们将使用收集的材料设计电子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更为丰富的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小黑板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小黑板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 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小黑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 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五、班集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七、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八、作业:复习词语卡
语言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 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挂图教室打开网页介绍。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你买过奖券吗?在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中奖了,又是怎样的心情?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查生字。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3.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中彩那天的情景进行描写。作者用哪几个自然段了这一天的事情? 2 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3 文章是通过回忆的形式来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当我们得知自己家中奖时,“我”“爸爸”“妈妈”各是怎样的表现?用“———”画出来,并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2.小组讨论汇报。
三、学生读3——8自然段
1.指名读。没有了汽车的父亲为什么反而特别高兴? 2.想象:当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3.小组内分角色进行对话,可以想象内容。
四、学习第十自然段 齐读。理解含义: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五、拓展延伸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你怎样看待诚信,自由谈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以诚信为题写一篇短文。* 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准备:找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闷(men)削(xiao)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什么叫万年牢?
(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1)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3.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7.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2.指名读。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8* 将心比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一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简明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的事,或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烦恼的事,可以是欢心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即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作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4.教师释疑。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2.,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
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 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1.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小黑板,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 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2.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11.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教学设计: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1)、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2)、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3)、小结: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
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下列图示供参考)嘴巴
超声波
天线
无线电波 障
障 碍
碍
反射
物
反射
物 耳朵
荧光屏
(蝙
蝠)
(雷
达)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12*、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2.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增
增
增
枯枝败叶
强
土壤肥力
多
森林、灌木、野草
多
昆虫、鸟类、兽类
害虫 吃 捕食
吃、咬、钻
灌木砍了野草锄了
鸟儿飞了
害虫逞凶 树林毁灭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四、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1.朗读全文,闭眼回顾教学步骤,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语 文 园 地 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副词、农谚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小黑板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小黑板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 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 示 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第四单元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交流读后印象。
四、精读课文
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2.研读重点句子。
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
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
二、交流、讲座内容。
下列句子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
来。
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炎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3.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4.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5.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桔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三、交流讲座方法。
1.逐句讲座交流。讲座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3.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四、安排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14*、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4.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悟英雄本色---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三、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挂图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5(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3)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4)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5)“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实践,升化情感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课外延伸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3.读读想想: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3.自主阅读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七、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索然无味都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4.提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2.搜集新闻。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结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触景生情
1.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战争给从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真情表达
1.指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和想到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计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 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坦都 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车内和办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车内外发生的事情。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做哪些准备工作?
(1)要选 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2)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3)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4)作为必面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5)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惧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惧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40 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2.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1)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第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2)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交流、指导。(3)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公有优缺点,再次准备。(4)新闻发言人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5.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会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四、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五、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天下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 你觉得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气的灵性所折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3.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三、拓展阅历,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界“中的内容。
2.全般交流:“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发现。3.请全班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18*、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19、生命
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20*、花的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4.理解作者 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意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课题 :20*花的勇气
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师生共同质疑问难。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意见什么事?
三、细读理清脉络:
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六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读入情景:
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六、回读抒胸臆:
生命是宝贵的,却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 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是,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投影出示: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 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 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第五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模版)
观 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
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
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 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4* 火烧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 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
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
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6 爬山虎的脚 爱之情。学习目标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讨论和练习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形容)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古诗两首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课前准备
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攀爬运动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2、多媒体课件。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学习《题西林壁》)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动的资料。
2、理解诗题。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心情。山虎的?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显示): 的。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4、理解前两句。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求(多媒体显示):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3、学生自由学习。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汇报交流
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为重要的词。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观察、描写的。
5、理解后两句。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
4、同桌介绍。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7、指导朗读。
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了。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熟读背诵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默写全诗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积累语言
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10* 幸福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向身边的人访谈对幸福的理解。
3、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 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交流讨论
1、请同学复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2、表演故事,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学习以后的收获。学习了这个故事
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是重点。)
4、联系亲身经历和课前做的访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拓展交流
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拥有中,我们细心回味着什么是幸福?下面请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
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
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细读解疑 法来阅读本文。
1、自由读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3、全班交流。(可采用以下三步,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作用。)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a.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 读。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启下,突出“下”o)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c、读写结合训练。想后再读一读。
题目《我的爸爸》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内容:a、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
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b.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白 鹅
要求:请根据本篇作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给这篇作文学习目标 写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4、小结。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a、承上启下。侍候、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b.点明鹅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c、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分。吃相”四个方面。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总结 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咱们班的同学学习的本领真强,通过自己读书、讨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论,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仅简单了解了丰子教学重、难点 恺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承上启下”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的写法。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同学们能加以应用。课前准备 15 猫
1、准备白鹅挂图或白鹅活动情景VCD,“净角出场’'VCD。学习目标
2、收集有关“鹅”的故事和古诗。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第一课 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导入揭题 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1、出示白鹅活动资料(VCD或图):同学们,老师今天给等13个词语。
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它是谁?你喜欢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吗?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2、你熟悉鹅吗?看到鹅你会想到些什么? 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a、出示骆宾王的《鹅》,齐读:“鹅,鹅,鹅,曲项向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天歌。教学重、难点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波。” 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b.王羲之写“鹅”的故事。课前准备
过渡: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下的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叫声录音带。初读感知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
1、出示导读: 上,办一期“猫趣”展。a.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第一课时 几遍。导入新课 b.你喜欢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吗?为什么?请在相关文字
1、师生交流。旁写上喜欢鹅的原因。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相关文字边上打上“?”。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
2、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导读”要求。趣、可爱!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
3、检查生字词。(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
4、交流。(可以用说理由、感情朗读、表演等形式)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a、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整体惑知
b.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作者笔下的这只白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起读)c、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5、质疑。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a、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板书。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b、选取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如: 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大花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c、设计板书,如: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花猫)性格古怪 高兴时„„ 不高兴时„„
胆小 勇猛(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积累运用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性()高()采()贫()姓()稿()踩()17 长 城
学习目标
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
第一课时
展示资料,交流信息
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感知课文,识写生字
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练读课文,朗朗上口
重点在读正确、流利、熟练上下功夫。
1、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同桌互读,相互指点,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
1、自由展读,共同欣赏,互评提高,在难读处老师作适
当点拨,同时,要关注读书发展慢的学生,多给机会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第一课时
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
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
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解题:“中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3、教师范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a、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
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
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 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
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
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c.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积累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
第三课时
拓展阅读,理解诗句
1、教师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
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
3、教师提供“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注释,请学生试着说说诗意。
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自主习作,小组交流
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材料想到的写下来。
2、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布置综合性学习
1、我们已经了解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吧。
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那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
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